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前牙区种植术后血管神经损伤防治策略
1
作者 马海鹰 娄依婷 +3 位作者 孙哲渊 王柏翔 俞梦飞 王慧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0-560,共11页
下颌前牙区种植术中可能损伤下颌切牙管、舌孔、口底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从而导致患者口底血肿、窒息、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发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下颌前牙区相对不足的颌骨空间和血管神经的解剖变异是种植术中血管神经损伤高风险的... 下颌前牙区种植术中可能损伤下颌切牙管、舌孔、口底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从而导致患者口底血肿、窒息、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发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下颌前牙区相对不足的颌骨空间和血管神经的解剖变异是种植术中血管神经损伤高风险的原因。一旦血管损伤,应当进行气道控制和止血;神经损伤则应采取移除种植体以及早期药物治疗等措施。种植医生应熟悉下颌前牙区的解剖结构,术前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并进行合理设计,术中借助数字技术实现精准植入种植体,以避免下颌前牙区种植术中血管神经损伤。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下颌前牙区的解剖结构及其变异,探讨下颌前牙区种植术中血管神经损伤的防治策略,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下颌前牙区 应用解剖学 出血 神经损伤 数字技术 综述
下载PDF
窦管的解剖和功能及其在种植术中损伤的防治策略
2
作者 孙哲渊 娄依婷 +3 位作者 刘志超 王柏翔 俞梦飞 王慧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1-568,共8页
窦管是一种包含上牙槽前神经束的管道,起自眶下管,沿上颌窦和鼻腔边缘延伸到上颌骨前部。窦管曾被认为是一种解剖变异。随着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的广泛使用,人群中窦管检出增多。窦管在上颌骨前部走行较为多样,可发出多个副管,... 窦管是一种包含上牙槽前神经束的管道,起自眶下管,沿上颌窦和鼻腔边缘延伸到上颌骨前部。窦管曾被认为是一种解剖变异。随着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的广泛使用,人群中窦管检出增多。窦管在上颌骨前部走行较为多样,可发出多个副管,终止在鼻底或上前牙区,其中走行于中切牙腭侧居多。窦管中走行的上牙槽前神经束不仅支配上颌前牙及其相应软组织和上颌窦黏膜并提供营养支持,还涉及鼻中隔与鼻侧壁及部分腭部黏膜。为减少手术并发症,需要研究窦管损伤的防治策略。如术前使用CBCT识别窦管并通过虚拟手术的方式设计种植体距离窦管2 mm以上;术中评估出血情况及关注患者感受并辅以数字化种植术导板等精准手术方式;术后通过CBCT检查种植体与窦管的关系,并根据患者感受治疗窦管损伤。本文通过总结窦管在人群中的检出情况、分析窦管解剖结构特点以及窦管在上颌骨前部所发挥的生理功能,探讨在种植术中有效回避窦管损伤的策略,以期提高医生的认识,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管 上牙槽前神经 应用解剖学 种植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综述
下载PDF
CBL教学模式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娄依婷 冷志勇 冯剑颖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CBL教学模式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以60名口腔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班和B班,A班采用CBL教学模式,B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各项成绩考核等方法评估教学效果。结果两班在理论与实践... 目的探讨CBL教学模式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以60名口腔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班和B班,A班采用CBL教学模式,B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各项成绩考核等方法评估教学效果。结果两班在理论与实践结合、自主学习、人际交往关系提高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班在理论、案例分析成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学生案例分析题的成绩和其自主学习时间之间呈正相关(rs=0.788,P<0.001)。结论 CBL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督促教师创造性教学设计,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学 CBL教学 综合素质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白芍总苷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娄依婷 陶然 +3 位作者 李勇正 翁笑燕 应彬彬 王慧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05-1010,共6页
目的评估白芍总苷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临床有效率,并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其中的潜在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2020年10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黏膜科就诊患者103例,根据其用药情况分为白芍总苷治疗(观察组... 目的评估白芍总苷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临床有效率,并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其中的潜在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2020年10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黏膜科就诊患者103例,根据其用药情况分为白芍总苷治疗(观察组,53例)和常规用药(对照组,50例)两大类,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取白芍总苷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及口腔扁平苔癣疾病靶点。借助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同时构建白芍总苷-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9%,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00%,差异显著(P<0.05)。筛选得到白芍总苷5个化学成分,涉及39个作用靶点。GO富集分析中生物进程主要涉及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NF-κB转录因子活性的正调控、炎症反应、凋亡过程等方面;分子功能主要参与金属内肽酶活性、脂多糖结合、锌离子结合等方面;细胞组分主要涉及核、胞外间隙和质膜。KEGG通路富集分析靶点通过调节TLR、TNF、Proteoglycans、PI3K-Akt、NOD样受体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作用。结论白芍总苷治疗口腔扁平苔癣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相互作用的结果,为白芍总苷的临床应用以及口腔扁平苔癣的基础或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口腔扁平苔癣 网络药理学 关键靶点 分子机制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