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覆膜内支架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吕维富 季学兵 +4 位作者 张行明 张学彬 荚伟萍 厉月琴 项有球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观察覆膜内支架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 5例中、晚期食管癌术后 3~ 2 1天出现吻合口瘘。瘘口直径 0 .8~ 2 .1cm。将 1 80cm长交换导丝经口送入胃内 ,沿导丝送入支架输送系统 ,将直径 1 .8cm的双喇叭覆聚氨... 目的 :观察覆膜内支架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 5例中、晚期食管癌术后 3~ 2 1天出现吻合口瘘。瘘口直径 0 .8~ 2 .1cm。将 1 80cm长交换导丝经口送入胃内 ,沿导丝送入支架输送系统 ,将直径 1 .8cm的双喇叭覆聚氨脂膜的镍钛记忆合金食管内支架的中点置于瘘口平面 ,透视下缓慢释放支架 ,后撤出输送系统和导丝。结果 :全部病例均一次放置成功 ,技术成功率为 1 0 0 %。 1 3例患者一次堵瘘成功 ,患者在支架置入术后 3~ 7天进半流质食物 ,1 5天后进普食 ,其余 2例病情改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内支架 食管癌 术后 吻合口瘘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重症气道狭窄的疗效与经验 被引量:15
2
作者 吕维富 张行明 +2 位作者 张学彬 王伟昱 侯昌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总结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重症气道狭窄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各种原因引起的气管和主支气管狭窄患者13例。术前常规行高千伏胸部X线摄片和CT检查以了解气道狭窄的部位、形态和范围。狭窄段位于气管10例、右侧主支气管1例、左主支气管2... 目的总结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重症气道狭窄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各种原因引起的气管和主支气管狭窄患者13例。术前常规行高千伏胸部X线摄片和CT检查以了解气道狭窄的部位、形态和范围。狭窄段位于气管10例、右侧主支气管1例、左主支气管2例。在透视下将多功能导管配合超滑导丝经过声门进入气管,随后更换金属加强导丝并随导管越过狭窄段,将导丝留置于狭窄段远端,撤除导管,将装有支架的置入器沿导丝送至狭窄段,释放支架。结果全部支架均成功置入,技术成功率100%。术后所有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存活时间为6.2个月,1例良性气管狭窄患者随访5年仍无再狭窄。结论气管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重症气道狭窄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主支气管 气道狭窄 镍钛合金支架 疗效评价
下载PDF
肝肺综合征的肺部CT和DSA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11
3
作者 吕维富 季学兵 +3 位作者 张行明 张学彬 许实成 杨秋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298-301,共4页
目的 探讨肝肺综合征 (HPS)的肺部CT和DSA表现特点、病理基础以及两者间的对应关系。方法 成年杂种犬 14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组腹腔注射 99.5 %CCl4,后组注射生理盐水 (0 .5ml/kg体重 ) ,每周 1次 ,共 10周。此后摄胸部平... 目的 探讨肝肺综合征 (HPS)的肺部CT和DSA表现特点、病理基础以及两者间的对应关系。方法 成年杂种犬 14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组腹腔注射 99.5 %CCl4,后组注射生理盐水 (0 .5ml/kg体重 ) ,每周 1次 ,共 10周。此后摄胸部平片 ,行胸部CT扫描和肺动脉DSA ,作肝功能检测和血气分析。处死后行肝、肺病理切片。结果  1.胸部平片表现为中下肺网格状结节阴影 ;2 .CT表现为肺小血管杵状或蜂窝状扩张 ;3.DSA表现肺毛细血管“海绵”状扩张以及肺小动脉柱状或杵状扩张 ;4 .PaO2 愈低 ,肺部损害愈重 ;5 .病理切片可见肺小血管扩张、中膜增厚。结论  1.X线平片对于HPS肺部损害的诊断无特异性 ;2 .CT和DSA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3.PaO2 检测可以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 ,4 .HPS患者肺部损害的病理基础是肺小血管扩张、中膜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肺损伤 病理学 CT DSA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的DSA表现和介入治疗(附21例报告) 被引量:11
4
作者 吕维富 张行明 +3 位作者 张学彬 张正峰 侯昌龙 胡曙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 :总结支气管动脉 -肺循环瘘的DSA表现和介入治疗经验。方法 :2 1例咯血病人 ,经DSA证实存在支气管动脉 -肺循环瘘 ,根据血管瘘的类型、数目、瘘口的大小、循环时间选择不同种类和大小的栓塞剂对瘘口和病变血管进行栓塞。对其中 6例... 目的 :总结支气管动脉 -肺循环瘘的DSA表现和介入治疗经验。方法 :2 1例咯血病人 ,经DSA证实存在支气管动脉 -肺循环瘘 ,根据血管瘘的类型、数目、瘘口的大小、循环时间选择不同种类和大小的栓塞剂对瘘口和病变血管进行栓塞。对其中 6例DSA可见到明确瘘口并且循环时间短于 1s的病人 ,先用明胶海绵颗粒对瘘口作预栓塞 ,然后用长约1mm的 5~ 0真丝线段进一步栓塞。其余 15例循环时间长于 1s者 ,直接用真丝线段进行栓塞。栓塞术后随访 3个月至半年 ,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DSA表现为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瘘和支气管动脉 -肺静脉瘘者分别为 15例和 6例 ,同时合并肋间动脉 -肺循环瘘者 5例。其中 17例经支气管动脉栓塞后达到即刻止血效果 ,有 3例栓塞术后咯血量明显减少 ,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总有效率为 95 .2 %。另 1例因肋间动脉和锁骨下动脉参与供血 ,未能有效止血 ,在介入术后 6h转胸外科手术治疗。经随访发现 ,有 2例分别在介入栓塞后 4个月和 11个月复发 ,5例在 19个月内死于肺癌合并症。结论 :支气管动脉 -肺循环瘘在咯血病人中是常见的血管异常 ,可加重咯血和心肺疾病的进展 ,经皮穿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栓塞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子宫动脉的三维DSA表现及其最佳显示体位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吕维富 张爱武 +6 位作者 周春泽 鲁东 肖景坤 王伟昱 张行明 张正峰 侯昌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53-856,共4页
目的用三维DSA观察子宫动脉的开口位置、解剖形态及最佳投照角度,以提高子宫动脉的插管成功率。方法对42例(84侧)成年女性子宫动脉进行前瞻性206°旋转DSA检查,对获取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子宫动脉的DSA表现,并观察子宫动脉的最... 目的用三维DSA观察子宫动脉的开口位置、解剖形态及最佳投照角度,以提高子宫动脉的插管成功率。方法对42例(84侧)成年女性子宫动脉进行前瞻性206°旋转DSA检查,对获取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子宫动脉的DSA表现,并观察子宫动脉的最佳显示角度。结果所有84侧子宫动脉开口均能在三维DSA上清晰显示,其中58侧起源于髂内动脉前干,占69%;16侧起源于髂内动脉主干,占19.1%;8侧发自阴部内动脉,占9.5%;2侧起源于臀下动脉,占2.4%。子宫动脉开口在对侧斜位16.4°~43.7°能够清楚显示,其中20.2%(17/84)在对侧斜位15°~25°,54.8%(46/84)在对侧斜位25°~35°,25%(21/84)在对侧斜位35°~45°。子宫动脉开口和走行在对侧斜位25°~35°投照时的显示效果明显优于对侧斜位15°~25°和35°~45°(P<0.05)。结论三维DSA能清晰显示子宫动脉开口位置及解剖形态,选用对侧斜位25°~35°投照更有助于子宫动脉的显示和超选择性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 三维数字减影动脉造影 解剖学
下载PDF
肝肺综合征所致肺部损害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4
6
作者 吕维富 张行明 +2 位作者 季学兵 张学兵 荚伟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737-738,共2页
关键词 肝肺综合征 肺部损害 影像学表现 CT X线诊断
下载PDF
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4
7
作者 吕维富 张行明 +1 位作者 张正峰 张学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分析应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6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其它神经系统症状入住我科的病人 ,经CT或 (和 )MR以及DS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 ,其中左侧后交通动脉 3例 ,右侧后交通动脉 1例 ,前交... 目的 :分析应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6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其它神经系统症状入住我科的病人 ,经CT或 (和 )MR以及DS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 ,其中左侧后交通动脉 3例 ,右侧后交通动脉 1例 ,前交通动脉 1例 ,C2 段 1例。瘤体直径在 5 .0mm~ 2 0 .0mm之间。在神经安定 +局麻下行动脉瘤栓塞术。先作载瘤动脉造影 ,明确动脉瘤的大小、形状、体 /颈比以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再将微导管和微导丝塑型为相应的形状后经导引导管送至动脉瘤腔中部 ,选择合适的GDC进行填塞 ,直至致密填塞。结果 :全部病人均一次性栓塞治疗成功 ,技术成功率为 10 0 %。栓塞后即刻行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腔填塞满意 ,填充程度均在 95 %以上。全部病人均无再次出血和并发症产生。结论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电解可脱弹簧圈 放射学 介入性 疗效评价
下载PDF
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建立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吕维富 侯昌龙 +5 位作者 鲁东 周春泽 王伟昱 肖景坤 张正峰 张行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5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供血动脉栓塞建立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杂种家猪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采用经皮穿刺插管的方法经右侧股动脉插入5F Cobra导管至左侧股动脉,超选择性插入股骨头供血...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供血动脉栓塞建立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杂种家猪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采用经皮穿刺插管的方法经右侧股动脉插入5F Cobra导管至左侧股动脉,超选择性插入股骨头供血动脉,用长约500μm的真丝微粒栓塞供血动脉;对照组:仅行左侧髂总动脉造影,不行动脉栓塞。术后2周和4周分别行左侧髋关节X线摄片、CT和MR检查;第4周影像学检查结束后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细胞形态,并计算单位面积的骨小梁体积和空缺骨陷窝百分比,对两组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栓塞术后2周,股骨头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表现;CT示髋部软组织肿胀,MRI显示髋关节腔内长T2信号。栓塞4周后,X线平片、CT和MRI示实验组股骨头典型缺血性坏死改变;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实验组骨细胞核固缩、深染,骨细胞减少或消失;单位面积的空缺骨陷窝百分比增多,骨小梁体积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穿刺股骨头供血动脉栓塞可成功建立猪ANFH模型,并较好地模拟ANFH的临床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模型 动物 血管造影术 栓塞
下载PDF
胰腺分裂在慢性胰腺炎病因学中的作用及发病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吕维富 季学兵 +4 位作者 张行明 杨秋红 叶兴梅 许实成 张学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胰腺分裂 (PD)在慢性胰腺炎病因学中的作用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将 32只犬随机分为 4组 (每组8只 )。Ⅰ组 :部分结扎背 -腹胰管间的交通支。Ⅱa组 :切断并结扎交通支。Ⅱb组 :在背胰管注入小乳头前 2mm处将其切断并结扎断端... 目的 :探讨胰腺分裂 (PD)在慢性胰腺炎病因学中的作用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将 32只犬随机分为 4组 (每组8只 )。Ⅰ组 :部分结扎背 -腹胰管间的交通支。Ⅱa组 :切断并结扎交通支。Ⅱb组 :在背胰管注入小乳头前 2mm处将其切断并结扎断端。Ⅲ组 :假手术对照组 ,除不结扎交通支外 ,其余操作同上。于手术前检测各组犬的血清磷脂酶(PLA2 )和淀粉酶 (Ams)活性及背、腹胰管基础压并在胰泌素激发后 15、30、45、6 0和 90分钟各测压一次。于术后 180天再行胰胆管测压和造影并观察背、腹胰和十二指肠乳头的病理改变。结果 :(1)Ⅰ、Ⅱa组和Ⅱb组术后 5~ 80天血清PLA2 和Ams活性显著升高。 (2 )处死时Ⅰ、Ⅱa组腹胰管和Ⅱb组背、腹胰管压力在激发后 30~ 6 0分钟显著高于注药前(P <0 .0 1) ;在 6 0分钟后 ,前两组压力恢复到术前水平 (P >0 .0 5 ) ,而Ⅱb组仍较高 (P <0 .0 5 ) ,该组压力在 90分钟后恢复正常。 (3)光镜 :Ⅱb组犬背、腹胰小叶间或 /和胰管周围显著纤维组织增生 ,腺细胞结构破坏和炎细胞浸润。Ⅰ和Ⅱa组腹胰见轻度上述改变。 (4 )电镜 :Ⅰ、Ⅱa组腹胰和Ⅱb组背、腹胰腺细胞粗内质网脱颗粒、融合和扩张。酶原颗粒减少 ,线粒体肿张。Ⅰ和Ⅱa组背胰及Ⅲ组背、腹胰未见异常。结论 :PD是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管畸形 病因学 动物实验 胰管造影 慢性胰腺炎 PD 胰腺分裂
下载PDF
肺栓塞的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吕维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1期74-76,共3页
影像学检查是目前临床对疑诊肺栓塞的病人进行筛查的一线检查方法,但在影像学表现特点和诊断的准确性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同时,介入治疗的原理及不同治疗方法间的疗效差别也未有定论。本文就肺栓塞的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肺栓塞 放射学 介入性 血栓 溶栓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管-胃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动物实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维富 胡曙东 +3 位作者 王伟昱 张学彬 侯昌龙 张行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胃引流(PTCGD)治疗顽固性胆道梗阻黄疸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健康杂种家猪20只,行胆总管结扎,建立梗阻性黄疸动物模型。动物于术后14d随机分成两组:①PTCGD组(A组,n=10):行PTCGD,置入内引流管。②对照...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胃引流(PTCGD)治疗顽固性胆道梗阻黄疸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健康杂种家猪20只,行胆总管结扎,建立梗阻性黄疸动物模型。动物于术后14d随机分成两组:①PTCGD组(A组,n=10):行PTCGD,置入内引流管。②对照组(B组,n=10):在胆总管结扎后不予治疗。两组在不同时间段内观察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变化,比较2组间及内引流前后差异,观察肝脏病理学和影像学改变。结果A组技术成功率为100%,行PTCGD后肝内胆管扩张明显减轻,肝功能显著改善,病理表现显示肝组织明显修复好转。B组动物分别死于胆总管结扎术后23~32d,TBIL、DBIL、ALT在胆总管结扎后持续升高,并且随梗阻时间延长逐步加重,胆管造影显示肝内外胆管重度扩张,病理显示肝小叶出现大片状坏死,小叶间胆管胆汁淤滞,扩张明显,肝细胞崩解。结论PTCGD是梗阻性黄疸动物模型,特别是常规介入放射学技术不能成功的顽固性胆道梗阻又一较为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阻塞 内引流术 放射学 介入性 动物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重症气道狭窄的疗效与经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维富 张行明 +2 位作者 张学彬 王伟昱 侯昌龙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8-11,共4页
目的:总结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重症气道狭窄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各种原因引起的气管和主支气管狭窄病人13例。术前常规行高千伏胸片和胸部CT检查以了解气道狭窄的部位、形态和范围。狭窄段位于气管10例、右侧主支气管1例、左主支气管2例... 目的:总结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重症气道狭窄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各种原因引起的气管和主支气管狭窄病人13例。术前常规行高千伏胸片和胸部CT检查以了解气道狭窄的部位、形态和范围。狭窄段位于气管10例、右侧主支气管1例、左主支气管2例。在透视下将多功能导管配合超滑导丝经过声门进入气管,随后更换金属加强导丝并随导管越过狭窄段,将导丝留置于狭窄段远端,撤除导管,将装有支架的置入器沿导丝送至狭窄段,释放支架。结果:全部支架均成功置入,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全部病人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死亡的恶性肿瘤病人平均存活时间为6.2个月,l例良性气管狭窄病人随访5年仍无再狭窄。结论:气管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重症气道狭窄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主支气管 气道狭窄 镍钛合金支架 疗效评价
下载PDF
胰腺分裂与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学关系及发病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维富 季学兵 +4 位作者 张行明 杨秋红 叶兴梅 许实成 张学兵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分裂(PD)在慢性胰腺炎病因学中的作用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将32只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Ⅰ组:部分结扎背-腹胰管间的交通支。Ⅱa组:切断并结扎交通支。Ⅱb组:在背胰管注入小乳头前2mm处将其切断并结扎断端。Ⅲ组:假手术... 目的:探讨胰腺分裂(PD)在慢性胰腺炎病因学中的作用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将32只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Ⅰ组:部分结扎背-腹胰管间的交通支。Ⅱa组:切断并结扎交通支。Ⅱb组:在背胰管注入小乳头前2mm处将其切断并结扎断端。Ⅲ组:假手术对照组,除不结扎交通支外,其余操作同上。于手术前检测各组犬血清磷脂酶(PLA2)和淀粉酶(Ams)活性及背、腹胰管基础压并在胰泌素激发后15、30、45、60和90分钟各测压一次。于术后180天再行胰胆管测压和造影并观察背、腹胰和十二指肠乳头的病理改变。结果:⑴Ⅰ、Ⅱa组和Ⅱb组术后5-80天血清PLA2和Ams活性显著升高。⑵处死时Ⅰ、Ⅱa组腹胰管和Ⅱb组背、腹胰管压力在激发后30-60分钟显著高于注药前(P<0.01);在60分钟后,前两组压力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而Ⅱb组仍较高(P<0.05),该组压力在90分钟后恢复正常。⑶光镜:Ⅱb组犬背、腹胰小叶间或/和胰管周围显著纤维组织增生,腺细胞结构破坏和炎细胞浸润。Ⅰ和Ⅱa组腹胰见轻度上述改变。⑷电镜:Ⅰ、Ⅱa组腹胰和Ⅱb组背、腹胰腺细胞粗面内质网脱颗粒、融合和扩张。酶原颗粒减少,线粒体肿张。Ⅰ和Ⅱa组背胰及Ⅲ组背、腹胰未见异常。结论:PD是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学因素之一,其引发胰腺炎的机制是在胰液分泌的高峰期副乳头功能性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管 畸形 病因学 动物实验 胰管造影
下载PDF
从澳大利亚的医学教育模式看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维富 徐维平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78-79,94,共3页
探讨医学教育改革问题。通过对澳大利亚医疗卫生体系和医学教育体系进行实地考察,总结报告该国医疗卫生体系和医学教育体系的现状,并分析其对我国卫生管理特别是医学教育体系的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医疗卫生 医学教育
下载PDF
胰腺微囊腺瘤的病理和影象学表现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维富 巫北海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2年第2期70-73,共4页
胰腺微囊腺瘤是一极少见胰腺外分泌性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肿块由无数微囊和纤维间隔组成蜂房样结构。微囊上皮细胞糖原丰富。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的研究认为此种肿瘤源自管状或中央腺泡上皮。影象学上,肿瘤由多数小囊组成。可见特... 胰腺微囊腺瘤是一极少见胰腺外分泌性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肿块由无数微囊和纤维间隔组成蜂房样结构。微囊上皮细胞糖原丰富。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的研究认为此种肿瘤源自管状或中央腺泡上皮。影象学上,肿瘤由多数小囊组成。可见特征性的日光放射状钙化;血管造影和动态CT示肿瘤血供丰富;细针抽吸活检有助于确定病变性质和来源。影象学表现和大体病理结构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病理学 影象学
下载PDF
胰腺分裂的影象诊断及其与特发性胰腺炎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维富 巫北海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2年第2期67-70,共4页
胰腺分裂是胚胎期背侧和腹侧胰管未融合所致最常见先天性胰管变异。常规影象检查技术往往不能显示。背侧胰管插管造影及肠促胰液素激发CT或/和US扫描常提供有价值信息。
关键词 胰腺分裂 影象诊断 胰腺炎
下载PDF
异常胰胆管连接与胰胆系病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维富 巫北海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3年第2期83-84,共2页
异常胰胆管连接系胰胆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常并发胆总管扩张、胆系癌、胆石症及胰腺炎等胰胆系疾病。本文综述此类病变的影象学表现。
关键词 胰胆管连接 异常 APBDU X线诊断
下载PDF
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18
作者 吕维富 张行明 +1 位作者 张正峰 张学彬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13-15,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6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经CT或(和)MR以及DS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其中左侧后交通动脉3例,右侧后交通动脉1例,前交通动脉1例,C2段1例... 目的:分析应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6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经CT或(和)MR以及DS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其中左侧后交通动脉3例,右侧后交通动脉1例,前交通动脉1例,C2段1例。瘤体直径在5~20mm之间。在神经安定+局麻下行动脉瘤栓塞术。先作载瘤动脉造影,明确动脉瘤的大小、形状、体/颈比以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再将微导管和微导丝塑形为相应的形状后经指引导管送至动脉瘤腔中部,选择合适的GDC进行填塞,直至致密填塞。结果:全部病人均一次性栓塞治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栓塞后即刻行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腔填塞满意,填充程度均在95%以上。全部病人均无再次出血和并发症产生。结论:经皮穿刺GDC栓塞术是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电解可脱弹簧圈 栓塞术 治疗 手术 临床资料 GDC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导管介入溶通治疗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吕维富 侯昌龙 +2 位作者 王伟昱 张学彬 张行明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5-17,31,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DSA表现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ANFH患者的53髋先常规行股动脉DSA,后在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内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即在每支血管内注入稀释后的尿激酶20万u、丹参10ml及川芎嗪20mg...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DSA表现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ANFH患者的53髋先常规行股动脉DSA,后在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内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即在每支血管内注入稀释后的尿激酶20万u、丹参10ml及川芎嗪20mg;术后保留导管于动脉内,经导管每日注入同剂量的药物及肝素钠4500u,连用3天后拔管,治疗后复行股动脉DSA检查及行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MR随访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DSA示治疗后所有患者股骨头区血管计数较治疗前增多(P<0.05),患者患髋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改善,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MR随访1~16个月(平均9.5个月)示FicatⅠ、Ⅱ期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修复明显。结论:ANFH行股骨头供血动脉内的介入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缺血性 放射学 介入性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肝肺综合征所致肺部损害的影像学表现
20
作者 吕维富 张行明 +1 位作者 张正峰 张学彬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肝肺综合征的基本影像学表现规律以指导临床医师诊治这类疾病。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0例和非肝硬化患者200例,摄胸部正、侧位片。其中肝硬化组9例和非肝硬化组14例行肺部CT扫描,比较两组病例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肝硬... 目的:探讨肝肺综合征的基本影像学表现规律以指导临床医师诊治这类疾病。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0例和非肝硬化患者200例,摄胸部正、侧位片。其中肝硬化组9例和非肝硬化组14例行肺部CT扫描,比较两组病例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肝硬化组肺内网结节阴影、盘状肺不张、肺水肿、肺充血和胸腔积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充血者可在右下肺见到典型网格状改变。CT表现为肺血管杵状扩张或蜂窝状改变。结论:①肝硬化所致肺损害的X线平片表现虽不具有特异性,但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大致反映肺部改变的一般影像学表现规律及其病理学基础。②肺部CT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肺血管的病理学改变。③强化CT可以排除肺纤维化等间质性疾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肺部损害 放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