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应急管理环境下食品药品监管官员的言说艺术与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丹阳 冯玮娜 《经济研究导刊》 2013年第22期293-294,共2页
新时期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环境。全社会高度紧张的关注和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应急管理受到来自社会的巨大舆论压力。近期频发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言说应对没有满足新的民众诉求,更暴露出监管官员在言说... 新时期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环境。全社会高度紧张的关注和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应急管理受到来自社会的巨大舆论压力。近期频发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言说应对没有满足新的民众诉求,更暴露出监管官员在言说中的致命问题。从言说的艺术和策略两方面对食品药品监管官员提出建议,强调以人为本、提高言说技巧并能与民众平等互动,从而减少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中的舆论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药品 应急管理 监管官员 言说艺术
下载PDF
政府“临时工”制度的中国困境及其解困之道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丹阳 冯玮娜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8-54,62,共8页
为应对传统官僚制的现代危机而产生的政府"临时工"制度在中西方社会获得了截然不同的社会评价。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政府"临时工"制度面临着约束困境、情绪困境、诉求困境、保障困境和管理困境五大难以逾越的困... 为应对传统官僚制的现代危机而产生的政府"临时工"制度在中西方社会获得了截然不同的社会评价。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政府"临时工"制度面临着约束困境、情绪困境、诉求困境、保障困境和管理困境五大难以逾越的困境。而要扭转中国政府"临时工"制度的困境,则需要相关政府部门从介绍与公开、加强管理、引入监督、制度改革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促进"临时工"制度的规范与完善,进而取得最优的制度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工 新公共管理 困境
下载PDF
中国“孤儿药”供给保障网络参与者行为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冯玮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年第9期82-84,共3页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使罕见病问题不容小觑,如何从政策的角度建立有效的"孤儿药"供给保障机制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基于政策网络理论,分析在"孤儿药"供给这个政策网络中,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使罕见病问题不容小觑,如何从政策的角度建立有效的"孤儿药"供给保障机制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基于政策网络理论,分析在"孤儿药"供给这个政策网络中,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政策参与者的权力结构和多元互动对政策推动的影响,从而提出国家和政府在政策网络中的地位和应发挥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病 孤儿药 政策网络 多元参与者
下载PDF
乘客体验管理及其在出租车行业投诉奏效机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冯玮娜 《知识经济》 2015年第13期59-60,共2页
本文以乘客体验管理理论为基础,把出租车行业的投诉机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投诉机制尚未奏效的原因和将乘客体验管理引入出租车行业投诉奏效机制中的价值。层出不穷的出租车服务投诉问题,可以从乘客体验管理的角度进行调整改善,如何将... 本文以乘客体验管理理论为基础,把出租车行业的投诉机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投诉机制尚未奏效的原因和将乘客体验管理引入出租车行业投诉奏效机制中的价值。层出不穷的出租车服务投诉问题,可以从乘客体验管理的角度进行调整改善,如何将乘客体验管理应用在出租车行业投诉奏效机制是本文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客体验 出租车 投诉机制
下载PDF
四川牡丹根际微生物及种子内生菌组成 被引量:14
5
作者 冯玮娜 彭培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94,共7页
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马尔康、丹巴、小金、理县4个种源地四川牡丹根际土壤微生物和种子内生菌的组成。测序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共存在19种细菌和6种真菌,其中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Nitrospirae(消化螺旋菌门)、Fimicu... 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马尔康、丹巴、小金、理县4个种源地四川牡丹根际土壤微生物和种子内生菌的组成。测序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共存在19种细菌和6种真菌,其中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Nitrospirae(消化螺旋菌门)、Fimicutes(厚壁菌门)和Ascomycota(子囊菌门)在根际土壤和种子中均占优势(相对丰度>10%);在属水平上,共鉴定出181种细菌和92种真菌,其中Leptospirillum(钩端螺菌属)和Penicillium(青霉属)均占优势(相对丰度>10%)。物种多样性(Alpha)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微生物的物种丰富度(Chao1)显著高于种子内生菌,而群落多样性(Shannon、Simpson)并无显著差异。群落间组成差异(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微生物和种子内生菌的群落组成差异显著,主要差异为Chloroflexi(绿弯菌门)和Mucoromycota(毛霉菌门)在种子中的显著富集。OUT重叠序列结果显示:同一种源地根际土壤和种子中有70%以上的相同细菌序列,而相同的真菌序列最高约50%,最低约15.52%。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氮、磷总质量分数及氮磷有效态质量分数等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均会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内生菌的组成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微生物 种子内生菌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岩石-土壤-四川牡丹元素迁移体系中的微生物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冯玮娜 彭培好 +1 位作者 谢成晟 罗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74,共8页
[目的]研究四川牡丹岩土环境背景以及微生物在元素迁移过程中的作用,为了解营养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规律及微生物在元素迁移体系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ICP-OES测定四川牡丹生境母岩、土壤以及种子的大量(P,S,K,Ca,Na,Mg,... [目的]研究四川牡丹岩土环境背景以及微生物在元素迁移过程中的作用,为了解营养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规律及微生物在元素迁移体系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ICP-OES测定四川牡丹生境母岩、土壤以及种子的大量(P,S,K,Ca,Na,Mg,Al)、微量(Fe,Mn,Cu)营养元素含量,同时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的组成和结构。[结果]①四川牡丹生长土壤以弱碱富钙为主要特征,元素组成基本保留了母岩特征;②元素从母岩到土壤中的迁移富集系数排序为:Ca>Na>S>P>Mg>K>Al>Fe>Mn>Cu,植物吸收系数排序为:P>S>K>Cu>Mg>Ca>Na>Mn>Fe>Al;③碱土金属淋溶率和铝铁率对土壤细菌的多样性(Alpha)影响显著,但对真菌的影响不显著;④P,Mn的迁移主要受母岩控制,而Ca,Mg,Fe,S等元素的迁移富集受到了微生物的影响。[结论]细菌和真菌在元素迁移体系中的作用相似,主要参与Fe,S,Mg,Ca的相关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迁移 风化淋溶 土壤微生物 四川牡丹
下载PDF
四川省泸州干沟湾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7
作者 邹雨松 于海军 +1 位作者 冯波 冯玮娜 《四川有色金属》 2021年第3期34-37,共4页
干沟湾铜矿(研究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渠坝镇,本文在收集矿区以往地质勘查资料和实地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区铜矿矿床地质、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进行描述,并总结该区域铜多金属矿床的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在该区工作和寻... 干沟湾铜矿(研究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渠坝镇,本文在收集矿区以往地质勘查资料和实地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区铜矿矿床地质、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进行描述,并总结该区域铜多金属矿床的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在该区工作和寻找该区域相似矿床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沟湾 铜矿 矿床特征 找矿标志
下载PDF
基于树轮宽度重建川西南137年秋冬季平均气温变化 被引量:13
8
作者 谢成晟 李景吉 +4 位作者 高苑苑 石松林 彭培好 杨兴 冯玮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2-263,共12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滇横断山高海拔地区秋冬季温度变化已经成为区域气候变化研究热点。为了更好地了解长时间尺度下秋冬季平均气温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本文运用泸沽湖地区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树轮宽度...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滇横断山高海拔地区秋冬季温度变化已经成为区域气候变化研究热点。为了更好地了解长时间尺度下秋冬季平均气温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本文运用泸沽湖地区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树轮宽度资料,建立了标准年表。并基于气温与树轮宽度指数的关系,重建了过去137年来川西南地区的秋冬季平均气温波动历史。重建序列存在2个暖期(1911~1927 A.D.,1992~2015 A.D.)、1个冷期(1939~1991 A.D.)。与其他树轮序列、沉积记录及历史记录的比较和空间相关分析,显示重建结果可靠,且具有区域代表性。集合经验模态(EEMD)分解得到2 a、19 a和54 a的周期控制序列冷暖波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太阳黑子,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和北大西洋涛动(NAO)可能是以上周期的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重建 树木年轮 集合经验模态(EEMD) 川西南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