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2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澜沧裂谷火山岩带地质综合场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石年
段嘉瑞
+2 位作者
王增润
陈惜华
吴延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8,共8页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和元素运移特性参数,首次探讨了滇西澜沧裂谷火山岩带地质综合场特征,包括在裂谷开放系统和低压环境下所形成的火山岩带中的大范围连续渐变耗散结构和逐步浓集的三级成矿物质场,以及影响物质场时空结构的能量场的特征...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和元素运移特性参数,首次探讨了滇西澜沧裂谷火山岩带地质综合场特征,包括在裂谷开放系统和低压环境下所形成的火山岩带中的大范围连续渐变耗散结构和逐步浓集的三级成矿物质场,以及影响物质场时空结构的能量场的特征。研究表明,围绕火山喷发中心并具有岩浆期后热液叠加和改造作用的第三级成矿物质场是铜多金属矿床的有利预测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
火山岩带
地质综合场
找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体预测中的地质几何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石年
毛先成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41-350,共10页
本文研究了当前正在发展的立体定量预测中的地质几何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及其应用。作者采用多项式函数和趋势-剩余分析对控矿地质界面(如地层界面、不整合面、断裂面及侵入接触界面等)进行形态模拟,并根据模拟所得地质几何参数对...
本文研究了当前正在发展的立体定量预测中的地质几何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及其应用。作者采用多项式函数和趋势-剩余分析对控矿地质界面(如地层界面、不整合面、断裂面及侵入接触界面等)进行形态模拟,并根据模拟所得地质几何参数对矿体进行空间定位和深边部立体预测,然后采用三维趋势分析或克里金法对预测地段的矿床值进行定量估计。四个矿床的预测应用证明该方法实际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预测
地质几何法
矿体
预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质异常理论及其在兰坪-思茅地区的应用
3
作者
刘石年
段嘉瑞
吴延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6,共6页
根据云南兰坪-思茅地区找矿预测实践,初步探讨了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的地质异常理论中的某些问题以及定性和定量求异方法.研究认为,地质综合异常应包括地质场异常、物质场异常和能量场异常,内因和外因的有机配合是形成大型及超大型矿床...
根据云南兰坪-思茅地区找矿预测实践,初步探讨了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的地质异常理论中的某些问题以及定性和定量求异方法.研究认为,地质综合异常应包括地质场异常、物质场异常和能量场异常,内因和外因的有机配合是形成大型及超大型矿床的重要条件,金顶铅锌矿床就具有异乎寻常的地质综合异常.研究中采用的体-面-线-点型地质异常的分类和定性组合求异方法,能有效地逐步缩小找矿预测靶区;主因子距离系数趋势求异方法可以较好地对矿化地质异常进行定量组合求异和成矿作用分类,并突出大型及超大型矿床的地质综合异常的强度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异常理论
求异方法
超大型矿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花还需绿叶衬
4
作者
刘石年
《出版广角》
1999年第7期10-11,共2页
我们出版社每年都往前走一小步,没有大起大落,还曾被评为良好出版社,但我们也明显感到步子已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对新世纪的思虑还要更多一些。首先要认清发展形势,增强应变能力。虽然我国出版业由审批制向登记制过渡还要有一段过程,但随...
我们出版社每年都往前走一小步,没有大起大落,还曾被评为良好出版社,但我们也明显感到步子已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对新世纪的思虑还要更多一些。首先要认清发展形势,增强应变能力。虽然我国出版业由审批制向登记制过渡还要有一段过程,但随着国内出版业的发展与国外出版业的渗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业
适应形势
发展形势
红花
新兴学科
应变能力
新世纪
高校出版社
审批制
登记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金属勘查发现和成功比率及定量评价模型
5
作者
刘石年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11-119,共9页
本文根据1940~1984年期间美国金属勘查的资料对其勘查活动特点(投资水平、勘查方向、主要发现、成功比率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建立了定量评价模型以模拟其勘查成功比率及累积发现比率与时间系列和勘查投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金...
本文根据1940~1984年期间美国金属勘查的资料对其勘查活动特点(投资水平、勘查方向、主要发现、成功比率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建立了定量评价模型以模拟其勘查成功比率及累积发现比率与时间系列和勘查投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金属勘查投资具总体递增和局部波动特点;主要发现价值具周期性波动规律,波峰间隔平均为5~6年;主要发现滞后投资峰值时间一般为1~2年;反映了美国金属勘查的周期性和快速性特点。作者用幂函数很好地拟合了美国金属勘查的成功比率和累积发现比率,两者差别在于前者为递减幂函数模型,参数-1<B<0,后者为递增幂函数模型,参数0<B<1。文章对美国勘查活动的这些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期望根据其定量评价模型对未来的勘查成功水平的趋势及波动进行预测。本文的目的还在于为我国的勘查活动提供参考和对比,以便进一步总结我国的勘查活动规律及定量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评价模型
勘查
投资
美国
成功
比率
周期性波动
发现
和局
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南清水塘铅锌矿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控制
被引量:
12
6
作者
黄满湘
岳东生
刘石年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09-111,共3页
湖南清水塘铅锌矿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控制黄满湘,岳东生,刘石年(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长沙410000)1区域地质背景清水塘铅锌矿田位于关帝庙穹隆的西端,祁阳山字型构造脊柱的北侧。区域地层出露齐全,地槽、地台、地...
湖南清水塘铅锌矿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控制黄满湘,岳东生,刘石年(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长沙410000)1区域地质背景清水塘铅锌矿田位于关帝庙穹隆的西端,祁阳山字型构造脊柱的北侧。区域地层出露齐全,地槽、地台、地洼构造层均有分布。地槽构造层包括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特征
锌矿
构造层
区域地质背景
区域地层
地台
复背斜
石年
中南工业大学
矿化富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灰色关联法在白银矿田矿床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国富
刘明
+1 位作者
刘石年
孙振家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73-76,共4页
根据灰色关联原理 ,对白银矿田及小外围与成矿关系密切的 1 5个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标志进行了关联度扫描 ,并在黑石山、白银厂和李家大沟地区获得了关联度异常。黑石山异常较好地反映了已知的火山穹隆 ;白银厂异常则与已知的小铁...
根据灰色关联原理 ,对白银矿田及小外围与成矿关系密切的 1 5个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标志进行了关联度扫描 ,并在黑石山、白银厂和李家大沟地区获得了关联度异常。黑石山异常较好地反映了已知的火山穹隆 ;白银厂异常则与已知的小铁山、折腰山—火焰山、铜厂沟、拉牌沟、缸沟矿床 (点 )吻合 ;而李家大沟异常位于具有与前者相似成矿地质环境的预测区 ,预测其下部存在着隐伏火山穹隆和矿床。因此 ,利用老矿山已有的大量资料 ,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 ,在其深边部进行“二轮找矿”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滤波
矿床预测
铜多金属矿床
甘肃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江万古金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
33
8
作者
柳德荣
吴延之
刘石年
《湖南地质》
1994年第2期83-90,共8页
平江万古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容矿地层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坪原组,矿床继承了容矿地层富As、Sb、W等微量元素的特点,成矿流体为与区域浅变质作用有关的HCO_3--Cl--Na ̄+-Ca ̄(2+)型建造水热液,成矿过程中...
平江万古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容矿地层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坪原组,矿床继承了容矿地层富As、Sb、W等微量元素的特点,成矿流体为与区域浅变质作用有关的HCO_3--Cl--Na ̄+-Ca ̄(2+)型建造水热液,成矿过程中Au主要以AuAsS_2、AuAsS_3 ̄(2-)络合物形式迁移,矿床形成于中一低温,弱碱性、还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球化学
成矿物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阳铜矿控矿因素及矿床形成机制浅析
被引量:
2
9
作者
曾乔松
刘石年
《湖南有色金属》
CAS
1997年第2期7-10,共4页
本文对麻阳铜矿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进行了论述.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岩相和构造控制,成矿物质主要以碎屑物被搬运到河三角洲沉积,在成岩期和成岩期后的地下热卤水改造下富集成矿。同时,认为细菌和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本文对麻阳铜矿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进行了论述.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岩相和构造控制,成矿物质主要以碎屑物被搬运到河三角洲沉积,在成岩期和成岩期后的地下热卤水改造下富集成矿。同时,认为细菌和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对自然铜形成的化学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
构造
物化条件
形成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研究新方法——洋壳流理论简介
被引量:
9
10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吴奇良
《华南地震》
2007年第2期62-68,共7页
根据交换平衡力学原理[1],简要地介绍了洋壳流的概念及其运动特点。根据运行区域和方向的不同,把三大洋的海底扩张运动划分为不同的洋壳流,并绘出运行路线图。提出洋壳流运动方向、路线及力作用大小的判断方法,通过不同区域洋壳流相互...
根据交换平衡力学原理[1],简要地介绍了洋壳流的概念及其运动特点。根据运行区域和方向的不同,把三大洋的海底扩张运动划分为不同的洋壳流,并绘出运行路线图。提出洋壳流运动方向、路线及力作用大小的判断方法,通过不同区域洋壳流相互力作用的对比,分析海底扩张运动对地震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扩张
洋壳流
地震时空分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洋、大西洋洋壳流运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被引量:
8
11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21年第1期13-18,共6页
根据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分析印度洋、大西洋洋壳流以一定的运动方向力作用与陆地、海岭相遇,必然产生相对应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地形地貌,并绘出这两个区域洋壳流运行路线;结合太平洋洋壳流运行路线,细化出现代海底扩张运动运行路...
根据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分析印度洋、大西洋洋壳流以一定的运动方向力作用与陆地、海岭相遇,必然产生相对应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地形地貌,并绘出这两个区域洋壳流运行路线;结合太平洋洋壳流运行路线,细化出现代海底扩张运动运行路线的整体概貌,绘出了地球物质循环在地壳层的“毛细血管”;运用宏观统计的方式,得出洋壳流运动与陆地相互力作用的构造形迹力学性质的共性,由此推出现代全球地壳表面地形地貌的整体成因。更方便对全球地质运动给出更加合理、方便、细腻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壳流
流体力学
物质循环
“毛细血管”
构造形迹力学性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平洋洋壳流运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被引量:
8
12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20年第2期189-195,共7页
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以海底扩张理论为基础,进一步认为海岭顶部涌出的物质不只是向两侧作简单更新和扩张运动,同时存在复杂有序的后续相互力作用。如运用宏观统计的方式,发现太平洋洋壳流以一定的运动方向、力作用与陆地、海岭相...
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以海底扩张理论为基础,进一步认为海岭顶部涌出的物质不只是向两侧作简单更新和扩张运动,同时存在复杂有序的后续相互力作用。如运用宏观统计的方式,发现太平洋洋壳流以一定的运动方向、力作用与陆地、海岭相遇,必然产生相对应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地形地貌,并绘出该区域现代洋壳流运行路线,由此推出地壳表面地形地貌的形成,是洋壳流运动与陆地相互力作用的结果。洋壳流力学分析方法使地球从南端到北端,从东半球到西半球之间的地质力学分析更细腻,更精确,更能体现全球地质运动的整体性,为一种领先的新地质力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扩张
地洼学
流体运动
洋壳流
太平洋区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石圈南北逆时针大回旋与青藏高原成因
被引量:
6
13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21年第2期179-186,共8页
反驳了传统的青藏高原隆起“印度板块碰撞成因说”。洋壳流力学认为,持续不断的海底扩张运动至今推动亚欧大陆作自南向北的漂移,但在北半球遇到大陆漂移极限带后,不能继续北进。由于不同区域的海底扩张力大小不一致,太平洋、印度洋、大...
反驳了传统的青藏高原隆起“印度板块碰撞成因说”。洋壳流力学认为,持续不断的海底扩张运动至今推动亚欧大陆作自南向北的漂移,但在北半球遇到大陆漂移极限带后,不能继续北进。由于不同区域的海底扩张力大小不一致,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壳流相互形成力差,扩张力作用最大的太平洋洋壳流推动不能继续北进的亚欧大陆,以印度板块北端为支点,向力作用较小的方向作转向运动,使岩石圈物质形成自东向西的南北大回旋运动;在大回旋运动中形成堵点和拐点,产生全球地质运动力作用最大的区域,导致青藏高原的隆起。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并非否认印度板块在青藏高原隆升中的重大作用,只是指出:仅仅靠印度板块的碰撞力量并不足以产生如此雄伟的青藏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扩张
漂移极限带
板块
参考架
洋壳流力差
堵点
拐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古大西洋扩张看青藏高原强烈隆升的时代成因
被引量:
5
14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22年第3期355-364,共10页
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理论认为:在地球的不同时期,大陆的分布是不同的,洋壳流的运动方向和运行路线在不同的时期也是不同的。应结合全球大陆的演化,分析洋壳流的运动方向、路线和大小的演变,对不同地质运动时序性的影响。并从古大...
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理论认为:在地球的不同时期,大陆的分布是不同的,洋壳流的运动方向和运行路线在不同的时期也是不同的。应结合全球大陆的演化,分析洋壳流的运动方向、路线和大小的演变,对不同地质运动时序性的影响。并从古大西洋向西扩张出发,探讨自晚三叠世至现代,亚洲大陆附近古“印度洋洋壳流”和古“太平洋洋壳流”的连续变迁,反演局部区域地质运动历史过程,分析亚洲地洼活化、陆缘扩张带形成与青藏高原再度强烈隆升等亚洲三大地质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即:由于大西洋扩张的时序性,首先导致东亚产生地洼运动,接着产生陆缘扩张带运动,最后导致青藏高原的再次强烈隆升;并提出了亚洲地洼、印度洋喇叭状的成因。得出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大西洋、太平洋与印度洋三大洋壳流等全球地质运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本论文与《岩石圈南北逆时针大回旋与青藏高原成因》等论文一起,把青藏高原的历史与现代隆升的成因及发展脉络进行了较系统的交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东向西变迁
大太平洋
对峙带
现代力作用体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个富铜(银)矿床的成因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
15
作者
岳东生
黄满湘
+4 位作者
刘石年
胡祥昭
任荣恩
白宝林
雷治坤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24,共10页
铜鼓塘铜(银)矿床是一个隐伏富矿。主要形成于地洼期。具有控矿因素复杂、物质来源多、成因类型多、多期多阶段成矿等特征,应属地洼型多因复成矿床;且地洼区的地壳演化、地幔活动、矿源层(岩)的广布、叠加、改造矿化则是形成富铜...
铜鼓塘铜(银)矿床是一个隐伏富矿。主要形成于地洼期。具有控矿因素复杂、物质来源多、成因类型多、多期多阶段成矿等特征,应属地洼型多因复成矿床;且地洼区的地壳演化、地幔活动、矿源层(岩)的广布、叠加、改造矿化则是形成富铜(银)矿床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银矿床
矿床成因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亚洲东岸洋壳流看东亚陆缘扩张带的成因
被引量:
1
16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22年第2期179-186,共8页
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理论,从流体力学的本质,从现代与历史变迁的角度,推导出强大的、超大范围的由大陆指向海洋的力作用,并找出东亚陆缘扩张带的成因,如:通过对亚洲南下洋壳流与印度洋洋壳流的对峙,分析了东亚陆缘扩张带东南段的成...
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理论,从流体力学的本质,从现代与历史变迁的角度,推导出强大的、超大范围的由大陆指向海洋的力作用,并找出东亚陆缘扩张带的成因,如:通过对亚洲南下洋壳流与印度洋洋壳流的对峙,分析了东亚陆缘扩张带东南段的成因;同时分析了亚洲南下洋壳流分支北部湾回旋洋壳流对海南岛成因的影响。结合大陆演化,分析了大西洋扩张时,使太平洋洋壳流向西挤压,迫使印度洋洋壳流不断自东北向西南后退;这两股洋壳流对峙形成连续的回旋洋壳流,导致产生一连串的圆弧状陆缘海。洋壳流力学理论比以往的地质力学理论,更能精准定位、精准描述,对一个很小的地质现象能够清晰地全球溯源,如海南岛海口火山的成因,可以从南极洲开始,画一条清晰、连续的洋壳流力作用发展路线图,这是其他地质力学理论做不到的。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理论如果是错误的,它不可能解释如此多的地质现象,也不可能找到如此多的证据作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拉伸作用
对峙线
齿轮旋转模式
劳亚古陆
白令海回旋洋壳流
闭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阳系地质递变运动与存在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
1
17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22年第4期556-563,共8页
本文视星际分子稀薄气体存在形式为一种特殊地质结构,从其元素构成特点与宏观环境的关系为突破口,提出元素宏观分布规律的三条内容:元素交换量周期递变及对递减环境适应性变化方向规律;元素交换量与存在环境物质和能量密度关系式;元素...
本文视星际分子稀薄气体存在形式为一种特殊地质结构,从其元素构成特点与宏观环境的关系为突破口,提出元素宏观分布规律的三条内容:元素交换量周期递变及对递减环境适应性变化方向规律;元素交换量与存在环境物质和能量密度关系式;元素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规律。指出不同元素在相同宏观环境中存在的概率是不同的。根据元素宏观分布规律,认为在物质和能量不断递减的太阳系环境中,行星等不仅个体会形成递变地质结构,如分析了地壳元素构成、地球圈层结构、地壳演化等成因;而且群体之间的地质运动也存在递变关系,如行星交换量的7种不同优先级的递减方式,行星地质运动变化的方向与环境的递变方向有关联性。太阳系所有地质运动都是对环境适应性变化的结果;在不同的递变区域,行星等会有不同的优先级递变方式。元素宏观分布规律,在地质学上的意义就是指出了地质运动变化的方向性及动力的来源,这使我们对力的产生有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构成次数
交换量
递减环境
元素适应性方向
递减地质结构
地质递变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月系“进出口”地质结构概论
被引量:
1
18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1期22-31,共10页
我国学者原创的太阳系交换地质力学,通过地球与月球半球不对称相似性对比,认为不同半球存在功能的呼应性;它们为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产生了有序的“进出口”结构,并从“交换功能性”角度去研究地质结构的形成;根据进口吸收流和出...
我国学者原创的太阳系交换地质力学,通过地球与月球半球不对称相似性对比,认为不同半球存在功能的呼应性;它们为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产生了有序的“进出口”结构,并从“交换功能性”角度去研究地质结构的形成;根据进口吸收流和出口释放流的对应关系,认为地球南极洲为凸结构,是出口;北冰洋是凹结构,是进口。月球正面是进口,为凹结构;背面是出口,为凸结构。提出了地球、月球物质和能量循环系统路线图;如因吸收流和释放流的方向、大小等不同,会产生鲜明专属特点的地质结构;解释了不同半球主要地形地貌的成因。通过不同进出口结构的对比,分析了月球环形山的成因,对传统“撞击外因说”进行了否定。分别找出全球性和区域性进出口结构的运动分布规律;指出地球、月球地质运动的动力,来源于它们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试图建立一种比板块理论更合理、更方便、更先进,适用于太阳系的大地构造理论。只有明白了交换机制,才能真正理解地质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流
两极式进出口
混合式进出口
交换搭配关系
吸收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洲南下洋壳流与南海等东南亚陆缘海的成因
19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王齐金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3期387-394,共8页
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南海的地质成因研究,明确了一种新的思路,理顺了众多不同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根据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理论,分析新生代以来,亚洲南下洋壳流分别与自南向北运动的印度洋洋壳流、太平洋洋壳流对峙,造成亚洲南...
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南海的地质成因研究,明确了一种新的思路,理顺了众多不同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根据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理论,分析新生代以来,亚洲南下洋壳流分别与自南向北运动的印度洋洋壳流、太平洋洋壳流对峙,造成亚洲南下洋壳流向西、东两个方向产生大分裂,形成众多的回旋、弧形洋壳流,导致印度尼西亚群岛、菲律宾群岛从华南大陆分裂并支离破碎,并产生多个圆弧形的陆缘海;绘出了亚洲南下洋壳流的基本运行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区
东区
多级分裂
洋壳流火山成因
逆时针大回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进出口地质结构力作用看太阳系地质递变规律
20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2期202-211,共10页
根据我国学者原创的太阳系交换地质力学,运用进口与出口地质结构理论,对交换力的形成及相互作用提出了一套新的理论,这是对力的一种新的认识。各种行星体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过程中,持续产生吸收流与释放流,以及吸收力与释放力,从而推动行...
根据我国学者原创的太阳系交换地质力学,运用进口与出口地质结构理论,对交换力的形成及相互作用提出了一套新的理论,这是对力的一种新的认识。各种行星体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过程中,持续产生吸收流与释放流,以及吸收力与释放力,从而推动行星体作持续运动,天体运动来源于行星体进出口地质结构交换运动。建立了一种新的力学计算体系,运用流力差公式分析了“万有引力”的来源,并揭示出:太阳对行星体只产生斥力,并不产生引力;行星体等吸收源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必须从太阳获取物质和能量;在进口吸收力与出口释放力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定向动力,自行向太阳靠近并围绕其运转;行星体等吸收源是太阳的“寄生物”;提出“推重比定律”,解释太阳与大量行星体吸收源结成交流关系时,各种行星体的运动规律;把太阳系分为低、中、高等三种速度区,从推重比与半径的关系,分析了太阳系不同区域行星体各种运动、构造形态的特点的成因,从奥尔特云到水星,对整个太阳系地质结构递变规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流
流力差公式
推重比定律
速度区
释放力增加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澜沧裂谷火山岩带地质综合场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石年
段嘉瑞
王增润
陈惜华
吴延之
机构
中南工业大学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8,共8页
文摘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和元素运移特性参数,首次探讨了滇西澜沧裂谷火山岩带地质综合场特征,包括在裂谷开放系统和低压环境下所形成的火山岩带中的大范围连续渐变耗散结构和逐步浓集的三级成矿物质场,以及影响物质场时空结构的能量场的特征。研究表明,围绕火山喷发中心并具有岩浆期后热液叠加和改造作用的第三级成矿物质场是铜多金属矿床的有利预测找矿靶区。
关键词
裂谷
火山岩带
地质综合场
找矿
分类号
P618.41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体预测中的地质几何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石年
毛先成
机构
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
出处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41-350,共10页
文摘
本文研究了当前正在发展的立体定量预测中的地质几何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及其应用。作者采用多项式函数和趋势-剩余分析对控矿地质界面(如地层界面、不整合面、断裂面及侵入接触界面等)进行形态模拟,并根据模拟所得地质几何参数对矿体进行空间定位和深边部立体预测,然后采用三维趋势分析或克里金法对预测地段的矿床值进行定量估计。四个矿床的预测应用证明该方法实际效果较好。
关键词
立体预测
地质几何法
矿体
预测
Keywords
mineral resources
statistical analysis
economic geology
three dimension prognosis
geological-geometric method
分类号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质异常理论及其在兰坪-思茅地区的应用
3
作者
刘石年
段嘉瑞
吴延之
机构
中南工业大学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6,共6页
文摘
根据云南兰坪-思茅地区找矿预测实践,初步探讨了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的地质异常理论中的某些问题以及定性和定量求异方法.研究认为,地质综合异常应包括地质场异常、物质场异常和能量场异常,内因和外因的有机配合是形成大型及超大型矿床的重要条件,金顶铅锌矿床就具有异乎寻常的地质综合异常.研究中采用的体-面-线-点型地质异常的分类和定性组合求异方法,能有效地逐步缩小找矿预测靶区;主因子距离系数趋势求异方法可以较好地对矿化地质异常进行定量组合求异和成矿作用分类,并突出大型及超大型矿床的地质综合异常的强度和范围.
关键词
地质异常理论
求异方法
超大型矿床
分类号
P62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花还需绿叶衬
4
作者
刘石年
机构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处
《出版广角》
1999年第7期10-11,共2页
文摘
我们出版社每年都往前走一小步,没有大起大落,还曾被评为良好出版社,但我们也明显感到步子已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对新世纪的思虑还要更多一些。首先要认清发展形势,增强应变能力。虽然我国出版业由审批制向登记制过渡还要有一段过程,但随着国内出版业的发展与国外出版业的渗诱。
关键词
出版业
适应形势
发展形势
红花
新兴学科
应变能力
新世纪
高校出版社
审批制
登记制
分类号
G239.2-F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金属勘查发现和成功比率及定量评价模型
5
作者
刘石年
机构
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
出处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11-119,共9页
文摘
本文根据1940~1984年期间美国金属勘查的资料对其勘查活动特点(投资水平、勘查方向、主要发现、成功比率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建立了定量评价模型以模拟其勘查成功比率及累积发现比率与时间系列和勘查投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金属勘查投资具总体递增和局部波动特点;主要发现价值具周期性波动规律,波峰间隔平均为5~6年;主要发现滞后投资峰值时间一般为1~2年;反映了美国金属勘查的周期性和快速性特点。作者用幂函数很好地拟合了美国金属勘查的成功比率和累积发现比率,两者差别在于前者为递减幂函数模型,参数-1<B<0,后者为递增幂函数模型,参数0<B<1。文章对美国勘查活动的这些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期望根据其定量评价模型对未来的勘查成功水平的趋势及波动进行预测。本文的目的还在于为我国的勘查活动提供参考和对比,以便进一步总结我国的勘查活动规律及定量评价模型。
关键词
定量评价模型
勘查
投资
美国
成功
比率
周期性波动
发现
和局
特点
Keywords
economic geology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vestment
mineral product
mathematical model/success ratio of exploration
cumulative discovery ratio
USA
分类号
TD80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清水塘铅锌矿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控制
被引量:
12
6
作者
黄满湘
岳东生
刘石年
机构
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
出处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09-111,共3页
文摘
湖南清水塘铅锌矿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控制黄满湘,岳东生,刘石年(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长沙410000)1区域地质背景清水塘铅锌矿田位于关帝庙穹隆的西端,祁阳山字型构造脊柱的北侧。区域地层出露齐全,地槽、地台、地洼构造层均有分布。地槽构造层包括震...
关键词
地质构造特征
锌矿
构造层
区域地质背景
区域地层
地台
复背斜
石年
中南工业大学
矿化富集
分类号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灰色关联法在白银矿田矿床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国富
刘明
刘石年
孙振家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73-76,共4页
基金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No 96 - 914- 0 3- 0 3 - 0 2和No 96 - 914- 0 4- 0 3)
文摘
根据灰色关联原理 ,对白银矿田及小外围与成矿关系密切的 1 5个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标志进行了关联度扫描 ,并在黑石山、白银厂和李家大沟地区获得了关联度异常。黑石山异常较好地反映了已知的火山穹隆 ;白银厂异常则与已知的小铁山、折腰山—火焰山、铜厂沟、拉牌沟、缸沟矿床 (点 )吻合 ;而李家大沟异常位于具有与前者相似成矿地质环境的预测区 ,预测其下部存在着隐伏火山穹隆和矿床。因此 ,利用老矿山已有的大量资料 ,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 ,在其深边部进行“二轮找矿”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灰色关联滤波
矿床预测
铜多金属矿床
甘肃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Keywords
gray correlative filter
ore deposit prognosis
copper-polymetallic ore
Baiyin ore-field
Gansu
分类号
P618.41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江万古金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
33
8
作者
柳德荣
吴延之
刘石年
机构
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
出处
《湖南地质》
1994年第2期83-90,共8页
文摘
平江万古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容矿地层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坪原组,矿床继承了容矿地层富As、Sb、W等微量元素的特点,成矿流体为与区域浅变质作用有关的HCO_3--Cl--Na ̄+-Ca ̄(2+)型建造水热液,成矿过程中Au主要以AuAsS_2、AuAsS_3 ̄(2-)络合物形式迁移,矿床形成于中一低温,弱碱性、还原环境。
关键词
金矿床
地球化学
成矿物质
Keywords
gold deposit,geochemistry,wangu,Pingjiang
分类号
P618.510.4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阳铜矿控矿因素及矿床形成机制浅析
被引量:
2
9
作者
曾乔松
刘石年
机构
中南工业大学
出处
《湖南有色金属》
CAS
1997年第2期7-10,共4页
文摘
本文对麻阳铜矿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进行了论述.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岩相和构造控制,成矿物质主要以碎屑物被搬运到河三角洲沉积,在成岩期和成岩期后的地下热卤水改造下富集成矿。同时,认为细菌和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对自然铜形成的化学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岩相
构造
物化条件
形成机制
分类号
P618.41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研究新方法——洋壳流理论简介
被引量:
9
10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吴奇良
机构
岳阳市民政局
中南大学地学院
岳阳市地震办公室
出处
《华南地震》
2007年第2期62-68,共7页
文摘
根据交换平衡力学原理[1],简要地介绍了洋壳流的概念及其运动特点。根据运行区域和方向的不同,把三大洋的海底扩张运动划分为不同的洋壳流,并绘出运行路线图。提出洋壳流运动方向、路线及力作用大小的判断方法,通过不同区域洋壳流相互力作用的对比,分析海底扩张运动对地震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的影响。
关键词
海底扩张
洋壳流
地震时空分布
Keywords
Sea floor spreading
Oceanic crust current
Space-time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洋、大西洋洋壳流运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被引量:
8
11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机构
岳阳市民政局
中南大学地学院
出处
《四川地质学报》
2021年第1期13-18,共6页
文摘
根据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分析印度洋、大西洋洋壳流以一定的运动方向力作用与陆地、海岭相遇,必然产生相对应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地形地貌,并绘出这两个区域洋壳流运行路线;结合太平洋洋壳流运行路线,细化出现代海底扩张运动运行路线的整体概貌,绘出了地球物质循环在地壳层的“毛细血管”;运用宏观统计的方式,得出洋壳流运动与陆地相互力作用的构造形迹力学性质的共性,由此推出现代全球地壳表面地形地貌的整体成因。更方便对全球地质运动给出更加合理、方便、细腻的解释。
关键词
洋壳流
流体力学
物质循环
“毛细血管”
构造形迹力学性质
Keywords
oceanic crust flow
hydromechanics
material circulation
"capillary"
mechanical property of tectonic trace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平洋洋壳流运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被引量:
8
12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机构
岳阳市民政局
中南大学地学院
出处
《四川地质学报》
2020年第2期189-195,共7页
文摘
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以海底扩张理论为基础,进一步认为海岭顶部涌出的物质不只是向两侧作简单更新和扩张运动,同时存在复杂有序的后续相互力作用。如运用宏观统计的方式,发现太平洋洋壳流以一定的运动方向、力作用与陆地、海岭相遇,必然产生相对应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地形地貌,并绘出该区域现代洋壳流运行路线,由此推出地壳表面地形地貌的形成,是洋壳流运动与陆地相互力作用的结果。洋壳流力学分析方法使地球从南端到北端,从东半球到西半球之间的地质力学分析更细腻,更精确,更能体现全球地质运动的整体性,为一种领先的新地质力学理论。
关键词
海底扩张
地洼学
流体运动
洋壳流
太平洋区域
Keywords
seafloor spreading
geodepression theory
flow movement
oceanic crust current
Pacific region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石圈南北逆时针大回旋与青藏高原成因
被引量:
6
13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机构
岳阳市民政局
中南大学地学院
出处
《四川地质学报》
2021年第2期179-186,共8页
文摘
反驳了传统的青藏高原隆起“印度板块碰撞成因说”。洋壳流力学认为,持续不断的海底扩张运动至今推动亚欧大陆作自南向北的漂移,但在北半球遇到大陆漂移极限带后,不能继续北进。由于不同区域的海底扩张力大小不一致,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壳流相互形成力差,扩张力作用最大的太平洋洋壳流推动不能继续北进的亚欧大陆,以印度板块北端为支点,向力作用较小的方向作转向运动,使岩石圈物质形成自东向西的南北大回旋运动;在大回旋运动中形成堵点和拐点,产生全球地质运动力作用最大的区域,导致青藏高原的隆起。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并非否认印度板块在青藏高原隆升中的重大作用,只是指出:仅仅靠印度板块的碰撞力量并不足以产生如此雄伟的青藏高原。
关键词
海底扩张
漂移极限带
板块
参考架
洋壳流力差
堵点
拐点
Keywords
sea-floor spreading
drift limit zone
plate
reference frame
oceanic crust flow force difference.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古大西洋扩张看青藏高原强烈隆升的时代成因
被引量:
5
14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机构
岳阳市民政局
中南大学地学院
出处
《四川地质学报》
2022年第3期355-364,共10页
文摘
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理论认为:在地球的不同时期,大陆的分布是不同的,洋壳流的运动方向和运行路线在不同的时期也是不同的。应结合全球大陆的演化,分析洋壳流的运动方向、路线和大小的演变,对不同地质运动时序性的影响。并从古大西洋向西扩张出发,探讨自晚三叠世至现代,亚洲大陆附近古“印度洋洋壳流”和古“太平洋洋壳流”的连续变迁,反演局部区域地质运动历史过程,分析亚洲地洼活化、陆缘扩张带形成与青藏高原再度强烈隆升等亚洲三大地质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即:由于大西洋扩张的时序性,首先导致东亚产生地洼运动,接着产生陆缘扩张带运动,最后导致青藏高原的再次强烈隆升;并提出了亚洲地洼、印度洋喇叭状的成因。得出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大西洋、太平洋与印度洋三大洋壳流等全球地质运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本论文与《岩石圈南北逆时针大回旋与青藏高原成因》等论文一起,把青藏高原的历史与现代隆升的成因及发展脉络进行了较系统的交待。
关键词
自东向西变迁
大太平洋
对峙带
现代力作用体系
Keywords
transitionfrom east to west
the great Pacific Ocean
confrontation
modern force action system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个富铜(银)矿床的成因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
15
作者
岳东生
黄满湘
刘石年
胡祥昭
任荣恩
白宝林
雷治坤
机构
中南工业大学
出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24,共10页
文摘
铜鼓塘铜(银)矿床是一个隐伏富矿。主要形成于地洼期。具有控矿因素复杂、物质来源多、成因类型多、多期多阶段成矿等特征,应属地洼型多因复成矿床;且地洼区的地壳演化、地幔活动、矿源层(岩)的广布、叠加、改造矿化则是形成富铜(银)矿床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铜矿床
银矿床
矿床成因论
分类号
P618.301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亚洲东岸洋壳流看东亚陆缘扩张带的成因
被引量:
1
16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机构
岳阳市民政局
中南大学地学院
出处
《四川地质学报》
2022年第2期179-186,共8页
文摘
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理论,从流体力学的本质,从现代与历史变迁的角度,推导出强大的、超大范围的由大陆指向海洋的力作用,并找出东亚陆缘扩张带的成因,如:通过对亚洲南下洋壳流与印度洋洋壳流的对峙,分析了东亚陆缘扩张带东南段的成因;同时分析了亚洲南下洋壳流分支北部湾回旋洋壳流对海南岛成因的影响。结合大陆演化,分析了大西洋扩张时,使太平洋洋壳流向西挤压,迫使印度洋洋壳流不断自东北向西南后退;这两股洋壳流对峙形成连续的回旋洋壳流,导致产生一连串的圆弧状陆缘海。洋壳流力学理论比以往的地质力学理论,更能精准定位、精准描述,对一个很小的地质现象能够清晰地全球溯源,如海南岛海口火山的成因,可以从南极洲开始,画一条清晰、连续的洋壳流力作用发展路线图,这是其他地质力学理论做不到的。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理论如果是错误的,它不可能解释如此多的地质现象,也不可能找到如此多的证据作支撑。
关键词
冲刷拉伸作用
对峙线
齿轮旋转模式
劳亚古陆
白令海回旋洋壳流
闭环
Keywords
erosive tension
line of confrontation
gear rotation mode
Laurentia
Bering Sea gyratory ocean crust current
closed loop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阳系地质递变运动与存在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
1
17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机构
岳阳市民政局
中南大学地学院
出处
《四川地质学报》
2022年第4期556-563,共8页
文摘
本文视星际分子稀薄气体存在形式为一种特殊地质结构,从其元素构成特点与宏观环境的关系为突破口,提出元素宏观分布规律的三条内容:元素交换量周期递变及对递减环境适应性变化方向规律;元素交换量与存在环境物质和能量密度关系式;元素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规律。指出不同元素在相同宏观环境中存在的概率是不同的。根据元素宏观分布规律,认为在物质和能量不断递减的太阳系环境中,行星等不仅个体会形成递变地质结构,如分析了地壳元素构成、地球圈层结构、地壳演化等成因;而且群体之间的地质运动也存在递变关系,如行星交换量的7种不同优先级的递减方式,行星地质运动变化的方向与环境的递变方向有关联性。太阳系所有地质运动都是对环境适应性变化的结果;在不同的递变区域,行星等会有不同的优先级递变方式。元素宏观分布规律,在地质学上的意义就是指出了地质运动变化的方向性及动力的来源,这使我们对力的产生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
元素构成次数
交换量
递减环境
元素适应性方向
递减地质结构
地质递变关系
Keywords
number of elements
exchange capacity
decline environment
element adaptability direction
declining geological structure
geological grading relationship
分类号
P68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月系“进出口”地质结构概论
被引量:
1
18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机构
岳阳市民政局
中南大学地学院
出处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1期22-31,共10页
文摘
我国学者原创的太阳系交换地质力学,通过地球与月球半球不对称相似性对比,认为不同半球存在功能的呼应性;它们为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产生了有序的“进出口”结构,并从“交换功能性”角度去研究地质结构的形成;根据进口吸收流和出口释放流的对应关系,认为地球南极洲为凸结构,是出口;北冰洋是凹结构,是进口。月球正面是进口,为凹结构;背面是出口,为凸结构。提出了地球、月球物质和能量循环系统路线图;如因吸收流和释放流的方向、大小等不同,会产生鲜明专属特点的地质结构;解释了不同半球主要地形地貌的成因。通过不同进出口结构的对比,分析了月球环形山的成因,对传统“撞击外因说”进行了否定。分别找出全球性和区域性进出口结构的运动分布规律;指出地球、月球地质运动的动力,来源于它们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试图建立一种比板块理论更合理、更方便、更先进,适用于太阳系的大地构造理论。只有明白了交换机制,才能真正理解地质学的意义。
关键词
交换流
两极式进出口
混合式进出口
交换搭配关系
吸收源
Keywords
switching current
bipolar import and export
hybrid import and export
exchange collocation relations
absorption source
分类号
P691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洲南下洋壳流与南海等东南亚陆缘海的成因
19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王齐金
机构
岳阳市民政局
中南大学地学院
湖南省核地质调查所
出处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3期387-394,共8页
文摘
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南海的地质成因研究,明确了一种新的思路,理顺了众多不同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根据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理论,分析新生代以来,亚洲南下洋壳流分别与自南向北运动的印度洋洋壳流、太平洋洋壳流对峙,造成亚洲南下洋壳流向西、东两个方向产生大分裂,形成众多的回旋、弧形洋壳流,导致印度尼西亚群岛、菲律宾群岛从华南大陆分裂并支离破碎,并产生多个圆弧形的陆缘海;绘出了亚洲南下洋壳流的基本运行路线。
关键词
西区
东区
多级分裂
洋壳流火山成因
逆时针大回旋
Keywords
the western region
the east region
multistage splitting
volcanic origin of oceanic crust flow
counterclockwise swing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进出口地质结构力作用看太阳系地质递变规律
20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机构
岳阳市民政局
中南大学地学院
出处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2期202-211,共10页
文摘
根据我国学者原创的太阳系交换地质力学,运用进口与出口地质结构理论,对交换力的形成及相互作用提出了一套新的理论,这是对力的一种新的认识。各种行星体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过程中,持续产生吸收流与释放流,以及吸收力与释放力,从而推动行星体作持续运动,天体运动来源于行星体进出口地质结构交换运动。建立了一种新的力学计算体系,运用流力差公式分析了“万有引力”的来源,并揭示出:太阳对行星体只产生斥力,并不产生引力;行星体等吸收源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必须从太阳获取物质和能量;在进口吸收力与出口释放力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定向动力,自行向太阳靠近并围绕其运转;行星体等吸收源是太阳的“寄生物”;提出“推重比定律”,解释太阳与大量行星体吸收源结成交流关系时,各种行星体的运动规律;把太阳系分为低、中、高等三种速度区,从推重比与半径的关系,分析了太阳系不同区域行星体各种运动、构造形态的特点的成因,从奥尔特云到水星,对整个太阳系地质结构递变规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交换流
流力差公式
推重比定律
速度区
释放力增加率
Keywords
switching current
equation of flow force difference
thrust-weight ratio law
velocity zone
release force increase rate
分类号
P691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澜沧裂谷火山岩带地质综合场及找矿意义
刘石年
段嘉瑞
王增润
陈惜华
吴延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立体预测中的地质几何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刘石年
毛先成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质异常理论及其在兰坪-思茅地区的应用
刘石年
段嘉瑞
吴延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红花还需绿叶衬
刘石年
《出版广角》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美国金属勘查发现和成功比率及定量评价模型
刘石年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湖南清水塘铅锌矿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控制
黄满湘
岳东生
刘石年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灰色关联法在白银矿田矿床预测中的应用
王国富
刘明
刘石年
孙振家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平江万古金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柳德荣
吴延之
刘石年
《湖南地质》
1994
3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麻阳铜矿控矿因素及矿床形成机制浅析
曾乔松
刘石年
《湖南有色金属》
CAS
199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地震研究新方法——洋壳流理论简介
赵大咏
刘石年
吴奇良
《华南地震》
2007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印度洋、大西洋洋壳流运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赵大咏
刘石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21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太平洋洋壳流运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赵大咏
刘石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2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岩石圈南北逆时针大回旋与青藏高原成因
赵大咏
刘石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2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从古大西洋扩张看青藏高原强烈隆升的时代成因
赵大咏
刘石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2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一个富铜(银)矿床的成因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
岳东生
黄满湘
刘石年
胡祥昭
任荣恩
白宝林
雷治坤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从亚洲东岸洋壳流看东亚陆缘扩张带的成因
赵大咏
刘石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太阳系地质递变运动与存在环境的关系
赵大咏
刘石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地月系“进出口”地质结构概论
赵大咏
刘石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亚洲南下洋壳流与南海等东南亚陆缘海的成因
赵大咏
刘石年
王齐金
《四川地质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从进出口地质结构力作用看太阳系地质递变规律
赵大咏
刘石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