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祁连西段余石山铌钽矿含矿地层重新厘定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义布 余君鹏 +4 位作者 司豪佳 褚广博 司东泽 王怀涛 曹晓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0-1377,共8页
余石山变粒岩型铌钽矿是近年在中祁连西段发现大型铌钽矿,但对铌钽矿含矿地层归属厘定不清,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野外精细调研和区域对比,重新厘定了这套地层,建议将其从长城纪熬油沟组中解体出来,建立新的岩石地层单位,即新... 余石山变粒岩型铌钽矿是近年在中祁连西段发现大型铌钽矿,但对铌钽矿含矿地层归属厘定不清,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野外精细调研和区域对比,重新厘定了这套地层,建议将其从长城纪熬油沟组中解体出来,建立新的岩石地层单位,即新元古代余石山岩组;同时,分析余石山岩组原始层序,总结其形成过程。研究成果为中祁连地块西段地层对比和研究提供了新材料,也为中祁连西段变粒岩型铌钽矿找矿和成矿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祁连西段 余石山变粒岩型铌钽矿 含矿地层厘定 余石山岩组
下载PDF
中南祁连西段余石山铌钽矿成矿过程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研究及意义
2
作者 吴义布 余君鹏 +3 位作者 褚广博 司豪佳 司东泽 曹晓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653,共17页
中南祁连西段余石山铌钽矿是近年在国内发现的变粒岩型铌钽矿床,规模已达大型,是一种新的铌钽矿床类型,但对变粒岩中铌钽富集成矿过程中元素地球化学变化尚未开展系统研究。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系统研究了余石山矿区... 中南祁连西段余石山铌钽矿是近年在国内发现的变粒岩型铌钽矿床,规模已达大型,是一种新的铌钽矿床类型,但对变粒岩中铌钽富集成矿过程中元素地球化学变化尚未开展系统研究。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系统研究了余石山矿区无铌钽矿化变粒岩、含铌钽变粒岩、铌钽矿化体、低品位铌钽矿石、铌钽工业矿石等5类铌钽矿化程度不同变粒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变粒岩型铌钽矿Nb富集成矿过程中Si、Al、Zr、Hf、REE等元素存在规律性变化,总结了成矿过程中有效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发现变粒岩中Nb含量与原岩岩石类型关系密切,揭示该矿床经历了新元古代岩浆成矿作用和加里东期热液变质成矿作用,共两期三阶段成矿过程,该研究为中南祁连西段铌钽矿找矿和成矿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石山铌钽矿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 成矿作用 成矿过程
下载PDF
西秦岭洛大式菱铁矿矿床的基本成矿要素
3
作者 何进忠 刘涛 +6 位作者 何甘地 余君鹏 何海军 牛鹏飞 朱永新 吴义布 吴保祥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5-117,共3页
洛大式菱铁矿分布于甘肃南秦岭成矿带,由翠古山铁矿、绿坝铁矿、洛大铁矿、查居铁矿和柴马山铁矿等小型矿床组成;主要矿石矿物为菱铁矿,其次为黄铁矿和赤铁矿;矿床成因类型一直被认为是沉积型或沉积改造型(1)。考虑大型矿床的发现往往... 洛大式菱铁矿分布于甘肃南秦岭成矿带,由翠古山铁矿、绿坝铁矿、洛大铁矿、查居铁矿和柴马山铁矿等小型矿床组成;主要矿石矿物为菱铁矿,其次为黄铁矿和赤铁矿;矿床成因类型一直被认为是沉积型或沉积改造型(1)。考虑大型矿床的发现往往源于对中小型矿床的研究(Richards,2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铁矿 成矿过程 含矿建造 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西秦岭
下载PDF
甘肃合黎山古元古代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阿拉善地块南缘构造环境的约束
4
作者 董国强 余君鹏 +2 位作者 吴义布 刘涛 张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30-1840,共11页
分布于阿拉善地块南缘的龙首山岩群是金川镍矿的直接围岩,其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存在较大争议。在阿拉善地块南缘新发现的侵入于龙首山岩群的合黎山古元古代花岗岩体岩性为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及正长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合... 分布于阿拉善地块南缘的龙首山岩群是金川镍矿的直接围岩,其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存在较大争议。在阿拉善地块南缘新发现的侵入于龙首山岩群的合黎山古元古代花岗岩体岩性为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及正长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合黎山花岗岩Al_(2)O_(3)/(CaO+Na_(2)O+K_(2)O)值为0.91~1.06,K_(2)O/Na_(2)O为1.10~1.44,属钾质碱钙性花岗岩,岩石相对富集Rb、Ba、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a、Nb、P、Zr、Hf、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弧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俯冲带岩浆弧构造环境。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合黎山二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1859±12 Ma,侵位于古元古代晚期,揭示龙首山岩群变质地层的形成时代大于1.85 Ga,反映阿拉善地块南缘在古元古代晚期可能处于俯冲消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古元古代 岩石地球化学 岩浆弧构造环境 阿拉善地块南缘
下载PDF
甘肃阿尔金东段余石山西金矿赋矿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5
作者 司豪佳 吴义布 +5 位作者 司东泽 胡永兴 李文轩 马国龙 赵建国 贺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12442-12451,共10页
余石山西金矿是近年来阿尔金构造带东段新发现具有较大找矿前景的金矿床,矿体赋存于寒武—奥陶系拉配泉岩群变火山岩系中,目前对该矿床成矿时代和构造环境鲜有研究。为认识阿尔金东段拉配泉岩群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和开展区域金矿找矿工作... 余石山西金矿是近年来阿尔金构造带东段新发现具有较大找矿前景的金矿床,矿体赋存于寒武—奥陶系拉配泉岩群变火山岩系中,目前对该矿床成矿时代和构造环境鲜有研究。为认识阿尔金东段拉配泉岩群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和开展区域金矿找矿工作,首次通过金矿赋矿变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等方法研究了余石山西赋矿变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代和构造环境,结果表明,余石山西赋矿变火山岩形成时代为(471.3±2.1) Ma,轻重稀土分异明显,稀土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模式,具有弱负Eu异常。变火山岩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的隆起形曲线,显示Th、U、Nd、Zr、Hf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Ti、Sr、P等高场强元素明显亏损。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判断火山岩构造背景可能为岛弧环境。区域上,在寒武-奥陶系拉配泉岩群变火山岩中可能会有该类型金矿找矿的更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东段 余石山西赋矿火山岩 岩石学特征 构造环境
下载PDF
甘肃省阿尔金东段余石山西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6
作者 司豪佳 吴义布 +4 位作者 司东泽 胡永兴 马国龙 赵建国 贺斌 《西部资源》 2024年第3期14-20,共7页
余石山西金矿是近年来甘肃阿尔金构造带东段新发现的金矿床,矿体赋存于寒武—奥陶系拉配泉群变火山岩系矿化蚀变带中,含矿岩性为构造蚀变岩。初步圈定3条金矿化蚀变带,12条金工业矿体,矿体长度在34~448 m,厚度0.81~3.45 m,金平均品位在2... 余石山西金矿是近年来甘肃阿尔金构造带东段新发现的金矿床,矿体赋存于寒武—奥陶系拉配泉群变火山岩系矿化蚀变带中,含矿岩性为构造蚀变岩。初步圈定3条金矿化蚀变带,12条金工业矿体,矿体长度在34~448 m,厚度0.81~3.45 m,金平均品位在2.34~17.35 g/t,受控于阿尔金走滑带派生的次级韧脆性断层构造,多为北西走向,少数近东西向。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围岩蚀变、矿床成因等研究,认为该矿床成因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该项研究,对该区进一步扩大找矿以及在区域上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东段 余石山西金矿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下载PDF
甘肃阿克塞县变粒岩型铌钽矿综合找矿方法及找矿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义布 余君鹏 +5 位作者 司豪佳 董国强 褚广博 司东泽 李通国 徐磊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0-579,共10页
甘肃阿克塞县余石山变粒岩型铌钽矿是近年在国内新区新层位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铌钽矿床,其矿床规模已达大型,但对变粒岩型铌钽矿有效的综合找矿方法总结研究不够系统。本次依托1∶5万矿产地质调查和余石山铌钽矿普查等工作成果,系统梳理... 甘肃阿克塞县余石山变粒岩型铌钽矿是近年在国内新区新层位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铌钽矿床,其矿床规模已达大型,但对变粒岩型铌钽矿有效的综合找矿方法总结研究不够系统。本次依托1∶5万矿产地质调查和余石山铌钽矿普查等工作成果,系统梳理和分析总结了余石山铌钽矿的有效找矿方法,发现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多学科综合找矿方法能快速准确定位铌钽矿带,总结了余石山铌钽矿表格式综合找矿模型,并提出了变粒岩型铌钽矿综合找矿方法组合:(1)优选熬油沟组地层分布区内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Nb-Ta-La-Ce-Y组合异常和1∶5万地面高精磁测高磁异常的叠加区,确定为铌钽矿的找矿靶区;(2)在1∶5000岩石剖面测量和1∶2000高精磁测剖面浓缩物化探异常的同时,结合矿区大比例尺填图快速圈定铌钽矿带,推断隐伏-半隐伏矿带的有利部位;(3)槽探工程地表圈定矿体,深部钻探验证并寻找隐伏-半隐伏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粒岩型铌钽矿 找矿方法 找矿模型 余石山 阿克塞县 甘肃
下载PDF
甘肃省阿克塞县龙尾沟东大鳞片晶质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8
作者 司豪佳 司东泽 +4 位作者 李文轩 马国龙 吴义布 赵建国 贺斌 《西部资源》 2023年第4期74-80,共7页
龙尾沟地区位于塔里木板块与柴达木-祁连板块的交接复合部位,处于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带南缘,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成矿条件。区域上陆续发现了大通沟南山晶质石墨矿床、黄矿山北晶质石墨矿点、龙尾沟东晶质石墨矿点、加尔玛萨依晶质石墨矿... 龙尾沟地区位于塔里木板块与柴达木-祁连板块的交接复合部位,处于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带南缘,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成矿条件。区域上陆续发现了大通沟南山晶质石墨矿床、黄矿山北晶质石墨矿点、龙尾沟东晶质石墨矿点、加尔玛萨依晶质石墨矿床,显现了较好的找矿潜力。龙尾沟东晶质石墨矿床矿化带规模较大,成矿前景良好,矿石中正目石墨(粒径>0.147 mm)含量为80.75%,矿石品质较高。本文通过分析该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有利于指导、带动整个区带大鳞片晶质石墨矿的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尾沟东 大鳞片 晶质石墨矿 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下载PDF
华南泥盆纪生物礁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7
9
作者 吴义布 龚一鸣 +1 位作者 张立军 冯启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3-267,共15页
通过对华南泥盆纪生物礁现有资料和作者获得的实际材料的分析研究,编制了华南早、中、晚泥盆世生物礁分布图。华南泥盆纪生物礁最早出现在埃姆斯期晚期,分布层位由西南向北东逐渐变新。华南泥盆纪生物礁分布和演化具有3方面的特征:(1)... 通过对华南泥盆纪生物礁现有资料和作者获得的实际材料的分析研究,编制了华南早、中、晚泥盆世生物礁分布图。华南泥盆纪生物礁最早出现在埃姆斯期晚期,分布层位由西南向北东逐渐变新。华南泥盆纪生物礁分布和演化具有3方面的特征:(1)不同类型生物礁演化差异很大:浅水礁变化最大,台缘礁变化次之,深水礁几乎没有变化;(2)主要造礁生物随时间演替明显:床板珊瑚(埃姆斯期)→床板珊瑚、四射珊瑚和层孔虫(艾菲尔期)→层孔虫和四射珊瑚(吉维特期)→层孔虫(弗拉期)→菌藻类(法门期);(3)生物礁数量和规模在吉维特期出现峰值。研究表明:华南泥盆纪生物礁的发育受区域和全球性因素的共同制约,其中温度、大气中CO2分压(PCO2)和植被—森林生态系等全球性因素对华南泥盆纪生物礁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泥盆纪 华南 演化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华南泥盆纪层孔虫生长形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义布 龚一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7-904,共18页
通过对四川甘溪、贵州独山、广西六景和桂林神湾等泥盆纪剖面中层孔虫"生长形态"的系统研究,识别出层孔虫内部存在2大类7小类年生长条带:密度条带(疏密型、递变型、混杂型、突变型和"生长脊"型)和结构条带(结构差... 通过对四川甘溪、贵州独山、广西六景和桂林神湾等泥盆纪剖面中层孔虫"生长形态"的系统研究,识别出层孔虫内部存在2大类7小类年生长条带:密度条带(疏密型、递变型、混杂型、突变型和"生长脊"型)和结构条带(结构差异型、单一结构层式),并发现层孔虫年生长条带广泛发育,在中泥盆世30属203种中均有记录。在层孔虫内部识别出了6类生长间断:含沉积物型、综合型、深色型、突变型、边部型和结构差异型。据此,系统总结了华南泥盆纪层孔虫生长形态及其相带分布规律,发现华南泥盆纪层孔虫主要分布在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和台缘礁等7个相带中,各相带层孔虫生长形态差异明显。同时,发现和总结了与礁单元稳定构建密切相关的5个生长形态参数:总体形态、V/B(高与底宽之比)、基面、生长速率和生长间断。研究表明:层孔虫生长过程多由连续生长和间断二者共同组成,受到周期性环境因素(如冷、暖)和随机环境因素(如沉积速率变化)的共同影响,并以后者为主;提出并验证了层孔虫生长形态是高分辨率沉积环境变化的示踪指标,如利用年生长条带计算沉积速率;同时提出层孔虫生长形态是精细分析珊瑚-层孔虫礁的重要手段,如利用层孔虫生长速率推算礁生长速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盆纪 层孔虫 生长形态 礁相 古环境 华南
下载PDF
甘肃阿尔金山余石山刚玉矿找矿发现及意义
11
作者 吴义布 司豪佳 +3 位作者 赵建国 贺斌 司东泽 郭兵 《甘肃科技》 2019年第8期21-23,共3页
甘肃阿尔金山余石山刚玉矿是甘肃省地质调查院2017年发现的,行政区划隶属于甘肃省阿克塞县。刚玉矿产于长城纪熬油沟组地层中,赋矿岩性主要为花岗质糜棱岩和花岗质片麻岩,矿带呈似层状和长透镜状顺层产出,长约1km,宽10~50m。余石山刚... 甘肃阿尔金山余石山刚玉矿是甘肃省地质调查院2017年发现的,行政区划隶属于甘肃省阿克塞县。刚玉矿产于长城纪熬油沟组地层中,赋矿岩性主要为花岗质糜棱岩和花岗质片麻岩,矿带呈似层状和长透镜状顺层产出,长约1km,宽10~50m。余石山刚玉矿发现填补了甘肃省内此类矿种的空白,同时对余石山铌钽成因研究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山 阿克塞县 余石山刚玉矿
下载PDF
阿尔金南缘地质填图新进展及对找矿的启示——据甘肃1:5万莫坝尔等六幅区调 被引量:12
12
作者 余君鹏 吴义布 +2 位作者 梁明宏 校培喜 窦小雨 《中国地质调查》 2015年第2期40-47,共8页
通过开展甘肃1∶5万莫坝尔等六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系统查明了区域地层、岩石、构造等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建立了区内地层格架和岩浆岩演化序列,查明了测区基本构造格架,并总结了本区的构造演化历史;新发现余石山大型铌钽稀有金属... 通过开展甘肃1∶5万莫坝尔等六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系统查明了区域地层、岩石、构造等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建立了区内地层格架和岩浆岩演化序列,查明了测区基本构造格架,并总结了本区的构造演化历史;新发现余石山大型铌钽稀有金属等矿床和矿(化)点24处,在此基础上在测区划分出找矿前景较好的4个成矿远景区,为后续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坝尔幅 地质特征 找矿发现 成矿远景区
下载PDF
滚石深藏的奥秘——来自内蒙古高原隆升的报告
13
作者 蔡雄飞 智铎强 +3 位作者 罗中杰 吴义布 代芳华 郑有业 《海洋地质动态》 2008年第10期32-35,共4页
对滚石不能一概而论,尤其对原地风化出来的滚石,应进一步追索。从更新世的滚石在现今1 700 m海拔高程的山顶上分布出发,从沉积学、孢粉等方面下手,发现这些更新世滚石深藏着奥秘,它们无不与内蒙古高原隆升紧密相关。
关键词 大小不等的滚石 高原隆升 更新统 包头东北部
下载PDF
甘肃余石山铌钽矿化变粒岩原岩成岩年龄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威 曹晓峰 +4 位作者 吕新彪 杨文 卢友月 李通国 吴义布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5-772,共18页
与已报道的岩浆型和沉积型铌钽矿床含矿岩石特征不同,甘肃余石山铌钽矿化体呈层状产在熬油沟组变粒岩中,为探讨该铌钽矿化变粒岩的原岩岩性、原岩成岩年龄及形成构造背景,本文运用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质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等... 与已报道的岩浆型和沉积型铌钽矿床含矿岩石特征不同,甘肃余石山铌钽矿化体呈层状产在熬油沟组变粒岩中,为探讨该铌钽矿化变粒岩的原岩岩性、原岩成岩年龄及形成构造背景,本文运用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质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等手段进行研究。镜下观察及EDS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矿化变粒岩和浅粒岩中含铌钽的独立矿物主要为铌铁矿、褐钇铌矿、烧绿石、铌钽金红石、铌钇矿及锆英石等。不活动元素指标和图解显示变粒岩和浅粒岩原岩为中酸性火成岩,结合变粒岩的变余火山碎屑结构,指示变粒岩和浅粒岩原岩为粗面岩或碱流岩。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变粒岩与浅粒岩都富集Th、U、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和Sr;富集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P和Ti。变粒岩和浅粒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812±5 Ma和814±3 Ma,指示变粒岩原岩形成年龄为812~814 Ma。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变粒岩和浅粒岩样品都投在板内构造花岗岩区域,结合前人对该区域构造背景的研究,推测变粒岩原岩应喷发于陆内裂谷环境,其形成与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石山 变粒岩 铌钽矿化 地球化学 地质年代学
下载PDF
高精度磁测在甘肃某地铌钽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虎新军 周永康 +2 位作者 陈涛涛 吴义布 赵建国 《矿产与地质》 2018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甘肃某地进行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时发现铌钽矿体,为查明铌钽矿体的分布范围、规模、矿体形态等,开展了覆盖矿区的1∶1万地面高精度磁测工作。发现一条高磁异常带横贯矿区,已发现的铌钽矿体与高磁异常带套合良好。结合地质、物性等资料,快... 甘肃某地进行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时发现铌钽矿体,为查明铌钽矿体的分布范围、规模、矿体形态等,开展了覆盖矿区的1∶1万地面高精度磁测工作。发现一条高磁异常带横贯矿区,已发现的铌钽矿体与高磁异常带套合良好。结合地质、物性等资料,快速、有效的划分了矿区断裂构造,分析磁异常展布和断裂展布与铌钽矿分布的关系,综合分析铌钽矿的成因,圈定重点找矿区域,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经后期钻孔验证,肯定了高精度磁测在本测区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钽磁铁矿 高精度磁测 阿尔金断裂 局部磁异常 甘肃
下载PDF
西秦岭洛大式菱铁矿矿床地质与成矿规律
16
作者 何甘地 何进忠 +2 位作者 牛鹏飞 朱永新 吴义布 《甘肃地质》 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
铁矿是我国的重要战略矿产资源;考虑大型矿床的发现主要源于对小型矿床的研究,本文研究洛大式菱铁矿矿床地质及成矿规律,以促进菱铁矿矿床的找矿发现。基于区域地质、区域重力异常和矿产地质调查数据,阐述矿床地质特征;进而总结成矿规律... 铁矿是我国的重要战略矿产资源;考虑大型矿床的发现主要源于对小型矿床的研究,本文研究洛大式菱铁矿矿床地质及成矿规律,以促进菱铁矿矿床的找矿发现。基于区域地质、区域重力异常和矿产地质调查数据,阐述矿床地质特征;进而总结成矿规律,展望找矿前景。结果表明:矿床分布于含矿建造与隐伏花岗岩类侵入体的耦合区域,控矿构造样式为羽状右行走滑断层系统,厘定的成岩期、热液期和表生期成矿过程中,热液期有石英—硫化物(Ⅰ)、石英—菱铁矿—白云石(Ⅱ)和石英—白云石—方解石(Ⅲ)三个成矿阶段,菱铁矿仅形成于第Ⅱ阶段。矿床的热液成矿作用特征显著,岩浆热液可能参与成矿,矿石结构构造具有浅成特征。结论认为,洛大式菱铁矿属于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羽状走滑构造系统决定矿床的深部与外围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铁矿 矿床地质 成矿期次 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西秦岭
原文传递
菌藻类繁盛是泥盆纪珊瑚-层孔虫礁生态系消失的生物杀手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义布 冯启 龚一鸣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56-1167,共12页
在四川甘溪和贵州独山泥盆纪剖面的造礁珊瑚-层孔虫薄片中,发育多种菌藻类及其生物遗迹:主要包括结壳菌藻类、钻孔菌藻类、微钻孔和嵌生;并发现了寄主珊瑚-层孔虫中菌藻类及其遗迹产出部位具有骨骼残缺和虫室中常见软体组织死后的残留物... 在四川甘溪和贵州独山泥盆纪剖面的造礁珊瑚-层孔虫薄片中,发育多种菌藻类及其生物遗迹:主要包括结壳菌藻类、钻孔菌藻类、微钻孔和嵌生;并发现了寄主珊瑚-层孔虫中菌藻类及其遗迹产出部位具有骨骼残缺和虫室中常见软体组织死后的残留物质.我们的资料表明,菌藻类与寄主珊瑚-层孔虫之间是"侵略与反抗"的关系,前者对后者生长有抑制作用,后者有一定自我修复功能,二者关系中菌藻类是主动的一方;在适合寄主珊瑚-层孔虫生存环境的中泥盆世,寄主珊瑚-层孔虫能抵抗菌藻类入侵而不会死亡,菌藻类对珊瑚-层孔虫礁生态系的影响很小;在适合菌藻类而不适合珊瑚-层孔虫生长环境的晚泥盆世,后者无法抵抗前者"大举入侵"而出现凋零和死亡.我们认为菌藻类对寄主珊瑚-层孔虫的生长发育的直接抑制与杀死作用和菌藻类繁盛引发的环境恶化是F-F之交珊瑚-层孔虫礁生态系消失的重要原因,这为现代珊瑚礁患病-衰退的原因和发展趋势研究提供了古代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藻类 珊瑚-层孔虫礁 泥盆纪 灭绝 华南
原文传递
阿尔金东段—祁连西段岩金矿床对比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义布 李通国 +3 位作者 赵建国 司豪佳 贺斌 司东泽 《甘肃地质》 2019年第3期34-40,共7页
通过开展阿尔金东段和祁连西段岩金矿床之间对比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联,发现两个成矿带内部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控矿因素、矿床类型、找矿标志和围岩蚀变等存在相似性和可对比性,特别是阿尔金断裂及其次生断裂带对金矿有着... 通过开展阿尔金东段和祁连西段岩金矿床之间对比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联,发现两个成矿带内部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控矿因素、矿床类型、找矿标志和围岩蚀变等存在相似性和可对比性,特别是阿尔金断裂及其次生断裂带对金矿有着明显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研究区金矿成矿规律和主要找矿标志。通过与祁连西段金矿床对比研究,说明阿尔金山东段金矿进一步找矿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东段 祁连西段 岩金矿床 对比研究 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原文传递
廿肃阿克塞县余石山地区矿产地质调查
19
作者 吴义布 司豪佳 +4 位作者 赵建国 贺斌 司东泽 褚广博 张斌 《中国科技成果》 2019年第4期52-53,共2页
本项目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在阿尔金山东段余石山地区系统开展了1:5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1:5万遥感解译及异常提取等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并开展了全面而系统地异帯查证工作,新发现的余石山西金多金属矿、安南坝南... 本项目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在阿尔金山东段余石山地区系统开展了1:5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1:5万遥感解译及异常提取等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并开展了全面而系统地异帯查证工作,新发现的余石山西金多金属矿、安南坝南铅多金属矿、余石山南铅锌金多金属矿、余石山北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和余石山西铤铉多金属矿等5处有较大潜力矿点。并通过钻探在余石山铤锂矿西段发现厚大的较富隐伏铤锂矿体。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测区成矿规律,建立了铤锂、金矿的找矿模型,划分了成矿远景区,优选了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山东段 余石山地区 矿产地质调查 矿点 找矿靶区
原文传递
秦皇岛石炭纪粪化石 被引量:8
20
作者 龚一鸣 张立军 吴义布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21-1428,共8页
报道的粪化石发现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剖面石炭纪本溪组上部深灰色粉砂质页岩层内.粪化石呈芝麻粒状,两端浑圆、等大,粪粒长2.2mm,宽0.6mm,腹面扁平,背面光滑、微凸,发育一条由串珠状等直径小坑构成的轴向中沟.粪化石呈正弦曲... 报道的粪化石发现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剖面石炭纪本溪组上部深灰色粉砂质页岩层内.粪化石呈芝麻粒状,两端浑圆、等大,粪粒长2.2mm,宽0.6mm,腹面扁平,背面光滑、微凸,发育一条由串珠状等直径小坑构成的轴向中沟.粪化石呈正弦曲线状的带状集合体产出,多数粪粒具有定向排列,其长轴大都垂直或近于垂直带状集合体的边缘,粪粒在带状集合体内密度分布大体均匀.粪粒的内部保存有未被完全消化的动、植物残渣和以此为生长基形成的大量含硫异形方解石有机矿物集合体.推断其造迹者为细小(数厘米)的杂食性动物,可能为类似于现生的泥鳅或鱼类.造迹动物的排便行为发生在水与沉积物界面之下的沉积层内部.粪化石排出时具有较高的黏度和强度,由于微生物的作用,粪化石的成岩作用发生较围岩早和快.石炭纪本溪组沉积期高的大气氧分压背景、湿热气候条件下淡化的泻湖环境、低水动能、常氧的造迹环境和缺氧、缺少其他宏体生物破坏的特殊埋藏环境使得粪化石得以超常保存.粪化石寄主地层的还原色(深灰色)形成于富氧、高生产力的沉积环境和还原的早期成岩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化石 石炭纪 本溪组 超常保存的化石 秦皇岛 华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