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地方性概念出发:环境传播研究的学理路径转向——基于跨地方主义的理论视角
1
作者 纪莉 可天浩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7,共8页
环境议题的全球关切性和地方现实性矛盾,导致全球抑或地方的二元分析路径已不再适用。而跨地方主义所具有的勾连、融合和重构特征,有望弥合全球与地方间的理论断裂。基于此,文章以跨地方主义介入环境传播的研究为核心,围绕这一概念的理... 环境议题的全球关切性和地方现实性矛盾,导致全球抑或地方的二元分析路径已不再适用。而跨地方主义所具有的勾连、融合和重构特征,有望弥合全球与地方间的理论断裂。基于此,文章以跨地方主义介入环境传播的研究为核心,围绕这一概念的理论溯源、价值勾连和影响作用等展开讨论。研究发现,跨地方主义在关系连接、公共互构和政治内嵌三个方面对环境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展现出空间性的理解视域变迁,呈现出空间实践、空间表象和表征性空间等价值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地方主义 环境传播 学理路径
下载PDF
连接赋能、价值共创与资本驱动——出版融合生态重构的关键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伶俐 可天浩 刘永坚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4-27,共4页
智能媒体时代,技术驱动出版产业发生深刻变革。本文以“现代纸书”体系为范本,探讨连接赋能、价值共创和资本驱动在重构出版融合生态中的关键作用,提出场景化生态乃未来出版融合生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出版融合 生态系统 现代纸书 场景化生态
下载PDF
地方主流报纸公共危机传播的新特点与改进策略——以湖北报业应对“新冠肺炎”事件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永坚 可天浩 +1 位作者 白立华 唐伶俐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4-36,共3页
在公共危机传播新生态下,公众需要更加公开透明的新闻信息生产和分发环境。作为此次危机的重要信息沟通渠道,湖北省的主流报纸在坚持疫情信息全媒体矩阵传播的基础上,通过新闻叙事的转向、新闻平台的延伸和新闻边界的拓展,使当下的公共... 在公共危机传播新生态下,公众需要更加公开透明的新闻信息生产和分发环境。作为此次危机的重要信息沟通渠道,湖北省的主流报纸在坚持疫情信息全媒体矩阵传播的基础上,通过新闻叙事的转向、新闻平台的延伸和新闻边界的拓展,使当下的公共危机传播在内容、平台和边界方面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报纸 新闻叙事 信息沟通渠道 改进策略 疫情信息 报业 全媒体矩阵 公共危机传播
下载PDF
移动场景下教育内容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以“社群书”模式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永坚 可天浩 唐伶俐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72-75,共4页
针对教育出版机构在移动场景时代开展内容服务时所面临的困境,本文以武汉数传集团“社群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为基础,提出教育出版机构在运用该模式转型时需要在内容资源、商业模式和用户本位等方面进行革新,为教育出版机构提供内容服... 针对教育出版机构在移动场景时代开展内容服务时所面临的困境,本文以武汉数传集团“社群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为基础,提出教育出版机构在运用该模式转型时需要在内容资源、商业模式和用户本位等方面进行革新,为教育出版机构提供内容服务探索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场景 教育出版 内容服务 数字化转型 社群书
下载PDF
从控制到霸权:智能媒体时代的受众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可天浩 唐伶俐 《新闻传播》 2019年第9期27-28,共2页
文章研究受众如何在算法下沦落为被控制的'囚徒',并进一步延伸到霸权的视角。从主体划分和分析层级两个维度出发,将基于受众的算法霸权分析划分为个体微观层面的隐私终结、社会微观层面的权力的转移、个体宏观层面的意识塑造和... 文章研究受众如何在算法下沦落为被控制的'囚徒',并进一步延伸到霸权的视角。从主体划分和分析层级两个维度出发,将基于受众的算法霸权分析划分为个体微观层面的隐私终结、社会微观层面的权力的转移、个体宏观层面的意识塑造和社会宏观层面的秩序解体。智能媒体时代受众有处于算法霸权营造的'圆形监狱'之中的,作为个体和群体的受众都有主体性被解构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算法霸权 社会秩序
下载PDF
开放科学:概况、问题与出路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晓峰 可天浩 +1 位作者 施其明 刘琦 《中国传媒科技》 2019年第1期16-18,共3页
开放科学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虽然已被各界所认可,但发展较为缓慢,并没有成为科学界的主流。针对该问题,在对开放科学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影响开放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为我国开放科学的发展提出设计开放科... 开放科学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虽然已被各界所认可,但发展较为缓慢,并没有成为科学界的主流。针对该问题,在对开放科学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影响开放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为我国开放科学的发展提出设计开放科学国家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构建系统、深入的开放机制等3条实现路径。最后,对我国开放科学实践进行了介绍分析,指出OSID这种模式为开放科学实践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科学 开放数据 科研工作 出版融合 OSID
下载PDF
特性驱动、技术赋能、游戏引领:藏文化数字艺术品NFT的构建路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桉澍 乔驿然 可天浩 《西藏科技》 2022年第4期60-63,共4页
文章以藏文化数字艺术品为研究对象,通过“特性驱动--技术赋能--游戏引领”的逻辑脉络,以NFT的特性为基础,延伸到在这个新兴产物背后的技术升级现状,详细阐述技术对藏文化数字艺术品的升级再造,最后落脚到游戏化的升级迭代发展路径。形... 文章以藏文化数字艺术品为研究对象,通过“特性驱动--技术赋能--游戏引领”的逻辑脉络,以NFT的特性为基础,延伸到在这个新兴产物背后的技术升级现状,详细阐述技术对藏文化数字艺术品的升级再造,最后落脚到游戏化的升级迭代发展路径。形成了“基础--核心--延伸”的质化研究思路,最终形成了“游戏+社交”的藏文化数字艺术品NFT构建路径的学理化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文化艺术品 NFT 文旅融合
下载PDF
教育出版社知识服务模式研究——基于补偿性媒介理论 被引量:5
8
作者 可天浩 刘永坚 白立华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8-42,共5页
运用补偿性媒介理论,通过理论演绎推理,构建起教育出版知识服务补偿的三重维度——"媒介—技术—需求",并总结分析媒介驱动型、技术驱动型和需求驱动型的知识服务模式。未来的教育出版社知识服务应当延伸"此时"的... 运用补偿性媒介理论,通过理论演绎推理,构建起教育出版知识服务补偿的三重维度——"媒介—技术—需求",并总结分析媒介驱动型、技术驱动型和需求驱动型的知识服务模式。未来的教育出版社知识服务应当延伸"此时"的媒介服务场景、优化技术平台的内容整合机制、创新需求闭环下的内容服务供给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出版社 补偿性媒介理论 知识服务 数字出版 智能出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