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TRAP-MS分析养心安神药对酸枣仁-五味子配伍煎煮前后10个指标成分含量变化
1
作者 吴溪 许杨 +3 位作者 吴德玲 赵想 汪孰敏 高家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0-195,共6页
目的分析养心安神药对酸枣仁-五味子配伍煎煮前后主要指标成分差异变化,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XB-C_(18)色谱柱(2.1 mm×50 mm,5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流速0.4 mL/min柱温40℃,梯度洗脱... 目的分析养心安神药对酸枣仁-五味子配伍煎煮前后主要指标成分差异变化,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XB-C_(18)色谱柱(2.1 mm×50 mm,5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流速0.4 mL/min柱温40℃,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离子扫描模式(MRM)。分别对该药对单煎液、单煎合并液与合煎液中主要指标成分酸枣仁皂苷A、斯皮诺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芦丁、槲皮素、山柰酚、山柰酚-3-O-云香糖苷进行含量测定,并分析药对配伍前后主要指标成分的含量变化差异。结果以上10种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RSD均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5.0%~102.1%,RSD为0.03%~3.7%。本次实验结果与前期试验认为酸枣仁与五味子在合煎后,主要指标成分降低保持一致性。结论多指标成分同时测定为该药对配伍质量全面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并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五味子药对 UPLC-Q-TRAP-MS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谱-效关系筛选菊茎叶总黄酮抗氧化物质基础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巫梦莹 陈慧芳 +5 位作者 程冉冉 丁杨飞 熊俊伟 夏成凯 吴德玲 张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4-477,共14页
为探讨菊茎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stems and leaves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TFCSL)抗氧化应激的活性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采用HPLC建立不同批次TFCSL指纹图谱;以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 为探讨菊茎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stems and leaves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TFCSL)抗氧化应激的活性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采用HPLC建立不同批次TFCSL指纹图谱;以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将丙二醛含量、乳酸脱氢酶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作为药效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其谱-效关系确定抗氧化药效物质基础;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探究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从12批次TFCSL指纹图谱中确定12个共有峰,指认其中9个化学成分;各批次总黄酮样品均可减少细胞凋亡、降低丙二醛及乳酸脱氢酶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综合2种数学模型确定峰5(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峰6(异绿原酸C)、峰7(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为抗氧化物质基础;筛选出的3个活性成分作用于抗氧化应激的33个靶点;关键靶点为TNF、CASP3、EDNRA、XDH、PTGS2、MMP2,主要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TNF通路、MPKA通路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均有较好的结合力。表明TFCSL抗氧化应激的物质基础可能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异绿原酸C、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推测通过TNF、CASP3等靶点作用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体现菊茎叶多成分、多靶点抗氧化的作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茎叶 总黄酮 氧化应激 谱效关系
下载PDF
芡实壳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对口腔溃疡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琼 许凤清 +3 位作者 邓梦云 任梦婷 王桐生 吴德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7-794,共8页
目的研究芡实壳对口腔溃疡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福林酚法、硝酸铝比色法测定芡实壳-萃取物中多酚、黄酮含量;以DPPH·、ABTS^(+)·、·OH和·O_(2)4种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体外抗氧化活性;冰... 目的研究芡实壳对口腔溃疡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福林酚法、硝酸铝比色法测定芡实壳-萃取物中多酚、黄酮含量;以DPPH·、ABTS^(+)·、·OH和·O_(2)4种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体外抗氧化活性;冰醋酸灼伤法建立口腔溃疡大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氧化因子水平;HE染色观察溃疡黏膜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溃疡黏膜组织中Keap1、Nrf2、Nes-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多酚、黄酮含量为306.74±1.04 mg/g、23.43±0.61 mg/g,其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是3.42±0.97µg/mL、3.32±0.90µg/mL(P<0.01);乙酸乙酯组能明显改善模型动物口腔黏膜损伤,提高血清中CAT水平、降低MDA水平(P<0.01),显著增加血清中NEs-Nrf2(P<0.01)以及HO-1(P<0.05)蛋白表达量、降低Keap1(P<0.01)蛋白表达量显著。结论芡实壳提取物对口腔溃疡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Keap1/Nrf2/HO-1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实壳 抗氧化活性 口腔溃疡 NRF2 HO-1 KEAP1
下载PDF
菊茎叶总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
4
作者 陈慧芳 巫梦莹 +5 位作者 罗美美 程冉冉 丁杨飞 熊俊伟 张伟 吴德玲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6-102,共7页
目的研究菊茎叶总黄酮指纹图谱与其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探究菊茎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11批菊茎叶总黄酮样品的指纹图谱;分别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法、2,2′-联氮-二(3-乙基-苯并... 目的研究菊茎叶总黄酮指纹图谱与其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探究菊茎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11批菊茎叶总黄酮样品的指纹图谱;分别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法、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清除法及血浆铁离子还原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合灰色关联度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谱效关系。结果建立17个共有峰的菊茎叶总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指认其中11个共有峰,相似度大于0.886。灰色关联分析显示其中11个色谱峰关联度均大于0.9,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个色谱峰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1,表明菊茎叶总黄酮与抗氧化活性有重要相关性。结论共有峰6(山柰酚-3-O-芸香糖苷)、峰11、峰12(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峰13(木犀草素)、峰15与抗氧化活性密切相关,初步推测为菊茎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茎叶 指纹图谱 抗氧化活性 谱效关系
下载PDF
不同炮制工艺苍耳子UPLC指纹图谱及毒性成分含量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成 王学芹 +4 位作者 邓昕 洪燕 朋汤义 韩燕全 吴德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2期1327-1333,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工艺炮制的苍耳子UPLC指纹图谱及毒性成分含量。方法采用UPLC法建立苍耳子生品、清炒品、砂炒品的指纹图谱,使用层次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比较不同炮制品的总体成分差异;测定... 目的比较不同工艺炮制的苍耳子UPLC指纹图谱及毒性成分含量。方法采用UPLC法建立苍耳子生品、清炒品、砂炒品的指纹图谱,使用层次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比较不同炮制品的总体成分差异;测定不同炮制工艺苍耳子的毒性成分含量。结果建立了苍耳子生品、清炒品、砂炒品各15批的指纹图谱,标定了15个共有峰,HCA、PCA分析不能将生品和清炒品完全分开,砂炒品明显区分于生品和清炒品;新绿原酸、隐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是对OPLS-DA分类贡献较大的成分,多种成分的变化共同导致了苍耳子炮制品质量的改变;清炒品和砂炒品的羧基苍术苷含量较生品降低、苍术苷含量较生品升高,砂炒品毒性成分降低较清炒品更明显。结论苍耳子砂炒品较清炒品质量更均一,毒性成分降低更明显。砂炒法更适合炮制苍耳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砂炒 清炒 指纹图谱
下载PDF
枳椇子多糖的酸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春阳 白金波 +4 位作者 杨尚青 史进阳 秦亚敏 吴德玲 解松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8-156,共9页
为优化枳椇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该研究采用酸溶剂提取枳椇子粗多糖,经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通过Sevag法除蛋白、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对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枳椇子精制多糖。采用... 为优化枳椇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该研究采用酸溶剂提取枳椇子粗多糖,经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通过Sevag法除蛋白、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对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枳椇子精制多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刚果红实验、碘-碘化钾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枳椇子多糖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对枳椇子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枳椇子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90℃,料液比为1∶100(g∶mL),时间2.5 h,盐酸浓度0.2 mol/L,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4.07±0.07)%。经分离纯化后获得分子质量为3.03×10^(5)Da的均一性枳椇子精制多糖(Hovenia dulcis polysaccharide,HDP),HDP由甘露糖、氨基葡萄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阿拉伯糖组成,摩尔百分比为10.46%、1.44%、8.19%、9.79%、4.54%、4.61%,、38.02%、9.95%、13.01%。结构鉴定HDP为吡喃环型酸性多糖,具有无规则螺旋的空间构象且含有较多分支,并表现出片层状的微观形态。HDP清除ABTS阳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是0.867、1.178、2.112 mg/mL。该研究通过优化酸提枳椇子多糖工艺,获得一种精制的酸性多糖HDP,并揭示HDP具有潜在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结果将为枳椇子多糖的功能食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子多糖 酸提取法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合欢花药材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左亚锋 徐秀泉 +5 位作者 李巧月 王孟虎 孟祥松 闫攀 金传山 吴德玲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建立测定合欢花药材中槲皮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3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通过化学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探讨不同干燥方法对不同规格合欢花药材的影响,为合欢花药材的初加工工艺选择提供参考。通过晒干、阴干、蒸汽杀青后... 建立测定合欢花药材中槲皮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3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通过化学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探讨不同干燥方法对不同规格合欢花药材的影响,为合欢花药材的初加工工艺选择提供参考。通过晒干、阴干、蒸汽杀青后烘干、微波杀青后烘干、烘干(30、50、70、90℃)、冷冻干燥的方式对两种规格合欢花药材进行干燥处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和ABTS法、DPPH法等检测样品中总黄酮、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干燥后不同规格样品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干燥处理合欢花药材样品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槲皮苷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槲皮苷含量可作为总黄酮含量大小的评价指标,与O_(2)^(-)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正相关但不显著。槲皮苷含量和总黄酮含量与其他四种抗氧化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槲皮素含量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推测槲皮苷和槲皮素是2种合欢花类药材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不同干燥方法对2种规格合欢花药材影响显著,盛开的合欢花适合宜采用70℃烘干处理,花蕾期的合欢米宜采用冷冻干燥处理,合欢花和合欢米均不宜采用阴干处理。本研究为2种合欢花类药材初加工方法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花 干燥方法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牡丹根不同部位成分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树蓉 赵宏苏 +4 位作者 欧迎雪 翟宏焱 吴德玲 张村 张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50-259,共10页
本研究比较了连丹皮、刮丹皮、栓皮、木心、须根这五个牡丹根加工过程中分成的不同部位成分差异,探究牡丹药用部位的科学性,评价牡丹根部非药用部位的开发利用的价值。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建立牡丹根不同部位特征图谱,通过化学计量学进... 本研究比较了连丹皮、刮丹皮、栓皮、木心、须根这五个牡丹根加工过程中分成的不同部位成分差异,探究牡丹药用部位的科学性,评价牡丹根部非药用部位的开发利用的价值。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建立牡丹根不同部位特征图谱,通过化学计量学进行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等模式识别技术对牡丹根不同部位中酚及酚苷组分、单萜及其苷组分、鞣酸组分等类别化学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筛选的10个差异性成分中可指认的7个及含量大于0.1 mg/g的化学成分作为定量分析指标,进行成分含量测定。特征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表明连丹皮、刮丹皮和须根三者化学成分相似;木心和栓皮与前三者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木心中化学成分较少,且含量均较低;栓皮化学成分最为丰富,且单萜及其苷类成分占比较大。本研究表明连丹皮、刮丹皮与栓皮等部位在主成分上无显著性差异,为牡丹皮在产地加工中留栓皮去木心提供依据;牡丹须根与木心也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可考虑综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根 特征图谱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分析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的干姜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付梦雅 敖慧豪 +4 位作者 卜超 朋汤义 吴德玲 韩燕全 洪燕 《山东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35-41,共7页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预测干姜中潜在的质量标志物,为干姜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干姜指纹图谱,确认共有峰并进行指认,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干姜质量标志物,...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预测干姜中潜在的质量标志物,为干姜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干姜指纹图谱,确认共有峰并进行指认,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干姜质量标志物,再利用分子对接方法验证干姜质量标志物的生物活性。建立了10批干姜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17个,并指认其5个共有成分,分别为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烯酚及8-姜烯酚;通过网络药理学对关键成分靶点的分析结果表明,此5种成分可作用于35个核心靶点,20条关键通路发挥抗癌、抗炎、抗氧化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此5种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能力均较强,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初步预测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烯酚和8-姜烯酚可作为干姜的质量标志物。通过指纹图谱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干姜的质量标志物,为干姜的质量控制和药效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 质量标志物 指纹图谱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菊花道地性成因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伟 丁杨飞 +5 位作者 陈慧芳 巫梦莹 程冉冉 朱茜 常相伟 吴德玲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98-104,共7页
菊花是集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于一体的名品花卉,其药用历史悠久且道地性成因复杂多样。菊花在特定地域内经长期栽培形成各具特征的药用品种,各菊花道地产区根据传统生产规模与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应而产生了不同药用菊花的加工方... 菊花是集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于一体的名品花卉,其药用历史悠久且道地性成因复杂多样。菊花在特定地域内经长期栽培形成各具特征的药用品种,各菊花道地产区根据传统生产规模与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应而产生了不同药用菊花的加工方式,形成其特有的品质,使菊花药材质量得以保证,从而发挥良好的临床药效。通过对药用菊花品种、产地、加工方法、化学成分、药材品质评价、药效等多方面进行梳理总结,为菊花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道地性 成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色度、有效成分相关性的蒲黄炒炭识别模式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敏洁 黄琪 +3 位作者 吴德玲 赵宏苏 金传山 许凤清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97-102,共6页
目的 研究不同炮制程度蒲黄炭颜色与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为蒲黄炭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色差仪对不同炮制程度蒲黄炭进行色度测定,依据色度值对炒炭程度进行判别分析;建立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并测定生蒲黄及不同炮制程度蒲黄炭中... 目的 研究不同炮制程度蒲黄炭颜色与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为蒲黄炭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色差仪对不同炮制程度蒲黄炭进行色度测定,依据色度值对炒炭程度进行判别分析;建立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并测定生蒲黄及不同炮制程度蒲黄炭中香蒲新苷和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的含量;采用化学计量方法对有效成分与色度值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蒲黄药材指纹图谱共标定17个共有峰,并指认了香蒲新苷和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两种成分。不同炮制程度的蒲黄炭色度值具有显著差异,并且所建立的判别函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通过Fisher线性判别函数区分生品、轻炭、标炭、重炭4类。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与色度值L、b、Eab成显著正相关(P<0.05),与a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色度分析技术可用于蒲黄炭的质量评价,其通过内在、外在质量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可客观、有效地评价蒲黄炭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黄 炒炭过程 色度分析 质量控制 识别模式
下载PDF
牡丹皮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12
作者 陆彩侠 孔垂皓 +5 位作者 唐旭 吴丝雨 张翠 吴德玲 王仁中 许凤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14-1720,共7页
研究牡丹皮85%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抗菌的活性。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结合反相中压柱色谱和半制备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牡丹皮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数... 研究牡丹皮85%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抗菌的活性。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结合反相中压柱色谱和半制备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牡丹皮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数据与文献比对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牡丹皮乙醇提取部位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为5-hydroxy-3 S-hydroxymethyl-6-methyl-2,3-dihydrobenzofuran(1)、(S)-(6-methyl-2,3-dihydrobenzofuran-3-yl)methanol(2)、4-thujone-7-hydroxyl-8-O-β-D-glucopyranoside(3)、resacetophenone(4)、acetoisovanillone(5)、2,5-二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6)、3-(4-hydroxy-3-methoxy phenyl)propan-1,2-diol(7)、erythro-1-(3-methoxy-4-hydroxy-phenyl)-propan-1,2-diol(8)、thero-1-(3-methoxy-4-hydroxy-phenyl)-propan-1,2-diol(9)、(+)-儿茶素(10)、(+)-儿茶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1)、对羟基苯甲酸-β-D-吡喃葡萄糖苷(12)、苯甲酸-β-D-吡喃葡萄糖苷(13)、没食子酸乙酯(14)、没食子酸甲酯(15)、香草酸(16)。化合物2、7~9和11~16均首次从芍药属中分离得到。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1能够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的炎症因子水平(NO、TNF-α和IL-6),其IC 50值分别为15.67±1.20、18.59±1.27和15.79±1.2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单萜 酚酸 结构鉴定 抗炎 抗菌
下载PDF
基于化学计量学和多成分定量的不同产地断血流及其药用部位质量评价
13
作者 方澳宇 袁杰 +3 位作者 陈灵丽 汪康 吴德玲 张亚中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1期1875-1885,共11页
目的:建立断血流的特征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化学计量学和多成分定量评价不同产地断血流及其药用部位的质量。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应用Aglient SB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 目的:建立断血流的特征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化学计量学和多成分定量评价不同产地断血流及其药用部位的质量。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应用Aglient SB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3μL;检测波长为263 nm。运用多组分检验柱状图、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综合评价不同产地断血流及其药用部位的质量,并采取数据可视化工具制作植物热图进行数据表征。结果:建立识别断血流中13个共有成分的特征图谱,经方法学验证,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断血流药材的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不同产地和不同药用部位的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DXL-001、DXL-007外,21批样品的相似度为0.877~0.990。不同药用部位经PCA、OPLS-DA等方法可明显分为2类,得到6个差异性物质,表明茎、叶部位的成分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成分含量累计柱状图表明,不同地区中安徽产样品质量最佳。结论:断血流特征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科学准确、合理可行,为断血流的质量评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血流 化学计量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特征图谱 质量评价
下载PDF
瓜蒌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14
作者 尹嘉敏 王仁中 +4 位作者 曾凡俊 刘劲松 黄圣卓 许凤清 吴德玲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04-109,共6页
目的研究瓜蒌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干燥成熟果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ODS反相色谱柱以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瓜蒌皮水提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1H-NMR、13 C-NMR和HRMS等波谱学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 目的研究瓜蒌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干燥成熟果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ODS反相色谱柱以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瓜蒌皮水提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1H-NMR、13 C-NMR和HRMS等波谱学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瓜蒌皮水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葫芦素D(1)、葫芦素B(2)、异葫芦素D(3)、fabacein(4)、23,24-二氢葫芦素D(5)、柯伊利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6)、blumenol A(7)、对羟基苯甲酸(8)、5-oxymaltol(9)、香草酸(10)、烟酸(11)和3-maleimide-5-oxime(12)。结论化合物4为首次从天然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9、11、12为首次从瓜蒌皮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皮 化学成分 提取分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涂膜对刮皮生姜的护色工艺
15
作者 佟沫儒 李培培 +2 位作者 张伟 俞浩 吴德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75-182,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壳聚糖、海藻酸钠、卡拉胶三种涂膜剂对刮皮生姜护色效果的影响,筛选刮皮生姜的最佳复合护色涂膜组合抑制刮皮生姜在加工过程发生褐变。方法:以刮皮生姜为原料,褐变度、失重率、总酚含量在15 d内的变化值为指标,在单因素... 目的:通过研究壳聚糖、海藻酸钠、卡拉胶三种涂膜剂对刮皮生姜护色效果的影响,筛选刮皮生姜的最佳复合护色涂膜组合抑制刮皮生姜在加工过程发生褐变。方法:以刮皮生姜为原料,褐变度、失重率、总酚含量在15 d内的变化值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壳聚糖、海藻酸钠、卡拉胶三种护色剂为自变量,褐变度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自变量交互作用对刮皮生姜褐变的影响,确定抑制刮皮生姜褐变的最佳复合护色涂膜工艺。结果:复合涂膜剂的最佳配方为:壳聚糖为1.399%、海藻酸钠为1.783%、卡拉胶为1.311%,在该护色条件下刮皮生姜储藏15 d的褐变度为0.232,与响应面预测值(0.230)接近;测得姜辣素含量为1.62%,总黄酮含量1.83%,总酚含量53.88μg/g,失重率0.89%,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442.21μg Trolox/g,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壳聚糖、海藻酸钠、卡拉胶三种涂膜剂组合制备的复合涂膜护色效果较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生姜发生褐变及失水,同时也保留了刮皮生姜在储藏期间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皮生姜 褐变 涂膜护色 壳聚糖 海藻酸钠 卡拉胶 配方优化
下载PDF
山核桃外蒲壳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吴德玲 陈仕云 +2 位作者 刘劲松 金传山 许凤清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研究山核桃外蒲壳的化学成分和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分离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研究。结果:从山核桃外蒲壳中共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 目的:研究山核桃外蒲壳的化学成分和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分离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研究。结果:从山核桃外蒲壳中共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酚(1)、大黄素甲醚(2)、β-谷甾醇(3)、球松素(乔松酮)(4)、4,8-二羟基-1-四氢萘酮(5)。结论:其中,化合物2、5为首次从山核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在MTT抗肿瘤实验中,化合物1、4、5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外蒲壳 化学成分 抗肿瘤活性 人肝癌细胞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菊花中4种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吴德玲 金传山 +3 位作者 李琼 俞年军 王桐生 张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56-1558,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菊花药材中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ODS-2hypersil色谱柱(4.6 mm×250 mm,5μm),0.1%磷酸水-甲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0 nm。结果: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菊花药材中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ODS-2hypersil色谱柱(4.6 mm×250 mm,5μm),0.1%磷酸水-甲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0 nm。结果: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和金合欢素在测定的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回收率在97%~99%之间,RSD均小于1%。结论:该分析方法能简便快速的测定菊花中多个黄酮成分的含量,可以较全面的反映菊花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HPLC 黄酮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益智仁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德玲 金传山 +2 位作者 马凯 许凤清 宋婉芹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3期218-219,共2页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益智仁中多糖的含量,为中药益智仁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用苯酚一硫酸显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益智仁中多糖的含量,检测波长488nm。结果在3.45~10.35mg·L^-1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益智仁中多糖的含量,为中药益智仁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用苯酚一硫酸显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益智仁中多糖的含量,检测波长488nm。结果在3.45~10.35mg·L^-1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A=0,078C+0,0291,相关系数r=0.9994;回收率为100.41%,RSD=0.75%。结论该方法可靠、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益智仁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仁 多糖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醉鱼草果实三萜类成分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德玲 汪洋奎 +3 位作者 王训翠 刘劲松 金传山 张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84-1887,共4页
目的:研究醉鱼草果实的三萜类成分及其活性。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其含有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MTT法评价了化合物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oleanane,α-L-... 目的:研究醉鱼草果实的三萜类成分及其活性。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其含有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MTT法评价了化合物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oleanane,α-L-msnnopyranoside derive(1)、13,28-epoxy-3β,23-dihydroxy-11-oleanene(2)、3,23,28-trihydroxyoleane-11,13(18)-diene(3),并对化合物1~3进行了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3对神经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首次对化合物1进行了波谱学数据的报道,首次对化合物1~3进行了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果实 化学成分 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下载PDF
益智不同药用部位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德玲 金传山 +2 位作者 寇婉青 许凤清 周燕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通过对益智的不同药用部位的成分进行对比研究,为探讨其去壳使用的炮制原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重量法测定浸出物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益智仁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利用IR和HPLC对其成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益智不同药用部位... 目的:通过对益智的不同药用部位的成分进行对比研究,为探讨其去壳使用的炮制原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重量法测定浸出物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益智仁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利用IR和HPLC对其成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益智不同药用部位浸出物含量有所差别;挥发油含量仁高于壳;黄酮含量仁高于壳;多糖含量仁高于壳;IR和HPLC图谱表明益智仁和益智壳成份有差异。结论:益智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份有较大的差别,应去壳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 药用部位 成分 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