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性扬才: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逻辑基点
1
作者 吉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1-1,共1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角度,对深化教育综...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角度,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是通过系统性的变革,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综合改革 社会认可度 科教兴国战略 中国式现代化 大国工匠 社会发展需要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逻辑基点
下载PDF
职业启蒙教育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建构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芳 邹豆豆 吉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8-83,共6页
职业启蒙教育是引导中小学生形成基本的职业认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树立初步的职业理想,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活动。职业启蒙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根基,在国外大致经历了萌芽兴起期、发展关键期和成熟... 职业启蒙教育是引导中小学生形成基本的职业认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树立初步的职业理想,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活动。职业启蒙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根基,在国外大致经历了萌芽兴起期、发展关键期和成熟完善期三个阶段。当前,在构建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我国应广泛借鉴国际经验,构建立体多元的职业启蒙课程体系,通过教育立法构建统筹协调的职业启蒙教育制度体系,立足协同育人,构筑多维联动的职业启蒙教育保障体系,以期形成“三位一体”的本土化职业启蒙教育体系,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启蒙教育 职业生涯发展 国际经验
下载PDF
适性课程: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追求
3
作者 吉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共1页
目前,数字化已经成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推动力。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一方面体现在职业教育要与产业经济、社会区域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还体现在要与学生个体发展相适应。而职业教育要适应数字化时... 目前,数字化已经成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推动力。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一方面体现在职业教育要与产业经济、社会区域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还体现在要与学生个体发展相适应。而职业教育要适应数字化时代学生个体发展的新特点,就要提供适性化的教育,尤其要设计适性化的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应然追求 职业教育发展 教育适应性 适性课程 教育的适应性 学生个体发展 推动力
下载PDF
“职教出海”需要强化职业教育宣导
4
作者 吉标 《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7期1-1,共1页
随着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路径。在全球化时代,职业教育的国际化不仅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宣导... 随着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路径。在全球化时代,职业教育的国际化不仅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宣导,中国职业教育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大的作为和影响力,为全球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然而,“职教出海”并非一蹴而就,其中一个关键环节便是职业教育宣导。职业教育宣导在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职业教育宣导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国际认知度与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国际化 职业院校 教育发展水平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职教 认知度 教育的国际化
下载PDF
开创职业教育新局面:职业教育宣导势在必行
5
作者 吉标 《教育科学论坛》 2024年第27期1-1,共1页
职业教育宣导是对职业教育的宣传与引导,目的在于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度,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宣导具有重要的意... 职业教育宣导是对职业教育的宣传与引导,目的在于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度,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宣导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职业教育宣导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和认识,展现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吸引力。其次,职业教育宣导可以成为连接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的桥梁,帮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增强社会对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解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工作者 社会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吸引力 社会认知度 职业教育改革 高技能人才 技能型 政策制定者
下载PDF
迈向核心素养时代的课程行动构想
6
作者 吉标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24年第9期11-14,40,共5页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关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课程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核心素养已成为基础教育阶段改革的重要导向。为了更好地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关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课程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核心素养已成为基础教育阶段改革的重要导向。为了更好地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确立新的课程发展理念,推进新的课程行动,不断地增进课程共识,积极开展课程宣导,竭力强化课程经营,逐渐完善课程视导,并全面加强课程推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课程共识 课程宣导 课程视导
下载PDF
课程共识及其达成
7
作者 刘芳 吉标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0,共7页
达成课程共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课程共识是人们在课程理念、课程价值与课程实践等方面形成的共同认识和一致理解,代表着课程理解的“最大公约数”。课程共识彰显了课程改革的公共理性,并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而不断演进。当... 达成课程共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课程共识是人们在课程理念、课程价值与课程实践等方面形成的共同认识和一致理解,代表着课程理解的“最大公约数”。课程共识彰显了课程改革的公共理性,并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而不断演进。当前,囿于课程认识论、课程价值论和课程实践论方面还存在诸多纷争与歧见,课程共识难以有效达成,课程改革缺乏内在动力。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校课程高质量发展,须增进课程理解,实现视域融合;消弭课程偏见,涵养课程理性;开展课程审议,强化课程宣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共识 课程改革 课程偏见 课程审议 课程宣导
下载PDF
课程经营:指向学校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8
作者 王冉 吉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2-58,共7页
课程经营指学校课程领导团队依据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协调和配置学校课程资源要素,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推进学校课程运行与实施的全过程。课程经营是课程管理的优化和改进,也是课程建设的完善和保障,还是课程改革... 课程经营指学校课程领导团队依据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协调和配置学校课程资源要素,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推进学校课程运行与实施的全过程。课程经营是课程管理的优化和改进,也是课程建设的完善和保障,还是课程改革的辅助环节。课程经营有助于促进学校课程持续发展,推进学校课程治理现代化,实现学校教育的提质增效。为了提升课程经营的有效性,学校有必要建构课程愿景、研制课程规划,加强教师合作、开展课程设计,凝聚多方合力、推进课程实施,开展课程监测、强化课程效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 课程经营 课程发展 课程规划 课程设计 课程监测 课程实施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视导的主要内涵、产生逻辑及实践路向
9
作者 刘芳 吉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3,共6页
课程视导是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旨在对学校课程规划、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课程运行环节的全方位视察、评估和指导,从而推动学校课程持续发展。课程视导是涵盖课程系统的全面性视导、面向课程建设的过程性视导、指向课程改进的发展性... 课程视导是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旨在对学校课程规划、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课程运行环节的全方位视察、评估和指导,从而推动学校课程持续发展。课程视导是涵盖课程系统的全面性视导、面向课程建设的过程性视导、指向课程改进的发展性视导、优化课程治理的民主化视导。立足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课程视导的理念构想与实践探索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吁求和全新路向。为健全学校自我督导体系、增强课程体系适应性、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职院校有必要积极开展课程视导。对此,高职院校需要秉承“自主发展、循证治理”的视导理念,构筑“产教融合、动态循环”的视导机制,建立“政校行企、多元共治”的视导组织,以此推动学校教育治理改革创新,回应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治理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高职院校 课程视导 教育督导 教育治理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治理的运行机制与行动框架
10
作者 杨旭 吉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0-59,共10页
课程治理是课程管理的优化和升级,是整体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具有跨界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企业与学校联姻、职业场与教育场的融合、工作场与学习场的交叠。在中国式教育现代... 课程治理是课程管理的优化和升级,是整体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具有跨界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企业与学校联姻、职业场与教育场的融合、工作场与学习场的交叠。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需要引导多方参与,深入推进集体审议、过程监控和效能评价,构建完善的课程治理机制,以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职业教育体系改革,需要不断倡明治理价值、打造主体共识互动链,再造治理结构、形成课程主体利益网,变革治理技术、推动数智化赋能治理,从而更好地构建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课程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课程治理 职业院校
下载PDF
适性课程: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发展的新样态
11
作者 李姝丹 吉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72-79,共8页
适性课程是根据学生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来设计和实施的个性化课程。适性课程强调通过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适宜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适性扬才。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适性课程呈现出以生为本的课程设... 适性课程是根据学生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来设计和实施的个性化课程。适性课程强调通过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适宜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适性扬才。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适性课程呈现出以生为本的课程设计理念、“比特传播”的课程内容呈现和双向混融的课程实施路向等新特点。高职院校应组建教师数字工匠团队,打造数字课程实施环境,优化数字化课程评价,构筑课程发展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数字化 高职院校 适性课程
下载PDF
智慧农业发展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12
作者 王泽峰 吉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4-72,共9页
智慧农业是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深度结合,实现农业信息感知、智慧决策、智能控制、精准管理、个性化服务的农业生产方式,旨在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促使农业精细化、高效化与绿色化。培... 智慧农业是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深度结合,实现农业信息感知、智慧决策、智能控制、精准管理、个性化服务的农业生产方式,旨在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促使农业精细化、高效化与绿色化。培育高素质农民是发展智慧农业的时代要求、开发乡村人力资本的关键举措和助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为有效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亟须协同多元培育主体,构建精准育人模式,完善多维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高素质农民 乡村振兴 职业培训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视导:理念与实施
13
作者 杨旭 吉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4-19,共6页
课程视导是对学校的课程运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课程实施结果与课程目标和标准相一致的活动。作为实现课程领导的重要渠道和强化课程审议的有力工具,课程视导能够协助多元主体协同开展课程治理,优化课程结构、提升课程品质,使高职院校... 课程视导是对学校的课程运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课程实施结果与课程目标和标准相一致的活动。作为实现课程领导的重要渠道和强化课程审议的有力工具,课程视导能够协助多元主体协同开展课程治理,优化课程结构、提升课程品质,使高职院校课程面向社会、市场和学生的需求,并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建立一套完善的课程视导流程需要视导团队秉持多元、分权、规范和动态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制度建设,以规范的保障制度、完善的活动流程和强有力的问责制度引领视导活动的开展,并由专业化的课程视导团队协同拟定视导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案,创新视导方式,助力课程视导活动的现实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高职院校 课程视导 课程督导
下载PDF
困惑与抉择:当前教学论研究三问 被引量:8
14
作者 吉标 徐继存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40,共4页
教学论学科历经近三十年的恢复和发展,确实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惑。教学论研究主题不只是探求教学本质与规律,更在于关照教学实践;教学论研究的目的不只在于能指导他者的实践,更指向研究者自身实践的完善;... 教学论学科历经近三十年的恢复和发展,确实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惑。教学论研究主题不只是探求教学本质与规律,更在于关照教学实践;教学论研究的目的不只在于能指导他者的实践,更指向研究者自身实践的完善;教学论研究方式需要“群体合作”,但更依赖“个体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论 研究 问题 实践
下载PDF
教育理论:走向交往和对话——关于重塑我国教育理论主体地位的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吉标 郭方玲 滕瀚 《教学研究》 2005年第1期12-15,共4页
20世纪是中国全面引进、吸收和消化西方教育理论的世纪。在吸收西方教育理论的过程中,中国教育理论自身的主体性却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教育理论的交往和对话应该以承认并促进各自主体性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中国教育理论获得新生的关... 20世纪是中国全面引进、吸收和消化西方教育理论的世纪。在吸收西方教育理论的过程中,中国教育理论自身的主体性却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教育理论的交往和对话应该以承认并促进各自主体性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中国教育理论获得新生的关键是重塑其自身的主体性,这离不开吸收现代西方教育理论的长处并激活中国传统教育理论中的精华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论 中国教育 西方教育 主体性 主体地位 交往 对话 应该 自身 长处
下载PDF
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探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吉标 车丽娜 张莉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年第1期54-58,共5页
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存在较多问题,学位论文质量下滑现象日趋严重。很多论文的选题偏离了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选题的实践性不强,研究对象过于宽泛。不少论文也存在概念混论、思路不清、随意堆砌材料等突出现象。而且,很多... 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存在较多问题,学位论文质量下滑现象日趋严重。很多论文的选题偏离了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选题的实践性不强,研究对象过于宽泛。不少论文也存在概念混论、思路不清、随意堆砌材料等突出现象。而且,很多学位论文在摘要和文献综述的撰写上不够严谨,在参考文献和注释方面也不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硕士 小学教育 论文选题
下载PDF
课程实施:理解、对话与意义建构——一种建构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被引量:37
17
作者 吉标 吴霞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5-88,共4页
课程实施是现代课程论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课程观的转向,课程实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在新的理论视角下,课程实施过程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理解的过程,一个对话的过程和一个知识与意义建构和生成的过程。
关键词 课程实施 理解 对话 意义建构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制的历程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吉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8,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开始恢复并快速发展,理论体系日益丰富,学科建制不断完善。高师院校中课程与教学论的系科设置从无到有,组织机构逐步壮大;专业学位点不断增加,研究生培养数量逐渐增多;专业学术机构纷纷成立,学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开始恢复并快速发展,理论体系日益丰富,学科建制不断完善。高师院校中课程与教学论的系科设置从无到有,组织机构逐步壮大;专业学位点不断增加,研究生培养数量逐渐增多;专业学术机构纷纷成立,学术交流愈加频繁。随着学科组织机构不断壮大,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日益繁荣,学术队伍日渐庞大,学科发展获得了稳固的平台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与教学论 教学论 课程论 学科建制 系科设置 学术会议
下载PDF
教学制度的现代品性探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吉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7-130,共4页
教学制度是对教学生活的制度安排,是由一套规范教学活动的普遍的、稳定的规则体系构成的。教学活动的育人性质,决定了教学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一项制度之所以有资格被称为教学制度,这是由教学活动的特性决定的。现代... 教学制度是对教学生活的制度安排,是由一套规范教学活动的普遍的、稳定的规则体系构成的。教学活动的育人性质,决定了教学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一项制度之所以有资格被称为教学制度,这是由教学活动的特性决定的。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学制度具有科学性、伦理性、价值性和文化制约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教学制度 科学性 伦理性 价值性 文化制约性
下载PDF
中国村落小学的百年兴衰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吉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8,共8页
村落小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兴起至今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清末最后十年时间里,在政府、教会和民间三股力量的扶持与推动下,新式小学在广大乡村开始兴办。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村落中兴办新式小... 村落小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兴起至今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清末最后十年时间里,在政府、教会和民间三股力量的扶持与推动下,新式小学在广大乡村开始兴办。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村落中兴办新式小学的热情愈益高涨,办学规模也日益扩大。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政府极力倡导和鼓励群众办学,依靠集体力量,自力更生,兴建了大量的"民办小学"(村办小学)。"文革"十年中,农村小学急剧扩张,几乎实现"村村有小学",数量达到了中国历史最高峰。改革开放之后至今,村落小学在调整中发展,数量逐步减少,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进行大规模教育布局调整,大量村落小学撤并,数量急剧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小学 兴衰 百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