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肺腺癌100例临床X线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顾岗 童石铭 黄世章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5年第3期119-121,T018,共4页
肺腺癌是原发性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之一,其发病率一般认为是肺癌的第二位,因其多以周围型形式出现,首次诊断时误诊率较高,为加深对此病的认识,本文收集我院从1963-1983年经病理证实,并有X线胸片可查的原发性肺腺癌(不包括腺癌... 肺腺癌是原发性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之一,其发病率一般认为是肺癌的第二位,因其多以周围型形式出现,首次诊断时误诊率较高,为加深对此病的认识,本文收集我院从1963-1983年经病理证实,并有X线胸片可查的原发性肺腺癌(不包括腺癌的混合癌及细支气管肺泡癌)100例一其中经手术病理产68例,支气管镜活检证实24例,痰检证实5例,尸检2例,皮下转移结节活检证实1例,着重分析其临床X线表现,探讨其规律,以期提高平片对此病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腺癌 病理 X线诊断 病程
下载PDF
围产期心肌病2例报告
2
作者 刘顾岗 罗帝林 黄春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5期470-470,共1页
关键词 X线诊断 X线片 围产期 心肌病
下载PDF
50例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临床及X线表现
3
作者 刘顾岗 童石铭 钟增辉 《医师进修杂志》 1990年第7期36-37,共2页
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是异型组织细胞增生与广泛浸润而引起的一种少见的全身性疾病。网状内皮系统器官(肝、脾、骨髓、淋巴结)是受累最严重的器官,其他组织器官均可受累,因而其临床X线表现是多样而复杂的,易与其他一些疾病混淆,常... 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是异型组织细胞增生与广泛浸润而引起的一种少见的全身性疾病。网状内皮系统器官(肝、脾、骨髓、淋巴结)是受累最严重的器官,其他组织器官均可受累,因而其临床X线表现是多样而复杂的,易与其他一些疾病混淆,常造成误诊。本文收集1963~1986年在我们医院住院确诊为恶组,且有X线照片者共50例(其中尸检7例、活检3例、骨髓涂片确诊40例)。现将其临床及X线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病 X线 胸片
下载PDF
无水酒精瘤内注射结合灌注化疗治疗周围型肺癌初步探讨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云华 刘顾岗 +2 位作者 黄世章 徐斐 杨树仁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66-369,共4页
应用无水酒精瘤内注射(PAI)并结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1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其中1例单纯PAI治疗后手术切除,对其标本进行了详细的病理组织学研究。余11例均应用PAI结合BAI治疗,治疗有效率100%,... 应用无水酒精瘤内注射(PAI)并结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1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其中1例单纯PAI治疗后手术切除,对其标本进行了详细的病理组织学研究。余11例均应用PAI结合BAI治疗,治疗有效率100%,显效率81.8%。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周围型肺癌,应用PAI治疗安全有效,但单独应用尚有一定限度,而PAI同时结合BAI治疗既能治疗原发灶,又能控制转移灶,且对大病灶肺癌也能取得较好疗效,从而克服了单纯PAI的限度,是一种较好的综合性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肿瘤内注射 灌注 肺肿瘤 药物疗法 治疗
下载PDF
翼腭窝正常解剖和病变的CT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肖恩华 李德泰 +1 位作者 沈树斌 刘顾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5-147,共3页
本文通过43例正常翼腭窝、41例病变翼腭窝的CT扫描资料,并与离体标本及手术所见对照。对翼腭窝的正常CT解剖形态、解剖变异及病变的CT诊断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各类病变侵入翼腭窝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冀腭窝 解剖 病变 CT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腺瘤和结节性增生的CT诊断(附35例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东益 刘顾岗 +1 位作者 李鹏 罗建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45-348,共4页
本文报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和结节性增生35例,共发现42个结节,讨论了CT检查方法、CT表现、鉴别诊断、误诊原因。提出了各类腺瘤及结节性增生的CT特征和腺瘤与结节性增生的鉴别诊断要点。认为CT扫描可以从病... 本文报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和结节性增生35例,共发现42个结节,讨论了CT检查方法、CT表现、鉴别诊断、误诊原因。提出了各类腺瘤及结节性增生的CT特征和腺瘤与结节性增生的鉴别诊断要点。认为CT扫描可以从病灶的密度、强化程度、大小、有无包膜和对侧腺体有无萎缩或增大等征象来鉴别腺瘤和结节性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皮质肿瘤 结节性增生 CT
下载PDF
罕少见纵隔肿瘤(附52例临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云华 刘顾岗 +1 位作者 李德泰 沈树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罕少见纵隔肿瘤的范畴及影像学诊断。材料与方法:分析罕少见纵隔肿瘤52例,其中47例摄有正侧位胸片,20例进行了CT检查。结果:作者提出罕少见纵隔肿瘤范畴包括三方面:①肿瘤本身罕少见;②位于不常见部位的常见纵... 目的:探讨罕少见纵隔肿瘤的范畴及影像学诊断。材料与方法:分析罕少见纵隔肿瘤52例,其中47例摄有正侧位胸片,20例进行了CT检查。结果:作者提出罕少见纵隔肿瘤范畴包括三方面:①肿瘤本身罕少见;②位于不常见部位的常见纵隔肿瘤;③伴罕少见影像学表现的常见纵隔肿瘤。某些罕少见纵隔肿瘤在发病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密度及伴发改变方面具有一定特征。另外,本文病例术前未能正确诊断者高达78.8%,其中59.6%的病例X线及CT诊断与病理结果不符,作者对罕少见纵隔肿瘤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论:提高医师对罕少见纵隔肿瘤及其范畴的认识,多种检查结果(胸部平片、CT或MRI结果并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对提高该组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CT 诊断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双螺旋CT门脉血管成像理想扫描参数和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罗建光 杨东益 +3 位作者 李德泰 刘顾岗 杨立萍 王哲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 探讨双螺旋CT门脉血管成像 (DSCTP)理想扫描层厚、螺距、三维成像技术。资料与方法 采用Elscint双螺旋CT机扫描 ,94例患者 ,分为 3组 :A组 :螺距 1,层厚 2 .5mm ;B组 :螺距 1.5 ,层厚 2 .5mm ;C组 :螺距 1,层厚 5mm。以最大强度... 目的 探讨双螺旋CT门脉血管成像 (DSCTP)理想扫描层厚、螺距、三维成像技术。资料与方法 采用Elscint双螺旋CT机扫描 ,94例患者 ,分为 3组 :A组 :螺距 1,层厚 2 .5mm ;B组 :螺距 1.5 ,层厚 2 .5mm ;C组 :螺距 1,层厚 5mm。以最大强度投影法 (MIP)、表面阴影显示法 (SSD)重建门静脉三维影像。比较不同层厚和螺距组合、不同成像技术对门脉显示的差别。比较各组横断面图像噪声大小及对DSCTP的影响。结果  (1)DSCTP图像质量 ,A、B组的效果均佳 ,优于C组。 (2 )MIP较SSD显示的血管丰富 ,小分支显示优于SSD。 (3)B组噪声最大 ,但对DSCTP无明显影响。结论 DSCTP最佳扫描层厚为 2 .5mm、螺距为 1.5 ,MIP为理想三维成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参数 描扫成像技术 CT 双螺旋CT 门脉血管成像 临床应用 方法研究
下载PDF
肝脏疾病对双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罗建光 杨东益 +3 位作者 刘顾岗 杨树仁 李德泰 沈树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7-279,共3页
目的:评价肝脏疾病因素对双螺旋CT门脉血管成像(DSCTP)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97例患者进行了DSCTP成像,其中肝脏CT扫描正常或相对轻度异常者62例(甲组),肝脏病变较严重者35例(乙组)。螺距(pitch... 目的:评价肝脏疾病因素对双螺旋CT门脉血管成像(DSCTP)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97例患者进行了DSCTP成像,其中肝脏CT扫描正常或相对轻度异常者62例(甲组),肝脏病变较严重者35例(乙组)。螺距(pitch)为1~1.5,层厚为2.5~5mm。采用MIP法重建DSCTP影像。比较甲乙两组DSCTP影像质量。结果:在DSCTP图像质量方面,甲组优于乙组,即肝硬化、门脉高压、巨块型肝癌或弥漫型肝癌、门脉栓塞等,门脉成像质量差。结论:肝脏疾患可影响门脉强化或使门脉管径变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血管造影 双螺旋CT CT DSCTP 肝疾病
下载PDF
主动脉弓离断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东益 罗建光 +3 位作者 李德泰 刘顾岗 喻风雷 汤文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63-766,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主动脉弓离断 (IAA)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材料与方法 对 10例确诊为 IAA的各种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胸片诊断仅有某些提示意义。升主动脉造影可以明确诊断并分型 ,但为有创性检查 ,有时需... 目的 比较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主动脉弓离断 (IAA)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材料与方法 对 10例确诊为 IAA的各种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胸片诊断仅有某些提示意义。升主动脉造影可以明确诊断并分型 ,但为有创性检查 ,有时需多次插管 ,多部位造影才能充分显示病变。超声显示心内畸形好 ,但显示主动脉弓降部畸形欠佳。螺旋 CT血管成像 (SCTA)能立体地显示主动脉弓降部畸形 ,但不能显示心内畸形。电子束 CT(EBCT)优于螺旋 CT,但尚未普及。MRI亦能显示主动脉弓降部畸形。结论 SCTA、EBCT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弓离断 影像学诊断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增生和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附19例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东益 罗建光 +1 位作者 刘顾岗 李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85-287,共3页
本文报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质增生6例及嗜铬细胞瘤13例共19例。分析了CT表现、鉴别诊断。着重讨论了肾上腺髓质增生的CT表现及CT分型、误诊原因。认为CT扫描可以鉴别肾上腺髓质增生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增生 嗜铬细胞瘤 CT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主动脉弓离断的血流动力学分析及临床和放射学表现(附10例报告)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东益 罗建光 +2 位作者 刘顾岗 李德泰 喻风雷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 :探讨主动脉弓离断 (IA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0例已确诊为IAA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参考文献复习。结果 :IAA病人能否存活及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均与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 ,而血... 目的 :探讨主动脉弓离断 (IA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0例已确诊为IAA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参考文献复习。结果 :IAA病人能否存活及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均与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 ,而血流动力学改变 ,又与其畸形组合、畸形严重程度有关。结论 :IAA的畸形组合不同 ,其血流动力学亦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弓离断 血流动力学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放射学
下载PDF
肺泡蛋白沉积症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云华 刘顾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35-737,共3页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诊断。材料与方法:搜集肺泡蛋白沉积症4例,其中3例由支纤镜检及肺泡灌洗术证实,1例尸检证实。均摄有胸部正侧位片,其中1例进行了CT检查。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尸检病理所见,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诊断。材料与方法:搜集肺泡蛋白沉积症4例,其中3例由支纤镜检及肺泡灌洗术证实,1例尸检证实。均摄有胸部正侧位片,其中1例进行了CT检查。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尸检病理所见,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病理基础。结果:该病依病程长短可分别具有下列不同的影像学表现:①弥散分布的非肿瘤性腺泡结节,为较早期表现;②弥漫性斑片状阴影与磨玻璃影,CT扫描病灶常呈地图样分布;③蝶翼征,见于病程较长者;④支气管气相;⑤实变阴影或磨玻璃影衬以网状影。结论:仔细辨认X线与CT征象,明确肺部病变属腺泡型,再结合病灶形态与分布,胸内胸外有无其他改变,影像学动态对比观察及临床病史综合分析,可不依赖支纤镜或肺活检而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X线 CT 诊断
下载PDF
24小时内缺血性脑梗塞的CT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肖恩华 刘顾岗 +2 位作者 杨树仁 李德泰 沈树斌 《放射学实践》 1999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病程在24小时内的缺血性脑梗塞患者的CT片,对其早期CT征象进行评价,以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50例24小时内脑梗塞(病变组)及100例正常人(正常组)的CT表现,...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病程在24小时内的缺血性脑梗塞患者的CT片,对其早期CT征象进行评价,以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50例24小时内脑梗塞(病变组)及100例正常人(正常组)的CT表现,评价致密动脉征、豆状核征、脑岛带征、占位征、低密度灶、皮质征等CT表现。结果:正常组:致密动脉征占11%,豆状核征占5%,脑岛带征占1%,其它征象均为阴性;病变组:致密动脉征占20.8%,豆状核征占23.6%,脑岛带征占8.8%,低密度灶占56.8%,占位征占11.6%,皮质征占14.8%(与正常组相比P均<0.05)。其可用度依次为0.29、0.38、0.62、0.42、0.43。首次CT报告漏诊48例占19.2%。强化早期CT征象回顾性分析,阳性率由64.8%提高到84%(P<0.05)。结论:结合临床,豆状核征、脑岛带征、低密度灶,皮质征是诊断缺血性脑梗塞的早期可靠征象,而致密动脉征、占位征不能单独作为其诊断依据。强化这些征象,可望提高缺血性脑梗塞的早期发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CT 诊断
下载PDF
外伤性小脑幕裂孔下疝的CT表现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茂洪 罗帝林 +3 位作者 刘顾岗 刘立良 侯瑜 赵志清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6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认识外伤性小脑幕裂孔下疝的CT征象,并探讨其对判定第四脑室继发性缩窄的意义。方法临床上出现双侧瞳孔散大的10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均经CT扫描,对所有病例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均有第四脑室改变。第四脑室变化按缩... 目的认识外伤性小脑幕裂孔下疝的CT征象,并探讨其对判定第四脑室继发性缩窄的意义。方法临床上出现双侧瞳孔散大的10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均经CT扫描,对所有病例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均有第四脑室改变。第四脑室变化按缩窄程度分为闭塞、重度狭窄、轻度狭窄3组,其中,第四脑室闭塞型62例,重度狭窄型28例,轻度狭窄型13例。第四脑室伴有变形移位共36例,68例中脑和脑桥有明显变形、移位或伴有旋转,脑干界面消失35例。脑桥小脑角池双侧闭塞87例、一侧扩大16例。结论第四脑室闭塞或狭窄是CT诊断小脑幕裂孔下疝的可靠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脑疝 小脑幕裂孔 第四脑室 CT
下载PDF
79例胸腺瘤临床X线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云华 刘顾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5,T001,共4页
作者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胸腺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进一步评价了各种X 线检查方法(包括CT 扫描)对胸腺瘤的诊断价值;并结合临床表现,探讨了胸腺瘤的诊断及良、恶性胸腺瘤的临床X 线鉴别诊断。同时,结合本组病例,对胸腺瘤的转移和复发... 作者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胸腺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进一步评价了各种X 线检查方法(包括CT 扫描)对胸腺瘤的诊断价值;并结合临床表现,探讨了胸腺瘤的诊断及良、恶性胸腺瘤的临床X 线鉴别诊断。同时,结合本组病例,对胸腺瘤的转移和复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诊断 胸腺肿瘤
下载PDF
勒—雪氏病56例临床X线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来宾 徐德永 +9 位作者 徐爱德 庞秀英 魏书珍 童石铭 刘顾岗 李顺平 张选钊 陈兆平 庄惠民 魏丛龄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1-83,118,共3页
勒—雪氏病在组织细胞病X中发病最早、最多,且病情最严重预后较差,大多在一年内死亡。由于其×线表现较特殊,在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关键词 勒-雪氏病 X线分析 骨科
下载PDF
右室异常肌束的心血管造影诊断(附21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东益 罗建光 +1 位作者 刘顾岗 杨树仁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右室异常肌束的心血管造影征象,并讨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至1994年经手术证实的有完整造影资料的21个病例的右心室造影征象。结果:右室异常肌束行右心室造影显示基本造影征象为:横... 目的:探讨右室异常肌束的心血管造影征象,并讨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至1994年经手术证实的有完整造影资料的21个病例的右心室造影征象。结果:右室异常肌束行右心室造影显示基本造影征象为:横跨右心室腔的充盈缺损、狭窄口、喷射征、漏斗部弧形膨出或囊袋状突出等。结论:右心室造影对右室异常肌束的诊断及评估肌束的位置、走向和粗细均很有价值,提出了与法乐氏四联症的鉴别诊断要点,认为根据造影表现两者容易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畸形 异常肌束 心血管造影
下载PDF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及CT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永革 刘顾岗 +3 位作者 魏建功 黄春元 王建华 罗帝林 《吉林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589-590,共2页
目的:提高对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病人的临床症状和CT特征的认识及探讨其最佳CT复查的时间。方法:分析总结46例病人外伤后的各种临床症状和迟发性脑内血肿出现的特点以及第一次复查CT检查的时间。结果:46例病人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持... 目的:提高对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病人的临床症状和CT特征的认识及探讨其最佳CT复查的时间。方法:分析总结46例病人外伤后的各种临床症状和迟发性脑内血肿出现的特点以及第一次复查CT检查的时间。结果:46例病人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持续加重,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大部分出现在脑白质或白质与灰质交界处,以颞叶及额、颞叶交界最多,占52%,额叶次之,占39%,均出现在外伤24h之后,以36h左右最多。结论:可疑有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病人最佳CT复查时间为外伤后36h左右。对首次CT扫描未发现脑内血肿的病人,若临床症状持续或逐渐加重,应在外伤后36h左右甚至更早地复查CT,可避免漏诊并及早作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 血肿 临床症状 计算机断层 复查
下载PDF
经皮穿刺乙醇注入疗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云华 刘顾岗 黄世章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2年第1期2-7,共6页
无水乙醇具有使细胞质脱水、凝固的特性。利用它的这一特性,将其应用于肝、肾囊肿的根治和恶性肿瘤的间质内注射治疗,即经皮穿刺乙醇注入疗法(PAI)。本文介绍了这一疗法的可行性、治疗原理、方法、并发症、临床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经皮穿刺 乙醇 注入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