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力传感器坐标系预标定的重力补偿算法
1
作者 孟偲 李定哲 +2 位作者 陈殿生 唐洲平 刘文杰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 2024年第4期861-871,共11页
重力补偿算法需要实时估计力传感器的初始值及工具重力对力传感器所施加的力和力矩,进而获得外界所施加的力和力矩。当估计工具重力对力传感器所施加的力和力矩时,需要获得力传感器坐标系和机器人末端坐标系的旋转变换矩阵。当前的重力... 重力补偿算法需要实时估计力传感器的初始值及工具重力对力传感器所施加的力和力矩,进而获得外界所施加的力和力矩。当估计工具重力对力传感器所施加的力和力矩时,需要获得力传感器坐标系和机器人末端坐标系的旋转变换矩阵。当前的重力补偿算法采用手动校准的方式,通过不断的拆卸力传感器去保证力传感器坐标系和机器人末端坐标系平行。该手动校准的方式操作复杂耗时较长,本文提出一种带有标定力传感器坐标系相对于机器人末端坐标系的重力补偿算法,从算法层面标定力传感器坐标系和机器人末端坐标系的旋转变换矩阵,实现重力补偿算法的自动化。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不需要手动校准,即可实现[0.237/N 0.395/N 0.928/N 0.032/N·m 0.018/N·m 0.002/N·m]的重力补偿误差。The gravity compensation algorithm requires real-time estimation of the initial values of the force sensor and the forces and torques applied by the tool’s gravity on the force sensor. This allows us to obtain the external forces and torques. When estimating the forces and torques applied by the tool’s gravity on the force sensor, the rotation transformation matrix between the force sensor frame and the robot’s end-effector frame is needed. The current gravity compensation algorithm uses manual calibration, involving repeated disassembly of the force sensor to ensure that the frame of the force sensor and the robot’s end-effector are parallel. This manual process is complex and time-consuming. This paper proposes a gravity compensation algorithm that calibrates the rotation transformation matrix between the force sensor and the robot’s end-effector frame through the algorithm, automating the gravity compensation proces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achieves a gravity compensation error of [0.237/N 0.395/N 0.928/N 0.032/N·m 0.018/N·m 0.002/N·m] without manual calib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补偿 力传感器 机器人 坐标系标定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及其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盛杰 徐欣然 +5 位作者 陈丹阳 李志军 刘娜 陈施玲 唐洲平 唐颖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2期113-116,120,共5页
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死的首位病因,约30%的患者会出现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卒中的严重程度,类型,病灶的体积、位置和侧别,生活环境,神经递质,神经炎症,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均参与了PSD的发生和发展。... 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死的首位病因,约30%的患者会出现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卒中的严重程度,类型,病灶的体积、位置和侧别,生活环境,神经递质,神经炎症,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均参与了PSD的发生和发展。非药物治疗是PSD的主要治疗方法中的重要一类。本综述总结了心理治疗、非侵入性脑刺激、电针、深部脑刺激等常规非药物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PSD治疗中的潜在治疗价值及发展方向。研究PSD的病理生理机制并研发新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卒中后抑郁 非药物治疗 脑机接口
下载PDF
国内外医院评价理论与方法述评
3
作者 刘丹 李林 +7 位作者 金昌晓 唐洲平 王伟林 杨尹默 孙琨 孙彩霞 刘庭芳 王辰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共6页
随着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亟需开展系统性研究以构建一套严谨且科学的医院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与方法学体系。这对于提高医院评价质量和服务水平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质量层次理论、平衡计分卡框架、IOM框架... 随着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亟需开展系统性研究以构建一套严谨且科学的医院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与方法学体系。这对于提高医院评价质量和服务水平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质量层次理论、平衡计分卡框架、IOM框架、DEA分析等理论框架,整理了指标选择时应遵循的科学原则和标准,深入探讨不同评价体系中的评价过程与计算方法,指出构建医院评价指标体系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构建指标体系的针对性建议,为国内“双一流”医院创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方法参考,促使国内高水平医院率先步入国内一流与世界一流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评价 理论框架 国际研究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下载PDF
脑出血血肿扩大与血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唐洲平 陈娣 +3 位作者 陈兴泳 骆翔 孟祥武 张苏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扩大与入院后血糖升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25例脑出血患者按照Brott标准分为血肿扩大组与非血肿扩大组,分析入院后血糖与血肿扩大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发生与入院后血糖升高具有明显相关性(P&... 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扩大与入院后血糖升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25例脑出血患者按照Brott标准分为血肿扩大组与非血肿扩大组,分析入院后血糖与血肿扩大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发生与入院后血糖升高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脑出血血肿扩大患者入院后血糖升高明显高于非血肿扩大患者(P<0.01)。结论对入院后血糖≥7.8mmol/L的脑出血患者应警惕是否有血肿扩大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扩大 血糖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唐洲平 郭守刚 +4 位作者 康慧聪 朱遂强 雷霆 方思羽 张苏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28-1631,共4页
目的研究OECs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3d后OECs移植,记录对照组和移植组的大鼠运动功能,及神经前体细胞及移植细胞在体内存活、分化和迁徙的情况。结果OECs组的神经前体细胞比对照组多,运动功能的改善显著好... 目的研究OECs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3d后OECs移植,记录对照组和移植组的大鼠运动功能,及神经前体细胞及移植细胞在体内存活、分化和迁徙的情况。结果OECs组的神经前体细胞比对照组多,运动功能的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证实OECs移植后能存活、迁徙。结论OECs移植后可以增加神经前体细胞的数量,改善脑出血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移植 运动功能 迁徙 脑出血
下载PDF
脑出血灶周缺氧诱导因子-1α、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唐洲平 郭守刚 +3 位作者 彭岚 朱遂强 方思羽 张苏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1,108,共4页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7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HSP70的表达。结果 37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阳性率为40.5%,其...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7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HSP70的表达。结果 37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阳性率为40.5%,其中出血量>60 ml者HIF-1α阳性率为88.9%,与其他出血量者(30-45 ml,46-60 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IF-1α表达与血肿作用时间明显相关,随着出血后手术时间的推迟而增加(P<0.05)。HIF-1与HSP70的表达呈正相关(n=15,r=0.82,P<0.01)。结论 脑出血后HIF-1α的表达与出血量及血肿作用时间相关,为判断脑出血灶周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提供了依据;HSP70有神经细胞保护及抑制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缺氧诱导因子-1Α 热休克蛋白70 表达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VEGF在脑出血灶周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唐洲平 郭守刚 +2 位作者 黄秀梅 彭岚 张苏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05-1307,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vascularendothelialgrouthfoutor,VEGF)在脑出血灶周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7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结果3...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vascularendothelialgrouthfoutor,VEGF)在脑出血灶周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7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结果37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阳性率为40.6%,HIF-1α在出血量>60mL时高表达,其阳性率为88.9%,与其他出血量(30 ̄45mL,45 ̄60mL)阳性率的表达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HIF-1α表达与手术时间明显相关,随着手术时间的推迟而增加,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HIF-1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n=15,r=0.79)(P<0.01)。结论脑出血后HIF-1α的表达与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相关,为判断脑出血灶周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提供了依据;HIF-1α与脑出血后微循环的重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缺氧诱导因子-1Α VEGF
下载PDF
嗅鞘细胞与大鼠尾状核神经元共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唐洲平 韩莉 +3 位作者 陈玲 朱遂强 张苏明 方思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80-81,85,共3页
目的观察嗅鞘细胞对大鼠尾状核神经元生长的影响。方法嗅鞘细胞与大鼠尾核神经元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共培养,观察神经元生长变化。结果神经元与嗅鞘细胞共培养下神经元生长良好,轴突延长并形成网络状。结论嗅鞘细胞与大鼠尾状核神经元共培... 目的观察嗅鞘细胞对大鼠尾状核神经元生长的影响。方法嗅鞘细胞与大鼠尾核神经元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共培养,观察神经元生长变化。结果神经元与嗅鞘细胞共培养下神经元生长良好,轴突延长并形成网络状。结论嗅鞘细胞与大鼠尾状核神经元共培养可促进神经元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神经元 共培养
下载PDF
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的应用现状[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唐洲平 陈兴泳 唐荣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9-192,共4页
学术背景:开发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能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组织再生的各类新型的复合材料、仿生材料、生物活性材料及智能型材料,是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方向。目的:总结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应用研究进展。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 学术背景:开发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能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组织再生的各类新型的复合材料、仿生材料、生物活性材料及智能型材料,是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方向。目的:总结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应用研究进展。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6.32数据库2001-01/2007-06的相关文献,检索词:"神经组织工程"和"tissue engineering,neural,neural stem cells,Schwanncell,biomedical materials,scaffold",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123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组织工程修复神经研究方面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的基础研究,包括其来源、理化特性、与神经干细胞、雪旺细胞相容性检测。所选用的36篇文献中,6篇为综述、述评、讲座,其余为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与修复,目前的研究并没有取得具有临床意义的突破。随着成体神经干细胞的发现、材料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学方法为神经损伤的治疗带来了希望。②生物支架是对细胞外基质结构和功能的仿生,起到细胞外基质替代物的重要作用,寻找再生能力强的种子细胞和适合细胞生存的生物材料为组织工程的核心研究内容。③研究表明,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来源广泛,明胶、胶原、聚乳酸杂化材料、壳聚糖及脱细胞细胞外基质等均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理化性能稳定,在组织工程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④在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研究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尚未阐明和解决的问题。加强基础性问题的探索,系统地阐明组织工程化组织形成、成熟及体内转归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和内在机制,这对优化组织构建技术,加速组织工程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结论: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支架材料 神经 组织工程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脑血管疾病干细胞生物学治疗前景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洲平 褚倩 张苏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期7-8,共2页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干细胞 生物学 综述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重症患者救治的医疗质控信息化建设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洲平 姚刚 +4 位作者 王梁 王延昭 杨卫东 张燕婷 张晓祥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0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期间,重症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加强医疗质量信息化管控的作用。方法:通过多级医疗资质授权、无纸化签名、患者临床分型、各类重症监护系统集成、危急值报告、智能出院随访的信息化建设,提升重症患者救...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期间,重症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加强医疗质量信息化管控的作用。方法:通过多级医疗资质授权、无纸化签名、患者临床分型、各类重症监护系统集成、危急值报告、智能出院随访的信息化建设,提升重症患者救治的医疗质控效率,覆盖院前、院中、出院后的全周期。结果:通过面向重症COVID-19患者救治的医疗质控信息化建设,极大提升了质控效率,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结论:信息化在医疗质控的落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患者 医疗质控
下载PDF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现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唐洲平 王伟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8年第1期5-7,共3页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血肿抽吸合并纤溶剂术
下载PDF
脑出血诊疗新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洲平 潘超 朱遂强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5年第3期170-172,共3页
脑出血作为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其相对于脑缺血而言,治疗更加棘手,但近年来发布的多项相关研究成果为脑出血的诊疗提供了思路和启发。
关键词 脑出血 诊疗 新进展
下载PDF
胎鼠嗅球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的研究
14
作者 唐洲平 陈黛琪 +4 位作者 王俊玲 陈琳 朱遂强 张苏明 方思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45-1147,共3页
目的研究胎鼠嗅球中分离培养产生神经干细胞(NSCs)的情况。方法取孕16~18d的孕鼠,取胎鼠的嗅球,用含10%FCS的培养基培养传代分离出的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培养和传代出的细胞,对染色阳性的细胞计数检测纯度。结果P75染色阳性证明... 目的研究胎鼠嗅球中分离培养产生神经干细胞(NSCs)的情况。方法取孕16~18d的孕鼠,取胎鼠的嗅球,用含10%FCS的培养基培养传代分离出的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培养和传代出的细胞,对染色阳性的细胞计数检测纯度。结果P75染色阳性证明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嗅鞘细胞(OECs);来源于嗅球的细胞培养出的神经球行Nestin染色阳性证明为NSCs;传代OECs纯度为95% ̄98%。结论胎鼠嗅球中可分离培养出NSCs,OECs可稳定传代,可以作为移植用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球 嗅鞘细胞 神经干细胞 培养 传代
下载PDF
脑出血微创术后疗效观察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
15
作者 唐洲平 陈兴泳 +6 位作者 孟祥武 许峰 胡伟 唐荣华 于加省 陈劲草 王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3476-347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术后疗效及血清和血肿液SOD水平动态变化。方法对7例脑出血保守治疗组和13例微创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并对微创组血清、血肿液SOD动态监测。结果脑出血微创组疗效优于保守治疗组,血清和血肿液SOD水平与GCS评分无直线相关关... 目的探讨微创术后疗效及血清和血肿液SOD水平动态变化。方法对7例脑出血保守治疗组和13例微创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并对微创组血清、血肿液SOD动态监测。结果脑出血微创组疗效优于保守治疗组,血清和血肿液SOD水平与GCS评分无直线相关关系。结论微创术治疗中重度脑出血效果好,不能单靠SOD水平评价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术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嗅鞘细胞移植后脑出血大鼠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及神经功能评分变化(英文)
16
作者 唐洲平 郭守刚 +4 位作者 康慧聪 朱遂强 雷霆 方思羽 张苏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236-238,F0003,共4页
背景:嗅鞘细胞作为一种可再生且自体取材的移植细胞,在脊髓疾病移植治疗中受到广泛关注,关于脑出血的移植治疗目前有待实验结果的进一步积累。目的:观察嗅鞘细胞移植后脑出血大鼠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评估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 背景:嗅鞘细胞作为一种可再生且自体取材的移植细胞,在脊髓疾病移植治疗中受到广泛关注,关于脑出血的移植治疗目前有待实验结果的进一步积累。目的:观察嗅鞘细胞移植后脑出血大鼠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评估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疗效。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2-03/2003-0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神经研究中心完成。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6只。嗅鞘细胞移植组在制作大鼠尾状核出血模型第3天时,取10μL嗅鞘细胞悬液向大鼠脑内匀速注射(1μL/min)。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μL。方法:大鼠在移植前,移植后第3,7,14,30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模型制作后第1天在两组中各取1只大鼠,制备脑组织切片,神经元轴突髓鞘观察采用髓鞘固蓝染色,神经纤维观察采用神经纤维嗜银染色。各组移植后第3,7,14,30天各取1只大鼠,制作石蜡切片,观察嗅鞘细胞移植后存活、迁徙及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情况,并进行神经前体细胞计数。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元轴突髓鞘和神经纤维观察。②两组大鼠脑出血后第3,7,14,30天神经前体细胞计数。③两组大鼠脑出血后第3,7,14,30天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32只大鼠均进入实验分析。①脑出血后第30天时血肿周边及血肿灶中嗅鞘细胞计数:移植组的髓鞘化数量和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②两组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前体细胞计数:脑出血后第7,14,30天,嗅鞘细胞移植组的神经前体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41.1±2.4)个/视野,(34.5±1.2)个/视野;(43.6±1.2)个/视野,(37.2±2.0)个/视野;(19.3±1.0)个/视野,(14.2±0.4)个/视野,(t=2.42~4.02,P<0.05)]。③两组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嗅鞘细胞移植组在脑出血后第14,30天时明显低于第3天[(2.21±0.20)分,(1.50±0.21)分,(2.74±0.21)分,(t=2.06,3.27,P<0.05)],对照组只在脑出血后第30天时低于第3天[(1.96±0.12)分,(2.76±0.20)分,(t=2.47,P<0.05)]。结论:①嗅鞘细胞有增加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数量的作用。②嗅鞘细胞可促进脑内神经细胞轴突再生,使其重新髓鞘化并建立突触联系,恢复其运动功能,进而加快损伤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细胞移植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小型化质子加速器机房结构施工技术
17
作者 唐洲平 黄心颖 +5 位作者 孙同盼 林华敏 刘飞 陈芬芬 王义志 游桥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2年第17期9-12,28,共5页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质子大楼项目存在设计协调难度大、设备与预埋安装精度要求高、机电交叉施工难点多等问题,通过引入BIM技术辅助设计施工,研究切实有效的应用方法,基于BIM技术进行正向设计优化、管控成本核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质子大楼项目存在设计协调难度大、设备与预埋安装精度要求高、机电交叉施工难点多等问题,通过引入BIM技术辅助设计施工,研究切实有效的应用方法,基于BIM技术进行正向设计优化、管控成本核算,深化质子机房钢筋,优化质子机房预埋碰撞问题,并控制净高、深化综合支吊架,深化设计图纸,应用BIM技术显著提升项目质量、安全、成本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质子机房 建筑信息模型 安装 预埋 机电 深化设计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溶栓治疗》述评
18
作者 唐洲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1年第1期47-47,共1页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相当少见的疾病,〈所有卒中的1%。目前在临床实践中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抗凝、溶栓和对症治疗。本文作者分析20例经DSA确诊的CVST患者,并行静脉窦置管溶栓治疗。作...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相当少见的疾病,〈所有卒中的1%。目前在临床实践中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抗凝、溶栓和对症治疗。本文作者分析20例经DSA确诊的CVST患者,并行静脉窦置管溶栓治疗。作者所提供的资料真实可靠,相关数据显示其治疗效果显效率为80%,有效率为95%,说明此治疗方法对CVST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血管内溶栓治疗 CVST 作者分析 临床实践 对症治疗 治疗效果 数据显示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综合康复治疗的评价 被引量:48
19
作者 夏文广 郑婵娟 +4 位作者 朱遂强 唐洲平 王媛 华强 郭珍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4-619,共6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卒中后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实验组: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4...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卒中后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实验组: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时利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进行吞咽功能床旁评估,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利用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进行吞咽功能仪器评估,同时评价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各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SSA评分比较,在治疗前及治疗1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后第2、3、4周,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吞咽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方面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实验组各方面在治疗后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吞咽功能改善程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改善程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实验组治疗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吞咽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摄食-吞咽训练 针刺 脑卒中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脑水肿动态变化及微创血肿清除术减轻脑水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钟高贤 王伟 +3 位作者 唐洲平 徐沙贝 潘邓记 方思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脑水肿动态变化及微创血肿清除术减轻脑水肿的作用。方法4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均为发病24h内入院)分为: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15例,微创血肿清除术组(微创组)16例,脑梗死组12例。所有患者均于病程第1d、3d...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脑水肿动态变化及微创血肿清除术减轻脑水肿的作用。方法4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均为发病24h内入院)分为: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15例,微创血肿清除术组(微创组)16例,脑梗死组12例。所有患者均于病程第1d、3d、5d、7d采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动态检测综合扰动系数。结果病程第1d保守组、微创组均表现为出血侧综合扰动系数低于健侧。保守组3d时患侧扰动系数升高,超过健侧,达到高峰,持续到7d;微创组3d时患侧高于健侧,5d时两侧接近,7d时两侧基本正常;病程第3d、5d、7d时两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脑梗死组第1d患侧综合扰动系数即高于健侧,5d时达到高峰,持续7d以上。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综合扰动系数呈现先低后高的动态变化,反映了水肿形成过程。微创血肿清除术能显著改善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梗死 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 微创血肿清除术 综合扰动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