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SiW_(10)O_(36)]^(8-)夹心型稀土元素单取代多酸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
作者 岳斌 江磊 +3 位作者 孔祖萍 焦锋 林欣荣 金松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9-203,共5页
利用缺位填充法合成了 1 2个 γ-[Si W1 0 O36 ]8-夹心型稀土元素单取代多酸化合物 K1 3[Ln( Si W1 0 O36 ) 2 ]·n H2 O( Ln=La3+ ,Ce3+ ,Pr3+ ,Nd3+ ,Sm3+ ,Eu3+ ,Gd3+ ,Tb3+ ,Dy3+ ,Ho3+ ,Er3+ ,Yb3+ ) .通过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 ... 利用缺位填充法合成了 1 2个 γ-[Si W1 0 O36 ]8-夹心型稀土元素单取代多酸化合物 K1 3[Ln( Si W1 0 O36 ) 2 ]·n H2 O( Ln=La3+ ,Ce3+ ,Pr3+ ,Nd3+ ,Sm3+ ,Eu3+ ,Gd3+ ,Tb3+ ,Dy3+ ,Ho3+ ,Er3+ ,Yb3+ ) .通过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 ,由红外光谱、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循环伏安及室温磁化率测定结果确认稀土离子与γ-[Si W1 0 O36 ]8- 相配位 ;1 83W NMR及荧光光谱结果则表明 ,稀土离子处于 2个 γ-[Si W1 0 O36 ]8- 构成的八配位环境中 ,标题化合物具有夹心型 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SiW10O36]^8 夹心结构 稀土元素 多酸 配合物 合成 结构表征 缺位填充法
下载PDF
稀土负载钛-硅沸石 ETS-10 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质(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任远航 辜敏 +4 位作者 胡怡晨 岳斌 江磊 孔祖萍 贺鹤勇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以水玻璃和四氯化钛为原料, 在不使用有机模板剂、氟离子和晶种的条件下, 用水热法合成了钛-硅沸石 ETS-10, 将 La、Ce、Pr 和 Nd 四种稀土元素负载到合成的 ETS-10 上. 通过 X 射线粉末衍射、N2 吸附-脱附、29Si 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紫... 以水玻璃和四氯化钛为原料, 在不使用有机模板剂、氟离子和晶种的条件下, 用水热法合成了钛-硅沸石 ETS-10, 将 La、Ce、Pr 和 Nd 四种稀土元素负载到合成的 ETS-10 上. 通过 X 射线粉末衍射、N2 吸附-脱附、29Si 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紫外漫反射光谱、X 射线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对负载前后的 ETS-10 进行了表征. 以有机染料甲基橙为底物, 考察了负载各种稀土及氢氟酸腐蚀对 ETS-10 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四种稀土元素的引入均可有效提高 ETS-10 的光催化活性. 反应活性提高的程度与稀土元素负载量有关. 对 ETS-10 同时进行氢氟酸腐蚀和稀土元素的负载, 可以将 ETS-10 的光催化活性提高近一倍, 与锐钛矿相 TiO2 相当, 但前者更易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硅沸石 微孔钛硅分子筛 (ETS-10) 稀土 光催化反应 甲基橙
下载PDF
含混合配体多酸超分子化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催化活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杜丞博 王春玲 +4 位作者 冯素姣 任远航 孔祖萍 岳斌 贺鹤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3-677,共5页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4个含混合配体4,4'-bipy和2,2'-bipy/phen的多酸超分子化合物[Cu(4,4'-bipy)(2,2'-bipy)2]2[SiW12O40].4H2O(1),[Ag4(4,4'-bipy)3(2,2'-bipy)2][SiW12 O40].2H2O(2),[Cu(4,4'-bipy)(phen...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4个含混合配体4,4'-bipy和2,2'-bipy/phen的多酸超分子化合物[Cu(4,4'-bipy)(2,2'-bipy)2]2[SiW12O40].4H2O(1),[Ag4(4,4'-bipy)3(2,2'-bipy)2][SiW12 O40].2H2O(2),[Cu(4,4'-bipy)(phen)]2[H3O]2[SiW12O40].8H2O(3)和[Cu(4,4'-bipy)(phen)Cl]2[H3O][H2PW12 O40].H2O(4)(bipy=联吡啶,phen=邻菲罗啉),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在苯乙烯催化环氧化反应中,化合物3和4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这与结构中存在配位不饱和金属中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混合配体 多酸超分子化合物 晶体结构 催化活性
下载PDF
聚丙烯腈-铜硫化物导电纤维的影响因素及性能的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亚东 孔祖萍 +1 位作者 吴国华 许锁坤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1年第3期42-46,共5页
探讨了导电纤维制备过程中Cu2 +渗透的温度及时间、还原剂与硫化剂的浓度和反应升温速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导电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聚丙烯腈 -铜硫化物导电纤维的导电性、物理机械性能及与常规纤维的混用性能 ,并对其成因作了定性分... 探讨了导电纤维制备过程中Cu2 +渗透的温度及时间、还原剂与硫化剂的浓度和反应升温速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导电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聚丙烯腈 -铜硫化物导电纤维的导电性、物理机械性能及与常规纤维的混用性能 ,并对其成因作了定性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纤维 聚丙烯腈 性能
下载PDF
新型Cu(II)-邻菲咯啉-丁二酸三元配合物:[Cu(phen)_2L](H_2L)·5H_2O(1)和[(phen)_2CuLCu(phen)_2]L·10H_2O(2)的合成及晶体结构(H_2L=丁二酸(C_4H_6O_4)) 被引量:8
5
作者 孔祖萍 郑岳青 +2 位作者 张飚 金松林 岳斌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17-924,共8页
合成了两种新型Cu(II) 邻菲咯啉 丁二酸三元配合物,即[Cu(phen)2L](H2L)·5H2O(1)和[(phen)2CuLCu(phen)2]L·10H2O(2),它们均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no.2),晶胞参数分别为:(1)a=10.282(3),b=12.141(3),c=14.233(4) ,α=78.55(2... 合成了两种新型Cu(II) 邻菲咯啉 丁二酸三元配合物,即[Cu(phen)2L](H2L)·5H2O(1)和[(phen)2CuLCu(phen)2]L·10H2O(2),它们均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no.2),晶胞参数分别为:(1)a=10.282(3),b=12.141(3),c=14.233(4) ,α=78.55(2)°,β=76.50(2)°,γ=84.29(2)°,V=1690.7(9) 3,Z=2,R=0.1021,wR2=0.1387;(2)a=12.943(2),b=14.436(2),c=17.974(3) ,α=75.128(9)°,β=69.030(9)°,γ=69.02(1)°,V=2896.2(9) 3,Z=2,R=0.0976,wR2=0.2240.结构分析表明,每个Cu原子与分属于2个邻菲咯啉配体的4个N原子和来自丁二酸根的2个O原子形成配位数为6的畸变八面体CuN4O2.配合物(1)中配位分子间通过芳环堆积作用形成平行[011]方向的一维超分子链,超分子链之间通过结晶水分子的氢键作用形成二维层,并进而堆积形成一维隧道和三维骨架,丁二酸分子和其余结晶水分子位于隧道内.配合物(2)中丁二酸根桥联的双核配阳离子借助芳环堆积作用形成平行于(010)面的正电性二维层,C4H4O42-离子和结晶水分子位于正电层之间并形成负电性二维网络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位物 超分子组装 合成 晶体结构 芳环堆积
原文传递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wo Supramolecular Compounds Based on Silicotungstic Acid and Transition Metal(ll) Coordinated Isonicotinic Acid
6
作者 孔祖萍 王春玲 +4 位作者 任远航 辜敏 胡怡晨 岳斌 贺鹤勇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759-764,共6页
Two compounds, namely [Cd(HINA)2(μ2-H2O)(H2O)2]2[SiW1240].6H2O (1) and [Co(HINA)3(HzO)3]- [Co(HINA)2(H2O)4][SiW12O40]·2H2O (2), have been synthesized from the aqueous mixture containing H4SiW12... Two compounds, namely [Cd(HINA)2(μ2-H2O)(H2O)2]2[SiW1240].6H2O (1) and [Co(HINA)3(HzO)3]- [Co(HINA)2(H2O)4][SiW12O40]·2H2O (2), have been synthesized from the aqueous mixture containing H4SiW12040, isonicotinic acid (HINA), and M(CH3COO)2 (M=Cd and Co). The compound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ele- 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oscopy, TG analysis,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dinuclear coordinated cad- mium units in compound 1 are linked to form 2D layer parallel to ab plane through n-n interactions and hydrogen bonds. Compound 2 contains two different types of coordinated metal cations, [Co(HINA)3(HaO)3]2+ and [Co(HINA)2(H2O)4]2+, which construct 2D layer along be plane through π-π interactions and hydrogen bonds. In both compounds, the Keggin anions are located inside the channels and cavities formed from stack of the coordi- nated metal cations, which further achieve the 3D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through hydrogen bonds. The lumines- cent property of compounds 1 and 2 has been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OXOMETALATES HINA transition metal ions crystal struct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