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光伏随机性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模型
1
作者 卫志农 马智刚 +2 位作者 陈胜 郑玉平 吴通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08-2219,I0010,共13页
为实现高比例光伏接入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安全评估,构建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模型。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区间划分的自适应带宽核密度估计方法,以获取光伏预测误差概率分布,构建光伏出力机会约束不确定集合;其次,采用... 为实现高比例光伏接入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安全评估,构建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模型。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区间划分的自适应带宽核密度估计方法,以获取光伏预测误差概率分布,构建光伏出力机会约束不确定集合;其次,采用功率与节点电压幅值比值为状态变量,在已有交流线性化潮流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性化潮流模型;然后,提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的概念和模型,结合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和径向迭代搜索算法生成可观测的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空间。最后,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能够在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上准确、直观的反映光伏出力的随机性,进而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准确安全评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 光伏预测误差 核密度估计 线性化潮流
下载PDF
电流差动保护在海上风电低频送出线路中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蒋嘉桁 张晨浩 +3 位作者 宋国兵 高校平 吕艺超 吴通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9,共9页
低频输电技术在中远距离海上风电领域应用潜力巨大。电流差动保护是广泛应用的传统交流保护,面对电力电子型电源时其性能可能受到影响,故有必要研究其在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系统中的适应性。文中基于故障复合序网推导了直驱风机和模块化多... 低频输电技术在中远距离海上风电领域应用潜力巨大。电流差动保护是广泛应用的传统交流保护,面对电力电子型电源时其性能可能受到影响,故有必要研究其在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系统中的适应性。文中基于故障复合序网推导了直驱风机和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的电源特性对故障电流的影响,理论分析了电流差动保护的适应性。为定量分析保护适应性,提出了基于改进节点方程的故障电气量计算方法,计算给定故障条件下的故障电流和保护判据取值,判断保护动作情况。研究表明,单相接地和两相短路时保护灵敏度降低,甚至可能拒动;两相接地和三相短路时,保护能正常动作。最后,建立PSCAD/EMTDC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低频输电 电流差动保护 保护适应性 直驱风机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
下载PDF
基于功能纵向集成的无防护安装就地化线路保护 被引量:25
3
作者 吴通华 郑玉平 +3 位作者 胡国 姚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46-52,共7页
针对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线路保护工程应用中面临的保护速动性、可靠性和运维方面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OC芯片实现的功能纵向集成、无防护安装的就地化线路保护系统架构和技术方案。通过一体化设计,纵向集成单间隔合并单元、保护... 针对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线路保护工程应用中面临的保护速动性、可靠性和运维方面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OC芯片实现的功能纵向集成、无防护安装的就地化线路保护系统架构和技术方案。通过一体化设计,纵向集成单间隔合并单元、保护和智能终端功能,减少设备类型及数量,简化配置,减少信号中间传输环节,缩短保护动作时间,并为站域保护等站端设备提供数据采集和控制执行支撑。同时对就地化线路保护的站间同步采样、远方不停电传动、同期电压接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对就地化保护的关键性能进行测试实验和比对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所述方案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化保护 线路保护 合并单元 纵向集成 同步采样 不停电传动
下载PDF
电力系统电气量异常采样值实时辨识方法 被引量:20
4
作者 吴通华 蒋雷海 +3 位作者 李友军 吴海 陈建玉 郑玉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95-98,共4页
数据采样异常是引起电力系统误操作的主要原因,而在短数据窗下较难区分电气量的异常采样值和故障时的正常采样值。首先分析了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及故障下电流、电压波形的特点,指出波形除若干间断点外在其他任意点处连续可导且导数同样分... 数据采样异常是引起电力系统误操作的主要原因,而在短数据窗下较难区分电气量的异常采样值和故障时的正常采样值。首先分析了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及故障下电流、电压波形的特点,指出波形除若干间断点外在其他任意点处连续可导且导数同样分段连续,可利用这一特性判断采样值是否异常。因采样数据采样步长相对固定,波形在某点连续所要求的导数存在性,可通过与其前后相邻两点的差分获得。进一步在设定合适的差分误差门槛基础上,判断采样值是否异常,简称为采样值的3点连续有效判别法。给出了差分误差门槛的具体确定方法,分析了该方法应用中的几个具体问题,并用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有效性 异常采样值 差分误差门槛 电气量波形 连续性
下载PDF
基于暂态电容电流补偿的线路差动保护 被引量:53
5
作者 吴通华 郑玉平 朱晓彤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1-67,共7页
稳态电容电流补偿法不能补偿暂态电容电流,影响了差动保护的性能;时域补偿法和基于贝瑞隆模型的补偿法能对暂态电容电流进行有效补偿。提出一种基于时域补偿的差动保护实用算法,并给出以上3种补偿法在应用于带并联电抗器线路时相应的修... 稳态电容电流补偿法不能补偿暂态电容电流,影响了差动保护的性能;时域补偿法和基于贝瑞隆模型的补偿法能对暂态电容电流进行有效补偿。提出一种基于时域补偿的差动保护实用算法,并给出以上3种补偿法在应用于带并联电抗器线路时相应的修正方案。仿真表明,时域补偿差动判据和贝瑞隆差动实用判据能有效补偿暂态电容电流,有利于降低动作门槛,从而大大提高保护的灵敏度和动作速度,其中贝瑞隆差动实用判据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差动保护 电容电流补偿 并联电抗器 时域补偿 贝瑞隆模型
下载PDF
单通道条件下纵差和纵联保护无缝切换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通华 郑玉平 +1 位作者 张哲 窦乘国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72-75,共4页
光纤通道的误码率和通道双向延时一致性是影响纵差保护性能的重要因素。提出利用线路集中参数模型计算电压相角差以识别通道双向延时一致性的方法。在单通道条件下,提出纵联短帧结合纵差长帧传送,并根据通道状况自动实现纵差和纵联保护... 光纤通道的误码率和通道双向延时一致性是影响纵差保护性能的重要因素。提出利用线路集中参数模型计算电压相角差以识别通道双向延时一致性的方法。在单通道条件下,提出纵联短帧结合纵差长帧传送,并根据通道状况自动实现纵差和纵联保护无缝切换机制。试验表明该机制大大减少主保护退出时间,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道 纵差保护 纵联保护 误码率 通道延时 无缝切换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接入下的工频故障特性分析
7
作者 何佳伟 魏杰 +3 位作者 戴魏 李斌 周博昊 吴通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49-60,共12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M3C)的柔性低频输电系统在中远海风电外送、异步电网互联等方面优势突出。然而,有别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等其他电力电子换流设备,M3C的控制策略将导致系统故障特性发生显著变化。现有将电力电子设备...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M3C)的柔性低频输电系统在中远海风电外送、异步电网互联等方面优势突出。然而,有别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等其他电力电子换流设备,M3C的控制策略将导致系统故障特性发生显著变化。现有将电力电子设备负序部分等效为开路的故障等值与响应特性计算方法无法适用。文中计及M3C正序定电容电压总平均值控制、负序电流注入控制以及环流控制分层构成的桥臂电容电压均衡策略,推导了工频侧线路故障以后,M3C输入输出功率均衡、桥臂功率均衡(电容电压均衡的必要条件)与正负序电压电流间的映射关系,由此构建了工频侧线路故障(不对称、对称)后的M3C输出电压电流响应特性的等效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M3C接入下工频侧线路故障后电压电流响应特性的精确计算方法。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了海上风电柔性低频送出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大量仿真算例充分验证了所提故障特性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低频输电系统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 工频 不对称故障 电容电压均衡控制
下载PDF
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案及装置研制 被引量:8
8
作者 吴通华 洪丰 +3 位作者 郑玉平 柳焕章 林湘宁 王兴国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42-149,共8页
半波长线路输电距离远,故障特征与常规输电线路差异显著。针对半波长线路对保护带来的挑战,基于自由波能量保护、同步差动阻抗保护和假同步差动阻抗保护等半波长保护原理,设计了实用的半波长线路保护方案,确保近端故障单端量保护快速动... 半波长线路输电距离远,故障特征与常规输电线路差异显著。针对半波长线路对保护带来的挑战,基于自由波能量保护、同步差动阻抗保护和假同步差动阻抗保护等半波长保护原理,设计了实用的半波长线路保护方案,确保近端故障单端量保护快速动作,远端故障双端量保护全线速动。针对半波长线路保护算法复杂、计算量大、采样率要求高、纵联通道延时长等难题,设计了基于中央处理器+双数字信号处理器(CPU+双DSP)的系统构架,提出了保护逻辑分处理器及分调度周期处理、假同步差动阻抗保护采样数据回退处理等关键技术,形成完整的半波长线路保护装置软硬件实现方案。经实时数字仿真(RTDS)试验和动模试验验证,所研制保护装置各项动作行为、性能指标均满足半波长输电线路安全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波长线路 自由波能量保护 差动阻抗保护 假同步 回退机制 通道延时
下载PDF
柔性直流配电网保护方案及设备研制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通华 戴魏 +3 位作者 李新东 郑玉平 崔玉 姚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23-130,共8页
针对典型柔性直流配电网开展了保护分区及保护配置策略研究;根据直流线路的故障特性,分析了直流极间短路故障、单极接地故障以及断线故障的保护方案。对于直流电网快速故障定位和隔离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差动保护和多点方向信息的综合... 针对典型柔性直流配电网开展了保护分区及保护配置策略研究;根据直流线路的故障特性,分析了直流极间短路故障、单极接地故障以及断线故障的保护方案。对于直流电网快速故障定位和隔离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差动保护和多点方向信息的综合故障定位方法。基于所提出的保护和故障定位方案,研制了高采样率且具备多类型模拟量接口的直流配电网保护设备。经实时数字仿真(RTDS)系统仿真和动模试验,验证了保护方案的可行性和故障定位方法的正确性,所研制的保护设备动作行为、性能指标满足直流配电网安全运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配电网 保护配置 极间短路故障 差动保护 多点方向信息 故障定位
下载PDF
近30年来青藏高原西大滩多年冻土变化 被引量:62
10
作者 南卓铜 高泽深 +1 位作者 李述训 吴通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7-823,共7页
结合1975年已有勘探资料,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北界西大滩进行了雷达勘探。勘探发现,近30年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北界发生较大规模的多年冻土退化,多年冻土面积从1975年的160.5 km2退化成现在的141.0 km2,缩小约12%;开始出现多年冻土的最低... 结合1975年已有勘探资料,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北界西大滩进行了雷达勘探。勘探发现,近30年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北界发生较大规模的多年冻土退化,多年冻土面积从1975年的160.5 km2退化成现在的141.0 km2,缩小约12%;开始出现多年冻土的最低高程为4 385 m,比1975年升高了25 m。近30年来研究区的气候变化是造成北界多年冻土退化的主要原因。相同气候背景下,多年冻土腹部地温有升高,但在30年尺度上不会发生明显的退化。本次冻土区域调查的结果可为检验冻土-气候关系模型的可靠与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西大滩 多年冻土 雷达勘探 冻土退化 融区 区域调查
下载PDF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冻融状况及土壤水分运移特征 被引量:76
11
作者 焦永亮 李韧 +4 位作者 赵林 吴通华 肖瑶 胡国杰 乔永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7-247,共11页
利用位于典型多年冻土区的唐古拉综合观测场2007年9月1日—2008年9月1日实测活动层剖面土壤温度和水分数据,对多年冻土区活动层的冻结融化规律进行研究;同时,对冻融过程中的活动层土壤液态水含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活动层内部土... 利用位于典型多年冻土区的唐古拉综合观测场2007年9月1日—2008年9月1日实测活动层剖面土壤温度和水分数据,对多年冻土区活动层的冻结融化规律进行研究;同时,对冻融过程中的活动层土壤液态水含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活动层内部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及其运移特点对活动层冻结融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动层融化过程从表层开始向下层土壤发展,冻结过程则会出现双向冻结现象.一个完整的年冻融循环中活动层冻结过程耗时要远远小于融化过程.活动层土壤经过一个冻融循环,土壤水分整体呈现下移的趋势,土壤水分逐步运移至多年冻土上限附近积累.同时,土壤水分含量和运移特征会对活动层冻融过程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区 活动层 冻融循环 水分运移
下载PDF
变电站二次设备就地化系统网络架构探讨 被引量:32
12
作者 郑玉平 吴通华 +3 位作者 戴魏 胡国 李延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0-26,共7页
针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就地化背景下设备配置与通信网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首先提出了变电站二次保护控制设备就地化配置原则,并给出了单间隔保护、跨间隔保护、测控装置、公用采集控制终端等全站二次就地化设备配置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 针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就地化背景下设备配置与通信网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首先提出了变电站二次保护控制设备就地化配置原则,并给出了单间隔保护、跨间隔保护、测控装置、公用采集控制终端等全站二次就地化设备配置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并行冗余协议(PRP)的制造报文规范(MMS)/采样值(SV)/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GOOSE)三网合一网络架构和不依赖交换机的全高可靠无缝冗余(HSR)环网两种变电站通信网络方案,并对其网络性能指标进行了量化评估和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化 网络构架 高可靠无缝冗余(HSR) 并行冗余协议(PRP) 公用采集控制终端 同步采样
下载PDF
ERA-Interim地表温度资料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适用性 被引量:33
13
作者 秦艳慧 吴通华 +5 位作者 李韧 谢昌卫 乔永平 陈浩 邹德富 张乐乐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6-675,共10页
地表温度综合反映了大气和地表植被、土壤等局地因素相互作用的能量交换状况,是许多冻土分布模型和寒区陆面过程模式的上边界条件,对多年冻土分布和活动层厚度估算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检验ERA-Interim再分析地表温度资料在青藏高原(下称... 地表温度综合反映了大气和地表植被、土壤等局地因素相互作用的能量交换状况,是许多冻土分布模型和寒区陆面过程模式的上边界条件,对多年冻土分布和活动层厚度估算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检验ERA-Interim再分析地表温度资料在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多年冻土区的适用性,综合比较了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高原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3个综合观测场的观测地表温度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之间的偏差、均方差、相关系数、解释方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结果表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能较好地再现高原多年冻土区3个综合观测场地表温度的基本特征,并能较好地描述高原地表温度的季节变化。但ERA-Interim再分析年平均地表温度比观测值偏低,西大滩、五道梁和唐古拉站依次偏低1.7,1.0和0.9℃;地表温度的再分析值和观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和解释方差都较高,均方差也相近。ERA-Interim再分析地表温度资料对观测站点相对稀少且空间分布不均匀的高原多年冻土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作为地表温度的有效代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再分析资料 地表温度 适用性分析 多年冻土
下载PDF
基于贝瑞隆模型的线路差动保护实用判据 被引量:46
14
作者 郑玉平 吴通华 +1 位作者 丁琰 陈允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50-55,共6页
推导出了基于贝瑞隆模型的差动判据在三相耦合线路区内故障时的故障相差流和非故障相差流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贝瑞隆模型的实用判据,新判据在区外故障时能完全补偿暂态和稳态电容电流,区内故障时灵敏度高、允许过渡电... 推导出了基于贝瑞隆模型的差动判据在三相耦合线路区内故障时的故障相差流和非故障相差流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贝瑞隆模型的实用判据,新判据在区外故障时能完全补偿暂态和稳态电容电流,区内故障时灵敏度高、允许过渡电阻能力强。仿真结果表明分析正确、新判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保护 电流差动保护 贝瑞隆模型 电容电流补偿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冻融期间水热运移特征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胡国杰 赵林 +5 位作者 李韧 吴通华 庞强强 吴晓东 乔永平 史健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5-360,共6页
以唐古拉监测点气象及活动层土壤水热资料为基础,对青藏高原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冻融期活动层土壤的水热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层的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土壤温度的变化滞后于气温的变化,而且滞后时间随着土层深度的增... 以唐古拉监测点气象及活动层土壤水热资料为基础,对青藏高原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冻融期活动层土壤的水热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层的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土壤温度的变化滞后于气温的变化,而且滞后时间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表层土壤温度变化波动较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土温温度变化趋于平缓;气温的降低引起了土壤温度的降低,从而引起水分的迁移;在冻结期,水分向上下两个冻结锋面迁移,而活动层中部则被疏干,在融化期,活动层底部水分含量高,水分向相变界面附近迁移。拟合了冻结期未冻水含量与土壤温度的关系,相关系数R2平均值为0.89,结果基本能反映实际情况。该研究结果为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冻融土壤水热耦合模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期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活动层 多年冻土
下载PDF
MODIS地表温度产品在青藏高原连续多年冻土区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邹德富 赵林 +4 位作者 吴通华 吴晓东 庞强强 乔永平 王志伟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8-317,共10页
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的长波辐射计算得到的地表温度对MODIS地表温度(LST)产品在青藏高原中部连续多年冻土区的精度进行验证,并利用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 5 TM和Landsat 7ETM+反演的地表温度与MODIS LST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 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的长波辐射计算得到的地表温度对MODIS地表温度(LST)产品在青藏高原中部连续多年冻土区的精度进行验证,并利用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 5 TM和Landsat 7ETM+反演的地表温度与MODIS LST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白天MODIS LST产品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约为3.42-4.41℃和4.41-5.29℃,夜晚MODIS产品MAE和RMSE分别为2.15-2.90℃和3.05-3.78℃,精度高于白天;MODIS LST与TM、ETM+反演的地表温度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5和0.95.说明MODIS LST产品在连续多年冻土区的适用性较高,是研究多年冻土地表热状况的一个非常好的数据源.而且,不同空间尺度的遥感数据之间一致性较好,可考虑将多源遥感数据应用于多年冻土热状况监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表温度 MODIS 向上/向下长波辐射 LANDSAT TM/ETM+
下载PDF
基于COUPMODEL模型的冻融土壤水热耦合模拟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胡国杰 赵林 +5 位作者 李韧 吴通华 肖瑶 焦克勤 乔永平 焦永亮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6-362,共7页
利用COUPMODEL模型,对唐古拉研究区活动层土壤的水热特征进行模拟,与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在活动层土壤温度方面,COUPMODEL模型的模拟结果R2〉0.94,其平均值为0.98,均方根误差较小,模拟效果较理想;在活动层水分特征方面,模拟结果存在... 利用COUPMODEL模型,对唐古拉研究区活动层土壤的水热特征进行模拟,与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在活动层土壤温度方面,COUPMODEL模型的模拟结果R2〉0.94,其平均值为0.98,均方根误差较小,模拟效果较理想;在活动层水分特征方面,模拟结果存在一定偏差,R2介于0.88-0.93之间,平均值0.90,均方根误差平均值4.24,基本反映了高海拔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水热变化;在土壤热通量方面,0-20 cm土壤热通量的模拟结果与观测值基本一致;模型模拟的冻结深度在3 m左右,接近观测值,COUPMODEL模型可用于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热变化规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PMODEL模型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多年冻土
下载PDF
近40a来青藏高原地区总辐射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韧 赵林 +8 位作者 丁永建 吴通华 肖瑶 辛羽飞 孙琳婵 胡国杰 邹德富 焦永亮 秦艳慧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19-1327,共9页
利用青藏高原及周边22个日射站近40a的总辐射及日照百分率资料确定了Angstrom-Prescott模型(APM)系数,结合高原及毗邻地区116个地面站的资料估算了高原地区近40a的总辐射.结果表明:高原主体光照充沛,年均日照时数可达3000h以上,有较好... 利用青藏高原及周边22个日射站近40a的总辐射及日照百分率资料确定了Angstrom-Prescott模型(APM)系数,结合高原及毗邻地区116个地面站的资料估算了高原地区近40a的总辐射.结果表明:高原主体光照充沛,年均日照时数可达3000h以上,有较好的利用前景;总辐射40a平均年总量在高原西部为高值区,此高值带向东北和东南延伸,其中北支可抵达内蒙古高原.年代际变化在高原及周边地区不一致,但从整体上看,总辐射距平值60、70年代为正值,表明这一时期高原总辐射增大;80、90年代总辐射距平为负,这一时期总辐射减小.火山活动是该时段总辐射减小的一个重要原因;总辐射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海拔、日照百分率的增大而增大.纬度、海拔、日照3个因子中,日照是总辐射的一个主要影响因子,纬度对总辐射影响较大,海拔对总辐射影响较小;高原地区总辐射变差系数大值区在高原西部.就平均状况而言,高原地区总辐射变差系数仅为0.031,表明高原地区总辐射波动相对较小,总辐射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总辐射 天文辐射 日照百分率 变差系数
下载PDF
影响多年冻土上限变化的因素探讨 被引量:22
19
作者 王银学 赵林 +2 位作者 李韧 吴通华 乔永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64-1067,共4页
利用地温及活动层水热观测资料,分析青藏公路沿线近年来影响多年冻土上限的变化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青藏公路沿线冻土上限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冻土上限的变化与近年来区域气候变化的趋势一致;近年来多年冻土上限下降0.1~0.5 m,所处的地理... 利用地温及活动层水热观测资料,分析青藏公路沿线近年来影响多年冻土上限的变化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青藏公路沿线冻土上限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冻土上限的变化与近年来区域气候变化的趋势一致;近年来多年冻土上限下降0.1~0.5 m,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冻土上限下降的幅度也不同.气温变化是影响冻土上限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上限变化的幅度也还受地理环境及植被覆盖度和岩性所制约.研究多年冻土上限是将自然变化的控制条件转为人为控制因素,更好地为工程施工和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上限 冻土环境 覆盖度 岩性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气温差变化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张文纲 李述训 +1 位作者 吴通华 庞强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99-910,共12页
利用青藏高原及其临近区域的99个气象站1960 ̄2000年地表温度和气温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功率谱分析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地气温差的空间分布及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气温差6月份最大,12月份最小。青藏高原冷、暖季和年均... 利用青藏高原及其临近区域的99个气象站1960 ̄2000年地表温度和气温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功率谱分析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地气温差的空间分布及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气温差6月份最大,12月份最小。青藏高原冷、暖季和年均的地气温差空间分布前三个载荷向量场大致可表现三种分布型:西北-东南反向变化型、地形海拔反映型、冻土分布反映型;载荷所对应的时间演变型:单调上升、单调下降型、基本平稳型和具有极小值的下凹抛物线型。高原地气温差的周期振荡在不同区域的显著性不同,普遍出现的是2年左右的周期。依据温差冷季第三主分量载荷的空间分布型,可将高原划分为两大区,即多年冻土影响气温区和季节冻土影响气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气温差 主成分分析 气温分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