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触可塑性在运动抗抑郁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韩雨梅 张子威 +2 位作者 包春辉 梁家任 田俊生 《晋中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6-82,共7页
突触可塑性是神经元的一个基本特性,指神经元连接强度的活动依赖性变化涉及学习和记忆、神经发生和发育等生理进程,受运动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多项研究表明,突触可塑性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突触可塑性受到多种信号通... 突触可塑性是神经元的一个基本特性,指神经元连接强度的活动依赖性变化涉及学习和记忆、神经发生和发育等生理进程,受运动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多项研究表明,突触可塑性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突触可塑性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的调节,许多关键通路的异常活动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包括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降低和压力引起的谷氨酸水平异常等.运动作为一种抑郁症的辅助治疗方法,已被证明与突触可塑性的变化有关.新近发现,乳酸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参与脑能量代谢并可以提高突触可塑性,使神经发生在改善认知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乳酸可能成为运动调节突触可塑性进而改善抑郁症的潜在靶分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乳酸 突触可塑性 抑郁症
下载PDF
灸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慢性内脏痛镇痛效应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4
2
作者 包春辉 黄任佳 +7 位作者 王硕硕 周志刚 胡智海 赵继梦 王思瑶 谭琳蓥 刘世敏 吴焕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431-2435,共5页
背景:慢性内脏痛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近年研究表明,灸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慢性内脏痛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的:全面了解灸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慢性内脏痛镇痛效应的临床疗效,... 背景:慢性内脏痛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近年研究表明,灸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慢性内脏痛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的:全面了解灸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慢性内脏痛镇痛效应的临床疗效,并对今后灸法镇痛在此领域的应用与研究发展趋势进行思考和展望,以期为今后灸法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灸法,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内脏痛,腹痛"为中文检索词,以"moxibustion,irritable bowel syndrome,visceral pain,abdominal pain"为英文检索词,应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Pub Med数据库检索1990年1月至2014年10月的临床研究文献,并进行筛选、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灸法对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和便秘型患者慢性腹痛症状均有较好的镇痛效应。灸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慢性内脏痛的镇痛效应的可能是通过调节其内脏高敏感、胃肠动力障碍、脑-肠轴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免疫功能紊乱和肠道低度炎症、精神心理异常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等产生。今后还需要更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同时借助现代科学定量评定内脏痛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进一步验证灸法镇痛的临床疗效并深入探讨其作用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痛 灸法 镇痛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内脏痛 慢性痛 效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的脑肠互动及针灸干预 被引量:21
3
作者 包春辉 窦传字 +2 位作者 徐斌 刘慧荣 吴焕淦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300-2307,共8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脑肠互动在IBD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研究表明,IBD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下丘脑-自主神...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脑肠互动在IBD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研究表明,IBD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轴(HANS轴)与肠道应答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调,并且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业已证实,针灸是治疗IBD的有效手段,通过对脑肠互动功能的整体调节可能是针灸治疗IBD的关键效应机制.因此,本文旨在阐释IBD脑肠互动机制以及中医理论对脑肠互动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针灸的干预机制作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脑肠互动 针灸
下载PDF
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及针灸治疗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12
4
作者 包春辉 施茵 +4 位作者 马晓芃 李赣 刘慧荣 吴璐一 吴焕淦 《上海针灸杂志》 2010年第11期681-686,共6页
本文从遗传、环境、免疫、精神因素等方面简述了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同时,介绍了针刺、艾灸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以及实验研究概况,总结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针灸治疗克罗恩病的思路与方法提出一些设想。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灸法 针刺 克罗恩病 综述
下载PDF
隔舌形状对离心泵内部流体噪声的影响
5
作者 曾耀宗 张曼斐 +1 位作者 张宏 包春辉 《水泵技术》 2023年第6期22-26,共5页
为降低双吸圆形蜗壳离心泵内部的流体噪声,对三种影响泵性能较大的隔舌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对离心泵吸入室、叶轮、圆形蜗壳进行网格划分,借助于FLUENT软件进行数值计算。进口设为均匀来流边界条件,出口为自由... 为降低双吸圆形蜗壳离心泵内部的流体噪声,对三种影响泵性能较大的隔舌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对离心泵吸入室、叶轮、圆形蜗壳进行网格划分,借助于FLUENT软件进行数值计算。进口设为均匀来流边界条件,出口为自由出流边界条件,采用k-ε湍流模型。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U形隔舌离心泵扬程和效率的计算值较椭圆形隔舌和矩形隔舌离心泵的计算值高;采用U形隔舌的圆形蜗壳离心泵隔舌区的压力脉动幅值明显小于采用椭圆形隔舌和矩形隔舌的离心泵,且U形隔舌离心泵内部流场流动状态较好,隔舌区压力脉动小,流体噪声低,更利于流体流动。与椭圆形隔舌、矩形隔舌相比,采用U形隔舌时蜗壳内部流场更为合理、稳定。U形隔舌能够明显改善圆形蜗壳内部流体流动状况,为圆形蜗壳隔舌的建模提供参考,也可改善圆形蜗壳内的流体噪声,对流体机械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圆形蜗壳 隔舌形状 流体噪声 压力脉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QT间期离散度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近期预后判定
6
作者 包春辉 庄文侠 +3 位作者 苗秀兰 柴晶艳 佟英娟 杨冬华 《吉林医学》 CAS 2001年第2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时,QT间期离散度对其预后判定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近期预后,对比分析死亡组和存活组二组的QT间期离散度(QTd)。结果:死亡组较存活组的QT间期离散度明显延长。结论...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时,QT间期离散度对其预后判定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近期预后,对比分析死亡组和存活组二组的QT间期离散度(QTd)。结果:死亡组较存活组的QT间期离散度明显延长。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后QT离散度的增大是预测短期死亡率较有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QT间期离散度 近期预后 心电图
下载PDF
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包春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5期22-22,共1页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对122例行冠状动脉CT,观察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狭窄程度。同时进行血脂水平测定。结果:两组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对122例行冠状动脉CT,观察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狭窄程度。同时进行血脂水平测定。结果:两组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结论:血脂代谢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对血脂异常进行的积极干预,对冠状动脉硬化致心肌缺血发作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异常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艾灸疗法:在调节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与黏膜免疫中的展望 被引量:19
8
作者 赵继梦 黄艳 +8 位作者 窦传字 王硕硕 王晓梅 李垠和 包春辉 周次利 翁志军 陆嫄 吴焕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9-293,共5页
背景:肠道菌群在宿主肠道内寄生,与肠黏膜免疫屏障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机体内肠道内环境稳态的调解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从肠道菌群失调和黏膜免疫激活角度,探讨肠道菌群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环节中的作用及其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作... 背景:肠道菌群在宿主肠道内寄生,与肠黏膜免疫屏障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机体内肠道内环境稳态的调解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从肠道菌群失调和黏膜免疫激活角度,探讨肠道菌群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环节中的作用及其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肠道黏膜免疫,艾灸"为中文检索词,以"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ntestinal flora,intestinal immune,moxibustion"为英文检索词,应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维普和Pub Med数据库检索2001年10月至2014年10月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筛选、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7篇符合标准文献,其中中文文献15篇,英文文献22篇。文章阐述了肠道菌群失调和肠黏膜免疫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失调可影响机体对直肠扩张刺激的感觉阈值、内脏敏感性等。艾灸可从多环节、多靶点调节机体生理平衡,在改善肠易激综合征各项症状,尤其是内脏高敏感性腹痛方面凸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 肠道黏膜免疫 艾灸疗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从表观遗传修饰角度探讨艾灸对炎症性肠病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艳 窦传字 +7 位作者 黄任佳 吴璐一 王硕硕 翁志军 冯辉 包春辉 刘慧荣 吴焕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4-299,共6页
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表观遗传修饰成为研究热点,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调控机制部分被揭示,而艾灸能明显改善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减轻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目前其机制尚未阐明。目的:探讨对可能影响炎症性肠病发病的表... 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表观遗传修饰成为研究热点,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调控机制部分被揭示,而艾灸能明显改善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减轻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目前其机制尚未阐明。目的:探讨对可能影响炎症性肠病发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综述艾灸调节对炎症性肠病的效应机制,探讨表观遗传修饰在艾灸对炎症性肠病中的调节作用。方法:电子检索Pub Med数据库、中国知网和维普网,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限1999年1月至2014年12月,检索关键词"epigenetic;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crohn’s disease;ulcerative colitis;DNA methylation;histone modification;mi RNA;艾灸;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果与结论:详细阐述了表观遗传修饰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的相关性,从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R NA等方面对炎症性肠病的相关作用靶点及调控机制。艾灸对炎症性肠病的效应机制主要与调节机体免疫相关,而其抗炎的作用机制可能受表观遗传修饰的调节,参与抑炎细胞因子和促炎细胞因子的调控,使机体从慢性炎症状态向免疫保护与耐受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表观遗传修饰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微小RNA 艾灸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腹泻型和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针灸使用规律 被引量:22
10
作者 郑桂芝 李晗 +8 位作者 周次利 包春辉 张方 王晓梅 马喆 窦传字 马晓芃 李璟 吴焕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684-688,693,共6页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临床针灸治疗腹泻型(D-IBS)和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C-IBS)的经脉、腧穴选择特点和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2000—2016年针灸治疗D-IBS和C-IBS的临床研究报道,提取...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临床针灸治疗腹泻型(D-IBS)和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C-IBS)的经脉、腧穴选择特点和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2000—2016年针灸治疗D-IBS和C-IBS的临床研究报道,提取其所使用的针灸方式、经脉和腧穴。运用描述性分析、关联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其内在联系与规律规律,同时观察针灸治疗D-IBS和C-IBS的经脉、腧穴各自的规律和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针灸治疗D-IBS文献56篇、针灸治疗C-IBS文献6篇,D-IBS的治疗主要用针刺,临床以胃经和任脉的腧穴为主,如天枢、足三里、中脘,关联性分析发现胃经—任脉—脾经的为最常见的经脉组合,腧穴以足三里—天枢—太冲为主要关联群。聚类分析经脉主要分成2个核心聚类群,2个核心群组,腧穴则可以分成5个聚类群,5个核心群组。而C-IBS的研究则主要以悬灸为主,胃经、膀胱经的腧穴应用最多,如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关联性分析发现经脉组合与D-IBS相同,也是胃经—任脉—脾经组合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而腧穴则是以足三里—天枢的配伍最为常见。聚类分析则发现经脉、腧穴均可以分成2个核心聚类群,2个核心群组。结论:通过分析针灸治疗D-IBS和C-IBS的临床研究,认为虽然两者在针灸方法的使用上略微存在差异,D-IBS针灸并用,C-IBS以灸为主。但是在经脉和腧穴选择上却存在高度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 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 腧穴 数据挖掘
下载PDF
隔药灸结合针刺对克罗恩病患者肠黏膜TNF-α、TNFR1、TNFR2表达及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7
11
作者 施茵 包春辉 +4 位作者 吴焕淦 陈巍峰 秦秀娣 张榕 吴璐一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观察隔药灸结合针刺对克罗恩病患者肠黏膜TNFα-、TNFR1、TNFR2含量以及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克罗恩病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符合轻、中度克罗恩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隔... 目的观察隔药灸结合针刺对克罗恩病患者肠黏膜TNFα-、TNFR1、TNFR2含量以及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克罗恩病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符合轻、中度克罗恩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隔药灸结合针刺治疗,12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共治疗6个疗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美沙拉嗪口服,连续服用12周。采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肠黏膜TNFα-、TNFR1、TNFR2含量及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63.3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肠黏膜TNFα-、TNFR1、TNFR2含量和肠上皮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肠黏膜TNFα-、TNFR1含量及肠上皮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结合针刺可能是通过降低克罗恩病肠黏膜异常增高的TNFα-、TNFR1、TN-FR2,从而抑制肠上皮细胞的异常凋亡,达到保护肠上皮屏障损伤和减轻肠道炎症反应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针灸疗法 隔药灸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灸法研究现状与战略思考 被引量:40
12
作者 吴焕淦 马晓芃 +2 位作者 周次利 包春辉 窦传字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845-851,共7页
近年来,灸法理论与技术不断创新,灸法研究在灸材、施灸方法、灸量、艾灸理化特性与安全性、效应规律与机制研究、文献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结合973计划灸法项目的研究成果,就灸法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对灸法的发展... 近年来,灸法理论与技术不断创新,灸法研究在灸材、施灸方法、灸量、艾灸理化特性与安全性、效应规律与机制研究、文献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结合973计划灸法项目的研究成果,就灸法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对灸法的发展进行战略思考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研究现状 发展战略
下载PDF
肠道菌群参与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静之 包春辉 +4 位作者 施征 翁志军 王晓梅 吴璐一 吴焕淦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33期4505-4513,共9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 B 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道菌群已被证实对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激活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变化可能诱发或加重IBD,而调节肠道菌群对治疗IBD具有一定的...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 B 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道菌群已被证实对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激活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变化可能诱发或加重IBD,而调节肠道菌群对治疗IBD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就目前肠道菌群与IBD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炎症性肠病 微生态制剂 肠道菌群移植
下载PDF
如何提高艾条悬起灸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敏 李晗 +7 位作者 吴焕淦 张建斌 黄艳 包春辉 东红升 吴人照 陈普生 李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2539-2542,2546,共5页
随着艾条悬起灸在临床上的逐渐推广,其基本作用机制得到初步的证明。如何提高灸法的临床疗效成为如今灸法研究的重中之重。不同于古代的直接灸和间接灸,艾条悬起灸是近代产物。临床上艾条悬起灸主要分成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3种方式... 随着艾条悬起灸在临床上的逐渐推广,其基本作用机制得到初步的证明。如何提高灸法的临床疗效成为如今灸法研究的重中之重。不同于古代的直接灸和间接灸,艾条悬起灸是近代产物。临床上艾条悬起灸主要分成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3种方式。文章通过分析艾条悬起灸的源流,分别回顾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的起源和发展,阐述此3种方式内在的联系和早期的临床适应证特点,还原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以利于临床医家科学规范使用此3种方式。同时参考当下关于艾条悬起灸施灸特点的现代科学研究,主要从单次施灸时间、施灸间隔、施灸疗程等角度分析。客观解读艾条悬起灸的使用方式,以指导现代临床实践,提高艾条悬起灸的临床疗效,促进艾条悬起灸的学术推广,推动艾条悬起灸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条悬起灸 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施灸方式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基于MicroRNA研究针灸调节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7
15
作者 窦传字 张淑静 +7 位作者 王毅 吴璐一 包春辉 赵继梦 丰晓溟 胡智海 周次利 吴焕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3期489-492,共4页
综述近年来MicroRNA及相关靶基因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的研究现状。MicroRNA在UC结肠黏膜和外周血中具有特异性,可作为诊断和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MicroRNA及其靶基因与U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用于揭示UC发病机制,并... 综述近年来MicroRNA及相关靶基因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的研究现状。MicroRNA在UC结肠黏膜和外周血中具有特异性,可作为诊断和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MicroRNA及其靶基因与U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用于揭示UC发病机制,并提出构建针灸调节UC作用机制的MicroRNA-靶基因调控网络,从基因表达与功能调控层面为针灸治疗UC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MicroRNA-靶基因网络 针灸 思考
下载PDF
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陆嫄 包春辉 +3 位作者 吴璐一 张程 窦传字 竺益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6期1261-1264,共4页
从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两方面,对近10余年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临床研究方面,分析了不同灸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实验研究方面,从免疫调节,基因表达调控,防治肠纤维化,以及溃疡性结肠炎常用经穴物理特... 从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两方面,对近10余年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临床研究方面,分析了不同灸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实验研究方面,从免疫调节,基因表达调控,防治肠纤维化,以及溃疡性结肠炎常用经穴物理特性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综述,提出应从优化针灸临床腧穴配伍和探索应用特色灸法的可行性着手,提高灸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溃疡性结肠炎 综述
下载PDF
口服避孕药致急性心肌梗死3例报告
17
作者 包春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7期97-97,共1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病中常见病,也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40岁男性、吸烟等,在绝经期的女性较为少见,认为多由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我院在2000~2006年有3例小于50岁未绝...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病中常见病,也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40岁男性、吸烟等,在绝经期的女性较为少见,认为多由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我院在2000~2006年有3例小于50岁未绝经女性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病例,均有服用口服避孕药史。现将此3例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口服避孕药 绝经女性 病例报告 心血管病 人民健康 危险因素 保护作用
下载PDF
针灸对克罗恩病患者结肠黏膜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翁志军 汪迪 +9 位作者 郑寒丹 施茵 刘雅楠 包春辉 陆嫄 吴焕淦 刘慧荣 马晓芃 吴璐一 黄艳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3期269-278,共10页
目的从基因表达谱的角度,探讨针灸治疗克罗恩病(CD)的效应机制。方法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结肠镜检查,收集CD患者和健康者结肠黏膜。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健康志愿者及CD患者针灸治疗前后结肠黏膜的基因表达谱,筛选出针灸治疗CD的... 目的从基因表达谱的角度,探讨针灸治疗克罗恩病(CD)的效应机制。方法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结肠镜检查,收集CD患者和健康者结肠黏膜。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健康志愿者及CD患者针灸治疗前后结肠黏膜的基因表达谱,筛选出针灸治疗CD的差异表达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GO和Pathway分析。结果针灸治疗CD后结肠黏膜组织炎症反应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与健康者比较,CD结肠黏膜差异表达基因共有3449个(上调2250个,下调1199个)。与治疗前比较,针灸治疗后CD结肠黏膜差异表达基因共有1926个(上调536个,下调1390个),其中CD结肠黏膜差异表达的基因能被针灸逆转的有388个(上调62个,下调326个);针灸可调控的CD中差异表达基因与疾病密切相关的生物功能主要有转录因子STAT磷酸化、ATP酶活性、B细胞介导的免疫、自然杀伤细胞相关免疫等,相关的通路主要有Toll-like受体信号通路、自噬调节系统、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结论针灸能有效减轻CD患者结肠炎症反应,影响CD结肠黏膜组织异常的基因表达谱,其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周期、免疫炎症反应、细胞自噬等生物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克罗恩病 基因表达谱 信号通路 免疫
下载PDF
艾灸对克罗恩大鼠结肠RoRγt、Foxp3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硕硕 包春辉 +6 位作者 王伟灵 戴明 吴焕淦 王晓梅 翁志军 刘慧荣 胡智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3期368-373,共6页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克罗恩大鼠结肠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 Rγt)和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叉头蛋白P3(Foxp3)的表达调节作用,探讨灸法治疗克罗恩病的可能效应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完全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克罗恩大鼠结肠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 Rγt)和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叉头蛋白P3(Foxp3)的表达调节作用,探讨灸法治疗克罗恩病的可能效应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完全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西药组(美沙拉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溶液灌肠制备大鼠克罗恩疾病模型,隔药灸组取穴:天枢(双)、气海穴,西药组:美沙拉嗪灌胃治疗。治疗干预结束后,采用HE病理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Real-time PCR方法观察大鼠结肠降部组织病理学变化、Foxp3 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大鼠结肠组织出现克罗恩病的典型病理表现:裂隙状溃疡、黏膜层炎症伴肉芽肿,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Ro Rγt蛋白在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表达高于正常组大鼠(P<0.01),隔药灸和美沙拉嗪对Ro Rγt蛋白具有下调作用(P<0.01),且美沙拉嗪的调节作用强于隔药灸(P<0.01);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及其m RNA在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表达均低于正常组大鼠(P<0.01),隔药灸和美沙拉嗪对Foxp3及其m RNA都具有上调作用(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隔药灸可能通过调节克罗恩病模型大鼠结肠黏膜Th17/Treg细胞平衡中特异性转录因子Ro Rγt、Foxp3的表达来发挥改善结肠组织溃疡,缓解肠道炎症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隔药灸 RORΓT FOXP3
下载PDF
导叶叶片数对轴流式油气混输泵内部非定常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马希金 包春辉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41,共6页
为了阐明导叶叶片数对轴流式油气混输泵内部非定常流场的影响,基于Mixture模型的两相流理论,湍流模型采用SST模型,以自主研制的YQH-100油气混输泵为研究对象,对油气混输泵不同导叶叶片数及不同含气率时的内部非定常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 为了阐明导叶叶片数对轴流式油气混输泵内部非定常流场的影响,基于Mixture模型的两相流理论,湍流模型采用SST模型,以自主研制的YQH-100油气混输泵为研究对象,对油气混输泵不同导叶叶片数及不同含气率时的内部非定常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导叶叶片数的增加,油气混输泵的扬程下降趋势逐渐变缓,其最大差值为7.9%;油气混输泵的效率在含气率为0时先升高后降低,在含气率为0.5时逐渐升高,其最大差值为3.7%。对监测点压力脉动的变化分析表明,含气率为0.5时,监测点压力脉动的幅值更大。随着导叶叶片数的增加,导叶流道内压力脉动的变化更明显,压力脉动幅值的衰减变缓,叶频压力脉动的幅值逐渐减小。研究结果为导叶叶片数为9时,油气混输泵内非定常流动特性更好,由二级叶轮气相分布也能反映出混输泵的运行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混输泵 非定常流动 气液两相液 导叶叶片数 压力脉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