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发成【海报设计作品】
1
作者 孙发成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0-290,共1页
孙发成(1982-),男,汉,山东安丘人,东南大学文学(艺术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讲师。
关键词 设计作品 海报 浙江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 文化创意 艺术学
下载PDF
孙发成数字油画
2
作者 孙发成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182,共1页
原文传递
跨学科视角下的民俗艺术传播 被引量:8
3
作者 孙发成 程波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128-132,共5页
"传播性"与"传承性"是民俗艺术的内在属性。民俗艺术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它在外部表现为具体的民俗艺术形态(能指),在内部蕴藏着民俗文化信息(所指),民俗艺术传播的过程,实质上是其符号意义在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间的... "传播性"与"传承性"是民俗艺术的内在属性。民俗艺术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它在外部表现为具体的民俗艺术形态(能指),在内部蕴藏着民俗文化信息(所指),民俗艺术传播的过程,实质上是其符号意义在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间的流通和共享。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实物传播是民俗艺术传播所采用的主要传播方式,其分别对应民俗艺术的口承类、表演类、造型类三大艺术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艺术 传播学 传承 传播符号
下载PDF
非遗“活态保护”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被引量:54
4
作者 孙发成 《文化遗产》 CSSCI 2020年第3期35-41,共7页
“活态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热门概念,现有研究多从活态传承与保护的外部因素切入进行了探讨。应该说,掌握特定知识和技艺的传承人是活态保护的核心。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关键和元点应该是构建以传承人为主体和载... “活态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热门概念,现有研究多从活态传承与保护的外部因素切入进行了探讨。应该说,掌握特定知识和技艺的传承人是活态保护的核心。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关键和元点应该是构建以传承人为主体和载体的活态空间,以传承人为纽带链接遗产存在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肯定传承人基于“身体”而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艺、信俗,在情境化的言传身教中完善传承机制,并在身体实践过程中不断沉淀为可共享的知识形态,从而实现遗产相关的知识和文化能够被识别和有序传承,进而扩大传承人群规模,增强遗产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文化 活态传承 活态保护
下载PDF
民俗艺术符号及其现代传播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发成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1年第2期92-96,共5页
民俗艺术总是以象征符号的形式进入传播领域,民俗艺术传播的实现,实际上是民俗艺术符号意义在民众之间的交流和共享。民俗艺术符号的传播有民间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形式,民间传播是民俗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在大众传播介入后,民俗艺术就... 民俗艺术总是以象征符号的形式进入传播领域,民俗艺术传播的实现,实际上是民俗艺术符号意义在民众之间的交流和共享。民俗艺术符号的传播有民间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形式,民间传播是民俗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在大众传播介入后,民俗艺术就不再作为原生态的作品形态进入传播领域,而是被制作成文字、影像、视频等传媒文本符号,通过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播。大众传播方式有利于民俗艺术的保存和推广,但对民俗艺术的传承并不能起到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艺术 符号 传播
下载PDF
略论门神信仰 被引量:6
6
作者 孙发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21-24,共4页
门神信仰的思想基础应从原始思维的特殊性中去寻找,而鬼神观念的滥觞则是门神信仰产生的直接动因。门神信仰实质上是一种巫术信仰,它通过巫术的方式去实现镇鬼辟邪的结果。在我们看来,这种信仰是非理性的、没有实际效果的,但是对门神信... 门神信仰的思想基础应从原始思维的特殊性中去寻找,而鬼神观念的滥觞则是门神信仰产生的直接动因。门神信仰实质上是一种巫术信仰,它通过巫术的方式去实现镇鬼辟邪的结果。在我们看来,这种信仰是非理性的、没有实际效果的,但是对门神信仰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来讲,这是实用的、成功的。当然,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门神信仰的功能也会发生变异,其中的神秘性因素会逐渐淡化以至消失,而趋向于世俗化、装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神 门神信仰 原始思维 巫术功能
下载PDF
“非遗”传承人群的“再教育”问题反思——以文化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孙发成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4期110-118,共9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依赖于传承人所掌握的独特技艺规范和知识体系。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这种经验式的知识体系呈现出守旧和滞后性,迫切需要一种现代转型。文化部主导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依赖于传承人所掌握的独特技艺规范和知识体系。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这种经验式的知识体系呈现出守旧和滞后性,迫切需要一种现代转型。文化部主导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则是实现这种转型的重要方式之一。传承人群进入高校接受学院派的"再教育",体现的是民间和精英两种不同知识体系的碰撞和交流。"非遗"传承人群知识的更新、创作理念的变革是遗产发展所需,也是传承人群与时俱进的要求。"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使其产生传承"非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推动"非遗"项目的发展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再教育 培训
下载PDF
对一般艺术学研究现状的考察与反思——以2004—2008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为对象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发成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85,共6页
本文基于中国期刊网(CNKI)的平台,以"艺术学"为关键词,对五年(2004-2008)来公开发表的一般艺术学研究论文进行了梳理、统计、考察,力求较为客观地反映近年来一般艺术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同时也对一般艺术学研究的当代性和研究... 本文基于中国期刊网(CNKI)的平台,以"艺术学"为关键词,对五年(2004-2008)来公开发表的一般艺术学研究论文进行了梳理、统计、考察,力求较为客观地反映近年来一般艺术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同时也对一般艺术学研究的当代性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艺术学 艺术学 学术论文
下载PDF
武义大漆髹饰技艺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发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89,共6页
武义大漆髹饰技艺是浙江漆艺体系之重要组成部分,在世代传承中一直强调原生态材料的使用和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坚守,并恢复了瓷胎漆器和漆砂砚工艺。素髹、描绘和镶嵌是武义大漆技艺的主要工艺类型,其"豆腐底"工艺为金华地区漆... 武义大漆髹饰技艺是浙江漆艺体系之重要组成部分,在世代传承中一直强调原生态材料的使用和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坚守,并恢复了瓷胎漆器和漆砂砚工艺。素髹、描绘和镶嵌是武义大漆技艺的主要工艺类型,其"豆腐底"工艺为金华地区漆艺的特色。在当下语境中,武义大漆髹饰技艺尚缺乏对品牌产品和典型技艺的强化,其传承体系、硬件设施尚需完善和提升,学术积累和研究仍显不足。故需要在未来发展中理性规划,明确其典型工艺、产品定位,壮大传承体系,提升硬件设施,推动学术研究。在技艺传承过程中要特别突出其"豆腐底"工艺的典型性,强化瓷胎漆艺的研发和推广,逐步推进武义大漆技艺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漆髹饰技艺 武义 传承 非遗保护
下载PDF
“老鼠嫁女”年画的意义解读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发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9-22,共4页
年画"老鼠嫁女"不仅以其饱满的构图和别致的装饰意趣特色鲜明,而且其形式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寓意也异常丰富。这一题材的表现和运用,都源于人们对鼠的认识观念的复杂性。鼠的生物属性和文化属性的特殊性,使得人们对其亦敬亦恨,... 年画"老鼠嫁女"不仅以其饱满的构图和别致的装饰意趣特色鲜明,而且其形式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寓意也异常丰富。这一题材的表现和运用,都源于人们对鼠的认识观念的复杂性。鼠的生物属性和文化属性的特殊性,使得人们对其亦敬亦恨,反映出人们心态的矛盾性。"老鼠嫁女"年画中既寄托着民众祈福纳吉的愿望和追求,也有着辟除鼠患的心理慰藉作用,具有祈福和禳灾的双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鼠嫁女 年画 阴阳
下载PDF
武义大漆髹饰技艺中的“工匠精神”传承及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发成 钟宏云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68-73,共6页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传统工艺文化中的精髓,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在当今社会具有普世价值。工匠精神的存在对武义大漆髹饰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它不仅是传承人坚守技艺的动力,而且是产品秉持高品质的保障,更是...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传统工艺文化中的精髓,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在当今社会具有普世价值。工匠精神的存在对武义大漆髹饰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它不仅是传承人坚守技艺的动力,而且是产品秉持高品质的保障,更是工艺创新与发展的源泉。在武义大漆髹饰技艺的传承和实践中,工匠精神表现为对技艺传承的使命感、对传统的敬畏与发掘以及对精致化产品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艺 武义大漆髹饰技艺 工匠精神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中国民俗艺术研究的逻辑演进与学科建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发成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0-116,192,共7页
20世纪以来,中国的民俗艺术研究经历了从学者引导、学界推进到学科自觉的百年历程。第一阶段是民俗艺术研究的探索与发展期,相关研究主要依附于民俗学和民间文化展开;第二阶段的研究已经实现了民俗艺术的理论自立,摆脱了民俗学的束缚,&q... 20世纪以来,中国的民俗艺术研究经历了从学者引导、学界推进到学科自觉的百年历程。第一阶段是民俗艺术研究的探索与发展期,相关研究主要依附于民俗学和民间文化展开;第二阶段的研究已经实现了民俗艺术的理论自立,摆脱了民俗学的束缚,"民俗艺术"的学术概念与内涵得以阐释;最后一个阶段是民俗艺术学学科的确立期,民俗艺术学理论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其中陶思炎先生的《民俗艺术学》是民俗艺术研究学术史上第一本系统地阐释民俗艺术、并建构起民俗艺术学完整理论体系的论著,它标志着民俗艺术学学科自觉的最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艺术 民俗艺术学 研究体系
下载PDF
黑田鹏信的艺术学思想剖析
13
作者 孙发成 聂楠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96,128,共5页
黑田鹏信的艺术学思想是中国近代艺术学启蒙的媒介与桥梁。西方艺术学学科概念的传入始自黑田鹏信,他的宏观视角和对"艺术全般"的细致研究,为中国当时的文艺理论研究提供了范式。艺术是"美的感情的具体的且客观的表现&qu... 黑田鹏信的艺术学思想是中国近代艺术学启蒙的媒介与桥梁。西方艺术学学科概念的传入始自黑田鹏信,他的宏观视角和对"艺术全般"的细致研究,为中国当时的文艺理论研究提供了范式。艺术是"美的感情的具体的且客观的表现"是黑田鹏信的艺术本质论,也是贯穿在他艺术学思想中的主线和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 黑田鹏信 艺术学思想
下载PDF
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学科特征及研究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发成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9-21,共3页
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本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诞生和发展是学科分化的必然。艺术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宏观性和抽象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延展性和包容性、矛盾性和问题性等总体特征。在艺术学的前进过程中,其研究方法及手段的多维... 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本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诞生和发展是学科分化的必然。艺术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宏观性和抽象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延展性和包容性、矛盾性和问题性等总体特征。在艺术学的前进过程中,其研究方法及手段的多维度和多元化趋势明显,从而为艺术学的广度发展提供了空间。展望艺术学的发展前景,可以说是困难和机遇并存,冲突和融合同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 学科 特征 研究方法
下载PDF
汉画像石墓门扉装饰的图像构成及其文化意蕴
15
作者 孙发成 《阅江学刊》 2013年第4期142-147,共6页
汉画像石墓门扉图像是汉画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寓于墓葬艺术的大环境中,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作为一种以死亡为主题的图像艺术,它不仅具有形式上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内在精神上反映了其驱邪避恶的主旨,强化了阳尊阴卑的思想,推崇&qu... 汉画像石墓门扉图像是汉画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寓于墓葬艺术的大环境中,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作为一种以死亡为主题的图像艺术,它不仅具有形式上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内在精神上反映了其驱邪避恶的主旨,强化了阳尊阴卑的思想,推崇"神"的非凡和"力"的威猛,把死亡艺术和汉代人的生死观、信仰观和哲学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墓 门扉 画像石 图像 观念
下载PDF
文化学视域下的传统“工艺造物”及其审美特性
16
作者 孙发成 《阅江学刊》 2015年第2期121-128,共8页
传统"工艺造物"是偏重于文化学意义的概念,它肯定了造物者的文化主体地位和创造性价值,与"工艺美术"的概念相比更具有包容性和完整性。艺术性的"工艺造物"与"工艺美术"的领域无异,非艺术性的&q... 传统"工艺造物"是偏重于文化学意义的概念,它肯定了造物者的文化主体地位和创造性价值,与"工艺美术"的概念相比更具有包容性和完整性。艺术性的"工艺造物"与"工艺美术"的领域无异,非艺术性的"工艺造物"则是超越工艺美术的部分。对传统工艺造物的审美观照应该基于其本元文化特征,重视造物者的实践性和主体价值,将工艺造物的"物性"和"人性"内涵统一起来,而不仅仅是对其作哲学上的抽象思考和艺术学上的感性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学 造物艺术 工艺造物 工艺美术 审美
下载PDF
《艺术中国》:中国艺术史的域外视野及当代思考
17
作者 孙发成 杨项讷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57-61,共5页
以《艺术中国》为切入点,剖析西方传统艺术史对中国艺术的叙述迥异于中国的域外视野及西方传统的艺术史叙事结构。既给中国艺术史阐释带来不一样的气息,也产生相应文化误读。而当代学者对此做出的回应是: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艺术史... 以《艺术中国》为切入点,剖析西方传统艺术史对中国艺术的叙述迥异于中国的域外视野及西方传统的艺术史叙事结构。既给中国艺术史阐释带来不一样的气息,也产生相应文化误读。而当代学者对此做出的回应是: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艺术史的写作对象有其独特之处,这种独特也决定了中国艺术史叙事结构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中国 中国艺术史 域外视野 当代思考
下载PDF
论彩陶艺术的萌生契机及其纹饰的神秘性
18
作者 孙发成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96-99,共4页
彩陶艺术的萌生有其必然的条件和契机,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协同演进的特殊反映。原始彩陶纹饰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反映了史前人类的独特思维方式。特别是彩陶纹饰中的动物纹和人物纹,突出的显示出其内在的巫术实用性和功利性,虚无... 彩陶艺术的萌生有其必然的条件和契机,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协同演进的特殊反映。原始彩陶纹饰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反映了史前人类的独特思维方式。特别是彩陶纹饰中的动物纹和人物纹,突出的显示出其内在的巫术实用性和功利性,虚无的神秘意义一跃成为了作品的前景,而审美的因素却退隐成了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陶 陶器 纹饰 原始思维
下载PDF
试论艺术的现代价值
19
作者 孙发成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9年第9期32-33,共2页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个性精神大解放的当代社会,作为人类文化财富的艺术,也在新的时代大潮中获得了发展的契机。传统的艺术价值观已不能涵容日益膨胀的艺术形态。对艺术现代价值的质问和探索,可以从经济的、文化的、观念的层次展...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个性精神大解放的当代社会,作为人类文化财富的艺术,也在新的时代大潮中获得了发展的契机。传统的艺术价值观已不能涵容日益膨胀的艺术形态。对艺术现代价值的质问和探索,可以从经济的、文化的、观念的层次展开,从而得到艺术的商业价值、交流(媒介)价值和观念价值。艺术不仅不会消亡、不会终结,而且会更加繁荣和壮大,其对社会、对人生将产生更大、更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形态 现代价值 经济全球化 文化多元化 艺术价值观 个性精神 文化财富 商业价值
下载PDF
辩证法视角下的喜剧艺术精神
20
作者 孙发成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8年第9期31-33,共3页
喜剧是一门充满诗性智慧的艺术,它不仅有奇幻奥妙的语言和情节,而且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人生意义。喜剧同时是一门充满辨证色彩的艺术,真与诞、庄与谐、美与丑、是与非、善与恶、笑与悲、藏与露、抑与扬等等都可以在里面找到合适的位置... 喜剧是一门充满诗性智慧的艺术,它不仅有奇幻奥妙的语言和情节,而且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人生意义。喜剧同时是一门充满辨证色彩的艺术,真与诞、庄与谐、美与丑、是与非、善与恶、笑与悲、藏与露、抑与扬等等都可以在里面找到合适的位置。喜剧艺术中的辩证元素都处于艺术辩证法的总体构架下,认识和运用这些宝贵的艺术法则,对于提高喜剧艺术的表现力和鉴赏力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艺术 总体构架 寓真于诞 艺术法则 喜剧性 艺术辩证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