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套管针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少萍 李扬彬 +3 位作者 谭理连 江金带 梁彤杰 李树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450-2450,共1页
目的:探讨静脉套管针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CT增强扫描病人的临床资料,使用静脉套管针150例,使用螺旋头皮针150例。结果:使用静脉套管针者无一例发生渗漏,使用螺旋头皮针者有15例发生渗漏。结论:高压注... 目的:探讨静脉套管针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CT增强扫描病人的临床资料,使用静脉套管针150例,使用螺旋头皮针150例。结果:使用静脉套管针者无一例发生渗漏,使用螺旋头皮针者有15例发生渗漏。结论:高压注射器行CT增强扫描时,选用静脉套管针可使造影剂外渗率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术 静脉套管针 多层螺旋CT 螺旋CT增强扫描 多层 回顾性分析 高压注射器 造影剂外渗 临床资料 头皮针
下载PDF
CT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附186例报告)
2
作者 周少萍 张影继 李扬彬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7年第2期129-130,共2页
随着CT机的广泛使用,CT扫描使用碘造影剂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如何预防和减轻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及提高安全性也就越来越重要了。本文对我院186例CT增强碘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表现及预防。
关键词 CT扫描 碘造影剂 不良反应 预防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和CT仿真内镜技术在肺癌血供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7
3
作者 谭理连 韩铭钧 +3 位作者 李扬彬 江金带 李树欣 周少萍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77,共5页
背景与目的:以往主要靠主动脉或支气管动脉血管造影了解肺癌的供血血管及血供,但该方法具有较大的创伤性且操作复杂,部分病人不易接受,一次血管造影不能保证显示全部供血血管,且支气管动脉血管造影成功率较低。本研究探讨16层螺旋CT血... 背景与目的:以往主要靠主动脉或支气管动脉血管造影了解肺癌的供血血管及血供,但该方法具有较大的创伤性且操作复杂,部分病人不易接受,一次血管造影不能保证显示全部供血血管,且支气管动脉血管造影成功率较低。本研究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和CT仿真内镜技术诊断与评价肺癌供血血管和血供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肺癌血供诊断提供一种无创伤性、安全、简便、全面有效的检查方法。方法:对72例经病理证实肺癌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血管三维重建方法包括容积再现技术(volume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MIP)和表面遮盖成像(surfaceshadeddisplay,SSD)。其中25例行支气管动脉CT仿真内镜(CTvirtualendoscopy,CTVE)成像。每个肺癌病灶同时行VR彩色三维成像,用肺癌病灶VR彩色图像红色色彩程度代表其血供状况。结果:68例肺癌血管三维重建显示供血血管,其中59例肺癌仅见支气管动脉;5例肺癌仅见肋间动脉;4例肺癌呈混合型,包括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和锁骨下动脉分支血管。4例肺癌纵隔转移淋巴结见支气管动脉进入其内。25例肺癌支气管动脉CTVE可较好显示其开口及血管内腔状况。72例肺癌VR彩色图像红色色彩程度分为4种类型:无色彩(11例),轻度(17例),中度(32例)和重度(12例),其增强后增加CT值分别为(6.16±2.23)Hu,(15.71±3.13)Hu,(25.47±2.71)Hu,(44.31±19.68)Hu。72例肺癌VR彩色成像红色色彩分布形态与其CT强化形态两者一致率为86.1%。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和CT仿真内镜技术可较好显示肺癌供血血管及血供状况,是诊断与评价肺癌血供一种无创伤性、简便、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被引量:15
4
作者 江金带 李扬彬 +2 位作者 谭理连 李树欣 周少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 选择 2 5例脑动脉瘤患者 ,进行SCTA检查 ,成像技术为表面遮盖法 (SSD)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法 (MIP)。结果  2 5例脑动脉瘤患者术前均准确定性、定位 ,全部经...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 选择 2 5例脑动脉瘤患者 ,进行SCTA检查 ,成像技术为表面遮盖法 (SSD)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法 (MIP)。结果  2 5例脑动脉瘤患者术前均准确定性、定位 ,全部经神经外科手术证实。结论 SCTA是一种无创伤性血管成像方法 ,在诊断脑动脉瘤方面 ,具有分辨率高、快速、准确、经济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脑动脉瘤 诊断 CT
下载PDF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直径≤3cm周围型肺癌血流动力学定量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谭理连 李扬彬 +5 位作者 李树欣 江金带 李志铭 周少萍 黄世章 彭品贤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1期17-19,29,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直径≤3cm周围型肺癌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或临床针对性治疗有效的77例直径≤3cm孤立性肺结节病灶(其中周围型肺癌50例,肺炎性结节21例,结核球5例,转移瘤1例)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直径≤3cm周围型肺癌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或临床针对性治疗有效的77例直径≤3cm孤立性肺结节病灶(其中周围型肺癌50例,肺炎性结节21例,结核球5例,转移瘤1例)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8、15、22、29、36、43、50、60、90、120、180s各扫描1次,绘出病灶动态增强时间-密度曲线,计算病灶最大增强线性斜率(SS)、强化峰值(PH)、血流灌注量(BP)。结果肺癌时间-密度曲线形态主要表现为起始呈慢升,后呈急升达峰值,再慢降型;肺炎性结节时间-密度曲线形态主要表现为起始呈急升、再慢升达峰值、再慢降型;肺结核球、转移瘤的时间-密度曲线形态多呈一低平曲线。肺癌平均SS、BP、PH分别为3.12±2.11%/s、0.79±0.72ml·min-1·ml-1、39.36±16.67Hu。肺炎性结节平均SS、BP、PH分别为4.86±3.39%/s、1.28±0.98ml·min-1·ml-1、65.89±21.35Hu。结核球平均SS、BP、PH分别为0.66±0.1%/s、0.17±0.05ml·min-1·ml-1、12.75±3.75Hu。转移瘤PH为4.47Hu。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反映直径≤3cm周围型肺癌的血流动力学有特征性,对周围型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大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6
作者 江金带 李扬彬 +3 位作者 谭理连 李树欣 梁彤杰 周少萍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2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MSCTA)在颈动脉病变诊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5年7月行颈动脉血管造影成像检查3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三维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表面遮盖成像(SSD)、最大...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MSCTA)在颈动脉病变诊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5年7月行颈动脉血管造影成像检查3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三维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表面遮盖成像(SSD)、最大强度投影(MIP)、容积成像(VRT)血管仿真内窥镜(CTVE)。结果36例颈动脉MSCTA检查,27例患者有异常血管,其中双侧血管异常11例,单侧血管异常16例狭窄血管35支,30支血管壁有不同程度的钙化,15支颈动脉可观察到软斑块。结论颈动脉MSCTA检查可清楚观察颈动脉的血管形态,了解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闭塞情况,且能观察颈动脉壁的钙化及软斑块,对脑梗塞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 颈动脉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及血管仿真内镜技术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与评价 被引量:22
7
作者 谭理连 李扬彬 +3 位作者 傅慧芳 江金带 李树欣 周少萍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及血管仿真内镜技术(CTVE)在肾动脉狭窄(RAS)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例RAS及1例RAS肾切除术后患者行肾动脉SCTA及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包括:表面遮盖成像(SS...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及血管仿真内镜技术(CTVE)在肾动脉狭窄(RAS)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例RAS及1例RAS肾切除术后患者行肾动脉SCTA及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包括:表面遮盖成像(SSD)和最大密度投影(MIP)。3例同时行肾动脉血管CTVE成像。结果:SCTA 2DCT图像显示7例RAS患侧肾体积明显缩小,肾皮质明显变薄,无或部分强化。7例RAS SSD和MIP均可清晰显示肾动脉主干狭窄的部位、狭窄程度与范围,但不能显示肾段较小肾动脉的狭窄情况。1例RAS肾切除术后MIP和SSD未见肾动脉及其分支显示。3例肾血管CTVE能显示狭窄的肾动脉开口及管腔明显变窄。结论:SCTA及CTVE是诊断肾动脉主干狭窄的有效方法,基本上可代替动脉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 仿真内镜 螺旋CT
下载PDF
16层螺旋CT仿真内镜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何国满 谭理连 +3 位作者 李扬彬 江金带 李树欣 周少萍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19-1121,共3页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仿真内镜(CTV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患者(25例拟诊冠心病,7例冠脉支架置入术后,4例冠脉搭桥术后)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及仿真内窥镜成像(CTVE)。其中32例(25例拟诊冠心病,7例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同期...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仿真内镜(CTV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患者(25例拟诊冠心病,7例冠脉支架置入术后,4例冠脉搭桥术后)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及仿真内窥镜成像(CTVE)。其中32例(25例拟诊冠心病,7例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同期作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对照。结果366个节段中281个节段获得满意的CTVE图像,成功率76.8%;7例13枚冠脉支架均被检出,其中1例左冠前降支近段支架之间管腔再狭窄;4例搭桥术后14支桥血管显示通畅。32例以冠状动脉造影(DSA)为“金标准”,CTVE诊断狭窄≥50%,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7%,95.3%,78.8%,96.3%。结论16层螺旋仿真内镜能较准确显示冠状动脉腔内结构和≥50%狭窄,是无创性诊断和评价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仿真内镜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江金带 谭理连 +3 位作者 李扬彬 李树欣 梁彤杰 周少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5期1784-1786,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MSCTA)在下肢动脉硬化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成像检查资料,使用三维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成像(SSD)、容积成像(V...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MSCTA)在下肢动脉硬化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成像检查资料,使用三维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成像(SSD)、容积成像(VRT)及CT仿真内窥镜成像(CTVE)。结果:所有病例血管重建图像显示良好,病变的MSCTA表现为血管管腔不规则,单发或多发狭窄或闭塞,局部侧支血管形成,部分管壁钙化。其中肾动脉以下腹主动脉狭窄3例,闭塞1例;髂动脉狭窄7例,闭塞2例;股动脉狭窄10例,闭塞8例;动脉狭窄8例,闭塞10例;小腿动脉狭窄11例,闭塞12例。23例均显示有动脉管壁钙化。结论:下肢动脉MSCTA检查可清楚地观察下肢动脉的血管形态,了解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及闭塞情况,且能观察下肢动脉壁的钙化斑块,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病变的术前评价诊断和筛选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闭塞性 血管造影术 16层螺旋CT
下载PDF
肺癌细胞分化、螺旋CT增强程度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与MVD、VEGF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谭理连 李扬彬 +5 位作者 李树欣 江金带 李志铭 余林 周少萍 陈颖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细胞分化、螺旋CT增强程度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与其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术前均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病理标本用LSAB... 目的探讨肺癌细胞分化、螺旋CT增强程度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与其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术前均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病理标本用LSAB和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分别检测其MVD及VEGF阳性率,并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CT强化程度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3例未分化及低分化肺癌CT增强值为35.10±5.22Hu,VEGF阳性率为76.92%;7例中分化、高分化肺癌CT增强值为23.36±8.53Hu,VEGF的阳性率为57.14%;肺癌CT强化越明显,VEGF表达阳性率越高。15例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肺癌病灶CT增强值为35.65±6.68Hu,MVD值为51.27±25.31;5例无淋巴结转移者肺癌CT增强值26.36±10.36Hu,MVD26.57±12.36。14例VEGF表达阳性者肺癌MVD计数为50.36±6.32,6例阴性者肺癌MVD数为29.63±8.75。所有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癌CT的强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细胞分化程度与其VEGF的表达、MVD的含量有良好正相关性。此对评价肺癌的肿瘤血管生成,指导临床治疗,评价疗效及预后等将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触发技术在颈部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肖平 谭理连 +3 位作者 李扬彬 曹卫国 李树欣 周少萍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团注追踪触发技术在颈部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例志愿者行主动脉弓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利用获得的主动脉弓时间-密度曲线(TDC),寻求触发技术的理论阈值.将28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触发阈值分别为...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团注追踪触发技术在颈部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例志愿者行主动脉弓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利用获得的主动脉弓时间-密度曲线(TDC),寻求触发技术的理论阈值.将28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触发阈值分别为110 HU、140 HU、170 HU、200 HU),采用16层螺旋CT结合触发技术行颈部动脉CTA检查,探讨CTA触发技术的最佳应用阈值.结果:阈值140 HU组(参照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全程强化明显(CT值188~262 HU),而颈内静脉强化不明显,动静脉密度差别大,3D后处理显示的动脉图像清晰.阈值110 HU组,椎动脉起始处CT值较低(106 HU);阈值170 HU及200HU组,C1及C5椎体平面颈内静脉的密度明显升高(>150 HU),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中触发技术结合最佳触发阈值可较好地显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对比剂注射流率4.0 ml/s,触发阈值为140 HU时的图像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颈动脉 椎动脉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与评价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理连 何国满 +4 位作者 李扬彬 江金带 李树欣 余林 周少萍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与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58例冠状动脉病变(44例冠心病,3例冠状动脉肌桥血管,9例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2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及血管...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与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58例冠状动脉病变(44例冠心病,3例冠状动脉肌桥血管,9例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2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及血管三维成像,血管三维成像方法包括: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建(CPR)。结果58例冠状动脉病变三维成像图像质量中,优20例,良29例,差9例,优良率达84.5%。44例冠心病患者中,35例图像优良,其中31例VR,MIP及CPR显示不同部位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且与DSA相吻合,诊断正确率为88.6%;4例为假阳性;9例图像质量较差不能用于诊断。3例冠状动脉肌桥血管,VR及MIP图像均显示为右侧冠状动脉一大分支血管进入右心脏壁内走行。9例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VR,MIP及CPR图像均能较好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置入部位、长度、形态,均未见移位、变形及狭窄。2例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VR图像显示搭桥血管起源及数量;搭桥血管无狭窄、阻塞及扩张。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诊断与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无创伤性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冠状动脉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江金带 谭理连 +2 位作者 李扬彬 李树欣 周少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MSCTA)在颅内脑膜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脑膜瘤MSCTA检查资料。使用三维重组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成像技术(SSD)、最大强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结...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MSCTA)在颅内脑膜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脑膜瘤MSCTA检查资料。使用三维重组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成像技术(SSD)、最大强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结果35例脑膜瘤MSCTA均获得颅骨、血管、肿瘤同时显示的三维立体图像。血管重组清晰显示脑膜瘤肿瘤染色及脑膜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颅骨重组可显示脑膜瘤对邻近颅骨的影响。结论MSCTA可充分显示脑膜瘤的肿瘤、血管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订,预测肿瘤切除的难易程度、手术风险、效果,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 脑膜瘤
下载PDF
16层螺旋CT髂动脉血管造影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江金带 谭理连 +3 位作者 李扬彬 李树欣 梁彤杰 周少萍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3-625,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肾移植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4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行16层螺旋CT髂动脉血管造影及血管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成像(SSD)、容积成像(VRT)。结果14例髂动...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肾移植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4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行16层螺旋CT髂动脉血管造影及血管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成像(SSD)、容积成像(VRT)。结果14例髂动脉MSCTA检查,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移植肾动脉正常7例,髂动脉和(或)移植肾动脉异常7例,其中移植肾动脉狭窄闭塞4例,髂内动脉闭塞2例,移植肾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髂外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支架术后1例,髂动脉钙化5例。结论髂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诊断与评价肾移植术后髂动脉血管改变有较大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动脉 肾移植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肺癌16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与DSA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谭理连 何明基 +4 位作者 李志铭 江金带 林建华 李树欣 周少萍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8期885-888,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三维重组对诊断与评价肺癌支气管动脉供血血管和血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肺癌同时行16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血管三维重组和DSA检查,并对16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血管三维重组和DSA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例...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三维重组对诊断与评价肺癌支气管动脉供血血管和血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肺癌同时行16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血管三维重组和DSA检查,并对16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血管三维重组和DSA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例肺癌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显示11支支气管动脉,其中图像质量优5支、良好6支;DSA显示10支支气管动脉。10例肺癌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显示肿瘤供血支气管动脉起源、形态及分支状况与DSA一致。10例肺癌16层螺旋CT血管VR彩色成像与DSA显示肿瘤染色及肿瘤内血供状况一致率为90%。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克服DSA一次检查不能显示其全部供血血管的缺点;对诊断和评价肺癌供血血管和血供状况有较大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螺旋CT肝动脉期肝癌强化形态及血供与介入栓塞治疗后碘油聚集形态及量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谭理连 李扬彬 +5 位作者 韩铭钧 李树欣 江金带 李志铭 梁彤杰 周少萍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5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肝动脉期原发性肝癌强化形态及血供与经肝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后碘油聚集形态及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对32例螺旋CT肝动脉期原发性肝癌强化形态及血供表现与其栓塞治疗后肿瘤内碘油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例肝癌栓塞治... 目的探讨螺旋CT肝动脉期原发性肝癌强化形态及血供与经肝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后碘油聚集形态及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对32例螺旋CT肝动脉期原发性肝癌强化形态及血供表现与其栓塞治疗后肿瘤内碘油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例肝癌栓塞治疗后肿瘤内碘油分布分为5种类型:均匀致密型(11例)、不均匀致密型(7例)、稀疏型(5例)、缺损型(3例)及混合型(3例)。肝动脉期肝癌肿瘤组织明显强化、或多量强化肿瘤血管影,栓塞后肿瘤内碘油多为均匀致密型或不均匀致密型。肝动脉期肝癌肿瘤组织无或轻度强化、或少量、稀散、僵硬强化肿瘤血管,栓塞后肿瘤内碘油分多为稀疏型、缺损型或混合型。肝动脉期肿瘤内多血供明显强化区,碘油聚集量多。无或轻度强化少血供区,碘油聚集量多较少或无碘油聚集。结论螺旋CT肝动期原发性肝癌强化血管形态及血供对预测其碘油栓塞治疗术后聚集形态及聚集量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栓塞术 肝动脉期 螺旋CT
下载PDF
广东部分医院临床碘过敏试验方法的调查及启示 被引量:9
17
作者 梁嘉定 万丽红 +1 位作者 周少萍 曾芳 《南方护理学报》 2004年第7期20-21,共2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部分医院碘过敏试验方法的现状,为规范碘过敏试验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44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碘过敏试验方法。结果广东省不同医院根据习惯和经验采用不同的方法,最常用的是静脉注射法,其次为皮试+静脉注射法,另外,还有... 目的了解广东省部分医院碘过敏试验方法的现状,为规范碘过敏试验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44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碘过敏试验方法。结果广东省不同医院根据习惯和经验采用不同的方法,最常用的是静脉注射法,其次为皮试+静脉注射法,另外,还有医院使用眼结合膜试验+静脉注射法。结论有必要对不同的碘过敏试验的方法进行严密的科研设计,测定不同试验方法对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为规范碘过敏试验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试验 造影剂 不良反应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椎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梁彤杰 谭理连 +3 位作者 李扬彬 江金带 李树欣 周少萍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0-631,共2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在椎动脉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41例患者行椎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检查,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R)、最大强度投影(MIP)、容积成像(VRT)及血管仿真内窥镜(CTVE)。结果44例...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在椎动脉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41例患者行椎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检查,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R)、最大强度投影(MIP)、容积成像(VRT)及血管仿真内窥镜(CTVE)。结果44例中,26例患者有异常血管,其中双侧血管异常3例,单侧血管异常23例,行走变异3支,狭窄17支,迂曲11支,2支局部动脉壁钙化。结论椎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楚显示椎动脉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对椎动脉病变引起的多种临床常见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椎动脉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颌骨肿块的螺旋CT诊断
19
作者 江金带 李扬彬 +3 位作者 谭理连 梁彤杰 李树欣 周少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798-799,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颌骨肿块的价值,提高CT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9例颌骨肿块的术前螺旋CT表现。结果:颌骨囊肿(牙源性囊肿)11例,良性肿瘤23例,恶性肿瘤5例。牙源性囊肿主要表现为单房型,边缘清楚伴硬化...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颌骨肿块的价值,提高CT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9例颌骨肿块的术前螺旋CT表现。结果:颌骨囊肿(牙源性囊肿)11例,良性肿瘤23例,恶性肿瘤5例。牙源性囊肿主要表现为单房型,边缘清楚伴硬化。良性肿瘤表现为膨胀性生长伴邻近骨壁破坏,可囊变,多房型或单房分叶状。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侵蚀性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形成。结论:螺旋CT扫描可清楚显示病变部位、范围、形态及毗邻结构,为手术前的定位、定性和范围提供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骨组织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探讨
20
作者 周少萍 陈绍源 朱进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44-147,共4页
以探究为根本,评价对急诊创伤性骨折实施预见性创伤护理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从我院2023年6月至2024年2月期间选取,纳入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72例展开随机对照实验。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其余给予预见性创伤护理(观察组)。结果 观... 以探究为根本,评价对急诊创伤性骨折实施预见性创伤护理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从我院2023年6月至2024年2月期间选取,纳入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72例展开随机对照实验。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其余给予预见性创伤护理(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内接受预见性创伤护理的患者,并发症明显较低(P<0.05),护理后,患者疼痛减轻,心理状态更佳,且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更高(P<0.05)。结论 预见性创伤护理能有效地降低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改善心理状态,减轻疼痛,并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创伤护理 急诊 创伤性骨折 并发症 疼痛 心理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