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除风益损汤治疗角膜损伤机制
1
作者 李江伟 陈惠媚 +4 位作者 张文清 欧晨 陈雄 姚小磊 彭清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3-28,共6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实验验证方法研究除风益损汤治疗角膜损伤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数据库获取除风益损汤组方药物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NCBI-Gene数据库查找角膜损伤相关靶点。建立中药-活性成分-...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实验验证方法研究除风益损汤治疗角膜损伤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数据库获取除风益损汤组方药物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NCBI-Gene数据库查找角膜损伤相关靶点。建立中药-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分析除风益损汤治疗角膜损伤的主要活性成分,并通过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预测核心靶点。采用CCK-8法筛选除风益损汤含药血清促进细胞生长的最佳浓度,Western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LAMP1及ERK2表达。结果除风益损汤治疗角膜损伤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山柰酚、汉黄芩素、槲皮素及芍药苷,核心靶点为AKT1、TP53、MAPK1、JUN及TNF。除风益损汤含药血清干预人角膜成纤维细胞可升高LC3Ⅱ/LC3Ⅰ比值及LAMP1蛋白表达,降低ERK2蛋白表达,符合网络药理学预测。结论除风益损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角膜损伤,其促进自噬治疗角膜损伤的机制是通过下调ERK2表达、上调LC3和LAMP1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风益损汤 角膜损伤 自噬 炎症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自噬从“虚气留滞”理论角度探讨青光眼的病机与治疗
2
作者 吴凯 时健 +4 位作者 刘倩宏 陈惠媚 汤钰 陈雄 姚小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93-498,共6页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凋亡是青光眼致盲的直接原因,线粒体自噬是RGCs维持线粒体质量的自我保护机制,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密切相关。线粒体自噬对于青光眼具有双面效应,因此,调节线粒体自噬水平在青光眼领域具...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凋亡是青光眼致盲的直接原因,线粒体自噬是RGCs维持线粒体质量的自我保护机制,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密切相关。线粒体自噬对于青光眼具有双面效应,因此,调节线粒体自噬水平在青光眼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虚气留滞”是指病久损耗机体元气,导致脏腑气血阴阳亏虚,无力推动气、血、水的运行,使得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内生的过程。以“虚气”之肝脾肾三脏亏虚为本,以“留滞”之血瘀、痰饮为标,是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关键病机。“虚气留滞”与线粒体自噬存在直接联系,肝脾肾三脏亏虚可增加RGCs的线粒体自噬,增加不完整的线粒体自噬数量,是促进RGCs凋亡的关键因素,而痰瘀有形之邪是导致线粒体自噬无法完整进行的直接原因。立足于“虚气留滞”理论,中医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治宜益气活血利水,以益气扶正为治本,以活血利水为治标,可将RGCs中的线粒体自噬调整为合适的状态。线粒体自噬与“虚气留滞”理论的结合为中医认识青光眼提供了新的角度,增添了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虚气留滞 线粒体自噬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神经 病机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化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小钰 李方芳 +1 位作者 刘倩宏 姚小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328-1334,共7页
青光眼的典型表现是病理性眼压升高,手术疗法是一种迅速降低眼压的治疗手段。而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成功率与术后抗瘢痕化有密切关系,术后抗瘢痕化成为提高青光眼手术成功率的重要议题。除了传统的抗代谢药物,目前已有新型抗代谢药物、新... 青光眼的典型表现是病理性眼压升高,手术疗法是一种迅速降低眼压的治疗手段。而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成功率与术后抗瘢痕化有密切关系,术后抗瘢痕化成为提高青光眼手术成功率的重要议题。除了传统的抗代谢药物,目前已有新型抗代谢药物、新型分子生物材料、基因材料等,中医药同时也在抗瘢痕化方面有所研究。本文对近年来青光眼滤过术后的抗瘢痕化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抗瘢痕化 青光眼滤过手术 成纤维细胞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中药
下载PDF
氧化应激在年龄相关性眼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雄 陈惠媚 +1 位作者 汤钰(综述) 姚小磊(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64-768,共5页
氧化应激(OS)是指人体在内外环境的有害刺激下,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导致活性氧自由基和活性氮自由基堆积所产生的生理和病理反应。它是导致许多急慢性疾病和衰老的重要机制。眼球作为人体的视觉器官,长时间与外界环境接触,加上其代谢... 氧化应激(OS)是指人体在内外环境的有害刺激下,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导致活性氧自由基和活性氮自由基堆积所产生的生理和病理反应。它是导致许多急慢性疾病和衰老的重要机制。眼球作为人体的视觉器官,长时间与外界环境接触,加上其代谢旺盛,其结构更易受到OS的损伤,引起眼部疾病的发生。因此,文章就氧化应激因素及其在年龄相关性眼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目前主要的老年性眼病的OS机制分别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眼病 氧化应激 衰老 活性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阴火理论探析干眼的中医内涵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江伟 彭俊 +5 位作者 姚小磊 胡艺 邓湖广 王紫艳 吕怡 彭清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5期464-467,共4页
脾胃学说为后世医家治疗疾病提供广泛思路,本文将以脾胃学说中的阴火理论为基础,探析干眼的中医内涵。目珠与脾胃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密切联系,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以及转化成的血起到濡养作用,有助于维持眼珠的正常功能;脾失健运,脾胃气虚... 脾胃学说为后世医家治疗疾病提供广泛思路,本文将以脾胃学说中的阴火理论为基础,探析干眼的中医内涵。目珠与脾胃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密切联系,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以及转化成的血起到濡养作用,有助于维持眼珠的正常功能;脾失健运,脾胃气虚导致阴火内盛、湿热内生、肝木亢旺、脾不统血将引起眼珠功能失常。干眼分为“热、郁、虚”3个阶段,干眼作为慢性低度炎症是由于脾胃气虚,气机升降失常,阴火内盛,灼伤阴液所致,日久累及他脏,出现严重并发症。从慢性低度炎症入手,认为阴火理论与自噬功能异常引起的炎症反应相关,慢性低度炎症引起了干眼的发病。阴火理论进一步完善了脾胃学说在干眼诊治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自噬 低度炎症 脾胃气虚 阴火
下载PDF
岐黄学者彭清华基于“血水同治”辨治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经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江伟 彭清华 +3 位作者 吕怡 彭静娴 彭俊 姚小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997-2001,共5页
岐黄学者彭清华认为,血水互结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机关键。其中,气血逆乱为发病的先决条件,气滞水停为发病的始动因素,最终血水互结导致视力下降、眼内出血等症。治疗上,以活血利水为基础,活血散瘀、凉血止血、利水行气、化痰通络,方... 岐黄学者彭清华认为,血水互结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机关键。其中,气血逆乱为发病的先决条件,气滞水停为发病的始动因素,最终血水互结导致视力下降、眼内出血等症。治疗上,以活血利水为基础,活血散瘀、凉血止血、利水行气、化痰通络,方选生蒲黄汤合四苓散加减;注重肝肾同治、育阴潜阳,常用天麻钩藤饮。并附验案加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清华 视网膜静脉阻塞 血水同治 活血利水 育阴潜阳 行气通络 化瘀止血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五苓散降眼压和治疗黄斑水肿的“异病同治”疗效及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汤钰 陈惠媚 +1 位作者 陈雄 姚小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493-500,共8页
目的 基于中医学“异病同治”理论,采用Meta分析评价五苓散降眼压和治疗黄斑水肿的效果,并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五苓散降... 目的 基于中医学“异病同治”理论,采用Meta分析评价五苓散降眼压和治疗黄斑水肿的效果,并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五苓散降眼压和治疗黄斑水肿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评价五苓散降眼压及消黄斑水肿的实际效果。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获取五苓散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利用GeneCards等数据库检索疾病靶点,将药物与两疾病靶点分别取交集获取共有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使用Cytoscape 3.8.2构建“药物成分-共有靶点-疾病”网络,借助Metascape平台对五苓散降眼压及治疗黄斑水肿的共有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五苓散能够有效降低黄斑中心区厚度,并能降低眼压。五苓散同治二病的关键靶点主要涉及CTNNB1、JUN、STAT3、CASP3、CCND1和PPARG。KEGG的富集结果主要集中在AGE-RAGE信号通路、细胞凋亡通路、FoxO信号通路和p53信号通路等。结论 五苓散能够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对黄斑水肿和高眼压相关疾病发挥共同治疗作用,本研究初步揭示了五苓散降眼压和治疗黄斑水肿的潜在机制,结果可为探析中医治疗相关眼病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异病同治 眼压 黄斑水肿 META分析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基于“异病同治”理念探讨丹栀逍遥散治疗干眼和抑郁症的网络药理学机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紫艳 时健 +1 位作者 姚小磊 彭清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4期734-743,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分析丹栀逍遥散治疗干眼和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搜索丹栀逍遥散,结合文献筛选,得到丹栀逍遥散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在DrugBank、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分析丹栀逍遥散治疗干眼和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搜索丹栀逍遥散,结合文献筛选,得到丹栀逍遥散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在DrugBank、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Online MendelianInheritancein Man Database(OMIM)、Gene Cards数据库分别搜索干眼和抑郁,得到干眼和抑郁相关的疾病靶点,运用Cytoscape3.9软件构建“丹栀逍遥散-干眼-抑郁”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PPI)网络;利用R语言对关键靶点进行Gene Ontology(GO)富集和Kyoto EncyclopediaofGenes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研究其作用机制。利用PyMOL和Auto DockVina等软件对丹栀逍遥散活性成分和核心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收集到丹栀逍遥散药物有效成分3095个以及对应成分靶点2727个;干眼疾病靶点3020个;抑郁疾病靶点3663个;药物与干眼-抑郁的疾病共有靶点132个;最终得到PPI网络肿关键靶点14个,分别为:MYC、HIF1A、ESR1、EGFR、CDKN1A、TP53、FOS、STAT3、MAPK3、STAT1、MAPK14、AKT1、MAPK1、CASP3;GO富集分析得到共2467条,其中细胞组成(cellularcomponent,CC)75条、分子功能(molecularfunction,MF)178条和生物过程(biologicalprocess,BP)2214条。KEGG富集分析得到176条信号通路,主要有: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激活信号通路、细胞凋亡、内分泌抵抗、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结论:丹栀逍遥散中的主要成分如槲皮素(quercetin)、柚皮素(narin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金合欢素(acacetin)、甘草查尔酮A(licochalcone a)、山奈酚(kaempferol)等,通过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激活信号通路、细胞凋亡、内分泌抵抗、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作用于MYC、HIF1A、ESR1、EGFR、CDKN1A、TP53、FOS、STAT3、MAPK3、STAT1、MAPK14、AKT1、MAPK1、CASP3等靶点来治疗干眼-抑郁。研究结果为阐述中药复方“异病同治”科学内涵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丹栀逍遥散的效应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的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栀逍遥散 干眼 抑郁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散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作用机制探析:基于网络药理学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紫艳 时健 +3 位作者 汤钰 朱冰瑶 姚小磊 彭清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4期156-163,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散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获得散血明目片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DrugBank、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in Man Database(OMIM)、Pharmacogenetics and...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散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获得散血明目片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DrugBank、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in Man Database(OMIM)、Pharmacogenetics and Pharmacogenomics Knowledge Base(PharmGKB)搜集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疾病靶点,结合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药物-核心靶点-有效成分网络、靶标蛋白互作(PPI)网络,并利用Bioconductor中的R包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KEGG)通路分析,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获得活性成分77个,药物靶点1 544个,获得疾病靶点625个,获得交集基因17个。通过PPI蛋白作用网络分析,核心蛋白涉及VEGFA、KDR、CYP3A4、ABCG2、MYC等。GO富集到了1 234个GO条目。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主要涉及化学致癌作用-受体激活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散血明目片的主要成分通过化学致癌作用-受体激活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作用于VEGFA、KDR、CYP3A4、ABCG2、MYC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血明目片 视网膜静脉阻塞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浅论“阴火”与干眼的联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令聪 吴凯 +2 位作者 朱冰瑶 王紫艳 姚小磊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8期766-769,共4页
李杲的学术思想深刻影响后世医家对疾病的诊疗,其中阴火理论便是其主要思想之一。干眼可归属于中医学“神水将枯症”“白涩症”“干涩昏花症”等范畴,现临床上多采用滋阴清热,养阴明目法为主。本文主要目的是从阴火理论入手结合“目病... 李杲的学术思想深刻影响后世医家对疾病的诊疗,其中阴火理论便是其主要思想之一。干眼可归属于中医学“神水将枯症”“白涩症”“干涩昏花症”等范畴,现临床上多采用滋阴清热,养阴明目法为主。本文主要目的是从阴火理论入手结合“目病多火”的理论,探讨阴火理论与干眼的相互联系。阴火的本质为火,脾胃虚弱,导致的上下阴阳失调是阴火形成的主要病机。笔者认为阴火理论与干眼的关联在于脾胃虚弱,目窍失养。两者联系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肺金受邪,气分伏隐;阴火亢盛,郁蒸目窍;闭塞于下,阴火上攻,治疗上当以脾胃为主兼顾清热。阴火理论为中医在干眼的认识过程中增添新的观点,完善了干眼的中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火理论 干眼 脾胃
下载PDF
彭清华教授运用宣散退翳法治疗外伤性角膜损伤术后经验
11
作者 李江伟 姚小磊 +3 位作者 彭俊 曾令聪 朱冰瑶 彭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627-1631,共5页
总结彭清华教授运用宣散退翳法治疗外伤性角膜损伤术后经验。彭清华教授认为外伤性角膜损伤术后病因病机以卫外不固、风热侵袭为标,气血失和、正气不足为本。治疗上强调标本结合同治,将扶正、祛邪、退翳诸法合参,确立轻清宣透以疏散风热... 总结彭清华教授运用宣散退翳法治疗外伤性角膜损伤术后经验。彭清华教授认为外伤性角膜损伤术后病因病机以卫外不固、风热侵袭为标,气血失和、正气不足为本。治疗上强调标本结合同治,将扶正、祛邪、退翳诸法合参,确立轻清宣透以疏散风热,调理气血以扶助正气,明目退翳以消散翳障的辨治思路,可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程进展,并注重精神调摄,预防疾病再发,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角膜损伤术后 疏散风热 调和气血 明目退翳 彭清华
下载PDF
菊花-密蒙花药对治疗角膜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惠媚 时健 +2 位作者 王紫艳 汤钰 姚小磊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2期302-309,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菊花-密蒙花药对治疗角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中草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菊花-密蒙花的有效活性成分及相关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M、PharmGkb、DrugBank等疾病数据库...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菊花-密蒙花药对治疗角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中草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菊花-密蒙花的有效活性成分及相关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M、PharmGkb、DrugBank等疾病数据库检索出角膜损伤的靶点基因;再利用R软件将疾病的靶点基因与菊花-密蒙花的靶点基因进行交集分析并绘制韦恩图;运用Cytoscape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STRING网络平台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互相作用网络(PPI),并用插件CytoNCA筛选核心靶点;利用metascape平台对角膜损伤治疗关键靶点进行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Encyclo pediaof Genesand Genomes)富集分析。通过PyMOL和Auto DockVina等软件,将菊花-密蒙花药对的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根据其结合能判断亲和力大小。结果:共收集17个有效成分及586个药物靶点;角膜损伤疾病靶点2797个;药物成分和疾病的共有靶点146个;最终得到14个核心靶点:JUN、TP53、MYC、MAPK14、MAPK3、RELA、MAPK1、ESR1、FOS、NFKBIA、AKT1、RB1、CCND1、CDKN1A。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共1949条,其中生物过程主要与无机物的反应、激素的反应、细胞因子的反应、细胞对脂质的反应及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反应等相关。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细胞衰老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木犀草素及槲皮素与4个关键靶点均<-5.0,表明核心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蛋白均有较好的结合能力,该药对可能通过以上靶点作用于角膜损伤的治疗。结论:菊花-密蒙花药对可能通过涉及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细胞衰老等信号通路参与调节炎症反应及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从而起到防治角膜损伤的作用,这为后续角膜损伤治疗的深入探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密蒙花 角膜损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眼科奇书》从寒论治外障眼病的思想及临床运用
13
作者 朱冰瑶 陈雄 +3 位作者 吴凯 刘倩宏 彭清华 姚小磊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5期150-152,共3页
《眼科奇书》认为“外障是寒,内障是气”,以“论奇、方奇、量重、效奇”著称,应用大发散治疗外障眼病,书中方药验案并举,重视民间验方。通过研读此书,发现此书治疗外障眼疾擅用辛温发散、开郁为先之法,代表方有四味大发散、八味大发散... 《眼科奇书》认为“外障是寒,内障是气”,以“论奇、方奇、量重、效奇”著称,应用大发散治疗外障眼病,书中方药验案并举,重视民间验方。通过研读此书,发现此书治疗外障眼疾擅用辛温发散、开郁为先之法,代表方有四味大发散、八味大发散等辛温峻剂并取得奇效,对《眼科奇书》应用大发散治疗外障眼病的思想及临床运用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奇书》 外障眼病 大发散 中医眼科
下载PDF
菊花总黄酮对去势导致干眼症雄兔泪腺细胞Fas、Fas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姚小磊 彭清华 +2 位作者 陈启雷 唐勇华 钟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749-1754,共6页
目的:观察菊花总黄酮对去势所致干眼症白兔泪腺凋亡相关基因蛋白Fas、FasL表达的影响,探讨菊花总黄酮治疗干眼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50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雄激素对照治疗组(D组)和... 目的:观察菊花总黄酮对去势所致干眼症白兔泪腺凋亡相关基因蛋白Fas、FasL表达的影响,探讨菊花总黄酮治疗干眼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50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雄激素对照治疗组(D组)和菊花总黄酮治疗组(E组)。C组、D组、E组行双侧去势术建立白兔干眼症模型。E组白兔用菊花总黄酮灌胃治疗,D组用雄激素肌肉注射,A组、B组、C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治疗后1,3,5mo每组处死10只,取材用与相关指标检测。全部白兔行SchirmerⅠ试验,并检测泪膜破裂时间,处死后取泪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泪腺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蛋白Fas、FasL的表达,并计数凋亡细胞数量。结果:E组SchirmerⅠ试验测量所得滤纸湿长明显高于C组(P<0.01),泪膜破裂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1)。E组治疗1,3,5mo后,泪腺导管及腺泡上皮细胞中Fas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低于C组,FasL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高于C组,细胞凋亡数量均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菊花总黄酮中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物质,可显著抑制雄激素水平降低后白兔干眼症的发生,抑制泪腺细胞凋亡,维持泪腺基础分泌量和泪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 干眼症 泪腺 细胞凋亡 菊花总黄酮
下载PDF
菊花总黄酮对去势导致雄兔干眼症泪腺细胞Bax、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姚小磊 彭清华 +2 位作者 陈启雷 唐勇华 钟茜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12-17,64,共7页
目的观察菊花总黄酮对去势所致干眼症白兔泪腺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菊花总黄酮治疗干眼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50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雄激素对照治疗组(D组)和菊... 目的观察菊花总黄酮对去势所致干眼症白兔泪腺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菊花总黄酮治疗干眼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50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雄激素对照治疗组(D组)和菊花总黄酮治疗组(E组)。分别于治疗后1、3和5个月每组处死10只,取材用于相关指标检测。C组、D组、E组行双侧去势术建立白兔干眼症模型。E组白兔用菊花总黄酮灌胃治疗,D组用雄激素肌肉注射,A组、B组、C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全部白兔行SchirmerⅠ实验,并检测泪膜破裂时间,处死后取泪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泪腺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ax、Bcl-2的表达,并计数凋亡细胞数量。结果 E组SchirmerⅠ实验测量所得滤纸湿长明显高于C组(P<0.01),泪膜破裂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1)。E组治疗1、3和5个月后,泪腺导管及腺泡上皮细胞中Bax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低于C组,Bcl-2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高于C组,细胞凋亡数量均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菊花总黄酮中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物质,可显著抑制雄激素水平降低后白兔干眼症的发生,抑制泪腺细胞凋亡,维持泪腺基础分泌量和泪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 干眼症 泪腺 细胞凋亡 菊花总黄酮
下载PDF
围绝经期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干眼症兔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4
16
作者 姚小磊 彭清华 +2 位作者 吴权龙 王方 陈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9-12,共4页
目的建立围绝经期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干眼症兔模型,为进一步探讨围绝经期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干眼症的病理机制和实验研究创造条件。方法取12只成年雌兔,分为空白组(A)和模型组(B),模型组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两组均饲养45 d,采用Schirm... 目的建立围绝经期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干眼症兔模型,为进一步探讨围绝经期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干眼症的病理机制和实验研究创造条件。方法取12只成年雌兔,分为空白组(A)和模型组(B),模型组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两组均饲养45 d,采用Schirmer I试验观察其基础泪液分泌量、测定泪膜破裂时间观察其泪膜稳定性的改变,处死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干眼症兔模型建立后,模型组(B)Schirmer I试验测量值明显低于空白组(A),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短于空白组(A),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B)泪腺导管及腺泡上皮细胞中,IL-1β、TNF-α、Fas、FasL、Bax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高于空白组(A),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B)未见TGF-β1、bcl-2明显表达,其阳性表达细胞数与空白组(A)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示模型组(B)兔泪腺显微结构有明显损害。结论兔双侧卵巢切除术成功首创了围绝经期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干眼症动物模型,能完整地模拟围绝经期干眼症自然病理过程,为实验研究围绝经期干眼症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干眼症 性激素水平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血液流变学改变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姚小磊 彭俊 +5 位作者 李建超 徐剑 曾志成 彭抿 龙达 彭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理。方法将85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高眼压型组、正常眼压型青光眼组,并与24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对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原发性开角...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理。方法将85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高眼压型组、正常眼压型青光眼组,并与24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对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患者和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患者与正常组相比,高(VH)、中(VM)、低(VI)切变率下全血表观粘度值、红细胞压积升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辨证分型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均表现为红细胞压积升高(P<0.01)。其中肝郁气滞证和肝肾亏虚证组分别与正常组相比,高(VH)、中(VM)、低(VI)切变率下全血表观粘度值、红细胞压积升高;痰湿泛目证组与正常组相比,红细胞压积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患者和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患者与正常组相比,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臂-脉络膜充盈时间(A-CT)、臂-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A-AT)、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A-V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辨证分型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均表现为A-CT、A-AT、A-VT延长。其中肝郁气滞证、肝肾亏虚证组与痰湿泛目证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患者和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的血瘀病理改变,而正常对照组的血瘀改变不明显。在中医证型中,这种血瘀病理以肝郁气滞证最明显,肝肾亏虚证次之,痰湿泛目证最轻,呈现肝郁气滞证>肝肾亏虚证>痰湿泛目证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中医证型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密蒙花总黄酮对去势导致干眼症雄鼠血清LH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姚小磊 彭清华 +2 位作者 彭俊 吴权龙 谭涵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8-12,共5页
目的观察密蒙花总黄酮对去势雄鼠干眼症大鼠模型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膜稳定性及血清黄体生成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月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假手术组(B组)、手术对照组(C组)、雄激素治疗组(D组)、密蒙花总黄... 目的观察密蒙花总黄酮对去势雄鼠干眼症大鼠模型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膜稳定性及血清黄体生成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月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假手术组(B组)、手术对照组(C组)、雄激素治疗组(D组)、密蒙花总黄酮治疗组(E组);C、D、E组采用去势的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各组在造模后1周开始用药。各组实验动物分别于用药1、3、5个月后随机取10只,行Schirmer I试验、测量泪膜破裂时间,于第5个月,抽血测定血清黄体生成素水平。结果 D、E组Schirmer I试验测量值明显高于C组(P<0.05)、泪膜破裂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血清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l)。结论雄激素水平下降可导致干眼病,采用双侧睾丸及附睾切除的方法可成功建立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大鼠干眼病动物模型;密蒙花总黄酮具有拟雄激素效应,能够产生同丙酸睾酮治疗干眼病相似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蒙花总黄酮 去势 干眼症 血清黄体生成素
下载PDF
密蒙花提取物对去势导致干眼症白兔泪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1
19
作者 姚小磊 彭清华 +1 位作者 吴权龙 陈梅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7年第3期139-144,F0002,共7页
目的观察密蒙花提取物对去势导致的干眼症兔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膜稳定性和凋亡相关基因蛋白Fas、FasL表达的影响,探讨密蒙花提取物抗性激素水平失调导致的干眼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日本大耳白兔(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雄、雌兔空白组(A1... 目的观察密蒙花提取物对去势导致的干眼症兔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膜稳定性和凋亡相关基因蛋白Fas、FasL表达的影响,探讨密蒙花提取物抗性激素水平失调导致的干眼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日本大耳白兔(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雄、雌兔空白组(A1、A2),雄、雌兔模型组(B1、B2),雄、雌兔1倍剂量密蒙花提取物治疗组(C1、C2),雄、雌兔2倍剂量密蒙花提取物治疗组(D1、D2),雄、雌兔染料木黄酮治疗组(E1、E2),每组6只。对B、C、D、E组行去势术建立动物模型,对C、D、E组分别以密蒙花提取物1倍剂量和2倍剂量以及染料木黄酮连续灌胃1月。对全部实验兔行SchirmerI试验、测量泪膜破裂时间,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兔泪腺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蛋白Fas、FasL进行检测。结果C、D、E组SchirmerI试验测量值明显高于B组(P<0.01)、泪膜破裂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1),泪腺导管及腺泡上皮细胞中,Fas、FasL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低于B组(P<0.01)。以上检测结果C、D组优于E组(P<0.05)。结论密蒙花提取物中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物质,可显著抑制性激素水平降低后兔干眼症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黄酮类物质为植物雌激素的一种有关,可调节体内性激素水平,从而可调节和抑制泪腺细胞凋亡。密蒙花提取物可能成为治疗干眼症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 干眼症 泪腺 密蒙花提取物
下载PDF
散血明目片对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姚小磊 彭清华 +1 位作者 苏瑞冰 曾志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散血明目片对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4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17眼)与对照组(17例18眼),治疗组口服散血明目片,对照组口服血栓通片,两组... 目的探讨散血明目片对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4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17眼)与对照组(17例18眼),治疗组口服散血明目片,对照组口服血栓通片,两组均同时配合其他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低切和高切全血比黏度、红细胞电泳、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AT-Ⅲ、lp(a)、NO、A-CL IgG阳性率、ACL IgM阳性率、L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ET-1、ACL Ig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血明目片是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有效药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AT-Ⅲ、降低lp(a)、APL在血浆中的含量、稳定ET-1/NO比值有关,在外可反映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血明目片 活血通脉利水明目 视网膜静脉阻塞 血液流变学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