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创造力探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卫平 张阳 +1 位作者 吕元婧 徐晶晶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1期17-25,共9页
目前,国内外大语言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加速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在科学、艺术等领域展现出的卓越创造力,大大推动了人类科技进步,但也给人类传统创造力带来了巨大挑战,需要对人工智能创造力的本质特征进行审视,并预测... 目前,国内外大语言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加速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在科学、艺术等领域展现出的卓越创造力,大大推动了人类科技进步,但也给人类传统创造力带来了巨大挑战,需要对人工智能创造力的本质特征进行审视,并预测其未来应用方向。基于此,文章聚焦于人工智能创造力,首先阐释了人工智能创造力的基本内涵;接着,文章从通用领域创造力表现和专业领域创造力表现两个维度,介绍了人工智能创造力的外在表现;然后,文章从产生机制和调控机制两个方面,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创造力的内在机制,并结合人类创造力评价经验提出了人工智能创造力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最后,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创造力未来的应用模式、应用前景并给出应用建议。文章的研究既可促进人工智能创造力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也能为人类创造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创造力 人机融合 创造性成果
下载PDF
高校大学生对雾霾的认知及应对方式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魏俊妮 吕元婧 +3 位作者 付振东 尚瑾 路殿英 乔晓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年第9期30-31,共2页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对雾霾的认知以及应对方式。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高校在读大学生。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结果:医学生雾霾知识得分、对雾霾的影响得分均高于非医学生,差异均有统计...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对雾霾的认知以及应对方式。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高校在读大学生。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结果:医学生雾霾知识得分、对雾霾的影响得分均高于非医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7、2.25,P=0.001、0.025)。年龄不同的大学生对雾霾知识、影响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5、3.84,P=0.000、0.022)。学校地理位置在城市的学生雾霾知识、态度的得分均高于近郊和远郊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8、5.37,P=0.001、0.005)。结论:大学生对雾霾的认知及应对得分均较低。专业、年龄和学校地理位置影响大学生对雾霾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雾霾 认知 应对
下载PDF
过程体裁教学法促进五年级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王欣 程小云 +4 位作者 嵇奕麟 李兴雅 吕元婧 马琳 岳品青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72-76,共5页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考察过程体裁教学法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促进,以天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过程体裁教学法对实验组进行一学期的标准化作文训练。结果表明,与传统...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考察过程体裁教学法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促进,以天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过程体裁教学法对实验组进行一学期的标准化作文训练。结果表明,与传统教学相比,过程体裁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体裁教学法 小学写作 写作心理
下载PDF
宫颈细胞学异常妇女不同HPV16感染状态下阴道菌群特征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嘉浩 张明璇 +9 位作者 张乐 宋丽 丁玲 裴蕊欣 闫佳欣 武彩红 吕元婧 崔萌 王志莲 王金桃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8-273,325,共7页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学异常妇女不同HPV16感染状态下阴道菌群的特征,并对菌群功能进行预测。方法 选取2018年1―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门诊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宫颈细胞学异常的132...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学异常妇女不同HPV16感染状态下阴道菌群的特征,并对菌群功能进行预测。方法 选取2018年1―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门诊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宫颈细胞学异常的132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利用导流杂交法进行HPV感染及分型检测,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16S rDNA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描述阴道菌群特征,并结合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对阴道菌群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HPV16阳性妇女(59例)Simpson指数低于阴性妇女(73例)(P=0.047),而Shannon指数高于阴性妇女(P=0.036),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NMDS)显示两组Beta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宫颈细胞学异常妇女以及不同HPV16感染状态下均以乳酸杆菌为优势菌,但在HPV16阳性组乳酸杆菌占比降低(57.50%vs.60.69%),加德纳菌属(14.29%vs.13.66%)、嗜胨菌属(4.28%vs.2.99%)等厌氧菌属的构成比增加。在HPV16阴性组中乳酸杆菌属、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等丰度均高于阳性组,而HPV16阳性组中加德纳菌属、解脲脲原体、嗜胨菌属、普雷沃菌属等厌氧菌的丰度则均高于阴性组。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LEfSe)软件分析显示解脲脲原体、嗜胨菌属为HPV16阳性组的特征菌。功能分析显示阴道菌群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代谢层面,在HPV16阳性组以破坏阴道微环境和促进恶性肿瘤发生为主,HPV16阴性组以抑癌作用和糖脂代谢为主。结论 阴道菌群多样性增加、比例结构改变与HPV16感染密切相关,解脲脲原体、嗜胨菌属可作为HPV16感染的潜在生物标志,HPV16感染状态下阴道菌群可能具有引发阴道微环境紊乱和促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细胞学异常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阴道菌群 16S rDNA测序 功能预测
原文传递
不同宫颈病变女性阴道菌群特征变化及菌群间相互关系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明璇 王嘉浩 +9 位作者 张乐 闫佳欣 武彩红 裴蕊欣 吕元婧 宋丽 崔萌 丁玲 王志莲 王金桃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25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宫颈病变女性阴道菌群的特征变化及菌群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6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经病理学确诊宫颈病变的女性,其中正常宫颈(NC)41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 1)39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 2/... 目的探讨不同宫颈病变女性阴道菌群的特征变化及菌群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6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经病理学确诊宫颈病变的女性,其中正常宫颈(NC)41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 1)39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 2/3)37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15例。应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阴道分泌物中的阴道菌群进行检测,采用共生网络分析菌群间的Spearman相关关系。结果NC、CIN 1和CIN 2/3患者优势菌均为乳酸杆菌属[构成比分别为79.4%(1869598/2354098)、63.6%(1536466/2415100)和58.3%(1342896/2301536)],嗜胨菌属[20.4%(246072/1205154)]为SCC患者的优势菌。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阴道菌群多样性呈升高趋势(Shannon指数F=6.39,P=0.001;Simpson指数F=3.95,P=0.012),乳酸杆菌属构成比逐渐降低,嗜胨菌属、纤毛菌属、普雷沃菌属等厌氧菌构成比逐渐增加,特征菌(LDA分值>3.5)由乳酸杆菌属演变为以嗜胨菌属、拟杆菌属、卟啉单胞菌属等为代表的厌氧菌。选取相对丰度居前10位、Spearman相关系数>0.4且P<0.05的菌属经共生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阶段宫颈病变组中,普雷沃菌属、嗜胨菌属、卟啉单胞菌属、厌氧球菌属、纤毛菌属、奇异菌属、加德纳菌属、链球菌属等厌氧菌属之间呈正相关,而乳酸杆菌属与多种厌氧菌属呈负相关,尤其在CIN 1患者中阴道菌群间关系最为复杂,在SCC患者中仅嗜胨菌属与乳酸杆菌呈负相关。结论阴道菌群多样性增加、菌群间相互关系改变与宫颈病变密切相关,嗜胨菌属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及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阴道菌群 16S rDNA测序 共生网络
原文传递
宫颈细胞学异常妇女多环芳烃暴露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
6
作者 张乐 张明璇 +9 位作者 王嘉浩 武彩红 裴蕊欣 闫佳欣 吕元婧 宋丽 崔萌 丁玲 郝敏 王金桃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4-820,共7页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异常妇女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暴露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课题组建立的自然人群队列中宫颈细胞学异常的2285名妇女为研究对象,利用队列基线资料...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异常妇女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暴露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课题组建立的自然人群队列中宫颈细胞学异常的2285名妇女为研究对象,利用队列基线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在收集研究对象基线资料的同时,进行宫颈脱落细胞HPV分型检测和尿液1-羟基芘(1-hydropyrene,1-OHP)浓度的测定,分析PAHs暴露与HPV感染的关系。结果宫颈细胞学异常妇女HPV感染率为32.3%,其中单一和多重感染率分别为22.8%和9.4%,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率为31.6%,居前5位的感染型别为HPV16、HPV58、HPV52、HPV53和HPV51。HPV及其单一/多重、HR-HPV、HPV16、HPV58、HPV52、HPV53和HPV51感染的妇女,PAHs的暴露水平均高于未感染者(均P<0.001),PAHs高暴露均可增加各类型HPV的感染风险,且随着PAHs暴露水平的升高,HPV及其单一/多重,HR-HPV,HPV16、HPV58、HPV52、HPV53和HPV51感染的风险均呈上升趋势(均P<0.05)。进一步经分层分析发现,在35~<45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被动吸烟、未绝经和产次≥3次的妇女中,PAHs高暴露发生HPV和HPV16感染的风险更大。结论PAHs高暴露可增加宫颈细胞异常的妇女HPV及高危型HPV的感染风险,尤其是35~<45岁、文化程度较低、被动吸烟、未绝经和多产次的妇女感染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细胞学异常 多环芳烃 人乳头瘤病毒 分层分析
原文传递
医科类大学本科生"双创"活动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丁玲 宋丽 +8 位作者 王金桃 燕燕 武永清 周微 高幸幸 宋晓敏 李小雪 高雯 吕元婧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9年第8期787-793,共7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知信行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5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850名医学本科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创新创业活动相关的知识、态度... 目的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知信行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5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850名医学本科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创新创业活动相关的知识、态度及行为问题,采用德尔菲专家评分法计算知信行各部分的加权得分,采用SPSS 22.0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850份,回收有效问卷800份,研究对象创新创业活动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均分和及格率分别为(0.54±0.14),38.1%;(0.56±0.23),51.5%;(0.37±0.19),12.6%。知识方面:创新创业相关概念认识情况的及格率为70.5%,相关政策了解程度的及格率为17.2%。高年级比低年级及格率高(P=0.000),成绩优异者比成绩较差者及格率高(P=0.004)。态度方面:创新创业活动对个人发展态度的及格率为63.6%,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态度的及格率为49.8%,学校继续开展创新创业相关活动态度的及格率为23.8%。行为方面:参加科研学术活动、参加社会实践、主动培养创新能力、自主创业的及格率分别为8.5%、62.9%、11.9%、27.3%。高年级比低年级及格率高(P=0.001)。知识与态度、行为与知识和态度之间均呈正向线性关系。结论医科类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态度较积极;较高的知晓率有利于态度的培养和活动参与度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加大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力度,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促进创新创业的意识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大学生 知信行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hnRNP E1与HPV16早期基因E2和E6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及交互效应 被引量:20
8
作者 吕元婧 丁玲 +4 位作者 李巧玲 李俐 王铭 韩阳 王金桃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讨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E1与HPV16早期基因E2和E6在宫颈癌变进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从在山西省介休市建立的自然人群宫颈病变队列中,选取2014年6-9月经病理学确诊的正常宫颈(NC)女性56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病... 目的探讨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E1与HPV16早期基因E2和E6在宫颈癌变进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从在山西省介休市建立的自然人群宫颈病变队列中,选取2014年6-9月经病理学确诊的正常宫颈(NC)女性56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病例58例和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Ⅱ/Ⅲ)病例50例,以及同期在山西省肿瘤医院确诊的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式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宫颈病变相关资料的同时,采集宫颈组织活检标本和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导流杂交法检测HPV感染状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nRNP E1以及HPV16 E2和E6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评价交互作用。结果HPV16感染率在CINⅠ(15.52%,9/58)、CINⅡ/Ⅲ(40.00%,20/50)和SCC组(67.50%,27/40)均高于NC组(8.93%,5/56),并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呈现升高趋势(趋势检验χ^2=43.613,P<0.001)。hnRNP E1表达量在不同宫颈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98,P=0.019),且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呈现降低趋势(趋势检验χ^2=9.495,P=0.002)。HPV16 E2(H=16.20,P=0.001)和E6(H=15.44,P=0.001)表达水平在不同宫颈病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采用GMDR分析显示,hnRNP E1低表达、HPV16 E2低表达与HPV16 E6高表达在CIN Ⅱ/Ⅲ和SCC组中存在交互作用(P<0.05),而在CIN Ⅰ组未发现存在交互效应(P>0.05)。结论hnRNP E1低表达和HPV16早期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会增加宫颈病变的发病风险,并在宫颈癌变中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
原文传递
血清叶酸与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转归的关系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祁卓 丁玲 +8 位作者 孟丹 刘虹 王捷 宋丽 吕元婧 贾海霞 郝敏 田志强 王金桃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66-87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叶酸与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1)转归的关系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交互作用。方法基于2014年6—12月在山西省介休市和阳曲县建立的已婚妇女社区队列,选取经病理学诊断为CIN1的5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12个月... 目的探讨血清叶酸与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1)转归的关系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交互作用。方法基于2014年6—12月在山西省介休市和阳曲县建立的已婚妇女社区队列,选取经病理学诊断为CIN1的5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12个月后再次行病理学检查,根据CIN1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CIN1消退组、持续和进展组。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血清叶酸与CIN1转归的关系,采用相加模型分析血清叶酸与HR-HPV感染的交互作用。结果564例患者中,479例再次行病理学检查,CIN1消退组331例,持续和进展组148例。CIN1消退组与持续和进展组患者的血清叶酸分别为(18.890±8.360)和(15.640±5.550)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937,P<0.001)。154例患者检出HPV感染,其中148例为HR-HPV感染,6例为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消退组与持续和进展组在年龄、被动吸烟、清洗阴部频率、性生活后清洗、换洗内裤频率、血清叶酸及HR-HPV感染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清洗阴部频率(OR=0.422,95%CI为0.238~0.750)、换洗内裤频率(OR=0.574,95%CI为0.355~0.928)、血清叶酸(13.06~16.78 nmol/L:OR=4.806,95%CI为2.355~9.810;≤13.05 nmol/L:OR=8.378,95%CI为4.024~17.445)、HR-HPV感染(OR=1.852,95%CI为1.170~2.933)是CIN1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血清叶酸低水平和HR-HPV感染对CIN1持续和进展的相对超额危险度=4.992(95%CI为0.189~9.796),归因危险度=0.552(95%CI为0.279~0.824),交互作用指数=2.632(95%CI为1.239~5.588),血清叶酸≤16.78 nmol/L且HR-HPV感染阳性的aOR=9.055(95%CI为4.878~16.807)。结论低血清叶酸水平可增加CIN1持续和进展的风险,且与HR-HPV感染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转归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高危型HPV感染状态下阴道微环境因子联合检测对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的优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捷 丁玲 +9 位作者 吕元婧 孟丹 刘虹 宋丽 祁卓 贾海霞 裴蕊欣 田志强 郝敏 王金桃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HR-HPV)感染状态下阴道微环境因子联合检测对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的诊断价值,并确定最优检测组合模式。方法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社区队列中选取正常宫颈(NC)女性623人和CINⅠ患者303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需氧菌...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HR-HPV)感染状态下阴道微环境因子联合检测对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的诊断价值,并确定最优检测组合模式。方法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社区队列中选取正常宫颈(NC)女性623人和CINⅠ患者303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检测方法检测阴道微环境因子,采用导流杂交法进行HPV分型检测。采用SAS 9.2及SPSS 23.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在经主成分分析获得阴道清洁度、pH值、唾液酸苷酶和白细胞酯酶为阴道微环境主要代表性因子的基础上,对以上4种因子基于logistic回归原理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单项检测灵敏度以pH值最高(76.2%),特异度以唾液酸苷酶最高(90.9%),联合检测以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pH值+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阴道清洁度+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和pH值+阴道清洁度+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4种组合的ROC曲线下的面积较高,分别为0.714、0.719、0.713和0.709。进一步结合HR-HPV感染状况,通过逼近理想排序法对4种组合模式的诊断效果进行优化分析后显示,HR-HPV阳性组以pH值+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的联合检测最佳(Ci=0.585),而HR-HPV阴性组则为阴道清洁度+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Ci=0.641)。结论阴道微环境因子的联合检测可用于CINⅠ的辅助诊断,pH值、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联合检测对HR-HPV阳性女性CINⅠ的诊断价值较大,而阴道清洁度、唾液酸苷酶和白细胞酯酶的联合检测对HR-HPV阴性的CINⅠ诊断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 阴道微环境因子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优化模式
原文传递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阴道微环境紊乱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小雪 丁玲 +7 位作者 宋丽 高雯 李俐 吕元婧 王铭 郝敏 王志莲 王金桃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35-2140,共6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阴道微环境紊乱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其交互效应。方法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自然人群队列中选取基线调查时确定的正常宫颈(NC)妇女623人、低度宫颈病变(CINⅠ)妇女303人及高度宫颈病变(CINⅡ/Ⅲ)妇女93人为...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阴道微环境紊乱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其交互效应。方法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自然人群队列中选取基线调查时确定的正常宫颈(NC)妇女623人、低度宫颈病变(CINⅠ)妇女303人及高度宫颈病变(CINⅡ/Ⅲ)妇女93人为研究对象。以NC为对照组、CIN为病例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生殖情况、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宫颈病变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应用导流杂交法检测HPV分型,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联合检测试剂盒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H2O2,精密pH试纸检测阴道pH值,涂片法检测阴道清洁度。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资料的分析。结果HPV(CINⅠ:aOR=1.39,95%CI:1.01~1.90;CINⅡ/Ⅲ:aOR=11.74,95%CI:6.96~19.80)、H2O2(CINⅠ:aOR=2.09,95%CI:1.47~2.98;CINⅡ/Ⅲ:aOR=4.12,95%CI:2.01~8.43)、清洁度(CINⅡ/Ⅲ:aOR=2.62,95%CI:1.65~4.14)和综合指标(CINⅠ:aOR=1.67,95%CI:1.24~2.25;CINⅡ/Ⅲ:aOR=4.24,95%CI:2.30~7.81)均可增加宫颈病变的患病风险,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HPV(趋势性χ^2=81.33,P<0.001)感染率、阴道pH值(趋势性χ^2=5.06,P=0.024)、H2O2(趋势性χ^2=26.19,P<0.001)、清洁度(趋势性χ^2=19.55,P<0.001)和综合指标(趋势性χ^2=30.50,P<0.001)的异常率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交互作用分析显示,HPV感染与阴道微环境的综合指标在CINⅡ/Ⅲ组中显示有正相加交互作用,而无论HPV感染与否,阴道微环境紊乱致CINⅠ的OR值比较接近。结论HPV感染和阴道微环境紊乱均可增加宫颈病变的患病风险,尤其在CINⅡ/Ⅲ发生发展中两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而在CINⅠ发生中阴道微环境紊乱的作用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微环境
原文传递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转归特点及阴道微环境因子对其转归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孟丹 宋丽 +8 位作者 祁卓 王捷 刘虹 吕元婧 贾海霞 丁玲 郝敏 田志强 王金桃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转归特点及阴道微环境因子对其转归的影响。方法从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社区队列中,选取HR-HPV感染、经病理学诊断为正常宫颈的421名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24个月的随访。在收集基线资料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转归特点及阴道微环境因子对其转归的影响。方法从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社区队列中,选取HR-HPV感染、经病理学诊断为正常宫颈的421名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24个月的随访。在收集基线资料的基础上,应用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检测试剂盒测定阴道微环境因子,采用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感染状况。根据基线和随访24个月后HR-HPV的感染状况,描述HR-HPV感染的转归特征,并探讨阴道微环境因子对HR-HPV感染转归的影响。结果在390名完成24个月随访的HR-HPV感染女性中,HR-HPV持续感染率居前5位的型别依次为HPV16(24.1%)、HPV58(22.2%)、HPV53(21.7%)、HPV52(20.0%)和HPV39(11.8%)。阴道pH值(aOR=1.74,95%CI:1.08~2.80)、唾液酸苷酶(aOR=2.70,95%CI:1.52~4.83)和白细胞酯酶(aOR=3.41,95%CI:2.13~5.44)异常可增加HR-HPV持续感染的风险,其中唾液酸苷酶和白细胞酯酶异常均可增加同型和异型HR-HPV持续感染的风险。结论HPV16容易发生持续感染,阴道pH值、唾液酸苷酶和白细胞酯酶异常可增加HR-HPV持续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异常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环境因子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转归
原文传递
膳食水溶性维生素对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转归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虹 宋丽 +8 位作者 祁卓 孟丹 王捷 吕元婧 贾海霞 丁玲 郝敏 田志强 王金桃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97-1102,共6页
目的探讨膳食水溶性维生素对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转归的影响。方法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从课题组于2014年建立的已婚女性队列中,选择经病理学确诊的564名CINⅠ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收集一般基线资料的同时,应用导... 目的探讨膳食水溶性维生素对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转归的影响。方法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从课题组于2014年建立的已婚女性队列中,选择经病理学确诊的564名CINⅠ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收集一般基线资料的同时,应用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分型,采用食物频数问卷调查膳食水溶性维生素的摄入情况,确定暴露水平,进而对研究对象进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随访结束时再次取活检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判定CINⅠ患者的逆转、持续和进展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相关资料的分析。结果膳食水溶性维生素低水平可促进CINⅠ患者的持续或进展,且CINⅠ不良转归的风险随维生素摄入水平的降低而升高,尤其是叶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生物素和维生素C(RR值分别为15.22、1.86、1.92、2.11、2.98、2.14和2.19)低水平对CINⅠ的持续/进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结合HR-HPV感染状况进行分析后显示,HR-HPV阳性时,叶酸、烟酸和生物素低水平可促进CINⅠ持续和进展。结论膳食水溶性维生素低水平是CINⅠ持续和进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对于HR-HPV阳性女性,叶酸、烟酸和生物素的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水溶性维生素 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 转归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多环芳烃暴露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转归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裴蕊欣 武彩红 +9 位作者 闫佳欣 丁玲 宋丽 吕元婧 王捷 刘虹 孟丹 祁卓 郝敏 王金桃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60-2065,共6页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PAHs)暴露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转归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课题组于2014年在山西省建立的自然队列人群中经病理学确诊的564名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收集人口学特征、HPV...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PAHs)暴露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转归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课题组于2014年在山西省建立的自然队列人群中经病理学确诊的564名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收集人口学特征、HPV感染相关因素等基线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液中的1-羟基芘浓度以界定PAHs的暴露水平。于基线和24个月随访时应用导流杂交技术进行HPV分型检测,并以此确定HR-HPV的转归情况(持续感染、阳转阴、阴转阳和持续阴性)。结果564名研究对象中共有483名完成了随访,随访率为85.6%(483/564),其中,持续感染率为52.4%(75/143)、同型持续感染率为35.1%(51/143)、阳转阴率为47.6%(68/143)、阴转阳率为19.7%(67/340)、持续阴性率为80.3%(273/340)。PAHs高暴露组HR-HPV持续感染率(aRR=3.22,95%CI:1.85~5.62)和阴转阳率(aRR=2.84,95%CI:1.64~4.94)均高于低暴露组,而HR-HPV持续阴性率则低于低暴露组(aRR=0.55,95%CI:0.43~0.70)。经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显示,PAHs暴露对HR-HPV持续感染和同型持续感染的影响呈上升型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1),而对阴转阳和持续阴性的影响分别呈上升和下降型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1)。结论PAHs高暴露可促进HR-HPV持续感染和同型持续感染的发生,积极预防和控制PAHs的暴露对于阻止HR-HPV感染的发生和持续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转归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红细胞叶酸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转归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彩红 裴蕊欣 +9 位作者 闫佳欣 丁玲 吕元婧 宋丽 王捷 孟丹 刘虹 祁卓 郝敏 王金桃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74-2178,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叶酸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转归的影响。方法从课题组于2014年在山西省建立的已婚女性自然人群队列中,选择经病理学确诊的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患者56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在基线收... 目的探讨红细胞叶酸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转归的影响。方法从课题组于2014年在山西省建立的已婚女性自然人群队列中,选择经病理学确诊的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患者56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在基线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HPV感染相关因素的同时,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红细胞叶酸水平的测定,依此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水平暴露组并在第24个月对其进行随访。应用导流杂交技术对研究对象基线及随访结束时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感染状况检测,依据其变化情况判定HR-HPV持续感染、由阳转阴、由阴转阳和持续阴性4种不同结局,探讨红细胞叶酸对HR-HPV感染转归的影响。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483名女性完成了24个月的随访观察,随访率为85.64%(483/564),HR-HPV持续感染率为52.45%(75/143),由阳转阴率为47.55%(68/143),由阴转阳率为19.71%(67/340),持续阴性率为80.29%(273/340)。红细胞叶酸低水平组发生持续感染(aRR=2.50,95%CI:1.55~4.02)及由阴转阳(aRR=4.55,95%CI:2.52~8.23)的风险高于高水平组,特别是同型持续感染的发生风险(aRR=2.72,95%CI:1.51~4.90)较高。随着红细胞叶酸水平的降低,HR-HPV持续感染(趋势检验χ^(2)=20.62,P<0.001)、由阴转阳(趋势检验χ^(2)=31.76,P<0.001)和同型持续感染(趋势检验χ^(2)=20.09,P<0.001)的发生风险呈升高趋势,在异型持续感染中未见类似结果。结论红细胞叶酸低水平可增加HR-HPV持续感染和由阴转阳的风险,特别是HR-HPV感染女性,发生同型持续感染的危险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叶酸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转归
原文传递
阴道微环境改变与HPV16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 被引量:36
16
作者 李俐 丁玲 +4 位作者 吕元婧 王铭 刘春亮 韩阳 王金桃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86-1490,共5页
目的 探讨阴道微环境改变和HPV16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课题组前期在山西省建立的宫颈病变研究队列,包括623例正常宫颈(NC)妇女、303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患者和93例高度宫颈上皮... 目的 探讨阴道微环境改变和HPV16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课题组前期在山西省建立的宫颈病变研究队列,包括623例正常宫颈(NC)妇女、303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患者和93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患者。在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因素资料的同时,采用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16感染状况,应用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检测试剂盒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H2O2、β-葡萄糖醛酸苷酶、凝固酶、唾液酸酐酶和白细胞酯酶,以及阴道pH值和清洁度。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资料分析。结果 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HPV16感染率(趋势性χ2=55.45,P〈0.001)、H2O2 (趋势性χ2=26.19,P〈0.001)、pH值(趋势性χ2=5.06,P=0.024)、阴道清洁度(趋势性χ2=19.55,P〈0.001)、β-葡萄糖醛酸苷酶(趋势性χ2=17.52,P〈0.001)、唾液酸酐酶(趋势性χ2=14.90,P〈0.001)的异常率均逐渐升高,而凝固酶和白细胞酯酶异常率未见相应趋势。广义多因子降维模型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在CINⅠ组,HPV16感染与H2O2、β-葡萄糖醛酸苷酶、凝固酶、唾液酸酐酶异常呈交互作用,在CINⅡ/Ⅲ组,HPV16感染与阴道清洁度、H2O2、β-葡萄糖醛酸苷酶、唾液酸酐酶异常呈交互作用。结论 阴道微环境改变和HPV16感染均可增加宫颈病变的发病风险,且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具有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HPV16 阴道微环境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多环芳烃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铭 丁玲 +4 位作者 刘学智 刘春亮 李俐 吕元婧 王金桃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3-677,共5页
目的 探讨多环芳烃(PAHs)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方法 从建立的自然人群队列中选取2014年6-12月经病理学确诊的正常宫颈(NC)妇女208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 目的 探讨多环芳烃(PAHs)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方法 从建立的自然人群队列中选取2014年6-12月经病理学确诊的正常宫颈(NC)妇女208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患者154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Ⅱ/Ⅲ)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尿中1-羟基芘(1-OHP)的浓度(反映PAHs内暴露情况),应用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感染状态及感染类型。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资料的χ^2检验、χ^2趋势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Nemenyi秩和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采用相加模型评价两因素间交互作用。结果 NC、CIN Ⅰ、CIN Ⅱ/Ⅲ组HR-HPV感染率分别为27.9%、37.0%、58.9%,尿1-OHP浓度(μmol/molCr)分别为0.070.09、0.110.10、0.170.1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HR-HPV感染率(趋势检验χ^2=29.89,P〈0.001)和PAHs高暴露率(趋势检验χ^2=27.94,P〈0.001)均逐渐升高。HR-HPV感染与尿中1-OHP浓度呈正相关(r=0.680,P〈0.001)。CIN Ⅱ/Ⅲ组中HR-HPV感染与PAHs高暴露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而在CIN Ⅰ组中未发现存在类似交互作用。结论 HR-HPV感染和PAHs高暴露均可增加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病风险,两者在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发展中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多环芳烃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交互效应
原文传递
人乳头瘤病毒16早期基因E2和E6与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E2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 被引量:9
18
作者 高雯 丁玲 +6 位作者 宋志超 冯美娟 刘春亮 李小雪 宋丽 吕元婧 王金桃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98,共7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早期基因E2和E6与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E2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课题组在山西省介休市建立的"自然人群宫颈病变队列",以2014年6—9月经病理学确诊的正常宫颈(...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早期基因E2和E6与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E2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课题组在山西省介休市建立的"自然人群宫颈病变队列",以2014年6—9月经病理学确诊的正常宫颈(NC)女性、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以及同期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病例为研究对象。共纳入257名研究对象,NC、CINⅠ、CINⅡ/Ⅲ、SCC组分别为67名(26.07%)、69例(26.85%)、68例(26.46%)、53例(20.62%)。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生活卫生习惯及宫颈病变相关信息,并采集宫颈脱落细胞和宫颈活检组织,检测HPV16的感染、hnRNP E2、HPV16 E2和E6的蛋白表达水平。根据NC组的hnRNP E2、HPV16 E2、E6蛋白表达量及E2/E6比值的M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高、低表达组/比值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V16早期基因E2和E6、hnRNP E2与宫颈癌变的关联,并应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模型(GMDR)评价其交互作用。结果NC、CINⅠ、CINⅡ/Ⅲ、SCC组的年龄分别为(47.00±9.07)、(47.64±7.35)、(46.37±8.67)和(51.26±8.03)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HPV16 E2低表达、E6高表达及E2/E6低比值可导致CINⅡ/Ⅲ[OR(95%CI)值分别为11.11(1.63~75.56)、8.00(1.28~50.04)、9.75(1.22~77.72)]和SCC[OR(95%CI)值分别为14.22(2.11~95.88)、10.33(1.67~64.00)、12.38(1.56~97.91)]的患病风险增加;hnRNP E2低表达可导致CINⅡ/Ⅲ、SCC风险增加[OR(95%CI)值为3.35(1.39~8.10)、5.53(1.54~19.88)]。GMDR模型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hnRNP E2低表达、HPV16 E2低表达、HPV16 E6高表达在CINⅡ/Ⅲ和SCC组均存在交互作用(P值均<0.05)。结论HPV16早期基因的异常表达和hnRNP E2低表达均可能增加宫颈癌变的发病风险,且在宫颈癌变的发生发展中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 子宫肿瘤 核糖核蛋白类 核不均一 交互效应
原文传递
红细胞叶酸与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转归关联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京京 王金桃 +5 位作者 巩璐 冉朝霞 郭翀宇 宋丽 吕元婧 丁玲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3-458,共6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叶酸与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1)转归的关联。方法以课题组2014年建立的已婚女性队列中经病理学确诊的564例CIN 1女性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因素,采用分子导流杂交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感... 目的探讨红细胞叶酸与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1)转归的关联。方法以课题组2014年建立的已婚女性队列中经病理学确诊的564例CIN 1女性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因素,采用分子导流杂交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红细胞叶酸水平。随访24个月后经病理学判定CIN 1女性的转归结局,以逆转者为对照组,CIN 1持续和进展者分别为病例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红细胞叶酸与CIN 1转归的关系。结果453例女性完成随访,年龄为(49.72±6.84)岁,CIN 1发生逆转342例,持续58例,进展53例,其红细胞叶酸水平M(Q1,Q3)分别为399.01(307.10,538.97)ng/ml、316.98(184.74,428.49)ng/ml和247.14(170.54,348.97)ng/ml。随红细胞叶酸的降低,CIN 1持续和进展发生的风险均呈升高趋势(均P<0.001),而CIN 1逆转发生的风险呈降低的趋势(P<0.001)。结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分析,无论是否感染HR-HPV,红细胞叶酸低均能增加CIN 1进展的风险(HR-HPV感染者:OR=21.34,95%CI:3.98~114.54;HR-HPV未感染者:OR=11.15,95%CI:2.34~53.13)。结论无论HR-HPV感染与否,红细胞叶酸低均可增加CIN 1持续和进展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叶酸 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 转归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