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当前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吴迎君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5
|
|
2
|
如何书写民族内省视角的藏族电影——探赜万玛才旦《静静的嘛呢石》电影剧本的自觉性藏族书写 |
吴迎君
|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3
|
论胡金铨武侠电影的超越性 |
吴迎君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4
|
汪曾祺的现代主义面孔 |
吴迎君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6 |
3
|
|
5
|
论胡金铨电影的“中国美学”体系 |
吴迎君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
2008 |
4
|
|
6
|
“马赛克主义”的面孔——文化研究视域中李安电影的总体特征 |
吴迎君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09 |
3
|
|
7
|
电影空间新探 |
吴迎君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8
|
“七人影评”:香港左派电影批评的里程碑 |
吴迎君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5
|
|
9
|
“电光影里穿针眼 线脚重重挑难开”——香港电影批评的问题踪影 |
吴迎君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3 |
2
|
|
10
|
西南地区的东南亚影视传播问题域勘察 |
吴迎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1
|
电影时空双重叙述探析 |
吴迎君
|
《符号与传媒》
|
2011 |
6
|
|
12
|
香港电影批评的问题考掘 |
吴迎君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3
|
费穆之《生死恨》的“影戏”美学: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的美学形式解读 |
吴迎君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4
|
形式文化学电影批评理论的建构和实践——《画皮》之“电影重写”现象和电影批评话语之建构 |
吴迎君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
2009 |
1
|
|
15
|
电影听觉形象新论 |
吴迎君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6
|
李翰祥“黄梅调电影”的美学建构 |
吴迎君
|
《创作与评论》
|
2015 |
1
|
|
17
|
香港“光复”初期的个人电影批评 |
吴迎君
|
《文化与传播》
|
2012 |
1
|
|
18
|
1990年代香港电影批评集的研究意识和学术书写 |
吴迎君
|
《文化与传播》
|
2014 |
1
|
|
19
|
困境下的突破:香港电影自审意识研究——“关于电影之电影”类型的自我观照品格 |
吴迎君
熊荣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20
|
《三峡好人》:走索式个体生存的后青春影像 |
吴迎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