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2020年沈阳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和早死概率趋势分析
1
作者 吕艺 张馨予 +2 位作者 陈建平 聂慧芳 王晓丽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11-316,共6页
目的分析2011-2020年沈阳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和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方法从国家级肿瘤监测点肿瘤随访与登记报告系统中提取2011-2020年沈阳市城区恶性肿瘤死亡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中标率)、早死概率和去死因期望寿命指标... 目的分析2011-2020年沈阳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和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方法从国家级肿瘤监测点肿瘤随访与登记报告系统中提取2011-2020年沈阳市城区恶性肿瘤死亡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中标率)、早死概率和去死因期望寿命指标。采用χ^(2)检验比较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对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进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change,APC)趋势分析。结果2011-2020年沈阳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19.32/10万,标化死亡率为98.53/10万,早死概率为6.57%。10年间男性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1.76%,P<0.01);女性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2015年前无明显变化(APC=-1.02%,P=0.148),2015年后呈下降趋势(APC=-3.50%,P<0.01)。男性和女性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均P<0.01)。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χ^(2)=3164.93,P<0.01)和早死概率均高于女性。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顺位前5位是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除结直肠癌外(P>0.05),男性其他恶性肿瘤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顺位前5位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和胃癌,只有肺癌和胃癌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均P<0.01)。结论2011-2020年沈阳市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逐年下降,老年人和男性要加强防范意识,肺癌、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仍是重点防控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率 早死概率 变化趋势
下载PDF
英译汉中外来词汇的翻译策略研究
2
作者 吕艺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期42-44,共3页
语言不仅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它还是极其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文章主要关注的焦点是外来词汇在英译汉过程中的体现及其与文化的关联。“外来词”又称“外来语”或“借词”。文章作者认为在外来词翻译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语言不仅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它还是极其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文章主要关注的焦点是外来词汇在英译汉过程中的体现及其与文化的关联。“外来词”又称“外来语”或“借词”。文章作者认为在外来词翻译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分别是文化因素和语言因素,因此,外来词在翻译研究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而应该同时考虑语言和文化两个因素。作者受到苏珊·巴斯内特等人的影响,期望通过对外来词的论述,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外来词的翻译,以便更好地运用外来词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词汇 语言 文化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英语习语翻译之策略研究
3
作者 吕艺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1期24-26,共3页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英语习语的翻译问题也显得异常重要。作为翻译的两个重要策略,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中心来进行翻译的策略,其代表人物为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而异化则是指以源语文化为中心进行翻译的...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英语习语的翻译问题也显得异常重要。作为翻译的两个重要策略,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中心来进行翻译的策略,其代表人物为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而异化则是指以源语文化为中心进行翻译的策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传达异国文化信息。鉴于翻译的目的是文化的传递和交流,本文认为在英语习语的翻译过程中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必要时采用将两者结合的策略,因为异化在传递外国文化和丰富目的语文化方面有着无法相比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习语翻译 异化 归化 跨文化交流
下载PDF
辽宁省三城市居民白血病患者10年生存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穆慧娟 朱延焱 +6 位作者 安晓霞 徐绍和 吕艺 赵玉涛 毛志远 孙炜 潘国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73,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描述辽宁省城市白血病患者10年生存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评价辽宁省白血病防治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辽宁省肿瘤发病报告数据库中选取沈阳、鞍山和本溪市城市居民中于2000.01.01-2002.12.31期间确诊的所有白血病患者,... 目的本文旨在描述辽宁省城市白血病患者10年生存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评价辽宁省白血病防治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辽宁省肿瘤发病报告数据库中选取沈阳、鞍山和本溪市城市居民中于2000.01.01-2002.12.31期间确诊的所有白血病患者,对其生存状况开展主动随访与被动随访。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 rate,OSR)和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T50),使用EdererⅡ法计算期望生存率(expect survival rate,ESR)。相对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 rate,RSR)等于观察生存率除以期望生存率。生存曲线的估计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的检验使用Log Rank Test法,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辽宁省2000.01.01-2002.12.31确诊的白血病病例共410例,10年OSR、RSR和T 50分别为8.8%、9.6%和7.4个月。男性患者10年OSR、RSR和T 50(9.7%、10.8%和8.8个月)高于女性患者(7.6%、8.0%和6.6个月);0~64岁患者10年OSR、RSR和T 50(11.3%、11.8%和9.2个月)高于65岁以上患者(1.9%、2.9%和2.7个月);慢性白血病患者(11.1%、12.9%和25.4个月)高于急性白血病患者(9.3%、9.9%和7.5个月);采用化学治疗的白血病患者10年OSR、RSR和T 50(10.5%、11.2%和9.8个月)高于未采用化学治疗患者10年OSR、RSR和T 50(6.4%、7.2%和3.2个月)。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年龄(HR=2.054,95%CI=0.913~1.375)、白血病分型(HR=2.111,95%CI=1.491~2.989)、治疗方式(HR=0.717,95%CI=0.581~0.886)为白血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辽宁省城市白血病患者的10年生存率水平远低于同期发达国家和地区。提高白血病早诊早治率以及根据个体病情采取个性化化疗方案将有助于提升辽宁省白血病患者的10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10年生存率 人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辽宁省城市居民脑肿瘤患者10年生存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朱延焱 穆慧娟 +6 位作者 吕艺 张微微 李海娜 李爽 李良 孙炜 潘国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3-576,共4页
目的描述辽宁省城市脑肿瘤患者10年生存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评价辽宁省肿瘤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研究对辽宁省肿瘤发病报告数据库中2000—2002年确诊的292例脑肿瘤患者进行主动随访及被动随访,使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OSR... 目的描述辽宁省城市脑肿瘤患者10年生存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评价辽宁省肿瘤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研究对辽宁省肿瘤发病报告数据库中2000—2002年确诊的292例脑肿瘤患者进行主动随访及被动随访,使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OSR),EdererⅡ计算期望生存率(ESR),相对生存率等于观察生存率除以期望生存率。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应用Log Rank Test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辽宁省城市脑肿瘤患者10年OSR、RSR和T_(50)分别为25%、28.6%和7.37个月。女性10年OSR、RSR、T_(50)(30.5%、34.6%、15.1个月),高于男性10年OSR、RSR、T_(50)(20.5%、23.6%、14.2个月);年龄在64岁及以下的脑肿瘤患者10年OSR、RSR、T_(50)(31.2%、32.9%、20.3个月)显著高于65岁以上患者组10年OSR、RSR、T_(50)(11.1%、19.2%、8.1个月);Ⅰ~Ⅱ期患者10年OSR、RSR、T_(50)(41.1%、46.6%、52.5个月)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10年OSR、RSR、T_(50)(6.45%、7.5%、6.0个月),手术组10年OSR、RSR、T_(50)(35.3%、38.9%、31.8个月)显著高于非手术组10年OSR、RSR、T_(50)(10.2%、13.1%、5.3个月),多因素结果显示,患者的确诊年龄(HR=1.693,95%CI:1.236~2.320)、临床分期(HR=3.535,95%CI:2.430~5.143)、确诊后采取的治疗方式(HR=2.322,95%CI:1.706~3.161)是影响辽宁省脑肿瘤患者生存率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辽宁省城市脑肿瘤患者的10年生存率在各国家地区处于中等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提高脑肿瘤早诊早治率,加快研究脑肿瘤疾病的早期筛检技术,重视以手术治疗为核心,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治疗方式是未来提高脑肿瘤患者生存率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10年生存率 人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09-2019年沈阳市城区居民甲状腺癌发病、死亡及生存趋势分析
6
作者 吕艺 张馨予 +3 位作者 聂慧芳 赵雪 李恂 王晓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508-2512,共5页
目的:分析2009-2019年沈阳市肿瘤登记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死亡及生存趋势,为甲状腺癌提供防制措施。方法:收集2009-2019年国家级肿瘤监测点沈阳市肿瘤登记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和死亡病例。计算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中标率... 目的:分析2009-2019年沈阳市肿瘤登记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死亡及生存趋势,为甲状腺癌提供防制措施。方法:收集2009-2019年国家级肿瘤监测点沈阳市肿瘤登记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和死亡病例。计算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中标率、世标率)、截缩率(35~64岁)、累积率(0~74岁)和生存率等指标;Joinpoint3.5.3软件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生存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SPSS 23.0统计软件对甲状腺癌男女发病率及死亡率进行χ^(2)检验。结果:2009-2019年沈阳市城区甲状腺癌粗发病率15.15/10万,中标率12.11/10万,世标率10.23/10万,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1);甲状腺癌粗死亡率0.76/10万,中标率0.43/10万,世标率0.41/10万,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P<0.01);十年间甲状腺癌发病率男女均呈持续上升趋势(P<0.05),发病顺位男性上升至第5位,女性上升至第3位,死亡顺位男女基本未变;2011-2015年男女甲状腺癌5年观察生存率呈上升趋势,均位居恶性肿瘤生存率首位。结论:2009-2019年沈阳市甲状腺癌发病持续上升,女性高于男性,死亡顺位基本未变;5年观察生存率呈上升趋势,位于恶性肿瘤生存率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发病率 死亡率 生存率
下载PDF
2016—2022年太湖胥口湾水质变化及对水温、水位的响应
7
作者 朱伟 尤星宇 +2 位作者 段志鹏 吕艺 侯豪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9-477,共9页
明确太湖胥口湾水质特征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利于维系区域水资源安全。研究追踪2016—2022年胥口湾水质变化趋势,分析了水质指标对水温和水位的响应。结果显示,胥口湾水质环境总体稳定,且总氮(TN)、氨氮(NH_(3)-N)、总磷(TP)浓度和COD_... 明确太湖胥口湾水质特征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利于维系区域水资源安全。研究追踪2016—2022年胥口湾水质变化趋势,分析了水质指标对水温和水位的响应。结果显示,胥口湾水质环境总体稳定,且总氮(TN)、氨氮(NH_(3)-N)、总磷(TP)浓度和COD_(Mn)均呈下降趋势。但胥口湾水温年均值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上升幅度大于0.086℃·a^(-1),对该区域生态稳定性形成威胁。冗余分析显示,虽然水温和水位对胥口湾水质环境波动的贡献率低于5%,但水温变化显著影响了水质环境(P<0.01),而水位波动不能有效解释水质变化过程。尽管如此,TN、NH_(3)-N浓度及COD_(Mn)、pH值对高水温(>30℃)较为敏感,而高水位(>3.8 m)显著影响了NH_(3)-N、TN、TP和叶绿素a浓度。总体而言,胥口湾水环境总体稳定趋好,但受水位尤其是水温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极端天气下水质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胥口湾 极端天气 高水温 高水位
下载PDF
基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探究国际商务信函的翻译标准
8
作者 吕艺 《海外英语》 2023年第6期41-43,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务信函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贸易的顺利进行要求商务信函的表达务必做到精确、正规、简洁,此外在翻译过程中还需要突出商务信函的主旨内容,同理,商务信函的翻译也同样强调精确、正规和简洁。文章以奈达的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务信函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贸易的顺利进行要求商务信函的表达务必做到精确、正规、简洁,此外在翻译过程中还需要突出商务信函的主旨内容,同理,商务信函的翻译也同样强调精确、正规和简洁。文章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宏观指导,结合商务信函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忠实、一致和简洁的三大原则。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论述如何把这项三原则应用到具体翻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信函 英译汉 奈达 功能对等理论 忠实 一致 简洁
下载PDF
秋冬季温度降低对微囊藻衰亡和沉降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昱 朱伟 +3 位作者 冯甘雨 王若辰 薛宗璞 吕艺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6,共8页
为明确温度降低对微囊藻衰亡和沉降的影响,对贡湖微囊藻水华的消退过程进行了监测,同时开展了室内低温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试验模拟结果与野外秋冬季的现象基本吻合,微囊藻一般在温度低于15℃时衰亡,低于12.5℃大量沉降;温度降低造... 为明确温度降低对微囊藻衰亡和沉降的影响,对贡湖微囊藻水华的消退过程进行了监测,同时开展了室内低温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试验模拟结果与野外秋冬季的现象基本吻合,微囊藻一般在温度低于15℃时衰亡,低于12.5℃大量沉降;温度降低造成群体粒径显著减小,与群体内死亡的藻细胞数量有关,当死亡率达到25%~45%时,大群体普遍开始解体并分散成小群体;微囊藻在低温下重力密度持续增长,最终失去自主上浮能力;秋冬季降温初期微囊藻沉降主要由群体小型化和松散化导致,重力密度增大很可能是降温后期微囊藻沉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微囊藻 衰亡 群体 重力密度 贡湖
下载PDF
肥胖症与脂肪性肝病协同诊疗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10
作者 张佳 李青伟 +11 位作者 肖明中 卢晨霞 黄晶晶 徐曦 吕艺 彭苗 王景芝 欧阳卡妮 朱绘 赵林华 李晓东 仝小林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脂肪性肝病的两次更名均强调了代谢功能障碍在疾病发展中的潜在驱动作用,反映了脂肪性肝病的高度异质性。在“态靶理论”与“膏浊理论”指导下,该研究认为肥胖是脂肪性肝病发病及病程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肥胖症与脂肪性肝病的共病现状、... 脂肪性肝病的两次更名均强调了代谢功能障碍在疾病发展中的潜在驱动作用,反映了脂肪性肝病的高度异质性。在“态靶理论”与“膏浊理论”指导下,该研究认为肥胖是脂肪性肝病发病及病程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肥胖症与脂肪性肝病的共病现状、共病机制、共治趋势等方面出发,进行肥胖症与脂肪性肝病共同防治的探讨。以减轻体重为中心,通过中药内服与中医外治结合、中医综合治疗与外科代谢手术结合、院内诊治与院外生活方式管理结合的系统性干预策略,实现脂肪性肝病与肥胖症的共同防治、共同管理,将脂肪性肝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控关口前移,以此提高临床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肥胖症 态靶辨治 中医干预策略
下载PDF
太湖微囊藻漂移—聚集规律——基于风与光共同作用的模拟
11
作者 薛宗璞 朱伟 +4 位作者 柏松 陈明 陈鑫琪 刘军 吕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0-1671,共12页
针对影响微囊藻在太湖中水平迁移聚集形成水华规律的介观机理尚未揭示的问题,在实测水动力、微囊藻生物量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风与光共同作用的微囊藻迁移IBM模型。在通过实测数据率定后,对2017年多次发生的水华面积扩大过程进行了模拟... 针对影响微囊藻在太湖中水平迁移聚集形成水华规律的介观机理尚未揭示的问题,在实测水动力、微囊藻生物量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风与光共同作用的微囊藻迁移IBM模型。在通过实测数据率定后,对2017年多次发生的水华面积扩大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风扰动下的微囊藻垂向分布决定了其水平迁移速度,越接近水面,微囊藻的水平迁移速度越快。太湖受到风生流的主导,微囊藻存在“低风下表层慢速迁移、适宜风下表层快速迁移、中下层始终慢速迁移”的3种水平迁移模式。在这3种水平迁移模式下产生了一种长期的“水平迁移累积”,也就是微囊藻向下风向湖湾漂移得快,从湖湾向外迁移得慢,其差值产生了微囊藻在下风向湖湾部聚集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蓝藻水华 微囊藻 水平迁移 风生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土壤中微生物残体的影响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如欣 高其松 +2 位作者 于迎鑫 吕艺 韩惠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2,共6页
微生物残体的续埋效应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对土壤有机碳(SOC)的贡献超过了50%。合理的耕作方式能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团聚体,促进微生物残体在土壤中的积累。因此,研究微生物残体的作用机制,对分析长期高效的农田耕作措施对SOC的固持... 微生物残体的续埋效应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对土壤有机碳(SOC)的贡献超过了50%。合理的耕作方式能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团聚体,促进微生物残体在土壤中的积累。因此,研究微生物残体的作用机制,对分析长期高效的农田耕作措施对SOC的固持作用至关重要。本文综述微生物残体对SOC的贡献途径与大小、耕作方式对SOC和微生物残体的影响、耕作方式影响微生物残体的原因,分析耕作方式影响微生物残体调控SOC含量的作用机制,为农田固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微生物残体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空间转录组技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微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13
作者 许泽玫红 杨如玉 +2 位作者 吴琼 吕艺 梁炎春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该病有着独特的类肿瘤表现,由细胞成分(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和非细胞成分共同构成的免疫微环境在异位病灶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空间...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该病有着独特的类肿瘤表现,由细胞成分(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和非细胞成分共同构成的免疫微环境在异位病灶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空间转录组技术作为一项近年来研究多种细胞间相互作用以及细胞空间连接的新技术,不仅可以描绘免疫微环境的整体图景,还可以用于探究免疫细胞在微环境中的动态发展和空间特异性。因此,空间转录组技术为EMs免疫微环境的深入探究提供了新技术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系统 白细胞 单核 细胞因子类 免疫微环境 空间转录组
下载PDF
卡巴胆碱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白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吕艺 姜小国 +3 位作者 王海滨 孙丹 胡森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 观察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 m 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拟胆碱药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肠缺血 1h组、肠缺血 1h后再灌注 1h和 2 h组、卡巴胆碱 ... 目的 观察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 m 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拟胆碱药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肠缺血 1h组、肠缺血 1h后再灌注 1h和 2 h组、卡巴胆碱 +肠缺血 1h组及卡巴胆碱 +肠缺血 1h后再灌注 2 h组。复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 ;肠缺血前 10 m in经肠袋给予卡巴胆碱。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及白细胞中细胞因子 m RNA表达水平。结果 肠缺血 1h,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 ,淋巴细胞比例增加 ,中性粒细胞比例减少 ,再灌注后上述指标均呈反向变化 ;卡巴胆碱可抑制肠缺血引起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增加 ,但增加中性粒细胞的凋亡率。外周血白细胞中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表达在肠缺血 1h时均增加 ,但再灌注后 2h,IL 10、IL 4和 γ干扰素 (IFNγ)表达则明显减少 ,与 TNFα表达明显增加的趋势相反 ;卡巴胆碱可改善这一变化。结论 卡巴胆碱能减少肠缺血时淋巴细胞的凋亡 ,调节肠缺血再灌注时外周血白细胞中致炎和抗炎细胞因子表达失衡 ,在防治失控炎症反应、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巴胆碱 肠缺血-再灌注 大鼠 外周血 白细胞凋亡 细胞因子 基因表达 炎性细胞
下载PDF
肠缺血-再灌流大鼠不同组织TNFα和IL-6 mRNA表达的规律及意义 被引量:19
15
作者 吕艺 盛志勇 +2 位作者 侯晓霞 晋桦 孙世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4-96,共3页
观察大鼠肠缺血-再灌流过程中小肠、肝、肺组织TNFα和IL-6mRNA表达的规律,发现肠缺血1h,小肠TNFα和IL-6mRNA表达开始增加,再灌流后0.5~1h表达至峰值,并且与组织及血浆中蛋白水平变化趋势一致;与... 观察大鼠肠缺血-再灌流过程中小肠、肝、肺组织TNFα和IL-6mRNA表达的规律,发现肠缺血1h,小肠TNFα和IL-6mRNA表达开始增加,再灌流后0.5~1h表达至峰值,并且与组织及血浆中蛋白水平变化趋势一致;与小肠相比,肝、肺组织TNFα和IL-6mRNA表达升高的时相晚,且与血浆TNFα浓度变化不一致。结果表明,小肠是肠缺血-再灌流后较早产生TNFα和IL-6的部位。提示小肠在肠缺血-再灌流后在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启动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血中TNFα浓度不能完全反映不同组织TNFα的含量,组织局部TNFα的增加可能是介导组织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肠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脏器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6
16
作者 吕艺 盛志勇 +6 位作者 黎君友 孙世荣 晋桦 严鸣 杨毅 姜小国 郑玉清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8年第10期592-596,共5页
目的:研究肠缺血再灌注过程对局部及远隔器官中性粒细胞(PMN)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脏器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肠缺血组和再灌注组。比较肠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局部... 目的:研究肠缺血再灌注过程对局部及远隔器官中性粒细胞(PMN)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脏器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肠缺血组和再灌注组。比较肠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局部及远隔器官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PMN上的配基CD11b/CD18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以及主要脏器功能的改变。结果:①主要脏器功能变化异常的峰值均在再灌注后1小时~2小时,与组织MPO活性升高的峰值时相基本一致;②再灌注1小时和2小时血清可刺激PMN上CD11b/CD18表达上调,与肺组织MPO活性呈正相关关系;③肠缺血期,肠局部ICAM1mRNA表达有所增加,肠缺血及再灌注早期蛋白水平表达增加;肝及肺组织ICAM1mRNA表达有所增加,肠缺血及再灌注早期蛋白水平表达增加;肝及肺组织ICAM1mRNA表达及血管内皮细胞ICAM1分布在再灌注后的2小时和6小时增加。结论:缺血再灌注后肠血管可能作为“预激床”激活循环中PMN,从而构成再灌注后PMN在远隔器官聚集、活化,造成组织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基础;PMN上CD11b/CD18及血管内皮细胞上ICAM1表达上调则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藻注损伤 脏器功能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小鼠血清多种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及其与病程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吕艺 刘茜 +1 位作者 赵敏 陆江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2-526,共5页
目的分析小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程发展中血清多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酵母多糖腹腔注射制作C57BL/6小鼠MODS模型,观察伤后不同阶段动物脏器功能的变化和死亡率,并监测血清多种细胞因子含... 目的分析小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程发展中血清多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酵母多糖腹腔注射制作C57BL/6小鼠MODS模型,观察伤后不同阶段动物脏器功能的变化和死亡率,并监测血清多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酵母多糖腹腔注射致伤后12h^2d,血清中反映脏器功能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和肌酸激酶(CK)等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5~7d恢复至接近正常值,而伤后10~12d再次升高(P<0.05或P<0.01),与动物在伤后1~2d和10~12d两个阶段的死亡高峰对应。血清细胞因子含量随病程进展呈序贯性变化:伤后6~12h,TNF和IL-1含量增加;1d后HMGB1含量增加;伤后5d,IL-10大幅增加;IL-2和IL-12在病程发展中呈降低趋势;病程晚期即伤后10d,致炎和抗炎因子含量均在较高水平,而IL-2和IL-12大幅降低。结论 MODS病程进展过程中,血清多种致炎、抗炎细胞因子含量呈序贯性变化,表现为早期免疫活化为主、晚期免疫耐受占优势的特征,与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动态观察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发展及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 酵母多糖 血清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卡巴胆碱减轻肠缺血/再灌注大鼠中性粒细胞活化和多器官损伤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吕艺 牛梅梅 +1 位作者 周洁萍 胡森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0期770-773,共4页
目的探讨胆碱能激动剂——卡巴胆碱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中性粒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对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肠缺血/再灌注组(I/R)及卡巴胆碱组(Car)。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min后恢复灌流制成肠I/R模... 目的探讨胆碱能激动剂——卡巴胆碱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中性粒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对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肠缺血/再灌注组(I/R)及卡巴胆碱组(Car)。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min后恢复灌流制成肠I/R模型;卡巴胆碱组在肠缺血15min后经幽门注射卡巴胆碱(100μg/kg体质量)。于缺血45min(I45)、再灌注1h(R1)、2h(R2)、6h(R6)取肠系膜上静脉血进行中性粒细胞(PMN)计数、测定PMN呼吸爆发强度、检测反映脏器功能的血浆酶学指标以及肠和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肠缺血45min,PMN计数下降,再灌注后逐渐回升,至R6时达高峰。Car组PMN计数在R2和R6时显著低于I/R组大鼠;PMN呼吸爆发强度的变化规律与PMN计数一致。相关分析表明,PMN化学发光峰值变化和血PMN计数的变化呈正相关(r=0.748,P<0.05)。大鼠小肠组织MPO活性在肠缺血和再灌注均升高(P<0.05),R6达最高;Car组小肠MPO活性在肠I/R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I/R组(P<0.05~P<0.01)。肺组织MPO活性在肠缺血期降低,再灌注后逐渐升高,在R6时MPO活性达高峰(P<0.01),而此时Car组大鼠肺组织MPO活性仅为I/R组的31%(P<0.01),接近N组。GI/R组大鼠血浆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肠缺血后均升高,R2时达峰值(P<0.01),R6时仍高于N组(P<0.05)。Car组大鼠各指标在再灌注后均较I/R组同时相点低,以R2组效果最明显(P<0.01)。结论卡巴胆碱能显著抑制PMN活化,减轻GI/R引起的多脏器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 再灌注 过氧化物酶 卡巴胆碱
下载PDF
PD-L1阻断改善酵母多糖致伤小鼠脾脏耐受性DC对T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艺 刘茜 +1 位作者 赵敏 陆江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6-1020,1025,共6页
目的探讨酵母多糖致伤小鼠脓毒症病程发展过程中脾脏耐受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形成对脾脏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并通过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L1)抗体阻断PD-L1/PD-1途径改善耐受性DC对T淋巴细胞活性... 目的探讨酵母多糖致伤小鼠脓毒症病程发展过程中脾脏耐受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形成对脾脏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并通过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L1)抗体阻断PD-L1/PD-1途径改善耐受性DC对T淋巴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酵母多糖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小鼠脓毒症模型。用磁珠法分离致伤小鼠脾脏DC和T淋巴细胞,测定脾脏组织中DC上PD-1、PD-L1、PIR-B的表达水平和分泌IL-12、IL-10的能力;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IL-2的分泌水平。进一步将致伤组小鼠脾脏DC与正常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并加入PD-L1抗体,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混合培养上清中IL-2、IL-12和IL-10含量。结果酵母多糖致伤后5天和12天组小鼠脾脏DC上PD-1、PD-L1及PIR-B的表达大幅上调,IL-12p70分泌减少,IL-12p40和IL-10分泌增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降低、IL-2分泌减少。在致伤组DC与正常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体系中加入PD-L1抗体可减轻致伤组DC对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分泌IL-2的抑制作用,并改善DC上IL-12p70、IL-12p40和IL-10的分泌能力。结论酵母多糖诱导小鼠脓毒症的病程晚期,脾脏耐受性DC的形成导致T淋巴细胞活性降低;PD-L1抗体通过干预PD-1/PD-L1途径改善T淋巴细胞和DC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多糖 脓毒症 树突状细胞 T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下载PDF
肠缺血-再灌流大鼠血浆二胺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与肠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21
20
作者 吕艺 黎君友 +4 位作者 孙世荣 晋桦 姜小国 孙晓庆 盛志勇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0年第4期50-54,共5页
观察并探讨了肠缺血 -再灌流大鼠血浆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肠损伤相关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 ,肠缺血 -再灌流过程中血浆DAO活性呈双峰升高 :第一峰在肠缺血期 ,时相上早于血浆内毒素 (LPS)和D -乳酸的升高 ;第二峰... 观察并探讨了肠缺血 -再灌流大鼠血浆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肠损伤相关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 ,肠缺血 -再灌流过程中血浆DAO活性呈双峰升高 :第一峰在肠缺血期 ,时相上早于血浆内毒素 (LPS)和D -乳酸的升高 ;第二峰在再灌流后 2h ,在肠损伤相关指标变化的峰值之后。结果提示 ,肠粘膜上皮细胞和 (或 )肠屏障受到缺血和再灌流二次损伤的打击 ;血浆DAO活性作为反映肠损伤的指标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在临床上对病程判断及并发症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流 二胺氧化酶(DAO) 肠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