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死亡诱导剂RAS合成致死分子3抑制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沈江涌 贺茜 +6 位作者 唐玉婷 王建军 刘金毅 陈园园 王昕艺 刘彤 孙浩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8-1173,共6页
背景:病理性瘢痕主要表现为异常的细胞外基质积累和过度的成纤维细胞增殖,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就会产生大量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因此深入探讨成纤维细胞纤维化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将为揭示病理性瘢痕的机制和生物学治疗... 背景:病理性瘢痕主要表现为异常的细胞外基质积累和过度的成纤维细胞增殖,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就会产生大量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因此深入探讨成纤维细胞纤维化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将为揭示病理性瘢痕的机制和生物学治疗提供新思路。目的:探讨铁死亡诱导剂RAS合成致死分子3(RAS-selective lethal small molecule 3,RSL3)对人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纤维化的影响。方法:收集10例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烧伤整形美容科提供的病理性瘢痕组织和同一个体正常皮肤组织,提取人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和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用于后续实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的形态;倒置显微镜观察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外观形态;免疫荧光实验验证所提取的细胞是否为成纤维细胞;用不同浓度的RSL3(1,3,5,7,9,11,13μmol/L)干预细胞,CCK-8法检测RSL3作用于成纤维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设置对照组(不做处理)和RSL3干预组(用7μmol/L的RSL3干预细胞24 h),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检测细胞丙二醛浓度;划痕试验检测细胞划痕后24 h剩余划痕面积,并计算剩余划痕面积百分比。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皮肤组相比,病理性瘢痕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高表达(mRNA:t=3.252,P<0.01;蛋白:t=5.075,P<0.01);②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组相比,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高表达(mRNA:t=10.32,P<0.01;蛋白:t=26.22,P<0.01);③与对照组相比,RSL3干预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表达减少(mRNA:t=2.798,P<0.05;蛋白:t=4.643,P<0.01),丙二醛浓度上升(t=2.917,P<0.05),Ⅰ型胶原蛋白(mRNA:t=15.84,P<0.01;蛋白:t=4.610,P<0.01)、Ⅲ型胶原蛋白(mRNA:t=28.86,P<0.01;蛋白:t=7.713,P<0.0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mRNA:t=2.671,P<0.05;蛋白:t=7.417,P<0.01)的表达减少,迁移能力减弱(t=14.06,P<0.01);④提示RSL3通过抑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的表达,进而抑制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RSL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Ⅰ型胶原蛋白 Ⅲ型胶原蛋白 铁死亡 纤维化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叶沟晚上新世贺风三趾马动物群及其生物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金毅 张颖奇 +3 位作者 迟振卿 王永 杨劲松 郑绍华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8-323,共46页
目前对于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地层的年代学认识还存在分歧,基于哺乳动物化石的生物地层学对比结果与基于磁性地层学的年代测定结果存在较大矛盾。生物地层学对比表明,泥河湾盆地桑干河峡谷地带与壶流河下游两岸出露的风成红粘土、含砂砾... 目前对于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地层的年代学认识还存在分歧,基于哺乳动物化石的生物地层学对比结果与基于磁性地层学的年代测定结果存在较大矛盾。生物地层学对比表明,泥河湾盆地桑干河峡谷地带与壶流河下游两岸出露的风成红粘土、含砂砾石河湖相红粘土与沼泽相砂质粘土属上上新统;而磁性地层学研究一般将其归为下更新统。记述了泥河湾盆地叶沟晚上新世贺风三趾马动物群,由丁氏貉Nyctereutes tingi,中华貉N.sinensis,比利牛斯硕鬣狗Pachycrocuta pyrenaica,锯齿虎属(未定种)Homotherium sp.,贺风(近)三趾马Hipparion(Plesiohipparion)houfenense,额鼻角犀属(未定种)Dicerorhinus sp.,麂属(未定种)Muntiacus sp.,山西轴鹿Axis shansius,步氏羚羊Gazella blacki,副驼属(未定种)Paracamelus sp.等9属10种构成。这个动物群的组成与经典的泥河湾早更新世动物群显著不同,是泥河湾盆地内上上新统存在的新证据。在系统记述的基础上,对叶沟贺风三趾马动物群的时代和组成进行了讨论,并对泥河湾盆地晚上新世与早更新世大型哺乳动物群的组合特征进行了归纳,以期对今后泥河湾盆地的地层学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上上新统 大型哺乳动物 贺风三趾马 生物地层学 磁性地层学
下载PDF
贵州毕节扒耳岩巨猿动物群的年代与环境——来自食肉类化石的分析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金毅 赵凌霞 +3 位作者 陈津 王新金 蔡回阳 张忠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4-666,共13页
贵州毕节扒耳岩为一处新近确认的含巨猿化石的洞穴裂隙堆积,出土了若干伴生动物化石。其中食肉类标本数量不多,历次采集的仅有19件,但基本可以鉴定到种,且大多数具有断代指示意义。这批标本鉴定计有:桑氏硕鬣狗(Pachycrocuta licenti)... 贵州毕节扒耳岩为一处新近确认的含巨猿化石的洞穴裂隙堆积,出土了若干伴生动物化石。其中食肉类标本数量不多,历次采集的仅有19件,但基本可以鉴定到种,且大多数具有断代指示意义。这批标本鉴定计有:桑氏硕鬣狗(Pachycrocuta licenti)、中国黑熊原始亚种(Ursus thibetanus primitinus)、大熊猫小种(Ailuropoda microta)、拟豺(Cuon dubius)和豹(Panthera sp.),共计4科5属5种动物。除豹属未定种外,其他4种均是我国南方早更新世动物群的特有种类,Ailuropoda microta和Cuon dubius则是广西柳城巨猿涮动物群的标志性物种。单就食肉类的组合而言,扒耳岩与广西柳城巨猿洞和田东么会洞两地的动物群相当,稍晚于巫山龙骨坡,早于建始龙骨洞动物群,为早更新世早期。扒耳岩动物群以森林型动物(如Ursus,Ailuropoda和Panthera)为主,缺少典型的草原型动物,呈现出单一的森林性组合面貌,据此分析推测巨猿应为典型的森林环境栖息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毕节 扒耳岩动物群 早更新世 食肉类
下载PDF
stNI同功酶限制修饰系统基因的表达检测和定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金毅 薛越强 +2 位作者 孟雁 赵晓娟 蔡有余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9-214,共6页
鉴定了E.coliHB101和JM110的部分遗传标记,作为受体菌分别用于BstNI同功酶限制-修饰系统中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endonuclease,简称R)基因和甲基化酶(Methylase,简称... 鉴定了E.coliHB101和JM110的部分遗传标记,作为受体菌分别用于BstNI同功酶限制-修饰系统中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endonuclease,简称R)基因和甲基化酶(Methylase,简称M)基因表达的检测。用外切酶II单向删切含RM基因的DNA片段,获得23个缺失突变亚克隆。通过检测各亚克隆表达的R酶和M酶活性,将R和M基因分别定位在距克隆位点PstI的02→14kb和15→3.3kb范围内。分析表明:该系统属于I类限制修饰系统,两个基因受控于不同的启动子;该系统与E.coli染色体编码的胞嘧啶DNA甲基转移酶(Dcm)的识别序列相同,后者的甲基化作用也能阻止R酶的切割。R+M-的重组质粒对Dcm+和Dcm-的宿主都是致死性的,这说明在进化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修饰系统 缺失突变 基因表达 基因定位
下载PDF
芜湖金盆洞旧石器遗址的食肉类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金毅 郑龙亭 +3 位作者 徐钦琦 孙承凯 吕锦燕 谢小成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7-241,共15页
安徽芜湖金盆洞为新近发现的一处旧石器遗址,2002—2004年间两度发掘,除了人工制品外,另发掘出众多的哺乳动物化石。本文系统研究了其中的食肉类,经鉴定共计9属11种,即Nyctereutescf.N.sinensis、Canis variabilis、Arctonyx collaris r... 安徽芜湖金盆洞为新近发现的一处旧石器遗址,2002—2004年间两度发掘,除了人工制品外,另发掘出众多的哺乳动物化石。本文系统研究了其中的食肉类,经鉴定共计9属11种,即Nyctereutescf.N.sinensis、Canis variabilis、Arctonyx collaris rostratus、?Melessp.、Mustela sibirica、Mustelidae gen.et sp.indet、Ursusthibetanus kokeni、Ursus arctos、Pachycrocuta brevirostris sinensis、Panthera tigris和Pantherasp.。食肉类化石数量不多,但种类颇丰,对于探讨和分析遗址的地质年代具有重要意义。短吻硕鬣狗中国亚种的存在排除了晚更新世的可能,对比表明它与安徽和县龙潭洞动物群最为接近,可能稍晚于后者,应为中更新世中晚期。金盆洞主要由北方类型的动物构成,变异狼是长江以南地区的首次发现,黄鼬在南方同样十分少见,这表明金盆洞当时的气候较现今偏冷。与龙潭洞动物群相比,喜湿润的动物稀少,显然金盆洞的气候偏干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 金盆洞 中更新世 食肉类
下载PDF
EcoRⅡ限制性内切酶和甲基化酶基因克隆、表达和缺失突变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金毅 孟雁 +4 位作者 赵晓娟 沈洁 薛越强 史顺娣 蔡有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 同时克隆 Eco R 限制性内切酶基因 (eco R R)和 Eco R 甲基化酶基因 (eco R M) ,初步探讨该限制 -修饰系统的协同表达机制。方法 采用外切酶 删除法构建单向缺失亚克隆 ,根据亚克隆的酶活性对上述两种基因进行初步定位 ,经核酸... 目的 同时克隆 Eco R 限制性内切酶基因 (eco R R)和 Eco R 甲基化酶基因 (eco R M) ,初步探讨该限制 -修饰系统的协同表达机制。方法 采用外切酶 删除法构建单向缺失亚克隆 ,根据亚克隆的酶活性对上述两种基因进行初步定位 ,经核酸序列测定确定亚克隆的缺失部位 ,再以 S1核酸酶保护分析法测定基因的转录起始点。结果 克隆片段上含完整的 eco R R基因和 eco R M基因 ,eco R R基因有两个转录起始点 ;eco R R基因 3′端 132 bp→ 45 8bp和 eco R M基因 3′端 2 0 2 bp为表达活性所必需 ,一个基因的编码区及旁侧序列的缺失并不影响另一基因的表达 ,仅有 eco R R基因表达的缺失体对 dcm+的宿主有致死作用。结论  eco R M基因的有效表达对系统的维持是至关重要的 ,控制 eco R R基因与 eco 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RⅡ 限制性内切酶 甲基化酶 缺失突变
下载PDF
安徽繁昌人字洞的巨颏虎(Megantereon)化石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金毅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34,共13页
安徽繁昌人字洞的巨颏虎在牙齿形态上与法国StVallier的M.megantereon比较接近,I3粗大犬齿化、上犬齿略薄、前臼齿较大、P4具有前前附尖、前附尖小而前尖粗壮,但与后者相比P3以及P4的原尖较小,略显进步。据此可以推断人字洞动物群稍晚于... 安徽繁昌人字洞的巨颏虎在牙齿形态上与法国StVallier的M.megantereon比较接近,I3粗大犬齿化、上犬齿略薄、前臼齿较大、P4具有前前附尖、前附尖小而前尖粗壮,但与后者相比P3以及P4的原尖较小,略显进步。据此可以推断人字洞动物群稍晚于StVallier。Ficcarelli和Turner等认为巨颏虎只有一个种,世界各地不同地点标本的形态差异只是种内变异。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法国Sen埁ze和StVallier的巨颏虎所显示的形态差异(尤其上下裂齿)已超出种内变异的范畴,极可能代表了不同的支系。就目前的资料而言,全球至少存在着3个不同支系的巨颏虎,分别以M.cultridens、M.megantereon和M.whitei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化石 种内变异 形态差异 St 动物群 Sen 法国 P4 标本
下载PDF
限制性内切酶EcoR的高效表达与纯化
8
作者 刘金毅 赵晓娟 +2 位作者 蔡有余 沈洁 孟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17-420,共4页
EcoR Ⅱ was the first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ever found requiring the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with the least two DNA sites for digestion activity.To study the specific activity, Eco R Ⅱ was purified from hyperexpre... EcoR Ⅱ was the first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ever found requiring the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with the least two DNA sites for digestion activity.To study the specific activity, Eco R Ⅱ was purified from hyperexpression engineering bacteria in which the specific expression products increased to about 20% of total cellular protein.By using chromatography on DEAE cellulose column,phosphocellulose column and FPLC of Resource Q,the enzyme was purified from soluble protein fraction.The inclusion bodies were solved and renatured,and the enzyme was purified from this part of protein with higher specific activity by using FPLC of Resource Q.Detection showed that the enzyme was purified to homogeneity and was free of detectable contamination by other DNase(exo and end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RⅡ 限制性内切酶 基因表达 纯化
下载PDF
周口店田园洞古人类化石点地层学研究及与山顶洞的对比 被引量:20
9
作者 同号文 尚虹 +4 位作者 张双权 刘金毅 陈福友 吴小红 李青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81,共14页
田园洞主体堆积厚度约2.5m,其动物群可分为上、下两个组合:上部组合物种多样性丰富,化石被啮齿类严重啮咬;下部组合化石种类单调,以鹿类和绵羊类为主,但化石丰富,极少有啮齿类咬痕。人类化石发现于下部组合;东洋界动物主要出现在上部组... 田园洞主体堆积厚度约2.5m,其动物群可分为上、下两个组合:上部组合物种多样性丰富,化石被啮齿类严重啮咬;下部组合化石种类单调,以鹿类和绵羊类为主,但化石丰富,极少有啮齿类咬痕。人类化石发现于下部组合;东洋界动物主要出现在上部组合,例如猕猴、猪獾、果子狸和鬣羚等。而马鹿和绵羊只出现于下部组合。沟齿鼯鼠和豪猪在下部组合开始出现,但主要发现于上部组合。梅花鹿是田园洞的优势种,在各个阶段都出现。通过统计比较,发现山顶洞3个地层单元(上室、下室和下窨)中所含化石属种基本一致,代表同一个动物群。尽管田园洞动物群中尚未发现可靠绝灭种类,但却有10种地区绝灭种,它与现生动物群有一定差异;而在堆积物特征及化石组合方面,与周口店山顶洞的更为接近。在田园洞和山顶洞出现的沟齿鼯鼠、猪獾、果子狸及鬣羚等是各自在华北地区的最早记录,可能代表了更新世末期自南而北的动物迁徙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 田园洞 山顶洞 更新世末 周口店
下载PDF
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在兔体内的分布及代谢途径 被引量:57
10
作者 刘鉴峰 刘金剑 +3 位作者 褚丽萍 王德芝 于佳 刘金毅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与肌内注射干扰素α1b(IFNα1b)在兔体内分布及代谢的差异,考察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肺部疾病的优越性。方法将干扰素α1b进行125I标记,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以肌内注射为对照,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给药,不同时间点取血,γ...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与肌内注射干扰素α1b(IFNα1b)在兔体内分布及代谢的差异,考察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肺部疾病的优越性。方法将干扰素α1b进行125I标记,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以肌内注射为对照,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给药,不同时间点取血,γ计数仪测定血药浓度,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和γ计数仪检测肺组织不同部位的药物分布情况和主要代谢脏器肝和肾中的药物含量。结果与肌内注射比较,雾化吸入给药后肺组织中的干扰素含量更高,肺组织内滞留时间长,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8 h,明显延迟,而肾组织中的药物含量始终维持较低浓度。结论与常规肌内注射给药相比,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肺组织药物含量高,药物体内循环时间长,是干扰素治疗肺部疾病更为有效的给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1B 雾化吸入 125I标记
下载PDF
安徽芜湖金盆洞旧石器地点2002年发掘报告 被引量:10
11
作者 金昌柱 董为 +7 位作者 高星 刘武 刘金毅 郑龙亭 韩立刚 谢小成 崔宁 张颖奇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1-291,共11页
2001年春季,在安徽芜湖石镇发现了一处富含脊椎动物化石的称为金盆洞的洞穴堆积。翌年秋季,对金盆洞化石点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化石发掘,发现人工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共伴,收集到10余件人工制品和3千余件哺乳动物化石,... 2001年春季,在安徽芜湖石镇发现了一处富含脊椎动物化石的称为金盆洞的洞穴堆积。翌年秋季,对金盆洞化石点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化石发掘,发现人工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共伴,收集到10余件人工制品和3千余件哺乳动物化石,初步搞清了这一地点的地层、化石种类分布及其时代。经初步研究,金盆洞出土的动物化石可以归入8个目18个科23个属27个种哺乳动物;该动物群与和县龙潭洞的动物群最接近,其次为南京汤山葫芦洞的动物群较接近,其生存时代很可能是中更新世晚期。金盆洞旧石器地点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长江下游石灰岩地区的洞穴和裂隙堆积中具有发现史前人类活动遗迹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石硊镇 金盆洞 中更新世晚期 动物群 石制品
下载PDF
周口店田园洞大中型哺乳动物记述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同号文 刘金毅 张双权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3-223,共11页
田园洞古人类化石地点含不少动物化石 ,其中主要为大中型哺乳动物 ,并以鹿类为主。除一枚残破鬣狗牙齿以外 ,目前在此所发现的材料全可归入现生种。该地点主体堆积的地质时代可能与周口店山顶洞动物群同期。本化石组合中有几个种现在已... 田园洞古人类化石地点含不少动物化石 ,其中主要为大中型哺乳动物 ,并以鹿类为主。除一枚残破鬣狗牙齿以外 ,目前在此所发现的材料全可归入现生种。该地点主体堆积的地质时代可能与周口店山顶洞动物群同期。本化石组合中有几个种现在已经离开本地区 ,如貂、黑熊、香麝、梅花鹿、马鹿、牛及鬣羚等 ,它们可能代表了这些动物在北京地区的最晚记录。但有些动物却是北京地区的首次发现 ,例如猪獾和鬣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口店 田园洞 哺乳动物 化石 古人类 更新世末
下载PDF
繁昌人字洞与硕鬣狗漫谈
13
作者 刘金毅 《化石》 2018年第4期26-32,共7页
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是国家“九五”攀登专项“早期人类起源及环境背景的研究”启动以来,于1998年在安徽省境内发现的一处重要古人类文化遗址。它的发现与发掘距今已有整整20年了。在此重要的周年发现之际,作为遗址发掘和研究的亲历者... 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是国家“九五”攀登专项“早期人类起源及环境背景的研究”启动以来,于1998年在安徽省境内发现的一处重要古人类文化遗址。它的发现与发掘距今已有整整20年了。在此重要的周年发现之际,作为遗址发掘和研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笔者想借此机会聊一聊人字洞以及曾经生活于此的硕鬣狗Pachycrocuta:一个尚未被人熟知的史前王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字洞遗址 古人类文化遗址 遗址发掘 1998年 环境背景 人类起源 “九五” 安徽省
下载PDF
聚乙二醇定点修饰集成干扰素突变体Ⅱ 被引量:5
14
作者 牛晓霞 周敏毅 +3 位作者 刘金毅 孙超 钟茜 吴晓东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20,共4页
目的:用聚乙二醇(PEG)修饰集成干扰素突变体Ⅱ(IFN-Con-m2,IIFNm2),通过纯化获得新型修饰分子并对该分子进行抗胰蛋白酶水解稳定性及初步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将mPEG20000定点偶联到IIFNm2的第86位Cys残基上,修饰后的产物经CM层析后,以... 目的:用聚乙二醇(PEG)修饰集成干扰素突变体Ⅱ(IFN-Con-m2,IIFNm2),通过纯化获得新型修饰分子并对该分子进行抗胰蛋白酶水解稳定性及初步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将mPEG20000定点偶联到IIFNm2的第86位Cys残基上,修饰后的产物经CM层析后,以SDS-PAGE考察其纯度,用WISH-VSV系统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在0.1%胰蛋白酶条件下考察体外抗酶解稳定性;并以SD大鼠进行初步药代动力学研究,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采用3P87软件进行数据拟合,分析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干扰素修饰率约为50%,且绝大多数以单修饰体(mono-PEG-IIFNm2)形式存在;提纯后mono-PEG-IIFNm2的纯度大于98%,比活性约为修饰前IIFNm2的1%。抗胰蛋白酶水解试验表明:30min后,IIFNm2抗病毒活性残留为8%,mono-PEG-IIFNm2为41%。初步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IIFNm的消除半衰期为(1.57±0.34)h,mono-PEG-IIFNm2为(18.0±4.0)h。结论:成功地偶联了PEG和IIFNm2,建立了mono-PEG-IIFNm2的纯化工艺,PEG修饰能增加IIFNm2的体外抗胰蛋白酶水解稳定性,并显著延长体内半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干扰素突变体 定点聚乙二醇修饰 药代动力学 半衰期
下载PDF
集成干扰素突变体Ⅱ的分子构建、表达及提纯 被引量:4
15
作者 牛晓霞 刘金毅 +1 位作者 杨轶 吴晓东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通过定点突变,构建集成干扰素突变体Ⅱ(IFN-Con-m2),以期获得兼具高效作用和可定点聚乙二醇(PEG)修饰的新型药物分子。方法:采用PCR体外定点突变技术,使集成干扰素突变体Ⅰ(IFN-Con-m1)基因的第86位密码子由TAC突变为TGC。将扩增... 目的:通过定点突变,构建集成干扰素突变体Ⅱ(IFN-Con-m2),以期获得兼具高效作用和可定点聚乙二醇(PEG)修饰的新型药物分子。方法:采用PCR体外定点突变技术,使集成干扰素突变体Ⅰ(IFN-Con-m1)基因的第86位密码子由TAC突变为TGC。将扩增片段克隆入pET-23b表达载体,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后,表达的IFN-Con-m2经包涵体变复性、疏水层析、DEAE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等纯化后,用WISH-VSV系统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IFN-Con-m2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以上。纯化后,IFN-Con-m2的纯度大于95%,比活性大于5.0×108IU/mg。结论:构建了IFN-Con-m2的表达载体,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了高活性突变分子IFN-Con-m2,建立了IFN-Con-m2的纯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干扰素突变体 定点突变 构建 表达 纯化
下载PDF
南京汤山早更新世猎豹头骨CT扫描数据的三维重建 被引量:6
16
作者 董为 侯新文 +2 位作者 房迎三 刘金毅 朱奇志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46-1152,共7页
CT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已使得人们可以将标本的CT数据复原成虚拟标本进行无创解剖.本研究使用这一技术重建并无创解剖了产于南京汤山驼子洞的早更新世猎豹头骨化石,测量了颅内模各部分的容量.驼子洞猎豹的额窦呈蜂窝形,脑... CT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已使得人们可以将标本的CT数据复原成虚拟标本进行无创解剖.本研究使用这一技术重建并无创解剖了产于南京汤山驼子洞的早更新世猎豹头骨化石,测量了颅内模各部分的容量.驼子洞猎豹的额窦呈蜂窝形,脑内模显示其额叶较大、颞叶较小,大脑上的沟回比家猫复杂,与家狗相似,但比熊猫、猪、牛和马的简单.化石标本虚拟三维重建与解剖技术可以将古生物学的研究从标本外表延伸到内部,克服疏松脆弱标本修理保存方面的困难,为珍稀标本制作虚拟备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影像 三维重建 猎豹头骨 早更新世 南京汤山
下载PDF
北京猿人的环境与文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钦琦 董为 刘金毅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5-169,共5页
周口店第1地点是北京猿人的产地,他们在那里经历了3次冰川旋回或3个冰川年。北京猿人的文化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它们恰好与3个冰川年完全吻合。晚新生代的几次生物进化事件总是发生在寒冷期的末尾或温暖期的开始。北京猿人石器... 周口店第1地点是北京猿人的产地,他们在那里经历了3次冰川旋回或3个冰川年。北京猿人的文化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它们恰好与3个冰川年完全吻合。晚新生代的几次生物进化事件总是发生在寒冷期的末尾或温暖期的开始。北京猿人石器制作技术水平的两次飞跃也都发生在寒冷期的末尾或温暖期的开始。如果把冰川旋回或冰川年也划分为春、夏、秋、冬的话,那么石器制作技术水平的飞跃和生物进化事件都是发生在冰川年的春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猿人 冰川年 石器制作技术 环境 文化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皮肤局部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战大伟 牛春 +3 位作者 颜克松 李洁 徐晨 刘金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3-165,共3页
本试验旨在考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在皮肤应用的局部药代动力学特性,分别在小型猪完整皮肤、通透性增强皮肤和破损皮肤上进行透皮吸收研究。采用1、3、5及25μg/mL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涂于受试部位,在用药后0、1、2、4h分别取用药部... 本试验旨在考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在皮肤应用的局部药代动力学特性,分别在小型猪完整皮肤、通透性增强皮肤和破损皮肤上进行透皮吸收研究。采用1、3、5及25μg/mL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涂于受试部位,在用药后0、1、2、4h分别取用药部位皮肤组织制成匀浆,检测匀浆中干扰素活性。药物可渗透进入小型猪完整皮肤;在小型猪通透性增强和破损皮肤中,用药4h内,药物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与皮肤组织中药物活性相关,不同剂量组间和不同检测时间组间差异显著(P<0.05)。5μg/mL重组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间隔4h用药可在用药局部起到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1B 喷雾剂 皮肤 药代动力学 小型猪
下载PDF
关于金盆洞遗址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问题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钦琦 金昌柱 +5 位作者 郑龙亭 刘武 董为 刘金毅 孙承凯 吕锦燕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1,共6页
2004年金盆洞遗址被第二次发掘。新的化石材料表明,金盆洞产有8目18科25属31种的化石。金盆洞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的最晚期,相当于MIS6,或欧洲的RISS冰期,或世界上的倒数第二次冰期。这个动物群既展示了森林环境,也展示了灌木丛... 2004年金盆洞遗址被第二次发掘。新的化石材料表明,金盆洞产有8目18科25属31种的化石。金盆洞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的最晚期,相当于MIS6,或欧洲的RISS冰期,或世界上的倒数第二次冰期。这个动物群既展示了森林环境,也展示了灌木丛林和草原环境。长江以南的茂密的丛林阻碍了江南各哺乳动物群之间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盆洞遗址 中更新世 倒数第二次冰期 哺乳动物群
下载PDF
安徽淮南晚新生代鬣狗类化石(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志杰 金昌柱 +2 位作者 刘金毅 郑龙亭 孙承凯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46,共14页
记述了安徽淮南地区晚新生代洞穴、裂隙堆积中发现的鬣狗化行。材料系2003年至2006年间由本文作者之一(金昌柱)等在淮南市八公山区进行地层古生物调查时,于大居山老洞、西裂隙及大顶山裂隙的堆积物中采集到的。与鬣狗伴生的其他哺乳动... 记述了安徽淮南地区晚新生代洞穴、裂隙堆积中发现的鬣狗化行。材料系2003年至2006年间由本文作者之一(金昌柱)等在淮南市八公山区进行地层古生物调查时,于大居山老洞、西裂隙及大顶山裂隙的堆积物中采集到的。与鬣狗伴生的其他哺乳动物属种多样,并具有一定的地质断代意义。大居山老洞有Pliopentalagus huainanensis、Kowalskia sp.、Nan- nocricetus mongolicus等,西裂隙有Sericolagus sp.、Mimomys sp.、Equus sanmeniensis等,大顶山裂隙则有Lepus sp.、Ailuropoda sp.、Homotherium ultima等。所发现的鬣狗化石包括Adcrocuta extmta、Chasmaporthetes lunensis和Crocuta crocuta三种其中Crocuta crocuta至少包括三个个体;其他两种则只有一个个体。淮南的鬣狗种类跨越了晚中新世至晚更新世。Adcrocuta eximia为欧亚大陆晚中新世的特有种,为鬣狗科中朝食骨方向演化的类群;体型和前臼齿主尖与晚中新世较原始的属种(如Hyaenictitherium)相比,都有壮大的趋势。Chasmaporthetes地理分布最广,除欧亚大陆有多处化石记录外,还出现于北美洲的晚上新世至中更新世动物群中。修长的肢骨与尖利的颊齿表明了其擅长奔跑的能力和主动猎食的习性。该属在淮南的出现突出反映了一种相对开阔的古地理环境。Crocuta crocuta在大居山西裂隙与大顶山裂隙中都有发现。斑鬣狗分布于中国多处的中-晚更新世地点,包括台湾的澎湖列岛。在前臼齿的形态上,C.crocuta与Pachycrocuta相似,比A.eximia的宽大,具有更为进步的特征。这说明在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Crocuta极可能完全取代了Pachycrocuta。迄今在安徽Pachycrocuta仅发现于和县与繁昌的洞穴堆积中,由于目前确定高分辨率的洞、裂隙堆积物的地层年代较为困难,安徽的有关动物群足否记录了这个替代事件有待于进一步工作。淮南的鬣狗化石至少涉及了两个不同时期的动物群:一为Adcrocuta eximia所代表的晚中新世动物群,二为Crocuta所代表的晚上新世-更新世动物群。Chasma- porthetes lunensis的出现对于年代的确定并无太大帮助,但具有草原习性的Chasmaporthetes却为动物群的古生态环境分析和重建提供了一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淮南 晚中新世-更新世 鬣狗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