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时代的大学治理:理论逻辑、现实挑战及其实施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立保 吴晖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47,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要求。大学治理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部署,肩负起数字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数字时代,大学治理不但需要主动适应数字技术的新诉求而实现治理形态的变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要求。大学治理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部署,肩负起数字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数字时代,大学治理不但需要主动适应数字技术的新诉求而实现治理形态的变革,还应以“人”为治理核心,借力数字技术的特有效用对大学治理能力进行赋能与再创新。在现实挑战中,数字技术赋能大学治理还存在着大学治理理念断裂、治理主体权责不均衡、数据流通引发风险等诸多挑战。基于此,依据数字时代大学治理的理论内涵,大学治理应从树立人本治理理念、加强数字平台建设、实施监管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借由数字技术资源的嵌入来促进大学治理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大学治理 治理能力
下载PDF
跨学科学习对博士生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
2
作者 吴立保 吴晖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9,共8页
目前,“交叉学科”“跨学科”建设已成为我国博士生培养的重要主题。跨学科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不只关乎博士生知识体系的完善,也是顺应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但现阶段我国跨学科博士生培养还存在诸多困境。本文在重构跨学科博士生培养认知... 目前,“交叉学科”“跨学科”建设已成为我国博士生培养的重要主题。跨学科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不只关乎博士生知识体系的完善,也是顺应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但现阶段我国跨学科博士生培养还存在诸多困境。本文在重构跨学科博士生培养认知范式的基础上,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跨学科博士生的培养过程进行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研究发现,学科转型、个体体验、环境归属等是影响跨学科学习博士生培养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跨学科博士生培养路径:立足学科整合,优化跨学科培养方案;增进学科认知,管理博士生学业进展;扩大支持范围,营造科研创新氛围。这对优化跨学科博士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博士生培养的质量,完善跨学科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学习 博士生培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大学治理:价值、技术与制度的逻辑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北群 郭宇 吴立保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5,共10页
借助数字技术的赋能,实现大学治理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既是顺应数字时代的应有之义,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技术赋能的大学治理,在理论层面,需在合理选择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技术赋能实现治理目标。在实践层面,... 借助数字技术的赋能,实现大学治理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既是顺应数字时代的应有之义,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技术赋能的大学治理,在理论层面,需在合理选择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技术赋能实现治理目标。在实践层面,也要理解其技术机理,从制度层面规避、防范与应对数字风险,形成治理与技术双向构建的可循环模式。因此,可以从价值、技术与制度三个层面探析数字技术赋能大学治理的逻辑理路。其中,价值逻辑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相互耦合,技术逻辑为数字技术对大学治理体系多维重构,制度逻辑为对技术与风险的动态响应。基于逻辑理路发现:当前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工具理性僭越、数字技术异化与制度机制落后等实然困境,需要从深化相关理论,培养数字领导力与推进制度创新三个方面上探析数字技术赋能大学治理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大学治理 逻辑理路 优化路径
下载PDF
心理安全感对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自我反省和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效应
4
作者 黄丹 吴立保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52,共12页
基于批判性反思视角,结合质变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采用层级回归方法,探究心理安全感、自我反省和创新自我效能感对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心理安全感对问题解决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自我反省在心理安全感... 基于批判性反思视角,结合质变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采用层级回归方法,探究心理安全感、自我反省和创新自我效能感对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心理安全感对问题解决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自我反省在心理安全感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创新自我效能感不仅能直接影响研究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而且在心理安全感和自我反省影响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基于此,应从注重研究生心理安全感的监测和培养,加强研究生自我反省思维的培养及推动研究生个体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这三方面入手,促进研究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解决能力 心理安全感 自我反省 创新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专业核心课程体验对拔尖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学习性投入的视角
5
作者 戴薇郦 吴立保 王骥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79,共7页
专业核心课程是影响拔尖学生学习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学习性投入的视角,对4所高校958名参与“拔尖计划2.0”的学生展开调查,构建课程体验、学习性投入与学习收获的路径模型图。文章建议在“... 专业核心课程是影响拔尖学生学习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学习性投入的视角,对4所高校958名参与“拔尖计划2.0”的学生展开调查,构建课程体验、学习性投入与学习收获的路径模型图。文章建议在“拔尖计划”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中,打破固有课程结构局限性,构建个性化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发挥小班化教学优势,利用研讨课程促进拔尖学生高阶能力提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为拔尖学生打造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体验 学习性投入
下载PDF
研究生课程感知对学习方式及学习结果的影响——基于3P教学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戴薇郦 吴立保 +1 位作者 祝成林 王骥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4,共8页
课程是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保障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3P教学模型构建理论模型,对18所高校的2049名研究生展开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课程感知、学习方式及学习结果总体较为理想,课程内容满意度有待提升;研究... 课程是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保障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3P教学模型构建理论模型,对18所高校的2049名研究生展开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课程感知、学习方式及学习结果总体较为理想,课程内容满意度有待提升;研究生课程感知对其采用何种学习方式具有显著影响,并对学习结果存在直接和间接的显著影响。建议在研究生教育课程建设中,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建设理念,凸显学生课程学习的主体需求;从课程目标、实施、内容、评价四个维度深化课程内涵建设,引导学生采用深层学习方式;推进研究生教育课程治理现代化,重构课程治理空间、落实评课反馈机制、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治理能力,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课程感知 3P教学模型
下载PDF
知识生产模式现代转型视角下的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吴立保 吴政 邱章强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20,共6页
学科制度是知识生产积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知识生产方式的转换与学科范式的变迁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共轭关系。知识生产模式的现代转型,知识生产的复杂性、情景性和多样性等特征突破了传统学科知识生产框架,拓展了传统的学科内涵,跨越学科... 学科制度是知识生产积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知识生产方式的转换与学科范式的变迁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共轭关系。知识生产模式的现代转型,知识生产的复杂性、情景性和多样性等特征突破了传统学科知识生产框架,拓展了传统的学科内涵,跨越学科边界的知识生产与异质组织边界的学科组织成为主要形式。在此背景下,一流学科建设应围绕学科知识生产能力和学科组织体系两个维度,强化学科文化建设,通过需求引领和创新驱动,才能使学科建设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现代转型 一流学科
下载PDF
行业特色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挑战及战略选择 被引量:18
8
作者 吴立保 管兆勇 郑有飞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65,共3页
行业特色型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发展战略选择上,应当面向行业,立足地方,通过发展高端功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打造优势学科群,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协同创新和集成发展,坚持开放联合和国际化发展的办学思路,通过加强... 行业特色型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发展战略选择上,应当面向行业,立足地方,通过发展高端功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打造优势学科群,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协同创新和集成发展,坚持开放联合和国际化发展的办学思路,通过加强制度创新和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维持高校的持续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特色 高校 战略
下载PDF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透析——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 被引量:16
9
作者 吴立保 管兆勇 郑有飞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共4页
制度变迁引发行业特色型高校转型发展,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势在必行。文章论述了制度变迁与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关系,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案例研究,指出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创新教育理念,面向... 制度变迁引发行业特色型高校转型发展,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势在必行。文章论述了制度变迁与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关系,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案例研究,指出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创新教育理念,面向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多样化人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创建特色人才培养方式,并在宏观上构建创新教育制度整体谋划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特色型高校 制度变迁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66
10
作者 吴立保 谢安邦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4,共6页
全人教育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通过与社区、与自然界以及与像同情和和平之类的精神价值相联系,来寻找生命的认同、意义和目的。全人教育的目的在于唤起年轻人对生命固有的敬畏和热爱学习的激情。这种教育不是通过把世界浓缩为结构化的学术... 全人教育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通过与社区、与自然界以及与像同情和和平之类的精神价值相联系,来寻找生命的认同、意义和目的。全人教育的目的在于唤起年轻人对生命固有的敬畏和热爱学习的激情。这种教育不是通过把世界浓缩为结构化的学术"课程"来实现的,而是直接与环境的交往中产生的。全人教育的艺术在于反映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人类进化的需要。全人教育的哲学基础、学习观和教育目标对指导现代大学教学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教育 大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变迁逻辑与政策建议——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立保 吴政 邱章强 《阅江学刊》 2017年第3期89-99,共11页
经济体制转型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影响,集权管理模式仍然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主要特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流社会价值观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已成为社会支持与认同的价值观规范。大学... 经济体制转型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影响,集权管理模式仍然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主要特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流社会价值观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已成为社会支持与认同的价值观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作为一种制度延续下来,涉及政府、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的不同行为,政府和高校的理性选择成为影响政策变迁的主要力量;行政主导和大学生的创业需求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变迁。要完善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必须明确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目标定位,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内容体系,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执行力度,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政策 大学生 历史制度主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下载PDF
类主体视野下立德树人的范式转换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立保 唐赟 周竹萍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7-60,共4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立德和树人均离不开受教育者主动性的发挥。类主体教育哲学为立德树人教育的实现路径和有效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强调建立生态分析的教育思...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立德和树人均离不开受教育者主动性的发挥。类主体教育哲学为立德树人教育的实现路径和有效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强调建立生态分析的教育思维方式,确立全人教育的价值目标,建构主体间性的教育交往活动,选择全面整合的教育内容。在路径选择上,学校教育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拓展社会教育,突出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类主体视角 主体性教育
下载PDF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体面劳动问题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立保 杨欣烨 焦磊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92,共5页
非正规就业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解决就业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市场经济和就业压力双重作用下,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模式。大学生通过非正规就业同样能实现体面劳动,体现个人社会价值... 非正规就业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解决就业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市场经济和就业压力双重作用下,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模式。大学生通过非正规就业同样能实现体面劳动,体现个人社会价值。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存在着就业权利、劳动报酬、工作中的基本权利以及就业社会保护等方面的缺失,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现实与实现体面劳动的愿景仍有较大的差距,必须以战胜体面劳动的缺陷为起点,通过多重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来促进大学生非正规就业体面劳动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体面劳动 大学生
下载PDF
论科研与教学关系:非线性思维的视角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立保 张建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8,共6页
科研与教学是大学中永恒的话题,研究者从不同视角论述大学科研与教学的多种关系,但是,建立在线性思维方式下讨论科研与教学关系的结果是无休止的争论,换一种思维方式,运用非线性思维方式来考察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以教学学术性为基础,将... 科研与教学是大学中永恒的话题,研究者从不同视角论述大学科研与教学的多种关系,但是,建立在线性思维方式下讨论科研与教学关系的结果是无休止的争论,换一种思维方式,运用非线性思维方式来考察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以教学学术性为基础,将科研与教学看作一个动态的整体,从大学评价制度、教师激励制度和学生培养制度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革,才能有助于我们在后大众化阶段整合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科研 教学 非缌陛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排斥的影响因素及矫正策略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吴立保 乐青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0-112,共3页
文章从不均等就业机会制度化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性别排斥、资历排斥、个体特征排斥、社会资本排斥和政策排斥等。从制度设计的视角,提出了矫正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的制度设计应基于人力资本竞争,消除隐... 文章从不均等就业机会制度化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性别排斥、资历排斥、个体特征排斥、社会资本排斥和政策排斥等。从制度设计的视角,提出了矫正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的制度设计应基于人力资本竞争,消除隐性社会排斥,以就业政策促进公平就业,关注大学生的就业保障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社会排斥 制度设计
下载PDF
新时代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吴立保 曹辉 +1 位作者 宋齐明 马星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21,共8页
在新时代,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在系统分析有关高等教育强国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聚焦于高等教育竞争力,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能力、高等教育满足需求能力和高等教育创新引领能力... 在新时代,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在系统分析有关高等教育强国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聚焦于高等教育竞争力,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能力、高等教育满足需求能力和高等教育创新引领能力等三个维度入手,构建了高等教育强国评价的三维模型,由此形成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监测指标体系。在指标筛选方面,着重考虑了国家层面数据的可获得性、便于进行国际比较以及对改革实践的指导意义等因素,在科学的指标权重设计基础上,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进行监测和评价,通过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世界高等强国建设中的优势与差距,助力高教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指标体系 新时代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福利排斥:福利三角模型的视角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立保 陈秀梅 张永宏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4-106,共3页
"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就业政策将大学生推向市场,社会福利保障的市场失灵和政府政策保障的缺位,致使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受市场和政府社会福利的双重排斥。理想的福利三角模型应该是政府、市场与家庭三角的良性互动,... "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就业政策将大学生推向市场,社会福利保障的市场失灵和政府政策保障的缺位,致使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受市场和政府社会福利的双重排斥。理想的福利三角模型应该是政府、市场与家庭三角的良性互动,构建出三者协作的制度框架,形成完善的社会福利支持网络,为消解大学生就业社会福利排斥提供切实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社会福利 社会排斥 福利三角
下载PDF
跨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缘起、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19
18
作者 吴立保 茆容英 吴政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36-40,55,共6页
跨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跨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是知识生产模式变迁的内在要求、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需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诉求。在我国,跨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改革势在必行,在具体策略上,应围绕优... 跨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跨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是知识生产模式变迁的内在要求、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需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诉求。在我国,跨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改革势在必行,在具体策略上,应围绕优化顶层设计、建设学术组织、组建导师团队、营造学术氛围等环节推进系统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跨学科 学科文化
下载PDF
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立保 刘捷 徐中兵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87-91,共5页
"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结合大气科学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定位,确立"分层分类、业务导向、创新驱动、国际一流"的实验教学理念,加强平台和队伍建设,构建科研与教学的双螺旋互动、科研反哺实验教学... "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结合大气科学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定位,确立"分层分类、业务导向、创新驱动、国际一流"的实验教学理念,加强平台和队伍建设,构建科研与教学的双螺旋互动、科研反哺实验教学的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改革思路 改革方案
下载PDF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审视与建构:基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科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立保 张永宏 +1 位作者 王骥 陆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37,38-43,共7页
目前,“双一流”建设正处于全面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估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加强学科建设中期绩效考核评估对促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中期自... 目前,“双一流”建设正处于全面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估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加强学科建设中期绩效考核评估对促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中期自我评估为案例,客观总结一流学科建设经验与成效,通过对标国际一流学科,理性审视一流学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出大气科学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战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学科 大气科学 学科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