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张建平 吴日乐 包金岗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病人92例,最终符合纳入标准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显微镜下经颞部入路治...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病人92例,最终符合纳入标准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显微镜下经颞部入路治疗,内镜治疗组46例,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肿清除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国卒中量表(C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60天短期预后以及并发症。结果 内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63.16±13.59)ml、手术时间为(84.59±13.22)分钟、血肿清除率为(96.87±1.60)%,对照组分别为(89.26±13.65)ml、(113.26±23.60)分钟、(94.71±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NIHSS、CSS评分降低,ADL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内镜治疗组NIHSS为(18.71±2.31)分、CSS(10.19±2.46)分、ADL(63.58±6.66)分,对照组分别为(23.16±2.15)分、(15.21±2.31)分和(59.97±6.9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治疗组预后优良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68.18%(P<0.05);内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对照组为11.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经额锁孔入路 中等量 基底节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下载PDF
蒙药嘎日迪—13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成分研究
2
作者 包金岗 高玉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0期117-119,共3页
通过阅读分析有关蒙药嘎日迪-13味丸及其组方单味药的文献资料,了解嘎日迪-13味丸中组方单味药有效成分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研究,对蒙药嘎日迪-13味丸在蒙医临床上的应用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嘎日迪-13 缺血性脑卒中 有效成分 综述
下载PDF
动态颅内压监测联合脑氧饱和度监测目标导向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忠 张瑞剑 +8 位作者 韩志桐 王俊青 吴日乐 赵卫平 张晓军 包金岗 杨姝敏 杨蔚然 张之龙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648-652,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颅内压(ICP)监测联合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监测目标导向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sTBI患者随机分为动态ICP监测联合rScO_(2)监测目标导向治疗组(联合监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动态颅内压(ICP)监测联合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监测目标导向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sTBI患者随机分为动态ICP监测联合rScO_(2)监测目标导向治疗组(联合监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外科重症传统监护治疗。联合监测组患者在神经外科重症传统监护治疗的基础上予以ICP联合rScO_(2)目标监测指导治疗。结果联合监测组患者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较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出院时GCS评分均较入院GCS评分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监测组患者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0.01)。出院后6个月时,联合监测组患者的改良Rankin量表(mRS)及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联合监测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P联合rScO_(2)监测目标导向治疗能有效缩短sTBI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及NSICU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 局部脑氧饱和度 监测 预后
下载PDF
局部脑氧饱和度监测目标导向治疗在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忠 张瑞剑 +8 位作者 韩志桐 王俊青 吴日乐 赵卫平 张晓军 包金岗 杨姝敏 杨蔚然 张之龙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1年第10期756-759,共4页
目的评价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监测目标导向治疗老年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治疗的60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 目的评价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监测目标导向治疗老年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治疗的60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重症传统监护治疗管理,研究组在实施神经外科重症传统监护治疗管理基础上予以rScO_(2)目标监测指导治疗。比较2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NSICU住院时间、死亡率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2组患者出院时GCS评分均较入院初始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患者GCS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NS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更低,GOS更高,生存时间更长,死亡率更低(均P<0.05)。结论rScO_(2)监测目标导向治疗能有效缩短老年STBI患者的NSICU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重度颅脑损伤 近红外光谱技术 局部脑氧饱和度 预后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涛 吴日乐 +2 位作者 云强 张建平 包金岗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587-590,共4页
闭塞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血管管腔闭塞引起脑供血不足继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脑血管搭桥作为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方法之一,通过血管搭桥技术可以改善患侧脑供血,近年来该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目前对脑血管搭... 闭塞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血管管腔闭塞引起脑供血不足继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脑血管搭桥作为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方法之一,通过血管搭桥技术可以改善患侧脑供血,近年来该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目前对脑血管搭桥技术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仍有很多探讨的地方。本文旨对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STA-MCA)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历史发展、应用及其预后效果进行整理归纳,为该术式在临床的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 脑血管重建术 闭塞性脑血管疾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小鼠GCPⅡ基因剔除对脑外伤后脑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杨 钟春龙 +6 位作者 包金岗 曹阳 高阳 徐巳奕 郑彦 罗其中 江基尧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研究普通小鼠和GCPⅡ基因剔除后小鼠脑外伤后脑水肿的变化,探讨并研究GCPⅡ基因剔除后对脑外伤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20只,随机分为两组(C57BL/6J小鼠假手术组10只,C57BL/6J小鼠颅脑损伤组10只)。雄性GCPⅡ基因... 目的研究普通小鼠和GCPⅡ基因剔除后小鼠脑外伤后脑水肿的变化,探讨并研究GCPⅡ基因剔除后对脑外伤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20只,随机分为两组(C57BL/6J小鼠假手术组10只,C57BL/6J小鼠颅脑损伤组10只)。雄性GCPⅡ基因剔除小鼠随机20只,随机分为两组(GCPⅡ基因剔除小鼠假手术组10只,GCPⅡ基因剔除小鼠颅脑损伤组10只),应用PinPointTMPCI3000精细颅脑撞击仪,设定参数(打击深度为1.5mm;打击时间为80ms,打击的速度为1.5m/s),精确撞击小鼠脑皮质。伤后24h,行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Western Blot检测AQP4蛋白的表达,MRI检测水肿程度,伊文思蓝检测血脑屏障破坏程度。结果GCPⅡ基因剔除小鼠较C57BL/6J小鼠外伤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0.05);GCPⅡ基因剔除小鼠脑组织含水量、水肿体积以及外伤区域T2 WI信号强度较C57BL/6J小鼠降低(P<0.05)。结论小鼠的GCPⅡ基因剔除后脑外伤后脑水肿较C57BL/6J小鼠明显减轻,进一步证明小鼠GCPⅡ基因敲除后对脑外伤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GCPⅡ 基因剔除 脑水肿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脑室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洞 王晓东 +3 位作者 云强 张建平 包金岗 吴日乐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76-80,共5页
脑室出血是危重的急性脑血管病,是自发性脑出血的常见并发症,其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当前脑室出血外科治疗的基本构架虽已确定,但缺乏标准,现通过阅读大量最新文献针对治疗中有争议的地方,进行阐述。最新研究表明单一治疗方式疗效欠佳,... 脑室出血是危重的急性脑血管病,是自发性脑出血的常见并发症,其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当前脑室出血外科治疗的基本构架虽已确定,但缺乏标准,现通过阅读大量最新文献针对治疗中有争议的地方,进行阐述。最新研究表明单一治疗方式疗效欠佳,联合治疗可以弥补单一治疗方式的不足,使临床疗效达到最佳。神经内镜在脑室出血中逐渐突出其优势。神经内镜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有望成为未来脑室出血的标准治疗。应用内镜冲洗和第三脑室底造瘘技术重建脑脊液循环,对于延缓或治疗交通性脑积水、减少患者二次损伤都至关重要。现将对脑室出血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综述,以便为今后脑室出血的研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神经内镜 脑室外引流 第三脑室底造瘘
原文传递
持续颅内压及脑组织氧分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忠 张瑞剑 +7 位作者 韩志桐 王俊青 吴日乐 赵卫平 张晓军 包金岗 杨蔚然 张之龙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9-454,共6页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ICP)及脑组织氧分压(PbtO_(2))监测指导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ICP)及脑组织氧分压(PbtO_(2))监测指导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4~8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ICP监测组和ICP+PbtO_(2)监测组。ICP监测组患者接受ICP监测,给予传统的控制ICP和脑灌注压(CPP)治疗,治疗目标为ICP<20 mmHg(1 mmHg=0.133 kPa)、CPP>60 mmHg;ICP+PbtO_(2)监测组患者同时使用ICP和PbtO_(2)监测,在给予控制ICP和CPP治疗基础上,联合进行氧流量调节,维持PbtO_(2)>20 mmHg,ICP治疗目标与ICP监测组相同。记录两组患者监测治疗期间ICP与PbtO_(2)的平均值,同时记录CPP、GCS评分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两组伤后3个月和6个月预后,GOS评分>3分为预后良好。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伤后3个月和6个月累积生存率。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评价PbtO_(2)与GO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最终共7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分析,有34例患者接受ICP联合PbtO_(2)监测指导治疗,36例患者接受单独ICP监测指导治疗。ICP+PbtO_(2)监测组平均ICP较ICP监测组显著降低(mmHg:13.4±3.2比18.2±8.3,P<0.01);尽管两组平均CPP均>60 mmHg,但ICP+PbtO_(2)监测组平均CPP明显高于ICP监测组(mmHg:82.1±10.5比74.5±11.6,P<0.01);ICP+PbtO_(2)监测组与ICP监测组平均GCS评分和平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CS评分(分):5.3±2.3比5.2±2.2,PaCO_(2)(mmHg):33.5±4.8比32.6±5.2,均P>0.05〕;ICP+PbtO_(2)监测组平均动脉血氧分压(PaO_(2))明显高于ICP监测组(mmHg:228.4±93.6比167.3±81.2,P<0.01)。与ICP监测组相比,ICP+PbtO_(2)监测组患者伤后3个月和6个月预后良好率显著升高(3个月:67.6%比38.9%,6个月:70.6%比41.7%,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ICP+PbtO_(2)监测组患者伤后3个月和6个月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ICP监测组(3个月:85.3%比61.1%,Log-Rank检验:χ^(2)=5.171,P=0.023;6个月:79.4%比55.6%,Log-Rank检验:χ^(2)=4.511,P=0.034)。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btO_(2)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伤后3个月和6个月GOS评分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951、0.933,均P<0.01)。结论ICP联合PbtO_(2)监测指导下的治疗对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有价值,可能改善患者伤后3~6个月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 脑组织氧分压 重度颅脑损伤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原文传递
持续颅内压及脑组织氧分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及显微血肿清除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忠 张瑞剑 +6 位作者 韩志桐 张晓军 包金岗 张义松 赵卫平 杨蔚然 张之龙 《中国综合临床》 2022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及脑组织氧分压(brain tissue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btO_(2))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及显微血肿清除术后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及脑组织氧分压(brain tissue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btO_(2))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及显微血肿清除术后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41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8分的患者,行显微镜下血肿及挫伤脑组织清除术及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中置入颅内压及脑组织氧分压监测探头,术后给予持续颅内压监测及脑组织氧分压监测,并在监测下给予目标导向治疗。根据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Glasgow outcome score,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4~5分)组26例和预后不良(1~3分)组15例。采用一般线性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颅内压及PbtO_(2)与GOS评分之间的关系,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评价颅内压及PbtO_(2)与GOS评分之间的关系。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一般线性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预后不良组PbtO_(2)(17.42±5.34)mmHg(1 mmHg=0.133 kPa)低于预后良好组(24.65±5.6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P<0.001);预后不良组颅内压(22.32±3.45)mmHg高于预后良好组(17.32±3.2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01)。以颅内压及PbtO_(2)为自变量、6个月后GOS评分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Y=4.040X+7.497;Y=-2.549X+28.63),PbtO_(2)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个月后GOS预后评分呈正相关(r=0.75,P<0.001),颅内压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分呈负相关(r=-0.87,P<0.001)。结论颅内压联合PbtO_(2)监测指导下的治疗对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预后有应用价值,可能改善患者伤后6个月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颅内压 脑组织氧分压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原文传递
小鼠GCPⅡ基因剔除对脑外伤后神经元的影响
10
作者 郭杨 钟春龙 +6 位作者 包金岗 曹阳 高阳 徐巳奕 郑彦 罗其中 江基尧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152-155,159,共5页
目的研究谷氨酸羧肽酶Ⅱ(GCPⅡ)基因剔除小鼠和野生型C57BL/6J小鼠脑外伤后损伤周围区神经元的凋亡以及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20只,雄性GCPⅡ基因剔除小鼠随机20只,随机分为4组(C57BL/6J小鼠假手术组10只,GCPⅡ基因剔... 目的研究谷氨酸羧肽酶Ⅱ(GCPⅡ)基因剔除小鼠和野生型C57BL/6J小鼠脑外伤后损伤周围区神经元的凋亡以及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20只,雄性GCPⅡ基因剔除小鼠随机20只,随机分为4组(C57BL/6J小鼠假手术组10只,GCPⅡ基因剔除小鼠假手术组10只,C57BL/6J小鼠颅脑损伤组10只,GCPⅡ基因剔除小鼠颅脑损伤组10只),应用PinPointlTM PCI3000精细颅脑撞击仪,设定参数(打击深度为1.5mm,打击时间为80ms,打击的速度为1.5m/s),精确撞击小鼠脑皮质。伤后24h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荧光染色,损伤周围区凋亡神经元计数。结果GCPII基因剔除小鼠较C57BL/6J小鼠外伤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0.05);损伤周围区神经元凋亡数值较C57BL/6J小鼠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小鼠GCPⅡ基因剔除后,脑外伤后损伤周围区神经元凋亡数较C57BL/6J小鼠明显减少,神经功能明显改善,进一步证明小鼠GCPⅡ基因敲除后对脑外伤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GCPⅡ 基因剔除 神经元 凋亡
原文传递
脑组织氧饱和度监测联合持续颅内压监测在脑出血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忠 张晓军 +6 位作者 包金岗 韩志桐 王俊青 吴日乐 张义松 赵卫平 张瑞剑 《中国综合临床》 2021年第5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continuous 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联合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cO2)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前后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0...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continuous 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联合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cO2)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前后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神经重症病房收治的37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行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采用ICP监测及近红外光谱技术(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technology,NIRS)监测手术前后颅内压及rScO2浓度,对手术前后颅内压及rScO2的变化进行分析。患者随访至术后6个月,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判断,规定GOS评分>3分者为预后良好,归入预后良好组(21例),≤3分者为预后较差归入预后较差组(16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颅内压及rScO2变化情况。结果术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15.80±6.70) mmHg]较术前[(20.40±5.80) mmHg]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6,P=0.002);术后rScO2[(62.31±3.85)%]较术前[(59.73±3.13)%]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1,P=0.002)。术后预后良好组患者颅内压[(6.53±2.21) mmHg]较预后不良组[(4.24±2.30) mmHg]下降更明显,两组rScO2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在预后良好组术后其rScO2提高程度(3.99±2.34)%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2.32±2.25)%,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间术前术后颅内压及rScO2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0、2.176;P=0.004、0.036)。结论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能明显降低脑出血患者的颅内压,提高rScO2,术前、术后颅内压及rScO2的变化水平对患者的预后判断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压监测 近红外光谱技术 局部脑氧饱和度 预后
原文传递
持续颅内压和脑组织氧分压联合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前后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忠 张瑞剑 +7 位作者 韩志桐 吴日乐 张义松 赵卫平 张晓军 包金岗 杨蔚然 张之龙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ICP)监测联合脑组织氧分压(PbtO_(2))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前后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神经重症病房收治的幕上HIC...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ICP)监测联合脑组织氧分压(PbtO_(2))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前后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神经重症病房收治的幕上HICH行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于术前植入ICP及PbtO_(2)监测探头,行持续ICP及PbtO_(2)监测至术后7 d,并根据监测结果实施目标导向治疗方法。随访至术后6个月,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3分者归入预后良好组(n=18),≤3分者归入预后不良组(n=9),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ICP及PbtO_(2)变化情况。结果经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ICP及PbtO_(2)监测下实施目标导向治疗,HICH 27例患者术后ICP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15.80±6.70)mm Hg vs(20.40±5.80)mm Hg,P<0.01];PbtO_(2)水平较术前显著上升[(22.15±5.25)mm Hg vs(17.43±4.34)mm Hg,P<0.01]。按术后6个月GOS评分分组后回顾性分析发现,术后6个月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ICP的术后与术前差值负值绝对值更大(P<0.01),提示ICP下降更显著;预后良好组PbtO_(2)的术后与术前差值正值更大(P<0.05),提示PbtO_(2)升高更显著。结论在HICH患者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前后实施持续ICP及PbtO_(2)监测,可有效指导术中术后的相关治疗,促进ICP水平的降低、PbtO_(2)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颅内压监测 脑组织氧分压监测 目标导向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局部脑氧饱和度监测目标导向治疗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忠 张瑞剑 +8 位作者 韩志桐 王俊青 吴日乐 赵卫平 张晓军 包金岗 杨姝敏 杨蔚然 张之龙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850-852,882,共4页
目的评价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cO2)监测目标导向治疗在重度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04/2020-11月于作者单位重症监护病房(neurosurgical intensiv... 目的评价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cO2)监测目标导向治疗在重度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04/2020-11月于作者单位重症监护病房(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SICU)治疗的60例sTB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重症传统监护治疗管理,试验组在实施神经外科重症传统监护治疗管理基础上予以rScO2目标监测指导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GCS评分均较入院时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NS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68,P<0.05)。随访6个月,试验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743,t=2.8189,P<0.05),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556,P<0.05)。6个月后,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试验组生存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P=0.036,P<0.05)。结论rScO2监测目标导向治疗能有效缩短sTBI患者的NSICU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近红外光谱技术 局部脑氧饱和度 预测
原文传递
血清5-HT、Obestatin、APRIL与老年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相关性及对卒中后抑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辛永飞 阿仪斯 +2 位作者 魏海静 额尔登娜希 包金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2期4309-431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5-羟色胺(5-HT)、肥胖抑制素(Obestatin)、增殖诱导配体(APRIL)与老年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相关性及对卒中后抑郁(PS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血清5-羟色胺(5-HT)、肥胖抑制素(Obestatin)、增殖诱导配体(APRIL)与老年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相关性及对卒中后抑郁(PS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采集血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5-HT、Obestatin和APRIL水平。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PSD分为PSD组和非PSD组,比较两组血清5-HT、Obestatin、APRIL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5-HT、Obestatin、APRIL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SD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5-HT、Obestatin联合APRIL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出院后PSD的预测价值。结果:PSD组血清5-HT低于非PSD组(P<0.05),血清Obestatin、APRIL和NIHSS评分高于非PSD组(P<0.05)。血清5-HT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Obestatin、APRIL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脑卒中患者出院后PSD与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bestatin、APRIL及NIHSS评分升高是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发生PSD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5-HT升高是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5-HT、Obestatin、APRIL及联合检测对预测PS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5(0.483~0.978)、0.765(0.595~0.918)、0.707(0.464~0.954)、0.867(0.742~0.972),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血清5-HT水平降低、Obestatin、APRIL水平及NIHSS评分升高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发生PSD的独立危险因素,还可导致神经功能损伤,血清5-HT、Obestatin和APRIL可预测老年脑卒中患者出院后PSD,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卒中 抑郁 5-HT OBESTATIN APRIL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局部脑氧饱和度监测目标导向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忠 张瑞剑 +8 位作者 韩志桐 王俊青 吴日乐 赵卫平 张晓军 包金岗 杨姝敏 杨蔚然 张之龙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5期293-297,共5页
目的评价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监测目标导向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治疗的60例sTB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评价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监测目标导向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治疗的60例sTB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重症传统监护治疗管理,试验组在实施神经外科重症传统监护治疗管理基础上予以rScO2目标监测指导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NSICU住院时间、出院时GC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6个月后的死亡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GOS评分。结果2组患者出院时GCS评分均高于入院初始评分,且试验组患者出院时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NS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试验组患者mRs评分及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试验组生存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cO2监测目标导向治疗能有效缩短sTBI患者的NSICU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近红外光谱技术 局部脑氧饱和度 预后
原文传递
银杏达莫注射液不同成分对亚急性期卒中小鼠神经功能及G-CSF、MAC-1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6
作者 张建平 吴日乐 包金岗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17-222,共6页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中的不同成分(银杏总黄酮、双嘧达莫、银杏总内酯)对亚急性期卒中小鼠神经功能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1ocyte colony-stimu1ating factor,G-CSF)、巨噬细胞分化抗原1(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中的不同成分(银杏总黄酮、双嘧达莫、银杏总内酯)对亚急性期卒中小鼠神经功能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1ocyte colony-stimu1ating factor,G-CSF)、巨噬细胞分化抗原1(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MAC-1)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小鼠134只建立脑卒中亚急性期模型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根据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实现情况(舍弃血流再灌注失败的14只小鼠)分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总黄酮组(3 ml·kg^(-1))、双嘧达莫组(3 ml·kg^(-1))和银杏总内酯组(3 ml·kg^(-1)),各24只。前两组只予以等量(3 ml·kg^(-1))的生理盐水干预,后三组在给药且造模成功后,立即在小鼠尾静脉注射相应药物各1次,连续注射1周(尾静脉:每天早晚各注射1次)。取各组小鼠腹主动脉血进行生化处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G-CSF蛋白含量,用免疫印迹法检测MAC-1蛋白含量。采用改良神经系统严重程度评分表(modified neurologic severity scores,mNSS)记录各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1、3、5、7天时的各项指标。根据上述指标的具体表达情况分析银杏总黄酮、双嘧达莫、银杏总内酯对小鼠神经功能及G-CSF和MAC-1的影响及其与亚急性期卒中的作用机制。结果(1)生存率:模型组死亡率较假手术组更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使用银杏总黄酮、双嘧达莫、银杏总内酯治疗后银杏总黄酮组、双嘧达莫组和银杏总内酯组整体的生存率均显著提升,三者相比双嘧达莫组略低于银杏总黄酮组、银杏总内酯组(P<0.001)。(2)体重:模型组体重下降最明显,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01),从治疗后第3天开始,银杏总黄酮组、双嘧达莫组和银杏总内酯组的体重与模型组相比逐渐升高(P<0.001),双嘧达莫组体重升高程度依次高于银杏总黄酮组、银杏总内酯组(P<0.001)。(3)mNSS: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mNSS评分最高,神经功能缺损最严重(P<0.001),从术后第3天开始,银杏总内酯组mNSS评分下降程度依次高于双嘧达莫组、银杏总黄酮组(P<0.001)。(4)假手术组G-CSF、MAC-1表达均低于模型组、银杏总黄酮组、双嘧达莫组、银杏总内酯组(P<0.001),模型组G-CSF表达依次高于银杏总黄酮组、银杏总内酯组、双嘧达莫组,模型组MAC-1表达依次高于双嘧达莫组、银杏总内酯组和银杏总黄酮组(P<0.001)。银杏达莫注射液全方和银杏总内酯能显著降低G-CSF、MAC-1表达,效果显著优于双嘧达莫和银杏总黄酮(P<0.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的不同有效成分可改善亚急性期卒中小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可能通过银杏总内酯调节G-CSF、MAC-1介导的相关病变机制来抑制机体的粒细胞黏附与浸润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注射液 亚急性期卒中小鼠 神经功能 G-CSF MAC-1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颈动脉斑块内出血影像学检查的应用进展
17
作者 朱欣伟 李俊林 +2 位作者 张建平 包金岗 吴日乐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6期427-431,共5页
斑块内出血(IPH)是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关键特征之一,能有效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卒中事件的发生。因此,IPH的识别和定量分析对卒中预防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各影像学检查效果尚有争议,影像检查策略有待完善。本文从IPH影像学检测应用进展... 斑块内出血(IPH)是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关键特征之一,能有效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卒中事件的发生。因此,IPH的识别和定量分析对卒中预防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各影像学检查效果尚有争议,影像检查策略有待完善。本文从IPH影像学检测应用进展、IPH检测对卒中事件的预测作用两方面进行综述,为构建卒中风险预测模型和IPH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狭窄 斑块内出血 影像学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