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质瘤激光间质热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守勋 刘昊 +1 位作者 苏崇德 陈美兰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 探讨激光间质热疗(LITT)治疗胶质瘤的最适热功率、照射时间、热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Walker胶质瘤细胞接种于大鼠后肢皮下,接种10d后瘤体直径达1.4~2.0cm。分别用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在2W、5W、10W三种低功率下进行... 目的 探讨激光间质热疗(LITT)治疗胶质瘤的最适热功率、照射时间、热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Walker胶质瘤细胞接种于大鼠后肢皮下,接种10d后瘤体直径达1.4~2.0cm。分别用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在2W、5W、10W三种低功率下进行间质热疗,激光作用时间分别为800s、800s和600s,并设立对照组。观察肿瘤直径、肿瘤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LITT后3d及6d各治疗组与对照组肿瘤直径无显著差异(P>0.05);LITT后9d及12d各治疗组肿瘤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肿瘤中心炭化,外围变性、坏死。治疗组肿瘤细胞超微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低功率Nd-YAG激光LITT可明显抑制胶质瘤的生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激光间质热疗 实验研究 病理组织学 超微结构 LITT 最适热功率 照射时间 热效应
下载PDF
颅内肿瘤的伽玛刀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守勋 李文涛 +3 位作者 孟喜军 夏明 淡咏 李仁利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51-453,共3页
目的:总结γ-刀治疗颅内肿瘤经验。方法:应用OUR旋转式γ-刀治疗颅内肿瘤486例,其中垂体瘤119例,脑转移瘤147例,胶质细胞瘤94例,脑膜瘤57例,听神经瘤35例,松果体区肿瘤19例,颅咽管瘤10例,血管网状细... 目的:总结γ-刀治疗颅内肿瘤经验。方法:应用OUR旋转式γ-刀治疗颅内肿瘤486例,其中垂体瘤119例,脑转移瘤147例,胶质细胞瘤94例,脑膜瘤57例,听神经瘤35例,松果体区肿瘤19例,颅咽管瘤10例,血管网状细胞瘤5例。结果:352例随访2~18个月,其中显效69例(19.5%),有效231例(65.6%),无效52例(14.8%)。结论:临床应用初步结果证实γ-刀治疗颅内肿瘤短期效果较为满意,是一种治疗颅内肿瘤安全和有效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放射疗法 伽玛刀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减少开颅手术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守勋 张晓东 +3 位作者 陈美兰 刘金道 周劲松 姜北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198-199,共2页
对抑肽酶在激光开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作了临床研究,设高频电刀组、激光组、激光加抑肽酶组。结果显示激光开颅同时并用大剂量抑肽酶,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手术中出血。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开颅术 脑膜瘤 垂体肿瘤 出血
下载PDF
同种异体胚胎小脑组织脑内移植治疗小脑型共济失调症的研究
4
作者 刘守勋 谢昌厚 +6 位作者 郭世文 师蔚 陈泽寰 戈治理 郭仁舆 苟寒梅 孙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0年第4期23-25,共3页
作者报告应用胚胎小脑组织脑内移植治疗10例小脑型共济失调症。供体胎儿?龄为12~20周,取其小脑绒球及半球组织制成移植组织块,用脑移植针植入,靶点在宿主小脑绒球附近。目前病人已随访2~10m,共济失调表现明显改善,无病情加重和死亡。... 作者报告应用胚胎小脑组织脑内移植治疗10例小脑型共济失调症。供体胎儿?龄为12~20周,取其小脑绒球及半球组织制成移植组织块,用脑移植针植入,靶点在宿主小脑绒球附近。目前病人已随访2~10m,共济失调表现明显改善,无病情加重和死亡。认为该方法为小脑型共济失调症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共济失调 移植 胚胎移植 同种
下载PDF
激光刀在椎间盘脱出手术中的应用(附5例报告)
5
作者 刘守勋 谢昌厚 +3 位作者 陈美兰 姜北生 延文惠 党治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11期671-672,共2页
通过用CO_2激光刀进行椎间盘脱出手术的临床应用,观察到CO_2激光刀使手术出血少、速度快,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术中及术后全身无不良反应,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神经系统症状恢复迅速。
关键词 椎间盘脱出 手术 激光刀
下载PDF
颅内肿瘤2404例分析
6
作者 刘守勋 陈泽寰 +3 位作者 谢昌厚 姜海涛 王孝岐 戈治理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2年第11期643-645,共3页
35年间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肿瘤2404例,就其发生率、发病年龄、常见部位、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了总结,并就脑胶质瘤、脑膜瘤的激光切除及囊性颅咽管瘤囊内注入同位素等疗法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脑肿瘤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3种激光小血管吻合术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刘守勋 谢昌厚 +6 位作者 周劲松 王茂德 唐宗椿 陈美兰 姜北生 党治平 贺小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7期445-446,共2页
将CO_2、Ar及Nd:YAG激光器耦联于手术显微镜,吻合大鼠颈总动脉152条(平均直径0.92±0.07mm)。观察153d。进行了通畅率、动脉瘤率和狭窄率的统计,并作了血锌测定,耐压试验及光镜和电镜的分析研究。对激光吻合血管的机理作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 激光疗法 血管吻合术
下载PDF
激光刀在中央型椎间盘脱出手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守勋 谢昌厚 +3 位作者 王茂德 唐宗椿 陈美兰 党治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6期341-342,共2页
通过连续输出、刀头功率为52.2W的CO_2激光刀和YAG激光进行了中央型椎间盘脱出手术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激光手术时具有出血少、速度快,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手术操作简便彻底,术中及术后全身无不良反应,手术后伤口不易感染,愈合良好,神经... 通过连续输出、刀头功率为52.2W的CO_2激光刀和YAG激光进行了中央型椎间盘脱出手术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激光手术时具有出血少、速度快,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手术操作简便彻底,术中及术后全身无不良反应,手术后伤口不易感染,愈合良好,神经系统症状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外科手术 激光/方法
下载PDF
先天性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改良术式(附12例报告)
9
作者 刘守勋 周劲松 单爱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4期212-213,共2页
在12例先天性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患者之中采用一种改良术式——囊肿大部切除、蝶骨嵴造瘘、带蒂颞肌瓣置入囊腔法,其中5例患者术后经1~3年随访证明疗效满意。
关键词 囊肿 蛛网膜/外科手术
下载PDF
脑血管网状细胞瘤(附14例报告)
10
作者 刘守勋 陈泽寰 戈治理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0年第9期14-15,共2页
脑血管网状细胞瘤(Hemangi oretculo-ma)亦称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iastoma),是一种良性血管性肿瘤,如能及时诊断并彻底切除肿瘤,则预后是良好的。这种肿瘤比较少见,国内报告尚不多。本文将1956~1983年间住我院。
关键词 脑肿瘤 血管瘤 诊断
下载PDF
三种激光小血管吻合术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刘守勋 谢昌厚 +6 位作者 周劲松 王茂德 唐宗椿 姜北生 党治平 贺小伟 陈美兰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1996年第4期272-274,共3页
将CO_2、Ar及Nd:YAG激光器耦联于手术显微镜,吻合大鼠颈总动脉152条(平均直径0.92±0.07mm).观察153d.进行了通畅率、动脉瘤率和狭窄率的统计.并作了血锌测定,血管耐压试验及光镜和电镜的分析研究.对激光吻合血管的机理作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 显微外科 激光小血管吻合术 大鼠 血锌 测定 电镜
下载PDF
激光刀在中央型椎间盘脱出手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守勋 谢昌厚 +2 位作者 王茂德 陈美兰 党治平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1997年第1期32-33,共2页
作者报告了1983年至1995年.通过连续输出刀头功率为52.2W的C0_2激光刀和YAG激光进行了中央型椎间盘脱出手术15例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激光手术具有出血少,速度快,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手术操作简便彻底,术中及术后全身无不良反应,手术后伤... 作者报告了1983年至1995年.通过连续输出刀头功率为52.2W的C0_2激光刀和YAG激光进行了中央型椎间盘脱出手术15例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激光手术具有出血少,速度快,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手术操作简便彻底,术中及术后全身无不良反应,手术后伤口不易感染,愈合良好,神经系统症状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刀 中央型椎间盘脱出 手术中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实验装置的研制及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6
13
作者 刘晓斌 宋锦宁 +2 位作者 陈景宇 张芬茹 刘守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5-598,共4页
目的自制一种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装置并成功建立DAI动物模型。方法自制头颅瞬间旋转损伤装置,使大鼠头颅在瞬间(<3 ms)旋转90°造成剪切损伤。观察损伤后大鼠的生命体征及行为学改变;于伤后2、6、12、24、36、72 h及10 d分别... 目的自制一种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装置并成功建立DAI动物模型。方法自制头颅瞬间旋转损伤装置,使大鼠头颅在瞬间(<3 ms)旋转90°造成剪切损伤。观察损伤后大鼠的生命体征及行为学改变;于伤后2、6、12、24、36、72 h及10 d分别处死损伤组动物,制备脑石蜡切片,行镀银及HE染色,光镜下观察神经轴索变化。结果伤后大鼠均即刻出现原发昏迷,其中2只于损伤后20 min内死亡,余持续时间1-30 min不等;伤后大鼠呼吸节律紊乱,瞳孔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醒后均有程度不等的反应性下降,肢体活动迟缓;肉眼可见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出血;光镜下可见皮髓交界区、胼胝体区、脑干、小脑白质等部位的神经轴索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断裂、轴索球形成,后期有小胶质细胞增生,局部呈巢样聚集。结论本装置能造成大鼠脑DAI,且具有简便、可控、确切的特点,适合进行中、小型动物DAI模型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实验装置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像学特征及早期临床诊断 被引量:13
14
作者 宋锦宁 刘守勋 +6 位作者 鲍刚 陈景宇 张晓东 王拓 谢万福 王茂德 谢昌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影像学特征及早期病因学诊断方法,并客观评价其优缺点。方法对115例动脉瘤性SAH采用CT、CTA、MRI、MRA、DSA等影像学检查并结合病史、临床表现进行早期临床诊断。结果115例SAH均在急性出血期内(7...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影像学特征及早期病因学诊断方法,并客观评价其优缺点。方法对115例动脉瘤性SAH采用CT、CTA、MRI、MRA、DSA等影像学检查并结合病史、临床表现进行早期临床诊断。结果115例SAH均在急性出血期内(7天)被早期诊断,其中有96例患者在7天内被DSA检查诊断为动脉瘤,早期病因诊断率83.5%,另19例在7天后二次造影诊断。全组9例行MRA,6例发现动脉瘤;12例行CTA,9例发现动脉瘤。结论采用CT及DSA可以对动脉瘤性SAH进行早期病因学诊断;该方法安全、准确,对动脉瘤性SAH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诊断显像
下载PDF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特点及临床诊断 被引量:36
15
作者 宋锦宁 刘守勋 +1 位作者 戈治理 谢昌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的特点及临床诊断标准。  方法 对 58例DAI患者行头颅CT检查 ,其中 3 9例同时行MRI,并分析其临床特点。  结果  75 9%DAI由交通事故致伤 ;患者伤后立即并持续昏迷 ;70 7%的病人无明显颅压增高 ...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的特点及临床诊断标准。  方法 对 58例DAI患者行头颅CT检查 ,其中 3 9例同时行MRI,并分析其临床特点。  结果  75 9%DAI由交通事故致伤 ;患者伤后立即并持续昏迷 ;70 7%的病人无明显颅压增高 ;CT检查 63 8%有异常发现 ,MRI的诊断价值比CT高 ;DAI病变 89 7%在脑的深部及中轴结构 ;该病预后差 ,病死率为 53 5%。  结论 根据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轴索损伤 CT NMR 成像 诊断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被引量:11
16
作者 宋锦宁 刘守勋 +6 位作者 鲍刚 王拓 梁琦 陈景宇 张晓东 徐高峰 谢昌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41-844,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根据发病时间将SAH后的脑积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期,并对36例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患者行头颅CT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治疗采用脑室外引流术1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2...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根据发病时间将SAH后的脑积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期,并对36例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患者行头颅CT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治疗采用脑室外引流术1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25例。结果全组均被诊断为脑积水。经治疗后临床状况改善情况:明显改善31例,好转5例;CT扫描显示脑室情况:正常29例,明显缩小5例,稍缩小2例。临床治愈34例,2例复发者经2次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治愈。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以形成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脑积水;CT是诊断脑积水首选的主要方法;根据不同类型对脑积水进行脑室外引流或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方法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积水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血肿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何百祥 宋丙军 +5 位作者 刘守勋 谢昌厚 郭世文 姜海涛 王拓 徐高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4,110,共4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转化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点及演变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由TSE最后演变成CSDH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资料。结果:43例均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50岁以上者31例,36例原发脑损伤轻,4...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转化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点及演变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由TSE最后演变成CSDH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资料。结果:43例均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50岁以上者31例,36例原发脑损伤轻,4例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变位于颞顶10例,额颞19例,额颞顶14例。31例接受过脱水治疗,9例病人有再次受伤史。TSE至形成CSDH的时间:1~2月17例,2~3月14例,占72.1%。43例病人均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TSE多经过1~3月演变成CSDH。外伤史明确,原发脑损伤轻。老年人多见,多位于蛛网膜与骨嵴有粘连处或薄弱处。脑脊液与血液混合是TSE转化成CSDH的始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积液/并发症 血肿 硬膜下 慢性/诊断 血肿 硬膜下 慢性/治疗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引流量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世文 刘守勋 +4 位作者 何百祥 姜海涛 张晓东 鲍刚 王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1-612,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临床意义 闭式引流术 血肿复发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期脑脊液引流对脑积水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宋锦宁 刘守勋 +6 位作者 鲍刚 王拓 梁琦 谭震 张晓东 徐高峰 谢昌厚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急性期脑脊液引流对脑积水形成的影响。方法按84例动脉瘤性SAH患者对治疗方案的选择随机分为两组:病因治疗组42例,在急性出血期首先对破裂的动脉瘤进行血管内栓塞,然后立即将蛛网膜下腔的积血...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急性期脑脊液引流对脑积水形成的影响。方法按84例动脉瘤性SAH患者对治疗方案的选择随机分为两组:病因治疗组42例,在急性出血期首先对破裂的动脉瘤进行血管内栓塞,然后立即将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引流出;保守治疗组42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及脑积水形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具有可比性。病因治疗组急性期脑积水的发生率为7.14%(3/42例),亚急性期为4.76%(2/42例),慢性期为16.67%(7/42例),总发生率为28.57%;保守治疗组急性期脑积水发生率为23.81%(10/42例),亚急性期为9.52%(4/42例),慢性期为35.71%(15/42例),总发生率为69.05%。两组急性期与慢性期脑积水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急性期χ^2=4.46,慢性期χ^2=3.94,P均〈0.05),两组亚急性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72,P〉0.05),病因治疗组脑积水总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χ^2=13.77,P〈0.01)。结论动脉瘤性SAH后在急性出血期(7d内)首先对颅内动脉瘤进行血管内栓塞,然后立即将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引流出的治疗方法对减轻或预防脑积水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积水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自膨胀颅内支架联合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宽颈脑动脉瘤 被引量:8
20
作者 宋锦宁 刘守勋 +5 位作者 王茂德 谢昌厚 谢万福 张晓东 鲍刚 刘晓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目的总结自膨胀颅内支架(Neuroform)联合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宽颈脑动脉瘤的技术要点、并发症及防治经验。方法对2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采用Neuroform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中通过Renegade微导管释放Neur... 目的总结自膨胀颅内支架(Neuroform)联合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宽颈脑动脉瘤的技术要点、并发症及防治经验。方法对2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采用Neuroform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中通过Renegade微导管释放Neuroform支架覆盖动脉瘤颈,并将微导管超选支架网孔进入动脉瘤,或预先将另一微导管置入动脉瘤腔,通过微导管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结果20例患者支架均准确定位释放,18例动脉瘤腔被100%致密填塞,另2例被95%填塞;术中1例发生支架移位,3例发生脑血管痉挛。临床随访2~12个月,均无再出血及脑梗死等症状发生。8例于术后3~8个月内行DSA检查:6例致密栓塞的动脉瘤均未见显影,2例瘤颈有部分残留者,1例无变化,另1例原有瘤颈残留未再显影。结论对颅内宽颈动脉瘤采用Neuroform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近期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宽颈动脉瘤 支架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