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材制造铜/钢双金属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栈琳 刘岩 +5 位作者 曹博强 刘发 闫庆森 刘军华 刘兆真 李博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9,共13页
铜/钢双金属材料具有力学强度高、物理化学性能优良等优势,在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和建筑工业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然而,传统熔铸工艺在制造铜/钢双金属材料时,容易在铜/钢界面处产生偏析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铜/钢双金属材料的发展。... 铜/钢双金属材料具有力学强度高、物理化学性能优良等优势,在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和建筑工业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然而,传统熔铸工艺在制造铜/钢双金属材料时,容易在铜/钢界面处产生偏析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铜/钢双金属材料的发展。与传统工艺相比,增材制造技术不仅能实现复杂加工零件的快速制造,而且在成形过程中较短的保温时间能缓和或消除异种金属材料界面产生的冶金缺陷,进而增强铜/钢双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由于双金属材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有关增材制造铜/钢双金属材料的综述性文章较少,故综述了近年来激光、电子束及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制造铜/钢双金属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各技术的优缺点,并从制备方法、工艺参数及界面合金元素等角度,分析了影响材料界面组织性能变化的关键因素。发现在增材制造铜/钢双金属材料方面,目前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主要应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小尺寸零部件,电子束增材制造技术适用于某些具有特殊性能的合金,如钛合金,而电弧增材制造技术适用于精度要求较低的大型复杂零部件。在铜/钢双金属材料增材制造过程中,界面处易形成显微组织分布不均匀、界面晶粒尺寸差异较大等现象,导致界面处产生应力集中,从而造成材料断裂失效。为解决上述难题,学者们已深入研究第二相形成机理,并采用优化界面处Cu-Fe比例和控制脆相金属间化合物等方式提高铜/钢双金属材料的性能。最后,对目前增材制造铜/钢双金属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未来在冶金学和热力学方向上对铜/钢双金属材料仍需进行系统性理论研究,对双金属材料而言需要建立相关模拟数据库,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精细化指导建议。新型增材制造技术或复合增材制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都将成为未来增材制造铜/钢双金属材料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钢双金属材料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 电子束增材制造技术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 界面缺陷
下载PDF
PHS1800热成形钢自动化TIG焊接成形特性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岩 刘兆真 +2 位作者 刘佳朋 杜安娜 鞠小龙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7-122,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焊接参数下PHS1800热成形钢自动化TIG焊接的成形特性及其工艺优化。方法利用自动化TIG焊接技术对厚度为1.4 mm的PHS热成形钢板进行焊接,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万能实验机,对焊接接头的熔深、熔宽以及拉伸性能进... 目的研究不同焊接参数下PHS1800热成形钢自动化TIG焊接的成形特性及其工艺优化。方法利用自动化TIG焊接技术对厚度为1.4 mm的PHS热成形钢板进行焊接,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万能实验机,对焊接接头的熔深、熔宽以及拉伸性能进行测试。结果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焊缝熔深从板厚深度(1.4 mm)减小至0.99 mm,焊缝熔宽从8.69 mm减小至5.70 mm;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熔深从0.85 mm增大至板厚深度(1.4 mm),熔宽从4.52 mm增大至9.83 mm;随着脉冲频率的增大,熔深从0.98 mm增大至1.35 mm,但熔宽变化相差不明显。基于L25(5^(3))正交实验,确定焊接接头最大拉伸载荷为23.34 kN,其断口为脆性断裂。结论焊接电流对成形特性影响最大,焊接速度对拉伸性能影响最显著。为了得到成形效果良好的焊接接头,热输入量不宜过高,因此需适当增大焊接速度或降低焊接电流。制备出的焊接接头成形与力学性能均良好,且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如下:焊接速度为6 mm/s,焊接电流为116 A,脉冲频率为26 Hz,可为汽车企业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TIG焊 PHS1800热成形钢 正交实验 成形特性 工艺优化
下载PDF
DP590镀锌双相钢CMT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岩 刘晓昂 +3 位作者 张琳琳 杜安娜 刘兆真 贺春林 《焊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4-39,共6页
针对汽车制造中薄板焊接质量问题及鉴于汽车行业对镀锌双相钢的大量需求,在弧长修正系数为0,送丝速度为3.0 m/min,焊接速度为400 mm/min的焊接工艺参数下,对1.0 mm厚的DP590镀锌双相钢进行了CMT搭接焊试验,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 针对汽车制造中薄板焊接质量问题及鉴于汽车行业对镀锌双相钢的大量需求,在弧长修正系数为0,送丝速度为3.0 m/min,焊接速度为400 mm/min的焊接工艺参数下,对1.0 mm厚的DP590镀锌双相钢进行了CMT搭接焊试验,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与维氏硬度计等设备研究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CMT焊接DP590镀锌钢能够得到成形良好的焊接接头。焊缝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粗晶区由板条马氏体和少量铁素体组成,细晶区组织多为马氏体及少量贝氏体,不完全相变区中的铁素体含量增加,马氏体含量减少;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断裂位置在不完全相变区,属于塑性断裂,最大载荷为10.48 kN,与母材接近。焊缝平均硬度值最高,约为260 HV,不完全相变区显微硬度值最低,约为170 HV。该研究为DP590镀锌双相钢薄板CMT焊接提供工艺参考,对汽车轻量化生产制造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590镀锌双相钢 冷金属过渡焊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DP980双相钢CMT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
4
作者 刘岩 刘兆真 +2 位作者 陈永满 贺春林 鞠小龙 《焊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53,64,共7页
基于冷金属过渡(CMT)焊接技术,对1.2 mm厚DP980双相钢进行焊接试验。研究3~6 m/min送丝速度和350~600 mm/min焊接速度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MT搭接焊工艺可制备无明显缺陷、成形性良好的DP980双相钢焊... 基于冷金属过渡(CMT)焊接技术,对1.2 mm厚DP980双相钢进行焊接试验。研究3~6 m/min送丝速度和350~600 mm/min焊接速度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MT搭接焊工艺可制备无明显缺陷、成形性良好的DP980双相钢焊件;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分为完全相变粗晶区、完全相变细晶区及不完全相变软化区3个部分,主要由马氏体、铁素体和少量贝氏体组成;随着送丝速度的增大,粗晶区晶粒尺寸由13.89μm增大至25.17μm;随焊接速度的增大,粗晶区晶粒尺寸由26.86μm减小至16.11μm;完全相变细晶区平均显微硬度可达400 HV,而软化区硬度则降低至260 HV;在3 m/min送丝速度和500 mm/min焊接速度条件下,焊件拉伸性能最佳,抗拉强度可达967 MPa;由于软化区铁素体富集,断口产生于软化区,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金属过渡焊 DP980双相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软化区
下载PDF
DP590镀锌双相钢CMT焊接接头气孔及锌层研究
5
作者 刘岩 刘澳 +3 位作者 张琳琳 杜安娜 刘兆真 贺春林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13-222,共10页
镀锌钢因其优异的耐腐蚀性,常用于车身制造中,因此其焊接性受到广泛研究,而CMT焊接镀锌钢板时飞溅少,可以减少出现气孔的可能性,故CMT在镀锌钢板焊接应用中具有极大的优势。采用1.0 mm厚的DP590热镀锌双相钢作为焊接母材,选用直径1.0 mm... 镀锌钢因其优异的耐腐蚀性,常用于车身制造中,因此其焊接性受到广泛研究,而CMT焊接镀锌钢板时飞溅少,可以减少出现气孔的可能性,故CMT在镀锌钢板焊接应用中具有极大的优势。采用1.0 mm厚的DP590热镀锌双相钢作为焊接母材,选用直径1.0 mm的BHG-2M焊丝作为焊接材料,利用CMT数字化焊机进行搭接焊。控制送丝速度与焊接速度作为焊接工艺参数,研究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焊接接头气孔和锌层烧损情况。通过能谱仪对锌层成分进行分析,并测量焊接接头正反面锌层烧损宽度。结果表明,焊缝中气孔的产生和焊接线能量密切相关,线能量越大,气孔率越低。焊缝上表面中心烧损严重,Zn元素基本完全蒸发,两侧烧损程度逐渐递减,越靠近焊缝中心的下表面锌层氧化程度越大。增加焊接速度或减小送丝速度,焊缝锌层烧损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590镀锌双相钢 冷金属过渡焊 气孔 锌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