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9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依那普利对NIDDM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叶山东 史虹莉 +1 位作者 刘国明 朱禧星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7-48,共2页
国产依那普利对NIDDM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叶山东 ̄(1*),史虹莉 ̄1,刘国明 ̄2,朱禧星 ̄1我们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国产依那普利(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制)对伴微量白蛋白尿的非胰岛素依赖型... 国产依那普利对NIDDM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叶山东 ̄(1*),史虹莉 ̄1,刘国明 ̄2,朱禧星 ̄1我们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国产依那普利(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制)对伴微量白蛋白尿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依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管标志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8
2
作者 叶山东 陈燕 +3 位作者 李素梅 杨静 邢学农 汤涛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 通过测定尿肾小管间质标志蛋白以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方法 同期测定 2 15例 2型糖尿病 2 4小时尿白蛋白 (2 4h UAE)、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α1 -微球蛋白 (α1 - MG)、β2 -微球蛋白 (β2 - MG)、Tamm-Horsfal... 目的 通过测定尿肾小管间质标志蛋白以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方法 同期测定 2 15例 2型糖尿病 2 4小时尿白蛋白 (2 4h UAE)、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α1 -微球蛋白 (α1 - MG)、β2 -微球蛋白 (β2 - MG)、Tamm-Horsfall糖蛋白 (THP)、尿糖 (UG)和肌酐清除率 (Ccr)。结果  12 15例 2型糖尿病患者 2 4h URBP、2 4h Uα1 - MG和2 4h Uβ2 - MG增高的发生率分别为 39.5 %、45 .1%、34.4% ,且其排泄增高的发生率均随 2 4h UAE的增加而增高 ;2 4hTHP排泄降低的发生率为 40 .0 % ;2在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患者中 ,2 4h Uα1 - MG增高亚组与正常亚组比较 ,Ccr明显降低 ,P<0 .0 5 ;3 2 4h URBP、2 4h Uα1 - MG、2 4h Uβ2 - MG和 2 4h UTHP排泄与 2 4h UG无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除肾小球病变之外 ,肾小管间质病变亦相当常见 ,甚至早于肾小球病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小管间质 尿蛋白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白蛋白尿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膜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叶山东 李素梅 +3 位作者 戴海明 莫蔚林 陈超 陈若平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功能改变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同时测定6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4例正常人(K组)血小板ADP聚集率和血小板表面颗粒膜蛋白(CD62P和CD63)表达的变化,并根据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将...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功能改变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同时测定6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4例正常人(K组)血小板ADP聚集率和血小板表面颗粒膜蛋白(CD62P和CD63)表达的变化,并根据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结果与K组比较,B组和C组血小板ADP%显著升高,P值分别小于0.05和小于0.01;A组、B组和C组血小板表面CD62P和CD63表达阳性率,均显著升高,以C组最高;血小板ADP聚集率与CD62P和CD63表达的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和活化功能显著增强,尤其在伴有白蛋白尿的患者中,并参与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小板膜蛋白 白蛋白尿 血管病变
下载PDF
糖耐量减低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叶山东 赵咏莉 +5 位作者 康冬梅 陈燕 王卫东 谈敏 莫蔚林 胡世莲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共2页
131例正常糖耐量,120例糖耐量减低和10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胰岛素原(PI)呈递增,而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β和△I30/△G30呈递减倾向。肥胖组HOMAβ-,胰岛素、C肽和胰岛素原的曲线下面积均高于非肥胖组。
关键词 糖耐量受损 胰岛素抵抗 功能 β细胞 胰岛素原
下载PDF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5
作者 叶山东 朱禧星 +2 位作者 周丽诺 段文澜 雷建文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19-221,共3页
对25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同时进行了24h尿白蛋白测定和眼底检查,结果: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随尿白蛋白排泄增加而显著增高和加重;正常、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患者背景型和增殖型... 对25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同时进行了24h尿白蛋白测定和眼底检查,结果: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随尿白蛋白排泄增加而显著增高和加重;正常、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患者背景型和增殖型DR发生率分别为8.8%和1.5%;67.5%和25.3%;40.7%和59.3%,同样,白蛋白尿(微量加大量)发生率也随DR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②伴白蛋白尿、而无DR者常存在其他肾脏病变。结果表明NIDDM患者DR和尿白蛋白排泄显著相关,揭示两者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NIDDM 尿 白蛋白 视网膜病变 DR
下载PDF
氯沙坦对大鼠糖尿病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叶山东 陈燕 +3 位作者 王迎新 李远思 陈柯 胡闻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氯沙坦对糖尿病肾损害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36只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氯沙坦治疗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氯沙坦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1建立糖尿病模型,在模型建立1周后氯沙坦...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氯沙坦对糖尿病肾损害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36只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氯沙坦治疗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氯沙坦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1建立糖尿病模型,在模型建立1周后氯沙坦组灌胃给予氯沙坦5 mg.kg-1.d-1,共12周。检测各组第1,4,12周血糖、24 h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白蛋白(A lb)排泄率;分别于第4和12周每组各处死5只大鼠,取肾,称重,计算肾脏肥大指数;分离肾皮髓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水平;透视电子显微镜检查肾小球基底膜、系膜区的病理改变。结果:第4和12周时模型组尿Alb,RBP排泄、肾脏肥大指数和TGFβ1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氯沙坦组的这些指标则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电镜显示模型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和系膜细胞增生;氯沙坦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也有不规则增厚,较同时期模型组减轻。结论:氯沙坦对糖尿病肾损害有确切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氯沙坦抑制肾脏TGFβ1过度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B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有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叶山东 李素梅 +4 位作者 陈超 任安 杨静 邢学农 莫蔚林 《安徽医学》 2002年第3期10-12,共3页
目的 评价影响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 15 7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并就其与病程、尿白蛋白排泄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①在病程 <5年、5... 目的 评价影响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 15 7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并就其与病程、尿白蛋白排泄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①在病程 <5年、5~ 10年、10~ 15年和 >15年的患者中 ,周围感觉神经电生理异常的发生率随病程的延长而显著增高 ,P <0 .0 5或 0 .0 1,而运动神经病变早期多不明显 ,仅在病程 >10年的患者中其神经传导速度才明显减慢 ;②在正常、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 ,感觉神经电生理异常的发生率随尿白蛋白排泄的增加而增加 ,大量白蛋白尿患者周围运动神经波幅明显降低 ,传导速度显著减慢 ;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HbA1c显著升高 ,P <0 .0 1;在病程相同的组内分析 ,与无神经病变者相比 ,伴神经病变者HbA1c明显升高 ,P <0 .0 5。结论 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尿白蛋白 并发症 病程 血糖
下载PDF
测定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叶山东 杨秀芳 朱禧星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86-187,共2页
测定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的临床意义叶山东*杨秀芳朱禧星内皮素(ET)是一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具有强烈缩血管和促进细胞生长增殖的活性多肽[1],近年来证实其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有关。文献报告糖尿病患者血浆ET水... 测定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的临床意义叶山东*杨秀芳朱禧星内皮素(ET)是一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具有强烈缩血管和促进细胞生长增殖的活性多肽[1],近年来证实其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有关。文献报告糖尿病患者血浆ET水平增高[2、3]。我们进一步对伴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内皮素 血浆 病理
下载PDF
福辛普利和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尿TGF-β_1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叶山东 陈燕 +2 位作者 李远思 王迎新 范爱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6期639-642,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福辛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尿TGF-β1排泄的影响及其对肾小球病变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A组)、糖尿病组(B组)、福辛普利治疗组(C...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福辛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尿TGF-β1排泄的影响及其对肾小球病变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A组)、糖尿病组(B组)、福辛普利治疗组(C组)、氯沙坦治疗组(D组),每组各2只,C,D两组在模型建立一周后分别以福辛普利(5 mg/kg.d)、氯沙坦(10 mg/kg.d)灌胃给药。检测各组第1,2,4,12周血糖、24小时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TGFβ1排泄率以及尿白蛋白(Alb)排泄率,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第1周(未用药)B,C,D组尿Alb排泄率与A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三组糖尿病大鼠尿RBP,TGFβ1排泄率均高于A组(P<0.05;P<0.01),尤其以TGFβ1排泄率升高最为显著;(2)第2,4,12周尿Alb,RBP,排泄率B组均显著高于A组(P<0.01),并随病程的延长不断增高,C,D组则较B组明显减少;(3)尿TGFβ1排泄率与尿Alb及RBP排泄率呈正相关(r=0.884,P<0.01;r=0.942,P<0.01)。结论ACEI和ARB可降低糖尿病大鼠尿TGFβ1的排泄,其保护糖尿病肾脏的机制部分可能与其下调肾组织TGFβ1的过度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尿白蛋白排泄率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和血栓调节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叶山东 李素梅 +4 位作者 周志中 吴竞生 陈超 陈若平 莫蔚林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1年第6期304-306,共3页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2-DM)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和血栓调节蛋白(sTM)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74例2-DM患者和29例正常对照组(K组)sEPCR和sTM...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2-DM)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和血栓调节蛋白(sTM)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74例2-DM患者和29例正常对照组(K组)sEPCR和sTM,并根据24h尿白蛋白(24hUAE)分为 A组(n=36,24hUAE<30mg)、B组(n=24,24hUAE30~300 mg)和 C组(n=14,24hUAE≥300mg)。结果 与K组比较,DM患者血浆sEPCR和sTM显著升高,P<0.05和P<0.01;分组比较,A组sEPCR和sTM水平无显著差异,B组显著升高(P<0.05和<0.01),C组更进一步升高,P值分别小于 0.01和 0.001;sEPCR与sTM、24hUAE和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5),sTM与24hUAE(P<0 .01)和糖化血红蛋白(P<0.05)呈显著正相关;sEPCR和sTM与DM病程、空腹血糖、血脂和年龄均无相关性。结论SEPCR和sTM升高与DM血管病变的发生和严重程度相关,是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良好指标,并可能参与其高凝状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血栓调节蛋白 内皮细胞 白蛋白
下载PDF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尿NAG与UAE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叶山东 朱禧星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10,21,共4页
对8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UAE)、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血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及肌酐清除率进行检测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①UAE和UNAG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 对8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UAE)、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血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及肌酐清除率进行检测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①UAE和UNAG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敏感性相似;②正常白蛋白尿及微量白蛋白尿患者,UNAG活性与UAE呈显著正相关,大量白蛋白尿患者,UNAG活性与UAE无相关性;③血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及肌酐清除率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缺乏诊断价值,可作为监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减退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肾病 NAG UAE 非胰岛素依赖型 糖尿病
下载PDF
测定Ⅱ型糖尿病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2
作者 叶山东 朱禧星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3-95,共3页
对13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白蛋白、葡萄糖排泄及肌酐清除率(Ccr)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①13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中,39例(29.1%)24小时尿视黄醇结合蛋白(24hrURBP)排泄增加,其增高的发... 对13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白蛋白、葡萄糖排泄及肌酐清除率(Ccr)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①13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中,39例(29.1%)24小时尿视黄醇结合蛋白(24hrURBP)排泄增加,其增高的发生率随尿白蛋白排泄增加而增加;正常、微量及大量白蛋白尿患者,其24hrURBP增高的发生率分别为11.4%、43.6%及77.8%;②在微量及大量白蛋白尿患者中,24hrURBP增高者与24hrURBP正常者相比,Ccr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Ⅱ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亦相当常见,并与肾功能减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 检测
下载PDF
测定糖尿病患者尿转铁蛋白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叶山东 史虹莉 +1 位作者 刘国明 朱禧星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50-151,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尿 转铁蛋白 测定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尿5种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山东 李素梅 +2 位作者 陈燕 杨静 汤涛 《安徽医学》 2001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尿 5种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0 4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44例正常对照者(C组 )同时进行 2 4h尿Alb、Trf、IgG、RBP、NAG(分别简称UAE、UTE、UIE、URBPE及UNAGE)、尿糖排泄 (UGE)和肌酐清除率 (Ccr)的检测。...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尿 5种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0 4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44例正常对照者(C组 )同时进行 2 4h尿Alb、Trf、IgG、RBP、NAG(分别简称UAE、UTE、UIE、URBPE及UNAGE)、尿糖排泄 (UGE)和肌酐清除率 (Ccr)的检测。根据 2 4hUAE分为 3组 :正常白蛋白尿组 (Ⅰ组 ) ;微量白蛋白尿组 (Ⅱ组 )及大量白蛋白尿组(Ⅲ组 )。结果 :(1) 2 0 4例中 ,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发生率为 41 2 %和 7 8% ,与C组相比 ,Ⅱ组Ccr略降低 (P >0 0 5 ) ,Ⅲ组Ccr明显降低 (P <0 0 5 ) ;(2 )UTE在 3组患者中均与UAE呈显著相关 ;UIE在Ⅲ组与UAE明显相关 ;UNAGE在Ⅱ组与UAE明显相关 ;(3)URBPE增高的发生率在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为 11 5 %、42 9%和 7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蛋白 早期诊断 Ⅱ型糖尿病
下载PDF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有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叶山东 朱禧星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0-12,共3页
对14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眼底检查,同时测其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24hrUAE)、24小时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24hrUNAG)、血β2-微球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并记录血压及病程等。... 对14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眼底检查,同时测其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24hrUAE)、24小时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24hrUNAG)、血β2-微球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并记录血压及病程等。结果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随病程延长、血压升高、24hrUAE及24hrUNAG增加及肾功能降低而明显增加,血糖控制不良促进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胰岛素依赖型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福辛普利和氯沙坦对糖尿病伴白蛋白尿患者尿转化生长因子-β_1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叶山东 荆春艳 +1 位作者 范艾红 陈燕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福辛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对糖尿病伴白蛋白尿患者尿转化生长因子 - β1(TGF - β1)排泄的影响 ,探讨其保护肾脏的可能机制。方法  6 0例伴白蛋白尿的糖尿病...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福辛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对糖尿病伴白蛋白尿患者尿转化生长因子 - β1(TGF - β1)排泄的影响 ,探讨其保护肾脏的可能机制。方法  6 0例伴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福辛普利组 (n =31)和氯沙坦组 (n =2 9) ,观察 3个月。结果 与治疗前基础值相比 ,两组患者经福辛普利或氯沙坦治疗 3个月后 ,尿TGF - β1/尿肌酐比值均较治疗前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两组治疗前后尿TGF - β1/尿肌酐比值无差异 ,P >0 .0 5 ;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也明显降低 ;福辛普利组 2例干咳 ,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ACEI和ARB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部分可能与下调TGF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福辛普利 氯沙坦
下载PDF
巯甲丙脯酸对临床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山东 胡远峰 +1 位作者 葛永新 彭大妹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6-97,118,共3页
巯甲丙脯酸对临床糖尿病肾病的作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叶山东,胡远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糖尿病研究室葛永新,彭大妹临床糖尿病肾病(DN)常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此时即行严格血糖控制对肾功能的减退影... 巯甲丙脯酸对临床糖尿病肾病的作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叶山东,胡远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糖尿病研究室葛永新,彭大妹临床糖尿病肾病(DN)常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此时即行严格血糖控制对肾功能的减退影响不大,因而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显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病 药物疗法 巯甲丙脯酸 高血压
下载PDF
限制蛋白质摄入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叶山东 胡远峰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43-245,共3页
临床上约30%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最终死于肾功能衰竭或需要作透析及肾移植,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人中约5%也因肾病致死。糖尿病肾病(DN)
关键词 蛋白 糖尿病 肾疾病 低蛋白饮料
下载PDF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 被引量:22
19
作者 叶山东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7-8,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教育 血糖监测 糖基化血红蛋白 饮食计划 运动疗法 药物治疗 血糖测定 蛋白测定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山东 莫蔚林 +3 位作者 李素梅 杨静 邢学农 周志中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二甲双胍 危险因素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