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凡英 朱良明 +1 位作者 杜贾军 孟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疗效观察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涤纶牛心包衬片修补气管缺损3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凡英 徐教瑜 +2 位作者 杜贾军 杨爱民 彭忠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1-41,共1页
1993~1995年,我们采用涤纶布内衬牛心包修补气管缺损患者3例,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例1:女,52岁。因胸闷、憋气1年,加重1个月,以右后上纵隔神经纤维瘤并气管受压入院。在全麻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约5cm×6cm×6c... 1993~1995年,我们采用涤纶布内衬牛心包修补气管缺损患者3例,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例1:女,52岁。因胸闷、憋气1年,加重1个月,以右后上纵隔神经纤维瘤并气管受压入院。在全麻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约5cm×6cm×6cm。切除肿瘤后,见右侧气管壁有3个软骨环软化,膜部及软骨菲薄,有2cm×1cm大管壁破裂口。先将管壁裂口修剪整齐并部分缝合,再用2cm×2cm涤纶布内衬牛心包修补缺损,然后用软骨片固定于涤纶布外,带蒂胸膜片包盖。术后恢复顺利,病理诊断为纵隔神经纤维瘤。 例2:女,53岁。因咳嗽、憋喘3个月,加重2天,气管断层片诊为气管肿瘤入院。在全麻下经右胸后外侧切口探查,见胸上段食管前壁有一3cm长肿瘤穿破气管膜部突入气管腔内,即行食管癌及气管受侵部分切除,用涤纶布内衬牛心包片修补气管缺损2.5cm×1.5cm,再行胃代食管术。术后一期愈合,恢复良好。随访20个月,死于肿瘤复发。 例3:男,64岁。以下段气管癌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缺损 涤纶 牛心包衬片 修补术
下载PDF
右胸、上腹双切口行中、下段食管癌切除86例报告
3
作者 刘凡英 杜贾军 +3 位作者 彭忠民 刘玉洪 王磊 徐教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1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术式
下载PDF
肺癌围术期并发症及其防治
4
作者 刘凡英 彭忠民 +1 位作者 杜贾军 徐教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16,共2页
1995~1997年,我们对264例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9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98例,女66例;年龄≤60岁173例,>60岁91例;均有吸烟史(>20年111例)。既往有呼吸系统疾... 1995~1997年,我们对264例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9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98例,女66例;年龄≤60岁173例,>60岁91例;均有吸烟史(>20年111例)。既往有呼吸系统疾病23例,心脑血管疾病45例,糖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围手术期 并发症 防治
下载PDF
N_2肺癌手术后肿瘤复发模式的分析
5
作者 刘凡英 王洲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7期720-722,共3页
目的 :探讨纵隔淋巴结转移 (N2 )的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cancer ,NSCLC)患者根治术后肿瘤复发的模式 ,为手术后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 96例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N2 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 2年内... 目的 :探讨纵隔淋巴结转移 (N2 )的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cancer ,NSCLC)患者根治术后肿瘤复发的模式 ,为手术后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 96例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N2 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 2年内每 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复查 1次 ,监测肿瘤复发情况。计算复发率 ,应用 χ2 检验比较手术后放疗及化疗对肿瘤复发模式的影响。结果 :术后 2年内肿瘤复发率为 3 7 5 % ( 3 6/ 96) ,复发模式以转移性复发为主 ,占 77 78%( 2 8/ 3 6) ,多数为脑和肺转移 ( 64 2 9% ,18/2 8)。手术后放疗者的局部复发率为5 17% ( 3 / 5 8) ,而未施行放疗者的局部复发率为 2 3 68% ( 9/ 3 8)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OR =5 69;手术后化疗者与未化疗者相比 ,局部复发和转移性复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转移性复发是N2 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的主要模式 ,手术后放疗可以减少N2 肺癌根治术后肿瘤的局部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外科学 淋巴结 复发 淋巴转移
下载PDF
胸中段食管鳞癌Ivor-Lewis手术后肿瘤复发19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钢 王洲 +1 位作者 刘相燕 刘凡英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99,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半数食管癌患者术后3年内出现肿瘤复发,但肿瘤复发的情况尚不完全清楚。本文旨在分析食管癌Ivor-Lewis手术后肿瘤复发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2001年接受Ivor-Lewis手术及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治疗的196例胸中... 背景与目的:近半数食管癌患者术后3年内出现肿瘤复发,但肿瘤复发的情况尚不完全清楚。本文旨在分析食管癌Ivor-Lewis手术后肿瘤复发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2001年接受Ivor-Lewis手术及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治疗的196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术后3年内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3年内96例(48.9%)患者肿瘤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12.2个月。局部-区域性复发52例(54.1%),其中41例(78.8%)有纵隔淋巴结转移,仅8例(15.3%)患者单纯颈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包括血行转移伴局部-区域性复发10例)44例(45.8%),以肝、骨和肺转移为主,占88.6%(39/44)。手术后辅助放疗组的患者局部-区域性复发率(23.3%)低于未放疗组者(41.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3期和N1状态是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Ivor-Lewis手术后3年内约1/2的患者肿瘤复发,纵隔淋巴结、肝脏、骨和肺是主要的复发部位。手术后辅助放疗可以减少局部-区域性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手术 Ivor—Lewis手术 二野淋巴 结清扫 肿瘤复发
下载PDF
食管癌Ivor-Lewis手术及预后的Cox回归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洲 刘相燕 +1 位作者 刘凡英 陈景寒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目的 总结Ivor Lewis二切口手术对中、下段食管癌的治疗效果 ,判定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1995~ 1998年间 ,采用Ivor Lewis手术根治性切除的 136例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Kaplan Meier法计算生存率 ,Log Rank... 目的 总结Ivor Lewis二切口手术对中、下段食管癌的治疗效果 ,判定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1995~ 1998年间 ,采用Ivor Lewis手术根治性切除的 136例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Kaplan Meier法计算生存率 ,Log 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别 ;Cox回归分析判定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包括 :吻合口瘘 5例 ( 3.7% ) ,幽门不全梗阻 4例 ( 2 .9% ) ,乳糜胸 2例 ( 1.5 % )。围手术期死亡 2例 ( 1.5 % )。Ⅰ期、ⅡA期、ⅡB期和Ⅲ期患者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8.2 %、4 6 .1%、12 .5 %和 7.4 % ,四组间比较差别显著 (P <0 .0 0 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T3 (P =0 .0 0 3,RR =2 .6 )和N1(P <0 .0 0 1,RR =3.4 )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Ivor Lewis手术无严重的手术后并发症 ,患者的预后取决于T分期及N分期。该手术可以治愈多数Ⅰ期和部分ⅡA期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 ,但是对于ⅡB期和Ⅲ期患者 ,单纯手术的远期疗效欠佳 ,应该加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IVOR-LEWIS手术 预后 COX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围手术期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Ivor-Lewis手术对胸中段食管鳞癌治疗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洲 刘相燕 +1 位作者 陈钢 刘凡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012-1015,共4页
目的:评价改良Ivor-Lewis手术对胸中段食管鳞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2001年1月间,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的241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回顾研究。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回归分析判定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围手术期... 目的:评价改良Ivor-Lewis手术对胸中段食管鳞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2001年1月间,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的241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回顾研究。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回归分析判定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围手术期内40例(16.6%)患者有并发症发生,死亡6例(2.5%)。整体5年生存率为31%。Ⅰ、ⅡA、ⅡB和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2%、40%、16%和13%(P<0.001)。手术后辅助放疗的T3和N1患者肿瘤局部复发率为23.3%,未完成放疗者的局部复发率为41.3%(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N1(HR=2.074,P<0.01)和T3(HR=3.493,P<0.01)是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改良Ivor-Lewis手术无严重的手术后并发症。手术后辅助放疗可降低N1和T3患者的肿瘤局部复发率。患者的预后取决于T及N分期。该手术可以治愈多数T1N0M0和T2N0M0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但是对于T3和N1患者,单纯手术的远期疗效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菅癌 改良 IVOR-LEWIS手术 两野淋巴结清扫 预后 COX分析
下载PDF
胸腔镜下胸膜腔闭锁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相燕 王洲 +2 位作者 刘凡英 王功朝 刘颖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946-947,共2页
为了评价胸腔镜下胸膜腔闭锁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优势及效果,对4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镜下胸膜腔闭锁术,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下进行,术中吸净胸腔积液,分离纤维粘... 为了评价胸腔镜下胸膜腔闭锁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优势及效果,对4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镜下胸膜腔闭锁术,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下进行,术中吸净胸腔积液,分离纤维粘连,5例行部分胸膜剥脱,同时行多处胸膜活检。然后用连接多侧孔尿管的喷球,将5~10g无菌医用滑石粉均匀喷洒到脏、壁层胸膜表面,达到胸膜腔闭锁,术中放置带多侧孔的引流管,术后引流3~6d。48例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2例(4·17%)发生持续漏气,均经持续负压吸引后治愈。随访47例患者(97·92%),随访时间为3个月。胸膜腔闭锁成功46例(95·83%);2例失败,其中1例再次行该手术成功。初步研究结果提示,VATS下喷洒滑石粉用于胸膜腔闭锁,安全、可靠,可有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恶性 胸腔镜 手术 滑石粉
下载PDF
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与血行转移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洲 刘相燕 +2 位作者 刘凡英 张林 陈景寒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 (N2 )与血行转移的相关性 ,为对手术后的N2 肺癌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 96例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纵隔淋巴结转移 (pN2 )的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选择无...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 (N2 )与血行转移的相关性 ,为对手术后的N2 肺癌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 96例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纵隔淋巴结转移 (pN2 )的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选择无淋巴结转移 (pN0 )的NSCLC患者作为对照组 ,与 pN2 患者配对。术后两年内每 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复查一次 ,监测血行转移。计算两组患者血行转移的发生率 ,应用 χ2 检验比较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pN2 组患者手术后两年内血行转移的发生率为 2 9.17% ,多数为脑和肺转移 (6 4 .2 9% ) ;pN0 组患者血行转移的发生率为 13.5 4 % ,两者的差别非常显著 (P <0 .0 1)。pN2 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血行转移的概率大约是pN0 患者的 3倍 (OR =3.14 )。结论 肺癌根治切除术后血行转移的发生与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关 ,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血行转移的发生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纵膈转移癌 淋巴结转移癌 血行转移 相关性 临床研究 预后
下载PDF
肺切除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肺癌 被引量:16
11
作者 彭忠民 陈景寒 +2 位作者 杜贾军 孟龙 刘凡英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为寻求晚期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 ,提高手术疗效 ,总结 34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行肺切除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术的经验。 方法 对 34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施行了肺切除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术。左肺下叶切除术 19例 ,左全肺切除术 4例 ,... 目的 为寻求晚期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 ,提高手术疗效 ,总结 34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行肺切除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术的经验。 方法 对 34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施行了肺切除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术。左肺下叶切除术 19例 ,左全肺切除术 4例 ,右肺中下叶切除术 6例 ,右肺下叶切除术 2例 ,右全肺切除术 3例。肿瘤侵及肺静脉根部与心房交界处近心端 2 5例 ,明显侵犯左心房 9例 ,其中 2例同时侵及靠近肺动脉分叉处 ,常规无法处理肺动脉 ,在体外循环下切除全肺并同时切除部分左心房。 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发生并发症 11例 ,其中心律失常 8例次 ,肺炎5例次 ,心功能不全 1例次。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 79.4 %、4 4 .1% ,6例生存 >5年。 结论 肺癌累及左心房或肺静脉根部时应切除部分左心房以达到根治性切除 ,从而延长患者寿命 ,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治疗 肺切除术 左心房部分切除术 局部晚期肺癌 并发症 术后
下载PDF
肺癌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的基因诊断及其对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洲 刘相燕 +1 位作者 刘凡英 陈景寒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04-1208,共5页
背景与目的:常规病理检查漏诊的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小转移可能与肺癌的预后有关。本研究旨在探索肺癌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的诊断,并评价其对预后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对58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病理检查阴性... 背景与目的:常规病理检查漏诊的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小转移可能与肺癌的预后有关。本研究旨在探索肺癌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的诊断,并评价其对预后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对58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病理检查阴性的242组纵隔淋巴结(pN_0)进行研究,检测淋巴结中MUC1基因mRNA表达,诊断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对全部病人随访3年,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有、无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患者的生存差别。结果:16例患者的23组纵隔淋巴结中检测到MUC1基因mRNA表达,诊断为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占全部患者的27.6%。患者的TNM分期由Ⅰ_A~Ⅱ_B期上调为Ⅲ_A期。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组3年生存率为43.7%(7/16),无转移组的3年生存率为73.8%(31/42)。两组的生存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纵隔淋巴结中MUC1基因mRNA的表达与pN_0患者预后不良有关。提示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MUC1基因mRNA阳性表达,可以作为判断可能存在淋巴结隐性微转移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 基因诊断 预后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对肺癌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洲 刘凡英 +2 位作者 刘相燕 张林 陈景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目的: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并评价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对58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病理检查阴性(pN0)的242组纵隔淋巴结进行检测,检测淋巴结中MUC1基因mRNA表达,诊断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 目的: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并评价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对58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病理检查阴性(pN0)的242组纵隔淋巴结进行检测,检测淋巴结中MUC1基因mRNA表达,诊断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对患者进行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别。结果:16例患者的23组纵隔淋巴结中检测到MUC1基因mRNA表达,诊断为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常规病理检查的漏诊率为27.6%。患者的TNM分期由Ⅰa~Ⅱb期上调为ⅢA期。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组3年生存7例,生存率为43.7%,无转移组3年生存31例,生存率为73.8%。两组的生存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RT-PCR法检测纵隔淋巴结中MUC1基因mRNA的表达,可以诊断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提高肺癌TNM分期的准确性;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与pN0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隐匿性微转移 纵隔淋巴结 MUCl基因 预后
下载PDF
检测MUC1 mRNA对诊断食管癌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的临床意义(英文)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相燕 陈钢 +1 位作者 王洲 刘凡英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4-199,共6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早期术后复发可能与常规病理漏诊的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检测MUC1基因mRNA,来诊断食管癌患者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并评价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everse transcript...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早期术后复发可能与常规病理漏诊的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检测MUC1基因mRNA,来诊断食管癌患者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并评价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63例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后病理诊断为阴性的366枚区域淋巴结(pN0)、食管良性病变的30枚食管旁淋巴结、食管鳞癌术后病理诊断为淋巴结转移癌的15枚区域淋巴结,以及15个癌组织标本进行研究,检测其Mucinl(MUC1)基因mRNA表达,对淋巴结微转移进行基因诊断。对患者随访,应用χ2检验比较患者的生存差别;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判定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基因诊断的特异度为100.0%(30/30),灵敏度为90.0%(27/30)。在22例(34.9%)患者的30枚(8.2%)淋巴结中检测到MUC1基因mRNA的表达,诊断为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淋巴结微转移者3年生存率为54.5%(12/22),无转移者3年生存率为80.5%(33/4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微转移(P<0.05,OR=3.71)和T3期肿瘤(P<0.05,OR=7.17)是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检测pN0食管癌患者区域淋巴结中MUC1基因mRNA的表达,对诊断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有一定价值;淋巴结微转移可能提示食管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淋巴结转移 隐匿性 诊断 MUC1基因 预后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连接素抗体与临床的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阎志慧 徐东 +2 位作者 刘凡英 彭忠民 吕晓霞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连接素抗体(TitinAb)水平与病情及胸腺异常的关系,以及其对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G患者(MG组)52例、非MG(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NMG组)18例、健康对照者(NC组)50名...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连接素抗体(TitinAb)水平与病情及胸腺异常的关系,以及其对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G患者(MG组)52例、非MG(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NMG组)18例、健康对照者(NC组)50名血清中TitinAb水平,并对其中10例进行胸腺手术的MG患者随访。结果MG组TitinAb阳性率为36.5%,NMG组和NC组均为阴性,MG组显著高于NC组和NMG组(均P<0.01);以MG伴胸腺瘤(MGT)组阳性率最高(83.3%),MG伴胸腺萎缩(MGA)次之(37.5%),胸腺正常的MG组为23.0%,MG伴胸腺增生组为阴性;TitinAb诊断MGT特异性高于胸腺CT(P<0.05)。TitinAb阳性MG患者抗体水平与肌无力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562,P<0.01);对10例不同胸腺病理类型的MG患者手术前后TitinAb测定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TitinAb阳性多见于MGT和MGA者,诊断MGT的特异性高于CT;TitinAb对MG的诊断、病情及预后判断均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连接素抗体 胸腺瘤
下载PDF
食管癌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基因诊断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洲 刘相燕 刘凡英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RT PCR) ,检测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淋巴结MUC1基因mRNA表达 ,计算特异度及灵敏度 ;检测食管鳞癌手术后病理诊断阴性的区域淋巴结 (pN0 )中MUC1基... 目的 :探讨食管癌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RT PCR) ,检测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淋巴结MUC1基因mRNA表达 ,计算特异度及灵敏度 ;检测食管鳞癌手术后病理诊断阴性的区域淋巴结 (pN0 )中MUC1基因mRNA表达 ,诊断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结果 :阴性对照组 30个标本 (食管良性疾病区域淋巴结 )均无MUC1基因mRNA表达 ,特异度为 10 0 % ;阳性对照组 30个标本 (食管鳞癌病理证实有转移癌的区域淋巴结 )中 2 5枚检测到MUC1mRNA的表达 ,灵敏度为 83%。实验组 30例 pN0 食管癌的87枚区域淋巴结中 ,其中 8例病人的 9枚淋巴结检测到MUC1mRNA表达 (检出率 10 .3% )。结论 :应用RT PCR法检测食管癌区域淋巴结中MUC1基因mRNA的表达可以诊断淋巴结隐匿性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肿瘤 淋巴结转移 基因诊断 MUC1基因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33例局部晚期肺癌扩大切除手术预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洲 刘相燕 +2 位作者 刘凡英 陈钢 李树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871-873,共3页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扩大切除手术的预后,探索其合理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对33例扩大切除的NSCLC患者进行随访并回顾性研究。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回归计算风险比率(HR)、判定预后因素。结果:5例患者发生严重的围手术...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扩大切除手术的预后,探索其合理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对33例扩大切除的NSCLC患者进行随访并回顾性研究。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回归计算风险比率(HR)、判定预后因素。结果:5例患者发生严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15.2%),2例患者因并发症死亡(6.1%)。1、3年生存率分别为60.6%和17.7%,中位生存期15个月。N2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N0-1患者为24个月(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腺癌(HR=2.5)和N2(HR=2.9)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扩大切除手术是对局部晚期NSCLC可选择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是鉴于手术危险性大、并发症严重,对其手术适应证应谨慎选择。由于预后不良,对腺癌和N2患者不宜首选扩大切除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肺癌 外科 扩大切除 预后
下载PDF
肺癌累及食管的外科治疗(附18例报告) 被引量:4
18
作者 彭忠民 陈景寒 +2 位作者 孟龙 杜贾军 刘凡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3期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肺癌累及食管的外科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 18例肺癌累及食管的患者施行手术治疗 ,14例手术切除肺肿瘤及扩大切除部分食管 ,其中 7例仅切除局部受累的食管肌层 ,5例行受累段食管切除、胃食管吻合术 ,2例切除大部受累肌层 ,... 目的 探讨肺癌累及食管的外科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 18例肺癌累及食管的患者施行手术治疗 ,14例手术切除肺肿瘤及扩大切除部分食管 ,其中 7例仅切除局部受累的食管肌层 ,5例行受累段食管切除、胃食管吻合术 ,2例切除大部受累肌层 ,部分肿瘤残留 ;4例病人单纯探查。患者术前、后辅助化或 (和 )放疗。结果 该组无手术死亡。14例切除组患者 1年生存率可达 78.6 %。9例正在随访中 ,最长者为 34个月 ,单纯探查组无 1例生存过 1年。结论 肺癌单纯累及食管者 ,经术前辅助化疗后 ,手术切除肺及受累食管是可行的 ,大部分患者的近期效果理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侵及食管 外科治疗 切除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治疗胸部疾病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杜贾军 孟龙 +1 位作者 陈景寒 刘凡英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85-87,共3页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治疗胸部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施行VATS手术 87例 ,其中 82例完成手术治疗 ,5例术中中转开胸。本组食管癌切除术 6例 ,采用独特的手术经路 :取右经二尖瓣体位 ,一只手经腹进入胸腔 ,术中不必再次翻身、...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治疗胸部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施行VATS手术 87例 ,其中 82例完成手术治疗 ,5例术中中转开胸。本组食管癌切除术 6例 ,采用独特的手术经路 :取右经二尖瓣体位 ,一只手经腹进入胸腔 ,术中不必再次翻身、消毒、铺巾。结果 :本组胸部VATS手术时间为 30~ 110min ,平均 5 7min。术后住院天数 3~ 12d ,平均 7.2d。术后引流量 40~ 30 0ml,平均为 80ml。术中胸腔出血 2 0~ 10 0ml。术后引流管放置 1~ 7d ,平均 2 .1d。发生胸部并发症 6例 ,占 7.4%。自发性气胸随访 1~ 6个月 ,1例复发。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胸部疾病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胸腔镜检查
下载PDF
支气管肺囊肿96例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林 陈景寒 +6 位作者 孟龙 杨爱民 徐教瑜 刘凡英 杜家军 王磊 彭忠民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治疗 支气管肺囊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