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灵胶囊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
作者 徐彬 周未莹 章水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40-642,共3页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108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6例,3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用乌灵胶囊和百优解,百优解组和乌灵组分别单用百优解和乌灵胶囊;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108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6例,3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用乌灵胶囊和百优解,百优解组和乌灵组分别单用百优解和乌灵胶囊;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患者的认知和神经功能状况。结果3组HAMD和SSS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MMSE和BI指数3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HAMD评分下降和BI指数比另两组增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乌灵胶囊对卒中后抑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与百优解合用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百优解 卒中后抑郁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下载PDF
山茱萸新苷对EAE中枢神经系统MCP-1表达及CD68阳性细胞浸润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荣博 徐彬 +6 位作者 朱敏姿 周未莹 吴忧 梁顺利 章水晶 李铮 袁强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482-487,共6页
[目的]研究山茱萸新苷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表达及CD68阳性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制备豚鼠全... [目的]研究山茱萸新苷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表达及CD68阳性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制备豚鼠全脊髓匀浆免疫抗原,皮下注射至Lewis大鼠,建立EAE模型。设正常对照组、EAE组、山茱萸新苷组、波尼松组,每天神经功能评分,待症状达到高峰处死实验动物,用RT-PCR、Western Blot法比较各组实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MCP-1 m RNA及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比较各组实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D68阳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EAE组、山茱萸新苷组、波尼松组大鼠MCP-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265±2.928)、(401.373±55.398)、(124.987±20.244)、(75.465±7.766),MCP-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458±2.570)、(24.155±1.420)、(19.568±0.863)、(17.458±1.630),CD68阳性指数分别为0%、(41.93±12.25)%、(16.08±8.70)%、(5.38±2.88)%。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MCP-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MCP-1蛋白相对表达量、CD68阳性指数组间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F=199.734、66.081、35.565,均P=0.000)。山茱萸新苷组与EAE组在神经功能评分、MCP-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MCP-1蛋白相对表达量、CD68阳性指数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0、0.003、0.013)。[结论]山茱萸新苷可改善EAE大鼠神经功能,抑制EAE大鼠中枢神经系统MCP-1表达及CD68阳性细胞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E 多发性硬化 山茱萸新苷 MCP-1 CD68
下载PDF
5-脂氧合酶抑制剂齐留通对N-甲基-D-门冬氨酸诱导的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徐彬 刘建仁 周未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914-916,共3页
[目的]观察5-脂氧合酶(5-LOX)抑制剂齐留通对N-甲基-D-门冬氨酸(NMDA)皮层注射诱导的小鼠脑损伤的影响。[方法]NMDA(100 nmoL)皮层直接注射建立脑损伤模型,用干湿重法评价脑水肿,脑切片TTC染色检测梗死体积,甲苯胺蓝染色法评价神经元的... [目的]观察5-脂氧合酶(5-LOX)抑制剂齐留通对N-甲基-D-门冬氨酸(NMDA)皮层注射诱导的小鼠脑损伤的影响。[方法]NMDA(100 nmoL)皮层直接注射建立脑损伤模型,用干湿重法评价脑水肿,脑切片TTC染色检测梗死体积,甲苯胺蓝染色法评价神经元的损伤。以NMDA拮抗剂氯胺酮(30mg.kg-1)为阳性对照药,3、10、30 mg.kg-1齐留通在NMDA皮层注射前30 min腹腔注射给药1次,NMDA注射后24 h评价上述指标。[结果]干湿重法显示皮层注射NMDA并未引起脑水含量的变化,齐留通对脑水含量没有影响;NMDA(100nmoL)皮层注射能诱导大面积脑梗死,中、高剂量的齐留通(10、30mg.kg-1)和氯胺酮(30 mg.kg-1)能明显降低梗死灶体积;NMDA诱导神经元变性,中、高剂量的齐留通和氯胺酮减轻神经元变性,增加损伤区神经元数量。[结论]5-LOX抑制剂齐留通对NMDA皮层注射诱导的小鼠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5-脂氧合酶 齐留通 N-甲基-D-门冬氨酸
下载PDF
自噬对帕金森病小鼠的影响及TFEB的相关调控作用
4
作者 吴忧 徐彬 +3 位作者 张荣博 梁顺利 朱敏姿 周未莹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3期397-399,共3页
目的观察调节自噬对C57BL/6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学、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数目、α-突触核蛋白(α-Syn)的影响,并探讨转录因子EB(TFEB)的相关调控作用。方法C57BL/6雄性小鼠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 目的观察调节自噬对C57BL/6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学、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数目、α-突触核蛋白(α-Syn)的影响,并探讨转录因子EB(TFEB)的相关调控作用。方法C57BL/6雄性小鼠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射建立帕金森病模型,分别采用雷帕霉素、3-甲基腺嘌吟(3-MA)进行干预,设立正常对照。各组小鼠在最后1次MPTP或生理盐水注射后1d、7d、14d进行行为学测试,14d处死取中脑黑质脑组织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检测α-Syn、TFEB和自噬蛋白LC3的蛋白表达。结果(1)雷帕霉素干预可使帕金森病小鼠的爬杆时间延长,悬挂分值增加,旷场试验总距离及平均速度增加,而3-MA干预则相反,造模后14d时最明显。(2)雷帕霉素干预可增加帕金森病小鼠黑质TH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帕金森痛小鼠黑质α-Syn的蛋白表达,增加自噬蛋白LC3-Ⅱ水平以及TFEB的表达,3-MA干预则使得黑质TH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进一步减少,α-Syn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加,并减少LC3-Ⅱ水平以及TFEB的表达。结论诱导自噬可促进α-Syn的清除,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从而改善帕金森病小鼠的运动障碍,相反抑制自噬则会导致α-Syn异常聚集增加进而加重帕金森病小鼠的运动障碍,TFEB在此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自噬 核转录因子EB Α-突触核蛋白
下载PDF
山茱萸新苷抑制EAE模型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细胞浸润及VCAM-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荣博 徐彬 +6 位作者 朱敏姿 周未莹 吴忧 梁顺利 章水晶 李铮 袁强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期16-20,83,共6页
目的明确山茱萸新苷是否可以抑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细胞浸润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方法 Lewis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强的松组以及山茱萸新苷组,各8只。除正常对照组... 目的明确山茱萸新苷是否可以抑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细胞浸润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方法 Lewis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强的松组以及山茱萸新苷组,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均制作EAE模型。每天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当症状达到高峰期时处死所有大鼠,比较各组大鼠脊髓炎性病灶数以及VCAM-1 mRNA、VCAM-1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强的松组以及山茱萸新苷组大鼠第14d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分别为0分、(3.83±0.98)分、(0.67±0.82)分、(1.67±1.75)分,脊髓炎性病灶个数分别为0个、(8.75±2.23)个、(2.33±1.03)个、(4.83±1.47)个,VCAM-1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602±0.761)、(37.762±4.560)、(17.143±1.521)、(28.042±3.147),VCAM-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958±2.265)、(22.433±1.829)、(15.725±1.338)、(18.625±0.874)。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新苷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较低,脊髓炎性病灶个数较少,VCAM-1mRNA相对表达量及VCAM-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较低(P<0.05,P<0.01)。结论山茱萸新苷可以改善EAE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抑制免疫细胞浸润EAE模型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VCAM-1 mRNA及蛋白质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山茱萸新苷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朱敏姿 徐彬 周未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0-141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感染组81例,非感染组219例,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感染特点和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感染组81例,非感染组219例,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感染特点和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年龄(72.6±8.3)岁,高于非感染组(68.2±7.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合并慢性疾病68例占83.95%,非感染组97例占4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中吸烟、慢性心功能不全、高血糖患者分别占34.56%、54.32%、27.16%,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侵入性操作为48.15%、意识障碍为46.91%,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天数为(20.17±2.52)d和(25.63±2.74)d,高于非感染组的(14.64±1.51)d和(21.30±2.92)d(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合并慢性病、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卧床时间和住院天数为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是多因素综合所致,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丁苯酞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
7
作者 黄赛芳 周未莹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4期7-10,共4页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丁苯酞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神经生化标志物(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11月30日永嘉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2例P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丁苯酞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神经生化标志物(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11月30日永嘉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2例P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20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的血清S100B蛋白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2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2组各期血清S100B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各期血清S100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2组HAMD、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HAMD、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6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各期TE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丁苯酞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降低血清S100B蛋白水平,改善抑郁症状,临床疗效良好,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柴胡疏肝散 丁苯酞胶囊 S100B蛋白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不良反应量表
下载PDF
中重度脑白质疏松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和预后关系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梁顺利 吴忧 +4 位作者 张荣博 徐林胜 朱敏姿 周未莹 徐彬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2-246,251,共6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87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90 d。采用CT检查判断是否颅内... 目的探讨中重度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87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90 d。采用CT检查判断是否颅内出血,90 d mRS评价患者预后。依据Fazekas量表分为LA组和无L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LA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和预后的影响。结果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合并LA者91例(31.7%),出血转化发生率为20.9%(19/91),预后不良为46.2%(42/91);无LA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者196例(68.3%),出血转化发生率为11.7%(23/196),预后不良为20.4%(40/196)。出血转化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LA是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系数=0.765,标准误=0.275,Wald值=7.739,OR=2.149,95%CI:1.254~3.684,P=0.012)。90 d预后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LA是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系数=0.848,标准误=0.357,Wald值=5.642,OR=2.335,95%CI:1.160~4.701,P=0.031)。结论合并中重度LA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比例高,90 d预后差,且中重度LA是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出血转化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脑白质疏松 出血转化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