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新型冠状(新冠)病毒感染后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耳鼻喉...目的分析新型冠状(新冠)病毒感染后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耳鼻喉科门诊就诊患者21454例,其中OME患者201例。根据北京地区疫情流行及政府管控政策(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减少聚集、居家隔离、疫苗接种等)时间,将201例OME患者分为疫情前组68例(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防控期组30例(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爆发期组103例(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收集201例OME患者资料,分析新冠病毒感染相关OME人口学特征及发病特点。结果防控期组OME就诊率(0.40%)较疫情前组(0.82%)显著下降,爆发期组(1.82%)较疫情前组、防控期组升高了51.5%与24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爆发期组92.2%的OME是新冠病毒感染之后出现的,较疫情前组、防控期组上呼吸道感染导致OME在中耳炎患者中的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爆发期组上呼吸道感染导致OME患者年龄高于疫情前组和防控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2)。74.6%的患者在新冠病毒感染之后的1~3周发病,7.5%的患者(5/67)在感染1月后才出现耳部症状。50.7%的患者仅有耳部症状且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仅31.3%合并鼻、鼻咽部轻微炎症。结论新冠病毒感染可明显提高OME发病率,老年人患病率更高。新冠相关OME往往在感染后2周甚至更晚出现。新冠病毒有可能通过直接感染中耳引发炎症,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展开更多
[目的]利用本课题组发展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激发态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以及不同类型的电子跃迁对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广义Kohn-Sham能量分解分析方法(generalized Kohn-Sham based energy decompositio...[目的]利用本课题组发展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激发态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以及不同类型的电子跃迁对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广义Kohn-Sham能量分解分析方法(generalized Kohn-Sham based energy decomposition analysis,GKS-EDA),对两种Waston-Crick构型和两种stacked构型的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本质进行理论研究.[结果]对于Waston-Crick构型的碱基对,n→π^(*)跃迁削弱了轨道极化作用但加强了电子相关作用,激发态分子间相互作用由电子相关作用主导,而π→π^(*)跃迁对分子间氢键影响较小;对于stacked构型的碱基对,π→π^(*)跃迁削弱了静电相互作用但增强了电子相关作用.[结论]Waston-Crick构型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本质受电子激发跃迁影响较大,而电子激发跃迁基本不改变stacked构型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本质.展开更多
目的:评估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图像进行自动检测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来自B Borooah癌症研究所的医学专家,从230例患者中收集、准备和分类的1224张口腔组织病理图片被纳入研究。本研究采用十折交叉...目的:评估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图像进行自动检测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来自B Borooah癌症研究所的医学专家,从230例患者中收集、准备和分类的1224张口腔组织病理图片被纳入研究。本研究采用十折交叉验证对图像样本进行训练和测试,验证本研究模型的有效性。此外,本研究采用经典的ResNet50模型作为深度学习的框架,并根据切片图像的性质进行了改进,以确保自动检测的效果。结果:分类实验的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快速、精确的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图像进行检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优AUC=0.91,平均AUC=0.88)显示了该方法的实验效果。此外,模型的准确率(accuracy,ACC)(0.976)、敏感性(sensitivity,SEN)(0.981)以及特异性(specificity,SPE)(0.971)也进一步显示了该研究的效果。结论:本研究所提出的深度学习框架可以很好的对口腔鳞状细胞癌进行自动检测,所得到的结果可以有效地转化为软件,对于临床辅助诊断使用有极大的帮助。展开更多
采用涂敷和预制2种方式加入CoCrNi中熵粉末,研究该合金化粉末对铝/钢TIG熔钎焊接头形貌和组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侧坡口涂敷中熵合金粉时,钎接面有椭球状未熔CoCrNi颗粒层存在,颗粒周围缝隙由灰色的Al基体和Al 0.7 Si 3Fe 0.3...采用涂敷和预制2种方式加入CoCrNi中熵粉末,研究该合金化粉末对铝/钢TIG熔钎焊接头形貌和组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侧坡口涂敷中熵合金粉时,钎接面有椭球状未熔CoCrNi颗粒层存在,颗粒周围缝隙由灰色的Al基体和Al 0.7 Si 3Fe 0.3填充,界面两侧Al、Fe无明显元素扩散,残余CoCrNi颗粒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增强相作用,但是其大小和分布的不均匀性影响了液态AlSi_(5)焊丝的流动,背面焊缝包覆性差,形成了较高余高和底部未熔合缺陷。预制方式下CoCrNi粉熔化与钢界面结合良好,熔敷金属在铝和钢表面有较好铺展,接头成形好,界面两侧各元素发生相互扩散,界面生成了Al_(0.7)Si_(3)Fe_(0.3)、Co_(3)Fe_(7)、Fe(Cr,Ni)和Al_(0.9)Ni_(1.1),金属间化合物(IMC)层平均厚3.15μm。CoCrNi中熵粉末有效阻隔了Al-Fe金属间化合物生成,2种方式下接头强度均大于未添加中熵合金粉的接头,其中预制中熵合金粉的强度较高(86 MPa)。涂敷中熵合金粉的接头维氏硬度最高达到467HV,位于钎接界面近焊缝侧,预制中熵合金粉的钢侧出现软化区,接头维氏硬度最高为248HV,位于近钎接界面钢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新型冠状(新冠)病毒感染后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耳鼻喉科门诊就诊患者21454例,其中OME患者201例。根据北京地区疫情流行及政府管控政策(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减少聚集、居家隔离、疫苗接种等)时间,将201例OME患者分为疫情前组68例(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防控期组30例(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爆发期组103例(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收集201例OME患者资料,分析新冠病毒感染相关OME人口学特征及发病特点。结果防控期组OME就诊率(0.40%)较疫情前组(0.82%)显著下降,爆发期组(1.82%)较疫情前组、防控期组升高了51.5%与24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爆发期组92.2%的OME是新冠病毒感染之后出现的,较疫情前组、防控期组上呼吸道感染导致OME在中耳炎患者中的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爆发期组上呼吸道感染导致OME患者年龄高于疫情前组和防控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2)。74.6%的患者在新冠病毒感染之后的1~3周发病,7.5%的患者(5/67)在感染1月后才出现耳部症状。50.7%的患者仅有耳部症状且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仅31.3%合并鼻、鼻咽部轻微炎症。结论新冠病毒感染可明显提高OME发病率,老年人患病率更高。新冠相关OME往往在感染后2周甚至更晚出现。新冠病毒有可能通过直接感染中耳引发炎症,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文摘[目的]利用本课题组发展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激发态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以及不同类型的电子跃迁对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广义Kohn-Sham能量分解分析方法(generalized Kohn-Sham based energy decomposition analysis,GKS-EDA),对两种Waston-Crick构型和两种stacked构型的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本质进行理论研究.[结果]对于Waston-Crick构型的碱基对,n→π^(*)跃迁削弱了轨道极化作用但加强了电子相关作用,激发态分子间相互作用由电子相关作用主导,而π→π^(*)跃迁对分子间氢键影响较小;对于stacked构型的碱基对,π→π^(*)跃迁削弱了静电相互作用但增强了电子相关作用.[结论]Waston-Crick构型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本质受电子激发跃迁影响较大,而电子激发跃迁基本不改变stacked构型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本质.
文摘目的:评估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图像进行自动检测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来自B Borooah癌症研究所的医学专家,从230例患者中收集、准备和分类的1224张口腔组织病理图片被纳入研究。本研究采用十折交叉验证对图像样本进行训练和测试,验证本研究模型的有效性。此外,本研究采用经典的ResNet50模型作为深度学习的框架,并根据切片图像的性质进行了改进,以确保自动检测的效果。结果:分类实验的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快速、精确的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图像进行检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优AUC=0.91,平均AUC=0.88)显示了该方法的实验效果。此外,模型的准确率(accuracy,ACC)(0.976)、敏感性(sensitivity,SEN)(0.981)以及特异性(specificity,SPE)(0.971)也进一步显示了该研究的效果。结论:本研究所提出的深度学习框架可以很好的对口腔鳞状细胞癌进行自动检测,所得到的结果可以有效地转化为软件,对于临床辅助诊断使用有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