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代性数据对信用风险评估的作用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音露 杨渊 《征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1-37,共7页
替代性数据是传统借贷信息的有益补充,在现代化征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替代性数据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违约预测能力、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结构化替代性数据的作用表现在风险预测能力的提升,而非结构化替代性数据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对客户... 替代性数据是传统借贷信息的有益补充,在现代化征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替代性数据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违约预测能力、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结构化替代性数据的作用表现在风险预测能力的提升,而非结构化替代性数据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对客户的全面评估上。以银行账户结算数据为代表的具有较强预测力的替代性数据是应用中的优先选择。在发挥替代性数据信用价值的同时,有必要强化监管,防范应用过程的各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性数据 结构化数据 非结构化数据 信用风险评估 监管保障
下载PDF
信息时限越长越好吗?——从声誉机制看负面记录的保存期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音露 贺新宇 《征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20,共7页
负面记录的共享形成对交易主体的约束,其核心在于发挥声誉效应,约束道德风险行为。删除负面记录不仅可以帮助交易主体重建声誉,对于保证声誉效应的作用力度、促进交易市场的长远发展也有帮助。过长或过短的负面记录保存期限都会对交易... 负面记录的共享形成对交易主体的约束,其核心在于发挥声誉效应,约束道德风险行为。删除负面记录不仅可以帮助交易主体重建声誉,对于保证声誉效应的作用力度、促进交易市场的长远发展也有帮助。过长或过短的负面记录保存期限都会对交易主体贷后履约的动机产生不利影响,最优保存期限取决于二者的权衡。删除超过一定期限的负面记录,相比于完全信息披露,对信贷市场、在线的电商平台等长期、动态的匹配市场而言,可能是更有效率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负面记录 保存期限 声誉机制 声誉效应 信息披露
下载PDF
“投资者付费”模式能改善评级市场的信息质量吗?——基于中债资信评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阮永锋 徐晓萍 刘音露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65,77,共9页
金融危机爆发后,"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由于其相对独立性和客观性,被赋予提高评级市场公信力的期望。本文利用2008~2016年发债企业主体评级和债券发行数据,考察了我国首家"投资者付费"机构——中债资信的评级,对评... 金融危机爆发后,"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由于其相对独立性和客观性,被赋予提高评级市场公信力的期望。本文利用2008~2016年发债企业主体评级和债券发行数据,考察了我国首家"投资者付费"机构——中债资信的评级,对评级市场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债评级是否覆盖同一受评对象对其他机构评级高低无影响,这与国内外现有文献的研究结论不同。但是,中债评级释放了其他机构评级质量的信号,在中债评级与其他机构评级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投资者会利用中债评级信息对债券定价进行调整,说明"投资者付费"模式有助于改善评级市场的信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付费 发行人付费 信用评级 信息质量
下载PDF
我国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基于《网络安全法》的裁判文书案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贺新宇 刘音露 《征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5-62,共8页
以《网络安全法》为例,实证研究当事人和法院援引《网络安全法》的裁判文书,研究表明:在个人信息主体主张个人信息保护权益时,存在举证责任困难、不同类型个人信息边界认知有误区、“最少必要”原则存在争议等问题。此外,个人信息权利... 以《网络安全法》为例,实证研究当事人和法院援引《网络安全法》的裁判文书,研究表明:在个人信息主体主张个人信息保护权益时,存在举证责任困难、不同类型个人信息边界认知有误区、“最少必要”原则存在争议等问题。此外,个人信息权利主体呈现多样性,这涉及如何平衡多方主体利益的问题,典型情形为平台企业责任界定、反不正当竞争、个人信息产权配置等。为此,可以通过出台指导性案例或司法解释等方式提供指导指引,积极发挥公益诉讼制度的作用,并逐步构建法律保护、市场保护、监管保护等多元个人信息保护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法律保护 《网络安全法》
下载PDF
金融科技、银行风险与市场挤出效应 被引量:265
5
作者 金洪飞 李弘基 刘音露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65,共14页
近年来,金融科技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人们普遍关注金融科技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商业银行赋能,又会给市场格局带来哪些变化。文章使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构建了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运用程度指标,并利用2010-2018年261家国内银行... 近年来,金融科技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人们普遍关注金融科技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商业银行赋能,又会给市场格局带来哪些变化。文章使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构建了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运用程度指标,并利用2010-2018年261家国内银行数据,考察了金融科技的运用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运用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改善了其风险承受能力,但这种作用对中小银行来说较弱,而且大银行运用金融科技的行为刺激了中小银行风险水平的上升。为了探寻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文章分析了2011-2017年国内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数据,发现金融科技的运用降低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缩小了大银行与中小银行在获取软信息方面的能力差距,从而增加了大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在此过程中,大银行因其资金成本上的优势,抢占了中小银行的一些优质低风险客户,对中小银行产生了挤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银行风险 小微企业贷款 挤出效应
原文传递
市场竞争降低评级质量了吗——基于新进入评级机构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徐晓萍 阮永锋 刘音露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6-111,共16页
信用评级制度是实现债券市场长足发展、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基础设施。基于鹏元资信进入企业债市场这一事件,本文利用2005—2011年企业债市场数据,研究了市场竞争对评级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竞争会导致评级虚高,并弱化信用... 信用评级制度是实现债券市场长足发展、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基础设施。基于鹏元资信进入企业债市场这一事件,本文利用2005—2011年企业债市场数据,研究了市场竞争对评级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竞争会导致评级虚高,并弱化信用评级降低信用利差的作用,即市场竞争降低了评级质量。基于利益动机与声誉动机的视角,本文研究发现,不同评级机构会对市场竞争做出异质性反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短期内投资者无法完全识别不同评级机构做出的异质性反应。本文的研究对于抑制评级市场竞争导致的负面效应,强化信用评级的风险揭示功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级 评级市场竞争 评级质量 利益动机 声誉动机
原文传递
征信活动、信息技术进步与信贷表现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音露 张平 徐晓萍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5-54,共10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征信活动发挥缓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进而纾解企业融资难的作用面临新境遇。本文基于全球119个国家2004-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FGLS方法,实证研究了征信活动和信息技术进步对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风险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征信活动发挥缓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进而纾解企业融资难的作用面临新境遇。本文基于全球119个国家2004-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FGLS方法,实证研究了征信活动和信息技术进步对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征信活动促进银行信贷规模增长,且有助于降低信贷风险;相较于公共征信机构,私营征信机构促进信贷表现的作用更强。进一步地,信息技术进步有助于优化信贷表现,能够直接或通过促进私营征信机构对信贷表现的正向影响间接发挥作用。因此,在征信系统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私营征信机构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在防范金融风险前提下,纾解企业融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征信机构 私营征信机构 信息技术进步 信贷表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