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多酚降脂作用比较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云娜 王凯博 +2 位作者 赵碧 潘联云 刘本英 《茶叶通讯》 2024年第3期305-312,共8页
普洱茶及其多酚成分可通过抑制脂肪细胞分化、调节脂质代谢及改善肠道菌群等降低脂质积累和预防肥胖发生。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具有不同的多酚成分,通过不同作用机制调节脂质代谢。比较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多酚的降脂减肥功效及其作用机制... 普洱茶及其多酚成分可通过抑制脂肪细胞分化、调节脂质代谢及改善肠道菌群等降低脂质积累和预防肥胖发生。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具有不同的多酚成分,通过不同作用机制调节脂质代谢。比较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多酚的降脂减肥功效及其作用机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普洱茶降脂功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普洱生茶 多酚 降脂作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大理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宁功伟 陈雷 +5 位作者 康冠宏 黑利生 刘本英 饶炳友 赵尹强 张敏 《茶叶通讯》 2024年第3期423-430,共8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茶产业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建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同时也是大理州传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及统筹城乡发展、助农增收的骨干产业,发展茶产业对大理州山区农民致富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茶产业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建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同时也是大理州传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及统筹城乡发展、助农增收的骨干产业,发展茶产业对大理州山区农民致富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通过分析大理州2017—2022年度茶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以数字化赋能茶产业转型升级,催生产业新动能;加快品牌培育推广,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抓好三产融合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亮点;强化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激发内生动力等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大理州未来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策略 大理州
下载PDF
云南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被引量:57
3
作者 刘本英 李友勇 +3 位作者 唐一春 王丽鸳 成浩 王平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1-400,共10页
以8个种群134份云南茶树资源为材料,应用ISSR标记方法,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8个多态性ISSR引物对全部试验材料进行PCR扩增,共获得475条稳定的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470条(占98.9%),说明遗传多样性丰富。应用Nei-L... 以8个种群134份云南茶树资源为材料,应用ISSR标记方法,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8个多态性ISSR引物对全部试验材料进行PCR扩增,共获得475条稳定的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470条(占98.9%),说明遗传多样性丰富。应用Nei-Li相似系数法估算了134个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445-0.819,平均为0.512,说明茶树资源间的遗传基础较宽。对134份茶树资源的分子系统聚类分析(UPGMA)将资源分为3大组,聚类结果与地理距离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与系统聚类基本一致,但是主成分分析更加直观清晰地显示各个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大厂茶等8个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850-0.987间,平均为0.92,表明不同种群间的遗传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茶树资源 ISSR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下载PDF
云南大理茶与福鼎大白茶种间杂交幼胚的组织培养及亲子鉴定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本英 周健 +5 位作者 许玫 唐一春 王丽鸳 成浩 张小飞 王平盛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5-740,共6页
为解决茶树种间杂交不亲和及F1代生长发育困难等问题,在云南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W.W.Smish)Melchior]与福鼎大白茶(C.sinensis‘Fuding Dabaicha’)间进行了种间杂交试验,随机选取9个F1代杂种幼胚进行了组织培养,其余杂种田间播... 为解决茶树种间杂交不亲和及F1代生长发育困难等问题,在云南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W.W.Smish)Melchior]与福鼎大白茶(C.sinensis‘Fuding Dabaicha’)间进行了种间杂交试验,随机选取9个F1代杂种幼胚进行了组织培养,其余杂种田间播种,获得福鼎大白茶(♀)×云南大理茶(♂)杂交组合的3个幼胚组培苗株系,而播种的萌芽率为零。应用简单重复区间序列(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F1代组培苗进行了亲子鉴定,其中15个随机引物在第1株杂交后代(F1-1)中共扩增出283条ISSR谱带,包括能在双亲中检出的275条和F1-1自身的特异带8条。在第2株杂交后代(F1-2)中有282条谱带能在双亲中检出,在第3株杂交后代(F1-3)中有288条谱带能在双亲中检出。卡平方检验表明,在F1-1、F1-2及F1-3中扩增出的谱带数与亲本中各对应位点所显示的谱带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ISSR鉴定结果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大理茶 福鼎大白茶 种间杂交 幼胚组培 亲子鉴定
下载PDF
云南大叶种茶树种质资源I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2
5
作者 刘本英 王丽鸳 +4 位作者 周健 唐一春 成浩 王平盛 江用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58-464,共7页
利用ISSR标记构建了40份大叶种茶树资源的指纹图谱,用3种独立的方法(特殊的标记、特异的谱带类型、不同引物提供的谱带类型组合)可以有效地鉴别大叶种茶树种质资源,证明ISSR标记是鉴定茶树资源的有效方法。15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275条谱... 利用ISSR标记构建了40份大叶种茶树资源的指纹图谱,用3种独立的方法(特殊的标记、特异的谱带类型、不同引物提供的谱带类型组合)可以有效地鉴别大叶种茶树种质资源,证明ISSR标记是鉴定茶树资源的有效方法。15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275条谱带,其中274条具有多态性,占99.6%。40份材料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Nei′s基因多态性(gene diversity)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4180、0.3797、0.5586。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较高,说明材料间的遗传距离较远,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基础较宽。ISSR聚类分析表明,40份种质资源被聚为3个类群,其中Ⅲ类群又聚为3个亚群。亲缘关系树状图在分子水平上清楚地显示了云南大叶种茶树资源间的亲缘关系,为今后茶树育种和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种茶树 指纹图谱构建 遗传多样性 ISSR
下载PDF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及发展重点 被引量:33
6
作者 刘本英 宋维希 +5 位作者 孙雪梅 蒋会兵 马玲 矣兵 汪云刚 王平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9-534,共6页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茶树种质资源种类众多,遗传多样性丰富,在茶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总结了60多年来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在考察征集、保存保护、鉴定评价与共享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茶树种质资源种类众多,遗传多样性丰富,在茶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总结了60多年来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在考察征集、保存保护、鉴定评价与共享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提出今后应加强珍稀濒危茶树种质的收集保存、生态型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利用、生物技术在优良茶树种质创新的应用、优良基因的发掘和功能研究以及利用平台的构建、物种或种群保护的生物学基础等重点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茶树种质 进展 发展重点
下载PDF
基于EST-SSR标记的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本英 孙雪梅 +7 位作者 李友勇 黄安平 汪云刚 成浩 宋维希 陈林波 段志芬 马玲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1-268,共8页
分析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构建茶树品种分子指纹图谱对茶树育种、品种鉴别、品种权益保护、苗木纯度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SR标记对28份无性系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22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56个,平均每对引... 分析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构建茶树品种分子指纹图谱对茶树育种、品种鉴别、品种权益保护、苗木纯度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SR标记对28份无性系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22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56个,平均每对引物产生2.55个;共检测到97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所扩增的基因型有4.41个,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79-0.709,平均0.527,表明SSR标记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42-0.973之间,平均为0.797,表明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基础较窄。根据SSR标记特点,将SSR引物扩增统计的“0”、“1”转换成基因型,通过不同基因型组合,构建了云南无性系茶树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使每个品种都获得了1个22位数的指纹图谱号码,进而可将不同品种完全区分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T-SSR标记 无性系茶树良种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下载PDF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 被引量:25
8
作者 刘本英 宋维希 +6 位作者 孙雪梅 蒋会兵 马玲 矣兵 季鹏章 汪云刚 王平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05-812,共8页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茶树种质资源种类众多,遗传多样性丰富,在茶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总结了60多年来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在考察征集、保存保护、鉴定评价与共享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茶树种质资源种类众多,遗传多样性丰富,在茶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总结了60多年来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在考察征集、保存保护、鉴定评价与共享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提出今后应加强珍稀濒危茶树种质的收集保存、生态型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利用、生物技术在优良茶树种质创新中的应用、优良基因的发掘和功能研究以及利用平台的构建、物种或种群保护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等重点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茶树种质 整理整合 共享利用
下载PDF
20个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的DNA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本英 孙雪梅 +5 位作者 李友勇 蒋会兵 宋维希 汪云刚 马玲 段志芬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4期720-727,共8页
以20个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为材料,选用7对多态性丰富、品种区分率高、易统计的ISSR引物对茶树良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对ISSR引物共扩增出110条带,其中多态带93个,多态条带比例为84.54%.多态信息量平均为0.417.品种相似性系数... 以20个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为材料,选用7对多态性丰富、品种区分率高、易统计的ISSR引物对茶树良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对ISSR引物共扩增出110条带,其中多态带93个,多态条带比例为84.54%.多态信息量平均为0.417.品种相似性系数在0.574~0.854之间,其中引物UBC835,ISSR2不仅多态性丰富,且单个引物就可区分所有品种,是最有效的核心引物;7对核心引物两两组合的效率分析表明,UBC835/UBC811、ISSR2/UBC835和UBC835/ISSR3是高效引物组合.可以完全有效区分所有品种,且品种相似性系数较低;同时使用15个地方品种验证3个高效引物组合.结果表明.UBC835/ISSR2是最佳引物组合,不仅能有效区分所有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而且能将云南无性系良种与15个地方品种最有效地区分开。使用品种的国家地区代码、育种单位英文缩写、核心引物名称和分子数据组成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的DNA指纹图谱,不仅包含了品种的重要信息,而且其中的分子数据可用作茶树品种的真伪鉴定和遗传关系分析,为茶树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 ISSR DNA 指纹图谱 构建
下载PDF
云南西双版纳古茶树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及其利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本英 孙雪梅 +6 位作者 宋维希 蒋会兵 矣兵 段志芬 马玲 汪云刚 孙承冕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44-349,共6页
云南西双版纳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发源地之一,保存了大量的古茶树资源。笔者总结了西双版纳古茶树研究进展,明确了古茶树在西双版纳的地理分布,探讨了西双版纳古茶树的多样性,提出了古茶树保护利用建议,以期为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提供... 云南西双版纳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发源地之一,保存了大量的古茶树资源。笔者总结了西双版纳古茶树研究进展,明确了古茶树在西双版纳的地理分布,探讨了西双版纳古茶树的多样性,提出了古茶树保护利用建议,以期为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古茶树 地理分布 多样性 利用
下载PDF
ISSR标记鉴别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本英 王丽鸳 +4 位作者 李友勇 唐一春 贺魏 成浩 王平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5-364,共10页
利用最少数量引物获得最大鉴定能力,这对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别尤为重要。本研究应用ISSR标记技术对134份云南茶树资源进行了分子鉴别研究,用3种独立的方法对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鉴别:特殊标记、特异的谱带类型和不同引物提供谱带类型组合... 利用最少数量引物获得最大鉴定能力,这对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别尤为重要。本研究应用ISSR标记技术对134份云南茶树资源进行了分子鉴别研究,用3种独立的方法对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鉴别:特殊标记、特异的谱带类型和不同引物提供谱带类型组合。结果表明,UBC807等12个引物扩增的10个特异标记的存在和15个特异标记的缺失,可以为香竹箐大山茶等21份资源提供鉴别依据。引物UBC811扩增的54种谱带类型可以为海南大叶茶1等35份资源提供鉴别依据。UBC811、UBC835、ISSR2、ISSR3等4个引物带型的组合可以鉴别所有的134份茶树资源,并为这134份云南茶树资源的构建了可以相互区别的DNA指纹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种质 鉴别 ISSR标记
下载PDF
特色茶树品种紫娟的生化特点及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本英 孙雪梅 +5 位作者 李友勇 宋维希 汪云刚 蒋会兵 马玲 段志芬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2期43-47,共5页
以紫娟等15个云南茶树品种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茶叶中的没食子酸(GA)、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酸儿茶素(EGC)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应用ISSR标记技术分析紫娟... 以紫娟等15个云南茶树品种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茶叶中的没食子酸(GA)、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酸儿茶素(EGC)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应用ISSR标记技术分析紫娟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GA、C、ECG、EGCG及儿茶素总量含量在紫娟中较低,而EGC含量在紫娟中含量较高,说明紫娟与其他品种间的儿茶素含量差异较大,在生化上有一定特点。同时,18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11个位点,其中89个位点呈现多态性,多态性为80.18%,紫娟与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在0.582~0.800,平均0.693。UPGMA聚类则15个茶树品种分为3组,其中紫娟与云抗27号、73-8、云抗43号等9个品种聚在一起,说明紫娟等15个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基础较窄,亲缘关系比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 生化特点 ISSR 遗传关系
下载PDF
EST-SSR分析云南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本英 李友勇 +5 位作者 孙雪梅 王丽鸳 贺巍 成浩 汪云刚 王平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6-967,1010,共13页
利用EST-SSR标记对云南134份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30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127个,平均每对引物产生4.23个;共检测到263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所扩增的基因型有8.8个;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平均达0.501,高于其它地区... 利用EST-SSR标记对云南134份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30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127个,平均每对引物产生4.23个;共检测到263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所扩增的基因型有8.8个;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平均达0.501,高于其它地区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云南茶树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资源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和相似系数分别为0.413和0.597,说明资源间的遗传差异比较大,遗传基础较宽。聚类可将134份资源划分为4大组。8个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753~0.981,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91,表明不同种群间的遗传差异比较小。云南茶树资源间亲缘关系的揭示为今后茶树资源保存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茶树资源 EST-SSR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下载PDF
云南茶树资源儿茶素和没食子酸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本英 宋维希 +7 位作者 马玲 段志芬 蒋会兵 孙雪梅 黄玫 矣兵 汪云刚 王平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64-869,共6页
以勐海国家种质茶树资源圃中的121个云南茶树资源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茶叶中的没食子酸(GA)、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酸儿茶素(EGC)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结... 以勐海国家种质茶树资源圃中的121个云南茶树资源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茶叶中的没食子酸(GA)、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酸儿茶素(EGC)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结果表明,GA含量变幅为0.210%~1.902%,平均0.834%,在茶树中含量较低。C含量变幅为0.069%~8.865%,平均1.916%;EC含量变幅为0.126%~2.865%,平均1.112%;EGC含量变幅为0.00%~3.709%,平均0.954%;ECG的含量变幅为0.739%~8.957%,平均4.063%;EGCG含量变幅为0.819%~11.77%,平均5.939%;儿茶素总量含量为6.354%~22.654%,平均14.042%。资源间儿茶素差异较大,说明云南茶树资源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筛选出3份高EGCG含量(≥10%)的特异茶树资源,为高EGCG茶树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茶树资源 没食子酸 儿茶素 差异性
下载PDF
云南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本英 李友勇 +4 位作者 孙雪梅 唐一春 贺巍 汪云刚 王平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2-912,共11页
利用EST标记对云南134份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30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127个,平均每对引物产生4.23个;共检测到263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所扩增的基因型有8.8个,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异范围为0.014-... 利用EST标记对云南134份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30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127个,平均每对引物产生4.23个;共检测到263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所扩增的基因型有8.8个,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异范围为0.014-0.736,平均达0.501.(2)资源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和相似系数分别为0.413和0.597,聚类可将134份资源划分为4大组.(3)8个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753-0.981,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91.结果表明,云南茶树资源间的遗传差异比较大,遗传基础较宽,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不同种间的遗传差异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茶树资源 EST-SSR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利用ISSR和EST-SSR标记分析茶树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本英 孙雪梅 +4 位作者 李友勇 唐一春 贺巍 汪云刚 王平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11期1577-1583,共7页
为了比较EST-SSR和ISSR2种标记在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上的适用性,应用这2种技术分析了33份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12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48条谱带,多态性比率为91.94%,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318。30对EST-SSR引物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 为了比较EST-SSR和ISSR2种标记在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上的适用性,应用这2种技术分析了33份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12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48条谱带,多态性比率为91.94%,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318。30对EST-SSR引物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9个,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499。2种标记都能揭示茶树资源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从信息量上比较,ISSR标记比EST-SSR标记有较高的分析效率。ISSR和EST-SSR揭示的茶树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709和0.734,二者接近。聚类分析表明二者有一定差异,遗传相似系数矩阵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标记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r=0.817,P<0.01)。因此,这2种标记均可适用于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遗传多样性 ISSR EST-SSR
下载PDF
绿茶DNA提取方法及分子鉴定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本英 孙雪梅 +1 位作者 汪云刚 王平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1,共5页
以绿茶为原料,通过改进的CTAB方法来提取分离绿茶总DNA,试验表明,所采用改进的CTAB微量提取DNA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绿茶总DNA,1.0g茶样DNA含量在101~498μg/g之间,平均249μg/g。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0个绿茶产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ISSR... 以绿茶为原料,通过改进的CTAB方法来提取分离绿茶总DNA,试验表明,所采用改进的CTAB微量提取DNA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绿茶总DNA,1.0g茶样DNA含量在101~498μg/g之间,平均249μg/g。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0个绿茶产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ISSR标记能有效地区别不同的绿茶产品,为进一步研究绿茶分子鉴定技术提取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DNA提取 ISSR 分子鉴定
下载PDF
茶树EST-SSRs特点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本英 孙雪梅 +6 位作者 蒋会兵 李友勇 宋维希 马玲 矣兵 汪云刚 王平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1-167,共7页
利用NCBI公共数据库下载获得的3 306条茶树EST,去除其中低质量和冗余的序列,得到全长为635.46 kb的1 335条无冗余EST,在这些序列中共发现216个SSR,分布于185个EST中,出现的频率为16.18%,平均每2.94 kb的表达序列中有1个SSR。茶树的EST-... 利用NCBI公共数据库下载获得的3 306条茶树EST,去除其中低质量和冗余的序列,得到全长为635.46 kb的1 335条无冗余EST,在这些序列中共发现216个SSR,分布于185个EST中,出现的频率为16.18%,平均每2.94 kb的表达序列中有1个SSR。茶树的EST-SSR类型丰富,其中二核苷酸重复出现的频率最高,占主导地位。利用Primer 5.0软件从185条含有SSR的EST中设计引物100对,从中随机选取60对引物检测EST-SSR在云南茶树资源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有30对引物在供试的63份茶树资源中得到有效扩增,并具有多态性;共检测到等位基因数71个,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2~8个,平均4.9个;多态信息量(PIC)变幅为0~0.731,平均为0.499;观察杂合度变幅为0~0.970,平均0.392。EST-SSR标记分析表明云南茶树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云南 EST-SSRS 多态性
下载PDF
Documentation Concordance,Sharing and Utilization of Tea Germplasm Resources in Yunnan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本英 宋维希 +6 位作者 孙雪梅 蒋会兵 马玲 矣兵 季鹏章 汪云刚 王平盛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12期1842-1848,共7页
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progress of Yunnan tea germplasm resource in past sixty years a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exploration,collecting,conservation,protection,identifi... 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progress of Yunnan tea germplasm resource in past sixty years a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exploration,collecting,conservation,protection,identification,evaluation and shared utilization.Simultaneously,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the suggestions about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tea germplasm resources in Yunnan were discussed,including superior and rare germplasm collection,tea genetic diversity research,biotechnology utilization in tea germplasm innovation,super gene exploration and function,the construction of utilization platform,biological base of species and population conser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UNNAN Tea germplasm resource Documentation Concordance SHARING UTILIZATION
下载PDF
云南特有茶组植物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本英 王平盛 +2 位作者 季鹏章 许玫 成浩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02-308,共7页
以云南茶组植物为材料,利用ISSR技术对云南茶组植物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所筛选出的12个引物对25份供试材料进行ISSR扩增反应后,共产生14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39条,其多态条带比率(PPB)高达98.5%,表明25份材料具有丰富的多态... 以云南茶组植物为材料,利用ISSR技术对云南茶组植物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所筛选出的12个引物对25份供试材料进行ISSR扩增反应后,共产生14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39条,其多态条带比率(PPB)高达98.5%,表明25份材料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并根据遗传距离利用UPGMA构建了云南茶组植物亲缘关系树状聚类图。25个材料可分为6个类群(取值水平GD=0.378),20个茶组植物分为2个类群。从DNA分子水平探讨了云南茶组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突出了种间的遗传差异,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151~0.580,表明25份材料间遗传基础较宽。PCA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果显示,ISSR作为一种信息量高、重演性好的分子标记,应用于茶树品种鉴别和亲缘关系分析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特有茶组植物 I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