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养研究生科学思维模式的重要性
1
作者 闫文青 吴志方 +1 位作者 陈霞 孟庆润 《中国冶金教育》 2024年第3期37-38,共2页
探索培养研究生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注重问题思考模式、有效文献阅读和开展组会交流,从导师的“导”、学生的“悟”中发现科学问题、解决问题,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思维方式 文献阅读 组会交流
下载PDF
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肱骨头螺钉的分布特点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流超 罗毅文 +2 位作者 黄杰文 蓝思彬 吴志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50-3854,共5页
背景: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是肱骨近端骨折最常用的固定方式,但临床上其失败率仍较高,螺钉的合理置入是影响内固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目的:探讨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肱骨头螺钉的分布特点及对内固定失... 背景: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是肱骨近端骨折最常用的固定方式,但临床上其失败率仍较高,螺钉的合理置入是影响内固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目的:探讨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肱骨头螺钉的分布特点及对内固定失效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124例,其中男16例,女108例,年龄≥60岁,根据其术后是否出现内固定失效分为正常组(101例)和内固定失效组(23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内侧柱完整性、钢板高度、颈干角、是否置入肱骨距螺钉、肱骨头螺钉数量,并根据术后数字X射线摄影正位片将肱骨头分为8个区,收集患者肱骨头螺钉在各区螺钉分布特点,绘制螺钉分布热力图。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内侧柱完整性、钢板高度、颈干角、是否置入肱骨距螺钉、肱骨头螺钉数量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但热力图显示,在正常组中肱骨头螺钉分布均匀,主要分散在4,6,7区;而内固定失效组的螺钉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4,6区;此外,在肱骨距螺钉理想区域(7/8区)中,正常组螺钉明显多于内固定失效组;③提示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过程中,肱骨头螺钉均匀分布是保证内固定效果的关键,合理的肱骨头螺钉分布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内固定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 锁定钢板 肱骨头螺钉分布 内固定失效
下载PDF
Q&P工艺对Fe-0.45C-1.6B高硼耐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谢甜 吴志方 +1 位作者 王凯 吴润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15-119,共5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洛氏硬度计和冲击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铸态和经Q&P工艺处理后的Fe-0.45C-1.6B高硼耐磨钢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高硼耐磨钢的显微组织由金属基体...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洛氏硬度计和冲击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铸态和经Q&P工艺处理后的Fe-0.45C-1.6B高硼耐磨钢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高硼耐磨钢的显微组织由金属基体和共晶硼化物组成。基体组织主要为马氏体,铁素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硼化物主要为Fe_(2)B和Fe_(23)(B,C)_(6)。Q&P工艺后,铁素体被消除,合金元素分布均匀,硼化物的形态和分布随之发生变化。经Q&P工艺后,高硼耐磨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磨性都得到改善。与铸态相比,Q&P工艺后高硼耐磨钢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由9.8%上升到17.6%,冲击吸收功由3.76 J上升至7.50 J,耐磨性为铸态时的1.6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硼耐磨钢 Q&P工艺 残余奥氏体 耐磨性
下载PDF
累及背侧关节面桡骨远端骨折的骨折线地图特征:螺钉有效固定治疗术后移位
4
作者 胡流超 罗毅文 吴志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4-530,共7页
背景: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是桡骨远端骨折临床上最常用的固定方式,但当骨折线累及背侧关节面时,掌侧钢板固定则存在术后背侧骨块移位风险,尤其是乙状切迹背侧骨块术后移位风险较高。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累及背侧关节面的骨折线特点,进而... 背景: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是桡骨远端骨折临床上最常用的固定方式,但当骨折线累及背侧关节面时,掌侧钢板固定则存在术后背侧骨块移位风险,尤其是乙状切迹背侧骨块术后移位风险较高。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累及背侧关节面的骨折线特点,进而深入研究累及乙状切迹背侧骨块发生术后移位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提高复位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CT影像桡骨远端背侧骨折块数量1,2,3块及以上分别记为Ⅰ,Ⅱ,Ⅲ型骨折,分别绘制骨折线地图,分析其背侧骨折线形态特征。对存在乙状切迹背侧骨折的患者进行3个月以上随访,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乙状切迹背侧骨块移位分为移位组和无移位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和术后CT解剖参数。结果与结论:①对AO/OTA分型C型累及背侧关节面145例患者进行骨折线地图分析,其中根据背侧骨折块数量:Ⅰ型25例(17.2%)、Ⅱ型82例(56.6%)、Ⅲ型38例(26.2%);骨折线地图显示Ⅰ型骨折块骨折线主要累及乙状切迹,Ⅱ型主要累及乙状切迹和lister结节,Ⅲ型则累及乙状切迹、lister结节和桡侧柱背侧。145例患者中86.2%(125/145例)累及乙状切迹,其中Ⅲ型累及比例高达94.7%(36/38例),Ⅱ型88.0%(72/82例),Ⅰ型68%(17/25例)。②76例AO/OTA分型C型累及乙状切迹背侧患者纳入进一步研究,其中术后未移位组65例,移位组11例;在单因素分析中,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部位、术前CT乙状切迹背侧骨块背侧边长(d1)、尺侧边长(d2)、乙状切迹背侧骨块背侧高度(d4)和钢板距桡骨尺侧边缘距离(d5)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乙状切迹背侧骨块累及下尺桡关节占比[d2/(d2+d3)]、乙状切迹背侧骨块关节面占比(s1/s2)、尺侧螺钉尾端距背侧乙状切迹边缘的距离(d6)和乙状切迹背侧骨块螺钉固定的数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乙状切迹骨块螺钉固定的数量是影响尺背侧乙状切迹骨块移位唯一的危险因素(P<0.05)。④提示在累及桡骨背侧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中,Ⅱ型最常见,Ⅲ型和Ⅰ型次之,大部分患者均存在乙状切迹背侧骨块。而乙状切迹背侧骨块其受下尺桡关节韧带影响易发生术后移位,术中至少1枚有效螺钉固定能降低其移位风险并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乙状切迹背侧骨块 掌侧钢板 内固定 骨折线
下载PDF
CSP工艺生产热轧钢板显微组织混晶的产生和消除 被引量:7
5
作者 吴志方 况嘉伦 +4 位作者 石俊 何大亮 谭佳梅 魏远征 吴润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5-107,共3页
CSP工艺生产的部分热轧钢板中出现混晶现象,这影响了产品的力学性能。对显微组织混晶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消除措施。
关键词 混晶 CSP 热轧板 显微组织
下载PDF
灰口铸铁件残余应力的测量与消除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志方 陆芳芳 +2 位作者 卢献忠 雷雪 吴润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20-922,共3页
铸件的残余应力影响其尺寸稳定性和性能,甚至会导致铸件失效。采用盲孔法测定铸态、退火态和铸造后砂型保温的灰口铸铁件试样的残余应力。试验结果表明,砂型保温工艺和退火处理一样,能有效地降低铸铁件的残余应力,而且该法工艺简单、成... 铸件的残余应力影响其尺寸稳定性和性能,甚至会导致铸件失效。采用盲孔法测定铸态、退火态和铸造后砂型保温的灰口铸铁件试样的残余应力。试验结果表明,砂型保温工艺和退火处理一样,能有效地降低铸铁件的残余应力,而且该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口铸铁件 盲孔法 残余应力 砂型保温
下载PDF
CSP薄板连铸连轧工艺特点及其技术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吴志方 吴润 +2 位作者 韩斌 张超 杨晶晶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36-39,共4页
综述了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特点及其技术进展。简述了CSP工艺及其连铸坯组织特点,着重介绍了薄板坯在CSP热连轧中的组织演变。探讨了CSP成品板的组织与性能。
关键词 CSP 组织 析出物
下载PDF
二元互不溶体系中第二相颗粒的Ostwald熟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志方 刘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26,51,共5页
二元互不溶体系是具有重要工程技术价值的材料。综述了近年来二元互不溶体系中第二相颗粒的Ostwald熟化的研究进展,简述了Ostwald熟化的经典理论——LSW理论和现代Ostwald熟化理论,着重介绍了二元互不溶体系中第二相颗粒的Ostwald熟化... 二元互不溶体系是具有重要工程技术价值的材料。综述了近年来二元互不溶体系中第二相颗粒的Ostwald熟化的研究进展,简述了Ostwald熟化的经典理论——LSW理论和现代Ostwald熟化理论,着重介绍了二元互不溶体系中第二相颗粒的Ostwald熟化以及第二相体积分数、颗粒形状和合金元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互不溶体系 Ostwald熟化 LSW理论 现代Ostwald熟化理论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Ag-Cu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志方 周帆 程钊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6,共4页
参考Miedema半经验理论,建立了Ag-Cu系机械合金化(MA)过程的热力学模型。热力学计算分析指出,Ag-Cu二元系不具有形成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力学驱动力;而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g-20%Cu(原子分数)合金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机械合金化可以获... 参考Miedema半经验理论,建立了Ag-Cu系机械合金化(MA)过程的热力学模型。热力学计算分析指出,Ag-Cu二元系不具有形成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力学驱动力;而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g-20%Cu(原子分数)合金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机械合金化可以获得Ag-Cu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这说明Ag-Cu合金经机械合金化形成过饱和固溶体主要来源于动力学驱动。在随后的退火过程中,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发生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热力学 动力学 Ag—Cu合金 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
下载PDF
两相体系中第二相颗粒粗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志方 吴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13-117,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两相体系中第二相颗粒粗化的研究进展,LSW理论能对颗粒的Ostwald熟化过程进行定量,并且第二相体积分数、弹性应力以及颗粒形状和合金元素等对Ostwald熟化过程有影响。LSW理论仍来源于驱动力的分析和基本方程的推导。对于纳... 综述了近年来两相体系中第二相颗粒粗化的研究进展,LSW理论能对颗粒的Ostwald熟化过程进行定量,并且第二相体积分数、弹性应力以及颗粒形状和合金元素等对Ostwald熟化过程有影响。LSW理论仍来源于驱动力的分析和基本方程的推导。对于纳米两相体系,其第二相颗粒的粗化仍满足经典的Ostwald熟化理论——LSW理论。纳米颗粒粗化行为的理论研究与钢铁生产紧密相联,钢铁产品的性能提高与其中夹杂物的尺寸控制有关,第二相Ostwald熟化理论将能有效应用于钢铁夹杂物纳米尺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相颗粒 Ostwald熟化 夹杂物
下载PDF
基于CSP工艺下DC04冷轧板在退火过程中组织和织构演变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志方 况嘉伦 +5 位作者 石俊 何大亮 方智 雷浩 程伊婷 吴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94-96,共3页
以武钢CSP工艺生产的DC04钢板作为冷轧基材,经冷轧后,在实验室模拟现场工艺进行了退火,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析了退火过程中的组织和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DC04冷轧薄板在710℃退火3h后,再结晶基本完成,并且晶粒尺寸较... 以武钢CSP工艺生产的DC04钢板作为冷轧基材,经冷轧后,在实验室模拟现场工艺进行了退火,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析了退火过程中的组织和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DC04冷轧薄板在710℃退火3h后,再结晶基本完成,并且晶粒尺寸较均匀。在710℃退火时,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小角度晶界所占比例逐渐减小,大角度晶界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在710℃退火12h后,有较强的γ取向线和较弱的α取向线,即获得了理想的退火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工艺 冷轧薄板 织构 再结晶
下载PDF
Fe-Cu二元互不溶体系中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机械合金化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志方 周帆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56,共5页
Fe-Cu二元互不溶体系合金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形成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并显示出与其微米尺度结构合金所不同的独特性能。综述了近年来Fe-Cu二元互不溶体系中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机械合金化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Fe-Cu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 Fe-Cu二元互不溶体系合金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形成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并显示出与其微米尺度结构合金所不同的独特性能。综述了近年来Fe-Cu二元互不溶体系中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机械合金化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Fe-Cu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形成机理及其力学和物理性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饱和固溶体 互不溶体系 Fe-Cu合金 机械合金化
下载PDF
Q235钢CSP轧制时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志方 张超 +3 位作者 宋畅 薛珍珍 史园园 吴润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64-467,共4页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Q235钢连铸坯CSP轧制时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在高变形温度和低应变速率条件下Q235钢易发生动态再结晶;在回归相应的数学模型后,建立了Q235钢的热变形方程式。对Q235钢连铸坯热...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Q235钢连铸坯CSP轧制时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在高变形温度和低应变速率条件下Q235钢易发生动态再结晶;在回归相应的数学模型后,建立了Q235钢的热变形方程式。对Q235钢连铸坯热变形后的组织进行分析,发现奥氏体发生动态回复后转变的铁素体组织中也有动态再结晶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工艺 动态再结晶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Al-10Pb纳米相复合结构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志方 周 +6 位作者 杨薇 冉奥阳 李志 胡娟 黄云霞 何贝 吴润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1-886,共6页
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l-10%Pb(质量分数)纳米相复合结构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Al-10%Pb纳米相复合结构中Pb相的长大可以用LSW理论描述。但是Pb相的长大激活能显著低于常规多晶材料中溶质原子(Pb)... 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l-10%Pb(质量分数)纳米相复合结构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Al-10%Pb纳米相复合结构中Pb相的长大可以用LSW理论描述。但是Pb相的长大激活能显著低于常规多晶材料中溶质原子(Pb)在溶剂基体(Al)晶格中扩散的激活能,而接近于溶剂基体(Al)的晶界自扩散激活能。这主要是由于纳米相复合结构中Pb相的长大机制与常规两相合金不同所致。在纳米相复合结构中,溶质原子的迁移以沿溶剂基体的晶界扩散为主,纳米相基体高的晶界分数可促进扩散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相复合结构 AL-PB合金 机械合金化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Al-Pb纳米相复合结构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志方 周帆 +1 位作者 周 吴润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4-348,共5页
参考Miedema半经验公式,建立Al-Pb系机械合金化过程的热力学模型,并对所制备的Al-10%Pb粉末进行热力学计算和对比分析。实验表明利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可以获得在Al基体上均匀弥散分布着纳米相Pb的复合结构;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Al-Pb系粉... 参考Miedema半经验公式,建立Al-Pb系机械合金化过程的热力学模型,并对所制备的Al-10%Pb粉末进行热力学计算和对比分析。实验表明利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可以获得在Al基体上均匀弥散分布着纳米相Pb的复合结构;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Al-Pb系粉末机械合金化过程不具备形成非晶相、固溶体和中间化合物的热力学驱动力。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Al-10%Pb合金在高能球磨过程中的组织结构,表明,所建立的热力学模型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热力学 AL-PB合金 纳米相复合结构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志方 罗辉 罗毅文 《医学综述》 2016年第22期4377-4380,共4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并有归巢损伤处修复组织等功能,在组织工程修复与再生医学中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干细胞迁移的信号通路机制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涉及BMSCs迁移的信号通路较多,如磷脂酰肌醇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并有归巢损伤处修复组织等功能,在组织工程修复与再生医学中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干细胞迁移的信号通路机制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涉及BMSCs迁移的信号通路较多,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和应激活化蛋白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迁移 信号通路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Co-Cu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志方 周帆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4-67,共4页
根据Miedema半经验理论建立Co-Cu二元系机械合金化过程的热力学模型,讨论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Co-Cu(原子分数为20%)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点。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可以获得Co-Cu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热力学计算结果... 根据Miedema半经验理论建立Co-Cu二元系机械合金化过程的热力学模型,讨论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Co-Cu(原子分数为20%)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点。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可以获得Co-Cu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Co-Cu二元系不具有形成固溶体的热力学驱动力,Co-Cu合金经机械合金化制备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Co-Cu合金 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 热力学 动力学
下载PDF
二元互不溶体系中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机械合金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志方 周帆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78-81,共4页
互不溶体系合金在机械合金化的非平衡过程中能够形成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并显示出与其微米尺度结构合金所不同的独特性能。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不仅是互不溶体系中重要的一种亚稳态结构,也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体系。综述了近年来二元互... 互不溶体系合金在机械合金化的非平衡过程中能够形成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并显示出与其微米尺度结构合金所不同的独特性能。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不仅是互不溶体系中重要的一种亚稳态结构,也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体系。综述了近年来二元互不溶体系中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机械合金化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形成机制,以及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热稳定性、力学和物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饱和固溶体 互不溶合金系 机械合金化
下载PDF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改革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志方 吴润 从善海 《中国冶金教育》 2011年第1期36-38,共3页
针对金属材料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立足于已有实验条件开设材料学综合实验的基本思路,着重介绍综合实验的具体做法,包括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分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和创新实验教师队伍培养。实践表明,开设综合实验,提高了学生... 针对金属材料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立足于已有实验条件开设材料学综合实验的基本思路,着重介绍综合实验的具体做法,包括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分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和创新实验教师队伍培养。实践表明,开设综合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专业综合实验 创新能力
下载PDF
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途径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志方 闫文青 徐光 《中国冶金教育》 2017年第1期71-73,共3页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针对目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存在的形式和内容问题,提出了提高论文质量的途径,包括提高研究生自身素质、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全程质量管理,对保证...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针对目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存在的形式和内容问题,提出了提高论文质量的途径,包括提高研究生自身素质、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全程质量管理,对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质量 途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