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多熟种植制度复种指数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29
1
作者 卞新民 冯金侠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15,共5页
针对90年代种植制度变革的新特点,分析了间套作、复种及复种指数的意义,讨论了区别间套作的共生期标准、作物标准熟期与熟数系数以及面积系数等概念,提出了多样化的多元多熟种植条件下复种指数的计算规则和方法。
关键词 耕作制度 种植制度 复种指数 多熟种植
下载PDF
农业发展新形势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建设 被引量:10
2
作者 卞新民 景桂英 段华平 《中国农业教育》 2005年第1期28-29,共2页
培养农村区域发展专门人才是我国农业实行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经过专业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建设与实践,初步形成了技术学科基础上文理交融的学科特色、现代农... 培养农村区域发展专门人才是我国农业实行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经过专业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建设与实践,初步形成了技术学科基础上文理交融的学科特色、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优势特色、教学科研相长的素质教育体系特色的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区域发展 建设目标 建设重点 建设特色
下载PDF
加速南方农业发展迎接新世纪粮食挑战 被引量:3
3
作者 卞新民 冯金侠 张卫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9-92,共4页
分析了建国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特点 ,以及中国南方农区在今后粮食增产中的潜力、作用和地位 ,提出开发南方粮食生产潜力保证满足下世纪前期中国粮食消费需求的战略思考 ,并就如何开发南方粮食生产潜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粮食生产 中国 南方地区 发展
下载PDF
不同原料栽培平菇的生态学转化特点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卞新民 章熙谷 朱普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85-388,共4页
运用熟料袋栽方法对小麦杆和棉籽壳栽培平菇的转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菇生产转化率(Rc)无显著差异,剩余率(Rr)和耗出率(Rd)有极显著差异,Rc、Rr和Rd相互间有极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不同处理中Rd对Rc的... 运用熟料袋栽方法对小麦杆和棉籽壳栽培平菇的转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菇生产转化率(Rc)无显著差异,剩余率(Rr)和耗出率(Rd)有极显著差异,Rc、Rr和Rd相互间有极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不同处理中Rd对Rc的回归系数(b)一致,但回归截距(a)有较大差异,Rd对Rr的回归系数(b)和截距(a)都有显著差异,但b与a之比却十分接近.说明平菇生产中对原料的消耗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础消耗,与平菇产量无关,二是生产直接消耗,与平菇的产出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栽培 生态效率 生态学 食用菌
下载PDF
苏南稻田麦套春玉米关键栽培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卞新民 李萍萍 +2 位作者 高德明 章熙谷 邵汉池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22,共5页
以田间试验资料为基础,研究了苏南地区稻田小麦套种玉米的生产潜力和技术优化组合问题。结果表明,该地区稻田种植麦套玉米可获得7000~7500kg/hm2以上的产量,技术优化后单产可达9000~10500kg/hm2。统... 以田间试验资料为基础,研究了苏南地区稻田小麦套种玉米的生产潜力和技术优化组合问题。结果表明,该地区稻田种植麦套玉米可获得7000~7500kg/hm2以上的产量,技术优化后单产可达9000~10500kg/hm2。统计分析表明,播期、密度、施肥总量三项技术因子对产量影响较大,密度和肥料运筹对净收入影响较大,肥料运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套作 栽培
下载PDF
苏南丘陵旱地麦/玉米/秋作复合群体时空结构配置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卞新民 冯金侠 +1 位作者 刘景春 何有龙 《耕作与栽培》 1999年第5期14-15,29,共3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苏南丘陵地区以春玉米为主干作物的套作复合群体内作物时空配置问题。发现套作春玉米对播期、共生期和预留行宽度反应十分敏感,当春玉米与麦共生短于30 d 时,共生期对产量影响明显。秋季玉米和甘薯产量对与春玉米共... 通过试验研究了苏南丘陵地区以春玉米为主干作物的套作复合群体内作物时空配置问题。发现套作春玉米对播期、共生期和预留行宽度反应十分敏感,当春玉米与麦共生短于30 d 时,共生期对产量影响明显。秋季玉米和甘薯产量对与春玉米共生期的长短反应不明显,但套种于春玉米的大豆对播期反应较为强烈。扩大秋玉米行距对其间间作的甘薯产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套作 小麦 玉米 作物时空配置 套作
下载PDF
春玉米温床育苗无土移栽方法研究
7
作者 卞新民 陆建飞 +1 位作者 李萍萍 冯金侠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19,共3页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采用温床育苗无土移栽玉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无土育苗移栽玉米的产量和净收入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几乎相同,生产前期用工量减少60%,物质成本降低40%。在播种期和移栽期都很早的条件下,移栽时...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采用温床育苗无土移栽玉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无土育苗移栽玉米的产量和净收入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几乎相同,生产前期用工量减少60%,物质成本降低40%。在播种期和移栽期都很早的条件下,移栽时浇水量对产量及成活率影响很小,适宜移栽叶龄为4-4.5叶,但在晚播情况下,适合叶龄为2-3叶,在麦套玉米条件下,即使晚播移栽叶龄推迟到3.5-4.5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温床育苗 无土移栽 栽培
下载PDF
农业生产食物链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8
作者 卞新民 章熙谷 《华东工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6期6-9,共4页
该文提出了农业生产系统的生产性食物链概念,研究设计了专用投入产出分析表式。以江苏省海安县星火养殖场为例,探讨了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具体应用,并运用分配系数结合线性规划方法对该场生产食物链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
关键词 食物链 投入产出模型 农业生产
下载PDF
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9
9
作者 韩新忠 朱利群 +2 位作者 杨敏芳 俞琦 卞新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92-2199,共8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0、1500、3000、4500、6000kg.hm-2)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水稻分蘖数、株高、SPAD及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秸秆不还田(对照),但是未全部达到显著性差异;50...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0、1500、3000、4500、6000kg.hm-2)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水稻分蘖数、株高、SPAD及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秸秆不还田(对照),但是未全部达到显著性差异;50%秸秆还田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理论增产10.2%,实际增产9.0%;秸秆还田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影响不显著;50%秸秆还田处理对微生物量碳、氮的提高作用最明显(P<0.05),分别较对照提高46.0%和90.0%;25%和50%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活性(P<0.05);25%、50%和75%秸秆还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提高9.3%、12.1%和8.5%(P<0.05);与对照相比,50%秸秆还田土壤蔗糖酶活性提高20.3%(P<0.05)。鉴于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长期效应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生理代谢影响的复杂性,合理秸秆还田量的选择还需进行长期定位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秸秆还田 产量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新疆绿洲棉花长期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8
10
作者 刘建国 张伟 +2 位作者 李彦斌 孙艳艳 卞新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5-733,共9页
【目的】评价棉花长期连作对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的影响。【方法】利用棉花长期连作定点微区试验,研究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和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结果】随着连作年限增加,棉田土壤容重下降,连作5、10、15和20年土壤有... 【目的】评价棉花长期连作对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的影响。【方法】利用棉花长期连作定点微区试验,研究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和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结果】随着连作年限增加,棉田土壤容重下降,连作5、10、15和20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比种植1年的增加10.56%、18.09%、37.34%和55.64%,土壤含盐量呈上升趋势,连作5、10、15和20年含盐量分别是连作1年的122%、132%、124%和146%。随着连作年限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土壤有效钾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连作10、15和20年的土壤有效钾含量分别是连作1年的60.4%、35.9%和39.8%;有效磷含量在连作5年达到最大值,比连作1年增加25.2%,随后开始下降,连作10、15和20年之间变化幅度较小。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蛋白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随着连作年限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连作5年和10年土壤酶活性降低,连作10年以后又升高,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连作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在新疆绿洲棉区,棉花长期连作和秸秆还田后,土壤物理性状改善,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有次生盐渍化倾向,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棉花连作5~10年,土壤酶活性较低,连作障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连作 土壤理化性状 酶活性
下载PDF
间作对玉米品质、产量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2
11
作者 张向前 黄国勤 +2 位作者 卞新民 江学海 赵其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7082-7090,共9页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禾本科作物和豆科作物间作的优势机理,研究了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单作、玉米‖花生间作和玉米‖大豆间作对玉米籽粒品质、单株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产量及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禾本科作物和豆科作物间作的优势机理,研究了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单作、玉米‖花生间作和玉米‖大豆间作对玉米籽粒品质、单株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产量及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肥条件下玉米间作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籽粒蛋白质、油分和赖氨酸含量,但对淀粉含量影响不显著;在施肥条件下玉米间作可以显著提高淀粉和赖氨酸含量,但对油分和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却影响不显著;间作在提高玉米籽粒淀粉、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方面的效果没有该施氮水平(50kg/km2)显著。间作可以增加玉米产量及其单株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其中在不施肥和施肥条件下产量分别比单作增加了3.7%、9.7%、19.0%和18.6%,但间作在增加产量方面的效果没有该施氮水平显著。间作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可明显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固氮菌的数量,且效果达到显著水平。土壤中的酶活性也显著受到间作的影响,在不施肥条件下玉米间作和单作土壤中的转化酶活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施肥条件下间作和单作土壤中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4种微生物数量和4种酶活性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玉米籽粒品质、产量及单株生物产量除与转化酶及磷酸酶活性部分相关不显著外,与土壤中的其它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皆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土壤微生物 籽粒品质 酶活性
下载PDF
长期连作和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3
12
作者 刘建国 卞新民 +2 位作者 李彦斌 张伟 李崧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27-1032,共6页
研究了新疆棉区棉花长期连作与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田土壤生物活性受到作物连作障碍的负面效应和秸秆长期还田培肥地力的正面效应的双重影响.在短期内(5~10年),连作障碍明显,连作与秸秆还田5和1... 研究了新疆棉区棉花长期连作与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田土壤生物活性受到作物连作障碍的负面效应和秸秆长期还田培肥地力的正面效应的双重影响.在短期内(5~10年),连作障碍明显,连作与秸秆还田5和10年的土壤微生物总量比种植1年降低36.54%和25.66%,细菌、放线菌数量下降较快,分别为种植1年的61.12%、70.16%和67.91%、145.79%,而真菌所占比例提高;土壤中脲酶、蔗糖酶活性分别比种植1年降低0.76%、2.52%和28.12%、11.44%,连作与秸秆还田5年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比种植1年降低9.21%.长期连作与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生物性状趋于好转,生物多样性指数增加,与短期(5年)相比,连作与秸秆还田15和20年的细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71.52%、61.03%和141.74%、240.83%,而真菌所占比例下降,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增加.淀粉酶活性在短期内上升,连作与秸秆还田5和10年分别比种植1年增加11.38%和10.41%,连作与秸秆还田20年则降低3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连作 秸秆还田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下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区域差异 被引量:66
13
作者 许泉 芮雯奕 +4 位作者 何航 吴峰 罗鸿 卞新民 张卫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505-2510,共6页
目的研究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区域差异,为区域性土壤生产力培育提供技术参考;为区域性农田土壤碳收集技术选择和配套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研究不同用地方式下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状况。结果... 目的研究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区域差异,为区域性土壤生产力培育提供技术参考;为区域性农田土壤碳收集技术选择和配套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研究不同用地方式下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状况。结果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0.81~12.68kg·m-2,平均为3.15kg·m-2,其中西南区最高,平均达3.63kg·m-2;华北区最低,平均为3.00kg·m-2。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异系数为57%,显著比非农业土壤的变异系数低35个百分点。不同用地方式下,水田耕层有机碳密度比旱地的平均高13个百分点,但水田有机碳密度的区域变异显著低于旱地。另外,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与降水和气温的相关性显著低于非农业土壤,农田中水田土壤有机碳密度与降水和气温的相关性又显著小于旱地。结论农田尤其是水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可能更多的是受人为因素影响,人为调控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有机碳密度 土壤碳收集 区域差异 全球变化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农田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酶活性及产量的短期效应 被引量:85
14
作者 胡乃娟 韩新忠 +3 位作者 杨敏芳 张政文 卞新民 朱利群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1-377,共7页
【目的】秸秆还田作为一种有效的秸秆处理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还可以缓解农田生态压力。研究稻麦轮作系统下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短期影响,可为提出适宜当地生产的秸秆还田量提供... 【目的】秸秆还田作为一种有效的秸秆处理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还可以缓解农田生态压力。研究稻麦轮作系统下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短期影响,可为提出适宜当地生产的秸秆还田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稻麦轮作农田定位试验进行了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7个处理,以稻麦季秸秆均不还田为对照处理(CK),6个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测定了秸秆还田后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稻麦产量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试验范围内的秸秆还田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活性碳组分的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并能增加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2)土壤总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随着秸秆还田量增加,增幅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以连续两季50%秸秆还田量处理下显著较高,而水溶性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在连续两季25%秸秆还田量处理下最高;3)相比秸秆不还田处理,连续两季25%秸秆还田量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均最显著;4)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均为在连续两季25%和50%秸秆还田量处理下增产较显著,与秸秆不还田相比,水稻增产达9.0%,小麦增产达11.45%;5)土壤碳库、土壤酶活性以及水稻和小麦产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连续两季25%和50%秸秆还田量表现出显著提高土壤碳汇能力和增加作物产量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稻麦轮作 土壤活性碳组分 土壤酶活性 产量
下载PDF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碳足迹分析 被引量:299
15
作者 段华平 张悦 +1 位作者 赵建波 卞新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3-208,共6页
采用1990-2009年农作物产量、农田生产投入等统计数据,对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吸收和碳足迹进行估算,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碳吸收量、碳足迹呈现增加趋势,碳吸收强度表现稳定,随着农用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单... 采用1990-2009年农作物产量、农田生产投入等统计数据,对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吸收和碳足迹进行估算,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碳吸收量、碳足迹呈现增加趋势,碳吸收强度表现稳定,随着农用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单位面积碳足迹从1990年的0.08hm2/hm2增加到2009年的0.13hm2/hm2。各省(市、自治区)单位面积碳足迹差异十分明显,2009年最高的福建为0.27hm2/hm2,最低的黑龙江为0.08hm2/hm2。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存在碳生态盈余,碳足迹占同期生产性土地面积(耕地)的比例在10%左右,但随着年份的递进,所占比例有增大的趋势,1990年为8.46%,2009年为1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碳排放 碳吸收 碳足迹 中国
下载PDF
镇江北固山湿地芦苇光合日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0
16
作者 付为国 李萍萍 +2 位作者 卞新民 吴沿友 曹秋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6-501,共6页
用便携式L I-6400光合测定仪,在晴朗的天气,对芦苇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Pn)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 s)、细胞间CO2浓度(C i)、叶温(T l)、叶周围气温(T a)和蒸腾速率(T r)等影响因子进行田间测定,研究芦苇的光合日变化。结果... 用便携式L I-6400光合测定仪,在晴朗的天气,对芦苇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Pn)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 s)、细胞间CO2浓度(C i)、叶温(T l)、叶周围气温(T a)和蒸腾速率(T r)等影响因子进行田间测定,研究芦苇的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芦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主峰出现在10:00,次峰出现在15:00,光合“午休”现象明显,且气孔限制是产生“午休”的主要原因。净光合速率日均为20.01μm o l.m-2.s-1,蒸腾速率日均为6.15 mm o l.m-2.-s 1,光补偿点为98μm o l.m-2.-s 1,光饱和点为2 125μm o l.m-2.-s 1(自然状态下达不到),表观光量子效率为0.060 4 m o l.m o-l 1,暗呼吸速率为2.91μm o l.m-2.-s 1,CO2补偿点为53μm o l.m o-l 1,饱和点为1 368μm o l.m o-l 1,羧化效率为0.064 7。数据显示,芦苇是一种高光效阳性植物,对于其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其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光合响应曲线 CO2响应曲线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38
17
作者 吴天马 丁晖 +2 位作者 刘志磊 徐海根 卞新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4-96,共3页
选取云南、四川省3个不同生境作为样地,研究紫茎泽兰入侵对不同生态系统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入侵造成样地a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下降33.9%、44.2%和32.2%;样地b仅土壤速效磷... 选取云南、四川省3个不同生境作为样地,研究紫茎泽兰入侵对不同生态系统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入侵造成样地a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下降33.9%、44.2%和32.2%;样地b仅土壤速效磷显著下降31.0%;样地c土壤各营养元素未见显著变化。在不同时间,样地a处理组各营养元素含量基本低于对照组,以2005年7月至10月的差异最显著。这说明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因生境不同而异,且与紫茎泽兰的生长节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紫茎泽兰 土壤养分 昆明 西昌
下载PDF
稻鸭萍共作复合系统的主要生态效应 被引量:21
18
作者 甄若宏 王强盛 +3 位作者 邓建平 杜永林 卞新民 沈晓昆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4,共4页
对稻鸭萍共作体系的主要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稻鸭萍共作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水稻收获后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比对照增加7.95%、7.05%、6.47%和4.46%;稻鸭萍共作对杂草的控制效果达到98.94%,明显削弱了稻田优势杂... 对稻鸭萍共作体系的主要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稻鸭萍共作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水稻收获后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比对照增加7.95%、7.05%、6.47%和4.46%;稻鸭萍共作对杂草的控制效果达到98.94%,明显削弱了稻田优势杂草的发生与危害,稻田残存杂草为数甚少,P 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提高;稻鸭萍共作对稻田飞虱有显著的控制效应,从而明显抑制主要由灰飞虱传毒危害的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稻鸭萍共作虽然对水稻纹枯病也有明显防治效果,但不能阻止纹枯病的发生;由于绿萍吸附了稻田水体中部分有机物、腐殖质等,稻鸭萍共作区水体的化学需氧量比稻鸭共作区降低8.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萍共作 复合系统 生态效应 土壤肥力 杂草 病虫害 稻田水质
下载PDF
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模式及其氮磷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55
19
作者 张悦 段华平 +1 位作者 孙爱伶 卞新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178,共7页
对江苏省210个农村生活污水示范工程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江苏省农村建设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技术主要有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和生物生态组合技术三种类型。三个典型技术的示范工程对污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处理效果呈显著性差异,对总氮... 对江苏省210个农村生活污水示范工程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江苏省农村建设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技术主要有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和生物生态组合技术三种类型。三个典型技术的示范工程对污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处理效果呈显著性差异,对总氮的处理率都在13:00—15:00时达到最高,不同时段对总磷的处理率差异不显著。三种技术中,生态技术模式对于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5%和92.33%,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技术,且单位体积污水处理成本最低。针对江苏省农村的特点,适宜采用经济有效、简便易行、节约资源、工艺可靠且能够与当地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并在污水处理工程运行过程中加强管理,建立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和运营管理机制,以保证正常运行,才能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减少农村环境的氮磷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技术模式 总氮 总磷 处理效果
下载PDF
抽穗期不同灌水深度下水稻群体与大气的温度差异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彬 郑建初 +4 位作者 黄山 田云录 彭兰 卞新民 张卫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92,共6页
于2005年选用3个水稻品种(扬稻6号、扬粳9538和武香粳14)在抽穗开花期设置无水(0cm)、浅水(2~4cm)和深水(10cm以上)3个水分处理,研究水分管理对水稻不同部位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30—15:00,田间灌水深度显著影响水稻植株不同部位... 于2005年选用3个水稻品种(扬稻6号、扬粳9538和武香粳14)在抽穗开花期设置无水(0cm)、浅水(2~4cm)和深水(10cm以上)3个水分处理,研究水分管理对水稻不同部位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30—15:00,田间灌水深度显著影响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温度.田间水位越高,水稻各部位的温度越低,大气温度与植株不同部位的温度的差值越高.深水管理下,3个品种大气与水稻穗部、植株中部和田面温差的平均值分别比无水管理高1.37、2.98和4.12℃,比浅水管理高0.67、1.59和2.17℃;而浅水管理大气与下穗部、植株中部和田面温差的平均值分别比无水管理高0.71、1.39和1.95℃.不同品种大气与水稻各部位的温度差值也存在差异.对田面-植株中部-穗部温度传递特性的分析表明,不同水深管理下的水稻群体内部温度的变化梯度符合热学传递原理,说明在抽穗期高温来临之前提高田间水深对降低或缓解水稻高温热害具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水深度 植株温度 高温热害 全球变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