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年北京市哨点医院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病例特征分析
1
作者 王超 牛彦麟 +3 位作者 王同瑜 吴阳博 姜金茹 马晓晨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 通过分析2021年北京市哨点医院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感染病例的流行趋势和临床特征,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与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北京市36家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医院腹泻病例的粪便... 目的 通过分析2021年北京市哨点医院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感染病例的流行趋势和临床特征,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与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北京市36家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医院腹泻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及其性别、年龄、住址、发病时间、饮食史、临床特征等信息,对采集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中的DEC进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χ^(2)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比较DEC不同分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2021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共采集腹泻病例粪便或肛拭子标本5697份,DEC阳性检出率为7.65%(436/5697),其中20~39岁年龄组阳性检出率最高(χ^(2)=18.804,P<0.001)。从年龄分布来看,20~39岁年龄组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阳性病例数高于其他年龄组(χ^(2)=36.769,P<0.001),从地区分布来看,感染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AEC)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的病例多来自远郊(χ^(2)=50.679,χ^(2)=19.659,P均<0.001),感染ETEC的病例主要分布在城区(χ^(2)=13.420,P=0.001)。从季节分布来看,EAEC、ETEC和EPEC夏季感染均高于其他季节(χ^(2)=32.096,χ^(2)=89.339,χ^(2)=16.876,P均<0.001),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感染主要发生在春季(χ^(2)=10.976,P<0.001)。自述可疑饮食史信息方面,感染ETEC的病例多食用过酒类及冷冻食品(χ^(2)=41.837,P<0.001),EAEC感染者多食用过婴儿食品(χ^(2)=24.229,P=0.007)。临床特征方面,出现腹痛的病例ETEC检出率更高(χ^(2)=8.017,P=0.005),出现恶心或呕吐的病例中EAEC的检出率更高(χ^(2)=5.701,P=0.017;χ^(2)=4.160,P=0.041)。结论 北京市哨点医院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病例具有季节性及人群流行特征,可结合不同分型DEC感染病例的可疑食品暴露信息及临床特征,为食品安全健康宣教和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哨点医院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病例特征 北京市
下载PDF
2018年北京市门诊腹泻病例弯曲菌流行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晓晨 王同瑜 +5 位作者 王超 吴阳博 牛彦麟 姜金茹 张鹏航 张晓嫒 《首都公共卫生》 2019年第6期283-285,共3页
目的了解2018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门诊腹泻病例弯曲菌流行特征。方法使用加强过滤培养法对北京市13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门诊腹泻病例粪便/肛拭标本进行弯曲菌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弯曲菌感染状况进行分析。结... 目的了解2018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门诊腹泻病例弯曲菌流行特征。方法使用加强过滤培养法对北京市13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门诊腹泻病例粪便/肛拭标本进行弯曲菌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弯曲菌感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在2 021例粪便/肛拭标本中共分离到175株弯曲菌,平均检出率为8.66%;其中空肠弯曲菌占81.71%,结肠弯曲菌占18.29%。弯曲菌检出率性别比为1.46∶1,10月份弯曲菌的检出率最高(12.44%),不同年龄、职业和地区人群弯曲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年龄=25.76,χ^2职业=23.60,χ^2地区=19.94,P均<0.01)。结论弯曲菌是北京市门诊腹泻病病例重要病原体,应进一步加强弯曲菌主动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食源性疾病 弯曲菌
下载PDF
北京市孕妇李斯特菌病相关知信行调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同瑜 马晓晨 +3 位作者 牛彦麟 王超 吴阳博 姜金茹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2-227,共6页
目的 了解北京市孕妇对李斯特菌病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孕期食品安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6个区16家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4229名孕妇开展李斯特菌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采用... 目的 了解北京市孕妇对李斯特菌病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孕期食品安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6个区16家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4229名孕妇开展李斯特菌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软件和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结果 孕妇对李斯特菌病知晓率为7.78%,94.82%的孕妇愿意了解孕期食品安全知识,88.93%的孕妇在被调查前4周食用过李斯特菌病的高危食品。李斯特菌病知识、态度、饮食行为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16、0.16、0.17;P<0.01),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孕妇年龄及首次生育是孕妇的知信行水平的影响因素(β=3.31、0.93、0.05、-0.23;P<0.01)。结论 北京市孕妇李斯特菌病的知识知晓率低,危险行为持有率高,接受相关知识和就诊意愿较为强烈,对孕妇开展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菌病 孕妇 知识-态度-行为
下载PDF
北京市359户社区居民冰箱使用习惯调查
4
作者 张鹏航 张晓嫒 +4 位作者 刘玉竹 牛彦麟 姜金茹 陈倩 马晓晨 《首都公共卫生》 2021年第6期363-366,共4页
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居民冰箱使用习惯,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3个城区和2个郊区,每个区随机选择2~3个社区作为调查点,在选中的社区内随机抽取30户家庭作为本次研究对... 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居民冰箱使用习惯,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3个城区和2个郊区,每个区随机选择2~3个社区作为调查点,在选中的社区内随机抽取30户家庭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家庭冰箱使用的卫生习惯,现场评估冰箱冷藏室内食物储存空间、实际温度以及是否存在异味,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获得359户家庭的有效数据,有效率99.72%。水果、鸡蛋和熟食在冷藏室保存的做法正确的比例分别为75.21%、90.81%和93.59%。冰箱冷藏室清洗频率≥1次/月的家庭占57.10%,能够正确进行冰箱内部清洗的家庭占80.22%;现场评估发现冷藏室存放食物超过容积3/4的占80.22%,冰箱中存在异味的占10.86%,冷藏室温度>8℃的家庭占17.27%。不同地区、家庭人口数和家庭月收入分别在清洗冰箱的频次、食物摆放方式、食品储存空间和是否存在异味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家庭冰箱冷藏室中食物保存习惯总体较好,但也存在生熟食物混放的情况,大多数居民家庭冰箱内存放食物过满,冷藏室温度高,应加强冰箱使用卫生知识的宣教,正确储存食品,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家庭 冰箱 使用习惯 北京
下载PDF
2018—2022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
5
作者 王超 王同瑜 +3 位作者 牛彦麟 吴阳博 姜金茹 马晓晨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78-782,共5页
目的分析2018—2022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例空间聚集情况,确定病例分布的热点地区,为科学开展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2022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为分析对象,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运用A... 目的分析2018—2022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例空间聚集情况,确定病例分布的热点地区,为科学开展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2022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为分析对象,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运用Acrgic10.8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其空间聚集性。结果2018—2022年北京市共报告病例31404例,5年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8.89/10万,男女比为1.18∶1,20~39岁组报告病例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月报告病例数最多,占13.64%(4285/31404),自述的可疑暴露食品中肉与肉制品最多,占23.59%(5403/22901),家庭是病例进食场所最多的地方,占71.73%(16428/22901)。怀柔区报告发病率最高,为107.74/10万。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5年期间的Moran’s I值在0.36~0.63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食源性疾病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热点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怀柔区和密云区,冷点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市中心城区。结论2018—2022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发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高发地区为怀柔区和密云区,8月为高发时间,应针对重点地区及高发时间加强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特征 空间自相关 北京市
原文传递
2018-2022年北京市成人食源性腹泻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6
作者 王超 王同瑜 +3 位作者 牛彦麟 吴阳博 姜金茹 马晓晨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30-637,共8页
目的 通过分析2018-2022年北京市成人食源性腹泻感染情况,探讨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为成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及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8-2022年北京市哨点医院≥18岁的成人腹泻主动监测病例粪便标本或者肛拭子按照《... 目的 通过分析2018-2022年北京市成人食源性腹泻感染情况,探讨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为成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及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8-2022年北京市哨点医院≥18岁的成人腹泻主动监测病例粪便标本或者肛拭子按照《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志贺菌(以下简称“4种致病菌”)和诺如病毒的检测,应用SPSS 21.0软件分析流行病学特征,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比较不同特征病原体检出情况,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8-2022年北京市食源性腹泻共采集成人新鲜粪便标本或肛拭子标本21 413份,沙门菌检出率为3.59%,志贺菌检出率为0.02%,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56%,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7.43%;10 684份标本诺如病毒检出率为8.01%。4种致病菌的感染高峰为每年7至9月,诺如病毒的感染主要在冬春两季,30~44岁为主要感染人群,感染副溶血性弧菌的病例自述食用过水产动物及其制品的最多,感染沙门菌的病例出现发热症状和腹泻次数≥10/24 h的比例高于其他病原体。结论 北京市成人食源性腹泻病例具有季节性及人群流行特征,可结合不同病原感染病例的可疑食品暴露信息及临床特征,为食品安全健康宣教和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食源性疾病 主动监测 北京市
原文传递
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
作者 王同瑜 付萍 +4 位作者 王超 牛彦麟 吴阳博 姜金茹 马晓晨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4-470,共7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系统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实际情况,通过文献检索初步建立评价指标框架,应用德尔菲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立食源... 目的构建适用于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系统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实际情况,通过文献检索初步建立评价指标框架,应用德尔菲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立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24项、三级指标94项。按照权重对指标排序,一级指标依次为监测系统结构与功能(0.4023)、监测系统运行保障(0.3215)、监测系统性能(0.2762);二级指标前3位为监测定义(0.0650)、监测目的(0.0631)、监测内容(0.0593);三级指标前3位为食源性疾病个案病例定义(0.0327)、食源性聚集病例定义(0.0323)、主动监测病例定义(0.0310)。各指标重要性平均得分为7.68(5.62~9.18),平均变异系数为0.21(0.11~0.39)。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指标体系涵盖了监测系统结构与功能、监测性能和运行保障等内容,研究方法适当,结果可靠,对今后其他地区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评价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监测系统 德尔菲法 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2017—2021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报告质量评价
8
作者 吴阳博 王超 +3 位作者 牛彦麟 王同瑜 姜金茹 刘芬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02-1004,共3页
评价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报告质量,了解区级疾控单位调查能力及报告撰写质量。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2017—2021年北京市发病数≥10例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报告,根据《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2012年... 评价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报告质量,了解区级疾控单位调查能力及报告撰写质量。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2017—2021年北京市发病数≥10例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报告,根据《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2012年版)》对调查报告内容进行评价。共纳入分析报告70起,时效性方面,45.71%(32/70)事件没有在当天报告,最长时间间隔为4 d。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面,仅有34.29%(24/70)的调查报告计算了罹患率,8.57%(6/70)报告进行了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并计算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或比值比(odds ratio,OR)。食品卫生学方面,61.43%(43/70)调查报告对食品加工场所环境进行描述,30.00%(21/70)调查报告提及了食品加工储存工具的卫生及食用情况。实验室检测方面,77.14%(54/70)描述采样种类及数量,但只有18.57%(13/70)调查报告对实验室结果进行了解释分析。全部调查报告均给出了结论依据,但40.00%(28/70)报告对结论依据叙述不够具体。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不够深入,调查报告质量仍需提高,食品卫生学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等方面能力亟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 质量评价 调查报告
原文传递
2016年中国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9
作者 姜金茹 周玉博 +5 位作者 李宏田 高燕秋 张亚黎 罗树生 康楚云 刘建蒙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1期3360-3364,共5页
目的描述2016年中国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产妇数和孕产妇HIV感染资料来自全国妇幼卫生年报;纳入县(区)2964个,形成包括344个地市的数据集。计算地市别孕产妇HIV... 目的描述2016年中国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产妇数和孕产妇HIV感染资料来自全国妇幼卫生年报;纳入县(区)2964个,形成包括344个地市的数据集。计算地市别孕产妇HIV感染率,采用空间自相关和趋势分析揭示空间分布特征。结果2016年研究地区分娩产妇14879082人,HIV感染者5051人,HIV感染率34.0/10万。HIV感染率呈南高北低,由西(93.5/10万)向东(8.6/10万)递减,西部是东部的11倍(χ^2趋势=68.61,P〈0.01)。从省份来看,云南、新疆、四川、广西、贵州和重庆6个西部省份的感染率〉50.0/10万,其产妇占比为2l%,感染人数占比却高达76%。从地市来看,感染率〉100.0/10万的地市有30个,其中28个分布在上述西部省份。HIV感染率的全局莫兰指数(Moran’s,)为0.5(P〈0.01),提示存在较强的空间聚集性;热点分析进一步揭示,新疆中西部地区、云南及其毗邻省份(四川、贵州、广西和重庆)的部分区域是高发聚集的“热点区域”(183.6/10万),东部省份以及中部偏东的部分区域属于低发的“冷点区域”(8.1/10万),热点区域的感染率是冷点区域的23倍。结论2016年中国孕产妇HIV感染率处于国际较低水平,但地区差异显著、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新疆中西部、云南和毗邻的川黔桂渝的部分区域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重点地区,宜分析成因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孕产妇 空间分析
原文传递
2017—2019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吴阳博 马晓晨 +3 位作者 王超 王同瑜 牛彦麟 姜金茹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36-340,共5页
目的分析2017—2019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食品安全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时间、致病因子、责任单位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 目的分析2017—2019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食品安全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时间、致病因子、责任单位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19年北京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30起,发病1 596人,无住院和死亡病例。第三季度暴发事件数量和发病人数分别占总数的53.08%和57.27%。微生物引起的暴发事件占总数的37.69%,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占46.94%;发现2起由空肠弯曲菌引起的暴发事件,发病19人。有毒动植物引起的暴发事件占总数的28.47%,其中扁豆中毒占81.08%。微生物和有毒动植物性暴发事件的主要责任单位分别为餐饮服务单位和集体食堂,网络订餐导致的暴发事件7起,发病33人。结论夏秋季仍是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病高峰,副溶血性弧菌和扁豆中毒是需要优先控制的致病因子,空肠弯曲菌污染应引起重视。餐饮服务单位和学校食堂仍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单位,网络订餐的食品安全问题值得关注。针对社区人群预防有毒植物中毒的宣传教育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特征 暴发 描述性分析 监测
原文传递
2015—2019年北京市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超 王同瑜 +4 位作者 姜金茹 吴阳博 牛彦麟 赵耀 马晓晨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689-692,共4页
目的分析2015—2019年北京市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9年北京市36家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医院腹泻病... 目的分析2015—2019年北京市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9年北京市36家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医院腹泻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及其个人信息,采用χ^(2)检验对率或构成比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27619份病例标本,其中有2485份为DEC阳性病例,检出率为9.00%,不同分型中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为3.10%,其次为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3.02%。不同年龄组DEC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923,P<0.001),20~39岁年龄组DEC检出率最高,为9.81%,40~59岁年龄组感染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高于其他年龄组,0~5岁年龄组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最高。时间分布上,第三季度为高发期,不同季度间DEC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32,P<0.001)。空间分布上,远郊的DEC检出率最高,且城区、近郊和远郊的DEC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34,P<0.001),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的检出主要分布在城区和近郊,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在远郊。结论2015—2019年北京市食源性DEC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在夏秋高发季节针对重点人群积极开展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主动监测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北京市社区人群急性胃肠炎患病状况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晓晨 王超 +3 位作者 王同瑜 吴阳博 牛彦麟 姜金茹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人群急性胃肠炎患病状况和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4年4月—2015年3月,抽取北京市6个区120个社区的居民,采用入户调查方法,调查过去4周急性胃肠炎的发生情况、就诊行为和可疑病因等信息。结...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人群急性胃肠炎患病状况和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4年4月—2015年3月,抽取北京市6个区120个社区的居民,采用入户调查方法,调查过去4周急性胃肠炎的发生情况、就诊行为和可疑病因等信息。结果共完成调查9 885人,其中110人在调查期间发生急性胃肠炎。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北京市人口性别、年龄调整后,急性胃肠炎月患病率为1.01%(95%CI=0.81%~1.21%),年发病率为0.15次/人年(95%CI=0.13~0.16)。不同年龄、区域和季节的急性胃肠炎月患病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急性胃肠炎患者的就诊率为31.82%,粪便送检率为20.00%。在自述的可疑病因中,食源性比例为52.73%,可疑食品来源于家庭的比例为44.83%,污染食品类别为果蔬类(34.48%)。结论急性胃肠炎患者的就诊率低,自述食源性较高,应进一步完善监测系统设计,开展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教育,有效降低社区人群急性胃肠炎的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炎 流行病学特征 食源性疾病
原文传递
北京市食源性胃肠炎的疾病负担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晓晨 牛彦麟 +3 位作者 吴阳博 王超 王同瑜 姜金茹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9-593,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食源性胃肠炎的疾病负担,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6个监测地区内9885人,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了解其过去4周急性胃肠炎的发病、就诊情况以及因急性胃肠炎产生的各类费用,... 目的了解北京市食源性胃肠炎的疾病负担,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6个监测地区内9885人,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了解其过去4周急性胃肠炎的发病、就诊情况以及因急性胃肠炎产生的各类费用,计算急性胃肠炎的疾病负担;根据文献报道的急性胃肠炎的食源性比例,推算食源性胃肠炎疾病负担。结果急性胃肠炎的年发病率为0.15次/人年(95%CI 0.13~0.16),估算调查期间北京市食源性胃肠炎发病人数为911 975人次。每年约有290 190人次就诊,9120人住院。北京市食源性胃肠炎的总经济负担为1.47亿元,约占全市年生产总值的0.07‰;其中直接费用1.07亿元(医疗费用0.94亿元,非医疗费用0.12亿元),间接费用0.40亿元。结论北京市人群食源性胃肠炎的疾病负担不容忽视,应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体系,更准确地评估食源性疾病对社会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炎 食源性疾病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基于贝叶斯模型的北京市李斯特菌病发病率估计
14
作者 姜金茹 牛彦麟 +4 位作者 王同瑜 王超 吴阳博 赵一鸣 马晓晨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4-1058,共5页
目的 评估2017—2019年北京市李斯特菌病发病水平,为李斯特菌病的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李斯特菌病哨点监测的基础上,利用2017—2019年8个区10所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及7所妇产专科医院年入院人数和李斯特菌病报... 目的 评估2017—2019年北京市李斯特菌病发病水平,为李斯特菌病的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李斯特菌病哨点监测的基础上,利用2017—2019年8个区10所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及7所妇产专科医院年入院人数和李斯特菌病报告发病数,采用贝叶斯模型估算北京市全人群和妊娠人群李斯特菌病发病率。结果贝叶斯模型估计2017—2019年北京市李斯特菌病全人群发病率为0.25/10万(95%CI:0.17~0.33),年发病人数53人(95%CI:38~71)。妊娠人群发病率为12.89/10万(95%CI:9.03~17.39),约为全人群的52倍;年发病人数31人(95%CI:20~43),约占全人群的58%。结论 2017—2019年北京市李斯特菌病全人群发病水平与其他国家接近,应引起足够重视,而妊娠人群发病率处于国际较高水平,提示应进一步分析成因,在加大全人群宣教监测力度的基础上针对妊娠人群高发特点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菌病 发病率 贝叶斯模型
原文传递
2017年北京市哨点医院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状况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同瑜 马晓晨 +4 位作者 冉陆 王超 牛彦麟 吴阳博 姜金茹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目的了解2017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诺如病毒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收集的北京市35家哨点医院腹泻病例(2 490例)的流行病学信息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进行... 目的了解2017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诺如病毒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收集的北京市35家哨点医院腹泻病例(2 490例)的流行病学信息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490份病例标本中,诺如病毒的检出率为14.30%(356/2 490),以GⅡ基因组为主(87.08%,310/356)。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诺如病毒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7.77%(99/557)和20.69%(149/720);不同性别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15~24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21.66%,81/374)。诺如感染者出现恶心(18.40%,188/1 022)和呕吐(22.87%,145/634)症状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腹泻病例。结论 2017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以GⅡ基因组为主,散发感染的流行高峰出现在第一和第二季度,青年人群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诺如病毒 流行病学 哨点医院 风险监测
原文传递
北京市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密接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贾海先 姜金茹 +6 位作者 王鸿飞 李隆飞 马永忠 黎新宇 王全意 庞星火 索罗丹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0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在京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评估和优化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密切接触者调查表,调查北京市2020年2月至4月期间报告的境外输入性病例在京密... 目的了解北京市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在京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评估和优化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密切接触者调查表,调查北京市2020年2月至4月期间报告的境外输入性病例在京密切接触者基本信息、暴露相关信息等。在密切接触者纳入隔离医学观察后,追踪每日健康监测状况,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转归情况,计算不同类型、不同暴露条件和不同隔离医学观察方式下,密切接触者转为确诊病例的感染率。结果北京市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变化趋势均大致呈钟型曲线。截至2020年4月30日,累计对1271例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在京密切接触者完成了隔离医学观察,转归情况分别为期满解除1245例、确诊26例、无症状感染0例,总感染率为2.05%;其中航班密接感染率0.69%(7/1011),非航班密接感染率7.31%(19/260)。暴露类型为同餐(37.50%)、同住(30.23%),曾经出现症状(34.62%),非航班密切接触者(7.31%),隔离观察方式为住院(68.97%),与确诊病例同排(2.07%)及机组人员(16.67%)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较高。结论北京市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在京密切接触者以航班密切接触为主,航班密切接触者转为确诊病例的感染率低,应继续坚持并优化各项科学措施,严格防控境外输入疫情。暴露类型、与病例座位相距排数等因素可能是密切接触者转归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密切接触者 境外输入 感染率
原文传递
小小菜豆种类多,加工不熟易中毒
17
作者 姜金茹 《健康》 2021年第10期10-11,共2页
“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禾穗累累豆角稠,崧前村落太平秋。”菜豆(包括扁豆、四季豆、刀豆等)作为应季蔬菜,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及各类维生素、钙、磷、钠等,深受大家的喜爱,也成为百姓餐桌... “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禾穗累累豆角稠,崧前村落太平秋。”菜豆(包括扁豆、四季豆、刀豆等)作为应季蔬菜,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及各类维生素、钙、磷、钠等,深受大家的喜爱,也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季豆 菜豆 扁豆 豆角 碳水化合物 刀豆 中毒 瓢儿菜
原文传递
疼痛护理在骨科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18
作者 姜金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157-157,159,共2页
分析和研究骨科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疼痛情况等临床效果,探析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的意义。方法:选取了共计90例患者,时间段从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从我市某医院骨科治疗的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两... 分析和研究骨科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疼痛情况等临床效果,探析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的意义。方法:选取了共计90例患者,时间段从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从我市某医院骨科治疗的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对实验组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及预后情况。结果:针对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后,明显实验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较好,且患者疼痛评分较低,实验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过程比较满意,患者预后效果较佳,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实施疼痛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减轻患者程度,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 骨科患者 骨折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