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络穴位电刺激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华强 陈里茜 +5 位作者 李兰萍 朱文艳 华海应 程红 胡晓红 桂树华 《微循环技术杂志(临床与实验)》 2004年第5期350-350,共1页
目的评价经络穴位电刺激(SPW型白细胞增长仪)辅助急性白血病化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的同时采用SPW型白细胞增长仪配合治疗 ,每天一次 ,8d为一疗程。并与34例非白细胞增长仪组作对照,观察两组化疗前后外... 目的评价经络穴位电刺激(SPW型白细胞增长仪)辅助急性白血病化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的同时采用SPW型白细胞增长仪配合治疗 ,每天一次 ,8d为一疗程。并与34例非白细胞增长仪组作对照,观察两组化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变化。并观察其对人体的影响。结果白细胞增长仪组52.9 % (9/17)的病例白细胞仅轻度下降 ,而47.1% (8/17)的病例白细胞反而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对照组白细胞均下降 ,其白细胞数与治疗组比及自身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另外 ,患者的食欲、精神状态也有一定的改善 ,且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该仪器升白血球效果满意 ,具有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无创伤、无痛及副作用、花费少、负担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增长仪 急性白血病 经络穴位 化疗前后 电刺激 观察 轻度 对照组 外周血白细胞 病例
下载PDF
伴PTPN11基因突变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
作者 盛丽 刘亚姣 +4 位作者 周竞奋 晁红颖 华海应 周新 赵晓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3-1070,共8页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PTPN11基因突变及其伴随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应用二代测序技术联合Sanger测序,回顾性分析从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由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以及无...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PTPN11基因突变及其伴随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应用二代测序技术联合Sanger测序,回顾性分析从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由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以及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初诊成人AML患者51种基因突变,采用多重PCR检测41种常见白血病融合基因。结果:451例初诊成人AML中,共检测出34例患者携带PTPN11基因突变,突变率为7.5%。34例患者中,检测出37个PTPN11突变位点,其受N-SH2(31例)和PTP(6例)结构域内的错义突变影响,且大部分聚集在第3外显子(31例)。伴有PTPN11突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为76.5(23.5,119.0)×10^(9)/L,高于野生型患者的41.0(22.0,82.5)×10^(9)/L(P<0.05),而两组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PN11突变主要表现为M5亚型,其次为M2及M4亚型,较少发生于M3及M6亚型。PTPN11突变型及野生型患者的FAB亚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118例AML患者检测到融合基因阳性,其中,伴有PTPN11突变患者的MLL-AF6阳性发生率高于野生型患者(P<0.01)。34例PTPN11基因突变中有97.1%同时伴随其他基因突变,最常见的由高到低依次为NPM1(38.2%)、NRAS(32.4%)、FLT3-ITD(32.4%)、DNMT3A(32.4%)、KRAS(23.5%)等。结论:PTPN11基因突变在AML患者中有一定的发生率,多见于第3号外显子,且均为错义突变。该基因突变多与NPM1基因突变同时存在,FAB分型多表现为M5亚型,具有更高的血小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PTPN11 基因突变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系统性炎症指标可以改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生存预测:模型的开发和评价
3
作者 刘亚姣 盛丽 +1 位作者 周竞奋 华海应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6-1145,共10页
目的:基于全身炎症指标建立一个用于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总生存(OS)率的模型,并研究结合炎症相关参数的新模型是否比仅使用临床因素的常规模型能更有效地预测DLBCL患者的OS。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3例DLBCL患者的临床数据,... 目的:基于全身炎症指标建立一个用于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总生存(OS)率的模型,并研究结合炎症相关参数的新模型是否比仅使用临床因素的常规模型能更有效地预测DLBCL患者的OS。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3例DLBCL患者的临床数据,向后逐步Cox回归分析筛选与OS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构建预测OS的列线图。使用Akaike信息准则(AIC)和Bayesian信息准则(BIC)评估模型的拟合情况,一致性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预测准确性,使用决策曲线分析和Kaplan-Meier曲线评估列线图的临床实用性。结果:多变量分析确定年龄、美国东部合作组体能状态评分、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全身免疫炎症指数、预后营养指数用于构建列线图。列线图的AIC和BIC低于国际预后指数(IPI)和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IPI,表明列线图具有更好的拟合优度。列线图的一致性指数和AUC高于IPI和NCCN-IPI,表明列线图的预测准确性明显改善,校准曲线显示出预测结果和实际生存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具有更好的临床净收益。Kaplan-Meier曲线显示,根据列线图评分可以很好地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个风险组(P<0.001)。结论:结合炎症指标的列线图可以准确地预测DLBCL患者个体化的生存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炎症指标 预后 列线图
下载PDF
癌症患者复发恐惧纵向研究进展
4
作者 盛丽 周竞奋 华海应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癌症复发恐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应激反应,已被认为是癌症患者的五大关注点之一,是癌症人群的“普遍关注点”。众多研究表明,患者面对癌症时表现出对癌症可能复发或进展的担心、忧虑或恐惧,且这种恐惧和担忧的水平和其影响因素也会随... 癌症复发恐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应激反应,已被认为是癌症患者的五大关注点之一,是癌症人群的“普遍关注点”。众多研究表明,患者面对癌症时表现出对癌症可能复发或进展的担心、忧虑或恐惧,且这种恐惧和担忧的水平和其影响因素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动态发展的趋势。因此,本文对癌症复发恐惧纵向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为癌症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复发恐惧 纵向研究 护理
下载PDF
补肾健脾化瘀中药对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华海应 高华强 +4 位作者 朱文艳 周晔 王志清 张艳 何广胜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8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化瘀中药提取物对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难治/复发AA患者,采集患者骨髓液,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将其分为补肾健脾化瘀中药组、雷帕霉素组、空白对照组。将细胞置...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化瘀中药提取物对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难治/复发AA患者,采集患者骨髓液,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将其分为补肾健脾化瘀中药组、雷帕霉素组、空白对照组。将细胞置于红系祖细胞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GM)常规培养体系中培养,雷帕霉素组加入终浓度25 nmol/L的雷帕霉素;补肾健脾化瘀中药组加入当归多糖、淫羊藿苷、巴戟天多糖、黄芪多糖、三七总皂苷、黄精多糖各100μg/m L,菟丝子黄酮、人参二醇各50μg/m L;空白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10 d后计数各组CFU-E、BFU-E、CFU-GM数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帕霉素组、补肾健脾化瘀中药组CFU-E、BFU-E、CFU-GM数量均增加(P均<0. 01),雷帕霉素组与补肾健脾化瘀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补肾健脾化瘀中药提取物可增加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集落形成,促进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补肾健脾化瘀中药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SKM-1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华海应 高华强 +4 位作者 孙爱宁 朱文艳 岑建农 吴丽丽 姜东林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3897-3900,共4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SKM-1细胞的凋亡机制。方法将AS2O3与SKM-1细胞共育,采用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技术检测Bcl-2、Bax、caspase-3mRNA表达。结果 0.25、0.50μmol/L AS...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SKM-1细胞的凋亡机制。方法将AS2O3与SKM-1细胞共育,采用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技术检测Bcl-2、Bax、caspase-3mRNA表达。结果 0.25、0.50μmol/L AS2O3对SKM-1细胞无明显促凋亡作用(P>0.05),2.00、8.00、32.00μmol/L AS2O3对SKM-1细胞有明显促凋亡作用,随着AS2O3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凋亡发生率增加(P<0.01),抗凋亡基因Bcl-2mRNA表达下降(Ρ<0.01),促凋亡基因Bax、caspase-3mRNA表达增加(P<0.01,P<0.05)。结论 2、8、32μmol/L AS2O3对SKM-1细胞有促凋亡作用,可能通过下调Bcl-2、上调Bax及caspase-3基因表达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三氧化二砷 细胞凋亡 BCL-2 BAX CASPASE-3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诱导SKM-1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华海应 高华强 +4 位作者 孙爱宁 朱文艳 姜东林 岑建农 吴丽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630-3632,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系SKM-1细胞凋亡及机制。方法:Triptolide与SKM-1细胞共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Bcl-2、Bax与caspase-3基因表达。结果:40—16...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系SKM-1细胞凋亡及机制。方法:Triptolide与SKM-1细胞共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Bcl-2、Bax与caspase-3基因表达。结果:40—160ng/mLtriptolide明显促进SKM.1细胞凋亡,随triptolide浓度增加及时间延长,凋亡发生率增加(P〈0.01),Bcl-2表达下降(P〈0.01),Bax、caspase-3表达上升(P〈0.01)。结论:40~160n/mL-triotolide对SKM-1细胞有促凋亡作用.可能通过下调Bcl-2、上调Bax、caspase-3基因表达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雷公藤内酯醇 细胞凋亡 Bcl-2 BAX CASPASE-3
下载PDF
WT1基因及CD_(34)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华海应 孙爱宁 +3 位作者 何军 岑建农 邱桥成 吴德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8-10,共3页
目的研究WT1基因与CD34在急性白血病(AL)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92例初治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的表达,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细胞CD34的表达。结果初治AL患者WT1基因、CD34表达的阳性率分别... 目的研究WT1基因与CD34在急性白血病(AL)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92例初治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的表达,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细胞CD34的表达。结果初治AL患者WT1基因、CD34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7.4%(62/92)、44.6%(41/92),WT1基因、CD34阳性表达者的缓解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P<0.01);WT1基因与CD34表达呈正相关(rn=0.5304,2χ=25.88,P<0.05);WT1+CD3+4、WT1+CD3-4、WT1-CD34-AL患者第一次缓解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WT1基因、CD34在A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且阳性表达者的缓解率低、疗效差、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基因 WT1 CD34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华海应 高华强 陈珏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患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病率、发病时间及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方法:回顾分析了226例M3合并CNSL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28例(12.4%)的M3患者发生CNSL...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患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病率、发病时间及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方法:回顾分析了226例M3合并CNSL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28例(12.4%)的M3患者发生CNSL,发病时间以完全缓解(CR)后1~2年内为多,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组发生CNSL比非预防鞘内注射化疗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M3患者并发CNSL患病率并不低,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可显著降低CNSL患病率,预防性鞘内注射最佳时间为CR后1~2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 亚砷酸 鞘内注射化疗
下载PDF
WT1基因与白血病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
10
作者 华海应 高华强 孙爱宁 《交通医学》 2011年第4期341-343,共3页
WT1基因(Wilmstumorgene)是从Wilms瘤细胞分离出来的肿瘤基因,作为抑癌基因与Wilms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基因主要在胚胎发生过程中表达,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发育起重要作用。在成人则仅肾脏、卵巢、子宫内膜、睾丸、脾脏和正常... WT1基因(Wilmstumorgene)是从Wilms瘤细胞分离出来的肿瘤基因,作为抑癌基因与Wilms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基因主要在胚胎发生过程中表达,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发育起重要作用。在成人则仅肾脏、卵巢、子宫内膜、睾丸、脾脏和正常的造血祖细胞有少量表达。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在卵巢癌、肾细胞癌、间皮瘤、黑色素瘤、促结缔组织增生圆细胞瘤、乳癌、肺癌、直肠癌和胰腺癌等实体瘤中该基因均呈高表达且与许多肿瘤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1基因 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变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MCV、抗CCP抗体与RF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7
11
作者 姜东林 孙钧铭 +3 位作者 姜升阳 潘宇红 赵磊 华海应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血清学辅助诊断指标: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anti-mutated citrullinated vimentin,anti-MCV)抗体、抗环瓜氨酸多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s,anti-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目的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血清学辅助诊断指标: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anti-mutated citrullinated vimentin,anti-MCV)抗体、抗环瓜氨酸多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s,anti-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76例RA患者、35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抗MCV抗体、抗CCP抗体和RF,计算单项或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绘制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单指标检测,抗MCV抗体对RA的敏感性为84.21%(64/76),特异性为96.00%(72/75),优于抗CCP抗体及RF(均P<0.01)。抗MCV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面积0.966,95%可信区间0.940-0.992),临床诊断效能优于抗CCP抗体及RF。三指标联合检测敏感性可提高至94.74%,但以抗MCV抗体和抗CCP抗体两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之和最大。结论抗MCV抗体为一高度敏感的新的RA诊断血清学标志物,其与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对于筛查和辅助诊断早期RA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DNMT3A p.R882的共存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洁 华海应 +5 位作者 晁红颖 蔡晓辉 张修文 陈梅玉 卢绪章 刘建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31-1337,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DNA甲基转移酶3A(DNA methyltransferase 3A,DNMT3A)p.R882的共存基因突变及其与部分临床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检测49种靶基因;采用基因组DNA-PCR联合...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DNA甲基转移酶3A(DNA methyltransferase 3A,DNMT3A)p.R882的共存基因突变及其与部分临床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检测49种靶基因;采用基因组DNA-PCR联合Sanger测序法检测患者中DNMT3A p.R882、CALR基因9号外显子、NPM1基因12号外显子、FLT3-ITD,及CEBPA的TAD、BZIP两个功能结构域的突变发生情况。结果:①301例患者中共检出41例携带DNMT3A p.R882突变,最常见为M5亚型;97.6%(40/41)DNMT3A p.R882突变患者同时携带其他基因突变,每例患者平均突变3.17次;其中双基因突变9例,3个基因突变共存12例,≥4个基因突变共存19例。②DNMT3A p.R882伴随基因突变最常见的为NPM1(n=27,65.9%),其他依次为:FLT3-ITD(n=18,43.9%)、IDH1(n=9,22.0%)、TET2(n=8,19.5%)及NRAS(n=6,14.6%)等;③≥4个基因突变患者的白细胞水平虽然高于双基因及3个基因突变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存基因突变为FLT3-ITD者的外周白细胞水平高于野生型(P=0.034),但在年龄、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NPM1、IDH1或TET2突变者与野生型相比,在中位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水平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④与野生型相比,伴NPM1突变者具有更高的初次诱导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而伴IDH1突变者CR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25);伴FLT3-ITD与TET2突变者与野生型相比,在CR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95%以上的DNMT3A p.R882突变AML均伴有额外基因突变,共存基因突变种类及个数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突变 DNMT3A NPM1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姜东林 孙钧铭 +3 位作者 蔡良良 赵磊 华海应 姜升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553-2556,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4,HE4)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82例卵巢癌患者血清HE4水平,并同步检测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与143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4,HE4)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82例卵巢癌患者血清HE4水平,并同步检测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与143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比较。计算敏感性、特异性等诊断性指标,绘制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卵巢癌组血清HE4、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收集到31例手术或化疗后1个月数据复查,血清HE4、CA125水平与治疗前均已显著性下降(均P<0.01);其卵巢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HE4对卵巢癌的诊断敏感性为82.93%(68/82),特异性为94.54%(173/183),均高于CA125;HE4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949;95%CI为0.915~0.982),临床诊断效能优于CA125。相关性分析显示卵巢癌患者HE4水平与CA125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05,P<0.01)。结论:HE4与卵巢癌联系密切,显示了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能成为一个的新卵巢癌诊断和评价治疗效果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人附睾蛋白4 糖类抗原125
下载PDF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的水平变化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潘宇红 姜东林 +1 位作者 孙钧铭 华海应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9-82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水平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73例RA患者血清抗MCV抗体水平,并同步分别应用ELISA、放射免疫分析法及增强比浊法检测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 目的探讨血清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水平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73例RA患者血清抗MCV抗体水平,并同步分别应用ELISA、放射免疫分析法及增强比浊法检测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与35例非RA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RA组血清抗MCV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非RA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MCV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83.56%(61/73),特异性为96.00%(72/75),均高于抗CCP抗体及RF;相关分析显示RA患者抗MCV抗体水平与抗CCP抗体、TNF-α及RF呈显著正相关(r=0.531、0.243、0.347,P均<0.01)。结论抗MCV抗体与RA联系密切,为一高度敏感的、新的RA标记物,临床上检测血清抗MCV抗体水平对于筛查和辅助早期诊断RA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血浆S100B蛋白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诊断评估 被引量:5
15
作者 姜东林 孙钧铭 +3 位作者 李成万 赵磊 华海应 蔡良良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6-42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S100B蛋白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4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新生儿在出生12 h时抽血检测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enolase,NSE)及脑型肌酸... 目的探讨血浆S100B蛋白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4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新生儿在出生12 h时抽血检测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enolase,NSE)及脑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reatine kinaes BBisozyme,CK-BB),与47例非HIE的窒息新生儿和22例健康新生儿进行对照比较。评价敏感性和特异性,绘制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出生12 h时HIE患儿血浆S100B、NSE和CK-BB阳性率显著高于窒息组和对照组(均P<0.01),S100B对HIE的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82.61%,之和高于NSE及CK-BB。S100B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面积:0.950;95%可信区间0.918-0.983),临床诊断效能高于NSE及CK-BB。结论HIE患儿出生12 h时血浆S100B、NSE和CK-BB均能预示HIE患儿的脑部损伤,S100B阳性率最高,三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HIE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S100B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型肌酸激酶同功酶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CEBPA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艳 高华强 +5 位作者 华海应 朱文艳 周晔 王志清 张苏江 仇红霞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52-65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EBPA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分析伴CEBPA突变的正常核型AML(NK-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80例AML初发患者,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分两段扩增整个CEBPA基因,扩增产物测序检测CEBPA突变,分析NK-AML中CEBP...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EBPA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分析伴CEBPA突变的正常核型AML(NK-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80例AML初发患者,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分两段扩增整个CEBPA基因,扩增产物测序检测CEBPA突变,分析NK-AML中CEBPA突变型组及野生型组患者总生存(OS)、无事件生存(EFS)。结果:检出CEBPA基因突变10例,突变率为12.5%(10/80),均为M2型,核型正常;突变主要为N端移码突变和C端框内突变;CEBPA突变型组患者初诊时外周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野生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BPA突变型组患者OS、EFS与CEBPA野生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BPA基因突变多见于正常核型AML-M2患者,伴CEBPA突变患者初诊时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较低,但不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CEBPA 突变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核型分析 血小板
下载PDF
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CSF3R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苗 李青芸 +5 位作者 卢绪章 晁红颖 蔡晓辉 刘洁 华海应 吴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9-1025,共7页
目的:探讨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SF3R突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与部分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初诊伴有t(8;21)易位的AM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联合Sanger测序法检测112种基因突变,分析CSF3... 目的:探讨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SF3R突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与部分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初诊伴有t(8;21)易位的AM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联合Sanger测序法检测112种基因突变,分析CSF3R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及其对化疗后缓解率的影响。结果:167例t(8;21)易位的AML患者中,15例(9.0%)患者携带CSF3R突变,其中膜近端突变6例和胞质尾部截短突变9例。CSF3R最常见的共存突变依次为KIT(40.0%)、TET2(33.3%)、DNMT3A(26.7%)、FLT3(20.0%)、CBL(20.0%)、IDH1(13.3%)等。与野生型相比,CSF3R突变组具有更高的DNA甲基化基因突变发生率(P<0.001)。CSF3R基因突变阳性组患者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位数为5.80(3.20-8.56)×109/L,显著低于CSF3R野生型组患者的8.80(5.26-19.92)×109/L(P=0.017);两组在性别、中位年龄、FAB分型、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F3R基因突变组CR率(100%)虽高于野生组(86.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F3R基因突变组患者CD19阳性率显著高于野生型组(86.7%vs 47.4%,P=0.004),且具有更高的X缺失伴随率(33.3%vs 13.2%,P=0.037)。结论:CSF3R突变在t(8;21)AML患者中有较高发生率,CSF3R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共存突变基因与野生型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8 21) CSF3R 急性髓系白血病 二代测序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报道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华强 华海应 +1 位作者 顾国忠 谢龙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13-714,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下载PDF
吡柔比星联合方案治疗初治急性白血病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彩华 华海应 +3 位作者 曾晓颖 王黎 赵慧谨 沈志祥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45-245,共1页
吡柔比星(Pirayubicin,THP)亦称吡喃阿霉素,于1979年由日本学者Umezaua博士等研制成功.国外80年代应用于临床,1992年被引进我国.2001年6~12月,我们联合上海10大医院应用THP(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联合化疗治疗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84... 吡柔比星(Pirayubicin,THP)亦称吡喃阿霉素,于1979年由日本学者Umezaua博士等研制成功.国外80年代应用于临床,1992年被引进我国.2001年6~12月,我们联合上海10大医院应用THP(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联合化疗治疗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84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化疗方案 吡柔比星
下载PDF
缺血修饰性白蛋白分泌与心肌缺血相关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姜东林 孙钧铭 +3 位作者 姜升阳 赵磊 华海应 谢敏瑚 《中国微循环》 2009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时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分泌及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73例在胸痛3h内就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分别在就诊时(3h组)和胸痛6h时(6h组)抽血检测IMA,...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时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分泌及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73例在胸痛3h内就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分别在就诊时(3h组)和胸痛6h时(6h组)抽血检测IMA,同时检测心肌坏死指标: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yo),与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ACS患者3h组血清IMA、Myo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CK-MB、cTn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h组与6h组比较,仅IM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6h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所有指标均呈显著性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MA水平与CK-MB、cTnI、Myo呈正相关性(r=0.498,P<0.01;r=0.514,P<0.01;r=0.506,P<0.01)。结论IMA是反映ACS心肌缺血的一个非常早的灵敏指标,对于发病<3h的ACS更有价值,结合Myo有助于ACS的早期诊断和排除诊断,并可能与随后的心肌坏死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性白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症 心肌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