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使用多套再分数据、气候态数据和模式模拟结果对菲律宾海深层环流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断面观测数据评估了这些数据集对于菲律宾海深层水团与环流分析的适用性。结果显示,气候态数据的温盐结构与断面观测结果较为一致,较适于用来进...本文使用多套再分数据、气候态数据和模式模拟结果对菲律宾海深层环流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断面观测数据评估了这些数据集对于菲律宾海深层水团与环流分析的适用性。结果显示,气候态数据的温盐结构与断面观测结果较为一致,较适于用来进行菲律宾海深层水团气候态特征的研究。多个非气候态资料的数据集中混合坐标模型(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 GLBa0.08)数据中的温盐结构与观测相对较为接近,也可用于开展菲律宾海深层水团研究。海洋与气候环流模型(Estimating the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of the ocean Version 2)数据与菲律宾海深层环流的观测研究吻合相对较好。通过对比分析多个数据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显示在菲律宾海的2 000~4 000 m层,深层水会从雅浦-马里亚纳深水通道(Yap-Mariana junction, YMJ)处入侵到菲律宾海深层,并跨过九州-帕拉海脊(Kyushu-Palau Ridge, KPR),在菲律宾海盆(Philippine Basin, PB)的南部和北部形成气旋式环流;深层水还会通过伊豆-小笠原海脊上豁口进入四国海盆(Shikoku Basin, SHB),在SHB内形成反气旋环流,并一直延伸到海底;还有一部分会进入PB在琉球海沟处形成南向西边界流,并分出一支流动跨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在4 000 m以深的菲律宾海,深层水通过YMJ入侵到菲律宾海,并跨过KPR,在PB的南部和北部形成两个气旋式环流。本文对比分析结果及对多数据集的评估可为开展菲律宾海深层环流时空特征的研究和模拟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本文使用多套再分数据、气候态数据和模式模拟结果对菲律宾海深层环流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断面观测数据评估了这些数据集对于菲律宾海深层水团与环流分析的适用性。结果显示,气候态数据的温盐结构与断面观测结果较为一致,较适于用来进行菲律宾海深层水团气候态特征的研究。多个非气候态资料的数据集中混合坐标模型(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 GLBa0.08)数据中的温盐结构与观测相对较为接近,也可用于开展菲律宾海深层水团研究。海洋与气候环流模型(Estimating the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of the ocean Version 2)数据与菲律宾海深层环流的观测研究吻合相对较好。通过对比分析多个数据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显示在菲律宾海的2 000~4 000 m层,深层水会从雅浦-马里亚纳深水通道(Yap-Mariana junction, YMJ)处入侵到菲律宾海深层,并跨过九州-帕拉海脊(Kyushu-Palau Ridge, KPR),在菲律宾海盆(Philippine Basin, PB)的南部和北部形成气旋式环流;深层水还会通过伊豆-小笠原海脊上豁口进入四国海盆(Shikoku Basin, SHB),在SHB内形成反气旋环流,并一直延伸到海底;还有一部分会进入PB在琉球海沟处形成南向西边界流,并分出一支流动跨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在4 000 m以深的菲律宾海,深层水通过YMJ入侵到菲律宾海,并跨过KPR,在PB的南部和北部形成两个气旋式环流。本文对比分析结果及对多数据集的评估可为开展菲律宾海深层环流时空特征的研究和模拟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