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某些沉积元素转移过程中的浓度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国逸 罗艳 +2 位作者 欧阳学军 褚国伟 张倩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408-1414,共7页
对鼎湖山大气降水、季风常绿阔叶林林冠穿透水、土壤水 ( 30 cm和 80 cm深 )以及溪水中某些沉积元素进行了系统连续的观测研究 ,从沉积元素的转移过程阐明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和季风常绿阔叶林所承受的环境压力 ,通过分析沉积元素在这些... 对鼎湖山大气降水、季风常绿阔叶林林冠穿透水、土壤水 ( 30 cm和 80 cm深 )以及溪水中某些沉积元素进行了系统连续的观测研究 ,从沉积元素的转移过程阐明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和季风常绿阔叶林所承受的环境压力 ,通过分析沉积元素在这些水文学过程中的浓度变化和相互联系 ,试图揭示该生态系统相应功能过程变化的规律。得到如下结果 :( 1 )大气降水中的 Pb含量远远高于穿透水、土壤水 ( 30 cm和 80 cm深 )以及溪水中的含量 ,随着水分由输入向输出流动 ,Pb的浓度逐渐降低 ;( 2 )在大气降水、林冠穿透水、土壤水 ( 30 cm和 80 cm深 )以及溪水中 ,Al离子的浓度逐步增加 ;( 3)除 Pb外 ,所有其他元素 ( Al、Mn、Sr、Mg、Na、K和 Ca)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都高于 5个水文过程的平均值 ;( 4 ) Mn、K、Ca的输入和输出的浓度都不高 ;( 5 ) Na和 Mg在土壤水和溪水中的浓度超过 5个水文过程的平均值。这表明 :( 1 )鼎湖山的大气具有高浓度的 Pb含量 ,而且 Pb在季风常绿阔叶林系统中处于一个持续的积累过程 ;( 2 )酸性降水不仅活化了土壤中的 Al元素 ,对各个水文学过程中的离子浓度也有增大的作用 ;( 3) Na和 Mg在当前的大气环境下有可能加速地从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中淋洗出来。总之 ,由于酸雨和大气污染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元素 浓度 大气降水 林冠穿透水 土壤水 溪水
下载PDF
马占相思人工林和果园地表径流规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周国逸 闫俊华 +3 位作者 申卫军 侯爱敏 余作岳 林永标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1-458,共8页
基于连续 5年的观测 ,对比研究了马占相思人工林和果园两种地表类型上地表径流的各自特点 ;讨论了季节性地表径流的差异与系统水分结构问题 ;探讨了根据实际资料求取发生地表产流的降雨量临界值的方法 ,此方法以综合考虑未发生产流的最... 基于连续 5年的观测 ,对比研究了马占相思人工林和果园两种地表类型上地表径流的各自特点 ;讨论了季节性地表径流的差异与系统水分结构问题 ;探讨了根据实际资料求取发生地表产流的降雨量临界值的方法 ,此方法以综合考虑未发生产流的最大降雨量和已发生产流的最小降雨量为基础 ;并得到了如下的一些结果 :1)本区域不同强度的大气降水频度分布比较均匀 ,但降水量主要由少数几场特大降水带来 ,并且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极不平均 ,湿季 (4~ 9月 )降水量占全年的 85 .5 %。 2 )地表径流的季节差异更大 ,果园在湿季的地表径流量占全年的93.8% ,马占相思林占 95 .1% ,作者认为在降水量存在较大干湿季差别的地区 ,对于越难于发生地表径流的下垫面 ,这个值会越高。3)马占相思地表径流系数在逐年减小 ,果园的变化较大。4)一次性降雨量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在这两种地表类型上都很明显 (r>0 .85 ) ;一次性降雨强度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只有在中等降雨量 (6~ 16 mm)下才表现明显 (r>0 .87) ,对于较小和较大降水量 ,径流量与降雨强度关系都不大 ;径流系数受一次性降雨强度的影响很明显 (林地 r>0 .92 ,果园 r>0 .77)。 5 )马占相思和果园一次性“最大可能”地表径流产流的雨量临界值 ,分别为5 .1m m和 2 .8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占相思人工林 果园 水文过程 地表径流
下载PDF
鼎湖山区域大气降水特征和物质元素输入对森林生态系统存在和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63
3
作者 周国逸 闫俊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02-2012,共11页
通过对鼎湖山区域大气降水特征及降水的物质元素输入的观测分析 ,得到如下一些主要结果 :1本区域年内降水分配不均 ,而热量输入却相对均匀 ,使整个区域湿季水土流失和干季水分亏匮的可能性加大。区域内的对比研究发现 ,无论从降水的季... 通过对鼎湖山区域大气降水特征及降水的物质元素输入的观测分析 ,得到如下一些主要结果 :1本区域年内降水分配不均 ,而热量输入却相对均匀 ,使整个区域湿季水土流失和干季水分亏匮的可能性加大。区域内的对比研究发现 ,无论从降水的季节差异 ,全年的暴雨降水量 ,多年的降水变率等方面 ,鼎湖山都比鹤山偏小 ,这对鼎湖山森林景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该区的年降水量主要是湿季降水量存在着显著的 7a周期性振荡现象。 3大气降水中氮的含量偏高 ,浓度为 1 .92 mg· L- 1,总含 N量为 38.4 kg· hm- 2·a- 1;而钠、镁的含量偏低 ,浓度分别为 0 .1 0 5 mg· L- 1和 0 .0 6 1 mg· L- 1,总含量分别为 2 .1 0 kg· hm- 2· a- 1和 1 .2 2 kg·hm- 2·a- 1。年内降水的集中使得生态系统的养分输入主要在湿季 ,与高温多雨处于同一时期 ,有利于森林植被的形成和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提高。从水热角度出发 ,鼎湖山地带性森林的存在不仅是季风气候的结果 ,和同区域的其它地方相比 ,也是这里的降水季节性差异 ,降水变率和暴雨降水量较小的结果 ;根据区域性水热特性的分析 ,认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区域 大气降水 养分 脆弱生态系统 森林 物质元素输入 广东
下载PDF
酸雨对重庆几种土壤中元素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45
4
作者 周国逸 小仓纪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1-257,共7页
本文通过一个严格的实验设计,研究了荒地,人工马尾松林,樟树林,公园耕作土等4种土壤的自然土柱在受到完全根据天然降水而配制成的不同酸度的人工模拟酸雨在严格的人工控制下的淋洗后,淋洗液的pH值变化和各种物质元素浓度的变化... 本文通过一个严格的实验设计,研究了荒地,人工马尾松林,樟树林,公园耕作土等4种土壤的自然土柱在受到完全根据天然降水而配制成的不同酸度的人工模拟酸雨在严格的人工控制下的淋洗后,淋洗液的pH值变化和各种物质元素浓度的变化规律。表明了重庆南山的几种主要土壤都存在一定的抗酸化能力,在这个临界值范围内,土壤溶液的pH值及其中物质的元素浓度都相对稳定;而在此范围以外,土壤溶液pH值急剧下降。Al3+、Ca2+、Mg2+离子浓度爆发式地增加,而其他元素则相对稳定,这就证明了酸雨通过土壤危害植物的一种方式,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几种土壤类型的抗酸雨能力的相对强弱以及它们的Ca/Al摩尔浓度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态学 酸雨 土壤 元素释放 重庆
下载PDF
割草对牧草分蘖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国逸 温达志 +3 位作者 张德强 丁明懋 刘菊秀 黄得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28-34,共7页
对皇草(Pnnisetum purpureum ×P glaucum)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glaucum×P purpureum)、矮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和墨西哥玉米(Ze... 对皇草(Pnnisetum purpureum ×P glaucum)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glaucum×P purpureum)、矮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和墨西哥玉米(Zea mnys subsp.mexicana)等4种牧草在生长期进行了4次割草试验,探讨了不同割草次数对牧草单兜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进行1次割草的情况下,4种牧草的营养生长时间分别为53、96、153和208 d时,单兜株数分别为20.2,8.5,17.2,11.7株,牧草的单兜株数随营养生长时间的增加而呈大小相间排列;2)在可靠性为95%以上时,第二次割草时的单兜株数与第一次割草时有明显的差异,而多次割草后的差异性逐渐减小;3)营养生长的时间长短和前一次的单兜株数对牧草后一次的萌发和分蘖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一次的单兜株数;4)杂交狼尾草在多次连续割草后,单位面积上的株数变得不均匀,而皇草、矮象草和墨西哥玉米则逐渐均匀化,这个作用使得杂交狼尾草在退化坡地水土保持上的价值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割草试验 分蘖 萌发
下载PDF
Radial Variation in Sap Flux Density as a Function of Sapwood Thickness in Two Eucalyptus ( Eucalyptus urophylla ) Plantations 被引量:9
6
作者 周国逸 黄志宏 +4 位作者 Jim MORRIS 李志安 John COLLOPY 张宁南 白嘉雨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12期1418-1424,共7页
Radial variation in sap flux density (SFD) as a function of sapwood thickness is of importance in accurately estimating sap flux through sapwood area which, in turn, decides the precision of heat pulse application. Ho... Radial variation in sap flux density (SFD) as a function of sapwood thickness is of importance in accurately estimating sap flux through sapwood area which, in turn, decides the precision of heat pulse application. However, until now, only a few studies have evaluated the magnitude and significance of sampling errors associated with radial gradients in SFD, which were based on the small monitoring measurement data from a few trees. Based on one year of heat pulse observation of two 3 - 4 years old Eucalyptus urophylla S. T.,P Blake plantations in Leizhou Peninsula,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 way of data processing was developed to treat with the lots of SFD data measured from 39 tre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radial variation in SFD as a function of sapwood thickness in the two eucalyptus plantation sites could be expressed as y = 3. 667 5x(3) - 7.295 5x(2) + 3.682 6x + 0. 567 4 (R-2 = 0. 939 1, n = 80, P = 0.01), where y is the ratio of SFD of a sensor to the average of four data in different depths, x is the ratio of a sensor depth to tire radial sapwood thickness. It was the same (as in the following equation) in Jijia site, y = 5.006 2x(3) - 9.116 1x(2) + 4. 454 4x + 0.463 4 (R-2 = 0. 806 9, n = 72, P = 0.01) in Hetou site. From cambium to heartwood, SFD showed some increases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continuously. However, because die trees were very young, the maximum SFD was only 0. 33 - 0. 36 times more than the minim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l variation sap flux density sapwood thickness eucalyptus trees
下载PDF
小良试验站三种植被类型地表径流效应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国逸 余作岳 彭少麟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06-312,共7页
本文分析研究了3种植被类型下的地表径流在汇流、洪峰及径流过程上的特征,差异是巨大的。在径流过程上桉树林和裸地的变动剧烈,几乎没有什么调蓄作用,洪峰流量占一次性降水径流量的绝大部分,涨水和退水流量都较小。本文应用灰色系... 本文分析研究了3种植被类型下的地表径流在汇流、洪峰及径流过程上的特征,差异是巨大的。在径流过程上桉树林和裸地的变动剧烈,几乎没有什么调蓄作用,洪峰流量占一次性降水径流量的绝大部分,涨水和退水流量都较小。本文应用灰色系统GM(2,1)模型,成功地预测了以年和以月为时间尺度的地表径流序列,其预测模型可以用来对这些时间尺度的地表径流进行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 植被 类型 灰色系统 径流
下载PDF
小良试验站三种生态系统能量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国逸 余作岳 彭少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3-101,共9页
1981年-1990年对混交林、按树林、裸地三种生态系统进行了连续观测,对其能量平衡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以混交林的最小,桉树林次之,裸地的最大;裸地的净辐射值是桉树林和混交林第二作用层的1.57倍,这... 1981年-1990年对混交林、按树林、裸地三种生态系统进行了连续观测,对其能量平衡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以混交林的最小,桉树林次之,裸地的最大;裸地的净辐射值是桉树林和混交林第二作用层的1.57倍,这反映出林冠对太阳辐射进入林内的阻碍;混交林、桉树林和裸地的蒸散耗热分别占净辐射的95%,59%和70%;土壤导热率在不同的林分和不同的季节中有所变化,但其变化的规律不明显;土壤的热量通量在年内的平衡状况以裸地最好,年内就已基本平衡,混交林内的热量通量年内差额最大。整个混交林系统的热量平衡支出项主要为蒸散,小气候以温暖湿润为基本特征,按树林和裸地的热量平衡支出项主要靠乱流交换,常常以高温干旱的小气候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能量平衡 混交林 桉树林 裸地
下载PDF
南岭山地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周国逸 张虹鸥 周平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3-298,共6页
南岭有地球同纬度带上保存最完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带,也是湘江、赣江、北江等众多河流的源头区。20世纪20年代,南岭山地由于丹霞地层被发现首次走进国际视野,之后的90年来,在南岭山地开展的研究主要包括了... 南岭有地球同纬度带上保存最完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带,也是湘江、赣江、北江等众多河流的源头区。20世纪20年代,南岭山地由于丹霞地层被发现首次走进国际视野,之后的90年来,在南岭山地开展的研究主要包括了地质构造、花岗岩成矿、丹霞地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植物区系、大型真菌、鸟类监测、兽类监测、蝴蝶监测、常绿阔叶林、南岭走廊、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生态旅游等方面。通过梳理南岭山地的研究发现,南岭不仅对于研究地球科学的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生命科学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区系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交叉学科和多学科综合研究也极具研究前景,该区域可以作为具有高潜在价值综合研究的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生物多样性 生物区划 生态系统研究
下载PDF
中国大陆面向生态的水资源管理与调控战略 被引量:35
10
作者 周国逸 黄志宏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35-440,共6页
通过对 1999年度中国大陆降水量、水资源量和供需水量的分析 ,理论上提出了潜在的水资源和现实的水资源两个概念 ,潜在的水资源是所有形式产水量的总和 ,现实的水资源是指具有利用价值的水资源 ,认为中国的水资源战略应着力于将潜在的... 通过对 1999年度中国大陆降水量、水资源量和供需水量的分析 ,理论上提出了潜在的水资源和现实的水资源两个概念 ,潜在的水资源是所有形式产水量的总和 ,现实的水资源是指具有利用价值的水资源 ,认为中国的水资源战略应着力于将潜在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的水资源 ,但在西北干旱地区 ,如何使降水量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潜在水资源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在大陆范围内 ,潜在的水资源是丰富的 ,但现实的水资源不足 ,中国未来需水总量并不会有大的增加 ,但对水质的要求会有较大的提高。从面向生态的水资源管理观点出发 ,分析了从降水量到供需水量过程中一系列环节的调控途径和原理 ,指出了水资源宏观调控的技术和方法———植被调节、地表水水库调节、地下水水库调节和水体污染控制。针对我国各区域的具体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潜在水资源 现实水资源 生态 水资源管理
下载PDF
广东小良试验站降雨径流关系的一个黑箱模型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国逸 余作岳 彭少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7-72,62,共7页
广东小良试验站降雨径流关系的一个黑箱模型周国逸,余作岳,彭少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ABlackBoxModelofRainfall-SurfaceFlowRelationskipinXiaol... 广东小良试验站降雨径流关系的一个黑箱模型周国逸,余作岳,彭少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ABlackBoxModelofRainfall-SurfaceFlowRelationskipinXiaoliangExperimen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箱模型 降雨 径流 灰色系统理论
下载PDF
广州近35年来的气候变化 被引量:19
12
作者 周国逸 黄忠良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8-203,共6页
在经过双累积曲线的严格验证后, 对1961 ~1995 年广州的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分析, 发现近35年来广州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62 ℃, 最为明显的时期是1985 ~1995 年。1985 年以前, 年平均气温年际间变化有较为... 在经过双累积曲线的严格验证后, 对1961 ~1995 年广州的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分析, 发现近35年来广州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62 ℃, 最为明显的时期是1985 ~1995 年。1985 年以前, 年平均气温年际间变化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 周期长大约为7 ~8 年。引起年平均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湿季气温的明显上升, 这与湿季多云、空气湿度大和空气中烟尘含量增加等多方面因素的积加作用有关。年平均日照百分率有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 1995 年比1961 年下降了279 % 。干湿季分别为229 % 和321 % , 干季日照百分率的降低主要发生在1 ~3 月份。大气相对湿度也有下降的趋势, 但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气候变化 气候要素变化 气温变化
下载PDF
土壤有机碳形成机制的探索历程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国逸 熊鑫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1-490,共10页
土壤有机碳(SOC)是生态系统的重要资产,在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2015年巴黎气候会议以来,促进SOC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积累受到特别重视,被认为是有效减缓大气CO2浓度上升的最重要地表措施。从服务于这个目标出发,对过去几十年... 土壤有机碳(SOC)是生态系统的重要资产,在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2015年巴黎气候会议以来,促进SOC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积累受到特别重视,被认为是有效减缓大气CO2浓度上升的最重要地表措施。从服务于这个目标出发,对过去几十年全球在探索SOC形成机制上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从弄清SOC全球分布规律,阐明样地以下尺度的SOC循环过程及其相应的物理、化学与生物机理,到样地及以上尺度的土壤固碳机制,最后给出了成熟森林SOC积累机制的实例。SOC形成机制的探索历程就是寻求为促进土壤固碳提供理论指导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形成 固存 机制
下载PDF
收割次数对四种牧草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国逸 张德强 +2 位作者 温达志 丁明懋 刘菊秀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35-42,共8页
对皇草(Pennisetum ×P.purpureum ×P glaucum)、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glaucum x×P.purpureum)、矮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对皇草(Pennisetum ×P.purpureum ×P glaucum)、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glaucum x×P.purpureum)、矮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和墨西哥玉米(Zea mnys subsp.mexicana)等4种牧草在生长期分别进行了1,2,3,4次割草试验,探讨了不同收割次数下,牧草的含水率、生物量及产量的变化规律,得到如下结果:1)播种后53、96、153、208 d茎平均含水率分别为94.3%,85.8%,8l.4%,75.2%,叶平均含水率分别为86.5%,79.3%,78.7%,72.1%,含水率随收割次数的增加而呈持续降低的趋势;2)各次收割试验中,皇草和杂交狼尾草的生物量均为最高;3)从生物量积累的速度看,4种牧草均以播种后53—96 d和 153—208 d这两个时期的速度最快;播种后 96—153 d,生物量的净积累普遍受到抑制;4)割草次数对总生物量(干物量)影响较大,4种牧草总生物量(干物量)的平均值从割草1次到车次分别为49746、33026、28859和24071 kg hm-2,逐渐减少;但对总产量的影响不大,相应地,4种牧草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割草试验 生物量 产量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能量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国逸 康文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4-22,共9页
本文分析研究了杉木人工林的热量收支平衡的各个分量。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林冠反射率的年变化为0.15—0.25,最大值在一年中的8—9月份,最小值在2月份。系统的蒸发散消耗掉了净辐射80%的能量。对于净辐射的日变化来说,林内较林外大。... 本文分析研究了杉木人工林的热量收支平衡的各个分量。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林冠反射率的年变化为0.15—0.25,最大值在一年中的8—9月份,最小值在2月份。系统的蒸发散消耗掉了净辐射80%的能量。对于净辐射的日变化来说,林内较林外大。并且一日中,林内的正净辐射时间集中。林内净辐射的日变化曲线上来看,净辐射增加和减小都很剧烈,这样使得林内在一天中10点钟以前很凉爽,以后,很快变得闷热,16点以后,闷热感又很快消失。土壤导热率受着季节性变化的影响,特别受着水分含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热量平衡 净辐射
下载PDF
几种常用造林树种冠层对降水动能分配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被引量:31
16
作者 周国逸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0-259,共10页
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林冠如何调节到达林地的降水动能,推导了计算大气降水和穿透水动能的理论和方法。经由理论推导指出并非所有的森林都适合作为水土保持林,即由穿透水的水滴直径较大,而且不受大气降水强度的影响及穿透水常常... 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林冠如何调节到达林地的降水动能,推导了计算大气降水和穿透水动能的理论和方法。经由理论推导指出并非所有的森林都适合作为水土保持林,即由穿透水的水滴直径较大,而且不受大气降水强度的影响及穿透水常常不是以最大的稳定速度到达林地这两个规律来讨论森林冠层在水土保持功效方面所具有的地位,可以做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林冠 降水动能 生态效应
下载PDF
林地土壤的降雨入渗规律 被引量:26
17
作者 周国逸 潘淮俦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9-84,共6页
通过研究降雨条件下森林土壤的入渗规律,入渗与降雨强度的关系以及影响入渗的因素,认为地表击实层降低了土壤渗透性,裸露地土壤渗透系数降低到4.84%;湿润锋面在不同的土壤层次里以不同的速度下移时,降雨稳渗率 fc 与降雨强度 i 近似地... 通过研究降雨条件下森林土壤的入渗规律,入渗与降雨强度的关系以及影响入渗的因素,认为地表击实层降低了土壤渗透性,裸露地土壤渗透系数降低到4.84%;湿润锋面在不同的土壤层次里以不同的速度下移时,降雨稳渗率 fc 与降雨强度 i 近似地呈直线相关,并与森林土壤具有很大的渗透容量有关;并指出,森林土壤积水时间同降雨强度的关系与理论推算值之间有很大差别。文中对有关过程做了数学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土壤 渗透系数 降雨强度
下载PDF
广州市森林碳汇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国逸 唐旭利 《中国城市林业》 2009年第1期8-11,共4页
文章根据广州市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青山绿地工程"的执行状况,以广州市林业"一城三地五极七带多点"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为基础,选择典型森林类型;在对广州市林业碳储量现状与固碳潜力、化石燃料消耗... 文章根据广州市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青山绿地工程"的执行状况,以广州市林业"一城三地五极七带多点"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为基础,选择典型森林类型;在对广州市林业碳储量现状与固碳潜力、化石燃料消耗结构动态及发展趋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广州市现有森林的碳汇功能作出评价,并据此提出提高林业碳汇能力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固碳潜力 广州市 “十一五” 森林类型 发展趋势 结构动态 燃料消耗
下载PDF
热带北缘裸地与桉树林地降水-地表侵蚀特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国逸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91-499,共9页
本文研究了水滴动能与地表侵蚀的相互关系问题,通过对相邻的两个地类:没有任何植被的光裸地和地表同样光裸但有人工桉树林的2个试验小集水区的对比研究,说明了单位雨量下的侵蚀强度与水滴动能存在最为紧密的关系。裸地地表的侵蚀强... 本文研究了水滴动能与地表侵蚀的相互关系问题,通过对相邻的两个地类:没有任何植被的光裸地和地表同样光裸但有人工桉树林的2个试验小集水区的对比研究,说明了单位雨量下的侵蚀强度与水滴动能存在最为紧密的关系。裸地地表的侵蚀强度决定于大气降水动能,而桉树林地的侵蚀强度却主要与林冠的穿透水水滴动能成正相关。总的说来,桉树林林冠的存在加大了林地所接受的降水动能,特别是在中小降雨强度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就说明了营造人工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地 林冠 降水动能 桉树林地 降水 地表侵蚀
下载PDF
关于恢复生态学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国逸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1998年第1期52-54,共3页
本文探讨了恢复生态学的各个方面,提出恢复生态学就是研究如何创造出高生产力的、在一定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内具有稳定性和平衡性的并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上生态系统的科学。
关键词 恢复生态学 退化生态系统 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