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人体寄生虫学智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高华 张俊荣 +6 位作者 龙绍蓉 刘若丹 李爽 姜鹏 张玺 王黎 张紫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82-85,共4页
紧抓医学教育发展机遇,以人体寄生虫学传统教学困境为切入点,将传统线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性地融合,开展人体寄生虫学智慧教学。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开放性理论课堂,实验教学虚实结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科教融... 紧抓医学教育发展机遇,以人体寄生虫学传统教学困境为切入点,将传统线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性地融合,开展人体寄生虫学智慧教学。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开放性理论课堂,实验教学虚实结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科教融合等途径,将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共性与个性、教学与科研、学习与探索、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以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卓越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学 智慧教学 医学教育
下载PDF
雪卡毒素中毒1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若丹 刘新民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508-509,共2页
目的观察雪卡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探讨中毒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分析15例雪卡毒素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进食有毒鱼肉或鱼汤后1~10 h后,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消化系统症状,以温觉倒错为主的神经系统症状,以心率变化... 目的观察雪卡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探讨中毒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分析15例雪卡毒素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进食有毒鱼肉或鱼汤后1~10 h后,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消化系统症状,以温觉倒错为主的神经系统症状,以心率变化为主的心血管系统症状.结论中毒后经1~10 h潜伏期,出现具有特征性的温度感觉倒错症状以及消化、神经、心血管系统症状,病程2~3周,目前尚无特效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卡毒素 中毒 珊瑚鱼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若丹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 分析研究急性胰腺炎病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 3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SIRS在重症胰腺炎及轻症患者中的发生率,以及SIRS组和非SIRS组预后的差异,SIRS持... 目的 分析研究急性胰腺炎病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 3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SIRS在重症胰腺炎及轻症患者中的发生率,以及SIRS组和非SIRS组预后的差异,SIRS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对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结果 重症胰腺炎的SIRS发生率显著高于轻症患者;SIRS组重症胰腺炎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发生率、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SIRS组。随着SIRS持续时间延长及程度的加重,重症胰腺炎发生率、MOF发生率、病死率升高。结论 SIRS可作为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预后 重症胰腺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 发生率 回顾性分析 临床特点 分析研究 临床资料 持续时间 严重程度 时间延长 病死率 患者 MOF 轻症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复发的病因及预防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若丹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40-241,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复发的病因及处理,减少急性胰腺炎的复发。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急性胰腺炎复发病人(复发组)与195例初发性急性胰腺炎病人(对照组)的病因。结果 复发组病因为胆道疾病者占48.8%,高于对照组42.1%,但统计学无显著差...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复发的病因及处理,减少急性胰腺炎的复发。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急性胰腺炎复发病人(复发组)与195例初发性急性胰腺炎病人(对照组)的病因。结果 复发组病因为胆道疾病者占48.8%,高于对照组42.1%,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病因为高血脂(高甘油三酯)者占2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 P<0.01);原因不明者占27.9%,明显低于对照组47.2%( P<0.05)。结论 积极找出病因并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是预防急性胰腺炎复发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复发 病因 预防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若丹 郭海建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06B期1664-1666,共3页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遗传学 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外科手术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期病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开学 郭海建 +2 位作者 刘俊 熊鹰 刘若丹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3期2104-2106,共3页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外科手术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ESD组(34例)和...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外科手术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ESD组(34例)和外科手术组(30例),分别给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普通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ES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82.7±18.1)min和(9.36±3.7)d,明显短于外科手术组的(197.7±24.6)min和(19.8±5.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患者的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分别为100.0%、97.1%和97.1%,与外科组的100.0%、96.7%和9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7%,明显低于外科手术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未出现原发病灶复发及转移。结论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ESD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早癌 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剥离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BMC体外白细胞介素12诱生水平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郭海建 刘新民 +4 位作者 刘俊 熊鹰 王建平 刘若丹 胡银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水平。方法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诱生IL-12。以放射免疫法分析检测IL-12的水平,将健康人(HC)与溃结患者进行比较研究。其中HC组55例,UC组45例(静止期与轻、中、重组...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水平。方法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诱生IL-12。以放射免疫法分析检测IL-12的水平,将健康人(HC)与溃结患者进行比较研究。其中HC组55例,UC组45例(静止期与轻、中、重组例数分别为9、18、11、7)。结果UC组与HC组IL-12水平分别为(301.22±82.01)ng/L和(110.00±53.95)ng/L,P<0.001。UC组静止期与轻、中、重三组比较IL-12水平依次为:(142.01±47.05)ng/L、(248.73±60.63)ng/L、(295.08±80.40)ng/L、(335.20±119.95)ng/L,P值分别小于0.02、0.02、0.001。而静止期与HC组相比P>0.05。按病变累及范围,全结肠组与左半结肠组IL-12水平分别为:(312.83±106.25)ng/L、(264.85±67.97)ng/L(P>0.05)。结论UC活动期患者IL-12活性明显高于对照与静止期患者,且随病情加重呈上升趋势。IL-12活性与病变累及范围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白细胞介素12
下载PDF
罗格列酮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IL-1β、TNF-α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淑娜 刘若丹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432-434,共3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对IL-1β、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活动期轻中度UC患者52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口服罗格列酮加美沙拉嗪(治疗组),口服美沙拉嗪(对照组1),口服美沙拉嗪加地塞米松灌肠(对照组...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对IL-1β、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活动期轻中度UC患者52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口服罗格列酮加美沙拉嗪(治疗组),口服美沙拉嗪(对照组1),口服美沙拉嗪加地塞米松灌肠(对照组2),临床治疗4周后观察血清IL-1β、TNF-α的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IL-1β和TNF-α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且治疗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但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美沙拉嗪对UC有保护作用,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美沙拉嗪或美沙拉嗪联合激素灌肠,其机制可能是调整机体免疫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罗格列酮 美沙拉嗪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微小RNA146b通过靶向调节干扰素调节因子5控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晶晶 李开学 +1 位作者 刘若丹 熊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6期1076-1082,共7页
目的为了证实miR-146b在小鼠M1/M2型巨噬细胞分化平衡中的作用和机制,我们通过分离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在LPS和IFN-γ联合刺激下促进M1型细胞分化;并结合李斯特菌感染和内毒性休克,共同证实miR-146b对M1型巨噬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分... 目的为了证实miR-146b在小鼠M1/M2型巨噬细胞分化平衡中的作用和机制,我们通过分离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在LPS和IFN-γ联合刺激下促进M1型细胞分化;并结合李斯特菌感染和内毒性休克,共同证实miR-146b对M1型巨噬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分离野生型(WT)和IL-10-/-小鼠骨髓细胞,采用GM-CSF诱导成为巨噬细胞。并在IL-10-/-M1型巨噬细胞中转染miR-146bmimic;评价miR-146b对M1型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以及致炎因子TNF-γ、IL-6和IL-12等表达;采用miR-146bmimic处理李斯特菌感染和内毒性休克动物模型,评价miR-146b mimic对此模型的作用。结果相对于scramble组,miR-146bmimic能明显抑制IL-10缺失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向M1型分化,并降低了TNFα、IL-6和IL-12等表达。miR-146bmimic也明显减弱了机体对李斯特感染的敏感性,导致肝脏和脾脏菌斑增多;此外,在高剂量LPS刺激下,miR-146b mimic延长了小鼠生存率,并且降低了致炎因子TNFα、IL-6和IL-12等表达。而且,IRF5可以作为miR-146b直接靶向因子。结论 miR-146b在小鼠M1型巨噬细胞激活过程作为一个负调控因子,起到了抑制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6b 干扰素调节因子5 巨噬细胞 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
下载PDF
学科融合信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以寄生虫抗肿瘤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鹏 王黎 +5 位作者 张玺 张紫芳 刘若丹 崔晶 薛长贵 王中全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5年第6期541-542,共2页
学科融合是指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作为医学教育者,如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育并督促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以适应... 学科融合是指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作为医学教育者,如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育并督促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融合 医学教育 寄生虫 肿瘤
下载PDF
慕课(MOOC)及其应用于寄生虫学教学时的思考 被引量:7
11
作者 姜鹏 刘若丹 +5 位作者 王黎 张玺 张紫芳 薛长贵 王中全 崔晶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6年第3期181-183,共3页
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教学模式,规模大、涉及面广,对传统寄生虫学教学模式形成了巨大挑战。如何取慕课之长,补传统教学之短,使二者有机结合,探寻属于自己并有益于学生的新教学模式,是每一位寄生虫学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 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教学模式,规模大、涉及面广,对传统寄生虫学教学模式形成了巨大挑战。如何取慕课之长,补传统教学之短,使二者有机结合,探寻属于自己并有益于学生的新教学模式,是每一位寄生虫学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浅析了慕课的特点,探讨了慕课对寄生虫学教学的影响及其应用,指出了开发寄生虫学慕课时应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学 慕课 教学
下载PDF
临床医学生七年制教育模式变革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紫芳 刘若丹 +4 位作者 张玺 姜鹏 崔晶 薛长贵 王中全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5期447-449,共3页
科研能力的提高对临床医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为提高临床医学生的科研水平,本文分析了七年制医学教育模式下,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薄弱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长学制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七年制 临床医学生 科研能力
下载PDF
粪便microRNA-221对早期结直肠癌检出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晶晶 曾理 +3 位作者 李开学 刘若丹 张永锋 熊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22期25-27,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micro RNA-221在早期结肠癌患者粪便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作为早期结直肠癌以及癌前病变分子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45例大肠病变患者的粪便及30例正常人群粪便中micro RNA-221的水平,分... 目的:探讨micro RNA-221在早期结肠癌患者粪便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作为早期结直肠癌以及癌前病变分子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45例大肠病变患者的粪便及30例正常人群粪便中micro RNA-221的水平,分析micro RNA-221与不同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结肠病变的患者粪便中micro RNA-221水平随着病理分级增加而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展型腺瘤和早期结直肠癌组织中micro RNA-22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结直肠癌粪便中micro RNA-221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及发展,粪便micro RNA-221有可能成为筛查早期结直肠癌非侵入性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microRNA-221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人类HLA-DP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海建 刘若丹 +5 位作者 周向京 刘新民 刘俊 熊鹰 王建平 胡银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年第6期358-361,共4页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机制,并分析其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疾病分型的关系。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对86例UC患者和128例健康者进行血清ANCA检测,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机制,并分析其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疾病分型的关系。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对86例UC患者和128例健康者进行血清ANCA检测,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型技术检测深圳汉族人HLA-DPB1基因多态性,用PCR技术对HLA-DPB1基因第2外显子(exon2)进行体外扩增;然后用BanII、FokI、DdeI、RsaI、EcoNI、BstUI6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电泳分离酶切片段,根据片段格局确定相应基因型别。结果:UC患者ANCA的阳性率为53.5%,对照组均为阴性;UC患者HLA-DPA1等位基因频率(0.49)与对照组(0.1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32,RR=5.681,Pc=0.033)。结论:HLA-DPA1和ANCA在UC中阳性率均显著增加,HLA-DPA1与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关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存在着免疫遗传异质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HLA-DPA1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下载PDF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超声胃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海建 刘新民 +4 位作者 刘俊 熊鹰 王建平 刘若丹 胡银清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25期3434-343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Aged functional dyspepsia,AFD)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方法:以B型超声检测AF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胃排空能力。结果:AFD患者胃排空较无症状对照者缓慢;AFD患者较之无症状对照者胃窦运动多表现为非节律性、非...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Aged functional dyspepsia,AFD)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方法:以B型超声检测AF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胃排空能力。结果:AFD患者胃排空较无症状对照者缓慢;AFD患者较之无症状对照者胃窦运动多表现为非节律性、非完全性、非均匀性缩小,个别表现为轻微蠕动,未发现胃动过速者;男性AFD患者较之女性AFD患者液体排空延迟;无症状对照者无差异。结论: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存在动力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功能性消化不良 超声
下载PDF
Tsp10多肽免疫血清在体外对旋毛虫侵入肠上皮细胞及幼虫发育的影响
16
作者 任会均 井丰军 +3 位作者 刘若丹 王斌 王中全 崔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3-756,761,共5页
目的观察Tsp10多肽免疫血清在体外对旋毛虫侵入肠上皮细胞及幼虫发育的影响。方法将不同免疫血清与含有旋毛虫肠道感染性幼虫的半固体培养基混合后,接种至正常小鼠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单层上,37℃5%CO2培... 目的观察Tsp10多肽免疫血清在体外对旋毛虫侵入肠上皮细胞及幼虫发育的影响。方法将不同免疫血清与含有旋毛虫肠道感染性幼虫的半固体培养基混合后,接种至正常小鼠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单层上,37℃5%CO2培养2h、36h时分别观察幼虫侵入率、细胞单层受损面积及发育至Ⅱ~Ⅳ期幼虫的百分比;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受损肠上皮细胞中的旋毛虫抗原。结果幼虫在半固体培养基培养2h时,Tsp10多肽免疫血清组的幼虫侵入率与细胞单层受损面积(46.3%,24.3mm^2)均明显低于T7噬菌体免疫血清组(94.1%,65.3mm^2)及正常小鼠血清组(92.5%,65.7mmz)(P〈0.01);培养36h时,Tsp10多肽免疫血清组Ⅱ~Ⅳ期幼虫的百分比(16%)亦明显低于T7噬菌体免疫血清组(37%)及正常小鼠血清组(38%)(P〈0.01)。Tsp10多肽及ES抗原免疫血清的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受损的IEC呈亮绿色荧光,而应用T7噬菌体免疫血清及正常小鼠血清时则为阴性。结论Tsp10多肽免疫血清可阻止部分旋毛虫幼虫对肠上皮细胞的侵入与发育,Tsp10可能是旋毛虫的主要侵入蛋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Tsp10多肽 免疫血清 肠上皮细胞 侵入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BMCs体外诱生IL-10水平的变化
17
作者 郭海建 刘新民 +4 位作者 刘俊 熊鹰 王建平 胡银清 刘若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3-64,共2页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4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UC)血清中及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体外植物血凝素诱导产生的IL-10水平进行测定。结果UC组患者血清IL-10为(121.06±43.00)μg/L、对照组为(240.23±61.60)μg/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4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UC)血清中及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体外植物血凝素诱导产生的IL-10水平进行测定。结果UC组患者血清IL-10为(121.06±43.00)μg/L、对照组为(240.23±61.60)μg/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72 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水平为(319.63±164.70)μg/L,亦明显低于对照组(451.15±246.93)μg/L(P<0.05);而未经诱导的PBMCs IL-10水平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IL-10保护性免疫抑制作用下降是导致UC发病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郑州市某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多样化调查
18
作者 赵焕焕 史云菊 +3 位作者 裴迎新 刘若丹 胡巧云 张梅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2-493,共2页
膳食多样化调查作为评估膳食营养质量的一种工具,具有简单、易行等优点[1]。Steyn等[2]、Azad-bakht等[3]和Foote等[4]都曾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设计了不同的膳食多样化指标进行调查,均有效反映了某一人群的膳食营养质量。有研究[5]表明,... 膳食多样化调查作为评估膳食营养质量的一种工具,具有简单、易行等优点[1]。Steyn等[2]、Azad-bakht等[3]和Foote等[4]都曾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设计了不同的膳食多样化指标进行调查,均有效反映了某一人群的膳食营养质量。有研究[5]表明,膳食多样化与儿童生长发育、成人体质指数(BMI)以及某些慢性疾病均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膳食多样化评分
下载PDF
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抗原诊断早期旋毛虫病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文慧 胡晨曦 +7 位作者 王李昂 王涵 刘春颖 宋艳艳 刘若丹 姜鹏 王中全 崔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58-1063,共6页
目的评价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excretory-secretory,ES)抗原诊断早期旋毛虫病的价值。方法应用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Western blot对旋毛虫感染后6~11d的小鼠血清及19d的早期旋毛虫病人血清进行检测,并与感染后35d的晚期旋毛虫病人和其他... 目的评价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excretory-secretory,ES)抗原诊断早期旋毛虫病的价值。方法应用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Western blot对旋毛虫感染后6~11d的小鼠血清及19d的早期旋毛虫病人血清进行检测,并与感染后35d的晚期旋毛虫病人和其他寄生虫病人血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肌幼虫ES蛋白中的2条蛋白带(41.5、55kDa)可被旋毛虫感染后7~11d的小鼠血清识别,6条蛋白带(41.5、44.1、45、55、61和65.2kDa)能被早期和晚期旋毛虫病人血清识别,阳性反应率均为100%(15/15);这6条蛋白带与裂头蚴病人和健康人血清无交叉反应,但与其他寄生虫病(血吸虫病、并殖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棘球蚴病及囊尾蚴病)患者血清具有明显的交叉反应(19.12%~38.23%)。结论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中的41.5kDa^65.2kDa蛋白带可与旋毛虫感染早期血清反应,但与其他蠕虫病患者有明显的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病 旋毛虫 肌幼虫 排泄分泌抗原 Western BLOT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超声内镜与螺旋CT检查对胃淋巴瘤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庆娟 刘若丹 张茹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为胃淋巴瘤临床诊断方法提供内镜与影像学的选择依据,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2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超声内镜(EUS)与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的检查结果,比较胃淋巴瘤患者在两种检查方法中的特征性... 目的为胃淋巴瘤临床诊断方法提供内镜与影像学的选择依据,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2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超声内镜(EUS)与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的检查结果,比较胃淋巴瘤患者在两种检查方法中的特征性表现,以评价两种方法对该病的诊断价值。结果MSCT与EUS比较,两者对于胃淋巴瘤的多部位累及、累及范围、胃壁厚度、胃腔僵硬度、淋巴结累及、浆膜层累及和胃外其他器官的侵犯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病灶处胃壁层次结构的辨认比较,EUS比MSCT优势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与MSCT检查对胃淋巴瘤均有相当的诊断价值,对于胃壁病灶层次结构的显示,EUS较MSCT有较明显的优势,两者结合能提高胃淋巴瘤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淋巴瘤 超声内镜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