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内快速顺序插管在脑外伤及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叶镱 关紫云 +2 位作者 蔡阳林 周丽英 陈瑞敏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1498-1501,共4页
目的:观察快速顺序插管(RSI)技术在脑外伤及脑卒中患者急诊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98例脑外伤及脑卒中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各49例,试验组行RSI,对照组行部分镇静表面麻醉下经口气管... 目的:观察快速顺序插管(RSI)技术在脑外伤及脑卒中患者急诊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98例脑外伤及脑卒中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各49例,试验组行RSI,对照组行部分镇静表面麻醉下经口气管内插管,观察记录喉部显露的C/L(Cormack-Lehane)分级、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血压变化、心率变化、SPO2的最低下降值及并发症;计算IDS评分及比较总体有效率。结果:两组插管时间试验组(20.05±5.50)s比对照组(31.58±9.34)s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声门显露的C/L分级、插管次数、插管过程中收缩压、心率波动及SPO2的最低下降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其IDS评分及总体有效率(93.87%)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RSI应用于脑外伤及脑卒中患者急诊气管插管安全迅速有效,对比部分镇静表面麻醉下经口气管内插管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顺序气管插管 脑卒中 脑外伤
下载PDF
集束化和环节质量控制策略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叶镱 关紫云 周丽英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441-443,共3页
目的:观察集束化和环节质量控制策略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ASOPP)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7月~2012年6月在我科诊治的ASOPP患者19例为治疗组,采用器官支持、彻底清除毒物、早期足量反复应用复能剂及抗胆碱能药物等集束化治疗,同... 目的:观察集束化和环节质量控制策略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ASOPP)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7月~2012年6月在我科诊治的ASOPP患者19例为治疗组,采用器官支持、彻底清除毒物、早期足量反复应用复能剂及抗胆碱能药物等集束化治疗,同时对各个治疗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及反馈:以2008年7月~2010年6月按常规诊治的ASOPP患者2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重症监护时间、昏迷后清醒时间、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用量、发生反跳或中间综合征的例数、胆碱酯酶(ChE)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用量明显减少(P<0.01):重症监护时间、昏迷后清醒时间、发生反跳或中间综合征的例数、ChE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5)。结论:集束化和环节质量控制策略应用于ASOPP的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 集束化 环节质量控制 效果
下载PDF
人工冬眠联合机械通气在抢救神经源性肺水肿中的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蔡兴俊 桑显富 +2 位作者 于纯文 叶镱 何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目的 评价在抢救神经源性肺水肿 (NPE)中联合应用人工冬眠与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 对 2 3例因各种原因并发NPE患者进行常规疗法未能取得疗效的病人随机分组 ,分别接受呼吸机机械通气 (SIMV +PEEP)及联合应用人工冬眠与呼吸机机械通气... 目的 评价在抢救神经源性肺水肿 (NPE)中联合应用人工冬眠与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 对 2 3例因各种原因并发NPE患者进行常规疗法未能取得疗效的病人随机分组 ,分别接受呼吸机机械通气 (SIMV +PEEP)及联合应用人工冬眠与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 ,经治疗后 1h、2h观察患者肺部 口罗音及SaO2 的情况 ,同时辅助观测血气分析中PaO2 、PaCO2 、HCO-3 。结果 两组经常规疗法治疗无效后应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 ,均能取得比常规疗法更好的效果 ,但是两种方法相对比 ,治疗后 1h ,通过 χ2 检验 ,P >0 0 5 ,治疗后 2h ,P<0 0 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抢救NPE中联合应用人工冬眠与机械通气 ,能在更短时间内使肺水肿得到缓解且效果最明显 ,成功率高 ,而且使用人工冬眠可减轻大脑耗氧 ,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冬眠 机械通气 神经源性肺水肿
下载PDF
HEART与TIMI评分系统在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何家成 张春梅 +2 位作者 麦丽逢 罗韶金 叶镱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78-79,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HEART与TIMI评分系统在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优点和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4年8月我院急诊就诊的153例胸痛患者,并通过HEART和TIMI评分系统分别对其进行评分,统计分析两者对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3... 目的比较分析HEART与TIMI评分系统在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优点和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4年8月我院急诊就诊的153例胸痛患者,并通过HEART和TIMI评分系统分别对其进行评分,统计分析两者对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3个月内冠脉介入治疗的预测性。结果高危组中,HEART评分组与TIMI评分组在入选人数、第一终点阳性率和第二终点阳性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中,人数上HEART评分组明显较TIMI评分组多,且两个终点的阳性率亦较TIMI评分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危组中,HEART评分系统的入选人数明显少于TIMI评分组,且第一终点和第二终点的阳性率也明显低于TIMI评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EART评分系统在病种选择、年龄限制、应用便捷上有着更好的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评分系统 TIMI评分系统 胸痛 急诊
下载PDF
中医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心肺复苏技能情况调查 被引量:5
5
作者 戚振红 何芬 +3 位作者 梁萍宝 叶镱 麦冰 罗小兰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2期358-360,共3页
目的调查了解中医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心肺复苏技能掌握情况。方法纳入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6月15日佛山市中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学员281例,排除因机器故障未能收集数据8例,最后收集273例学员数据。其中规培医师... 目的调查了解中医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心肺复苏技能掌握情况。方法纳入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6月15日佛山市中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学员281例,排除因机器故障未能收集数据8例,最后收集273例学员数据。其中规培医师组70例,在职医务人员组56例,佛山市志愿者组147例。其中,对规培医师和在职医务人员进行简易面罩通气和球囊面罩通气培训,采用多媒体授课为主,导师教学为辅模式,讲述标准流程、操作要点、评分标准,观看标准操作视频。应用标准挪度复苏安妮模型,通过电脑Laerdal QCPR■软件对学员按压和通气情况进行实时评估。结果规培医师的按压得分、按压频率、胸廓回弹率与在职医务人员组和佛山市志愿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按压深度与其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在职医务人员组比较,规培医师组的简易面罩通气得分、简易面罩通气量、球囊面罩得分有明显差异(P <0.05),在球囊面罩通气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心肺复苏掌握情况一般,需要规培单位加强急救技能培训,提升规培医师急救技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中医住院医师 集束化 志愿者培训
下载PDF
低钾周期性麻痹治疗10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于纯文 蔡兴俊 叶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麻痹 低钾性周期性/治疗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胸痛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余为治 黄玉妞 叶镱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12期1500-1501,1504,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胸痛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胸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治疗组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急救,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初步确诊时间、急诊滞留时间、胸痛...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胸痛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胸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治疗组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急救,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初步确诊时间、急诊滞留时间、胸痛缓解时间、急诊期间医疗费用、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初步确诊时间、急诊滞留时间、胸痛缓解时间治疗组分别为(39.13±15.47)min,(50.19±19.15)min,(45.35±19.22)min,对照组分别为(67.35±23.68)min,(82.26±22.40)min,(62.32±26.16)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诊期间医疗费用治疗组(834.32±116.49)元,对照组(827.35±114.37)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诊断符合率治疗组96.59%(85/88),对照组80.43%(74/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治疗组92.05%(81/88),对照组83.69%(7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痛患者急救中应用临床路径可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胸痛 急救
下载PDF
急诊科心肺复苏138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蔡阳林 关紫云 叶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1期92-93,共2页
目的通过对心跳骤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反映本院心肺复苏水平,并探讨影响复苏的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在本院急诊科诊断为心脏骤停的138例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病例138例,经急诊抢救后成功36例,成功率23.09%,... 目的通过对心跳骤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反映本院心肺复苏水平,并探讨影响复苏的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在本院急诊科诊断为心脏骤停的138例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病例138例,经急诊抢救后成功36例,成功率23.09%,经ICU抢救后成功10例,成功率27.78%,总出院率:7.25%(10/138);不同年龄段存活率存在差异,20~59岁者组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从发病到医生开始CPR的时间<5min组较≥5min组的存活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肺复苏生命链各个环节的紧密结合才能整体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设立胸痛中心对急性ST抬高型心梗患者再灌注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周丽英 蒋龙元 +4 位作者 关紫云 叶镱 何家成 余为治 蔡阳林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17-218,225,共3页
目的:探讨设立胸痛中心对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过程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8月1日到2015年12月10日由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并收治入院的STEMI患者40例为对照组,以2015年12月11日至2016年2月20日该院急诊科收治的STEM... 目的:探讨设立胸痛中心对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过程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8月1日到2015年12月10日由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并收治入院的STEMI患者40例为对照组,以2015年12月11日至2016年2月20日该院急诊科收治的STEMI患者3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在首次接触-介入室时间、首次接触-冠脉开通时间(FMC-to-B)、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是[(54.2±9.2)min vs(93.2±32.7)min,P<0.05]、[(87.5±25.5)min vs(112.5±19.5)min,P<0.05]、[(98.5±5.3)%vs(86.8±4.6)%,P<0.05]。结论:设立胸痛中心能使STEMI患者的抢救从开始到确定性治疗的时间最小化,抢救过程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 再灌注时间
下载PDF
层级化形式在培训南海区社区急救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阳林 关紫云 +5 位作者 李庆坚 叶镱 梁燕萍 周丽英 陈瑞敏 邓泳秋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层级化形式在南海区内培训社区急救员的效果。方法:第一层由资深急诊医学工作者组成师资导师团,共同制定培训方案;第二层由师资导师团以学习班形式对由各镇医院选送的医护人员组成的师资团进行统一规范培训;第三层由师资... 目的:探讨应用层级化形式在南海区内培训社区急救员的效果。方法:第一层由资深急诊医学工作者组成师资导师团,共同制定培训方案;第二层由师资导师团以学习班形式对由各镇医院选送的医护人员组成的师资团进行统一规范培训;第三层由师资团成员分批对所属镇社区公众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本救护概念、心肺复苏术及气道异物梗阻处理。培训时间8小时,其中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培训时间比为1:7。培训后进行考核。结果:举行了2期师资成员学习班,157名医护人员考核合格,并聘为师资成员:对社区公众进行12期培训,共培训503人,一次考核合格率93.04%,最终合格率97.81%。结论:层级化形式培训社区急救员可有效整合行政和医疗资源,有望在本区内形成一套长期、可行、有效的CPR培训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社区急救员 层级化 培训
下载PDF
肺栓塞急诊诊断8例分析
11
作者 于纯文 叶镱 王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2714-2715,共2页
关键词 肺栓塞/诊断 误诊
下载PDF
应用临床路径理念进行公众创伤急救技能培训研究
12
作者 关紫云 蔡阳林 +3 位作者 陈瑞敏 梁燕萍 叶镱 李庆坚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把临床路径理念引入公众创伤急救技能培训,使其更规范化、标准化。方法:以临床路径理念制定公众创伤急救技能培训计划表,按计划表流程对843名社区"志愿者"进行共8小时创伤理论及包括直接压迫止血法等10项内容的操作... 目的:探讨把临床路径理念引入公众创伤急救技能培训,使其更规范化、标准化。方法:以临床路径理念制定公众创伤急救技能培训计划表,按计划表流程对843名社区"志愿者"进行共8小时创伤理论及包括直接压迫止血法等10项内容的操作培训。结果:831名社区"志愿者"考核合格,合格率为98.6%。结论:应用临床路径理念进行公众创伤急救技能培训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急救 临床路径 公众
下载PDF
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对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淑珍 关紫云 +4 位作者 周丽英 蔡阳林 叶镱 吴国新 吴智鑫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30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对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时间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经本院急诊抢救室转运的88例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18年3月-2019年2月实施常规转运方式的44例患者设为... 目的:探讨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对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时间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经本院急诊抢救室转运的88例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18年3月-2019年2月实施常规转运方式的4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3月-2020年3月实施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的4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各医疗区域院内转运时间、转运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家属及接收科室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转运至普通病房、检查室及重症监护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家属与接收科室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用于急危重症患者有利于缩短院内转运时间,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升者家属、接收科室满意度,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 院内转运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国新 何家成 +4 位作者 刘之钰 叶镱 冯垣波 吴智鑫 关紫云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79-81,92,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溶栓的临床结局改良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130例)和预后不良组(130...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溶栓的临床结局改良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130例)和预后不良组(130例)。两组均给予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缺损评分,并分析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因素。结果治疗2 d、1周、1个月后,预后不良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两组的年龄、体重、高血压史、住院时间、糖尿病史、心房颤动史、溶栓前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0岁(β=1.457,OR=4.257,95%CI=2.365~6.954)、体重≥65 kg(β=0.684,OR=5.236,95%CI=1.028~5.687)、住院时间≥10 d(β=0.747,OR=5.326,95%CI=4.395~7.893)、高血压史(β=1.442,OR=4.091,95%CI=3.235~4.573)、糖尿病史(β=1.573,OR=6.413,95%CI=5.691~8.461)、心房颤动史(β=1.131,OR=4.574,95%CI=1.496~9.481)、溶栓前收缩压≥140 mmHg(β=1.215,OR=3.591,95%CI=2.491~6.324)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需积极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影响 多因素分析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醒脑静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患者s100β蛋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陶克奇 蔡阳林 +2 位作者 刘之钰 叶镱 关紫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3期4-5,共2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患者s100β蛋白的影响及疗效分析。方法 4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患者s100β蛋白的影响及疗效分析。方法 4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昏迷至清醒的时间、胆碱酯酶(CHE)复活时间、中间综合征发生例数,同时在患者昏迷的第1、2、3天分别采取静脉血测定s100β蛋白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昏迷至清醒时间、CHE复活时间、中间综合征发生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β蛋白在昏迷第1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3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患者,能够明显降低昏迷期间体内s100β蛋白的含量,减少神经功能损害,提高患者的救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昏迷 S100Β蛋白
下载PDF
基于智慧医疗的区级急危重症区域协同救治平台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国新 关紫云 叶镱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24期2901-290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智慧医疗的区级急危重症区域协同救治平台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0例危急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抢救,观察组采用基于智慧医疗的区级急危重症区域协同救治平台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 目的探讨基于智慧医疗的区级急危重症区域协同救治平台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0例危急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抢救,观察组采用基于智慧医疗的区级急危重症区域协同救治平台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分诊评估、静脉用药、检查时间及急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恶性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脑疝及肺水肿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急救效率、临床沟通能力、服务态度评分以及整体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构建智慧医疗的区级急危重症区域协同救治平台能有效缩短危急重症患者抢救所需时间,降低抢救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急重症 智慧医疗 区域协同救治平台 抢救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过程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冯宇 叶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8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监测在评估心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CPR)质量及临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70例行CPR治疗的心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CPR过程中均采用谊安VG70多参数中央监护仪监测P_(ET)CO_2,将...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监测在评估心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CPR)质量及临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70例行CPR治疗的心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CPR过程中均采用谊安VG70多参数中央监护仪监测P_(ET)CO_2,将CPR成功患者设为成功组,CPR失败患者设为未成功组,比较成功组与未成功组患者不同复苏时间的P_(ET)CO_2,将CPR成功患者根据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不同复苏时间的P_(ET)CO_2。结果 70例行心CPR治疗的CA患者共有8例患者自主循环恢复,CPR成功率为11.43%。CPR成功组患者复苏15 min、30 min的P_(ET)CO_2均明显高于未成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时间延长P_(ET)CO_2逐渐增高。8例CPR成功患者最终存活出院3例(37.5%),死亡5例(62.5%)。存活组患者复苏15 min、30 min的P_(ET)CO_2均明显高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时间延长P_(ET)CO_2逐渐增高。结论 P_(ET)CO_2监测在评估心搏骤停患者CPR质量及临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PR过程中P_(ET)CO_2水平越高,提示CPR质量及临床预后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预后
下载PDF
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叶镱 刘之钰 +1 位作者 吴国新 吴智鑫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性转化(HT)的关系。方法选取因缺血性脑卒中收住入院的413例老年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再灌注治疗。根据患者接受治疗后是否发生HT为HT组和NHT组。采用改...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性转化(HT)的关系。方法选取因缺血性脑卒中收住入院的413例老年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再灌注治疗。根据患者接受治疗后是否发生HT为HT组和NHT组。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患者2个月后的临床转归情况(mRS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NLR及其余指标与发生HT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NLR与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房颤病史、脑卒中病史、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NLR水平及mRS评分在HT及NHT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房颤病史、WBC、NEUT、LY及NLR是预测HT发生的独立因素。NLR与患者mRS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经常规溶栓治疗后HT的发生与NLR水平密切相关,这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及HT早期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转化
下载PDF
规范化胸痛中心建立对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镱 刘之钰 +1 位作者 吴国新 吴智鑫 《现代医院》 2021年第11期1800-1803,共4页
目的研究规范化胸痛中心(CPC)建立对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STEMI)患者术后院内病死率及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21年3月收治的STEMI并例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的652例老年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按就诊时... 目的研究规范化胸痛中心(CPC)建立对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STEMI)患者术后院内病死率及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21年3月收治的STEMI并例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的652例老年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及模式分为对照组(2015年11月—2019年7月,建设初期通过中国CPC认证收治325例)和CPC组(2019年8月—2021年3月,按照"规范化CPC建设"模式收治327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参数。结果 CPC组首诊至PPCI治疗时间、肌钙蛋白检查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PC组术后院内病死率、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PPCI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占比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CPC组再灌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C组患者术后第2、5、7天的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igh sensitivity troponin T,hs-Tn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CPC的建立有助于缩短老年STEMI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率,减短术后住院时间,并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病死率,减少心力衰竭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胸痛中心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病死率 心力衰竭 救治
下载PDF
心肺复苏仪与徒手标准心脏按压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叶镱 蔡阳林 +1 位作者 关紫云 吴智鑫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10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仪与徒手标准心脏按压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77例心脏骤停患者,2019年入院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入院的4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徒手标准心脏...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仪与徒手标准心脏按压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77例心脏骤停患者,2019年入院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入院的4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徒手标准心脏按压方式,试验组采用心肺复苏仪进行复苏。比较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生命体征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对照组复苏成功22例、失败13例,试验组成功35例、失败7例,试验组成功率83.33%高于对照组62.86%(P<0.05)。复苏后1 h两组收缩压、血氧饱和度显著上升(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复苏后1 h两组血乳酸、hs-cTnT、NT-proBN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仪相对于徒手标准心脏按压能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减轻心肌损伤,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仪 徒手标准心脏按压 心肺复苏成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