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SA技术与INSUR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刘祥英 何帆 +5 位作者 吴金星 魏文超 晏长红 王巧芳 吴丹 刘春子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与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e,INSURE)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与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e,INSURE)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55例NRDS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SA组(给予LISA技术,n=29)和INSURE组(给予INSURE技术,n=26)。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二次牛肺表面活性剂(CPS)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72 h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率低于INSURE组,机械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INSUR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生率均低于INSU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NSURE技术相比,LISA技术治疗早产儿RDS,能有效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缩短用氧时间,并减少BPD及RO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 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
下载PDF
螺旋管内局部二次流强度计算及演变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吴金星 徐耀 +2 位作者 李松歌 肖嘉邦 马宇翔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34,共6页
为了掌握螺旋管内二次流强度的变化规律,对螺旋管内局部二次流强度及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无量纲数H作为局部二次流强度指标。通过数值模拟得到H的体积平均值Hm,与描述整体二次流强度的迪恩数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不同的雷诺数、... 为了掌握螺旋管内二次流强度的变化规律,对螺旋管内局部二次流强度及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无量纲数H作为局部二次流强度指标。通过数值模拟得到H的体积平均值Hm,与描述整体二次流强度的迪恩数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不同的雷诺数、曲率、螺距下,H_(m)与迪恩数的相关系数约为1,且呈现较好的正比关系,说明H能够准确计量局部二次流强度。同时,探究了几何参数对螺旋管内的二次流演变规律的影响。依据二次流的强度,管内流动可分为发展段、过渡段和稳定段。二次流在发展段迅速增强;在过渡段出现最大值;在稳定段呈小幅度周期性波动。雷诺数增大会显著增大二次流强度,但是不影响二次流在3个阶段出现的位置。曲率的增大会略微增大二次流的强度,且延长了二次流达到稳定段的路程。螺距对二次流的强度和演变规律影响非常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恩涡 迪恩数 局部二次流强度 螺旋管 有限体积法
下载PDF
金课建设中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3
作者 吴金星 张东伟 +1 位作者 王定标 赵金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研究性教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在换热器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通过翻转课堂和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可以边学边研边练,有效地加强教与学的...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研究性教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在换热器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通过翻转课堂和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可以边学边研边练,有效地加强教与学的互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项目式教学 翻转课堂 研究性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纵流式换热器的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4
作者 吴金星 董其伍 +1 位作者 刘敏珊 魏新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6-309,337,共5页
纵流式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压降小、有效消除流体诱导振动等特点 ,因而在石化等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其结构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高效换热管的应用和管束支撑物的变化。阐述了纵流式换热器的特点 ,介绍了高效换热管和管束支撑物的结构... 纵流式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压降小、有效消除流体诱导振动等特点 ,因而在石化等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其结构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高效换热管的应用和管束支撑物的变化。阐述了纵流式换热器的特点 ,介绍了高效换热管和管束支撑物的结构及性能发展 ,指出了纵流式换热器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流式换热器 结构 研究进展 换热器 管束支撑物
下载PDF
折流杆换热器壳程湍流和传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5
作者 吴金星 董其伍 +1 位作者 刘敏珊 魏新利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3-216,共4页
折流杆换热器壳程结构复杂,用理论方法难以获得壳程流体流动和强化传热机理。为了分析折流杆在换热器壳程中作用,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壳程流体的流动和换热状况。首先对壳程结构进行适当简化,提出了换热器壳程的“单元流道”模型用于研... 折流杆换热器壳程结构复杂,用理论方法难以获得壳程流体流动和强化传热机理。为了分析折流杆在换热器壳程中作用,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壳程流体的流动和换热状况。首先对壳程结构进行适当简化,提出了换热器壳程的“单元流道”模型用于研究纵流式换热器壳程流场和温度场的实际细观信息。针对三维几何模型和数学模型,数值模拟采用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用SIMPLE算法求解速度和压力的耦合关系,流道的固体边界采用壁面函数法,在不同进口流量下对单元流道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纵横交错布置的折流杆在单元流道中不断分割和剪切流道内流体,其扰流作用促进了流体湍流,减薄了液体边界层,减小了对流换热热阻,因而有效地提高了流体的对流换热强度。数值分析结果可为折流杆换热器的结构优化和性能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杆换热器 单元流道 湍流流动 传热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内置扭带管内湍流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金星 王超 +2 位作者 王明强 刘艳会 李亚飞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4,共5页
为了提高内置扭带管的综合性能,开发了一种三边扭带,并对空管、普通扭带管、格栅扭带管及三边扭带管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水为工质,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扭带扭率y=2.0,取Re=5 000~30 000,计算了扭带管内努赛尔数Nu... 为了提高内置扭带管的综合性能,开发了一种三边扭带,并对空管、普通扭带管、格栅扭带管及三边扭带管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水为工质,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扭带扭率y=2.0,取Re=5 000~30 000,计算了扭带管内努赛尔数Nu、阻力系数f和综合性能评价因子η,与同工况下空管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空管、普通扭带管和格栅扭带管,三边扭带管的综合性能较好,其η值比空管高出11.9%~3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扭带 格栅扭带 三边扭带 强化换热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花瓣孔板纵流式换热器的研发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金星 魏新利 +1 位作者 董其伍 刘敏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5-209,共5页
提高纵流式换热器在较低雷诺数下的传热效率,关键是改善换热器的管束支撑结构。为了解决现有杆式支撑流通面积大、扰流作用不足以及孔板式支撑结构复杂、加工困难的问题,在对折流杆和孔板支撑进行结构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结... 提高纵流式换热器在较低雷诺数下的传热效率,关键是改善换热器的管束支撑结构。为了解决现有杆式支撑流通面积大、扰流作用不足以及孔板式支撑结构复杂、加工困难的问题,在对折流杆和孔板支撑进行结构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结构相对简单的花瓣孔板支撑,并建立了纵流式换热器的试验模型和试验装置。通过对花瓣孔板与折流杆两种换热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雷诺数Re=1900~7500范围内,二者的总传热系数K都随着雷诺数Re的提高而增大,花瓣孔板换热器比折流杆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K平均提高约40%,但压降稍大。可见,花瓣孔板换热器在较低雷诺数下具有良好的传热和压降综合性能,并且花瓣孔板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相邻两块花瓣孔板交错布置可实现换热管的全方位约束,因而具有良好的防振和抗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流式换热器 花瓣孔板 折流杆 管束支撑 强化传热
下载PDF
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动和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8
作者 吴金星 王定标 +1 位作者 魏新利 刘宏 《流体机械》 CSCD 2002年第5期28-32,共5页
介绍了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和传热的数值模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管壳式换热器 流体流动 传热 数学模型 模拟
下载PDF
绕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分析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40
9
作者 吴金星 李亚飞 +2 位作者 张灿灿 王力 许克 《压力容器》 2014年第2期38-42,共5页
介绍绕管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和性能特点,综述国内外绕管式换热器中绕管的结构发展状况,重点阐述了绕管的表面形态和缠绕方式,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试验和模拟研究结果,说明不同绕管换热器的技术特性,并展望绕管式换热器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绕管 绕管式换热器 强化传热 螺旋流
下载PDF
换热器进口管箱流场的数值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金星 魏新利 +2 位作者 符兴承 王定标 刘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8-641,共4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 ,对管壳式换热器进口管箱内流场进行数值分析 ,模拟结果清晰地显示出管箱内流体流动状况 ,可用于分析管子与管板连接接头发生冲蚀和泄漏 ,以及不同区域的管子换热强度不同的原因。应用数值分析方法提出了锥形导流...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 ,对管壳式换热器进口管箱内流场进行数值分析 ,模拟结果清晰地显示出管箱内流体流动状况 ,可用于分析管子与管板连接接头发生冲蚀和泄漏 ,以及不同区域的管子换热强度不同的原因。应用数值分析方法提出了锥形导流筒结构 ,明显地改善了管箱内流体流动和压力分布的均匀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进口管箱 流场 数值模拟 流速分布 锥形导流简
下载PDF
2011—2015年住院患儿疾病谱及死因变化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吴金星 俞小萍 +1 位作者 刘祥英 黄文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分析住院患儿的疾病谱及死因,为儿童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2011—2015年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住院患儿例数及治疗转归情况、性别及年龄分布、疾病构成、住院死亡患儿性别及年龄分布、死因构成。结果 2... 目的分析住院患儿的疾病谱及死因,为儿童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2011—2015年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住院患儿例数及治疗转归情况、性别及年龄分布、疾病构成、住院死亡患儿性别及年龄分布、死因构成。结果 2011—2015年共收住院患儿359 627例,其中死亡676例,病死率为0.19%。2015年住院患儿人数较2011年增长19.85%。住院患儿病死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趋势)~2=11.374,P=0.001)。住院患儿中,男童244 857例(68.09%),女童114 770例(31.9l%),男女比例为2.13:1。各年份男童、女童均以婴儿多见。2011年和2012年居前3位的疾病均为弥漫性肺炎、手足口病、新生儿肺炎,2013年和2015年居前3位的疾病均为肺部感染、支气管肺炎、手足口病,2014年居前3位的疾病为肺部感染、手足口病、新生儿肺炎。死亡676例,男童病死率为0.17%(416/244 857),女童为0.23%(260/114 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4,P<0.001)。新生儿病死率为0.35%(125/35 872),婴儿为0.24%(262/109 012),幼儿为0.15%(146/100 301),学龄前期为0.11%(67/58 500),学龄期为0.14%(76/55 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712,P<0.001);其中婴儿、幼儿、学龄前期、学龄期病死率较新生儿降低,幼儿、学龄前期、学龄期病死率较婴儿降低(P<0.004 5)。前3位死因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9.97%(135/676)],起源于围生期疾病[13.46%(91/676)],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12.72%(86/676)]。结论 2011—2015年住院患儿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年龄段患儿病死率不同。呼吸系统疾病为住院患儿的主要病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起源于围生期疾病,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为主要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住院 疾病谱 死因
下载PDF
杆支撑换热器壳程的单元流道模型及流场分布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金星 魏新利 +1 位作者 董其伍 刘敏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2,85,共5页
提出了一种杆支撑换热器壳程的代表性“单元流道”模型,使结构复杂的管壳式换热器数值模拟更加简便而高效,数值分析得到了杆支撑换热器壳程中心区域的单元流道流场、压力场和温度场分布细节信息,为杆支撑换热器的结构完善和研究强化传... 提出了一种杆支撑换热器壳程的代表性“单元流道”模型,使结构复杂的管壳式换热器数值模拟更加简便而高效,数值分析得到了杆支撑换热器壳程中心区域的单元流道流场、压力场和温度场分布细节信息,为杆支撑换热器的结构完善和研究强化传热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支撑换热器 单元流道 数值模拟 流场分布
下载PDF
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室壁运动异常的判定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金星 雷寒 +1 位作者 廖惠 王志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7-99,116,共4页
目的:了解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室壁运动判定的价值。方法:用解剖M型、2DE超声心动图检测了31例冠心病病人与25例正常人(其中1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室壁运动,并与冠状动脉造影作比较。结果:31例冠心病病人中,有23例2DE目测判定判... 目的:了解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室壁运动判定的价值。方法:用解剖M型、2DE超声心动图检测了31例冠心病病人与25例正常人(其中1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室壁运动,并与冠状动脉造影作比较。结果:31例冠心病病人中,有23例2DE目测判定判定准确;17例正常人中判定正确14例,其敏感性为74.19%,特异性为82.35%;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以增厚率<25%、搏幅<5m m作为异常标准,31例检测出25例,假阴性6例,敏感性为80.64%,正常人17例,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判定正确15例,假阳性2例,特异性88.23%。结论: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2D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的筛选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 2DE超声心动图 冠心病
下载PDF
蒸发式冷凝器的程序化设计及参数动态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金星 尹凯杰 +1 位作者 潘彦凯 李俊超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5-79,共5页
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计算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在曲线相交法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编程使得计算过程变得方便、快捷,其误差可以控制在10%以内。通过参数动态分析可以看出,风速、配风量及配水量都有适宜的取值范围,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曲线相交法 程序化设计 动态分析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信用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58
15
作者 吴金星 王宗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9-111,共3页
建立了一套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应用层次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企业信用指标体系进行赋权 .通过专家赋权所得权重对区间化后的指标值进行加权平均 ,得出企业的信用评价值 ;并利用商业银行的企业信用等级分类标准 。
关键词 企业信用 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管壳式换热器失效分析、预防及在线检测 被引量:21
16
作者 吴金星 董其伍 +1 位作者 刘敏珊 王志文 《压力容器》 2001年第6期57-60,共4页
管壳式换热器由于结构的复杂性和使用工况的多样性 ,常引发多种形式的失效。本文阐述了管壳式换热器常见的失效形式 ,分析了各种失效的原因 ,详细说明了预防措施 ,并介绍了管壳式换热器失效的在线检测方法 ,为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 管壳式换热器由于结构的复杂性和使用工况的多样性 ,常引发多种形式的失效。本文阐述了管壳式换热器常见的失效形式 ,分析了各种失效的原因 ,详细说明了预防措施 ,并介绍了管壳式换热器失效的在线检测方法 ,为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可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壳式换热器 失效分析 预防措施 在线检测
下载PDF
纵向流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金星 魏新利 +1 位作者 董其伍 刘敏珊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52,共4页
纵向流管壳式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较高、流动阻力小、抗结垢能力强、设备投资及操作费用低等优点 ,但在低雷诺数下 ,传热效果不佳 ,郑州大学热能工程研究中心对新型纵向流管壳式换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 ,开发出CAD参数化绘图系... 纵向流管壳式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较高、流动阻力小、抗结垢能力强、设备投资及操作费用低等优点 ,但在低雷诺数下 ,传热效果不佳 ,郑州大学热能工程研究中心对新型纵向流管壳式换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 ,开发出CAD参数化绘图系统 ,提高了这种换热器的性能和设计效率。阐述了纵向流管壳式换热器的研究和发展概况 ,分析了单项强化和复合强化传热的强化结构特点和强化传热机理 ,并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流管壳式换热器 强化传热 研究 发展 复合强化传热 强化管
下载PDF
纳米流体技术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金星 曹玉春 +1 位作者 李泽 魏新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12,22,共4页
阐述了纳米流体的特点和类型,以及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与悬浮稳定性研究概况;分析了纳米流体的导热机理、导热性能以及影响其导热系数的各种因素;介绍了纳米流体的对流换热和沸腾换热性能研究现状。最后对纳米流体在传热、制冷及余热回... 阐述了纳米流体的特点和类型,以及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与悬浮稳定性研究概况;分析了纳米流体的导热机理、导热性能以及影响其导热系数的各种因素;介绍了纳米流体的对流换热和沸腾换热性能研究现状。最后对纳米流体在传热、制冷及余热回收等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制备方法 悬浮稳定性 强化传热
下载PDF
正弦波形管综合性能模拟及实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金星 杨禹坤 +1 位作者 倪硕 李俊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47-2853,共7页
为了提高换热管的综合性能,针对新型结构的正弦波形管,以水为换热介质,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传热和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模拟云图表明,正弦波形管的周期性结构能够引发二次流,加强了管内流体的相互掺混,减薄了热边界层,使传热热阻减小... 为了提高换热管的综合性能,针对新型结构的正弦波形管,以水为换热介质,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传热和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模拟云图表明,正弦波形管的周期性结构能够引发二次流,加强了管内流体的相互掺混,减薄了热边界层,使传热热阻减小,达到强化换热的目的。将测得的实验数据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5000≤Re≤28000的范围内,正弦波形管的总传热系数随着Re数的增大而增大,比直管提高了24.7%~58.4%;在相同的工况下正弦波形管中的压降略大于直管,二者的压降相差22%~38%;同时,二者的阻力系数随着Re数的增加而减小,且正弦波形管的阻力系数下降更迅速。当Re数>13000时,相同条件下波形管的阻力系数相比于直管增加幅度在20%以内。综合考虑总传热系数和压降,正弦波形管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波形管 阻力特性 传热 数值模拟 实验研究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纵流式换热器壳程层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金星 王定标 +2 位作者 董其伍 刘敏珊 魏新利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5-18,76,共4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数值传热学方法 ,对纵流式换热器的运行工况进行简化和假设 ,建立了壳程层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学模型。为改进收敛性和提高计算精度 ,用算子分裂法和二阶时间精度离散格式等改进算法 ,用三维等参单元导出了离散化非线性...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数值传热学方法 ,对纵流式换热器的运行工况进行简化和假设 ,建立了壳程层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学模型。为改进收敛性和提高计算精度 ,用算子分裂法和二阶时间精度离散格式等改进算法 ,用三维等参单元导出了离散化非线性控制方程组 ,编制了数值模拟程序。对纵流式换热器壳程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得到换热器内流体流动状态和热流分布 ,并分析了支撑结构的参数变化对流体流动和传热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程 传热 数值模拟 纵流式换热器 层流流动传热导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