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极早产儿存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11家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极早产儿(胎龄<32周)的一般资料,分析其存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目的研究极早产儿存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11家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极早产儿(胎龄<32周)的一般资料,分析其存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极早产儿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极早产儿2339例,其中存活2010例(85.93%),无严重并发症存活1507例(64.43%)。胎龄22~25^(+6)周、26~26^(+6)周、27~27^(+6)周、28~28^(+6)周、29~29^(+6)周、30~30^(+6)周、31~31^(^(+6))周各组极早产儿存活率分别是32.5%、60.6%、68.0%、82.9%、90.1%、92.3%、94.8%,随着胎龄增加,存活率呈升高趋势(P<0.05);相同胎龄分组下无严重并发症存活率分别是7.5%、18.1%、34.5%、52.2%、66.7%、75.7%、81.8%,随着胎龄增加,无严重并发症存活率呈升高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大、出生体重大、母亲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极早产儿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而1 min Apgar评分≤3分是极早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胎龄大、出生体重大是存活极早产儿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保护因素(P<0.05),而5 min Apgar评分≤3分、母亲绒毛膜羊膜炎是存活极早产儿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极早产儿存活率与胎龄密切相关。1 min Apgar评分≤3分可增加极早产儿死亡的风险,而胎龄大、出生体重大、母亲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与死亡风险降低有关。5 min Apgar评分≤3分和母亲绒毛膜羊膜炎可增加极早产儿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胎龄大、出生体重大可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N-CPAP及N-CPAP联合沐舒坦治疗早产儿RDS的效果。方法:将58例经X线胸片证实为RDS的早产儿分为两组,单用30例单用N-CPAP治疗,合用组28例用N-CPAP联合沐舒坦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呼吸功能各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目的:探讨N-CPAP及N-CPAP联合沐舒坦治疗早产儿RDS的效果。方法:将58例经X线胸片证实为RDS的早产儿分为两组,单用30例单用N-CPAP治疗,合用组28例用N-CPAP联合沐舒坦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呼吸功能各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在达治疗稳定及停N-CPAP时PaO2/F iO2值,并比较两组达治疗稳定时间、N-CPAP总通气时间、生后24 h及48 h X线胸片变化、肺炎发生率、死亡率、临床治愈率。结果:两组患儿N-CPAP治疗后临床表现好转,各项呼吸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合用组达治疗稳定及停N-CPAP时PaO2/F iO2均明显增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达治疗稳定时间、N-CPAP总通气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胸片复查,在生后24 h,无论好转与恶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后48 h X线好转率合用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用组死亡率下降、临床治愈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PAP治疗早产儿RDS能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呼吸机的应用,减低肺炎发病率,且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无创、经济实用;沐舒坦价廉物美、来源广泛、应用安全方便,两者联合应用能进一步改善氧合,缩短氧疗时间及RDS临床进程,降低治疗费用,减低死亡率,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尤其在广大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GLS1在胃癌患者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88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组织样本,包括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标本的谷氨酰胺酶1型(GLS1)、Raptor、Rictor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目的探讨GLS1在胃癌患者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88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组织样本,包括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标本的谷氨酰胺酶1型(GLS1)、Raptor、Rictor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组织GLS1、Raptor、Rictor mRNA表达;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GLS1表达水平与胃癌病理资料的关系;对胃癌患者进行随访,分析GLS1表达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GLS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7%(71/88),Raptor阳性表达率为73.9%(65/88),Rictor阳性表达率为88.6%(78/88),癌旁组织分别为38.6%(34/88)、23.9%(21/88)、46.6%(41/88),胃癌组织GLS1、Raptor、Rictor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GLS1、Raptor、Rictor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4±0.21)、(1.73±0.32)、(1.32±0.17),均高于癌旁组织(0.65±0.09)、(0.81±0.12)、(0.75±0.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 cm、低分化肿瘤、Ⅲ~Ⅳ期、合并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为T3~T4者GLS1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GLS1阴性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78.1%)高于阳性患者的3年累积生存率(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GLS1表达、分化程度、TNM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GLS1在胃癌组织表达显著升高,GLS1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差,GLS1可作为胃癌临床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极早产儿存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11家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极早产儿(胎龄<32周)的一般资料,分析其存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极早产儿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极早产儿2339例,其中存活2010例(85.93%),无严重并发症存活1507例(64.43%)。胎龄22~25^(+6)周、26~26^(+6)周、27~27^(+6)周、28~28^(+6)周、29~29^(+6)周、30~30^(+6)周、31~31^(^(+6))周各组极早产儿存活率分别是32.5%、60.6%、68.0%、82.9%、90.1%、92.3%、94.8%,随着胎龄增加,存活率呈升高趋势(P<0.05);相同胎龄分组下无严重并发症存活率分别是7.5%、18.1%、34.5%、52.2%、66.7%、75.7%、81.8%,随着胎龄增加,无严重并发症存活率呈升高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大、出生体重大、母亲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极早产儿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而1 min Apgar评分≤3分是极早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胎龄大、出生体重大是存活极早产儿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保护因素(P<0.05),而5 min Apgar评分≤3分、母亲绒毛膜羊膜炎是存活极早产儿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极早产儿存活率与胎龄密切相关。1 min Apgar评分≤3分可增加极早产儿死亡的风险,而胎龄大、出生体重大、母亲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与死亡风险降低有关。5 min Apgar评分≤3分和母亲绒毛膜羊膜炎可增加极早产儿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胎龄大、出生体重大可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文摘目的:探讨N-CPAP及N-CPAP联合沐舒坦治疗早产儿RDS的效果。方法:将58例经X线胸片证实为RDS的早产儿分为两组,单用30例单用N-CPAP治疗,合用组28例用N-CPAP联合沐舒坦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呼吸功能各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在达治疗稳定及停N-CPAP时PaO2/F iO2值,并比较两组达治疗稳定时间、N-CPAP总通气时间、生后24 h及48 h X线胸片变化、肺炎发生率、死亡率、临床治愈率。结果:两组患儿N-CPAP治疗后临床表现好转,各项呼吸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合用组达治疗稳定及停N-CPAP时PaO2/F iO2均明显增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达治疗稳定时间、N-CPAP总通气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胸片复查,在生后24 h,无论好转与恶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后48 h X线好转率合用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用组死亡率下降、临床治愈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PAP治疗早产儿RDS能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呼吸机的应用,减低肺炎发病率,且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无创、经济实用;沐舒坦价廉物美、来源广泛、应用安全方便,两者联合应用能进一步改善氧合,缩短氧疗时间及RDS临床进程,降低治疗费用,减低死亡率,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尤其在广大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文摘目的探讨GLS1在胃癌患者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88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组织样本,包括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标本的谷氨酰胺酶1型(GLS1)、Raptor、Rictor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组织GLS1、Raptor、Rictor mRNA表达;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GLS1表达水平与胃癌病理资料的关系;对胃癌患者进行随访,分析GLS1表达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GLS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7%(71/88),Raptor阳性表达率为73.9%(65/88),Rictor阳性表达率为88.6%(78/88),癌旁组织分别为38.6%(34/88)、23.9%(21/88)、46.6%(41/88),胃癌组织GLS1、Raptor、Rictor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GLS1、Raptor、Rictor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4±0.21)、(1.73±0.32)、(1.32±0.17),均高于癌旁组织(0.65±0.09)、(0.81±0.12)、(0.75±0.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 cm、低分化肿瘤、Ⅲ~Ⅳ期、合并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为T3~T4者GLS1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GLS1阴性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78.1%)高于阳性患者的3年累积生存率(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GLS1表达、分化程度、TNM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GLS1在胃癌组织表达显著升高,GLS1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差,GLS1可作为胃癌临床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