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窦娥性格特点与关汉卿的儒家思想文化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史英新
-
机构
山东省烟台职业学院基础部
-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15-116,共2页
-
文摘
关汉卿笔下的窦娥形象,在善良美好的同时,又有着极其不幸的遭遇。窦娥形象凝结着儒家文化鲜明的伦理道德信念,这是由关汉卿的文化思想即儒家文化的道德修养、伦理教化,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所决定的。
-
关键词
窦娥性格
善良
苦难
关汉卿
儒家文化思想
-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刘兰芝艺术形象的和谐之美
- 2
-
-
作者
史英新
-
机构
烟台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
-
出处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31-134,共4页
-
文摘
刘兰芝是《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她勤劳能干,坚强勇敢;天资聪颖,富于才情;知书达理,富有涵养;善解人意,心地善良;坚守爱情,至死不渝;威迫不屈,荣华不动。她不是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层面的女性形象,而是实现了情与理的和谐统一,优美与壮美的协调一致的女性艺术形象。
-
关键词
刘兰芝形象
文质情理
优美壮美
和谐统一
-
Keywords
Image of Liu Lanzhi
Reason
Beautiful
Magnificent Harmonious and unity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焦仲卿人物形象新探
- 3
-
-
作者
史英新
-
机构
山东省烟台职业学院
-
出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2-64,共3页
-
文摘
焦仲卿是《孔雀东南飞的》男主人公,他深爱妻子,淡薄功名,顺从母亲,但当爱情被迫夭折之时,焦仲卿丢弃了软弱乃至生命,以死殉情,成就了坚强。他同样是封建礼教的叛逆,为维护爱情,他从他所属的那个阶层一步步脱离出来,然后猛一转身,当众棒击,焦仲卿更加深化了对封建社会的控诉,不能仅以软弱评价他,应看到其性格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他是勇士。
-
关键词
焦仲卿形象
由弱至强
发展变化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浅析窦娥的性格与其悲剧的关系
- 4
-
-
作者
史英新
-
机构
烟台职业学院
-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3期120-121,共2页
-
文摘
窦娥的性格具有矛盾性。对于自己的遭际,她虽然做过无力的反抗,但更多的是忍耐与顺从,认为自己是命该如此。窦娥恪守伦常,把封建伦理纲常作为信奉理念和行为准则,迷信守贞尽孝以修得美满来世,这是导致其泯灭自我,扭曲人性,从而酿成人生悲剧的直接因素。
-
关键词
《窦娥冤》
窦娥
悲剧
性格因素
-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对悲剧性处境抗争的美学价值
- 5
-
-
作者
史英新
-
机构
山东省烟台职业学院
-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6期77-78,共2页
-
文摘
《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刘兰芝虽然善良、勤劳、不幕虚荣、蔑视权贵、反抗礼教、忠于爱情,同时又拥有美貌,富有智慧,从容镇定,有良好的修养,有着内外和谐的完美,但刘兰芝因为生活在悲剧性的环境中而成为了悲剧人物,这一悲剧形象的美学价值在于她对悲剧性处境的抗争,体现了外优美内崇高的中国文化的特质。
-
关键词
刘兰芝
悲剧形象
抗争
优美崇高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谈《玉台新咏》的选录标准
- 6
-
-
作者
史英新
-
机构
山东烟台职业学院基础部
-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98-99,共2页
-
文摘
刘兰芝善良、勤劳、不幕虚荣、蔑视权贵、反抗礼教、忠于爱情,同时又拥有美貌,富有智慧,从容镇定,有良好的修养,是一种内外和谐的完美。这种完美又透射出《玉台新咏》的选录标准,即《玉台新咏》所选作品不仅对女性作了热情的赞扬,在总体上还导致了女性优于男性的印象。
-
关键词
刘兰芝
《玉台新咏》
选录标准
-
分类号
I2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试析古代茶诗对现代诗歌创作的启示
- 7
-
-
作者
史英新
-
机构
烟台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
-
出处
《福建茶叶》
2018年第5期431-431,共1页
-
文摘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茶文化和古代茶诗,接着从生活细节、情感表达、创作主题,韵律美这方面出发就试析古代茶诗对现代诗歌创作的启示提出了相关看法,希望本文能够对现代诗歌创作发挥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
茶文化
古代茶诗
现代诗歌
诗歌创作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浅析窦娥刑场“三愿”与其性格关系
- 8
-
-
作者
史英新
-
机构
山东省烟台职业学院基础部
-
出处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9-10,共2页
-
文摘
对于窦娥刑场"三愿",学术界向来褒贬不一,集中体现在"三愿"是否体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我认为,"三愿"谈不上是窦娥的反抗,应该是窦娥苦难善良性格的自然表现,是其悲惨命运深化的结果,不应大肆赞美其"反抗性",否则是牵强的。窦娥只是封建制度下的一个弱女子,她恪守封建礼教,孝贞认命,她的行为不可能形成一种自觉的反抗,而硬要说是反抗,显然是在"拔高",至少说明过高估计了她。
-
关键词
窦娥刑场三愿
性格
反抗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简析窦娥与蔡婆婆婚姻观念差异及其实质
- 9
-
-
作者
史英新
-
机构
烟台职业学院基础部
-
出处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6-7,共2页
-
文摘
窦娥与蔡婆婆在婚姻观念上存在着极大差异,窦娥坚守贞节不再嫁,蔡婆婆选择再嫁并劝说窦娥再嫁,这种存在着巨大差异的婚姻观是《窦娥冤》基本的矛盾冲突,是窦娥被斩的根本原因,可以说,窦娥之冤屈实质不在于她没有杀人而偿命。同时,在同样文化背景之下,蔡婆婆再嫁而窦娥坚持不再嫁,这就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对比则正是关汉卿对妇女再嫁的否定态度的生动体现,其男权思想的本质由此表露了出来。
-
关键词
矛盾冲突
被斩原因
男权思想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在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下管窥体育系统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 10
-
-
作者
刘芳
史英新
-
机构
烟台职业学院
-
出处
《咸宁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97-98,共2页
-
文摘
通过对体育系统科学及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梳理,深度挖掘两者的思想契合点,提出了以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为文化基点下的体育系统科学的再发展,旨在为体育系统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可行的指导思想。
-
关键词
体育
系统科学
中国古典哲学思想
-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社会因素对男女动手能力差异的影响
- 11
-
-
作者
曲秀丽
史英新
-
机构
烟台职业学院基础部
-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85-186,189,共3页
-
文摘
分析了导致男性和女性动手能力差异的原因。认为遗传因素只是动手能力性别差异形成的基础,家庭教养、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导致动手能力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教育和宣传中,应强调动手能力的个性差异,弱化其性别差异。
-
关键词
动手能力差异
性别差异
生理因素
社会因素
个性差异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迟桂花》所表现的郁达夫情感世界及思想倾向
- 12
-
-
作者
刘冬梅
史英新
-
机构
烟台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
烟台职业学院
-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4期116-117,共2页
-
文摘
《迟桂花》是郁达夫作品中少有的充满色彩和热情的佳作。作品在刻画人物及叙事写景上都从容舒展,意境悠远清新。既表现了作者自由奔放的情感追求,又表现出作者质朴自然的情感寄托,对轿夫的同情体现作者社会主义的思想倾向性。
-
关键词
郁达夫
《迟桂花》
情感世界
思想倾向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语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文教育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史英新
-
机构
烟台职业学院中文教研室
-
出处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63-164,共2页
-
文摘
传统语文教育割裂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过分注重前者,导致了人文精神的丧失,使语文教育危机重重,而根源是整个时代的人文危机。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既要从语文教育的内部进行改革,也必须从外部进行突围。
-
关键词
语文教育
人文精神
内部
外部
突围
-
分类号
I25
[文学—中国文学]
I2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刘兰芝形象塑造谈儒家“和”美理想
- 14
-
-
作者
史英新
-
机构
烟台职业学院
-
出处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9-150,共2页
-
文摘
儒家从"仁"的思想出发,认为只有"文"和"质"统一,"美"和"善"统一,才能达到审美要求。儒家审美理想在中国美学史上以至传统文化体系中影响很大。根据这种"美善统一"的观点,儒家美学建立了自己对艺术的审美标准:"和"。孔子倡导的"和"的美学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很多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都是以这个"和"字为核心的。只有"文"和"质"统一起来,才能成为一个"彬彬君子"。刘兰芝善良、勤劳、不幕虚荣、蔑视权贵、终于爱情,同时又拥有美貌,富有智慧,从容镇定,有良好的修养,是一种内外和谐的完美。完美地体现了儒家"文""质"统一,"美"统一的审美理想。
-
关键词
刘兰芝
儒家
审美
理想
-
分类号
I25
[文学—中国文学]
I24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