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笑民基于“火水未济”理论辨治乳腺癌类更年期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殷晓辉 张甘霖 +9 位作者 杨永 于明薇 卢泰成 史恩泽 潘元灿 陈栋 李海明 弋润茜 孔维嘉 王笑民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乳腺癌类更年期综合征包括烦躁易怒、潮热汗出、乏力、失眠多梦、心悸、骨关节异常等症状,在乳腺癌患者中高发,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王笑民教授基于“火水未济”理论,提出相火肾水未济、君火肾水未济等是乳腺癌类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 乳腺癌类更年期综合征包括烦躁易怒、潮热汗出、乏力、失眠多梦、心悸、骨关节异常等症状,在乳腺癌患者中高发,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王笑民教授基于“火水未济”理论,提出相火肾水未济、君火肾水未济等是乳腺癌类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病因病机,同时伴有脾、胃、肝、肺等脏腑功能失调,人体阴阳失衡,辨证施以滋补肾水、引火归元、交通心神、补益脾胃、疏肝宣肺等法,在乳腺癌类更年期综合征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类更年期综合征 火水未济 王笑民 名家经验
下载PDF
基于“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从三焦论治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被引量:3
2
作者 吴静远 朱潇雨 +3 位作者 李杰 曹璐畅 卢泰成 李君毅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3期264-267,共4页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的常见并发症,目前治疗手段有限,病情易迁延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疗效颇佳,但存在理论基础和机制尚不明确的问题。近现代研究逐渐发现脾与三焦均和淋巴系...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的常见并发症,目前治疗手段有限,病情易迁延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疗效颇佳,但存在理论基础和机制尚不明确的问题。近现代研究逐渐发现脾与三焦均和淋巴系统有一定联系,故提出治疗上健脾利湿、恢复三焦气化功能的观点,以期为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三焦气化 淋巴回流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联合中草药干预内分泌治疗期间子宫内膜增厚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3
作者 潘元灿 陈栋 +5 位作者 王玥 卢泰成 陈星 马婷婷 张怡 王笑民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8期1416-1424,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期间子宫内膜增厚联合中草药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万方数据、维普网、CNKI、CBM、PubMed、Embase、Cochrane收集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期间子宫内膜增厚联合中草药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范围... 目的:系统评价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期间子宫内膜增厚联合中草药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万方数据、维普网、CNKI、CBM、PubMed、Embase、Cochrane收集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期间子宫内膜增厚联合中草药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范围为建库至2023年1月,采用RevMan5.4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RCT,涉及患者710例。Meta分析结果如下:联合中草药治疗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MD=−1.12,95%CI(−1.47,0.77),P<0.00001];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MD=−1.90,95%CI(−2.38,−1.42),P<0.00001];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MD=−2.24,95%CI(−2.96,−1.52),P<0.00001];改良Kupperman评分[MD=−10.45,95%CI(−19.10,−1.80),P=0.02];中医证候评分[SMD=−1.53,95%CI(−1.84,−1.22),P<0.00001];KPS评分[MD=3.75,95%CI(2.81,4.68),P<0.00001];两组间糖链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期间联合中草药可以有效的降低子宫内膜增厚的厚度,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内分泌治疗 中草药 子宫内膜增厚 META分析
下载PDF
血府逐瘀方剂辅助治疗肺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卢泰成 于靖文 +2 位作者 李娟 李杰 许博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208-214,共7页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方剂辅助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凝血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数据...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方剂辅助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凝血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0年3月。使用Cochrane评价手册中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后纳入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疗效(OR=2.113,95%CI为1.627~2.745,P<0.05),对其及病理类型及対照度干预措施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发现,生命质量(MD=7.05,95%CI为6.06~8.04,P<0.05);中医证候疗效(OR=4.817,95%CI为3.010~7.710,P<0.05)。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I2均>50%,具有较强异质性。结论:血府逐瘀方剂辅助治疗肺癌有着一定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轻其血瘀证候,对于高凝状态肺癌患者,可改善患者异常的凝血指标(PLT、FIB、D-Dimer、APTT、PT),并且可降低患者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考虑纳入文献质量不高,此结论仍需要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方剂 肺癌 临床疗效 生命质量 中医证候 凝血功能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王清任活血化瘀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卢泰成 许博文 李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616-1619,共4页
活血化瘀法作为中医药治疗肿瘤病的核心治法之一,临证效果颇佳,但也需与益气、化痰、祛湿、解毒等治法相伍为用,方能不失偏颇。通过简述王清任活血化瘀法的学术思想,并基于王清任对积聚病的认识,总结其运用活血化瘀法在肿瘤治疗过程中... 活血化瘀法作为中医药治疗肿瘤病的核心治法之一,临证效果颇佳,但也需与益气、化痰、祛湿、解毒等治法相伍为用,方能不失偏颇。通过简述王清任活血化瘀法的学术思想,并基于王清任对积聚病的认识,总结其运用活血化瘀法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探讨王清任活血化瘀法在肿瘤辨治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以丰富中医肿瘤病机学说,为肿瘤临证辨治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肿瘤病 分阶段 应用 @王清任 《医林改错》 五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
下载PDF
2016~2020年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于靖文 卢泰成 +2 位作者 李萌 刘震 王少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6-131,153,共7页
目的:对2016~2020年发表的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或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进行再评价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维普、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手工检索其他渠... 目的:对2016~2020年发表的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或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进行再评价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维普、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手工检索其他渠道获得的文献以作为补充,搜索主题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SR/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AMSTAR2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应用GRADE软件对主要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最终纳入10篇SR/Meta,包含55个结局指标。AMSTAR2量表评价结果显示,10篇文献的质量等级均为较低,存在问题最多的5个条目是条目2、3、4、7、10;GRADE分级结果显示,10篇系统评价结局指标的等级大部分为低或极低,导致降级的最主要因素是局限性,其次是不一致性、不精确性与发表偏倚。结论:目前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治疗优势,但无相关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近5年已发表的相关文献方法学质量及证据质量均有待提高,临床工作者在使用上述证据进行决策时仍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慢性萎缩性胃炎 系统评价 再评价 AMSTAR2量表 GRADE分级
下载PDF
基于“痞坚之处,必有伏阳”浅论升阳散火法辨治癌性发热 被引量:15
7
作者 许博文 赵维哲 +4 位作者 李杰 曹璐畅 卢泰成 吴静远 李释心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癌性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与肿瘤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痞坚之处,必有伏阳”与癌性发热有着重大的关联性,即积聚病是因气滞血瘀、痰凝湿阻,结聚于局部而成,有形之瘤体阻滞无形之气机升降,必将郁闭阳气而... 癌性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与肿瘤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痞坚之处,必有伏阳”与癌性发热有着重大的关联性,即积聚病是因气滞血瘀、痰凝湿阻,结聚于局部而成,有形之瘤体阻滞无形之气机升降,必将郁闭阳气而生邪热,外越而发热,符合“有诸内,必形于外”。在论及治疗时应顺畅气机、宣散火热,益气升阳解郁以治本,散火清热利导以治标,临证结合李东垣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理论,拟用升阳散火法辨治癌性发热,经临床实践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文从“伏阳”辨治,可进一步丰富癌性发热的中医病机学说,为临证辨治提供一定的支持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痞坚之处 必有伏阳 癌性发热 升阳散火法 因势利导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疏肝健脾方治疗抑郁相关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静远 许博文 +3 位作者 李杰 崔玮璐 卢泰成 曹璐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766-774,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疏肝健脾方治疗抑郁相关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关键靶点及潜在通路。方法:筛选疏肝健脾方的活性化合物得到其药物靶点,与抑郁相关乳腺癌的疾病靶点取交集,并利用Cytoscape3.7.2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PPI网络...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疏肝健脾方治疗抑郁相关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关键靶点及潜在通路。方法:筛选疏肝健脾方的活性化合物得到其药物靶点,与抑郁相关乳腺癌的疾病靶点取交集,并利用Cytoscape3.7.2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PPI网络,再依据拓扑分析和MCODE插件得到“Hit hubs”节点和module区域的关键靶点。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绘制“通路-基因”网络。结果:疏肝健脾方中包含有效成分121个,其中可干预抑郁相关乳腺癌的候选基因250个,富集结果为GO功能2357个和KEGG通路184条。结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柚皮素可能为疏肝健脾方治疗抑郁相关乳腺癌的关键成分,潜在靶点为MAPK1、MAPK3、RELA、AKT1等,GO功能涉及细胞对激素刺激的反应、对脂质的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和转录因子等,KEGG主要涉及HIF-1、PI3K-Akt、MicroRNAs和FoxO信号通路等。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疏肝健脾方治疗抑郁相关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推测其主要通过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癌细胞增殖、介导癌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此对后续中药复方研究、新药开发及相关基础实验和临床验证有一定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方 抑郁相关乳腺癌 网络药理学 机制研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调控肿瘤相关性细胞胀亡用药规律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博文 李杰 +4 位作者 但文超 李释心 吴静远 曹璐畅 卢泰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2-18,共7页
目的探讨中药调控肿瘤相关性细胞胀亡的物质基础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KEGG、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细胞胀亡的作用靶点,以类药性≥0.18为条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可作用于靶点的化合物及中药,并... 目的探讨中药调控肿瘤相关性细胞胀亡的物质基础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KEGG、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细胞胀亡的作用靶点,以类药性≥0.18为条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可作用于靶点的化合物及中药,并构建靶点-化合物、化合物-中药、靶点-化合物-中药网络。依据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学》确定药物的性味归经,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共获得34个可作用于细胞胀亡的靶点,可匹配到候选化合物的靶点11个,得到70个候选化合物和324味中药。可干预细胞胀亡的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性以寒居多,主要归肝、肺、胃经。结论本研究较系统地探讨了中药干预肿瘤相关性细胞胀亡的物质基础,总结了相关中药的一般规律,可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及干预细胞胀亡相关中药新药研发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胀亡 网络药理学 恶性肿瘤 物质基础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调控癌基因诱导衰老用药规律研究
10
作者 许博文 张潇潇 +5 位作者 李杰 吴静远 曹璐畅 李释心 卢泰成 但文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98-105,共8页
目的探讨中药调控癌基因诱导衰老(OIS)的物质基础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人类基因注释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CTD、DrugBank数据库获取OIS的作用靶点,以ADME参数与Lipinski规... 目的探讨中药调控癌基因诱导衰老(OIS)的物质基础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人类基因注释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CTD、DrugBank数据库获取OIS的作用靶点,以ADME参数与Lipinski规则为条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中筛选出作用于靶点的化合物及中药,并构建"靶点-化合物""化合物-中药""靶点-化合物-中药"网络,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为据查询各中药的性味归经以行规律分析。结果共获872个可作用于OIS的靶点,42个可匹配到候选化合物的靶点,170个候选化合物和114味中药。干预OIS的中药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以寒、温居多,主归肝、肺、肾、脾、胃经。结论该研究较系统地探讨中药干预OIS的物质基础和一般规律,推测OIS的病机特征可能为脾胃虚弱、气机逆乱,治法当以辛开苦降甘和、寒热平调、升降相因,用药或与泻心汤一致,对干预肿瘤进展具有一定意义,也为今后中西医结合临床及开发干预OIS相关中药新药研发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诱导衰老 网络药理学 物质基础 用药规律 新药研发
下载PDF
从“免疫编辑”角度探讨恶性肿瘤的五期演变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泰成 许博文 +4 位作者 邬金洋 李杰 倪宝毅 于靖文 赵维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72-179,共8页
免疫逃逸是肿瘤的十大特征之一,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免疫编辑指肿瘤细胞通过免疫清除-免疫平衡-免疫逃逸的模式,对机体免疫系统进行重塑与编辑,将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改造”成免疫抑制细胞,实现免疫逃逸。五... 免疫逃逸是肿瘤的十大特征之一,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免疫编辑指肿瘤细胞通过免疫清除-免疫平衡-免疫逃逸的模式,对机体免疫系统进行重塑与编辑,将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改造”成免疫抑制细胞,实现免疫逃逸。五期演变是李杰教授对肿瘤病机发展的总结,认为肿瘤的渐次发展遵循“虚-寒-毒-闭-衰”的核心病机,其中“郁”贯穿始终,癌毒是核心。该文以免疫编辑为切入点,将肿瘤细胞的表型特征与李杰老师的五期演变核心病机相结合,揭示恶性肿瘤五期演变的生物学基础,分析从虚到寒阶段的突出变化是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下降,从毒到闭阶段的突出变化是免疫逃逸,而五期演变的最终阶段——衰,是机体免疫衰竭的最终结局,郁是肿瘤免疫编辑的助推剂。以此提出扶正解毒法调控免疫编辑截断肿瘤的五期演变,益气温阳扶正气,恢复机体免疫监视功能;解毒宣闭转毒势,逆转免疫逃逸;以和为法,维持免疫细胞/免疫抑制细胞的动态平衡;解郁之法,截断肿瘤免疫编辑,为中医药的微观辨证施治提供一定的借鉴。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对益气温阳法、解毒宣闭法、两者联合及解郁法对免疫编辑调控的具体机制进一步地探索,寻找出特异性的中药及作用靶点,为中医药调控肿瘤免疫编辑提供更加充分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重塑 免疫平衡 肿瘤 五期演变 免疫编辑
原文传递
中医四诊技术在无症状性脾胃病中的拓展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靖文 卢泰成 +4 位作者 李萌 丁媛 秦珂馨 王少丽 刘震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511-2515,共5页
无症状性脾胃病是指患者无腹痛、腹胀、腹泻等相关消化道症状和体征,但经内镜、CT、MRI等现代医学技术手段发现病灶或病理改变的疾病。传统的中医四诊技术立足于患者症状与体征,既是中医学的优势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基于中医辨证论治技... 无症状性脾胃病是指患者无腹痛、腹胀、腹泻等相关消化道症状和体征,但经内镜、CT、MRI等现代医学技术手段发现病灶或病理改变的疾病。传统的中医四诊技术立足于患者症状与体征,既是中医学的优势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基于中医辨证论治技术愈发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出从微观辨证、数据共享、人工智能三个角度拓展四诊技术在无症状性脾胃病中的应用,以期达到动态观察疾病进程、多维度收集疾病资料、智能化处理疾病数据的目标,强化早诊断、早治疗的现代中医学的要求,扩大中医学“治于未发,先证而治”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脾胃病 中医四诊 微观辨证 人工智能 数据共享
原文传递
基于免疫重塑探讨活血药、益气活血药对肿瘤转移影响差异 被引量:6
13
作者 卢泰成 李杰 +5 位作者 朱广辉 吴静远 于靖文 朱潇雨 许博文 王贺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766-2772,共7页
肿瘤转移是肿瘤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其分子机制与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及免疫抑制微环境进行重塑,从而塑造出适宜肿瘤细胞侵袭及生长的土壤。活血化瘀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治则之一,但活血药对肿瘤转移的影响一直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争议。该... 肿瘤转移是肿瘤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其分子机制与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及免疫抑制微环境进行重塑,从而塑造出适宜肿瘤细胞侵袭及生长的土壤。活血化瘀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治则之一,但活血药对肿瘤转移的影响一直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争议。该文通过系统总结近年来活血药及益气活血药在肿瘤转移中的对比研究,从免疫重塑角度对活血药、益气活血药抗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差异进行了论述,为临床合理应用活血药、益气活血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药 益气活血药 肿瘤转移 分子机制 免疫重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