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的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56
1
作者 刘兴土 佟连军 +3 位作者 武志杰 梁文举 邴印忠 王建国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01-509,共9页
在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发展过程及原因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统计资料、资源环境遥感调查和实地考察、定位试验的最新数据,分别阐述与粮食增产有关的种植业与大农业结构调整、水资源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物质投入、科技与政策投入潜力.采... 在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发展过程及原因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统计资料、资源环境遥感调查和实地考察、定位试验的最新数据,分别阐述与粮食增产有关的种植业与大农业结构调整、水资源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物质投入、科技与政策投入潜力.采用土地生物生产能力模型和趋势外推法预测该区2010年、2030年粮食总产以及可提供的区际商品粮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粮食 潜力 预测 生产发展
下载PDF
东北山区湿地的保育与合理利用对策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兴土 吕宪国 《湿地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241-247,共7页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是东北湿地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山区湿地面积 4 5 2 .31万hm2 ,以沼泽湿地为主 ,占山区湿地总面积的 76 .71% ,分布着特有的中营养和贫营养沼泽。山区大面积的森林和湿地是保护东北平原农牧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的重...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是东北湿地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山区湿地面积 4 5 2 .31万hm2 ,以沼泽湿地为主 ,占山区湿地总面积的 76 .71% ,分布着特有的中营养和贫营养沼泽。山区大面积的森林和湿地是保护东北平原农牧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的重要天然屏障。在分析湿地主要生态功能及保护利用现状的同时 ,提出增设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能力建设、实施对湿地开发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建立湿地生态监测试验站、加强湿地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 湿地开发 湿地科学研究 湿地资源 湿地保护 沼泽湿地 东北平原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湿地生态 屏障
下载PDF
三江平原大面积开荒对自然环境影响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被引量:132
3
作者 刘兴土 马学慧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19,共6页
根据多年在三江平原野外考察积累的大量资料 ,对比开垦前后不同年代的数据 ,分析三江平原大面积开荒引起的区域环境变化 ,包括生态类型的变化、土地退化、水环境变化以及动植物资源的变化等 ,并在总结三江平原开荒过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 根据多年在三江平原野外考察积累的大量资料 ,对比开垦前后不同年代的数据 ,分析三江平原大面积开荒引起的区域环境变化 ,包括生态类型的变化、土地退化、水环境变化以及动植物资源的变化等 ,并在总结三江平原开荒过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区域环境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开荒 环境变化 环境保护对策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我国湿地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兴土 姜明 文波龙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289-294,共6页
湿地科学是由地理学、生态学、水文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融汇的边缘交叉科学,是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形成演化规律及保护与利用的科学.中国湿地研究最早起步于全国范围内沼泽和泥炭资源的综合考察,目前则更多在沼泽湿... 湿地科学是由地理学、生态学、水文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融汇的边缘交叉科学,是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形成演化规律及保护与利用的科学.中国湿地研究最早起步于全国范围内沼泽和泥炭资源的综合考察,目前则更多在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滨河口湿地、海岸红树林湿地等不同类型湿地方面开展了基于生态过程的研究工作,在湿地概念、湿地分类、湿地系统综合研究、湿地与全球变化、湿地恢复及工程湿地建设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未来我国湿地研究还要进一步界定湿地的科学概念,建立完善的湿地学科体系;加强湿地水、土、生物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强化湿地生态水文、湿地对全球变化影响与响应、退化湿地恢复的理论、技术与途径研究;开展湿地保护、管理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与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概念 生态过程 湿地系统 湿地与全球变化 退化湿地恢复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与粮食安全 被引量:101
5
作者 刘兴土 阎百兴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19,共3页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著名的玉米带和大豆主产区,但水土流失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剥蚀表土、恶化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和侵蚀沟侵吞耕地上,估算坡耕地水土流失导致的粮食减产和侵蚀沟导致的粮食损失...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著名的玉米带和大豆主产区,但水土流失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剥蚀表土、恶化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和侵蚀沟侵吞耕地上,估算坡耕地水土流失导致的粮食减产和侵蚀沟导致的粮食损失总量达108亿kg左右。通过扩大农田灌溉面积、改造中低产田、治理水土流失、科学施肥、应用新品种和耕作栽培新技术等,在未来15~20年内,可实现增产粮食约2000万t的目标,相当于全国为保障粮食安全需新增4000万t粮食生产能力的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粮食安全 东北黑土区
下载PDF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蓄水与调洪功能 被引量:52
6
作者 刘兴土 《湿地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64-68,共5页
以三江平原挠力河1956—2000年宝清站与菜咀子站实测的洪峰流量为例,分析沼泽湿地的蓄水与调洪功能。在该河45a的实测洪峰流量中,有26a是下游菜咀子站的洪峰流量小于上游宝清站,表明有大量洪水在其间的河漫滩沼泽(面积28.82×1... 以三江平原挠力河1956—2000年宝清站与菜咀子站实测的洪峰流量为例,分析沼泽湿地的蓄水与调洪功能。在该河45a的实测洪峰流量中,有26a是下游菜咀子站的洪峰流量小于上游宝清站,表明有大量洪水在其间的河漫滩沼泽(面积28.82×10^4hm^2)之中漫散与蓄存。沼泽的巨大蓄水能力,与其土壤容重小、孔隙度大、持水能力强有关。三江平原沼泽土壤草根层与泥炭层的容重为0.10-0.28Mg/m^3,总孔隙度大于70%,饱和持水量可达4000—9700g/kg,估算全区沼泽土壤的蓄水总量可达46.97×10^8m^3。由于沼泽均分布在地势低洼的负地貌部位,地表平均积水30cm,则全区沼泽地表积水的储水量还可达17.15×10^8m^3。根据沼泽湿地的蓄水、调洪功能与生物多样性价值,提出严禁开垦与破坏现有的河漫滩沼泽,实施湿地保护的生态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湿地 水文物理性质 蓄水 调洪 三江平原
下载PDF
我国湿地的主要生态问题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33
7
作者 刘兴土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7年第1期18-22,共5页
在参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湿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将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退化划分为缺水萎缩、污染退化、泥沙淤积退化、疏干排水退化、生物资源过度利用与生物多样性受损、红树林破坏、生物入侵退化等7个类... 在参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湿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将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退化划分为缺水萎缩、污染退化、泥沙淤积退化、疏干排水退化、生物资源过度利用与生物多样性受损、红树林破坏、生物入侵退化等7个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湿地生态保育与治理的若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湿地 退化类型 恢复对策 生态保育
下载PDF
松嫩平原西部生态保育策略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兴土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2-285,289,共5页
在对松嫩平原西部生态环境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探讨有关退化草地恢复、林业生 态建设、湿地保育、盐碱地改良利用的若干策略。表3,参12。
关键词 松嫩平原 生态保育 策略
下载PDF
三江平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兴土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07-310,334,共5页
三江平原是国家著名的商品粮豆基地和湿地集中分布区。本文在分析该区开荒历史过程和土地退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控制开荒规模、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综合治理低产农田、发展生态农业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农业开发 可持续利用 三江平原
下载PDF
从气候资源特点探讨三江平原合理开发与整治
10
作者 刘兴土 《地理科学》 1984年第2期188-194,共7页
三江平原地区包括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沼泽化低平原、兴凯湖平原以及横亘其中的完达山地,面积辽阔,资源丰富,是我国尚未充分开发的地区之一。为了把该区进一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农业基地,国家科技攻关任务的要求是在查清... 三江平原地区包括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沼泽化低平原、兴凯湖平原以及横亘其中的完达山地,面积辽阔,资源丰富,是我国尚未充分开发的地区之一。为了把该区进一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农业基地,国家科技攻关任务的要求是在查清自然资源的基础上,遵循资源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合理开发 产量 光温生产潜力 光合潜力 耕地面积 最大可能蒸发量 积温 气温 总产 经济效益 热量资源 气候资源 保证率 大豆 平原地区 平均
下载PDF
三江平原芦苇湿地植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张友民 刘兴土 +2 位作者 肖洪兴 王立军 张镝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1,共4页
研究了三江平原芦苇湿地群落类型、组成,种类的数量特征及在群落中的作用,对常见藻类、苔藓类的组成及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湿地芦苇群落类型主要为芦苇群落、芦苇—小叶樟—毛果苔草群落和芦苇—小叶樟—... 研究了三江平原芦苇湿地群落类型、组成,种类的数量特征及在群落中的作用,对常见藻类、苔藓类的组成及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湿地芦苇群落类型主要为芦苇群落、芦苇—小叶樟—毛果苔草群落和芦苇—小叶樟—狭叶甜茅群落;芦苇群落为单一优势种,其余2个群落为芦苇、小叶樟双优势种群落。藻类主要以硅藻门藻类为主。土壤微生物主要为真菌和好氧性细菌,所占比例为4 3%和95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沼泽湿地 植物多样性 三江平原 种子植物 藻类植物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特点及合理利用研究 被引量:75
12
作者 李秀军 李取生 +1 位作者 王志春 刘兴土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1-364,共4页
松嫩平原西部有盐碱化土地面积 373万 hm2 ,是世界三大片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 ,由于区域内独特的地貌条件、成土母质组成、气候条件、地下水水位及其含盐量等因素作用 ,尤其是近几十年人为因素的干扰 ,盐碱地面积增加 ,盐碱化程度... 松嫩平原西部有盐碱化土地面积 373万 hm2 ,是世界三大片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 ,由于区域内独特的地貌条件、成土母质组成、气候条件、地下水水位及其含盐量等因素作用 ,尤其是近几十年人为因素的干扰 ,盐碱地面积增加 ,盐碱化程度加剧 ,重度盐碱化土地面积以每年 1.4 %的速度扩展 ,生态环境恶化 ,成为制约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盐碱化旱田、盐碱化草地和盐碱化湿地的特点 ,提出采用低洼盐碱地种稻模式 ,盐碱湿地育苇—养鱼模式 ,盐碱湖泡养鱼 ,盐碱化旱田改土培肥、种植耐盐碱作物或牧草、微咸水淋洗和物理化学改良 ,盐碱化草地恢复等多种措施 ,遏制盐碱化的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西部 盐碱地 利用模式
下载PDF
洪湖水环境特征与湖泊湿地净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47
13
作者 王学雷 刘兴土 吴宜进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7-220,共4页
通过对洪湖湿地水环境的监测调查 ,分析了洪湖水环境质量状况 ,结果表明 :洪湖湖水除化学耗氧量和总磷略为超标 ,总体上达到地面水二类标准 ,保持着良好的水质 .洪湖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吸附、吸收、分解水中的营养盐和污染... 通过对洪湖湿地水环境的监测调查 ,分析了洪湖水环境质量状况 ,结果表明 :洪湖湖水除化学耗氧量和总磷略为超标 ,总体上达到地面水二类标准 ,保持着良好的水质 .洪湖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吸附、吸收、分解水中的营养盐和污染物 ,大量水生植物对水体产生净化作用 .湖水溶解氧较丰富 ,平均为 7.40 3mg/L ;洪湖水体氮、磷含量都比较低 .洪湖小港出水口水质浓度一般比进水口子贝渊水质浓度要低 ,特别是NH+4 —N ,NO-2 —N ,PO3-4 ,TP等指标 ,其浓度的减少率一般在 10 %~ 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湖 水环境质量 湖泊湿地 净化能力 化学耗氧量 总磷 水质评价
下载PDF
三江平原芦苇营养器官的生态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友民 刘兴土 +1 位作者 孙长占 曲同宝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1-163,共3页
从生态学角度对三江平原芦苇的营养器官进行了解剖学研究。芦苇的不定根、根状茎、茎和叶的解剖结构表现出了对水生和温生环境的适应性。不定根的外皮层产生一层纤维细胞层,具发达的通气组织;根状茎中维管束散生,呈三环分布在基本组织中... 从生态学角度对三江平原芦苇的营养器官进行了解剖学研究。芦苇的不定根、根状茎、茎和叶的解剖结构表现出了对水生和温生环境的适应性。不定根的外皮层产生一层纤维细胞层,具发达的通气组织;根状茎中维管束散生,呈三环分布在基本组织中,薄壁组织细胞贮存有淀粉粒;根状茎和茎中均具发达的髓腔和通气组织;叶为等面型叶,机械组织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芦苇 营养器官 生态学 解剖学 不定根 根状茎 水生环境 湿生环境 适应性
下载PDF
三江平原沼泽区“稻-苇-鱼”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杨永兴 刘兴土 +2 位作者 韩顺正 杨富亿 李秀军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1-48,共8页
在三江平原沼泽区建设"稻-苇-鱼"复合生态系统的实验研究表明,它具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节河川径流,改善气候,净化环境,改良土壤,防止沼泽退化,保护濒危动、植物资源等多种生态功能,并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和土地治理率。
关键词 沼泽区 稻-苇-鱼 复合生态系统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硝化-反硝化潜力的影响 被引量:25
16
作者 牟晓杰 刘兴土 +1 位作者 仝川 刘荣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13-1419,共7页
选择闽江河口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人为干扰活动(养殖塘、污染物排放和农业活动)对湿地土壤硝化-反硝化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人类干扰活动对湿地土壤硝化和反硝化潜力均具有显著影响,4种土壤的硝化潜力表现为水稻田>养殖塘>... 选择闽江河口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人为干扰活动(养殖塘、污染物排放和农业活动)对湿地土壤硝化-反硝化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人类干扰活动对湿地土壤硝化和反硝化潜力均具有显著影响,4种土壤的硝化潜力表现为水稻田>养殖塘>排污闸口>芦苇湿地,其最大硝化率分别为103.45%、99.38%、12.58%和4.16%,而反硝化作用的变化规律则与之相反,24d内的最大反硝化率分别为21.89%、26.95%、78.15%和88.28%,说明人类干扰和管理程度越大,土壤硝化潜力越大,反硝化潜力越弱.土壤NO3--N含量是闽江河口地区不同人为干扰方式下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差异的重要指示指标,土壤pH值与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也具有密切关系,而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可溶性碳含量以及电导率等则与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人类干扰活动导致土壤硝化能力的提高,反硝化能力的降低,能够增加土壤氮素以硝态氮形式淋失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干扰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滨海湿地
下载PDF
向日葵叶片叶绿素和比叶重及其产量研究 被引量:49
17
作者 徐惠风 刘兴土 +2 位作者 金研铭 张建华 徐克章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100,共4页
研究了 5个不同品种向日葵叶片的叶绿素和比叶重 ,其结果表明 :向日葵叶片比叶重自苗期到成熟期呈持续增加的变化 ;叶绿素总量 (a +b)是单峰曲线变化 ,在盛花期达到最高峰。叶绿素a/b值是从苗期开始下降 ,在始花期达到最低值然后上升 ,... 研究了 5个不同品种向日葵叶片的叶绿素和比叶重 ,其结果表明 :向日葵叶片比叶重自苗期到成熟期呈持续增加的变化 ;叶绿素总量 (a +b)是单峰曲线变化 ,在盛花期达到最高峰。叶绿素a/b值是从苗期开始下降 ,在始花期达到最低值然后上升 ,在终花期达到最高峰。叶绿素直接影响光合物质的积累、性状形态的建成。比叶重与性状的形态建成相关性不显著。图 2 ,表5 ,参 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叶片 叶绿素 比叶重 产量
下载PDF
松嫩平原作物生长季气候和作物生育期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杨飞 姚作芳 +2 位作者 宋佳 刘兴土 杜佳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6,共9页
基于松嫩平原及其周边地区131个气象站点1951-2008年的观测数据和133个农业气象站1992-2010年主要旱作物(春玉米、大豆和春小麦)的生育期记录数据,分析了松嫩平原主要气候要素和主要旱作物各生育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松嫩平原近... 基于松嫩平原及其周边地区131个气象站点1951-2008年的观测数据和133个农业气象站1992-2010年主要旱作物(春玉米、大豆和春小麦)的生育期记录数据,分析了松嫩平原主要气候要素和主要旱作物各生育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松嫩平原近60a气候变化十分明显,气温平均升高了1.79℃,年≥10℃积温平均增加了228℃.d,积温线明显北移,2700、2800、2900℃.d线向北位移了100~240km;松嫩平原的降水量减少、相对湿度降低,且西部地区较东部变化更加明显;日照时数呈南减北增的变化趋势。松嫩平原气候变化对不同旱作物的生育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大豆生育期推迟相对较为明显,其次是春玉米,春小麦的生育期变化最小。松嫩平原西部和南部地区的作物生育期距平的变化较其它地区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气候因素 旱作物 生育期
下载PDF
长白山沟谷湿地乌拉苔草沼泽湿地土壤微生物动态及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54
19
作者 徐惠风 刘兴土 白军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5-117,122,共4页
实验主要研究了乌拉苔草湿地土壤微生物不同季节在不同土壤剖面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土壤剖面细菌数量最大,其次是真菌,最少的是放线菌;细菌数量在表层和A层土壤中随着季节(6~9月份)变化不断增加,B层和C层7月份较低,从... 实验主要研究了乌拉苔草湿地土壤微生物不同季节在不同土壤剖面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土壤剖面细菌数量最大,其次是真菌,最少的是放线菌;细菌数量在表层和A层土壤中随着季节(6~9月份)变化不断增加,B层和C层7月份较低,从8月份开始上升直到9月份;放线菌在不同的剖面变化较大,在C层仅9月份有,数量极少;真菌在不同剖面变化一致,随着季节变化(6~9月份)不断增加。研究表明:乌拉苔草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反映了该湿地本身特有的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沟 谷湿地 乌拉苔草沼泽湿地 土壤微生物 动态分析 环境效应
下载PDF
冷季不同植物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工程实例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卿伟 梁银秀 +5 位作者 阎百兴 刘兴土 于翔霏 穆炜崟 张泽清 祝惠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0-138,共9页
本实验以亚热带地区福建省永春县农村生活污水作为处理对象,选取10种湿地植物,构建具有不同植物类型的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实例工程,比较不同植物配置人工湿地的处理能力,以及湿地植物的生物量和植物体内氮、磷累积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水龙... 本实验以亚热带地区福建省永春县农村生活污水作为处理对象,选取10种湿地植物,构建具有不同植物类型的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实例工程,比较不同植物配置人工湿地的处理能力,以及湿地植物的生物量和植物体内氮、磷累积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水龙和美人蕉人工湿地具有较高的铵态氮去除能力,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6.7%和87.7%;两者同时也对总氮表现出较好的去除效果,尤其是美人蕉人工湿地在冬季节对总氮的去除率可维持在80.3%以上;2014年初冬季节实验结果表明,水龙还具有一定的总磷去除能力,去除率可达到69.0%.水龙和美人蕉具有较大的生物量,其单位面积干重可分别达到0.46和0.30 kg/m^2,又能较好地积累氮、磷元素,其体内氮含量可分别达到6.43和4.60 g/m^2,磷含量可分别达到0.50和1.01 g/m^2.综上所述,种植水龙和美人蕉的人工湿地总体处理效果较好,同时又能更多地积累氮、磷元素,且具有更大的生物量,可选为相对适宜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适合亚热带地区应用的人工湿地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水龙 美人蕉 面源污染 生活污水 亚热带 冬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