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聽” “听”的形义演变及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越昕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69-73,共5页
"聽"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原义"用耳朵接受声音",在宋元时期出现了形体为"听"的俗体字,在民国时期的《简化字法令案》和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中使用"听"作"聽"的简化字。"听&... "聽"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原义"用耳朵接受声音",在宋元时期出现了形体为"听"的俗体字,在民国时期的《简化字法令案》和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中使用"听"作"聽"的简化字。"听"在产生时表示"笑的样子",读作"yǐn"。在宋元时期,"听"作"聽"的俗字并表示"聽"的意义,读作"tīng"。两个"tīng"是同形异义字,读作"yǐn"的"听"随着使用频率的降低逐渐废弃不用,读作"tīng"的"听"与"聽"字形偶合,承载了"聽"的含义并沿用至今。文章通过阐述"聽""听"的形体和意义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听"作"聽"俗字和简化字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字 简化字 形体意义变化
下载PDF
动词“关乎”的来源和发展
2
作者 刘越昕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38-41,共4页
“关”在产生时是名词义“门闩”,在使用中意义演变为动词义“关涉”;“乎”在产生时表示“呼气貌”,在使用中演变为介词“于”的假借字。“关”和“乎”自战国开始连用,后接动词性或名词性成分。唐宋时期连用频率增加,后接名词性成分... “关”在产生时是名词义“门闩”,在使用中意义演变为动词义“关涉”;“乎”在产生时表示“呼气貌”,在使用中演变为介词“于”的假借字。“关”和“乎”自战国开始连用,后接动词性或名词性成分。唐宋时期连用频率增加,后接名词性成分组合为动宾短语。随着清代“关乎着”的出现,“关”和“乎”受到成分组合条件、汉语双音化趋势和韵律制约以及使用频率增加等因素影响,伴随着“乎”的语法化,“关乎”最终词汇化为动词,沿用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 “乎” “关乎” 词汇化 语法化
下载PDF
“听”“聆”的同源关系及历史演变
3
作者 刘越昕 武璠 《文山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74-79,共6页
“听”“聆”同为听觉语义场动词,从来源上看,声母谐声、韵母同部;字形皆有“耳”“口”部件意义相通相近,为同源关系。从发展变化上看,两者由于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及语法功能的不同,在历史发展中呈现出不同义项分布与组合情况。
关键词 同源关系 历史演变 差异分析
下载PDF
“倒灶”一词的来源与发展
4
作者 刘越昕 《职大学报》 2018年第5期52-56,共5页
"倒灶"作为方言词通行于全国各地方言之中,有动词和形容词两种词性,并有"垮台、落败"及"倒霉"义。其产生于宋代,在元代可被重新分析为谓词性短语,在明清频繁使用下过渡为动词及形容词。在其词汇化过程中... "倒灶"作为方言词通行于全国各地方言之中,有动词和形容词两种词性,并有"垮台、落败"及"倒霉"义。其产生于宋代,在元代可被重新分析为谓词性短语,在明清频繁使用下过渡为动词及形容词。在其词汇化过程中,本义逐渐隐去不用,引申义沿用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灶 词汇化 方言词 来源与发展
下载PDF
“倒灶”的来源和发展
5
作者 刘越昕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54-58,共5页
"倒灶"作为方言词散用与我国晋语、吴语等方言区,有动词和形容词两种词性,并有"垮台、落败"及"倒霉"义。其产生于宋代,在元代两者连用词义产生变化,在明清频繁使用下过渡为动词及形容词。在其词汇化过程... "倒灶"作为方言词散用与我国晋语、吴语等方言区,有动词和形容词两种词性,并有"垮台、落败"及"倒霉"义。其产生于宋代,在元代两者连用词义产生变化,在明清频繁使用下过渡为动词及形容词。在其词汇化过程中,本义逐渐隐去不用,引申义沿用至今。从语言学角度入手分析"倒灶"一词的来源与发展,探究其在历史过程中的意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灶 词汇化 方言词 来源与发展
下载PDF
山西太原北郊亲属称谓词类型及溯源
6
作者 武璠 刘越昕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50-152,共3页
太原市北郊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北部,其方言是属于晋语并州话晋阳小片北部的独立分区,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有自己的独立系统。本文对太原北郊词汇中的亲属称谓进行类型分析,并尝试对一些特殊亲属称谓词的溯源考证。
关键词 太原北郊 亲属称谓词 类型分析 溯源
下载PDF
《太平广记会校》疏证札记
7
作者 刘越昕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76-79,共4页
张国风先生以明谈恺刻本《太平广记》为底本,校以现存其他版本,著成更为完善精确的专书《太平广记会校》。细究本书,仍有部分校改不当之处。文章选取《太平广记会校勘》无需校改、误校二十则,辅以疏证,为原书校勘整理提供支持。
关键词 《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会校》 校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