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
作者 周辰光 董巍巍 赵晓静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糖尿病足作为长期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另一个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是截肢的主要原因,而引发糖尿病足截肢的重要原因是PAD,因此必须有效治疗PAD,避免肢端... 糖尿病足作为长期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另一个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是截肢的主要原因,而引发糖尿病足截肢的重要原因是PAD,因此必须有效治疗PAD,避免肢端缺血坏死,减少截肢。介入治疗具有微创、高效的优点,可显著降低其对患者机体的刺激,对患者的机体创伤小,可反复操作,安全性高。目前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已经成为PAD合并糖尿病足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对介入的深入研究,其运用价值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症 糖尿病足 介入治疗
下载PDF
飞行人员普萘洛尔试验阴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2
作者 罗文秀 周湘琳 +2 位作者 郭桢力 周辰光 李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34-0037,共4页
研究飞行人员普萘洛尔药物试验阴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6例心得安药物试验阴性心电图和活动平板试验结果,并与同期94例心得安药物试验阳性者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普萘洛尔药物试验阴性特点:①T波改变主要分布于Ⅱ、Ⅲ、aVF和V4... 研究飞行人员普萘洛尔药物试验阴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6例心得安药物试验阴性心电图和活动平板试验结果,并与同期94例心得安药物试验阳性者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普萘洛尔药物试验阴性特点:①T波改变主要分布于Ⅱ、Ⅲ、aVF和V4-V6导联(占75.0%),T波改变程度较轻,多呈低平或浅倒置(≤0.2mV),3例合并ST段轻度下移(≤0.1mV);②试验前心率水平及试验后心率降低幅度均明显低于普萘洛尔试验阳性者(P<0.01);③平板运动试验呈阴性,临床无相关心血管疾病史。普萘洛尔试验阴性影响因素:①试验对象选择不当;②口服剂量存在个体差异;③记录时间不够;④吸烟、饮茶/咖啡;⑤进餐影响。结论 普萘洛尔试验受一些因素干扰,应注意排除,切忌仅凭一项结果作出医学鉴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普萘洛尔试验 影响因素 飞行人员
下载PDF
激光灼闭术与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周辰光 董巍巍 赵晓静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2期2272-2273,共2页
目的探讨激光灼闭术与传统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80条患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传统剥脱术组和激光灼闭术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激光灼闭术与传统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80条患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传统剥脱术组和激光灼闭术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6、12个月的复查结果。结果激光灼闭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传统剥脱术组(t=2.012、14.685、22.749,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患者能够长期站立,血管肿胀情况、酸胀情况、静脉曲张团、湿疹及溃疡减轻或者消失,激光灼闭术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传统剥脱术组(χ2=4.8,P<0.05)。结论激光灼闭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其能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灼闭术 剥脱术 大隐静脉曲张 疗效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7
4
作者 牛连英 赵晓静 周辰光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1期2103-2104,共2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入住保定市第二医院心内科的96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组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入住保定市第二医院心内科的96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组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口服缬沙坦80 mg/d,辛伐他汀20 mg/d;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d。服用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125.7±11.5)mm Hg vs(141.4±12.5)mm Hg和(72.5±10.5)mm Hg vs(88.5±10.2)mm Hg,P<0.05]。治疗后观察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4.83±0.72)mmol/L vs(5.79±0.74)mmol/L,(2.03±0.68)mmol/L vs(2.36±0.64)mmol/L,(3.06±0.92)mmol/L vs(3.23±0.93)mmol/L,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1.23±0.22)mmol/L vs(1.12±0.24)mmol/L,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血脂 缬沙坦 辛伐他汀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军队特勤疗养工作探讨 被引量:24
5
作者 周少文 周辰光 李小龙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2年第1期42-43,共2页
立足当前军队疗养院特勤疗养工作发展实际,分析制约疗养院特勤疗养工作发展的因素,针对新时期特勤疗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特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人为本理念,提出促进新时期特勤疗养工作又快又好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 特勤疗养 人才 技术
下载PDF
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可行性和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宏光 韩冰 +6 位作者 周辰光 吉国辉 扬铮 张亮 赵磊 范忠臣 牛秀兰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腔内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保定市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32例(136条肢体)行腔内治疗的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技术成功率为98.5%(134/136...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腔内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保定市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32例(136条肢体)行腔内治疗的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技术成功率为98.5%(134/136),并发症发生率为5.30%(7/132),无围术期死亡。术后踝肱指数(ABI)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84±0.15VS0.45±0.13,P〈0.001)。术后6,12,24个月肢体1期通畅率分别为93.28%(125/134)、88.06%(118/134)和65.91%(87/132);术后12和24个月肢体累积2期通畅率分别为92.54%(124/134)和68.94%(91/132)。术后24个月肢体保全率为100.00%(132/132)。结论腔内治疗下肢ASO成功率高、并发痒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动脉硬化 股动脉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赵磊 杨铮 周辰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595-59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在保定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手术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和硬化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在保定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手术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和硬化组(采用超声下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每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表现-病因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CEAP)分级、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的血清炎性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硬化组患者的CEAP分级明显低于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硬化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手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 d,硬化组患者的TNF-α、IL-6、CEC、ET-1水平均明显低于手术组患者,NO水平明显高于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硬化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15%(4/65),低于手术组患者的20.00%(1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下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良好,能够减轻术后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超声 聚桂醇硬化剂 剥脱术 腔内注射治疗
下载PDF
静脉滴注小剂量硝酸甘油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少文 周辰光 罗建兰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5期143-143,共1页
硝酸甘油作为抗心肌缺血的常用药物广泛用于临床,其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压和头痛。本例静滴小剂量硝酸甘油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上极为少见,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关键词 硝酸甘油 严重不良反应
下载PDF
BCC_CSM1.1m对冬季典型环流系统的预测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智超 周放 +2 位作者 张浩鑫 周辰光 王欣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8,共12页
基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1.1版本(BCC_CSM1.1m)的历史回报数据,利用时间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等确定性技巧评分,对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东亚冬季风3种东亚地区冬季典型环流系统的预报技巧进行检验评估,并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和... 基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1.1版本(BCC_CSM1.1m)的历史回报数据,利用时间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等确定性技巧评分,对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东亚冬季风3种东亚地区冬季典型环流系统的预报技巧进行检验评估,并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和空间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东亚地区冬季典型环流系统的可预报性来源。结果表明:由于模式对热带海洋和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的预测偏差小、对欧亚大陆的预测偏差大,模式对阿留申低压、东亚冬季风的预测技巧高于西伯利亚高压。进一步分析表明: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是阿留申低压和东亚冬季风的重要可预报性来源,而土壤温度是西伯利亚高压的重要可预报性来源,并受ENSO调制。此外,东亚冬季风的预报技巧也受到西伯利亚高压预报技巧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C_CSM1.1m 冬季典型环流系统 可预报性 ENSO
下载PDF
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的近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宏光 韩冰 +5 位作者 周辰光 吉国辉 杨铮 张亮 赵磊 范忠臣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32-34,37,共4页
目的观察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腔内治疗的36例(46条患肢)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观察腔内治疗成功率、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变化、术后并发症,并... 目的观察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腔内治疗的36例(46条患肢)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观察腔内治疗成功率、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变化、术后并发症,并于术后6、12个月进行随访统计通畅率变化。结果 43条患肢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3.48%(43/46);腔内治疗成功患者ABI从术前的0.42±0.16提高到术后的0.83±0.21(P<0.01);术后随访6、12个月的通畅率分别为97.67%、90.70%。术中髂动脉破裂1例(3.03%),术后血肿形成1例(3.03%),未出现动静脉瘘、深静脉血栓、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结论腔内治疗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创伤小,通畅率高且并发症少,近期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闭塞症 腔内治疗
下载PDF
高血压遗传病因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玉娥 周辰光 《海军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520-522,共3页
高血压以血压慢性升高为特点,并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到20%~30%的人口,是致全球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的因素之一[1]。 Lawes等[2]最近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13.5%过早死亡,54%中风和47%缺血性心脏疾病是由高血压... 高血压以血压慢性升高为特点,并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到20%~30%的人口,是致全球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的因素之一[1]。 Lawes等[2]最近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13.5%过早死亡,54%中风和47%缺血性心脏疾病是由高血压所引起;高血压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成为80%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沉重负担,并且一半以上高血压发生于45~69岁人群中。不良生活方式,如膳食中摄盐过多、饮酒过量、体质量指数升高和运动缺乏等,均能显著地升高血压[3]。高血压家族聚集性现象表明,遗传作用与血压升高具有较强且大量的相关性,高血压家族遗传学特征及双生子的研究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证据。高血压家族聚集性研究表明[4],在一般人群中父母与子女之间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高血压患病一致率高达20%~66%;多个双生子研究结果均估计血压遗传度超过50%,该现象表明超过一半的血压变化可归结为累积的遗传效应[5]。据此假设,血压是在大量的基因控制之下,而每个基因对血压只具有相对较弱的影响。因此,用传统的方法,包括候选基因筛选和基因连锁研究,很难发现那些对血压有影响的基因变异。近年来,基因分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大规模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遗传病因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误诊16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少文 周辰光 +1 位作者 罗秀峰 周国庆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328-328,共1页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误诊 冠心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拔药罐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邱继忠 周辰光 万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3811-3811,共1页
笔者近年来应用拔药罐疗法治疗急性面神经炎4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近年来共收治急性面神经炎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10~59岁,病程1~92d,起病前72例有受凉史。将80例患者分... 笔者近年来应用拔药罐疗法治疗急性面神经炎4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近年来共收治急性面神经炎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10~59岁,病程1~92d,起病前72例有受凉史。将8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面神经炎 药罐治疗 疗效观察 药罐疗法 对照组 治疗组
下载PDF
91例特勤人员肝血管瘤超声特点及临床分析
14
作者 戴伟川 周辰光 李艳娟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第12期11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特勤人员肝血管瘤超声特点,为其航卫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91例特勤人员肝血管瘤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体检资料。结果特勤人员肝血管瘤均系体检时偶然发现,无症状。呈强回声型者占97.8%(89/91),以肝右叶多见,最小0.5cm×... 目的探讨特勤人员肝血管瘤超声特点,为其航卫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91例特勤人员肝血管瘤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体检资料。结果特勤人员肝血管瘤均系体检时偶然发现,无症状。呈强回声型者占97.8%(89/91),以肝右叶多见,最小0.5cm×0.3cm,最大2.5cm×2.4cm,其中单发且<2.0cm者占82.4%。结论特勤人员肝血管瘤系良性肝脏肿瘤,健康鉴定结论合格,但应注意定期观察肝胆B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超声检查 特勤人员 健康鉴定
下载PDF
食管裂孔疝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1例
15
作者 周少文 周辰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7期105-105,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食管裂孔疝 速效救心丸 误诊 舌下含服 医院就诊 大汗淋漓 消心痛片
下载PDF
某岛礁建设期间24例低钾血症分析
16
作者 罗文秀 戴伟川 +1 位作者 周辰光 郭桢力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36-637,共2页
目的调查分析某岛礁建设期间24例低钾血症发生情况,为低血钾症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某岛礁建设期间收治的24例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有在室外高温高湿环境中长时间重体力劳... 目的调查分析某岛礁建设期间24例低钾血症发生情况,为低血钾症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某岛礁建设期间收治的24例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有在室外高温高湿环境中长时间重体力劳动的经历,多为急性起病,呈进行性加重的四肢麻木、乏力,其中伴有腹胀4例、心慌胸闷2例、呕吐1例、腹泻1例、严重心律失常1例。心电图检查19例患者有T波、U波或ST段改变,5例心电图正常。23例经2~5 d(平均3 d)补钾治疗痊愈,1例出现房扑和房颤后,急送后方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在岛礁建设中,因医疗条件限制,不能进行血钾检测,诊断低钾血症主要根据室外高温高湿环境作业史及临床表现,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预防并发症及判断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血症 临床表现 治疗经过 发生原因 岛礁建设
下载PDF
CFSv2在湖北省梅雨特征量延伸期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辰光 杜良敏 +1 位作者 高伟 郭广芬 《暴雨灾害》 2020年第2期185-191,共7页
利用NCEP的气候预报系统第二版(CFSv2)提供的逐日降水模式资料,采用集合预报方法开展区域性夏季降水预报,使用出入梅日期均方根误差(RMSE)、准确率(ACCU),梅雨期长度均方根误差(RMSE)及梅雨雨强距平符号一致率(Pc)等3种方法评估模式资... 利用NCEP的气候预报系统第二版(CFSv2)提供的逐日降水模式资料,采用集合预报方法开展区域性夏季降水预报,使用出入梅日期均方根误差(RMSE)、准确率(ACCU),梅雨期长度均方根误差(RMSE)及梅雨雨强距平符号一致率(Pc)等3种方法评估模式资料对湖北省梅雨特征量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入梅预报提前13 d的ACCU可达0.5以上、RMSE小于3 d,出梅预报提前14 d的ACCU可达0.5以上、RMSE小于3 d,梅雨期长度预报提前14天的RMSE小于5 d,梅雨雨强预报提前14 d的Pc可达0.5以上。梅雨特征量总体预报时效为14 d左右,CFSv2模式资料对区域性夏季降水在梅雨延伸期时段表现出一定的预报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v2 梅雨特征量 延伸期预报 预报技巧
下载PDF
气候模式数据集在区域性高温事件延伸期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辰光 杜良敏 +1 位作者 高伟 王宏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517-524,共8页
针对近年来湖北省夏季区域性高温事件的频发,利用湖北省历史气温资料,采用两种高温判定方法统计了历史区域高温事件发生的时间和逐日平均最高温度;利用美国NCEP-CFSv2气候模式历史回报资料,采用集合平均预报方法开展逐日基于多时间序列... 针对近年来湖北省夏季区域性高温事件的频发,利用湖北省历史气温资料,采用两种高温判定方法统计了历史区域高温事件发生的时间和逐日平均最高温度;利用美国NCEP-CFSv2气候模式历史回报资料,采用集合平均预报方法开展逐日基于多时间序列样本的湖北省区域性高温事件的延伸期预报。设计并使用两种方案对区域性高温事件的延伸期预报结果开展检验,分别为模式输出结果直接使用方案,以及对比模式资料和湖北省历史区域高温事件发生的时间、持续过程以及逐日平均最高温度基础上的系统误差订正方案。在设计多样本集合延伸期预报高温事件有无的转换函数的基础上,开展了湖北省区域高温事件概率预报的检验。结果表明:湖北省区域性高温事件主要发生在7月中、下旬以及8月上旬,其中以7月下旬发生频次最多;采用系统误差订正方案对区域性高温的预报值和高温事件的预报准确率要优于模式输出结果直接使用方案,其订正后与订正前预报平均值误差相比要减少2.93℃,以及提前10、20、30天预报高温事件的准确率分别可达0.81,0.76和0.75。使用的气候模式数据以及研究方法对区域性高温事件的延伸期预报以及概率预报有较好的预报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高温事件 延伸期预报 集合平均预报 转换函数 概率预报
下载PDF
高位结扎联合氰基丙烯酸酯封闭治疗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表达及VCS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周辰光 范立壮 +2 位作者 刘松 王晓昆 苑东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489-1492,共4页
目的:探究高位结扎联合氰基丙烯酸酯封闭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及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表(VCSS)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73条患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29... 目的:探究高位结扎联合氰基丙烯酸酯封闭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及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表(VCSS)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73条患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29例与研究组32例,对照组行高位结扎治疗,研究组行高位结扎联合氰基丙烯酸酯封闭治疗。比较两组血清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VC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1)术后7 d对照组血清D-二聚体高于术前(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且术后7 d研究组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1个月两组VCS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且术后1个月研究组V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3)术后7 d两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高于术前(P<0.05),且术后7 d研究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结扎联合氰基丙烯酸酯封闭能调节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有效控制病情,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结扎 氰基丙烯酸酯封闭 大隐静脉曲张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表
下载PDF
小剂量秋水仙碱与吲哚美辛联合中药方剂治疗风湿热痹型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念辉 周辰光 +1 位作者 周淑娴 刘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秋水仙碱与吲哚美辛联合中药方剂治疗风湿热痹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解放军桂林康复疗养中心门诊就诊的风湿热痹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小剂量秋水仙碱与吲哚美辛联合中药方剂治疗风湿热痹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解放军桂林康复疗养中心门诊就诊的风湿热痹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6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与吲哚美辛联合中药方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秋水仙碱与吲哚美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血尿指标[血清尿酸(UA)、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尿比重]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7%(46/60),与对照组的51.7%(31/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血尿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相比之下,研究组患者UA、CRP及尿比重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风湿热痹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与吲哚美辛联合中药方剂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吲哚美辛 中药方剂 痛风性关节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