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小麦节水高产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王树安 兰林旺 +2 位作者 周殿玺 王志敏 王璞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节水高产技术 冬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 水资源短缺 人均水资源 水利用系数 自然灾害 冬季变暖
下载PDF
水分和氮肥运筹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6
2
作者 李世娟 周殿玺 +2 位作者 诸叶平 李建民 兰林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5,共7页
试验结果表明 ,两种灌溉方法下各处理之间的产量不存在显著差异 ,与两水处理相比 ,四水处理公顷穗数提高 ,但拔节水导致千粒重极显著降低。四水条件下小麦的氮素吸收量高于两水条件下的相应氮肥处理 ,而氮素生理效率降低。灌四水使氮素... 试验结果表明 ,两种灌溉方法下各处理之间的产量不存在显著差异 ,与两水处理相比 ,四水处理公顷穗数提高 ,但拔节水导致千粒重极显著降低。四水条件下小麦的氮素吸收量高于两水条件下的相应氮肥处理 ,而氮素生理效率降低。灌四水使氮素在小麦营养器官中的分配比例提高 ,两水灌溉更有利于氮素向子粒转运。各营养器官对子粒氮的贡献率依次为叶片 >茎秆=颖壳 >叶鞘 >根系 ,其中叶片的氮素转移量最高 ,两水灌溉制度下 ,常规施肥量适宜于部分基施、部分于拔节期追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氮素 水分 小麦 吸收 分配
下载PDF
不同灌溉制度下冬小麦产量效应与耗水特征研究 被引量:50
3
作者 居辉 兰霞 +2 位作者 李建民 周殿玺 苏宝林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3-29,共7页
研究了不同灌溉制度对冬小麦水分消耗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从产量差异的生理基础和耗水特征等方面阐述了节水高产的原因。研究表明在底墒水充足的壤土条件下 ,春灌二水比春灌一水增产 ,但春灌一水的边际效益高于春灌二水处理 ;春灌二水与... 研究了不同灌溉制度对冬小麦水分消耗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从产量差异的生理基础和耗水特征等方面阐述了节水高产的原因。研究表明在底墒水充足的壤土条件下 ,春灌二水比春灌一水增产 ,但春灌一水的边际效益高于春灌二水处理 ;春灌二水与春灌三水的产量相近 ,但水分利用率提高。随春季灌水量的减少 ,小麦生育期间的总耗水量降低 ,但却增加了对土壤水 ,尤其是土壤深层贮水的利用 ,如春无灌水处理的土壤耗水占到了总耗水量的 84 .9% ,其中 19.0 %来自于 130~ 2 0 0 cm的深层贮水 ,而春灌二水处理的土壤耗水则分别为 4 9.9%和 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溉制度 耗水 产量效应
下载PDF
水、陆稻在水田、旱地栽培的生态适应性研究——Ⅱ.稻株碳、氮代谢的生态适应性观察 被引量:19
4
作者 郑丕尧 杨孔平 +1 位作者 王经武 周殿玺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9-74,共6页
旱种条件下,不论水稻还是陆稻,全糖、全氮含量均高于水种条件,醇溶糖占全糖的比例较高,碳/氮比低;陆稻的醇溶糖占全糖的比例远远高于水稻,这一特性很少随种植条件的改变而产生很大的变化,这可能是其对旱地适应性较强的生理原因之一。同... 旱种条件下,不论水稻还是陆稻,全糖、全氮含量均高于水种条件,醇溶糖占全糖的比例较高,碳/氮比低;陆稻的醇溶糖占全糖的比例远远高于水稻,这一特性很少随种植条件的改变而产生很大的变化,这可能是其对旱地适应性较强的生理原因之一。同时发现:贮藏性物质的增加是水稻旱种条件下的重要生理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陆稻 水田 旱地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不同灌溉时期的冬小麦土壤水分变化动态 被引量:24
5
作者 居辉 王璞 +1 位作者 周殿玺 兰林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6-80,共5页
为高效利用水分资源以及给冬小麦灌水制度的合理制定提供依据,采用水量平衡法,系统研究了不同时期单次灌水和两次灌水的冬小麦土壤水分变化动态。结果表明,雌雄蕊分化期前单次灌水,开花前土壤水分能基本满足小麦生长的要求,开花期后土... 为高效利用水分资源以及给冬小麦灌水制度的合理制定提供依据,采用水量平衡法,系统研究了不同时期单次灌水和两次灌水的冬小麦土壤水分变化动态。结果表明,雌雄蕊分化期前单次灌水,开花前土壤水分能基本满足小麦生长的要求,开花期后土壤处于持续干旱状态;雌雄蕊分化期之后的单次灌水处理,在拔节期至灌水时期之间有一时段的土壤干旱,通过不同时期的灌溉,开花时各处理的土壤基本处于适宜小麦生长的含水量范围。小麦抽穗后进行第二次灌水的处理,籽粒形成期之前为满足型供水,籽粒形成后处于轻、中度干旱。从无水处理的耗水特点可以看出,小麦返青至拔节主要消耗0~40cm土层的水分,拔节至开花消耗0~100cm土层的水分,至成熟耗水可达到200cm。单次灌水处理,以孕穗前后灌水产量较高,二次灌水处理,以拔节配开花处理产量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溉 土壤水分 变化动态
下载PDF
限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氮肥利用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世娟 周殿玺 +1 位作者 李建民 王璞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7-22,共6页
大田试验研究了限水灌溉 (于拔节、开花期各灌 750 m3 .hm-2 )条件下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结果表明 :在 N0~ 375kg.hm-2范围内 ,随氮肥用量加大 ,小麦产量提高 ,每平方百米施 2 2 5kg纯氮的处理达到最高产量 (6 4 6 6 .5kg.hm-2 ) ... 大田试验研究了限水灌溉 (于拔节、开花期各灌 750 m3 .hm-2 )条件下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结果表明 :在 N0~ 375kg.hm-2范围内 ,随氮肥用量加大 ,小麦产量提高 ,每平方百米施 2 2 5kg纯氮的处理达到最高产量 (6 4 6 6 .5kg.hm-2 ) ,在此基础上增施氮肥产量不再增加 ;氮素生理效率随氮肥量的递增而降低 ;限水灌溉下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集中在开花期以前 ,并且增加氮肥量降低了开花—成熟期的氮素吸收量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分配于营养器官的氮素比例增加 ,其中以叶片占的比例最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限水灌溉 氮素 吸收利用 氮肥
下载PDF
灌溉制度对冬小麦产量结构形成与产量物质来源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兰霞 周殿玺 兰林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22,共6页
以冀麦 2 6为材料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灌溉制度对小麦产量结构形成和产量物质来源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期灌溉的单位面积粒数 ,以拔节期灌水的最高 ,灌水时期向前或向后推移 ,其单位面积粒数均下降 ,呈现倒“∨”字型变化 ;粒重与此相... 以冀麦 2 6为材料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灌溉制度对小麦产量结构形成和产量物质来源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期灌溉的单位面积粒数 ,以拔节期灌水的最高 ,灌水时期向前或向后推移 ,其单位面积粒数均下降 ,呈现倒“∨”字型变化 ;粒重与此相反 ,以拔节期灌水的为最低 ,灌水时期向前或向后推移 ,粒重均增高 ,呈现“∨”字型变化。灌水对产量物质来源的影响表现为 :灌水次数多 ,总灌水量大的 ,产量物质来源对开花后的物质生产依赖性大 ;反之 ,灌水次数少 ,灌水量小 ,产量物质来源对开花前暂贮物质的依赖性则强。此外 ,本文还根据试验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溉制度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构成因素 产量物质来源 节水栽培
下载PDF
限水灌溉下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分配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3
8
作者 李世娟 周殿玺 李建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6-91,共6页
研究了限水灌溉下不同氮肥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分配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氮肥利用率随氮肥量的递增而降低 ,施 2 2 5kg/hm2 纯氮处理达到最高产量 ,在此基础上增施氮肥产量下降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植株体内的氮素较多地分配于营... 研究了限水灌溉下不同氮肥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分配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氮肥利用率随氮肥量的递增而降低 ,施 2 2 5kg/hm2 纯氮处理达到最高产量 ,在此基础上增施氮肥产量下降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植株体内的氮素较多地分配于营养器官 ,地上部器官叶片占的比例最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水灌溉 氮肥 产量 氮素利用 小麦 氮素分配
下载PDF
冬小麦限水灌溉条件下土壤硝态氮变化与氮素平衡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建民 李世娟 +1 位作者 曾长立 周殿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1-55,共5页
研究结果表明 ,冬小麦拔节期 1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主要受基肥施氮量的影响 ,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硝态氮含量除了与追肥与否及追肥施氮量有关外 ,还受基肥施氮量的一定影响。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分布 ,在拔节期处理间差异主要在 0~ 6 0cm土层... 研究结果表明 ,冬小麦拔节期 1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主要受基肥施氮量的影响 ,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硝态氮含量除了与追肥与否及追肥施氮量有关外 ,还受基肥施氮量的一定影响。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分布 ,在拔节期处理间差异主要在 0~ 6 0cm土层内 ,在开花期和成熟期则整个 1m根层内都有差异。 14 4~ 2 13kg/hm2 的施氮量 ,都能维持土壤氮素的表观平衡 ,但以 14 4kg/hm2 施氮量、全部基施的处理吸氮比例 (作物吸氮量 /施氮量 )最高 ,残留比例 (土壤残留量 /作物吸氮量 )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限水灌溉条件 土壤 硝态氮 氮素平衡 开花期 成熟期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优质小麦节水高产栽培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王志敏 王璞 +1 位作者 兰林旺 周殿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3年第4期22-25,43,共5页
黄淮海地区优质小麦生产必须走节水高产之路。在深入分析节水与优质、高产的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了优质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关键词 黄淮海地区 小麦 节水灌溉 栽培技术 生产 技术体系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时期灌溉对冬小麦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居辉 兰霞 +1 位作者 周殿玺 兰林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6-71,共6页
从物质积累和分配的角度研究了灌溉高产的原因。结果表明 :在底墒水充足时 ,雌雄蕊分化期前灌水 ,有利于开花前的物质积累 ;在籽粒形成期 ,随干旱程度的加剧 ,籽粒形成对花前贮存物质的调运量增加 ,开花前植株越繁茂并且花后水分亏缺越... 从物质积累和分配的角度研究了灌溉高产的原因。结果表明 :在底墒水充足时 ,雌雄蕊分化期前灌水 ,有利于开花前的物质积累 ;在籽粒形成期 ,随干旱程度的加剧 ,籽粒形成对花前贮存物质的调运量增加 ,开花前植株越繁茂并且花后水分亏缺越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冬小麦 物质 积累 分配
下载PDF
冬小麦限水灌溉条件下磷肥补偿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建民 兰霞 +2 位作者 王璞 周殿玺 张建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8-83,共6页
为探索磷肥对土壤水分亏缺的补偿效应,研究了灌水和施磷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总耗水量与灌水量成正相关关系,而土壤贮水消耗量与灌水量成负相关关系;施磷能提高作物耗水量,促进深层土壤水分的消耗。灌水和施磷... 为探索磷肥对土壤水分亏缺的补偿效应,研究了灌水和施磷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总耗水量与灌水量成正相关关系,而土壤贮水消耗量与灌水量成负相关关系;施磷能提高作物耗水量,促进深层土壤水分的消耗。灌水和施磷均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两者相比,灌水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和提高了千粒重,而施磷仅增加了穗数。灌水对经济系数无明显影响,但明显降低水分利用效率;施磷对经济系数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冬小麦增施磷肥对限水灌溉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限水灌溉 磷肥 耗水 产量 补偿效应
下载PDF
水、陆稻在水田、旱地栽培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Ⅰ.稻株生育、形态与组织结构的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孔平 郑丕尧 +1 位作者 周殿玺 王经武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9-29,共11页
据1985~1986年实验,适合华北地区麦收后栽培的水、陆稻特早熟品种中,陆稻比较适应干旱地,旱种时性状负向反应的程度较小。水稻旱种时的适应性变化主要表现为:①延长水分敏感期(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②削弱非生产性的营养器官,... 据1985~1986年实验,适合华北地区麦收后栽培的水、陆稻特早熟品种中,陆稻比较适应干旱地,旱种时性状负向反应的程度较小。水稻旱种时的适应性变化主要表现为:①延长水分敏感期(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②削弱非生产性的营养器官,包括分蘖;③削弱通气组织,增加输导和贮藏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陆稻 生态 适应性 生育 形态
下载PDF
不同水分和氮肥水平对冬小麦吸收肥料氮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世娟 周殿玺 兰林旺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5-319,共5页
田间微区条件下用15N研究了不同水分和氮肥水平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及化肥氮的去向。结果表明 ,4次灌水省肥处理的全氮吸收量高于节水省肥处理 ,节水常规施肥量处理的全氮吸收量高于省肥处理 ,但小麦籽粒氮素收获指数降低。 4次灌水处理的... 田间微区条件下用15N研究了不同水分和氮肥水平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及化肥氮的去向。结果表明 ,4次灌水省肥处理的全氮吸收量高于节水省肥处理 ,节水常规施肥量处理的全氮吸收量高于省肥处理 ,但小麦籽粒氮素收获指数降低。 4次灌水处理的肥料氮损失率提高 ,氮肥当季利用率和土壤残留率均低于 2次灌水的相应氮肥处理。同一水分条件下 ,常规施肥量处理的氮肥当季利用率和土壤残留率低于省肥处理 ,损失率提高。等量氮肥不同施肥方法间的比较 ,全部基施处理的损失率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氮肥 冬小麦 肥料吸收
下载PDF
灌溉制度对冬小麦耗水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6
15
作者 李建民 王璞 +1 位作者 周殿玺 兰林旺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23-26,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随灌水量的增加,冬小麦总耗水量明显增加,土壤贮水消耗量相应减少;随总耗水量的增加,冬小麦生育后期耗水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当灌水量相同时,灌水越早的处理耗水量越多。不同的灌溉制度对冬小麦产量结构与产量有显著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随灌水量的增加,冬小麦总耗水量明显增加,土壤贮水消耗量相应减少;随总耗水量的增加,冬小麦生育后期耗水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当灌水量相同时,灌水越早的处理耗水量越多。不同的灌溉制度对冬小麦产量结构与产量有显著影响,起身水主要增加穗数,拔节水显著增加穗粒数,而孕穗期或开花期灌水对提高千粒重有明显作用;1水以孕穗期,2水以拔节期和开花期,3水以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灌水效果最佳。适当控制开花前耗水量,增加开花后耗水量,有利于增加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溉制度 耗水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稻抗旱机理的研究──旱稻水稻根解剖结构比较 被引量:15
16
作者 卢布 周殿玺 《作物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9-39,共1页
稻抗旱机理的研究──旱稻水稻根解剖结构比较卢布,周殿玺(山西农业大学太谷030800)(北京农业大学100094)日人三锅昌俊发现,断面的根量、根数、根的长度与抗旱性呈平行关系。之后Mambani等发现,叶的水分亏缺... 稻抗旱机理的研究──旱稻水稻根解剖结构比较卢布,周殿玺(山西农业大学太谷030800)(北京农业大学100094)日人三锅昌俊发现,断面的根量、根数、根的长度与抗旱性呈平行关系。之后Mambani等发现,叶的水分亏缺随25厘米土层中根密度的减少而呈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稻 抗旱机理 根系 解剖结构
下载PDF
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的生理基础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建民 王璞 +1 位作者 周殿玺 兰林旺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6-71,共6页
中国农业大学在严重缺水区河北沧州吴桥实验站,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形成了一套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在这一技术体系中,冬小麦节水高产的主要生理基础是:在充分利用土壤贮水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有限的水资源;采用农艺措施,调整产量... 中国农业大学在严重缺水区河北沧州吴桥实验站,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形成了一套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在这一技术体系中,冬小麦节水高产的主要生理基础是:在充分利用土壤贮水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有限的水资源;采用农艺措施,调整产量结构,补偿水分胁迫对高产的不利影响;中后期适当灌溉补水,增加光合产物积累量和提高经济系数.通过应用本套技术,可在实现相等产量指标的前提下节约灌溉水75~150mm,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到1.5kg/m^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节水 高产 栽培 生理基础
下载PDF
冬小麦灌溉制度对土壤贮水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建民 王璞 +1 位作者 周殿玺 兰林旺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54-57,共4页
足墒条件下冬小麦播种时200cm土体总贮水量为619.6mm,有效贮水量为329.5mm。冬小麦播种~拔节期主要消耗0~100cm土层内土壤有效贮水;由于有效贮水能满足作物需水,因此拔节期不出现土壤水分亏缺。拔节~开花期对照(CK)耗水深度为200cm土... 足墒条件下冬小麦播种时200cm土体总贮水量为619.6mm,有效贮水量为329.5mm。冬小麦播种~拔节期主要消耗0~100cm土层内土壤有效贮水;由于有效贮水能满足作物需水,因此拔节期不出现土壤水分亏缺。拔节~开花期对照(CK)耗水深度为200cm土层,起身期灌1水(Ⅰ-1)处理为160cm,其他处理为130cm;至开花期CK和Ⅰ-1处理0~60cm土层内已呈现一定程度的水分亏缺。开花~成熟期各处理200cm土体内土壤有效水含量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但主要供水层为0~130cm土层;冬小麦成熟期除春后起身~孕穗~灌浆期(Ⅲ-1)、拔节~开花~灌浆期(Ⅲ-2)灌3水和起身~拔节~开花~灌浆期(Ⅳ)灌4水处理外,大部分处理0~80cm或0~60cm土层内均呈明显的水分亏缺。随灌水次数或灌水量的增加,土壤贮水利用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溉制度 土壤贮水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黑龙港低平原高产田小麦追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布 王璞 +6 位作者 周殿玺 兰林旺 王树安 于国建 王运正 鲁来清 李续厚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13,共4页
在严重干旱的 1999~ 2 0 0 0年 ,采用 3个品种 ,3个追肥量 ,3个追肥时期和 3次重复的完全组合设计 ,对大运河以东黑龙港低平原区高产田小麦春季追氮时期和追氮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春季追肥时期宜晚 ,第一次肥水在 4叶 1心到 5... 在严重干旱的 1999~ 2 0 0 0年 ,采用 3个品种 ,3个追肥量 ,3个追肥时期和 3次重复的完全组合设计 ,对大运河以东黑龙港低平原区高产田小麦春季追氮时期和追氮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春季追肥时期宜晚 ,第一次肥水在 4叶 1心到 5叶 1心期为好 ,追肥量以尿素 75kg/hm2 为高限 ,甚至可以考虑不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追氮时期 追氮量
下载PDF
冬小麦“四统一”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志敏 王璞 +5 位作者 李建民 李绪厚 鲁来清 王树安 兰林旺 周殿玺 《中国科技奖励》 2008年第8期40-40,共1页
本项目坚持“七分种、三分管”的原则,通过晚播、增苗、缩行、减灌、精种、调肥等技术的实施:扩大初生根群,增加下层土壤水分吸收和残留氮素的利用,提高周年水、肥利用率;增加非叶光合面积,提高群体光合和耐逆性能;高效利用土壤... 本项目坚持“七分种、三分管”的原则,通过晚播、增苗、缩行、减灌、精种、调肥等技术的实施:扩大初生根群,增加下层土壤水分吸收和残留氮素的利用,提高周年水、肥利用率;增加非叶光合面积,提高群体光合和耐逆性能;高效利用土壤水、控灌调亏,减少上壤氮素损失、促进氮素的运转和再利用,从而提高氮素利用率和氮素生理效率;发挥基肥深施和养分互作效应,进一步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关键技术 冬小麦 氮素利用率 氮素损失 氮素利用效率 水分吸收 下层土壤 光合面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