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5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冯长根:优秀论文的流失拷问科研评价机制
1
作者 冯长根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1年第5期9-9,共1页
国内不少学术研究和管理评价机构为了提高研究成果的国际显示度与影响力,制定了针对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例如SCI收录的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各种奖励政策,如果不改变当前的科研评价导向机制和政策,倡导国内学者和专家将优秀成果... 国内不少学术研究和管理评价机构为了提高研究成果的国际显示度与影响力,制定了针对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例如SCI收录的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各种奖励政策,如果不改变当前的科研评价导向机制和政策,倡导国内学者和专家将优秀成果更多地投向国内期刊,论文外流现象势必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论文 科研评价 机制 长根 学术期刊 研究成果 管理评价 学术研究
下载PDF
冯长根:我是一个老师
2
作者 冯长根 《商务周刊》 2005年第23期109-110,共2页
1983年回国的英国利兹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冯长根是那一批留学生中的明星人物,他目前担任着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等一系列职务。 在中国科协的办公室里,冯长根向记... 1983年回国的英国利兹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冯长根是那一批留学生中的明星人物,他目前担任着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等一系列职务。 在中国科协的办公室里,冯长根向记者表示,虽然担任了众多职务,自己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今年11月9日,冯长根的第68个博士生通过了答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工作 中国科协 同学会 学术交流 博导 英国利兹大学 留学生 博士生导师 科技工作者 国际会议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亚军 甘强 冯长根 《教育进展》 2024年第3期247-253,共7页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学校的日益普及使得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许多学生往往面临着语言表达不清晰、交流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以提升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我们系统设计了“科...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学校的日益普及使得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许多学生往往面临着语言表达不清晰、交流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以提升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我们系统设计了“科技论文写作”和“科研方法与科技写作”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评价办法、实践环节和课程思政环节。通过这些改革和设计,成功地提升了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一教学设计与实施,为创新创业实践奠定了坚实的语言表达基础。教学改革成果对于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异伍兹烷衍生物高温热分解规律分子动力学模拟
4
作者 甘强 张文博 +5 位作者 王亚军 梁琳 任姝 李根 何佳峻 冯长根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1-725,共15页
异伍兹烷衍生物是当前最具潜力的笼形含能化合物之一,为了系统研究异伍兹烷衍生物的高温热分解规律,明确其爆轰机理,研究采用ReaxFF-lg反应性力场和分子动力学方法,对3种典型异伍兹烷衍生物ε-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ε-CL-20)、4,10-二... 异伍兹烷衍生物是当前最具潜力的笼形含能化合物之一,为了系统研究异伍兹烷衍生物的高温热分解规律,明确其爆轰机理,研究采用ReaxFF-lg反应性力场和分子动力学方法,对3种典型异伍兹烷衍生物ε-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ε-CL-20)、4,10-二硝基-2,6,8,12-四氧杂-4,10-二氮杂四环十二烷(TEX)和4,10-二叠氮甲基-2,6,8,12-四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BATNIW)进行高温(1500~3500 K)热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脱硝基和开环是3种衍生物的主要初始反应,其中开环反应集中在五元环C—N键或C—O键。不同温度下热分解终产物中CO_(2)和H_(2)含量差异较大,3000 K以上N_(2)含量接近。3种衍生物中,BATNIW热分解生成N_(2)速度最快、产量最高;TEX热分解易生成团簇,生成特征产物乙二醛。3种衍生物热分解活化能排序为TEX>BATNIW>ε-CL-20,说明TEX稳定性最好。研究初步揭示了3种异伍兹烷衍生物分子结构与热分解规律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伍兹烷衍生物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高温热分解 分子动力学方法 ReaxFF-lg反应性力场
下载PDF
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与教学改革
5
作者 王亚军 甘强 冯长根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
语言表达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核心技能,它在学业成绩、求职和职业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旨在探讨针对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策略。首先,强调了语言表达能力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大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不... 语言表达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核心技能,它在学业成绩、求职和职业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旨在探讨针对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策略。首先,强调了语言表达能力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大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深入剖析了这些问题的根源。最后,探讨了通过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包括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师素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本研究将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推动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改革 欠缺表现 原因分析 提升途径
下载PDF
冯长根书记在六届四次理事会上的讲话
6
作者 冯长根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共1页
关键词 理事会 四次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长根 中国科协
原文传递
铝热剂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邓正亮 王亚军 +2 位作者 刘瑞华 甘强 冯长根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5-590,I0001,共17页
为深入理解铝热剂的应用情况,首先回顾了其发展历程,以实际应用问题为导向,对铝热剂在微含能器件(如微点火器和微推进器)、含能药剂(如烟火药、推进剂及其添加剂、起爆药和炸药添加剂)、材料制备(包括材料制备与合成、材料焊接)及其他领... 为深入理解铝热剂的应用情况,首先回顾了其发展历程,以实际应用问题为导向,对铝热剂在微含能器件(如微点火器和微推进器)、含能药剂(如烟火药、推进剂及其添加剂、起爆药和炸药添加剂)、材料制备(包括材料制备与合成、材料焊接)及其他领域(如安全装置、微生物灭杀、金属热切割和油井封堵)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铝热剂应用中的安全性问题(包括感度和毒性问题);总结了当前铝热剂应用研究存在的不足,如性能优异的铝热剂种类较为单一、对新应用场景开拓不足、对铝热剂的安全性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最后对铝热剂应用研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应朝着开发新型铝热剂、拓展新的应用领域以及深入研究铝热剂应用安全性等方向发展。附参考文献124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热剂 铝热反应 含能器件 含能药剂 微点火器件 微推进器
下载PDF
纳米Al/MnO_(2)亚稳态分子间复合薄膜的电泳沉积制备及热性能
8
作者 邓正亮 王亚军 +3 位作者 何鹏飞 刘瑞华 甘强 冯长根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3,共7页
为将纳米Al/MnO_(2)亚稳态分子间复合物(Metastable intermolecular composite,MIC)薄膜应用于微机电系统,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nO_(2)纳米棒和MnO_(2)纳米线,采用电泳沉积技术(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EPD)制备了纳米Al/MnO_(2)MIC薄... 为将纳米Al/MnO_(2)亚稳态分子间复合物(Metastable intermolecular composite,MIC)薄膜应用于微机电系统,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nO_(2)纳米棒和MnO_(2)纳米线,采用电泳沉积技术(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EPD)制备了纳米Al/MnO_(2)MIC薄膜,对其结构、微观形貌以及热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并开展不同悬浮液浓度及电场强度下Al/MnO_(2)MIC薄膜的沉积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的MIC膜均匀致密,无明显裂纹;纳米Al在薄膜中处于过剩状态;Al/MnO_(2)纳米棒薄膜的放热量高于Al/MnO_(2)纳米线。在沉积电压(或悬浮液浓度)不变的情况下,沉积质量与沉积时间呈抛物线关系,Al/MnO_(2)纳米棒的沉积效率高于Al/MnO_(2)纳米线。研究表明EPD法是制备纳米Al/MnO_(2)MIC薄膜的理想方法,具有应用于微机电系统领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稳态分子间复合物 含能薄膜 电泳沉积 沉积动力学 热性能
下载PDF
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管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尚海茹 冯长根 《未来与发展》 2023年第7期41-44,共4页
高校新校区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学校教学和科研条件的必然需要,是满足学校学科发展和适应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从高校新校区项目建设出发,根据新校区建设内容多、建设周期长、风险多发等特... 高校新校区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学校教学和科研条件的必然需要,是满足学校学科发展和适应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从高校新校区项目建设出发,根据新校区建设内容多、建设周期长、风险多发等特征,重点研究了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核心任务的分解与统筹等环节,并提出高质量推进高校新区建设的举措,以期对高校新校区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校区建设 项目管理模式 核心任务分解与统筹
下载PDF
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化学、材料类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
10
作者 陈煜 吕瑞花 +2 位作者 李晓萌 吕娜 冯长根 《今日科苑》 2023年第3期1-8,63,共9页
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课程教学是实现高校化学、材料类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化、生动化的重要契机。本文分析了科学家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精神与化学、材料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契合性及对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以北京... 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课程教学是实现高校化学、材料类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化、生动化的重要契机。本文分析了科学家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精神与化学、材料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契合性及对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以北京理工大学的教学实践为例讨论了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化学、材料类课程教学的途径和效果,进而提出了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此类课程,提升思政教学效果的方法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精神 课程思政 化学、材料类课程 高校
下载PDF
谢苗诺夫热爆炸开创性论文的知识扩散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杰 冯长根 +1 位作者 李生才 甘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79,共8页
为了解谢苗诺夫热爆炸开创性研究论文在科学领域的知识扩散情况,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采集了317篇引用谢苗诺夫(1928)的论文,并分别对该论文的时间和空间扩散、作者层面的扩散、主题层面的扩散及与关联文献的协同扩散进行了分析。... 为了解谢苗诺夫热爆炸开创性研究论文在科学领域的知识扩散情况,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采集了317篇引用谢苗诺夫(1928)的论文,并分别对该论文的时间和空间扩散、作者层面的扩散、主题层面的扩散及与关联文献的协同扩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90多年中,谢苗诺夫的热爆炸开创性论文受到了持续的引用扩散,并扩散到了美国、以色列、英国、中国及德国等37个国家或地区和以色列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英国利兹大学、中国台湾云林科技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及北京理工大学等187个研究机构。该论文的主要引用者包含Gol'dshtein Vladimir、Gray P、Boddington T、Goldfarb I及Zinoviev A等一批热爆炸研究学者。谢苗诺夫(1928)扩散到论文的主题与热爆炸关系密切,包含积分流形、燃烧、差示扫描量热法、失控反应及自热等热爆炸研究主题及研究方法。其中,近期主要扩散到的主题有热失控、锂电池及差示扫描量热法等。谢苗诺夫(1928)与关联文献的协同扩散展示了知识扩散的知识基础及其各个时期的演化情况,揭示了热爆炸从早期理论探索到近期实践研究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谢苗诺夫 热爆炸理论 知识扩散 安全科学计量 CITESPACE VOSviewer
下载PDF
《安全与环境学报》(1994-2020)的整体画像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杰 李生才 +1 位作者 钱金鑫 冯长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1-618,共8页
为促进安全与环境的研究和《安全与环境学报》的发展,采用文献计量与数据可视化的方法与技术,对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中所收录的7223篇论文及其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27 a的发展,《学报》刊载的安全与环境研究成果整体... 为促进安全与环境的研究和《安全与环境学报》的发展,采用文献计量与数据可视化的方法与技术,对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中所收录的7223篇论文及其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27 a的发展,《学报》刊载的安全与环境研究成果整体呈增长趋势,期刊论文的影响力也在稳步提升。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批发文的核心区域、机构及作者。在期刊维度的知识交流中,《学报》主要吸收了来自《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环境科学》及《煤炭学报》等安全与环境相关期刊的知识,知识的流出同样集中在了安全与环境领域,主要包括《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及《消防科学与技术》等。《学报》研究主题分布在6个方面:分别为#1环境工程与环境工程学,聚焦在水污染研究方向;#2环境学,主要涉及土壤和大气污染;#3安全工程聚焦火灾与矿山安全工程研究;#4安全管理工程聚焦在工程安全与风险的评价;#5兵工安全技术以及#6安全与环境事件/事故统计。在《安全与环境学报》阶段,研究主题主要分布在#1、#2、#3、#4及#6。《学报》论文中常用的方法为数值模拟、层次分析法及BP神经网络等。在方法的演化路径上,近期新兴的方法为扎根理论、高通量测序、结构方程及D-S证据理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安全与环境学报》 文献计量学 期刊整体画像 知识流动 共词分析
下载PDF
铝基含氟铝热体系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瑞华 王亚军 +2 位作者 邓正亮 甘强 冯长根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76-787,F0002,共13页
从氟源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出发,对近年来铝基含氟铝热体系的反应机理研究进行综述,结合实验推断与微观模拟分析,将研究成果按照材料反应阶段顺序给出了各类铝基含氟铝热体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阐述了反应机理与性能、实验因素间的关系,... 从氟源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出发,对近年来铝基含氟铝热体系的反应机理研究进行综述,结合实验推断与微观模拟分析,将研究成果按照材料反应阶段顺序给出了各类铝基含氟铝热体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阐述了反应机理与性能、实验因素间的关系,提出了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诸如反应机理研究仍浮于表面、不系统,铝热体系中各类氟化物性能的对比有待探究等不足,并对未来研究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法以及探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附参考文献9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热剂 氟化物 聚四氟乙烯 PTFE 聚偏氟乙烯 PVDF 氟化反应 微观模拟
下载PDF
含能材料自催化分解特性的快速鉴别方法
14
作者 平川 甘强 +2 位作者 张蕊 都振华 冯长根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8-379,共12页
含能材料的自催化特性是造成含能材料极具危险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常用的自催化反应鉴别方法是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微热量热仪(C80)进行的“等温法”试验,该方法温度选择较为困难,试验周期较长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必要寻找一种快... 含能材料的自催化特性是造成含能材料极具危险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常用的自催化反应鉴别方法是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微热量热仪(C80)进行的“等温法”试验,该方法温度选择较为困难,试验周期较长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必要寻找一种快捷安全的自催化反应鉴别方法。基于绝热量热试验,结合反应机理函数,提出可快速鉴别含能材料自催化分解特性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测量5种样品(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与甲苯混合溶液、六硝基茋-Ⅳ(HNS-Ⅳ)、双(5-硝基四唑)合钴(Ⅲ)(BNCP)、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羧甲基纤维素叠氮化铅(CMC-LA)的绝热热分解特性。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DTBP与甲苯混合溶液的热分解符合n级反应规律,HNS-Ⅳ、BNCP、CL-20、CMC-LA的热分解符合自催化反应规律,自催化反应强度随热惯性的增加而降低;新方法不需要计算准确的反应动力学参数,在自催化反应进行的初期就能完成自催化特性的鉴别,减少了测量时间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测量过程的危险性,可快速鉴别物质分解是否有自催化特性,并可准确表征反应的自催化特性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自催化 快速鉴别 反应机理函数 反应强度 绝热量热法
下载PDF
Fe(Ⅲ)表面印迹硅胶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15
作者 何红星 张炜业 +2 位作者 邓秀君 甘强 冯长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9-910,共12页
选用硅胶为基质材料、乙烯基膦酸为功能单体、Fe^(3+)为模板离子、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通过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膦酸功能化的Fe(Ⅲ)印迹硅胶聚合物。对印迹吸附材料的吸附条件、吸附选择性和重复利用率进行了研究。通... 选用硅胶为基质材料、乙烯基膦酸为功能单体、Fe^(3+)为模板离子、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通过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膦酸功能化的Fe(Ⅲ)印迹硅胶聚合物。对印迹吸附材料的吸附条件、吸附选择性和重复利用率进行了研究。通过FT-IR、SEM、EDX、TG和N_(2)吸附/脱附分析对印迹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印迹吸附剂对Fe^(3+)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印迹吸附剂在8 min可达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达16.12 mg/g,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印迹吸附剂展现出较高的选择性识别能力,与Cr^(3+)、Mn^(2+)和Zn^(2+)相比,对Fe^(3+)的选择性系数k分别为8.9、10.75和12.37。经过6次吸附-解吸试验,印迹材料吸附Fe^(3+)的能力仅下降了5.9%,证明其具有很好的可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表面印迹技术 印迹硅胶聚合物 Fe(Ⅲ)离子 吸附选择性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中国安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6
作者 冯长根 李杰 李生才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26-2130,共5页
为了全面分析层次分析法在我国安全科学领域文献中的实际应用,通过科学计量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对获取的安全领域层次分析法的2794篇论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安全科学领域应用层次分析法活跃的机构分别为中南大学、河海大学及武汉... 为了全面分析层次分析法在我国安全科学领域文献中的实际应用,通过科学计量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对获取的安全领域层次分析法的2794篇论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安全科学领域应用层次分析法活跃的机构分别为中南大学、河海大学及武汉理工大学,活跃的作者有苏欣、吴超及袁梅等。安全领域层次分析法的研究热点是模糊综合评价法、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模糊层次分析法及风险评估等方面。高被引论文组成了层次分析法在安全领域应用的经典案例和知识基础,为后续安全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层次分析法 安全科学 CITESPACE AHP应用 知识图谱
下载PDF
离子交换纤维对Cr(Ⅵ)的交换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冯长根 邓琼 +2 位作者 曾庆轩 李明愉 周绍箕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研究了苯乙烯系聚丙烯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对Cr(Ⅵ)的交换性能,考察了酸度、温度和流速等因素对交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 pH 值为 3时交换性能最好。离子交换纤维对 Cr(Ⅵ)的交换以液膜扩散为主,交换速度很快,8min 即可达到交换...  研究了苯乙烯系聚丙烯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对Cr(Ⅵ)的交换性能,考察了酸度、温度和流速等因素对交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 pH 值为 3时交换性能最好。离子交换纤维对 Cr(Ⅵ)的交换以液膜扩散为主,交换速度很快,8min 即可达到交换饱和,交换反应速率常数为0.015s-1,离子交换过程服从Freundlish等温式。测定了纤维静态饱和交换量为257.6mg/g。温度和流速影响动态交换性能,使得穿透曲线和穿透时间发生改变。与离子交换树脂相比具有交换速度快、交换量大的优点,是一种交换性能优良的分离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离子交换纤维 Cr(Ⅵ) 交换性能
下载PDF
聚丙烯基离子交换纤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冯长根 周从章 +1 位作者 曾庆轩 周绍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8-572,共5页
综述了化学接枝、辐照接枝和共混或共聚物成纤功能化法制备聚丙烯基离子交换纤维的方法、特征和机理及其在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 ,并对目前离子交换纤维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聚丙烯基离子交换纤维 研究进展 化学接枝 辐照接枝 共混 共聚物 成纤功能化法
下载PDF
胺基化合物修饰戊二醛交联壳聚糖树脂的合成及其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冯长根 白林山 任启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15-1318,共4页
研究了以三聚氯氰为活化剂,正丁胺、二甲胺、三甲胺、三乙胺、苯甲胺、对甲基苯胺、对氨基苯磺酸修饰戊二醛交联壳聚糖的制备及其红外光谱。壳聚糖1155cm-1的糖苷键ν(C—O—C)吸收峰、899cm-1的环振动吸收峰和1030cm-1的伯羟基ν(C—OH... 研究了以三聚氯氰为活化剂,正丁胺、二甲胺、三甲胺、三乙胺、苯甲胺、对甲基苯胺、对氨基苯磺酸修饰戊二醛交联壳聚糖的制备及其红外光谱。壳聚糖1155cm-1的糖苷键ν(C—O—C)吸收峰、899cm-1的环振动吸收峰和1030cm-1的伯羟基ν(C—OH)吸收峰基本不变。在3430~3440cm-1的ν(O—H)和ν(N—H)吸收峰稍有变化,1400~1384cm-1的δ(C—H)吸收峰变化较明显。氨基化修饰交联壳聚糖仲羟基的ν(C—OH)吸收峰由1095cm-1移至1060~1070cm-1。三聚氯氰活化交联壳聚糖在803~812cm-1和1584~1590cm-1出现均三嗪环骨架振动吸收峰。随取代度和脱乙酰度不同,壳聚糖的酰胺Ⅰ,Ⅱ,Ⅲ峰强度变化明显。伯仲胺修饰交联壳聚糖在1517~1530cm-1出现质子化氨基δ(N—H)吸收峰,三甲胺、三乙胺修饰交联壳聚糖此峰消失或减弱,但在1400~1500cm-1出现一组ν(C—N)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氯氰 三乙胺 交联壳聚糖树脂 三嗪环 正丁胺 吸收峰 甲胺 OH 对氨基苯磺酸 红外光谱
下载PDF
洋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9
20
作者 冯长根 吴悟贤 +1 位作者 刘霞 李生才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3-64,F003,共3页
查阅近 2 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 ,对洋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 ,洋葱中含有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硫化物、类黄酮、苯丙素酚类、甾体皂甙类、含氮化合物和前列腺素类等 ;其药理作用主要有抑菌、抗癌、降血糖、降血脂、抗血小板凝聚... 查阅近 2 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 ,对洋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 ,洋葱中含有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硫化物、类黄酮、苯丙素酚类、甾体皂甙类、含氮化合物和前列腺素类等 ;其药理作用主要有抑菌、抗癌、降血糖、降血脂、抗血小板凝聚和抗氧化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中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