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疗患者行个体化低流率腹部增强CT:双源CT低管电压高管电流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杰 张怡存 +7 位作者 李林峰 原典 齐珂 张梦圆 张炜珽 魏楠楠 高剑波 吕培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探讨在癌症患者中使用双源CT结合低流速和低管电压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共纳入90名进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的患者,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人)。在A组中,患者使用120kVp和448mgl/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B组患者以100kVp和336 mgl... 目的 探讨在癌症患者中使用双源CT结合低流速和低管电压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共纳入90名进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的患者,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人)。在A组中,患者使用120kVp和448mgl/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B组患者以100kVp和336 mgl/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C组患者以70kVp和224mgI/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对CT值、标准差、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主观评分、对比剂剂量和流速进行测量。结果 在三组中,除了肾脏外,主观图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其他组相比,C组在大多数感兴趣区域(ROIs)中显示出显著更高的CT值、更低的噪声水平以及更高的SNR和CNR值(P<0.05)。与A组相比,C组所用对比剂剂量减少了47.3%(79.2±13.7 vs.41.7±8.9,P<0.01),对比剂注射速率降低了19.2%(2.6±0.5 vs.2.1±0.4,P<0.01)。结论 在化疗后血管受损的患者中使用70kVp管电压结合高管电流的方法,在保证图像质量和诊断信心的同时降低流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流速 低管电压 低对比剂剂量 高管电流 上腹部CT
下载PDF
深度学习重建联合Smart去金属伪影算法在口腔金属植入物患者头颈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2
作者 唐丽 刘星 +1 位作者 吕培杰 高剑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重建(DLR)联合Smart去金属伪影(MAR)算法在口腔金属植入物患者头颈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2月至6月口腔有不可拆卸金属植入物行头颈CTA的患者70例,采用以下3种方法重建图像...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重建(DLR)联合Smart去金属伪影(MAR)算法在口腔金属植入物患者头颈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2月至6月口腔有不可拆卸金属植入物行头颈CTA的患者70例,采用以下3种方法重建图像:基于混合模型的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V)50%算法(IR),ASIR-V50%联合Smart MAR算法(IR-S),高水平DLR联合Smart MAR算法(DLR-S)。测量不受伪影影响的颈内动脉C1段和头夹肌感兴趣区CT值的标准差(SD)2和SD4,作为图像噪声指标;计算颈内动脉C1段和舌部的金属伪影指数(AI)1和AI2;对颈内动脉C1段和口腔整体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与IR组和IR-S组比较,DLR-S组SD2和SD4降低(P<0.05)。与IR组比较,IR-S组和DLR-S组AI1、AI2降低;与IR-S组比较,DLR-S组AI1、AT2降低(P<0.05)。与IR组比较,IR-S组和DLR-S组口腔整体和颈内动脉C1段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增高;与IR-S组比较,DLR-S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增高(P<0.05),9例患者舌部可见新的伪影。结论:Smart MAR联合DLR可减少口腔植入物造成的金属伪影,提高头颈CTA图像质量。但Smart MAR可能引入新的伪影,需联合未加入Smart MAR的图像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重建 口腔金属植入物 金属伪影 CT血管成像 Smart去金属伪影算法
下载PDF
70kVp联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对胸主动脉血管内修复术后双低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侯平 唐丽 +4 位作者 陈岩 刘杰 王小鹏 吕培杰 高剑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06-2910,共5页
目的探讨70 kVp联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的情况下对胸主动脉血管内修复术(TEVAR)后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65例TEVAR术后需接受主动脉CTA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 目的探讨70 kVp联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的情况下对胸主动脉血管内修复术(TEVAR)后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65例TEVAR术后需接受主动脉CTA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剂量组(A组)接受100 kVp管电压和60 mL对比剂扫描,低剂量组(B组)接受“双低”方案:管电压70 kVp,对比剂用量为0.5 mL·kg^(-1)。A组图像采用50%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重建,B组图像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BP)算法(B1亚组)、50%ASIR-V(B2亚组)、90%ASIR-V(B3亚组)及DLIR-H算法(B4亚组)重建。测量并比较各组主动脉CT值、图像噪声、对比噪声比(CNR)及品质因数(FOM)。采用5分制对图像噪声、血管锐利度和整体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结果B4亚组噪声最低,较A组降低约23.49%(P<0.001)。A组、B4亚组主动脉各感兴趣区(ROI)CT值、CNR值及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4亚组FOM值大于A组(P<0.001)。与A组比较,B组辐射剂量降低约52.38%(P<0.001),对比剂用量和注射流率分别降低约39%和33.6%(P<0.001)。结论采用70 kVp结合DLIR算法在TEVAR术后主动脉CTA扫描中可获得与常规剂量相当的图像质量,且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大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 图像处理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主动脉
下载PDF
不同双能CT虚拟单能谱图像衍生影像组学特征的可重复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詹鹏超 刘星 +5 位作者 李亚华 吴锟鹏 李臻 吕培杰 梁盼 高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2-717,共6页
目的比较3种双能CT(DECT)系统在不同条件下所获VX2兔肝肿瘤模型虚拟单能谱图像(VMI)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RF)的可重复性及其与诊断效能的关系。方法将15只VX2兔肝肿瘤模型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接受采用双源DECT(dsDECT)、快速kV切换DECT(rs... 目的比较3种双能CT(DECT)系统在不同条件下所获VX2兔肝肿瘤模型虚拟单能谱图像(VMI)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RF)的可重复性及其与诊断效能的关系。方法将15只VX2兔肝肿瘤模型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接受采用双源DECT(dsDECT)、快速kV切换DECT(rsDECT)或双层探测器DECT(dlDECT)于不同体积CT剂量指数(CTDIvol)(6、9及12 mGy)下腹部增强CT扫描,于40~140 keV内每间隔10 keV重建单能图像并提取RF;以组内相关系数(ICC)计算RF可重复性,以ICC≥0.80为可重复RF,比较不同CT仪配对之间及不同CTDIvol下可重复RF占比(R),以及相同CTDIvol下不同CT仪配对可重复RF数量(N)最大值相应重建能量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最佳可重复条件下可重复RF与其他RF的诊断效能,计算RF的ICC与相应AUC的Spearman相关系数。结果R rsDECT-dsDECT[6.45%,95%CI(2.36%,8.87%)]高于R dlDECT-dsDECT[0.72%,95%CI(0.15%,1.79%)]及R rsDECT-dlDECT[1.43%,95%CI(0.60%,4.06%)](校正P均<0.05);R_(9mGy)[3.70%,95%CI(1.31%,5.73%)]及R_(12mGy)[2.63%,95%CI(0.60%,6.69%)]高于R_(6mGy)[1.31%,95%CI(0.12%,1.55%)](校正P均<0.05)。6、9及12 mGy下,RF最佳可重复重建能量水平集中于50~70 keV,可重复RF的AUC均高于其他RF(校正P均<0.05),且RF可重复性与诊断效能相关(r s=0.102~0.516,P<0.05)。结论兔肝肿瘤模型VMI CT增强图像RF可重复性与DECT设备、CTDIvol水平及重建能量水平相关,可重复RF可能诊断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实验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可重复性 结果
下载PDF
术前CT影像组学联合CT及病理特征预测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术后早期复发
5
作者 邢静静 刘译阳 +5 位作者 周悦 詹鹏超 王睿 柴亚如 吕培杰 高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3-868,共6页
目的观察术前CT影像组学联合病理及CT特征预测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LAESCC)早期复发(E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4例LAESCC,按7∶3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234)或验证集(n=100),对其进行随访,记录术后有无ER(即术后12个月内肿瘤复发)。... 目的观察术前CT影像组学联合病理及CT特征预测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LAESCC)早期复发(E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4例LAESCC,按7∶3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234)或验证集(n=100),对其进行随访,记录术后有无ER(即术后12个月内肿瘤复发)。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比较训练集有、无ER患者临床、CT表现及术前病理资料,筛选ER独立危险因素,构建CT-术前病理模型。基于训练集静脉期CT图像提取及筛选LAESCC影像组学特征并建立影像组学模型,以之联合独立危险因素建立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诊断效能。结果334例中,168例ER、166例无ER;训练集有、无ER均为117例、验证集51例ER、49例无ER。CT显示LAESCC长度、cT分期、cN分期及术前病理分化程度均为ER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CT-术前病理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759和0.783。共选出10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以之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770和0.730,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38和0.826。联合模型在训练集的AUC高于术前CT-病理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P均<0.01)。结论CT影像组学联合CT及术前病理特征能有效预测LAESCC术后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肿瘤复发 局部
下载PDF
不同粒径载药微球序贯TACE用于治疗巨块型原发性肝癌伴肝静脉或门静脉癌栓
6
作者 李一帆 李臻 +4 位作者 余鹏 吴白露 吴阳 葛鹏磊 吕培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7-309,共3页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中约20%为巨块型,多伴明显坏死且包膜不完整,易侵犯脉管系统,常合并静脉癌栓或远隔转移等[1-2]。TACE是治疗不可切除PLC伴门静脉癌栓的主要...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中约20%为巨块型,多伴明显坏死且包膜不完整,易侵犯脉管系统,常合并静脉癌栓或远隔转移等[1-2]。TACE是治疗不可切除PLC伴门静脉癌栓的主要方法。近年来,载药微球TACE(drug-eluting bead TACE,DEB-TACE)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且用于治疗PLC效果满意[3],但以DEB-TACE治疗PLC合并静脉癌栓的研究尚少,且单一粒径载药微球用于治疗具有不同肿瘤学特征的病灶存在不足。本研究采用不同粒径载药微球序贯TACE治疗6例巨块型PLC伴肝静脉或门静脉癌栓,以观察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触发技术优化腹部增强图像质量的可行性研究
7
作者 张怡存 余娟 +2 位作者 原典 吕培杰 刘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0期138-140,共3页
目的 评估人工智能触发技术优化腹部增强CT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行腹部增强CT扫描1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B组,每组n=50)A组采用传统固定延迟时间团注追踪技术,B组采用人工智能触发技术。其余扫描方案均一致。比较两... 目的 评估人工智能触发技术优化腹部增强CT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行腹部增强CT扫描1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B组,每组n=50)A组采用传统固定延迟时间团注追踪技术,B组采用人工智能触发技术。其余扫描方案均一致。比较两组患者的定量参数(CT值、SD值、 SNR、CNR)及定性参数(总体图像质量和诊断可信度)。结果在动脉期,B组图像CT值均较高(P均<0.05),噪声无明显差异(P均>0.05)。B组的SNR值与CNR值也较高,仅在主动脉(pSNR=0.546;pCNR=0.114)及胰腺处(pSNR=0.052)无统计学差异。静脉期中,B组图像CT值均较高,但仅在门静脉处有差异(P=0.025)。SD值、SNR及CNFR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图像的总体主观评分(P=1.000)及诊断信心(P=0.917)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常规团注追踪技术相比,人工智能触发技术可以在满足影像诊断的前提下,明显改善腹部增强CT的客观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团注追踪技术 增强CT 对比剂
下载PDF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优化能谱CT低单能量图像质量及检测肝脏低对比度小病灶能力 被引量:12
8
作者 吕培杰 刘娜娜 +3 位作者 王落桐 Francesca Rigiroli Daniele Marin 高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观察深度学习重建(DLIR)算法用于优化能谱CT低单能量图像质量及提高检测肝脏低对比度小病灶能力的可行性。方法纳入30例接受上腹部门脉期增强扫描的肝脏疾病患者,包括58个肝脏病灶,分别采用DLIR及基于混合模型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目的观察深度学习重建(DLIR)算法用于优化能谱CT低单能量图像质量及提高检测肝脏低对比度小病灶能力的可行性。方法纳入30例接受上腹部门脉期增强扫描的肝脏疾病患者,包括58个肝脏病灶,分别采用DLIR及基于混合模型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算法重建40~70 keV(间隔10 keV)单能量图像;根据肝脏、门静脉及肝脏病灶对比噪声比(CNR)和噪声进行主观评价,针对图像总体质量、病灶显著性和诊断信心评分进行主观评价,比较不同图像之间评价结果的差异。结果相比ASIR-V图像,40~70 keV能级下,DLIR图像的CNR_(肝脏)、CNR_(门静脉)及CNR_(肝脏病灶)均显著增加而噪声均显著减少(P均<0.05);40~60 keV能级下,DLIR图像总体质量、病灶显著性及诊断信心评分均高于ASIR-V图像(P均<0.05)。结论DLIR技术可显著减少低单能量成像噪声、改善图像质量并提高检测肝脏低对比度小病灶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深度学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质量
下载PDF
深度学习重建联合Smart去金属伪影算法对颈部CT图像中口腔金属植入物伪影的影响
9
作者 唐丽 刘星 +4 位作者 侯平 王明月 魏一娟 吕培杰 高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31-1735,共5页
目的 观察深度学习重建(DLR)联合Smart去金属伪影(MAR)算法对颈部CT图像中口腔金属植入物伪影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口腔内存在金属植入物患者的颈部CT资料,其中19例存在颈部病变且受金属伪影干扰;分别以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V,... 目的 观察深度学习重建(DLR)联合Smart去金属伪影(MAR)算法对颈部CT图像中口腔金属植入物伪影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口腔内存在金属植入物患者的颈部CT资料,其中19例存在颈部病变且受金属伪影干扰;分别以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V,重建百分比为50%)联合Smart MAR(IR+S组)、DLR-H(重建强度为高水平)联合Smart MAR(DH+S组)、DLR-M(重建强度为中水平)联合Smart MAR(DM+S组)、DLR-H(DH组)及DLR-M(DM组)重建静脉期图像,通过计算各组病变/舌部软组织噪声(SD1)、头夹肌噪声(SD2)及伪影指数(AI)对图像进行客观评估;以Likert量表对图像整体及显示病灶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比较各组主、客观评估结果的差异。结果 5组图像SD1、SD2及A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D1及AI在DH+S组、DM+S组、IR+S组、DH组及DM组依次升高(P均<0.05);SD2在DH+S组、DM+S组及IR+S组依次升高(P均<0.05),而在DH+S组与DH组、DM+S组与DM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存在颈部病变的6例(6/19,31.58%)及无颈部病变的4例(4/41,9.76%)可于IR+S组、DH+S组及DM+S组中发现DH组及DM组中不存在的伪影。5组图像整体及显示病灶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DH+S组、DM+S组及IR+S组依次降低(P均<0.05),但均高于DH组及DM组(P均<0.05),而DM组与DH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以DLR联合Smart MAR算法重建口腔金属植入物患者颈部CT图像的噪声、AI、图像整体质量及显示病灶质量均较好,但存在无法去除金属伪影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伪影 深度学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预测胆管癌神经侵犯的价值
10
作者 詹鹏超 刘珂衍 +6 位作者 邱庆雅 沈佳宁 刘娜娜 王会霞 吕培杰 李臻 高剑波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0-915,共6页
目的:基于术前CT构建预测肝门部胆管癌(pCCA)神经侵犯(PNI)的影像组学模型,并评价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2月-2021年2月149例经病确诊的pCC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NI组患者108例,无PNI组患者41例。采用R语言将所有患者按3:1... 目的:基于术前CT构建预测肝门部胆管癌(pCCA)神经侵犯(PNI)的影像组学模型,并评价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2月-2021年2月149例经病确诊的pCC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NI组患者108例,无PNI组患者41例。采用R语言将所有患者按3:1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静脉期图像上,沿肿瘤边缘在所有层面上手动勾画3D感兴趣区(ROI),使用3D Slicer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相关性分析去除冗余特征,采用随机森林算法(RF)对所有临床、影像组学特征进行重要性排序,并选取前18个重要特征构建RF模型。使用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及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效能。结果:在训练集中,RF模型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1;在验证集中,RF模型的准确性为70.3%,敏感性为59.3%,特异性为100%,AUC为0.846(0.713~0.979)。结论:基于增强CT图像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可用于术前无创性预测pCCA患者的PNI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神经侵犯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特异性能谱CT评估阿西替尼抗兔VX2肝肿瘤血管生成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培杰 陈岩 +3 位作者 柴亚如 刘杰 郭华 高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71-975,共5页
目的观察特异性能谱CT增强扫描评估阿西替尼抗兔VX2肝肿瘤血管生成疗效的价值。方法将40只VX2瘤兔随机分为实验组(25只,灌胃给予阿西替尼)和对照组(15只,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干预时间均为14天。对实验组行一站式灌注联合能谱CT扫描,... 目的观察特异性能谱CT增强扫描评估阿西替尼抗兔VX2肝肿瘤血管生成疗效的价值。方法将40只VX2瘤兔随机分为实验组(25只,灌胃给予阿西替尼)和对照组(15只,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干预时间均为14天。对实验组行一站式灌注联合能谱CT扫描,对照组依次行能谱动脉期增强扫描和灌注CT扫描。重建基于实验组灌注CT时间-强度曲线所获肝肿瘤对比度最大时的能谱图像,以之作为对照组增强扫描时间;比较实验组不同时相肝肿瘤灌注参数与均一化碘浓度(NIC)相关系数之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观察实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与灌注参数及NIC间的相关性及相关系数间差异。结果实验组肝肿瘤对比度最大时间为(18±4)s,可使对照组73.33%(11/15)肝肿瘤达到最大对比度。该时间点实验组血流量(BF)、血容量(BV)及肝动脉分数(HAF)与NIC均呈正相关,除BV外,各相关系数与各时相相应最大相关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BF(r=0.828、P=0.008)及NIC(r=0.820、P=0.010)与VEGFR-2呈正相关,PS与VEGFR-2呈负相关(r=-0.782、P=0.010),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特异性和个体特异性能谱CT动脉期增强可评估阿西替尼抗兔VX2肝肿瘤血管生成效果,能力与灌注CT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物实验 能谱成像技术
下载PDF
基于部分随机用户平衡的可靠性网络设计 被引量:60
12
作者 吕培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1-324,共4页
为减少交通事故导致的路网性能不确定性,基于部分随机用户平衡描述交通事故影响下的路网状态,建立了可靠性网络设计问题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将期望总行程时间作为路网可靠性指标,并将其与投资费用的加权和作为优化目标;下层模型综... 为减少交通事故导致的路网性能不确定性,基于部分随机用户平衡描述交通事故影响下的路网状态,建立了可靠性网络设计问题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将期望总行程时间作为路网可靠性指标,并将其与投资费用的加权和作为优化目标;下层模型综合考虑出行者信息的不完备以及交通事故影响的局部性,扩展了部分用户平衡模型,描述交通事故发生时的交通流模式.用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遗传算法求解模型.算例表明:与已有确定性网络设计方法相比,本文方案鲁棒性更好,在需求水平为100、150和200辆/h时,社会成本平均增加了18%,社会成本的增加率随交通需求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可靠性网络设计 双层模型 部分随机用户平衡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优化前后置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低剂量腹部CT扫描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莹 吕培杰 +3 位作者 郭英 张丽英 王会霞 高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5-609,共5页
目的观察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技术(ASiR-V)对腹部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优化ASiR-V前置联合后置百分比方案。方法将160例接受上腹部CT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或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在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分别采用前... 目的观察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技术(ASiR-V)对腹部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优化ASiR-V前置联合后置百分比方案。方法将160例接受上腹部CT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或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在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分别采用前置20%ASiR-V扫描联合后置20%、40%、60%、80%ASiR-V重建,前置40%联合后置40%、60%、80%,前置60%联合后置60%、80%及前置80%联合后置80%扫描及重建方法;对照组采用前置0%ASiR-V扫描,并分别采用FBP和后置20%、40%、60%和80%ASiR-V两种方式进行重建。对所有图像进行客观评价[噪声(SD)和CNR]和主观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各期相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01)。相同期相内,随后置迭代比例增加,SD值逐渐减小(P<0.01),而CNR值无变化或增加;试验组图像随后置ASiR-V(20%~60%)增高,图像主观评分增加,ASiR-V为80%时图像质量较差。试验组平扫前置20%联合后置40%、60%图像与对照组平扫ASiR-V重建图像、试验组动脉期前置40%联合后置60%图像与对照组动脉期ASiR-V重建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试验组图像质量评分均小于对照组ASiR-V图像。结论一定比例ASiR-V重建可提高腹部CT图像质量,推荐使用ASiR-V前置40%联合后置60%扫描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重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腹部 辐射剂量
下载PDF
能谱CT动态增强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卫侠 林晓珠 +8 位作者 吕培杰 徐学勤 张静 胡曙东 郁义星 赵雪松 董海鹏 严福华 陈克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动态增强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接受能谱CT扫描者纳入研究,其中10例无肝脏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5例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作为肝硬化组。依据Couinaud分段法将肝脏分为Ⅰ~Ⅷ段,并分别测量动脉期及... 目的:探讨能谱CT动态增强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接受能谱CT扫描者纳入研究,其中10例无肝脏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5例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作为肝硬化组。依据Couinaud分段法将肝脏分为Ⅰ~Ⅷ段,并分别测量动脉期及门脉期单能量为70keV时肝脏各段的CT值,碘浓度,水浓度及有效原子序数值(Eff-Z),并对对照组和肝硬化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动脉期扫描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组患者的肝实质呈不均匀轻度强化,与对照组相比,Ⅱ段及Ⅳ段70keV的CT值有所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与对照组单能量为70keV的CT值在Ⅱ段分别为77±9HU,71±7HU;Ⅳ段分别为79±11HU,72±7HU),其他各段70keV的CT值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动脉期Ⅰ至Ⅷ段的碘浓度、水浓度及Eff-Z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门脉期,肝硬化组的肝实质强化较均匀,与对照组相比,门脉期Ⅰ段至Ⅷ段70keV的CT值,Eff-Z和碘浓度均有所下降,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门脉期Ⅰ至Ⅷ段的水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组的能谱CT动态增强扫描尤其是门脉期扫描的各能谱成像参数和对照组之间有差别,提示能谱CT扫描对诊断肝硬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能谱成像 肝硬化 碘浓度 水浓度 有效原子序数
下载PDF
低管电压迭代重建模型在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蒋耀军 高剑波 +4 位作者 刘杰 侯平 查开继 练延帮 吕培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53-1756,共4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迭代重建模型(IMR)在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疑似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均进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脏256层MSCT扫描。若体质量指数(BMI)≥25kg/m2,管电压为100kV;反之,则为80kV。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BP,A组...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迭代重建模型(IMR)在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疑似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均进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脏256层MSCT扫描。若体质量指数(BMI)≥25kg/m2,管电压为100kV;反之,则为80kV。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BP,A组)、高级混合迭代重建(iDose4,B组)和IMR(C组)进行重建。分别测量3组图像主动脉根部的CT值、噪声,并计算SNR和CNR。对图像伪影、管腔边缘的锐利度、主观噪声、总体图像质量以及冠状动脉各主干血管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图像的噪声、SNR以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噪声由大到小依次为A组、B组和C组(P均<0.05)。SNR和CNR由大到小依次为C组、B组和A组(P均<0.05)。C组噪声、血管边缘锐利度、总体图像质量、冠状动脉各主干血管主观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P均<0.05)。B组图像伪影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C组(P均<0.05),且A组与C组图像伪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可显著降低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噪声,提高图像SNR和C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迭代重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不同管电压和对比剂剂量条件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质量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尤国庆 郭广春 +2 位作者 刘蕾 刘义 吕培杰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953-295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管电压和对比剂剂量条件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质量,选择最佳的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方案。方法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临床怀疑和诊断冠心病并在1周内行CCTA检查的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及患者意愿分... 目的探讨不同管电压和对比剂剂量条件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质量,选择最佳的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方案。方法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临床怀疑和诊断冠心病并在1周内行CCTA检查的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及患者意愿分为3组(A、B、C组),分别比较三支主冠状动脉的CT值,3组的信噪比(SNR)、对比(CNR)噪声比及图像质量。结果三支主冠状动脉的CT值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CT值均高于A、B两组的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主冠状动脉的标准差(SD)值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SD值均高于A、B两组的SD值(P<0.05)。3组间的SNR值、CNR值及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7.5±0.4)mSv、(6.2±0.3)mSv和(4.1±0.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组的扫描方案在降低了辐射剂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对比剂剂量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管电压 对比剂 质量研究
下载PDF
宝石能谱CT在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27
17
作者 林晓珠 李卫侠 +6 位作者 朱延波 董海鹏 吕培杰 缪飞 李剑颖 沈云 陈克敏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分析宝石能谱CT在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宝石能谱CT检查的患者3例(男/29岁,男/51岁,女/77岁),3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已知,通过不同的参数图像[碘(水)基图、最佳单能量图... 目的:分析宝石能谱CT在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宝石能谱CT检查的患者3例(男/29岁,男/51岁,女/77岁),3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已知,通过不同的参数图像[碘(水)基图、最佳单能量图像、碘(水)散点图、单能量CT值分布直方图、CT值能量曲线图]进行对比分析和病例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作为最终衡量标准。结果:宝石能谱CT对于常规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不能检测的小胰岛细胞瘤能作出准确的术前定位;宝石能谱CT能预测性分析肝肾间隙肿瘤的性质;宝石能谱CT能预测性分析肾癌Fuhrman核分级。结论:宝石能谱CT可能提高富血供小肿瘤的检出率,并能对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和肿瘤分级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术 能谱成像 肿瘤 诊断
下载PDF
能谱CT成像鉴别肺结节性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关牧娟 吕培杰 高剑波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评价动脉期与静脉期能谱CT鉴别肺结节(≤3cm)性质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能谱CT双期扫描且经病理证实的肺结节48例,其中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均为24例。分别测量动脉期(AP)和静脉期(VP)碘基物质密度图像上病灶和同层面主动... 目的:评价动脉期与静脉期能谱CT鉴别肺结节(≤3cm)性质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能谱CT双期扫描且经病理证实的肺结节48例,其中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均为24例。分别测量动脉期(AP)和静脉期(VP)碘基物质密度图像上病灶和同层面主动脉的碘含量(IC),并计算两期病灶相对于主动脉的标准化的碘浓度值(NIC)及两期标准化碘含量之差ICD(ICD=NICVP-NICAP)。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良、恶性肺结节之间两期NIC及ICD的差异性,评估这些参数定量分析病灶的能力以及鉴别疾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两期扫描中,恶性结节的两期NIC及ICD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NICAP0.198±0.038 vs.0.126±0.027,t=7.613,P<0.001;NICVP 0.473±0.118 vs.0.309±0.058,t=6.138,P<0.001;0.275±0.120 vs.0.183±0.051,t=3.469,P=0.002)。当NICAP阈值定为0.157、NICVP阈值定为0.420,ICD阈值定为0.256时,鉴别两组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3%及87.5%、66.7%及100%、54.2%及100%。结论:能谱CT双期增强扫描可以对良、恶性肺结节的性质进行鉴别,且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及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孤立性肺结节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对腹部体模CT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40
19
作者 柴亚如 邢静静 +4 位作者 高剑波 吕培杰 侯平 王素雅 刘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2,共5页
目的分析前置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在腹部体模CT扫描中图像质量的变化规律及辐射剂量的降低程度,探讨优化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最佳前置ASIR-V。方法采用腹部仿真体模和Revolution CT机。根据噪声指数(NI)设置(6、8、10、12、14)... 目的分析前置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在腹部体模CT扫描中图像质量的变化规律及辐射剂量的降低程度,探讨优化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最佳前置ASIR-V。方法采用腹部仿真体模和Revolution CT机。根据噪声指数(NI)设置(6、8、10、12、14)分为5组。每组设置0~100%(间隔10%)前置ASIR-V扫描和常规扫描(即不联合迭代),共获得55组图像。分析各NI组图像CT值、噪声、主观评分及辐射剂量随ASIR-V比例的变化规律。各NI组图像的主观评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CT值、噪声和辐射剂量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在0~40%前置ASIR-V水平,NI为6、8、10组图像主观评分基本稳定,NI为12、14组图像主观评分呈略升高趋势;50%~100%前置ASIR-V,各组主观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NI为6、8、10组,超过70%前置ASIR-V图像主观评分降至3分以下,NI为12、14组,超过60%前置ASIR-V主观评分降至3分以下;NI为6、8、10组,常规扫描图像主观评分与40%前置ASIR-V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0.915、0.514),NI为12、14组,常规扫描图像主观评分略低于40%前置ASIR-V图像(P=0.041、0.036);各NI组常规扫描图像主观评分均优于60%前置ASIR-V图像((P=0.021、0.012、0.015、0.014、0.007))。各NI组中不同部位CT值、噪声随前置ASIR-V比例的增高呈基本稳定状态(P均>0.05)。各NI组CTDIvol随前置ASIR-V比例的增高,呈逐渐下降趋势。40%、50%和60%前置ASIR-V比例条件下,CTDIvol较常规扫描组下降比率分别为49.82%、62.51%、71.63%。结论前置ASIR-V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条件下明显降低辐射剂量;腹部前置ASIR-V比例推荐4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迭代重建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体模
下载PDF
对比分析两种胸部能谱CT虚拟平扫图像与常规平扫图像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会霞 岳松伟 +2 位作者 吕培杰 武卫杰 高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09-1413,共5页
目的比较虚拟平扫图像(VUE)和抑碘图像(MSI)与常规CT平扫图像(TUE)质量,观察能谱CT虚拟平扫技术在胸部CT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40例患者行胸部平扫联合增强检查,采用常规扫描模式获得胸部TUE,以GSIAssist模式行双期增强扫描... 目的比较虚拟平扫图像(VUE)和抑碘图像(MSI)与常规CT平扫图像(TUE)质量,观察能谱CT虚拟平扫技术在胸部CT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40例患者行胸部平扫联合增强检查,采用常规扫描模式获得胸部TUE,以GSIAssist模式行双期增强扫描。采用VUE技术基于原始数据重建动脉期、静脉期虚拟平扫图像(AP-VUE、VP-VUE),通过后处理抑碘技术获得双期抑碘图(AP-MSI、VP-MSI)。测量胸主动脉、肺动脉、竖脊肌及胸壁皮下脂肪CT值及其标准差(SD值),并计算CNR,采用5分法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H法、Mann-WhitneyU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P-MSI肺动脉及胸主动脉CT值与TU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VP-MSI及双期VUE各部位CT值、CNR值及SD值与TUE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5)。双期MSI及AP-VUE图像各项主观评分均低于TUE(P均<0.005),VP-VUE图像各项主观评分与TU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5)。虚拟平扫较常规平扫辐射剂量降低19.29%。结论VUE技术可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获得较MSI更好的图像质量,尤其VP-VUE与TUE图像质量相当,有代替常规胸部平扫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虚拟平扫技术 图像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