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与葡萄糖按质量比1∶1混合后通过美拉德反应生成大豆糖蛋白,通过测定不同反应温度(70、80、90℃)、反应时间(0、1、2、3、4、5、6 h)大豆糖蛋白的还原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与葡萄糖按质量比1∶1混合后通过美拉德反应生成大豆糖蛋白,通过测定不同反应温度(70、80、90℃)、反应时间(0、1、2、3、4、5、6 h)大豆糖蛋白的还原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游离氨基含量、褐变程度、紫外光谱扫描分析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等指标,探讨大豆糖蛋白的抗氧化性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温度的升高,大豆糖蛋白的抗氧化性越高、游离氨基含量下降越多、反应褐变程度越大,90℃、6 h制得的大豆糖蛋白还原能力达到最高,比SPI还原能力高4.6倍;90℃、5 h的大豆糖蛋白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为5.87%,是SPI羟自由基清除率的1.69倍;同时在90℃、5 h制得的大豆糖蛋白还具有最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比SPI提高了2.68倍。由大豆糖蛋白的紫外光谱二阶导数分析可知,经过美拉德反应后蛋白中色氨酸发生偏移,而从SDS-PAGE的分析中也看出蛋白质与糖发生聚合。因此,大豆蛋白葡萄糖反应生成的大豆糖蛋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并且抗氧化性与蛋白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