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职购出行距离的影响因素与优化对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1
作者 单卓然 敬丽莉 +2 位作者 袁满 张馨月 黄亚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7,共7页
职购行为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消费活动,对其特征及成因的理解有助于完善城市就业中心与商业中心的协调布局,丰富城市生活空间的理论认识。以武汉市为例,运用LBS位置服务数据、抽样调查数据、GIS空间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测度职购出行距... 职购行为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消费活动,对其特征及成因的理解有助于完善城市就业中心与商业中心的协调布局,丰富城市生活空间的理论认识。以武汉市为例,运用LBS位置服务数据、抽样调查数据、GIS空间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测度职购出行距离,揭示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居民职购活动以中短程出行为主,职购距离的圈层异质性明显,城市边缘及外围地区职购便利性更差。就业地商业可达性、社会经济属性、就业通勤成本、网络购物习惯等是影响职购出行距离的重要因素。应优先对10余处职购不便问题突出的就业集聚区开展优化,既要推动基于多因素协同的综合优化,也要区别不同就业集聚区职购困难的诱致主因,实施分类型、差异化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购活动 出行距离 影响因素 优化对策 武汉市
下载PDF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层级”村庄分类研究以山南市乃东区为例
2
作者 单卓然 潘浩澜 +2 位作者 袁满 安月辉 黄亚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69,共8页
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开展村庄“定型”,是实施分类指导的必要前提。在各地灵活丰富的村庄分类里,介入自然聚落尺度是近期兴起的创新来源。文章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为例,将传统单纯围绕行政村展开的村庄分类流程,扩展为由自然聚落... 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开展村庄“定型”,是实施分类指导的必要前提。在各地灵活丰富的村庄分类里,介入自然聚落尺度是近期兴起的创新来源。文章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为例,将传统单纯围绕行政村展开的村庄分类流程,扩展为由自然聚落与行政村尺度共同构成的“双层级”村庄分类技术框架。研究认为,行政村内自然聚落间的强烈异质性及聚落发展的实心化,是应用“双层级”村庄分类理论模型的重要条件。研究提出,“双层级”村庄分类方法由“政策判定+潜力评估+镇村酝酿”的自然聚落分类方法、“占比测算+矩阵构建+系统聚类”的自然聚落→行政村类型转换方法、二次镇村酝酿基础上的行政村分类方案生成方法等共同组成,具体的分类流程需落实聚落定性、聚落测评、聚落分类、类型转换、行政村分类等5项主要环节。理论模型在山南市乃东区国土空间规划中得到了实际应用,识别出5类自然聚落,制定了主导式与并重式的两种行政村类型认定规则,提出了“融保聚改”的四类型行政村分类方案。分类过程及工作成果得到地方积极正面反馈,验证了“双层级”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旨在丰富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村庄分类布局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分类 双层级 自然聚落 行政村 山南市乃东区
下载PDF
西藏昌珠寺周边城镇空间特色与设计对策研究——基于多维地域性视角
3
作者 单卓然 张馨月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30,共9页
挖掘并利用城市地域特色,塑造城市独特形象,是解决城市特色趋同危机的关键性手段。以藏源文化深厚的乃东区昌珠寺周边城镇空间为例,综合应用实地勘察、空间分析、问卷访谈等方法,通过对昌珠寺周边城镇功能-文化-社会空间特征的地域性解... 挖掘并利用城市地域特色,塑造城市独特形象,是解决城市特色趋同危机的关键性手段。以藏源文化深厚的乃东区昌珠寺周边城镇空间为例,综合应用实地勘察、空间分析、问卷访谈等方法,通过对昌珠寺周边城镇功能-文化-社会空间特征的地域性解析,识别出其“寺庙主体,民居肌底”的空间布局特色,“朝圣引导,环形结构”的路网街巷特色,“家屋单元,聚族而居”的民居建筑特色。据此,提出昌珠寺周边城镇空间设计应当遵循“守其道,更其器”的哲学观念,并从“形·筑·巷·公”四个维度提出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以期为类似地区特色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 昌珠寺 城镇空间 空间特色 西藏
下载PDF
时空行为视角下老旧小区地理环境健康效应的研究框架探析
4
作者 袁满 姜浩 单卓然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5,共11页
社区地理环境对公众健康的影响研究是地理学、城市规划及公共卫生等多学科关注的热点。利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社区地理环境健康效应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研究发现,社区地理环境的健康效应主要存在健康风险、健... 社区地理环境对公众健康的影响研究是地理学、城市规划及公共卫生等多学科关注的热点。利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社区地理环境健康效应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研究发现,社区地理环境的健康效应主要存在健康风险、健康行为及健康资源三大影响路径;现有文献往往忽略了社会人文环境与建成环境的交互作用,且多从单一路径分析研究影响效应;静态邻里视角产生的地理情境不确定性问题并未重视;老旧小区的地理环境更加复杂、人群更加脆弱,但现有研究中却较少被关注。基于此,按照测度体系-关联解析-机制挖掘-策略构建的思路层层递进,构建一套探索时空行为视角下老旧社区地理环境对公众健康影响机制的研究框架,以期为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和城市更新双重国家战略提供支撑,实现理论成果服务于政策实践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效应 老旧小区 地理环境 研究进展 研究框架
下载PDF
地铁对沿线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及规划策略——基于武汉市三条地铁线路的实证研究
5
作者 袁满 严明瑞 单卓然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7,共8页
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以期缓解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然而,地铁能否实质上提升沿线空气质量还缺乏实证研究。以武汉地铁为例,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地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效应与机制,提出规划优化策略。结果表明... 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以期缓解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然而,地铁能否实质上提升沿线空气质量还缺乏实证研究。以武汉地铁为例,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地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效应与机制,提出规划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地铁对沿线空气质量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受到沿线建成环境的配置与空间布局的影响。在低密度城区,交通替代效应大于交通创造效应,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高密度城区的交通创造效应超过交通替代效应,反而加剧了空气污染。因此,超大、特大城市的地铁建设应与城市土地利用及空间规划有机结合,可根据地铁沿线密度选择差异化的开发模式,合理引导中心城区降低人口密度,不宜片面追求沿线高密度开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空气质量 双重差分模型 密度
下载PDF
轨道交通TOD模式对站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策略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6
作者 袁满 严明瑞 +2 位作者 朱俊青 单卓然 姜浩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2-58,73,共8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随着绿色TOD模式研究的不断推进,学者们对轨道交通是否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展开了广泛探讨。该类研究主要以城市或区域等宏观尺度为对象,而忽略了轨道交通对沿线及站点等微观地区的影响。文章以武汉市6条轨道交通...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随着绿色TOD模式研究的不断推进,学者们对轨道交通是否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展开了广泛探讨。该类研究主要以城市或区域等宏观尺度为对象,而忽略了轨道交通对沿线及站点等微观地区的影响。文章以武汉市6条轨道交通线路的站点为例,评估轨道交通对站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探讨TOD模式指标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TOD模式优化策略。结果发现,轨道交通对多数站点空气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不同站点间的影响差异较大。站点地区的工业用地占比、绿地与水域占比、土地混合度、容积率等因素与空气质量具有相关性。高水平的土地混合,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空气质量;开发集聚度越高,城市越紧凑,空气污染改善越明显;合理的交通接驳方式,减少了机动车尾气排放,可改善空气质量。因此,应通过高水平的土地混合、紧凑的空间形态、完善交通接驳等措施,优化轨道交通TOD建设,提升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TOD模式 站点 空气质量
下载PDF
健康城市系统双重属性:保障性与促进性 被引量:14
7
作者 单卓然 张衔春 黄亚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18,共5页
健康城市系统理论研究是指导健康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依据。我国健康城市理论研究目前存在缺乏系统性、共识性分析框架、属性研究滞后等问题。研究阐明了健康城市的五大系统—健康政治、产业、文化、科技及空间系统的内涵及它们之间相... 健康城市系统理论研究是指导健康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依据。我国健康城市理论研究目前存在缺乏系统性、共识性分析框架、属性研究滞后等问题。研究阐明了健康城市的五大系统—健康政治、产业、文化、科技及空间系统的内涵及它们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关系,重点解读了健康城市的双重属性—保障性与促进性,提出基于政策、产业、文化、科技及空间形态等层面的促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双重属性 保障性 促进性
下载PDF
试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调整、行动策略、绩效评估 被引量:50
8
作者 单卓然 黄亚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4,共5页
基于新型城镇化战略调整的时代背景,研究从制度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和空间领域分析其具有的十二项转变;并针对沿海经济转型地区、中西部产业承接地区、山区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落后地区,总结出六项行动策略,包括低碳转型、绿色升... 基于新型城镇化战略调整的时代背景,研究从制度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和空间领域分析其具有的十二项转变;并针对沿海经济转型地区、中西部产业承接地区、山区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落后地区,总结出六项行动策略,包括低碳转型、绿色升级的产业可持续策略,出投稳步、内需转向的三足鼎立策略,制度引领、城乡一体的区域协调策略,空间开放、服务均等的质量提升策略,经济先导、产城融合的差距弥补策略,以及特色经营、规模集中的民生保障策略。新型城镇化的导向型绩效评估模型包括由六项民生导向指标、九项可持续导向指标和九项质量导向指标构成的L S Q指标体系。不同地域与客观条件下,评估模型中的各项指标具有差异化的权重赋值原则,应进行动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战略调整 行动策略 绩效评估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部城市功能空间优化策略 被引量:5
9
作者 单卓然 黄亚平 谢来荣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30,共8页
"一带一路"战略引发了对区域发展格局的重构,中部地区面临战略地位与空间重心方面的重大转变。文章以武汉为例,通过分析其城市战略定位匹配性、功能空间发展差距与比较优势,发现武汉近期战略意图与"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引发了对区域发展格局的重构,中部地区面临战略地位与空间重心方面的重大转变。文章以武汉为例,通过分析其城市战略定位匹配性、功能空间发展差距与比较优势,发现武汉近期战略意图与"一带一路"战略导向不完全匹配。武汉应进行战略定位调整,关注重点应聚焦于加工制造、物流运输、研发创新与环境承载4个功能领域,应实施"优化要素驱动板块,培育创新驱动模块,推动产业多轮并举"、"复兴航道水运,推动公铁货网升级,促进运输高质高效发展"和"廊道框架广域互通,弹性控制资源环境,保障生态安全"3项策略,优化功能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加工制造 运输物流 研发创新 资源环境承载 武汉
下载PDF
跨省域低碳城市群健康发展策略初探——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单卓然 黄亚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2-106,共5页
长江中游城市群低碳健康建设对引领中部地区崛起、协调区域发展和培育国家第四经济增长极意义重大。通过解读新时期跨省域低碳城市群内涵,揭示长江中游城市群构建的时代意义。基于以往研究成果,创新将健康城市理念与结构引入其中,归纳... 长江中游城市群低碳健康建设对引领中部地区崛起、协调区域发展和培育国家第四经济增长极意义重大。通过解读新时期跨省域低碳城市群内涵,揭示长江中游城市群构建的时代意义。基于以往研究成果,创新将健康城市理念与结构引入其中,归纳、构建长江中游低碳城市群建设的五大低碳健康系统:低碳健康政治系统,低碳健康产业系统,低碳健康科技系统,低碳健康文化和空间系统,针对性提出各核心系统的策略。主张政治系统树立参与理念,建立联动机制,推行差异化策略;产业系统调整区域结构,探索区域分工和互补;科技系统实现能源高效清洁、建筑节能及技术创新;文化系统创新同源文化,促进技术集成;空间系统关注区域环境安全、调控土地利用、构建交通网络、修复碳汇化空间、倡导行为减碳。呼吁关注我国跨区域城市群低碳健康建设问题,以期为区域城市发展献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省域 低碳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 健康城市 低碳健康系统
下载PDF
城镇化水平后五零时代的建设策略杂谈 被引量:4
11
作者 单卓然 黄亚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可能会出现一些言论,认为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7.92%到46.4%到50%再到更多只是数字上的稳定增加,相较于韩国92%的城镇化水平,我国显然落后太多,需要更加快速而努力地进行城市化建设。然而,大量事实证明,要想在未来更长时间内达到理想的城... 可能会出现一些言论,认为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7.92%到46.4%到50%再到更多只是数字上的稳定增加,相较于韩国92%的城镇化水平,我国显然落后太多,需要更加快速而努力地进行城市化建设。然而,大量事实证明,要想在未来更长时间内达到理想的城市化状态,我们必须选择和之前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要在城镇化水平进入50%这个敏感的时期附近慢下来,仔细思考城镇化水平后五零时代究竟该朝哪个方向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水平 城市 建设 策略 五零时代
下载PDF
欠发达山区中小城市集聚策略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单卓然 黄亚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87,共5页
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案例研究的方法,在归纳欠发达山区中小城市空间集聚的3个共识性特征、4个动力因素和3条理想路径的基础上,结合贵州修文县和湖北麻城市案例,阐述集聚吸纳的4种规划策略,包括工贸主导—大型项目带动大型住区的产居极化... 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案例研究的方法,在归纳欠发达山区中小城市空间集聚的3个共识性特征、4个动力因素和3条理想路径的基础上,结合贵州修文县和湖北麻城市案例,阐述集聚吸纳的4种规划策略,包括工贸主导—大型项目带动大型住区的产居极化策略、旅游驱动—生态文化推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服务集中策略、效率提升—农业现代化释放剩余人口的劳动力流转策略,以及空间扩张—空间城镇化引发人口城镇化的居民转化策略,以期为我国山区中小城市的城镇化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山区 中小城市 空间集聚 集聚吸纳 动力机制 路径 规划策略
下载PDF
武汉市文化设施时空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单卓然 张馨月 +1 位作者 袁满 黄亚平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2年第5期115-122,共8页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竞争力逐渐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文化设施作为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日益成为关注焦点。以2010年、2015年、2020年武汉市文化设施的POI数据为基础,运用标准差椭圆、平均最邻近距离分析和核密度分析法,结...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竞争力逐渐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文化设施作为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日益成为关注焦点。以2010年、2015年、2020年武汉市文化设施的POI数据为基础,运用标准差椭圆、平均最邻近距离分析和核密度分析法,结合地理探测器的应用,探讨文化设施时空分布格局和影响因素,并据此为优化特大城市文化设施布局提出建议。研究发现:第一,武汉市文化设施总体上空间分布差异大,数量持续增长但增速减缓,具有在中心城区集聚、圈层式递减、向西南方向扩散的特征;第二,不同类型文化设施时空分布异质性明显,2010年以来,以公益性质为主的文化设施呈向心低密度集聚的形式,向城区外围蔓延的态势日趋明显,集聚程度逐步下降。而以经营性质为主的文化设施始终呈向中心城区高密度集聚的形式;第三,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文化设施格局的首要因素,人口规模和区域面积是基础因素,两者具有时间稳健性,交通通达度是强化因素,但其影响力随时间推移可能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设施 时空分布 POI数据 地理探测器 异质性 武汉市
下载PDF
中国与英国城市体检评估工作的对比解析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10
14
作者 单卓然 安月辉 +1 位作者 袁满 潘浩澜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60,共8页
城市体检评估作为规划评估的重要环节,能够揭示城市空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提升国土空间规划治理能力。文章首先梳理了英国规划监测评估的历史演化与发展特征,简述了中国城市体检评估的研究进展与实践探索;其次,以英国的《伦敦规... 城市体检评估作为规划评估的重要环节,能够揭示城市空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提升国土空间规划治理能力。文章首先梳理了英国规划监测评估的历史演化与发展特征,简述了中国城市体检评估的研究进展与实践探索;其次,以英国的《伦敦规划年度监测报告》与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为例,从重点关注领域、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响应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解析;最后,对标英国规划评估工作,提出中国城市体检评估工作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检 规划评估 伦敦规划年度监测报告 国土空间规划
下载PDF
人工智能影响下城乡规划机构、技术与职业新态势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9
15
作者 单卓然 李鸿飞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25,共6页
目前,以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进入规划领域,为未来城市规划的审查、考评、生成、多方案比较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使规划方法从经验走向科学,同时也引导了新机构与新技术的萌芽,即人工智能深度参与将加深规划从业人员的... 目前,以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进入规划领域,为未来城市规划的审查、考评、生成、多方案比较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使规划方法从经验走向科学,同时也引导了新机构与新技术的萌芽,即人工智能深度参与将加深规划从业人员的职业分化。文章首先界定了现阶段城乡规划语境下人工智能的内涵;其次从新型行业机构及部门组建、新兴技术及其团队涌现两个角度分析了城乡规划行业的新态势;再者预判了规划行业大概率产生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分析、辅助决策及政策释译职业分化,工作模式从单一职业、人工主导、流程参与式转向多职业、人机交互及灵活合作式;最后从规划资质认证创新、规划教育质量改善和规划从业人员重塑竞争力三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机构 新技术 职业分化
下载PDF
我国特色小城镇对近地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时空演化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单卓然 徐蕾 袁满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1-8,共8页
为弥补特色小城镇区域经济贡献研究不足的现况,以我国首批特色小城镇为对象,基于2013-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或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利用SPSS和GIS分析国家战略介入前的特色小城镇对近地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时空演化特征。发现:国家战略介入前的... 为弥补特色小城镇区域经济贡献研究不足的现况,以我国首批特色小城镇为对象,基于2013-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或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利用SPSS和GIS分析国家战略介入前的特色小城镇对近地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时空演化特征。发现:国家战略介入前的特色小城镇整体年平均贡献率持续低位;低贡献小城镇占比过半而高贡献小城镇稀缺显著,二者年平均贡献率两极分化;4年间“贡献率贫"数量极少而"贡献率返贫"比例较高;贡献率全国分布渐呈多组局域性梯度空间集聚;西北、中南贡献率重心向内陆收拢,华北贡献率重心外移、分布趋散,西北贡献率格局紧凑化;低贡献特色小城镇的全国多中心格局渐现。建议:鼓励东北、西北、西南扶持政策填补;持续坚定完善全国均衡布局;开展地理分区内区域经济贡献格局评估;同步加大对贡献率局域峰值地带政策倾斜和对低贡献率峰值地带政策投入;大幅提高现有政策投放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城镇 区域经济增长 贡献率 时空演化
下载PDF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及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单卓然 王兴娥 袁满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7期42-47,共6页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农作物产量、耕地面积对农业总产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关于化肥施用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则存在分歧,而农业专业合作社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则鲜有研究。为验证上述结论并弥补研究缺失,文章以武汉市7个行政区为数据统计单...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农作物产量、耕地面积对农业总产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关于化肥施用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则存在分歧,而农业专业合作社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则鲜有研究。为验证上述结论并弥补研究缺失,文章以武汉市7个行政区为数据统计单元,以2007-2017年为数据分析时段,利用SPSS相关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技术,检验农作物产量、耕地面积及化肥施用量,探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与农业总产值的关系。研究发现:①农作物产量及耕地面积对农业总产值有近似正向线性促进作用;②多因素共同影响下,武汉市各行政区化肥施用量与农业总产值呈负相关性;③武汉市各行政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增量与农业总产值呈现三次函数关系。研究建议:持续地增投合理数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武汉市各行政区当前行之有效的农业总产值提升手段。研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调控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在恰当区间时,其对乡村振兴有积极推动作用,但增量不足或过度新建则有可能给乡村振兴造成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总产值 乡村振兴 农作物产量 耕地面积 化肥施用量 武汉市
下载PDF
本期聚焦:乡村振兴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单卓然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7期1-1,共1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后,学术界对乡村振兴议题的讨论逐步聚焦至其实现路径与模式策略研究,各地也结合实际条件推动了一系列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 优先发展 学术界
下载PDF
路径依赖·政策驱动:我国大城市远期空间发展的情景比较——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单卓然 黄亚平 +1 位作者 陶德凯 卢有朋 《城市建筑》 2017年第12期37-40,共4页
路径依赖与政策驱动是我国大城市空间发展的两种典型情景。文章以武汉市为例,比较研究了两种情景下武汉市远期空间发展的动力、格局和战略选择差异。针对武汉市未来空间发展的战略选择指出:路径依赖情景下,应解体重组"六大新城组群... 路径依赖与政策驱动是我国大城市空间发展的两种典型情景。文章以武汉市为例,比较研究了两种情景下武汉市远期空间发展的动力、格局和战略选择差异。针对武汉市未来空间发展的战略选择指出:路径依赖情景下,应解体重组"六大新城组群"及"四大功能板块",打造"主城—副城—边缘城市一体化"的区域城市;政策驱动情景下,应建构"主城—新区双极核"的区域城市,培育专业特色化的政策新区。对城市未来空间发展的情景进行分析,顺应了规划编制从蓝图式向过程式转变的目标导向,可为我国大城市远期远景空间结构调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发展 情景分析 路径依赖 政策驱动 武汉市
下载PDF
实施性规划下欠发达县域空间生产机制与可预见问题解析--以湖北省麻城市为例
20
作者 单卓然 洪世键 +1 位作者 黄亚平 张衔春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46,共8页
以湖北省典型欠发达县市麻城为例,对其实施性规划蕴含及其反映出的共性目标诉求、关注重点、空间生产机制与可预见问题等进行实证分析与理论解读。首先分析指出了现阶段湖北省欠发达县域实施性规划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技术层面的不同目... 以湖北省典型欠发达县市麻城为例,对其实施性规划蕴含及其反映出的共性目标诉求、关注重点、空间生产机制与可预见问题等进行实证分析与理论解读。首先分析指出了现阶段湖北省欠发达县域实施性规划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技术层面的不同目标诉求;其次提炼得到了县域实施性规划编制及实施过程的特定关注重点——重点关注近期产业项目空间布局、重点关注近期道路交通及公益性设施建设、重点关注近期行动计划;再者认为,欠发达县域实施性规划备受重视且具有上述目标诉求与关注重点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背后遵循一套以"空间"为核心的土地出让与资本循环机制。阐述了机制运行的三个环节——以土地为信用抵押换得资本进驻、以设施为触媒实现涓滴增收与土地信用提升、以有序行动计划降低整个过程财政支出成本及风险;最后预判了因欠发达县域实施性规划目标导向而不可避免产生的若干可预见问题,尤其强调了生产过剩与不足并存问题、红利前置与矛盾后延问题,主张要充分认识、提前警惕并同步运用相应政策工具降低上述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实施性规划 目标诉求 关注重点 空间生产机制 可预见问题 麻城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